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面上基金去基金公司容易吗

苹果/安卓/wp
积分 181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设置帖子权限,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餐具签到天数: 1134 天连续签到: 5 天[LV.10]以坛为家III
一个博士的感悟:在一家高频交易对冲基金工作——转载
编者按:这个算是对高频对冲基金公司准入门槛的一个说明,精英的行业。
我们专业改名叫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了,申请还是对Stanford iCME申。它的一个好处是硕士可以转博士,条件是“GPA 3.5/4.0,考过资格考试,找到导师,并且导师有钱,或者自己有钱”。由于我们学校是有A+的,A+是4.3,所以很多大牛中国同学的GPA都超过4.0。像第一年9门课就有一位同学8个A+……要拿A+还是很难的,四五十人的课也就2、3个吧。统计系的课比我们系的课更难,毕竟是号称全美就厉害的统计系。我们系的同学去上统计系的概率B(跟数学系合开),每次作业都要花40个小时以上,最后考试60分满分得分39,但已经是排第2了……最高那位40分,是个数学系的,也是中国人。数学系的课比统计系还难,而且数学系厉害的学生都号称“不屑于上那些跟统计系合开的课”。很多人去上数学系的课觉得作业爆难,但据数学系的人说他们系难的课都是没有作业的,有作业的都不算难……难的课可能一个学期就证一个定理,然后考试就是跟老师聊半个小时,那种境界当然不是偶等菜鸟可以企及的……而且数学系是没有CPT的,所以数学系的人要找 实习必须得去其他系修一个硕士,想找金融的当然就修金融数学的硕士。其实很多博士刚进来的时候还是很有学术激情的,视金钱如粪土的,但找了女朋友之后就变了。所以坚持纯数学统计研究的都是没女朋友的,或者女朋友是同专业的博士,但如果女朋友是其他专业的,才不会欣赏神马半群超级鞅,只有金钱才是一般等价物,才能带来共同语言;事实上很多女生逼自己男朋友去搞金融的,如果男朋友是冷门理工PhD的话。我们学校对博士是非常优待的,跟硕士完全不是一个境界,硕士转博士时系主任会百般刁难。
我们系当年跟我一起来的几个硕士生,除我之外都是北大清华的,其中一个作业作弊勒令退学了,其他几个都转了博士,或至少考过资格考试正在转,就我找工作。现在一家高频交易对冲基金当金融工程师。这个工作是系主任推荐的,前后花了不到半个月,由于系主任面子大,所以感觉他们在放水,经验不宜推广。其他的工作也是本系师兄推荐的,他是公司高层,自然又是放水的,经验不宜推广。其实我在学校认识人不多,同级的都不多,大几级的都是博士了,也基本同一年毕业,甚至比我晚毕业,说实话找工作靠同学还真的帮不上什么忙。一般来说,一些已工作的师兄师姐来招人,这些机会比较大。
我工作时间是每天下午3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5点开始交易,中间还有1个半小时休息,加上是系统自动交易,所以这行其实挺闲的。由于有保密协定,我不能讨论跟公司有关的任何事情,所以公司名字就不说了,它总部在芝加哥,在加州、新加坡、日本有分公司,我们其实是一个资产管理公司的下属对冲基金。找其他银行工作的话,在美国的同学可以参考这篇帖子,这是比较正统主流的找工作方式,该看什么书就认真看吧,他也花了不到3个月,那应该是最好的quant实习了。我的方式比较非主流,难以推广。
有师兄去芝加哥的trading company当algorithmic trader每天要12小时,周末加班。这取决于公司的管理模式。我们公司有4个trader,每人坐在4个大屏幕旁做交易,其中一个是创始人兼这个分公司的老板,他不是经常来,很老了,另外一个年轻的管事。其实自动交易的话他们要做的事情并不多,只是在系统不正常的时候干预一下,记录一些重要的时间点,想一些潜在的交易策略,等等;我是金融工程师,我做的工作就是把那些重要时间点附近的市场变化的信息搜集出来(现在我已经编了程序自动找了),用一些统计方法验证他们的交易策略,当然这个过程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策略,然后把程序跟融入交易系统里;编软件也有3、4个人,分工不同,有设计交易界面的,有设计系统内部的,有处理数据的(供我分析用)。公司成立10年了,经历了911和次贷,活得还不错,算厉害的了。长期资本空有一帮哈佛教授诺奖得主成立4年就挂了,而且98年的危机比911和次贷都小多了。
每个交易员用的交易系统里的自动交易策略是不一样的,而策略都是集体讨论出来的,所以收入分配有点类似于集体主义。芝加哥那些trading company不大一样,algorithmic trader既要写分析数据找模式的程序,又要编写相应的交易程序,还要自己看着程序交易,反正IT部门是不可能知道他们的交易策略的,只是提供数据和交易系统,所以他们要1天12个小时,6个小时写程序,6个小时用程序交易,累死人了,当然赚了钱是自己的。而且那些公司是没有quant,trader之分的,quant就是trader,trader就是quant.
