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员工官员瞒报家产降职,少报所收到的货。我是做废品回收的。

98货源网是中国目前最全最专业的地摊货源批发平台
大学生废品回收创业励志故事
核心提示:  现如今,社会上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了,但是众多的大学生中有自主创业成功的并不多见,而自主创业成功者中又有很多的另类。
  现如今,社会上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了,但是众多的大学生中有自主创业成功的并不多见,而自主创业成功者中又有很多的另类。自主创业需要的是一定的经济头脑和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下面为大家推荐大学生废品回收创业励志故事,朋友们可以关注本文。  大学生做废品回收年赚30万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己投资创业了,在同龄创富者中,他显得非常另类,比起那些在高新区里一夜暴富或其它拿着高薪的同龄精英,他是名副其实的屌丝。  日凌晨5点30分,李强胜挣扎着床上爬了起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点燃一根烟,走到院子里,启动等待了一夜的大货车,这辆车上装着昨天已经打包好的废铁,他要把这一车废铁送到都江堰的一个铁厂。这一切,对于他来说,已经轻车熟路。  2007年,李强胜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因为之前自学了设计,于是他把大学期间做家教挣来的钱和借来的资金拿来创业,做广告设计。那段时间,他自己跑单、设计、联系印刷厂。第一个星期,他就做了武汉高校素材的台历,进账七千元,之后,他把武汉所有高校的台历都做了。  从武汉回到成都后,李强胜曾到很多地方上班,中国航天集团下辖的研究所、地产公司的总裁助理、证券公司……每份工作他做的时间都不长,他说:“一般这些工作给的工资也会太高,一个月几千块钱,房价这么高,而且弟弟妹妹还要上学,靠工资完全看不到希望。”  李强胜出生在资中配龙镇一个村子,家里有三个孩子,祖上是教书先生,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家境贫寒,父亲在农村里收废品,供他和弟弟妹妹上学,而他作为家中的长子,从小便似乎有意识地要负起家里的担子,“我想让这个家更加和睦,更加温馨,更有凝聚力。”小时候,他便跟着他的父亲收废品、磨刀。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他整个暑假都在配龙镇周围的几个乡镇磨刀,凑够了当时的学费。所以转行并不意外。  李强胜正式做了决定:不再上班,不再给人打工,要自己创业。其时,他身上只有4000元。而且,尽管父亲就收废品,但家里所有的人都反对他的决定:辛辛苦苦养出一个大学生,怎么能毕业后去收废品呢?而且是走街串巷,流动收购。李强胜笑了笑:“他们都反对,但我还是做了,我是一个想到了就要去做的人,没人劝得住。”  他父亲记得一件事情,“李强胜从小胆子就大,10多岁的时候就在配龙镇摆摊收古董,收了拿到成都来卖,那个时候他还从来没来过成都,赚了100多块钱,安全地坐车回来了。”“胆子大”这个特点一直伴随着他,他毕业的时候,一没关系、二没背景、三没资金、四没技术,有的只是上大学欠下的助学贷款和第一次创业时欠下的债务。李强胜思来想去,最终选了收购废品这个生意。在他看来,创业项目的选择,当然需要看自己有什么核心资源,而他最大的资源,就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丢脸、不怕没面子,而收废品这一行启动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少,也不用太多的技术含量。  一开始,李强胜在温江长安桥附近租了一个铺面,蹬着三轮到社区和附近一些工厂收购废品,收回来后,找货车拉去卖。