中恒电器股灾跌幅最大的股票时跌幅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这次股灾跌幅超过百分五十有多少支股票_百度知道
这次股灾跌幅超过百分五十有多少支股票
提问者采纳
你好,经过本轮反弹,目前为止,有396只股票跌幅超过了5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股灾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次股灾跌幅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票_百度知道
这次股灾跌幅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票
这次股灾跌幅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票
我有更好的答案
很多吧,我知道的盛达矿业就是,从42块多跌到现在的18块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股灾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香港股灾时政府做了什么?|香港|股灾|股市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香港股灾时政府做了什么?
  文/新浪财经香港站记者 翁晓莹
  周一的暴跌使A股成为近日全球最引人注目的市场。股灾是否来临?面对股市动荡,政府是否该出手,又该如何出手?或许香港此前数次股灾的经历能给A股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日,仅开市15分钟恒指就大跌近600点,全天重挫1100点,跌幅达到了33.33%,创下港股开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这几天最引人注目的股市非A股莫属。上周末内地银行业再度出现资金吃紧的消息,周一A股便遭遇大幅动荡,近200只股票跌停,超过400只股票跌幅超过9%。全日下跌109.86点,跌幅达到5.3%,创下自日以来单日最大跌幅。本就弱不禁风的A股在午后失守2000点大关,直接跌回了“1”时代。
  面对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的股市,市场人士纷纷呼吁政府出手。面对股灾,政府该做什么?该如何做?未来又应如何趋利避害?面对少不更事的A股弟弟,身经百战的老大哥港股无疑更有经验一些。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大哥当年是怎么做的。
  面对恐慌性的抛售,停市可能是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
  相信每一位香港的投资者都不会忘记1987年的10月。10月1日当天,恒生指数曾经到达3968点的高位,当日收盘报3949.73点。但仅仅半个月之后,情况便急转直下。10月16日,道琼斯指数大幅滑落108点,受到华尔街股灾的冲击,香港股市在随后的星期一(10月19日)出现恐慌性抛售,暴跌400多点。
  19日晚间美股继续狂泻,当时的香港联交所主席李福兆与港府财政司、金融司和律政司经过研究咨询,前所未有地决定让港股停市4天,以留有时间让股民冷静,同时让经纪可以处理积压的交收工作。
  然而停市并没有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10月26日重新开市的第一天,仅开市15分钟恒指就大跌近600点,全天重挫1100点,跌幅达到了33.33%,创下港股开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当时市场一片混乱,几乎全部都是卖家而没有一个买家,卖家跳价求售,但却无人敢于螳臂当车。此外,由于股票期货的投资大多被斩仓,大量按金被追收,甚至有证券行在追讨按金时找不到客户。
  李福兆的停市决定让联交所成为了千夫所指,还有有记者质疑他的停市决定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因为受到此事的牵连,李福兆本人不仅在年底的改选中失去了联交所主席之位,之后更被廉政公署逮捕,控以触犯防止贿赂条例。日,在股灾发生的三年后,香港高等法院陪审团裁定李福兆罪名成立,18日,法院判他入狱四年,86万港元非法所得充公。
  李福兆的悲惨结局似乎亲身证明停市并不是个正确的选择,当年也有不少人批评他的决定,认为这样的做法有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美誉。但事实上,停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股市的恶性循环,有分析师认为“如果当时股市继续开两天,期市早已倒闭。”而且,停市也非第一次。香港股市曾在67年暴动时停市两周,86年新加坡市场也曾因“新泛电事件”而停市三天,两次均没有受到太多谴责。
  就在87年股灾发生的十年之后,历史再次重演,1997年的股灾同样是由外围动荡燃起的。97年7月,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现浮动汇率,从而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10月,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金融大鳄将矛头转移至香港,恒指由最高位急跌近50%,跌破9000点大关。此后,国际炒家继续借炒卖港元和恒指期货获利,恒指更进一步跌至6600点。
  当时索罗斯等金融大鳄认为香港政府维持不了联系汇率制度的高昂成本,因此集中向港元发动攻势。特区政府为了应对,动用大量外汇储备承接港元沽盘,此后更宣布用外汇储备在股市和期指市场入市,打击国际炒家操控市场的行为。最终,港府斥资近1200亿港元打退炒家,稳定住了市场。而在此过程中,香港政府一度占有港股近7%的市值,更成为部分公司的大股东。
  经过这次巨大的打击,香港经济遭受重创,陷入了多年未见的负增长,直到03年内地推出CEPA和“自由行”政策后才逐渐开始恢复元气,GDP总量更是直到2005年才恢复到97年的水平。此外,楼市也大跌七成,不少地区的房价在15年后仍未回到97年的高度。不过即便如此,港府在97年股灾中的入市表现仍然能称得上是一次漂亮的反击。
  几乎每一次的股灾都能推动改革的步伐。1973年香港也曾爆发股灾,股灾后,港府颁发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旨在对证券业进行全面监管的条例,设定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全面监管证券市场。然而,由于本地帮基本垄断了交易所,对监管形成巨大抗衡力,委员会本身也因人手、经费、经验和机制等因素未能发挥作用,市场存在的弊端和监管问题在87年股灾中暴露无遗。
  87年股灾过后,当时的港督卫奕信委任以英国米兰银行总裁戴维森(IanHay Davison)为首的六名专家组成检讨委员会,对香港的证券业进行全面检讨。委员会在次年5月完成了一份四百多页的报告,对香港证券和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全面系统的改革建议,这便是著名的戴维森报告。
  在戴维森的建议下,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证券市场日常运作的监管工作,即今日为人所熟知的香港证监会。与旧机构不同,新的证监会并不隶属于政府部门架构内,而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团体,直接由港督委任及向港督负责。在财政上也与政府保持独立,经费来源大部分来自市场。新证监会的职责是确保市场健全运作,保障投资者,特别应确保交易所能适当地规管自己的市场。
  除了证监会以外,戴维森的报告中还建议对交易所和结算流程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前,联交所与其他私人公司一样,是一家为会员(股东)牟利的牟利公司,公司的目标也以维护现有个人会员的既得利益为先。戴维森报告的核心之一,是将联交所改变为非牟利性的、公共事业性的、为投资大众及上市公司服务的性质特殊的私人公司。
  由于性质的改变,联交所对原先的会员经纪来说,从一家“为他们服务”的公司变成了“监察他们”的特殊机构,因此改革遭到了很多本地经纪的强烈反对。不过在新证监会的压力下,联交所经过多年努力最终蜕变为证券市场的“前线管理者”,负责市场日常运作的监管工作。
  在结算方面,戴维森建议成立一家独立的非牟利公司中央结算公司,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市场效率。中央结算成立前,港股采取24小时交收制度,每笔交易均须通过彼此的经纪互换支票与股票,效率低下且股票易丢失。改革后,证券实物采取非流动制并集中存放,以共有代理人的名义持有,以减少股票丢失。同时实行持续净额结算及交收,同一天同一只股票的交易会互相抵消,加速交收时间并降低风险。
  这一系列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香港市场存在的弱点,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使香港获得世界认可,成就了今日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相比面对特定事件所采取的措施,相信这些制度上的改革对于仍处于初生阶段的内地股市来说能带来更多启发。
  (本文作者介绍:来自上海,蜗居香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毕业,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来自上海,蜗居香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毕业,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灾跌幅最大的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