这是一家很小的公司,交易的产品非常单一,不像一些知名大trading company,分17个小组,每个小组交易不同的产品,一共好几百人。但收入的话其实差不多,毕竟做这种生意并没有规模优势,大家都是不同的产品,每个人的收入跟各自的小组高度相关。这跟微软不一样,比如windows下很多部门,其实每个部门的收入都跟windows的销量相关的;而且在微软开发软件肯定比很多软件公司赚钱多,毕竟销量大,干同样的活,买的人更多。
俺小菜鸟情况没啥好说的,八挂一下咱们学校其他人的情况吧,尽量不要转出去,我会被人骂死的。
我们学校的金融数学普遍排在tier 1.5/2,排前面的是NYU/CMU/Berkeley吧,但录取难度却被认为很难,这么说似乎很不值。斯坦福的特点是人少,录取一般要求有相关的实习经历,当然不会面试考证的,成绩要好,国内一等奖学金吧,平均分90多分,学校要浙大、清华、北大、港大、滑铁卢这些的,专业数学经济工程精算都有,偏爱数学精算,GRE不大清楚,托福不清楚,但不会太难,其实清华北大很多据了金融数学然后去其他普通学校读博士的。
由于我们学校的金融数学专业很开放,其他系的人都可以选相关课,所以没必要拘泥于非得申请金融数学专业。其他学校很不一样,比如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伯克利、卡耐基梅隆的金融数学/工程的课一般是相关专业的人才能选的。斯坦福金融数学系的校友包括了很多本校的博士生,他们就业应该很不错的。很多投行面试喜欢问很难的概率题,那帮博士最喜欢,很多牛人主要是概率牛。基金比投行难进主要是智力题,大牛博士们往往没时间准备,所以能去大牛基金的往往不是学术最好的,也不可能是最差的,但一般是导师不怎么管的。其实很少有博士做的研究方向跟对冲基金完全吻合的,毕竟哪有什么研究是针对高频交易记录找规律的。
有人说EE比CS容易,来这里确实EE的博士硕士都比CS多很多,像CS去年复旦有个女生本科毕业过来读PhD引起了很大轰动,因为即使是北清也要很牛的硕士毕业才有可能申到的,本科毕业就能申到斯坦福计算机博士确实历年罕见。EE每年的PhD都10几个的
今年普林数学招了烟台大学张若冰,对我来说当然是乐于看到这种事情的发生,毕竟烟台大学的学生都有机会申到最好的数学博士,那中山大学的学生理论上可以申到美国任何学校的数学博士。
我们公司每天结束时不持有任何东西的,毫无压力;但投行买卖的衍生产品往往颇为复杂,交割期限几个月,而且如果是自己开发衍生品去卖得话谈一笔交易也要花很长时间。著名的长期资本公司垮台的原因是他们买卖的衍生品太复杂,流动性太低,当市场逆转的时候根本没办法把产品卖出,同时也由于一些其他原因没法买其它东西对冲风险。我们公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市场逆转时只是正在交易的产品受影响,而正在交易的产品量非常少的。
找此类工作博士明显比硕士有优势,他们水平也高很多,时间也多很多。Credit Suisse招实习生,笔试分3个考场,纽约500人,三藩80人,还有芝加哥,然后还有面试,最后只招了6个人,外加3个内定,这9个有7个中国人。斯坦福每年都会有2、3个去那里,还有2、3个据他们的offer,集中在数学、统计、运筹和我们系,都是博士。去大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交易公司当核心成员也是博士为主,我去的这家公司不知名的,但钱不会比他们少,工作铁定比他们闲。
斯坦福硕士生就业的话,计算机系一般去微软、Google、Amazon,少数拿到Facebook offer但没去。微软起薪8万多,59级;Amazon 9万多,还有一些奖金+股票。去这些公司最大的弊端是级别太多,59、60是SDE I, 61、62是SDE II, 63,64是Senior SDE, 之后还有director, principal director, assistant managing director, managing director,vice president,senior vp, president, ceo……。我们公司就1个创始人管着,原则上只有两个级别……
现在quant这个头衔都泛化了,以前只有投行基金有quant,现在保险公司、评级公司都有quant了,就好像一开始只有软件公司有软件工程师,现在好多公司都有软件工程师了,也把工资拉低了,听说高盛IT才4万2美金。保险公司当quant不会很高,可能连软件公司的SDE也比不上。
