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铬铸铁淬火液硬度低,不均匀,可以采用水基淬火剂

高铬铸铁淬火
您当前的位置: >
AD-10D主要针对高铬铸铁淬火冷却,冷速介于空气冷却与淬火油冷却之间。由高分子聚烯类化合物复配防锈、防腐、消泡等功能添加剂。
&&&&&高铬铸铁采用空气冷却冲击韧性差、硬度低、耐磨性差。添加钼、钒、镍等合金元素成本太高。采用此冷却液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材料成本和高铬铸铁热处加工后的冲击韧性和耐磨要求的矛盾,可获得比空气冷却、风冷更均匀一致的组织和性能。
一、主要理化指标:
无色至淡黄透明粘稠液体
PH值(10%)
二、产品特性:
&●产品无油,无油烟及火灾危险。
●产品无毒,对人体及环境友好。
●疲劳寿命长,只须补充、不必整槽更换。
三、适用范围:
●铸造铸铁曲轴。
●铸造高铬锤头、高铬衬板。
●钢丝索代体淬火,代替铅浴。
四、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温度:建议在20℃-40℃之间。
●适当循环搅拌,保证均匀冷却。
●使用浓度:15-25%之间。
●浓度检测:折光仪和比重计配合进行,折光值校正系数为4,即C%&&&&&&&&&&&&&&&&&&&&&&&&&&&&&&&&&&(百分浓度)=折光值X4.实际使用浓度在工艺规定的使用浓&&&&&度&&2%范围内影响不会太大。
五、包装:净重25公斤/桶&塑料桶、200公斤/桶&大铁桶。
&&&&&&&&&&&&&&&&&&&&&&&&&&&&&&&&&&&&&&&&&&&&&&&&&&&&&&&&&&&&&&&&&&&& &重庆爱达力信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产品展示Product
新闻中心News
话:86-023-
移动电话:
真:86-023-
址:中国重庆市沙坪坝区华宇广场1-27-14
编:400030
公司主页:
淬火剂联系人:艾先生 淬火剂电话:86-023- 淬火剂传真:86-023- 淬火剂地址:重庆市 重庆市沙坪坝区华宇广场1-27-14
&&重庆爱达力信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渝ICP备&友情链接:Cr31过共晶高铬铸铁热处理及变质处理组织和性能的研究--《山东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Cr31过共晶高铬铸铁热处理及变质处理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摘要】:渣浆泵是常见的输送含有固体颗粒浆体的工业泵,在工作过程中长期受到浆体的冲蚀磨损,材料冲蚀磨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本课题研究的Cr31过共晶高铬铸铁硬度高、耐蚀性能好,适合作渣浆泵用金属材料。但是其铸态过共晶组织中的碳化物粗大,奥氏体基体硬度低,降低其冲蚀磨损性能。
本课题探讨了淬火温度、回火温度、淬火+回火处理工艺以及变质处理对Cr31过共晶高铬铸铁组织、硬度及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且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yCasting对泵壳铸造过程进行模拟,建立铸造工艺模型,有效避免铸件铸造缺陷。研究结果表明:
淬火处理使铸态基体组织发生马氏体转变,显著提高Cr31铸铁的硬度。在960℃~1050℃范围内,试样硬度随淬火温度升高而降低,二次碳化物减少,残余奥氏体量增多。回火处理显著改善Cr31高铬铸铁的冲蚀磨损性能。在260℃~550℃范围内,试样硬度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增加,在回火温度为450℃时铸铁的冲蚀性能最好。淬火试样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回火会发生二次硬化,二次硬化的峰值硬度随着淬火温度的增加而降低,二次硬化峰值对应的回火温度随着淬火温度的增加而升高,过高的回火温度反而会使试样的硬度降低。淬火+适当温度的回火处理能显著改善试样的冲蚀性能。
为了改善Cr31铸铁中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采用稀土硅铁和硅铁作为变质剂对Cr31铸铁进行变质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稀土硅铁和硅铁变质剂可以显著改善Cr31过共晶高铬铸铁中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向铸铁中加入这两种变质剂不仅能使初生碳化物细化,使其形状更加规整、分布更加均匀,而且能够细化共晶组织。变质处理通过对碳化物大小、形态、分布的影响,可以调节铸铁硬度,改善Cr31铸铁的冲蚀磨损性能。对变质后的试样进行960℃淬火+450℃回火处理,试样的硬度显著提高。
利用AnyCasting软件对泵壳的铸造过程进行模拟,浇注系统各组元的截面积∑A阻、∑A横、∑A直分别为8.4cm2、22.4cm2、11.2cm2,并配以3个(?)130×150mm圆柱式冒口和1个上、下表面积分别为90cm2、18cm2,高度为95mm的楔形冒口时,用普通铸铁进行浇注,模拟结果中铸件凝固后没有铸造缺陷。Cr31高铬铸铁泵壳的铸造过程模拟可以参考该模拟思路和模拟方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TG143【目录】:
CONTENTS7-10摘要10-12Abstract12-14第一章 绪论14-35 1.1 耐磨金属材料的研究14-21
1.1.1 耐磨材料的研究背景14
1.1.2 耐磨金属材料的分类14-21 1.2 高铬铸铁概述21-28
1.2.1 高铬铸铁中的碳化物21-23
1.2.2 高铬铸铁凝固组织23-24
1.2.3 高铬铸铁中的合金元素24-27
1.2.4 影响高铬铸铁件耐磨性的主要因素27-28 1.3 冲蚀磨损概述28-29
1.3.1 耐磨铸铁件的失效28
1.3.2 冲蚀磨损28-29 1.4 高铬铸铁的研究和发展现状29-33
1.4.1 高铬铸铁中存在的问题29-30
1.4.2 改善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方法30-33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33-34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34-35第二章 试验方法35-39 2.1 成分设计35 2.2 实验过程35-37
