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辩论,环境保护

以色列,创新的使命
最近一本名为《人类简史》的历史书火了,它的作者赫拉利是一位以色列人,最近到中国来,与中国学者、企业家进行了对话,而他下一本书谈的是人类的未来,尤其是技术创新对人的身体的影响。将人类的起源放在一本书中讲清楚,非一般学者所为,而赫拉利的国家则以创新为使命。也许由以色列学者来写这样一部大书也是顺理成章的吧。
以色列的领土面积跟北京市差不多,人口不到北京的一半,而G D P则与北京不相上下,但是以色列的经济含金量要远远比北京高得多。这个国家的诺贝尔奖得主、上市的创业公司、吸收的风投资金比整个中国都要多太多。技术创新在以色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而中国经济转型所一直呼吁的全要素增长率还是短板。中国的学者和企业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中东的硅谷,取法以色列,求得创新发展的真经。
在中东新一轮的大变局中,以色列似乎处于比较沉默的状态,这场地缘政治的变局何尝不是经济模式与经济韧性的大考呢?中东的产油国似乎陷入了“资源诅咒”,而没有石油的国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年轻人没有工作可做,社会陷入了震荡之中。未来经济是走向智能化的,以色列与中东的邻国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出现时代的差距。而中东邻国给予以色列持久的军事压力是这个国家走向创新之路的重要原因。军工生产和创新关系到以色列的生存,全民兵役制让年轻人接受了职业军人的训练。
自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就来自于技术的革命,而诸多的经济史学家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比如产权制度,诺斯等人认为这是西方兴起的根本原因,没有对产权的保护,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没有创新的激励。以色列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而其政治制度长期处于比较松散的状态,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改革,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创新所需要的风险投资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创新只能停留在观念的层面,而不会实现转化。以色列所吸引的风投资金仅次于美国,超过中日印三国的总和,从中也可以看出以色列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
没有教育,尤其是技术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是非常重视教育的,以色列是一个没有文盲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均阅读量最高的国家。在犹太人的传统中,教师要比国王更伟大,学习知识本身就是信仰的一部分。不是为了学而优则仕,而是为了学而学,知识本身就具有内在的价值。因此赫拉利认为,创新的政策或者制度,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于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才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最终提供者。”对知识的信仰,已经成为以色列这个国家的性格,构成了国民的潜意识,也是以色列能够持久创新的动力源。
以色列拥有两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希伯来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尤其是后者,整个国家7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和创业者都来自于这所大学。大学中也并非以学术论文来考核教师,而更关注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学习、研究、创业、上市构成了以色列经济体系中的链条,整个社会对创业创新的失败有很高的容忍度。创业无终点,即便成功了,卖掉企业获得巨款,也不会用来个人消费或者买房置地,而是投入下一轮的创业之中。这样的财富观对想要通过创业过上奢靡生活的人也是一种抑制,因为“炫富”的人才是异类。
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世界的贡献,最终要看它能够提供的智慧,这也是一个国家走向伟大的坚实而唯一的台阶。来源凤凰网 作者:孙兴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图文】试讲―可持续发展专题_发展经济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试讲―可持续发展专题_发展经济学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大小:272.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人民日报:环保督查影响经济发展吗
07:39 &&来源: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生态环境欠账,终究是要还的,甚至需要加倍偿还。违法排污企业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给地方留下生态环境烂摊子,整治和恢复的费用可能是个&天文数字&,远远超过其创造的那点GDP或财政收入
环保部调集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正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8个城市进行强化督查。这次环保督查的目标主要是打好蓝天保卫战,计划开展一年时间,执法力度在中国环境治理史上前所未有。统计数据显示,4月7日至5月19日,督查组检查了1.2万家企业,发现有8000多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其中没有治污设施的&散乱污&企业达3000家。5月28日和29日端午节假期期间,督查组采取暗访、夜查、突查等方式,发现604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
环保督查和整治保持高压态势,斩污利剑挥向这些成千上万的企业,对改善空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就业增收。
这次大规模督查中,数量惊人的&散乱污&企业,是环保执法人员紧盯不放的重点对象。&散乱污&企业大致有这样一些特征:没有工商登记、没有环保手续;工艺落后,不符合产业政策;没有任何治理设施、污染较重;不符合当地规划布局。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初步统计,这样的企业在京津冀及周边的28个城市中有5.6万家。而且督查中还发现,一些地方多家&散乱污&企业不在上报的清单之内。要查处的&散乱污&企业数量确实很多,但大多集中在低端产业,往往消耗大量资源能源,实际上其&质量&和经济效益并不高。
&散乱污&等污染企业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可能微乎其微,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贡献&却着实不小。生态环境欠账,终究是要还的,甚至需要加倍偿还。违法排污企业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给地方留下生态环境烂摊子,整治和恢复的费用可能是个&天文数字&,远远超过其创造的那点GDP或财政收入。此外,它们想方设法压缩环保投入,甚至环保投入为零,产品因此比运行了环保设施的正规企业便宜,破坏了市场公平,不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企业是经济发展的&负能量&,是有害的毒瘤。
一些违法排污企业的受益者只是个别经营者、所有者,并非一方百姓,而且严重危害周边群众健康,影响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治理、关停这样的企业,影响的只是违法获取利益的一小部分人,对经济发展和群众福祉并不会产生伤筋动骨的危害,带来的或许是脱胎换骨的历史机遇。&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就业增收&岂能成为保护污染企业和个别人利益的幌子?
个别违法排污企业诉苦,认为环保执法&扰民&,环保监管过度。实际上,并不是环保监管过头了,而是原来监管力度比较薄弱,这些企业在保护伞下被呵护惯了,对开始动真碰硬的环保督查执法行动,一时适应不了、接受不了。
前些天,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了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
生态环保短板必须下大气力弥补,打着&发展&旗号的污染绝不能继续纵容。只有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损害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中华大地才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原标题:环保督查影响经济发展吗(生态论苑)
你可能感兴趣的: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