统计硕士的就业,其实比计算机硕士难多了,而且收入也低多了。虽然现在很多社交网站购物网站,要处理很多数据,寻找一些所谓的模式,但这些对编程水平要求比较高,似乎统计专业的人编程水平挺一般,而且斯坦福的学生在找工作方面并不像其他学校的学生那么上心。其实斯坦福的学生跟北大这种名校学生的心态挺像的。最近跟一个北大数学系毕业的人详谈了几次。按他的说法,北大的学生对学习非常用功,受欢迎收尊敬的都是学习好的人,所以北大本科生就业并不好,大家都想读研,出国。斯坦福很多理工专业的学生也有类似的特点,学习超级用功,找工作也就在招聘会投几份简历,按他们的说法即使是网申系统投中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说其它地方了。当然凭借斯坦福的威名很多人都拿到了大公司的实习,毕竟实习生很喜欢去名校招的,然后都留在了实习的公司。但这只是对那些计算机和电子的人比较适用,其他专业的人找工作则没有那么顺利了。而且学习氛围太浓厚对找工作反而有负面的影响;管理工程和一些人文专业喜欢去做传统商科工作有自己另外的圈子,他们找的工作也很不错,大投行有不少;相比之下统计专业则显得非常尴尬——他们有些人想找商科的工作,但统计系招的都是成绩好的刻苦学习型,性格上不够积极主动,而且很多本科也缺乏相关实习经历(都是成绩高招进来的);有的想找技术类工作,但又不想做生物统计,因为生物统计对硕士有明显的瓶颈;想找金融方面的,但谈何容易,智力题答不上来;做IT公司的统计吧,其实编程水平又不够;所以哪方面都对口但是哪方面都不够不着。
鉴于我找工作的方式是通过系主任介绍的,而我身边同学很多都是通过实习找到全职的,所以在找工作方面我实在说不出什么心得,比如哪个网站有用,面试细节等,我确实不在行。以上也大多数这两年的所看所想。金融工作的话纽约芝加哥机会很多,我在加州已经非主流了,而且一般人刚毕业都是去银行为主,我去基金也是少数,现在说实话也还没完全确定,也不敢说这个工作多好。很多人说先去银行积累人脉以后大有帮助,如果去基金会把自己限得很死,其实这些挺扯的。人家用投行的人脉就是为了找基金工作的,现在既然可以进了就不需要投行人脉了。
支持楼主:、
购买后,论坛将把您花费的资金全部奖励给楼主,以表示您对TA发好贴的支持
载入中......
总评分:&威望 + 1&
学术水平 + 8&
热心指数 + 8&
信用等级 + 3&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 |主题: 795, 订阅: 22
值得学习!
好贴,认真看完了。
本帖最后由 文化经济 于
09:20 编辑
最近跟一个北大数学系毕业的人详谈了几次。按他的说法,北大的学生对学习非常用功,受欢迎收尊敬的都是学习好的人,所以北大本科生就业并不好,大家都想读研,出国。
-------------------------------------------------------------------------------
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北大总体就业情况确实不太好(与其最高的高考分数相比),但主要是由于专业原因,而不是什么学习太用功。
确实是个好帖,提供了一些信息。
我们系当年跟我一起来的几个硕士生,除我之外都是北大清华的,其中一个作业作弊勒令退学了,其他几个都转了博士,或至少考过资格考试正在转,就我找工作。
------------------------------------------------------------------------------
帖子标题不对吧,作者应该是斯坦福的硕士,没读博。
今年普林数学招了烟台大学张若冰,对我来说当然是乐于看到这种事情的发生,毕竟烟台大学的学生都有机会申到最好的数学博士,那中山大学的学生理论上可以申到美国任何学校的数学博士。
--------------------------------------------------------------------------------------------
这话搞笑了。百度一下烟台大学张若冰就知道了。
文化经济 发表于
今年普林数学招了烟台大学张若冰,对我来说当然是乐于看到这种事情的发生,毕竟烟台大学的学生都有机会申到 ...其实任何学校学生都有机会的,美国名校录取一向是英雄不问出处哈哈,但并不是说差学校学生能申到,好学校学生就一定能申到,关键还是看个人学术水平的,和学校出身没多大关系
Crsky7 发表于
其实任何学校学生都有机会的,美国名校录取一向是英雄不问出处哈哈,但并不是说差学校学生能申到,好学校 ...这样的好事,一方面是美国名校英雄不问出处,另一方面是申请人自身超牛。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张若冰自身牛,经历牛,估计也有牛推。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高校里来的新博士,基金批不下来可能更好
已有 14118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新博士,基金
多名博士。
几乎所有的博士都非常敬业、好学、和蔼,都是好青年。
科研是青年教师的生命线,有了国家基金,至少在心理上就有一点优势。
于是现在,绝大多数新来的博士都在忙着修改自己的基金,不管希望多大。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不申报肯定没希望,先写一个,万一批了呢?岂不快哉?!