一来二去,李强胜发现自己并没有赚到钱,2009年初,李强胜只赚了1万多。李强胜分析:“司机可能从中抠了油水吧,他们收了运费,还会在价格和斤两上给我少报废品回收创业故事废品回收创业故事。”2009年,为了寻找稳定的货源,李强胜拿着自己的毕业证,找到温江当地的一些超市和工厂,告诉他们自己是个收废品的大学生,希望能帮他们处理废弃物,李强胜并没有怎么思考过被拒绝的问题,他觉得,有些事情其实并不是那么难,而只在于你有没有迈开步子去跑、去争取。这次的结果出乎意料的顺利,李强胜说:“他们看了我的证书,看我这个人戴个眼镜,斯斯文文,也不像骗子。把这个机会给了我。“  另一方面,他还开始摆摊收零散的货源,雇佣了几个员工,把收到的废品分门别类,而他自己去寻找下游的买家,废铁卖给铁厂,废纸卖给纸厂。第一次卖废铁时,李强胜花了很长时间,那个时候,他只知道都江堰有个铁厂,具体位置不清楚,只有边开车边问。李强胜的一位同龄人对此很感慨,一般80后做这种事情前,都是先联系好再行动,而李强胜却是直接上门,由于跑得勤,自然销货的地方就多了。  每次交货后,李强胜就打个电话回店里,告知员工当天的价格,并要求他们按厂价收购囤积废品,等涨价的时候交给工厂。这一来,他开出的价格相对于其它地方高一些,收荒匠也更愿意到他这里交货。同时,他在收荒的地方摆放了足够的水,来交货的收荒匠可以随意免费取用,李强胜很注重拉拢和这些人的感情,“平时烟也常发,跟他们吹吹牛,他们有生意也愿意介绍给我。”  有了超市和工厂的稳定货源,再加上收荒匠给他带来的生意,李强胜的生意慢慢好了起来,但他的劳动强度也越来越大,要把收到的废品分门别类打包装车,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拉货,晚上往往要到忙着打包第二天要运出去的废品,等到忙完,大多都在晚上10点左右了。2009年,李强胜的废品生意赚了10来万,他用这些钱还清了上学时的助学贷款和创业时的债务,供弟弟和妹妹上学。这个时候,他相中了公平镇的一个3000平米的院子,想租过来,扩大业务。那个院子已经荒芜多年,长满了杂草,没有人知道院子的业主是谁。  为此,他用尽浑身解数,网上查资料,四处打听,但始终无法找到业主的联系方式。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受托照看这个院子的老人,这个老人每个月会来院子两三次,并不容易碰到废品回收。起初老人并不愿意透露业主信息,因为自己每年照看院子,能拿几千块钱,如果被别人租了下来,恐怕失业。于是李强胜承诺:租下院子后每年给老人5000元。这才找到了业主的联系方式,以6万每年的价格租下了院子。  这一年,李强胜还花了20多万购置设备:一辆标示载重1。99吨的大货车,一台液压的切割机,一台液压打包机。为了尽力节约成本,李强胜想尽了各种办法,也不得不像其它搞运输的人那样,出现超载、改装车辆等等问题。8月14日,送完货后,李强胜开着空车回温江路上被交警拦了下来,“警官,啥事?”交警看了看他的驾照和车,没发现异常,挥手让他离去。李强胜坐进驾驶室,有些庆幸,“这次运气还不错。”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于自中国创业网  李强胜说:“我的车门改装过,还好没被发现,被发现500块钱就没了。”这意外的插曲也勾起了他对地方交警的回忆:“我每个月都会被罚款,最少几百,有时几千。”不久前,李强胜开车成都东面的一个城市,被交警拦下,罚款500,临走时,当地的交警告诉他,把罚款单据带在身上,三个月之内不会再罚款。  李强胜自称曾被郫县的交警拦下来两次,一次超载30%以下,罚款1000,一次超载30%以上,罚款1800。按照这样的罚款额度,跑一车的利润基本上就没了。李强胜说:“也没法,自己确实违规了,只要不把利润给我罚完,我觉得都还好。”  也许有人会问,把车辆核准载重数量弄高一点,不违规不就行了吗?李强胜说:“去交警队上户的时候,即便你想上大吨位也不会给你上,这就为以后的罚款埋下伏笔。当然,大多司机有点侥幸心理,我也有,标示的吨位小一点,车船税就少一点。这是个怪圈。”  说话间,李强胜已经开车回到了仓库。