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哪些公司在做深圳智能穿戴公司?

盘点:国内超100款可穿戴设备
今年3月初,李宁公司与华米科技达成一项战略协议,共同研发一款智能跑鞋,并预计今年7、8月份上市。而类似这样的用以监测用户身体状况的可穿戴设备,还在源源不断的输向市场。我们也可以在市场上搜到相类似产品,比如:监测睡眠状况的咕咚笑、监测体温的豆芽体温计、测试皮肤水分的PBA肌肤管家等。那市场上到底有多少款可以监测身体状况的可穿戴设备呢?
近期,国外风险投资公司PureTech就制作了这么一张关于&从身体提取数据的可穿戴&信息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致15个分类,包括:体温、运动、睡眠、血压、血糖等。大家都知道,国外可穿戴起步早,早已步入成熟化阶段。而国内虽然2014年医疗可穿戴引领互联网医疗投资走向,获得融资企业有28家,公布融资额有1.9亿美元,可以说这个垂直细分领域是风光无限。然而究竟市场上的产品用于监测身体状况的有多少,每个分类是处于白热化还是爆冷门。带着这样的疑问,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对国内监测身体状况的可穿戴设备进行了一次大起底。
根据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的统计,目前国内可监测身体状况的医疗健康可穿戴设备已有148款,企业玩家有103家。
产品分布不均,运动类别&僧多粥少&
相比国外的15个监测类别,国内没有发现相关活跃产品的有肌肉活动监测、皮肤温度、眼球活动、智能药丸4个分类,不过增加了2类:胎心监测和体围,总计13个类别。在国内的类别分布中,以运动居首,占到了32.9%的市场份额,随后是睡眠、体温监测。不过尽管这三类位居Top3,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到,变化曲线呈45&下降,即它们所属类别的产品量几乎成倍变化。
从整体各类别产品分布情况来看,有的类别产品量多的太多,而少的也真少。比如运动、睡眠等类别,领先于其它类别平均近10多倍。而体围、呼吸率、大脑活动等类别成为冷门,比例不到1%。这种分化现象也就造成了市场上运动类产品过剩,同质化现象极为严重,因此导致了竞争的加剧。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运动类别正在进入&僧多粥少&的境况,竞争最为惨烈。再一个也是国内尖端技术缺乏,导致研发产品普遍集中在基本的产品功能阶段。
用户群以老年人为主
在所统计的可穿戴设备中,用户群主要有六个群体:大众、儿童、老人、女性、婴幼儿和孕妇。其中抛开遥遥领先的大众群体外,老人、女性、儿童三者的市场产品量相差不大。他们所对应的类别有:老人主要是血压、血糖、心率的监测;女性主要体现在皮肤水分测试上;儿童则主要体现在体温监测上。其余两类,婴幼儿主要监测的有体温和睡眠,孕妇产品集中在胎心监测。
产品表现形式以手环最多
在可穿戴设备表现形式上,统计到监测身体状况的可穿戴表现形式有15种,其中手环居多,以运动、睡眠追踪监测运用最广。此外,手环、小型设备、手表、贴片等4类远远超过其他表现形式,而鲜少涉及的笔、颈环等似乎给了这个领域注入了一池活水,比如用于防止儿童近视的姿势纠正笔&&YBPOO防近视智能笔。
老牌企业和巨头悉数入场
几乎在每个吃香的领域都少不了群雄逐鹿,烽烟滚滚。监测身体状况的可穿戴设备这个小分支也不例外,从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的统计来看,几乎有近半老牌企业和科技巨头涉入。比如,百度的dulife智能健康设备平台,其中涉及身体状况监测的有MUMU 血压仪、特特心电仪、fashioncomm动动手环;华为的TalkBand系列手环;ZTE的Grand Watch等。
1.类别:&运动&类别产品过剩,而智能药丸、肌肉活动监测等类别产品稀缺;
2.用户:针对婴幼儿、孕妇群体的身体状况监测产品较少;
3.表现形式:手环、手表、贴片扎堆,而功能集中点差不多,同质化严重;
国内监测身体状况的可穿戴设备: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2016中国智能可穿戴医疗公司排行榜TOP100
【版权提示】中商情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5,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商情报网扫一扫、与您一起发现数据的价值
每日融资简报扫一扫、掌握资本市场最新情报
中商情报网始终聚焦科技、互联网+、创业、财经、产经大数据等,目前在全国财经网站中排名居前,旗下中商产业研究院专注产业经济细分市场研究,中商可以为用您提供一手的市场数据和高价值的商业资讯,欢迎沟通交流合作!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askc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商情报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智能手环制造商Fitbit于北京时间6月18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后两个交易日,其股价就涨逾60%。对于Fitbit来说,上市实现了由空谈估值到比拼市值的跨越。而对于智能穿戴行业而言,这则是明确定价、提升身价的一针&强心剂&,但&强心剂&是真能来效果,还是自我陶醉?