我在过去的四天内,看了两个学院拟申请的近40份国家基金,其中绝大多数是新来博士写的青年基金。
越看越失望,不是因为没有创新,不是因为基础不好,也不是因为文字幼稚、表达欠佳。如何写好基金,网上已有许多介绍。我去年也谈了
让我失望、郁闷的问题是:几乎所有的新来博士,都紧抱着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不考虑国家需求、区域经济、学院基础和学科特色,也不管周围同事在做什么,多是将自己的博士论文演变成青年基金。一句话,没考虑纳税人的感受。
不要忘了,所有基金的函评人及会上评委都赋予自己的一个使命:看好纳税人的钱——与专家自己是否在挥霍无关。
你新来一个地方,能否支撑一个新开的方向?
国家是否需要在这个研究方向上再多些单位研究,分散投资是否必要?
你的新单位有无研究基础或实验条件?
对以上的这些看法,新来的博士捂住自己的耳朵,义无反顾地继续前行,使自己的研究在所在单位越来越边缘化。全然不顾牛憨笨院士告诫我们的“,也顾不上青严肃地讲“你们要凝练几个方向”,也不理会国家主席要求大家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你实验能力强,你就好好做实验,但不一定非要在我们这再做核实验吧?你理论功底强,你就好好运用自己的功底,但干吗非天体、黑洞不可呢?
对于一个学科基础弱的学院,亟需集中全力,“断其一指”,当然,能断两、三指更好。即毛太祖所言: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站。
对于一个已在某个方向建立起国内外知名度的重点学科,也会非常慎重地选择两三个相关方向,寻求突破。也不会四处出击,全面开花。
“光让我换方向,你为什么不向我靠拢?”我无语,只在心中默念“佛渡有缘人”。
对于有些新来的博士,拿不到基金不是坏事,正好反思一下,结合自己的基础,选择一个可以从事十几年的方向。换句话说,拿到基金到可能是坏事:要浪费几年精力,在新单位的研究方向上,越来越边缘化,今后掉头更难。
如果你是个牛人,不需要周围支撑,就可以独立将一个方向做强——则另当别论。
可惜,多数你们不是。特别是,如果你现在不是,今后——概率很大地——也不会是。
【3月3日后注:这篇文章只表示了一种担忧,且多是从其他角度考虑(如学科、团队、特色,以及如何帮社会、国家解决更大的实际问题,不希望年轻人将有限的精力浪费几年。文章本是急就而成,挂一漏万,因此不一一回复评论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云才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35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博士毕业的去向(好特么凄惨)转给某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博士毕业的去向(好特么凄惨)转给某人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记住密码
& 博士毕业的去向——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查看: 134679|回复: 259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3 &活跃度6559 ℃&金币215 枚&积分226&精华3&帖子10&主题8&
下面给出了一些见解,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博士毕业的去向:高校任教(俗称青椒),科研院所,政府,国企,外企,出国博后,
国内博后,大致分为这么7种,下文将以国内高校为例详细谈谈博士如何自我定位与培养
1. 工作两年后的第一道坎,职称,刺刀见红的拼杀,概述
关键词:定岗定编,评聘分开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部分学校已经实行定岗定编,并且将陆续推广到所有学校,在这原
则下,高校铁饭碗已破,以天津某著名高校的一个有名学院为例,教授已经超编,这就
意味着,第一,部分教授聘不上教授岗,第二,除非有些教授over了或者调离,否则副
教授是基本升不上教授的。第三,一场高校教师之间的腥风血雨般的厮杀即将拉开战幕
。。。。。。
你做好准备了吗?
国内高校又可分为一流院校985和部分211高校,以及地方院校,下文统称三流院校,二
流的就是夹在这两者之间的部分有一定知名度的院校
对于青椒来说,除硕博连读的外,一般毕业年龄在28左右,这是个很尴尬的年龄,该结
婚了,结婚就要买房,买房就需要钱,钱从哪来?买房的钱一般有如下三种途径:父母
提供,学校提供部分,自己提供
一流学校待遇:0-6万左右房屋补贴,0-2万左右安家费,1年左右周转房,不安排配偶工
作,工资2000以下,讲师待遇,两年后可以申请副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科研启动
费2万左右,一年工作缓冲期,不参加岗位考核,一年后考评,直接决定岗位津贴数目。
博贴基本没有,除非当地政府出。生活滋润度,最差,甚至有可能入不敷出,年收入3-4
三流高校待遇:房屋补贴5-20万左右,越差的学校待遇越高,有的博士来了直接给副教
授待遇,工资左右(税前),基本不解决配偶工作,安家费2-5万,1年周转房
,1-2年缓冲期,随后参加岗位考评,一般会有博士津贴,有的地方有政府的博士津贴,
例如福建。2年后可申请副教授,有的学校评定职称时承认工作以前包括博士和硕士期间
发表的文章,有的学校不承认,若找工作时,一定要问清楚。生活滋润度,勉强温饱,
年收入4-6万
三本与四流高校:房屋补贴20万左右,安排配偶工作,年收入税后6-8万,有的提供住房
,服务n年后给产权,一般有博士津贴。科研启动费2-10都有可能。有的可以直接聘入校
博士为副高。生活滋润度,最好。
发展前途:
一流高校最苦,成名前可能一无所有,三本与四流院校最滋润,但是职业发展最受限。
申请课题难度
一流高校与研究所最容易,三流以下学校非常困难,后文将对项目申请有详细叙述,但
是对于大多数青椒来说,没有项目=没有职称
2.两年后的考验, 副教授=项目?