2.2.1 实验材料配比35-36
2.2.2 合金熔炼36-37
2.2.3 浇注37 2.3 分析及检测方法37-39
2.3.1 铸铁化学成分分析37
2.3.2 铸铁金相组织检测37-38
2.3.3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38
2.3.4 X射线衍射分析38
2.3.5 硬度检测38
2.3.6 冲蚀磨损试验38-39第三章 热处理对Cr31过共晶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39-57 3.1 引言39 3.2 淬火温度对Cr31过共晶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39-43
3.2.1 淬火工艺方案39-40
3.2.2 试验内容与结果分析40-43 3.3 回火温度对Cr31过共晶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43-46
3.3.1 回火工艺方案43-44
3.3.2 试验内容与结果分析44-46 3.4 淬火+回火处理对Cr31过共晶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46-56
3.4.1 热处理工艺方案46
3.4.2 试验内容与结果分析46-56 3.5 本章小结56-57第四章 变质处理对Cr31过共晶高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57-66 4.1 引言57 4.2 变质剂的选择57-58 4.3 稀土硅铁和硅铁对Cr31过共晶高铬铸铁的变质研究58-62
4.3.1 变质工艺方案58
4.3.2 试验内容与结果分析58-62 4.4 热处理对变质高铬铸铁性能的影响62-64
4.4.1 工艺方案62
4.4.2 试验内容与结果分析62-64 4.5 本章小结64-66第五章 泵壳铸造过程模拟66-75 5.1 引言66 5.2 铸造系统设计与建模66-70
5.2.1 UG NX 7.5软件66-67
5.2.2 泵壳的三维造型67
5.2.3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67-68
5.2.4 浇注系统设计68-70 5.3 铸造过程模拟70-74
5.3.1 AnyCasting软件70-71
5.3.2 设置参数71
5.3.3 模拟结果分析71-74 5.4 本章小结74-75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5-78 6.1 结论75-76 6.2 展望76-78参考文献78-84致谢84-85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羊换,王贵,刘宗昌;[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04期
苏应龙,张学昆,张大勇,孔令新,徐建强,赵以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戴涛,范蜀晋;[J];国外金属热处理;1997年06期
郭二军;张伟;王丽萍;黄永长;;[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杨文涛;[J];湖南冶金;1999年05期
杨芳;丁志敏;;[J];机车车辆工艺;2006年06期
王均;曾明;杨宏山;刘浩怀;孙志平;沈保罗;黄四九;;[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年06期
王金参;赵剑波;孙平;;[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0年07期
苏勇,程和法;[J];矿山机械;1995年07期
吕宇鹏;[J];矿山机械;199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贾泽夏,曹明,张鸿金;[J];四川有色金属;2004年04期
黄耀生;[J];鞍钢技术;1998年08期
辛礼兵;;[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刘少光;郭新成;束德林;;[J];安徽工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郭艳,田继宏;[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康进兴,赵文轸;[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1期
袁中岳,张忠明,李朝升,林尤栋;[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4期
徐维普,徐滨士,张伟,孟凡军,李新;[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2期
杜令忠,徐滨士,董世运,杨华,吴毅雄;[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3期
杜辉,石巨岩,李春海,张猛;[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鹏超;;[A];“绿色制造 质量管理”——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郭艳红;;[A];2011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宋量;李卫;;[A];矿山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王韶云;李国禄;王海斗;刘金海;徐滨士;朴钟宇;;[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张志强;李国禄;王海斗;徐滨士;朴钟宇;;[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泽锋;林有希;谢炜;;[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孙伟;张佳;严峻;宁玲艳;田兴娜;王君卿;;[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李固成;;[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徐锦锋;唐桢;任永明;翟秋亚;;[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