进门方向的右手边墙上,挂着他的营业执照,“去年办的,开始办不下来,后来出去买了个信封,装了五千,放在桌子上,马上就说可以办下来,还把名字都给我想好了,鸿发之类的,我没用他们的名字,店名用了我爸的名字。”  李强胜走到了液压打包机前,从散发着酸味的易拉罐堆里挑挑拣拣,并教育着自己打员工,“这个是铝,不要跟铁混到一起,这样子搞是要亏本的哦。”刚刚拖走了一车货的仓库空空荡荡,塑料、废纸、废铁并不太多。不时有收荒匠拉着废品来交货。虽然只是倒卖垃圾,但李强胜很关注宏观经济形势,李强胜说:“其实今年我收货都不是很多,有些拉起来我都没要,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好废品回收创业故事投资创业。成品的钢材才3700元左右一顿,去年的废铁都是这个价格。”。  他算了一个毛帐,自己这些年做废品生意,营业额大概有两三百万,这些钱分散到了帮他装货的工人、购置的设备和以前的债务头上。但每当有人问到他究竟赚了多少钱时,李强胜总是指着散落在院落里生锈的钢条和那些破旧的床垫说,“这些都是钱。”李强胜告诉记者,自己可能做不了多长时间了,不喜欢为了挣钱而挣钱。“我想过段时间把这里转让出去,去考个教师资格证,回乡下教书,休息一段时间。”  他想回到老家,把自己的户口落到农村  “本质上,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农民,家族意识很强,我喜欢一大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感觉。现在,尽管我的弟弟妹妹都从学校毕业,组成了各自的家庭,但他们还是经常回来,很依恋这个家,或许这才是我最大的财富,这些东西不是钱能买到。”  他还有个构想,“我是个文科生,有点济世的情怀,现在看起来,也许我改变不了一个省,改变不了一个县。但我想尽自己的努力,带一群人摆脱他们现在的处境。”他想在家乡资中配龙镇搞一个类似农村合作社的组织,每家每户出点钱,员工就从出钱的人家里面招聘,种植一些有市场需求的农作物,“三农问题一直在提,为啥老是解决不了,主要还是市场信息没跟农民对接,我想我要做的就是这个工作,帮他们找到市场,对接信息,带大家致富奔小康。”
免责声明:以上大学生废品回收创业励志故事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98货源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98货源网是158致富网旗下一家综合型货源网:专业微商货、网店货源、一手货源、尾货、地摊货批发网;为企业免费展示企业形象、免费推广企业产品、免费送企业网站、企业店铺、竭诚为企业服务而努力!!
&&&&98货源网同时提醒您:投资有风险,咨询请细致,以便成功加盟(多打电话、多咨询、详考察,可减风险);要想致富,找到好项目,请投资者对项目做详细的实地考查,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负法律责任。只要会利用,缺陷也会变成创造机会的有利条件,关键的是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命运给我们的暗示也许正是这样:你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己投资创业了,在同龄创富者中,他显得非常另类,比起那些在高新区里一夜暴富或其它拿着高薪的同龄精英,他是名副其实的潘俊日凌晨5点30分,李强胜挣扎着床上爬了起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点燃一根烟,走到院子里,启动等待了一夜的大货车,这辆车上装着昨天已经打包好的废铁,他要把这一车废铁送到都江堰的一个铁厂。这一切,对于他来说,已经轻车熟路。2007年,李强胜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因为之前自学了设计,于是他把大学期间做家教挣来的钱和借来的资金拿来创业,做广告设计。那段时间,他自己跑单、设计、联系印刷厂。