博士工作两年后可以申请副高,下面看看不同院校的要求
一流高校与研究所:主持并完成1-2项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973,863),SCI有
影响力的文章若干。由于这个限制,国内毕业青椒想在工作后2年顺利拿下副高简直是做
三流高校:主持并完成1项厅级项目(例如教育厅项目)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前三)参与
完成省部级(地方省级基金委、科委或者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等)项目一项或者完成横
向项目达到一定经费数额,例如我所在学校要求横向一次到位经费10万以上。SCI/EI检
索论文至少一篇,其他重要文章一篇。注意,要求是完成结题的项目,论文有的要求是
必须署名为工作单位的,有的没要求,也就是你在读博士期间发的也可以。由于项目的
限制,都要求完成的项目,因此,想在工作两年后拿下副高,最快的方法是弄到一个大
额横向,然后与企业商量迅速结题。纵向项目,拿到完成,最少需要3年。
三本与四流高校:参与完成厅级以上项目,几篇文章即可
对于女博士来说,可以考虑三流与四流院校,工作压力小,有利于家庭稳定,收入很不
对于有志于有所成就的博士,那么下面的问题,就需要仔细考虑了
影响青椒前途最重要的,是两个东西,项目和文章,文章各个行业不同,很难说清。
项目,这个是每个大学青年教师头上最大的一座大山,没有项目,一事无成。下文将就
项目仔细评说
对于青椒来说,若无导师帮忙或者相当的人脉积累,横向项目(企业项目)是基本无望
的,现在企业已经很狡诈了,一般要求你有成果,拿过来,可转化为生产,才会给钱。
不象以前了,不会支持前期探索的。
纵向项目:973,963,国家自然(社科)基金,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地方省市自
然科学基金,教育厅基金,中医药管理局基金等
973,863那是谁拿项目谁写项目申请指南,一般青椒就不用考虑了。地方省部级自然科
学基金与教育厅项目,限项申报。也就是规定了每个学校能申报多少项。以我所处学校
为例,每年允许申报30项左右,最后批准3-6项不等。由于限项,所以很多人的本子连学
校都出不去。所以青椒的努力方向就剩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博士点新教师基金,
这两个自由申请,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样,所在的院系没有博士点,那么只有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一途了。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往职称的华山一条路?谁是你的伯乐?
号称国内最公平的基金,能不能申请到全看个人本事。08年以后,国基将青年科学基金
从面上项目中分离出来,列为人才基金,总体命中率25%左右,各个学科不尽相同,其中
生物医学类是死亡之组,地球和数学好些。国基在本人眼里,最容易拿到的基金,其难
度低于省部级基金和教育厅基金,教育部新教师基金没申请过,不知难易。
申请要求:博士学位35岁以下,在职博士需要导师推荐信
国家基金考察什么:创新点,排名第一,其次为研究基础,课题组组成等。
评审方式:3个以上匿名专家评审人(简称函评),评审人的意见为三种,优先资助,资
助,不予资助。根据三个评审人的意见决定你的本子是否提交学科组开会评议(简称会
评,需要至少一个优先资助),会评通过,则获得国家基金,上会率,据说今年青基是1
30%,也就是会评时还需要灭到30%的人。
国家基金与博士期间的工作
创新点,国家基金的灵魂,如果你在博士期间完全依赖老师,老师交代什么做什么,很
抱歉,你无法提出能够让评审人欣赏的idea,那么你的博士是失败的。
申请青基的思想来源一般为三种:博士论文的延续,工作单位的新方向,以上两者结合
为什么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很简单,国基要求,创新+工作基础,虽然国家基金委一直
强调说,对于青年基金申请者,可以放松对工作基础的要求。但是,这条相当于无用,
因为很多人有工作基础,你没有工作基础申请,简直是找死。什么是工作基础,就是你
的文章和项目与现在申请课题的紧密度,你现在单位的条件是否能够满足你完成改项目
,还有你的课题组成员搭配是否合理。
因此,最容易让青椒入手的是,博士论文的延续或者将工作单位新的方向与以前博士课
题结合起来,这样所有的文章都能用上。文章越牛,希望越大。
4. 博士的订单式培养---以科研创新与文章为主体,死亡赛跑的起点
我的警告:浪费博士3年,等于浪费你的未来
目前现状:中国博士产量世界第一,以我所在学校为例,06年,我们学院两人申请副教
授,07年,13人,08年,24人,全院接近100教师,近三年引进博士约60人
课题现状:省自然基金全校每年限报30项左右,教育厅项目限报25项左右,全校每年新
引进博士约100人
如何才能申请到国家基金?