蒋斌;徐滨士;董世运;欧忠文;;[A];2010中国·重庆第七届表面工程技术学术论坛暨展览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永东;[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杨广雪;[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林宝华;[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起华荣;[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黎清宁;[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罗春梅;[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刘丽娜;[D];浙江大学;2010年
慈鸿钢;[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郭全英;[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罗来马;[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家圆;[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张乐朋;[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马韶霞;[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李果林;[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郭云刚;[D];郑州大学;2010年
孙彦华;[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王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林鹏;[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李煌;[D];湘潭大学;2010年
郝红肖;[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Л.М.Романов
,罗素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8年07期
方鸿生,郑燕康,陈秀云,赵如发,孟至和;[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8年11期
方鸿生,杨业元,姜忠良;[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年05期
苏应龙,张学昆,张大勇,孔令新,徐建强,赵以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魏建军;潘健;黄智泉;许健;王欣;张永生;;[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03期
李文学;刘宗昌;;[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张景辉;韩俊;叶荣茂;李剑慧;;[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9年02期
王静宜;谈育煦;;[J];金属科学与工艺;1992年Z1期
王华明,张清,邵荷生;[J];材料科学进展;1991年01期
许振明,姜启川,何镇明;[J];材料研究学报;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守实,姜启川,何镇明,周长淳,张振锋;[J];机械工程材料;1990年03期
王淑云;;[J];内燃机;1992年04期
秦紫瑞,赵军,钟蕊,尹大伟;[J];中国稀土学报;1995年02期
程和法;[J];热加工工艺;1996年05期
毛高波,曾大新;[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吕宇鹏,李士同,朱瑞富,朝志强,王世清,王晓燕;[J];钢铁;1998年12期
王仲珏!241000安徽芜湖市;[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00年05期
夏兰廷,朱宏喜,李晓琴,樊福平;[J];山西机械;2001年03期
符寒光,邢建东;[J];上海金属;2002年03期
宋绪丁;[J];石油机械;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占春;吕庆军;马晓枫;;[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李立明;贺红梅;;[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符寒光;;[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王彦锋;麻庆申;徐莉;罗文彬;杨铁城;李本海;;[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4卷)[C];2005年
张忠明;徐春杰;郭学锋;贾树卓;;[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杨艳青;李建国;王建民;;[A];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王金国;逄伟;李潭;姜启川;;[A];200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9年
耿浩然;王致明;李桢元;周国荣;;[A];2009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9年
肖永华;李凤春;杨才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符寒光;;[A];2004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万邦;[N];江苏科技报;2002年
曹祥云;[N];中国建材报;2007年
梁路印;[N];中国冶金报;2004年
杨树岗;[N];中国冶金报;2009年
记者 王海洋;[N];本溪日报;2010年
曾艺成;[N];中国工业报;2011年