第一个星期,他就做了武汉高校素材的台历,进账七千元,之后,他把武汉所有高校的台历都做了。从武汉回到成都后,李强胜曾到很多地方上班,中国航天集团下辖的研究所、地产公司的总裁助理、证券公司&&每份工作他做的时间都不长,他说:“一般这些工作给的工资也会太高,一个月几千块钱,房价这么高,而且弟弟妹妹还要上学,靠工资完全看不到希望。”李强胜出生在资中配龙镇一个村子,家里有三个孩子,祖上是教书先生,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家境贫寒,父亲在农村里收废品,供他和弟弟妹妹上学,而他作为家中的长子,从小便似乎有意识地要负起家里的担子,“我想让这个家更加和睦,更加温馨,更有凝聚力。”小时候,他便跟着他的父亲收废品、磨刀。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他整个暑假都在配龙镇周围的几个乡镇磨刀,凑够了当时的学费。所以转行并不意外。5。12地震后,李强胜正式做了决定:不再上班,不再给人打工,要自己创业。其时,他身上只有4000元。而且,尽管父亲就收废品,但家里所有的人都反对他的决定:辛辛苦苦养出一个大学生,怎么能毕业后去收废品呢?而且是走街串巷,流动收购。李强胜笑了笑:“他们都反对,但我还是做了,我是一个想到了就要去做的人,没人劝得住。”他父亲记得一件事情,“李强胜从小胆子就大,10多岁的时候就在配龙镇摆摊收古董,收了拿到成都来卖,那个时候他还从来没来过成都,赚了 100多块钱,安全地坐车回来了。”“胆子大”这个特点一直伴随着他,他毕业的时候,一没关系、二没背景、三没资金、四没技术,有的只是上大学欠下的助学贷款和第一次创业时欠下的债务。李强胜思来想去,最终选了收购废品这个生意。在他看来,创业项目的选择,当然需要看自己有什么核心资源,而他最大的资源,就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丢脸、不怕没面子,而收废品这一行启动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少,也不用太多的技术含量。一开始,李强胜在温江长安桥附近租了一个铺面,蹬着三轮到社区和附近一些工厂收购废品,收回来后,找货车拉去卖。一来二去,李强胜发现自己并没有赚到钱,2009年初,李强胜只赚了1万多。李强胜分析:“司机可能从中抠了油水吧,他们收了运费,还会在价格和斤两上给我少报。”2009年,为了寻找稳定的货源,李强胜拿着自己的毕业证,找到温江当地的一些超市和工厂,告诉他们自己是个收废品的大学生,希望能帮他们处理废弃物,李强胜并没有怎么思考过被拒绝的问题,他觉得,有些事情其实并不是那么难,而只在于你有没有迈开步子去跑、去争取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这次的结果出乎意料的顺利,李强胜说:“他们看了我的证书,看我这个人戴个眼镜,斯斯文文,也不像骗子。把这个机会给了我。“另一方面,他还开始摆摊收零散的货源,雇佣了几个员工,把收到的废品分门别类,而他自己去寻找下游的买家,废铁卖给铁厂,废纸卖给纸厂。第一次卖废铁时,李强胜花了很长时间,那个时候,他只知道都江堰有个铁厂,具体位置不清楚,只有边开车边问。李强胜的一位同龄人对此很感慨,一般80后做这种事情前,都是先联系好再行动,而李强胜却是直接上门,由于跑得勤,自然销货的地方就多了。每次交货后,李强胜就打个电话回店里,告知员工当天的价格,并要求他们按厂价收购囤积废品,等涨价的时候交给工厂。这一来,他开出的价格相对于其它地方高一些,收荒匠也更愿意到他这里交货。同时,他在收荒的地方摆放了足够的水,来交货的收荒匠可以随意免费取用,李强胜很注重拉拢和这些人的感情, “平时烟也常发,跟他们吹吹牛,他们有生意也愿意介绍给我。”有了超市和工厂的稳定货源,再加上收荒匠给他带来的生意,李强胜的生意慢慢好了起来,但他的劳动强度也越来越大,要把收到的废品分门别类打包装车,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拉货,晚上往往要到忙着打包第二天要运出去的废品,等到忙完,大多都在晚上10点左右了。