有风投机构人士对此表示,受Fitbit上市的影响,国内部分智能穿戴企业在谈风投入股时出现了&坐地起价&的现象,&前后态度差别很大,一些企业突然觉得Fitbit的上市,能给自己撑腰了,相信近期披露的部分融资案例中可能就会有所体现。&此前,国内市场已有咕咚、华米科技等可穿戴设备完成过融资。不过,撇开&在商言商&不谈,风投机构人士也有自己的一些担忧,他们认为,这些企业的产品是比较简单的,销售量也仅仅是&能看&,在这个时候若受Fitbit上市事件的刺激,对自己的估值盲目乐观,反而让风投畏而却步,企业本身则也错失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近期由吴晓波投资、鹿晗代言的豚鼠智能手环在智能穿戴行业颇受瞩目。就此问题,豚鼠科技CEO张士纬,向创业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风投机构的上述观点,我表示基本认同。Fitbit的上市更为智能穿戴厂商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包括重新理清商业化路径、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以及自身估值,抬身价是正常的反应,尤其是对有自身特色和优势、认为市场肯定的公司。而互联网浪潮里其他细分领域此前的经验也显示,在发展初期就明确深耕的垂直领域、强调体验且定位明确的公司,其实际价值和爆发力是会超出市场想象的。目前豚鼠科技正在接触国际国内一流的风投机构,从我接触那么多家风投的感受来说,他们还是比较认可我们的产品和发展思路的。尤其是,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将体感游戏置入手环内,与游戏平台商和开发商的合作是我们战略的核心所在。他们(风投机构)也认为我们在未来让豚鼠平台将接入更多外部开发者,并将生态建设、规则制定等拓展到虚拟现实这一更新兴的细分领域中的规划。事实上,我们是国内极少数几家有能力打造产品生态圈的企业。这是他们比较愿意给豚鼠科技比较高估值的重要原因。行业龙头为行业估值定标,但同时也推动整个行业进入模式和业绩兑现期,未来智能穿戴不再只是概念炒作,行业竞争格局会逐渐分化,行业龙头和具有技术研发优势、创新特质的企业将驶入快车道。行业品牌效应和技术创新刺激,以及在市场成熟度的稳步提升下,真正有创新实力的智能穿戴企业,所面临来自山寨市场的威胁也将逐步减弱消退。
24小时报不停
坚果发布V8、R8、E8三款新品 最美观实用的家庭投影仪诞生
微念科技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华映资本领投
百度文学获得红杉资本8亿元新一轮融资 领投方为红杉资本
叮当中医获得数千万Pre-A轮融资 今品投资领投
易百客获得2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投资方为青岛昌盛集团
有住网获得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有光远资本领投
Camdora获得Pre A+轮融资 专注消费级3D运动相机
环宇体育获得2500万元A轮融资 专注于体育赛事服务
克路德机器人获得6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专注于服务型机器人研发
小米Max2发布:1699元起售/5300mAh充电宝级电池
耳机爆炸把白人炸伤成“黑人”
苹果公司甩锅
传阿里巴巴携蚂蚁金服 牵头投资饿了么10亿美元
企业服务成新宠 B2B镖狮网入选2016年中关村创业未来之星
欧欧眼保仪已完成1800万元A轮融资 推出新产品SeeX
2:0柯洁盘中认输 AlphaGo赢下第二场比赛
索尼游戏主机PS4 Pro行货下月开卖 售价2999元
够旅游完成3000万元Pre-A轮融资 主打深度主题旅游
电子竞技泛娱乐公司VG娱乐完成近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高德地图发布2017《数说端午出行》:端午对比五一拥堵大幅缓解
三星剥离芯片制造业务组建独立部门 抢代工市场
DJI大疆发布"晓"Spark:3299元起/支持手势控制
乐车邦获3亿元B轮融资,远翼投资领投
58同城第一季度净亏损310万美元 同比亏损收窄
传iPhone 8彻底取消指纹解锁 改用结构光3D扫描技术
国内比特币价格近30天已翻倍 最高逼近16000元
明基推出智能投影仪新品,让用户在咖啡馆等环境也能开会
共享充电宝平台“随充”获数千万天使轮,由广汉焦点、极豆资本等投资
马斯克宣布下月就可交付第1辆特斯拉Model 3
腾讯子公司Supercell收购英国游戏开发商62%股权
华为一季度手机销量全球第三
软银已获英伟达4.9%股份价值40亿美元 成第四大股东
腾讯总部新大楼工地起火,新浪员工道义相助
魅蓝5c海外发布:多彩聚碳酸酯机身
梦想加完成2000万美元B轮融资,愉悦资本领投
阿里股票今年已涨40% 两大银行已上调阿里股票目标价
福布斯品牌价值榜:华为成为中国独苗
上海迪士尼“黄牛”泛滥 警方曾1天传唤108人
中国恒大获大摩增持评级 股价涨4%再度破顶
印度用免税政策讨好苹果,用以提高产能
陌陌一季度财报公布: 净利润5.6亿元,暴涨11.4倍
三星S8虹膜识别遭攻破:照片+隐形眼镜即可解锁
花旗联手纳斯达克 展开区块链合作
苹果与诺基亚专利纠纷达成和解,诺基亚股价大幅走高
上交所与莫斯科交易所启动市场数据合作
乐视北美大裁员 法拉第未来称不受影响
锂基电池新突破:大幅缓解老化、容量达三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智能穿戴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