创新,在博士期间对本领域一定要做到世界级的领悟,对于每个缺点,发展方向要做到
了然于胸,看100篇英文文章?拜托,这才入门而已。并且,看,不代表你了解,要了解
每一篇文章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缺点,有什么优点。如果你能将100篇文章的背景全部
了解,算是合格的博士了,记住,合格,不是优秀。
国家基金的最高原则
优中选优,即所谓锦上添花,国家基金不是扶贫项目,也从来不会雪中送炭
在我眼中什么样的博士是优秀的,能够一毕业就能申请到国基的?
SCI3篇以上,影响因子越大越好,博士老板越牛越好,最好是能当会评评委的那种,创
新点越新越好,解决某个领域的基础性问题。因此,还是我上篇帖子的哪句话,大量的
阅读文献,流利的英文阅读与写作,勤奋的工作,那么你将来的路,要平坦很多。天天
一到实验室就上网聊天打屁,整天都不知道干了什么的博士,进了高校也会被淘汰。当
然,也有例外,例如你找到一个棵大树靠,那算我没说。
国基会评的几条原则:1. 有人在会上坚决支持的项目一定能获得资助,即使全体学科组
成员投票没过半数,而这个支持者则必须签字表示支持,即所谓非共识项目。2. 有人坚
决反对的项目也基本通不过。
因此,博士时导师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函评专家认识你导师(认识你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你导师在会评时力挺,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资源。所以说,导师越牛越好,文章IF
越大越好。如何处理与导师的关系,请看我的第一个帖子。在这场死亡赛跑中,如果失
去了导师的支持,那么你就只剩下你一个人
-----------------------------------------------------------------------------
----------------------------
博士期间的论文水平参加项目水平=工作基础
博士期间的独立能力+领悟能力+对本领域的了解=创新能力
工作基础+创新能力+一些运气=国家基金
国家基金=课题组的经费+你的职业发展
--------------------------------------------------------------------------------------------
博士就业两极分化
& & 提起博士生就业,这两年给人明显的印象是境况大不如前,他们普遍被戴上了“薪酬缩水”“找不到工作”的帽子。
& & 5年前,经常有企业招聘博士时会配车配房,但现在,这种特殊待遇减少了许多,甚至海归博士的优势也不再体现。那是因为之前博士相对较少,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学历有一种崇拜。而如今博士越来越多,没有那么多的企事业单位来吸纳博士,各地高校也基本处于教师饱和状态。
& & 如今在人才市场上,博士找工作基本上就一个字——“难”。这个“难”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针对博士的岗位少,并且你也别以为自己是博士,竞争力强,其实你的对手全部是博士,PK更激烈;二是对岗位、薪水、福利的预期与现实给付的差距太大。比如本科生心理预期2000元,企业给1500元,也就差了500元,但博士的心理预期普遍是七八千,企业一开口只有三四千,一下子就懵了,这工作还怎么找?
& &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显示,当前我国博士毕业生实际月收入均值是4814元。其中不同类型单位提供给博士生的工资很不一样,在公司企业工作的博士平均月收入最高,为7184元;其次是在科研机构工作的博士,为4709元;再次是在政府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为4272元;最低的是高校,工资为3932元。
& & 当“唯学历”时代逐渐远去时,研究生这群原来的“皇帝女儿”突然成了“行走在尴尬地带的群体”。所以如果你这两年准备考博,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读博的目的是什么?2、想读的专业是什么?3、该专业就业情况如何?4、毕业后的工作期望如何?