2009年,李强胜的废品生意赚了 10来万,他用这些钱还清了上学时的助学贷款和创业时的债务,供弟弟和妹妹上学。这个时候,他相中了公平镇的一个3000平米的院子,想租过来,扩大业务。那个院子已经荒芜多年,长满了杂草,没有人知道院子的业主是谁。为此,他用尽浑身解数,网上查资料,四处打听,但始终无法找到业主的联系方式。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受托照看这个院子的老人,这个老人每个月会来院子两三次,并不容易碰到。起初老人并不愿意透露业主信息,因为自己每年照看院子,能拿几千块钱,如果被别人租了下来,恐怕失业。于是李强胜承诺:租下院子后每年给老人5000元。这才找到了业主的联系方式,以6万每年的价格租下了院子。这一年,李强胜还花了20多万购置设备:一辆标示载重1。99吨的大货车,一台液压的切割机,一台液压打包机。为了尽力节约成本,李强胜想尽了各种办法,也不得不像其它搞运输的人那样,出现超载、改装车辆等等问题8月14日,送完货后,李强胜开着空车回温江路上被交警拦了下来,“警官,啥事?”交警看了看他的驾照和车,没发现异常,挥手让他离去。李强胜坐进驾驶室,有些庆幸,“这次运气还不错。”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于自中国创业网李强胜说:“我的车门改装过,还好没被发现,被发现500块钱就没了。”这意外的插曲也勾起了他对地方交警的回忆:“我每个月都会被罚款,最少几百,有时几千。”不久前,李强胜开车成都东面的一个城市,被交警拦下,罚款500,临走时,当地的交警告诉他,把罚款单据带在身上,三个月之内不会再罚款。最近更新: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投资创业:
48小时热门> 大学生做废品回收年赚30万
大学生做废品回收年赚30万
10:29:02 来源:互联网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己投资创业了,在同龄创富者中,他显得非常另类,比起那些在高新区里一夜暴富或其它拿着高薪的同龄精英,他是名副其实的屌丝。
  日凌晨5点30分,李强胜挣扎着床上爬了起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点燃一根烟,走到院子里,启动等待了一夜的大货车,这辆车上装着昨天已经打包好的废铁,他要把这一车废铁送到都江堰的一个铁厂。这一切,对于他来说,已经轻车熟路。
  2007年,李强胜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因为之前自学了设计,于是他把大学期间做家教挣来的钱和借来的资金拿来创业,做广告设计。那段时间,他自己跑单、设计、联系印刷厂。第一个星期,他就做了武汉高校素材的台历,进账七千元,之后,他把武汉所有高校的台历都做了。
  从武汉回到成都后,李强胜曾到很多地方上班,中国航天集团下辖的研究所、地产公司的总裁助理、证券公司……每份工作他做的时间都不长,他说:“一般这些工作给的工资也会太高,一个月几千块钱,房价这么高,而且弟弟妹妹还要上学,靠工资完全看不到希望。”
  李强胜出生在资中配龙镇一个村子,家里有三个孩子,祖上是教书先生,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家境贫寒,父亲在农村里收废品,供他和弟弟妹妹上学,而他作为家中的长子,从小便似乎有意识地要负起家里的担子,“我想让这个家更加和睦,更加温馨,更有凝聚力。”小时候,他便跟着他的父亲收废品、磨刀。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他整个暑假都在配龙镇周围的几个乡镇磨刀,凑够了当时的学费。所以转行并不意外。
  5。12地震后,李强胜正式做了决定:不再上班,不再给人打工,要自己创业。其时,他身上只有4000元。而且,尽管父亲就收废品,但家里所有的人都反对他的决定:辛辛苦苦养出一个大学生,怎么能毕业后去收废品呢?而且是走街串巷,流动收购。李强胜笑了笑:“他们都反对,但我还是做了,我是一个想到了就要去做的人,没人劝得住。”