曾艺成 中国铸造协会顾问 全国铸造学会铸铁及熔炼技术委员会顾问
ADI(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N];机电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晓;[D];中南大学;2005年
王宝森;[D];天津大学;2004年
连峰;[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陈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高德明;[D];上海大学;2009年
武玉英;[D];山东大学;2008年
甘宅平;[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潘义川;[D];山东大学;2006年
胡勇;[D];南昌大学;2009年
石德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严超;[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黄春燕;[D];广西大学;2012年
杨晓艳;[D];山东大学;2014年
陈振湘;[D];中南大学;2012年
应小东;[D];天津大学;2004年
张维维;[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敦小龙;[D];中南大学;2011年
张子义;[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廖乃镘;[D];四川大学;2005年
杜立朝;[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以下试题来自:
判断题对于淬火温度过高而造成淬火硬度不足的工件,可在较低温度下重新淬火进行补救。 对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判断题 错2.判断题 对3.判断题 对4.判断题 错5.判断题 对恒鑫牌THI热处理淬火介质
水溶性淬火介质
热处理淬火油
您的位置: &
淬火工件硬度低的原因
1.淬火液温度过高
温度高,冷速变慢,高温区冷速慢,心部硬度低。
解决办法:控制温度在55度以下,淬火前后温差不超过10度。
2.淬火液浓度过高
浓度高,冷却速度慢。
解决办法:降低浓度。
3.出炉温度过低
如原来850度没问题,现在降为830度出炉,变相的降低的冷却速度。
解决办法:温度从新调回来。
4.没有搅拌或力度过低
搅拌低或无,流速慢,冷却速度慢。
解决办法:增大搅拌,但过犹不及。
5.材质问题
排除以上原因,可以考虑厂家材质。
6.加热炉问题
加热炉加热不均匀也会造成这个原因。
(C)2016恒鑫化工  鲁ICP备号
烟台恒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查看: 3441|回复: 16
如何提高高铬铸铁的硬度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ewen_520 于
12:09 编辑
各位老师好:本人在做一种牌号为&&KMTCr26的铸件,要求含铬量》=25%,碳量2。5----3。5%,硬度55HRC,可是现在光谱结果是:铬:25%,碳:3。2%,硬度却只48HRC,也曾试过加入稀土,硬度也没有上升。不知如何处理,望各位老师指教。铸件树脂沙造型,壁厚6-8MM。硬度是指铸态时的硬度。
厚壁件铸态硬度不能太高,也就在50-55HRC,但薄壁件要好一些。还有就是加入一定量的镍与钼,再就是硅含量不能太高,这些都是影响因素。铸态硬度提高到55HRC左右应该可以达到的。只是成分的调整在铸态冷却实现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化可以提高硬度的。因为本身碳化物硬度也很高的。
心如大海 ; u0 w: f# {2 X( @- m
& & 含硅量在1。2左右,看了些资料说硬度与碳关系最大,是不是3。2的碳低了点。
能看一下金相最好,有可能是因为件太薄冷却速度太快,奥氏体来不及向马氏体转变,而残留下来造成的。如是这样的话,用亚临界处理就可提高硬度到55以上。Cr太高会出现大量铁素体,也不利于提高硬度,最好不超过25.
李盛武 ' B& `7 d, F/ Y4 d
/ I) h1 d( L8 B% a/ ^&&`
* M' P! v& o' V7 |9 z% g
& & 讨教李老师,Cr太高为什么会出现大量铁素体?
老翻砂匠 5 ^4 _0 g- J" B* a
我也是老翻砂匠,“老师”不敢当。铬缩小奥氏体区,有资料介绍含量超过25%,即便在高温也不会出现奥氏体。冷却时不出现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化,大概这也许是Cr26不如Cr20硬度高的一个原因。不当,望指正。
李盛武 + q" m. I4 B) q% V. {0 Q& M6 ?2 Y
& & 赞成老兄的论点.如图.Fe-Cr二元平衡图
& & 老师,请问什么叫亚临界处理,怎么做。
高铬铸铁提高硬度的方法很多,成分控制对硬度影响很大,提高马氏体转化点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合金加入钼与钒有利提高硬度,如果不进行热处理,降低铬含量是正确的选择。碳化物不析出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化是困难的,除非热处理后碳化物析出,奥氏体不稳定才能实现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化。其实铸态高铬铸铁如果实现硬度高,碳化物的数量与种类很关键,一般是Cr7C3才好。碳化物的硬度其实比马氏体还高,铸态硬度实际上是通过碳化物来提高的。
淬火也是提高硬度的方法之一。
这么高的铬,还有这么高的碳。。。应该是因为铸态下奥氏体太多了。你可以回火试试看,硬度应该能上去。
sg7921 : n/ |2 u$ E, s( C* j
9 ]7 c8 r&&F2 E! U1 }; H( ~
& & 高铬铸铁淬火的话就是一堆碎片了吧!!
加冷铁试一下,加钼应该可以提高硬度。
加钒钛合金细化晶粒
高铬铸铁淬火的话不是一堆碎片。
c 3.0&&cr 26&&si &1 mo 0.5 ni 0.5 cu 0.5 mn 1&&你按这个配料试试
高铬铸铁铸件淬火是正常工序,常用淬火可分为水淬,油淬,空淬,高铬一般空淬就够了。像这种产品空淬应没问题。最近我们给伊朗生产Cr26球磨机衬板要求HRC60以上,最大壁厚100MM就是空淬完成的。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厂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