& & 小邵在采访了不少博士后发现,他们当初之所以考博,一是对学校抱有幻想。觉得清华北大中科院是科学圣殿,自己能攀上科研巅峰,自然前途无量;二是对导师抱有太高期望。有些人并不了解自己所报考的导师,只以为导师有名,就业就不会发愁。这样的想法都有片面性,容易走入就业误区。
& & 目前,博士就业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水平高的博士,一流学校毕业,有对口的研究方向与课题,有海外留学经历,收入依然会很高;但水平低的博士,二三流学校毕业,身上只有一份纸上谈兵的论文和一张学位证,那么你的收入可能会不尽如人意,生活也会很拮据。因此想要通过读博士改变命运的人,得慎重。
& & 高校不再是就业避风港
& & 从博士就业的单位类型看,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主要去向,占总数的68%;真正进入政府机关的博士并不多,比例不到3%;进入企业的博士主要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其比例分别为7%和10%。
& & 先说说国内高校的招聘情况。近几年很多高校编制已处于饱和,大多数高校进人都很少,一般比较大的系一年也就四五个人。且越知名的高校门槛越高,一般要求海归博士,对“土鳖”兴趣不大。同时,即使有招聘名额,你也很难把握。高校很多专业学科都习惯留用自己的学生。你北大毕业,北大门槛太高进不去,进个北师大北航总可以吧?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可能门都没有。
& & 高校招聘时对候选人的考察因素有很多:专业、毕业学校、论文、个人关系、研究方向等等。因为高校招的人少,且是由人来决定的,因此主观性很强,偶然性也就非常大。此外,国内名校基本上不太愿招刚毕业的博士,相对乐意招那种在国外已拿到教职、一回来就能吸引研究经费的人才,这样有利于高校在某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高校往往对女博士不那么青睐,因此女性选择读博要更谨慎。
& & 除此之外,考博要不仅要考虑现在的情况,更要考虑未来更紧缩的就业名额。对于既没名额又想招人干活的高校来说,普遍提出的招聘方案是:一是通过博士后的方法录用。一些高校规定你要进入高校,必须做博士后,如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现在乃至将来,做博士后才能进高校是大势所趋;二是实行人事代理。将你的档案放在人才市场,通过第三方代理企业和高校产生雇佣关系。
& & 小心“充门面”式招博陷阱
& & 下面说说企业对博士的招聘态度。
& & 在企业界,不同专业的博士就业难易度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喜欢招博士的公司并不多,很多公司觉得博士做的课题华而不实,与实际距离很远,而工资要求却高,常常眼高手低。
& & 另外,公司里研究类职位受经济形势影响最大,企业一般都会在财务状况不好时削减研究经费,这也就意味着当经济形势不好时,研究类职位将不招人或招很少的人。很多专业尤其是基础学科在企业界几乎找不到工作。即使是在高科技企业,比如中兴、华为、腾讯等公司,招聘均是以本科生为主。原因很简单,高科技应用开发不是基础理论研究,需要的是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人员不断去学习接触新事物,大量工作有一定知识含量但又不涉及过深的基础理论。而从目前培养体系中出来的博士生,大多属于关起门来研究理论的人。
& &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会招博士?无非有两类:一类是出于“充门面”的目的。在一些中小规模的心理咨询、健康养身、医药或教育机构,很多会打出招聘博士的广告。被招博士常常在公司的对外活动或宣传中担当“主角”,他们对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博士”两字,似乎是在炫耀公司在该领域的专业度。进入这类公司,博士价值被大大弱化,工资也不会很高,且没有升职与发展可能。博士求职时一定要小心避免踏入这类企业的“陷阱”。
& & 另一类是大型研究型企业,是真正的招聘,在这些企业中博士可以充分发挥研究才能。在国内有少数技术领先的“牛”公司,需要依靠前沿的技术研究,支持自己的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公司往往愿意支付很高的报酬,但对博士的要求也很高,不是海归或名校博士,不会有面试机会。这类企业以外企居多,但在整体外企数量中也仅占有很小一部分,以医药、化学、高科技、通讯、搜索网站、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居多。因此在读博前你一定要搞清楚,你选的专业,哪些企业会重视博士招聘,以及每年招聘的数量大概有多少。
& & 博士就业还有最后一条出路——创业。对于大多数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创业的成功率很低,但博士成功率较高。因为博士可以考虑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变成产品,遇到企业资源丰富的导师,还可以借助导师的力量,帮助自己成功创业。
发表于760楼
博士期间的论文水平参加项目水平=工作基础
博士期间的独立能力+领悟能力+对本领域的了解=创新能力
工作基础+创新能力+一些运气=国家基金
国家基金=课题组的经费+你的职业发展
应该到一线去工作,才能发挥作用。
发表于636楼
花费了7年时间(硕博一起),今年终于博士毕业,个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毕业后我选择了去外企工作,一切都从零开始,因为企业做的是项目,讲的是实效,与读博期间在一个理论问题上面使劲钻研完全不同,因此对过去所学完全是一种挑战,走出这个圈子才发现本领域的不少人进了误区,用了国家大把的钞票,干的却是老外N年前做了的工作,理论上没有大突破,不外乎发了几篇不知道谁认可价值的SCI,突然觉得博士的这么些年难道就是为了 ...
发表于203楼
我认为决定博士毕业后发展去向的有几个因素:1.个人因素,包括家庭责任、人生期望、科研能力等等;2.外部因素,包括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导师人脉、个人社交圈等等;3.不定因素,可以是运气机会之类的东西,属于无法预知的情况。
我认为最理想的是能够找到一个位置,生活经济有保障,有一个安逸的环境,又有一班科研伙伴,可以一起开展科学研究,逐渐形成团队,将来在学术上一定会有建树。
工科博士毕业当然是进企业最好,最好 ...