  他父亲记得一件事情,“李强胜从小胆子就大,10多岁的时候就在配龙镇摆摊收古董,收了拿到成都来卖,那个时候他还从来没来过成都,赚了100多块钱,安全地坐车回来了。”“胆子大”这个特点一直伴随着他,他毕业的时候,一没关系、二没背景、三没资金、四没技术,有的只是上大学欠下的助学贷款和第一次创业时欠下的债务。李强胜思来想去,最终选了收购废品这个生意。在他看来,创业项目的选择,当然需要看自己有什么核心资源,而他最大的资源,就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丢脸、不怕没面子,而收废品这一行启动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少,也不用太多的技术含量。
  一开始,李强胜在温江长安桥附近租了一个铺面,蹬着三轮到社区和附近一些工厂收购废品,收回来后,找货车拉去卖。一来二去,李强胜发现自己并没有赚到钱,2009年初,李强胜只赚了1万多。李强胜分析:“司机可能从中抠了油水吧,他们收了运费,还会在价格和斤两上给我少报。”2009年,为了寻找稳定的货源,李强胜拿着自己的毕业证,找到温江当地的一些超市和工厂,告诉他们自己是个收废品的大学生,希望能帮他们处理废弃物,李强胜并没有怎么思考过被拒绝的问题,他觉得,有些事情其实并不是那么难,而只在于你有没有迈开步子去跑、去争取。这次的结果出乎意料的顺利,李强胜说:“他们看了我的证书,看我这个人戴个眼镜,斯斯文文,也不像骗子。把这个机会给了我。“
  另一方面,他还开始摆摊收零散的货源,雇佣了几个员工,把收到的废品分门别类,而他自己去寻找下游的买家,废铁卖给铁厂,废纸卖给纸厂。第一次卖废铁时,李强胜花了很长时间,那个时候,他只知道都江堰有个铁厂,具体位置不清楚,只有边开车边问。李强胜的一位同龄人对此很感慨,一般80后做这种事情前,都是先联系好再行动,而李强胜却是直接上门,由于跑得勤,自然销货的地方就多了。
  每次交货后,李强胜就打个电话回店里,告知员工当天的价格,并要求他们按厂价收购囤积废品,等涨价的时候交给工厂。这一来,他开出的价格相对于其它地方高一些,收荒匠也更愿意到他这里交货。同时,他在收荒的地方摆放了足够的水,来交货的收荒匠可以随意免费取用,李强胜很注重拉拢和这些人的感情,“平时烟也常发,跟他们吹吹牛,他们有生意也愿意介绍给我。”
  有了超市和工厂的稳定货源,再加上收荒匠给他带来的生意,李强胜的生意慢慢好了起来,但他的劳动强度也越来越大,要把收到的废品分门别类打包装车,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拉货,晚上往往要到忙着打包第二天要运出去的废品,等到忙完,大多都在晚上10点左右了。2009年,李强胜的废品生意赚了10来万,他用这些钱还清了上学时的助学贷款和创业时的债务,供弟弟和妹妹上学。这个时候,他相中了公平镇的一个3000平米的院子,想租过来,扩大业务。那个院子已经荒芜多年,长满了杂草,没有人知道院子的业主是谁。
  为此,他用尽浑身解数,网上查资料,四处打听,但始终无法找到业主的联系方式。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受托照看这个院子的老人,这个老人每个月会来院子两三次,并不容易碰到。起初老人并不愿意透露业主信息,因为自己每年照看院子,能拿几千块钱,如果被别人租了下来,恐怕失业。于是李强胜承诺:租下院子后每年给老人5000元。这才找到了业主的联系方式,以6万每年的价格租下了院子。
  这一年,李强胜还花了20多万购置设备:一辆标示载重1。99吨的大货车,一台液压的切割机,一台液压打包机。为了尽力节约成本,李强胜想尽了各种办法,也不得不像其它搞运输的人那样,出现超载、改装车辆等等问题。8月14日,送完货后,李强胜开着空车回温江路上被交警拦了下来,“警官,啥事?”交警看了看他的驾照和车,没发现异常,挥手让他离去。李强胜坐进驾驶室,有些庆幸,“这次运气还不错。”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于自中国创业网
  李强胜说:“我的车门改装过,还好没被发现,被发现500块钱就没了。”这意外的插曲也勾起了他对地方交警的回忆:“我每个月都会被罚款,最少几百,有时几千。”不久前,李强胜开车成都东面的一个城市,被交警拦下,罚款500,临走时,当地的交警告诉他,把罚款单据带在身上,三个月之内不会再罚款。
  李强胜自称曾被郫县的交警拦下来两次,一次超载30%以下,罚款1000,一次超载30%以上,罚款1800。按照这样的罚款额度,跑一车的利润基本上就没了。李强胜说:“也没法,自己确实违规了,只要不把利润给我罚完,我觉得都还好。”
  也许有人会问,把车辆核准载重数量弄高一点,不违规不就行了吗?李强胜说:“去交警队上户的时候,即便你想上大吨位也不会给你上,这就为以后的罚款埋下伏笔。当然,大多司机有点侥幸心理,我也有,标示的吨位小一点,车船税就少一点。这是个怪圈。”
  说话间,李强胜已经开车回到了仓库。进门方向的右手边墙上,挂着他的营业执照,“去年办的,开始办不下来,后来出去买了个信封,装了五千,放在桌子上,马上就说可以办下来,还把名字都给我想好了,鸿发之类的,我没用他们的名字,店名用了我爸的名字。
  李强胜走到了液压打包机前,从散发着酸味的易拉罐堆里挑挑拣拣,并教育着自己打员工,“这个是铝,不要跟铁混到一起,这样子搞是要亏本的哦。”刚刚拖走了一车货的仓库空空荡荡,塑料、废纸、废铁并不太多。不时有收荒匠拉着废品来交货。虽然只是倒卖垃圾,但李强胜很关注宏观经济形势,李强胜说:“其实今年我收货都不是很多,有些拉起来我都没要,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好。成品的钢材才3700元左右一顿,去年的废铁都是这个价格。”。
  他算了一个毛帐,自己这些年做废品生意,营业额大概有两三百万,这些钱分散到了帮他装货的工人、购置的设备和以前的债务头上。但每当有人问到他究竟赚了多少钱时,李强胜总是指着散落在院落里生锈的钢条和那些破旧的床垫说,“这些都是钱。”李强胜告诉记者,自己可能做不了多长时间了,不喜欢为了挣钱而挣钱。“我想过段时间把这里转让出去,去考个教师资格证,回乡下教书,休息一段时间。”
  他想回到老家,把自己的户口落到农村。“本质上,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农民,家族意识很强,我喜欢一大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感觉。现在,尽管我的弟弟妹妹都从学校毕业,组成了各自的家庭,但他们还是经常回来,很依恋这个家,或许这才是我最大的财富,这些东西不是钱能买到。”
  他还有个构想,“我是个文科生,有点济世的情怀,现在看起来,也许我改变不了一个省,改变不了一个县。但我想尽自己的努力,带一群人摆脱他们现在的处境。”他想在家乡资中配龙镇搞一个类似农村合作社的组织,每家每户出点钱,员工就从出钱的人家里面招聘,种植一些有市场需求的农作物,“三农问题一直在提,为啥老是解决不了,主要还是市场信息没跟农民对接,我想我要做的就是这个工作,帮他们找到市场,对接信息,带大家致富奔小康。”
文章关键字: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生意场"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生意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请注明"来源:生意场"。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如本网刊载之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新闻排行榜
关注生意场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00209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瞒报安全生产事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