发表于67楼
选择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即使你的研究方向、能力得以表现和提高,又使用人单位对你加深了了解,也使你的基础变得更实。。。
发表于57楼
博士的去向完全是多元的,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性格特点以及机遇等等有关系,讨论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我觉得正确的心态和策略是:博士一定要把自己当博士来做事,但别指望别人把你当博士来给你待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先表现自己的能力,再说待遇,待遇和能力挂钩,和学历不一定能挂上钩。
发表于32楼
昨天和一个搞IT的人讨论,大公司一般不招博士,除非你真的很牛!所以一般人读完硕士后,思考一下自己有没有读博天赋(个人认为,科研需要灵感,需要创新),如果没有,就早点毕业,去接受社会的磨练吧。否则30岁混个博士毕业,低不成、高不就,真的很nan
发表于30楼
回复 maxiao1222 的帖子
只有一条路:申请国外博士后职位
理由如下:
1,高校、科研单位:现在好一点的211院校,都要求有海外学位的博士,或者起码要连续12个月在海外进修经历,所以国内的“土博士”留下了也是替人作嫁衣,没戏。
2,企业(国企、外企):企业讲究的是实践经验,一个博士未必强于具备大量实战经验的硕士,甚至还不如少量本科精英,学位无优势。
3,唯一的选择:去国外混个博士后,再考虑回国还是留在国外。。。
欢迎参与“博士毕业去向的讨论”,对于优秀的回帖,除系统奖励的1枚金币以外,我们将有额外的奖励。在“任务”中申请参加活动。
继续读博士后,再读烈士是最好的选择。
博主很有洞察力,谢谢分享见解!
总评分:&金币 + 20&
活跃度 + 228&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225984 ℃&金币652 枚&积分708&精华0&帖子332&主题15&
受用了,顶起!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91538 ℃&金币8 枚&积分19&精华0&帖子14&主题0&
扯蛋!一流院校的博士2000多?楼主要多做做调查,不要信口胡说。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11485 ℃&金币53 枚&积分55&精华0&帖子5&主题0&
好东西,再顶顶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14610 ℃&金币99 枚&积分105&精华0&帖子46&主题0&
一流院校刚进来的博士基本就是这个价,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见过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29630 ℃&金币782 枚&积分792&精华0&帖子68&主题0&
去向很单一,而且还有耐住寂寞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53 &活跃度272285 ℃&金币900 枚&积分1109&精华45&帖子303&主题115&
欢迎参与“博士毕业去向的讨论”,对于优秀的回帖,除系统奖励的1枚金币以外,我们将有额外的奖励。在“”中申请参加活动。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201995 ℃&金币390 枚&积分418&精华0&帖子82&主题0&
看个人志向和能力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1 &活跃度11327 ℃&金币2942 枚&积分3021&精华3&帖子724&主题157&
我给博士毕业生工资8000元/月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224996 ℃&金币308 枚&积分336&精华0&帖子57&主题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137021 ℃&金币86 枚&积分104&精华0&帖子44&主题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433603 ℃&金币178 枚&积分264&精华0&帖子425&主题7&
一流院校确实就这个价,很无奈啊。嫌少,一般人还进不去呢
时间太瘦,指缝太宽。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58729 ℃&金币60 枚&积分67&精华0&帖子12&主题4&
留校,工作,创业,路子很多!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40230 ℃&金币63 枚&积分75&精华0&帖子79&主题4&
不要去一流,在三流里你会有更大的成就。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170585 ℃&金币542 枚&积分564&精华0&帖子53&主题0&
博士毕后至少9种:
高校任教,
科研院所,
出国博后,
国内博后,
再修第二专业, 扩大谋生能力.....等等.
再修第二专业是找死,年轻人最重要的是时间.
前面两个还有点靠谱,其他的没啥竞争力
总评分:&金币 + 20&
活跃度 + 16&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12402 ℃&金币445 枚&积分456&精华0&帖子98&主题0&
去什么高校呀,去研究所或企业还能干些实事,现在高校科研大多为忽悠,不干实事,工资还低,自己的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在心理平衡的基础上,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7 &活跃度25740 ℃&金币3312 枚&积分3388&精华7&帖子422&主题16&
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看成普通人,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与普通社会成员不同的一个分子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57516 ℃&金币1509 枚&积分1518&精华0&帖子32&主题1&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威望0 &活跃度2150 ℃&金币0 枚&积分2&精华0&帖子12&主题0&
学习了,xiexiefenxiang
总评分:&活跃度 + 10&
Powered by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公司博士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