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是颠覆传统估值理论的颠覆制造体系

互联网入驻汽车制造业 新能源催化加剧
中国储能网讯:去年4月,百度就发布了一款智能互联车载产品“CarNet”;5月,腾讯推出腾讯路宝2.0以及首款车联网落地产品路宝盒子,8月上汽集团就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巴巴负责“yunOS”操作系统、大数据、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而上汽集团则提供整车与零部件开发、汽车服务贸易等资源。根据上汽集团最新消息透露,首款“上汽+阿里巴巴”汽车将于2016年正式面市。
BAT入驻汽车行业早已不是新鲜新闻,虽然目前上市的都只是车载设备,但是,互联网入驻汽车制造业的雄心日益彰显。作为一向宣传颠覆传统行业的互联网企业,此次是否决定颠覆汽车制造业呢?
互联网企业如何进入车生活
汽车作为传统的制造行业,拥有较强的技术支撑体系,但目前整个行业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和轻量化转变,而互联网企业对消费者需求把握更及时和准确,其优势在于“自主研发”的软件实力上,能够通过车载设备提供地图、导航等功能,实现汽车人性智能化。互联网企业之所以入驻汽车制造业无非是看中了未来的车生活环境,带给汽车销售行业最大的冲击无疑是一种创新模式。
从整车服务角度入手,或许是互联网汽车进入车生活环境最佳方式,跟具备制造能力的厂商合作,成为互联网公司参与造车的主要路径。今年2月,奇瑞与博泰、易到用车同样合力造车。奇瑞汽车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亦表示,“三家公司的合作中,奇瑞负责汽车制造,博泰负责车联网解决方案,易到用车搭建汽车共享租赁平台。”而作为车载导航领域的NO.1,以“综合TSP”产业布局的凯立德,是以车服务为核心,在汽车后装市场拥有无可匹敌的霸主地位,在前装市场,凯立德更注重与新能源车企的合作,通过软件、设备、互联网应用、TSP服务等提供商的合作,提供前装车载系统,促进车与手机、车与车、车与路的联网,成为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竞争的一大优势。
新能源汽车在汽车行业的竞争优势
最新数据显示,汽车行业产销整体出现下滑趋势,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却异常火爆,得益于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发展,国家在补贴方面也是不遗余力。比如,每购置一辆新能源汽车,补贴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减免购置税、免摇号直接上牌等措施,汽车企业也获得不少的补贴,这一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的积极性。
国内新兴车厂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更注重实用性的开发,如在导航系统上的完善,联合高端导航服务商凯立德,以高精准的搜索能力、高端的个性化配置和快捷的操作方式,为新能源汽车增加更为舒适和便捷的驾驶服务。而年内,凯立德将推出全新车联网平台K-go凯行,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也宣布会免费升级到这一系统,让车主一步享受完整的汽车生态。
汽车行业作为传统的制造行业,互联网企业的入驻,谈不上颠覆,但无疑催化行业进程速度,未来车联网是一个生态系统,作为车生活的整体支持。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比较低廉,但是由于其生产成本高,所以售价也高于同款车型,目前有政策的扶持,一旦政府终止,车企需要在技术上做突破来改变这一点。所以,目前车企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的升级改造,另外就是要让消费者真实体会到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从而认可消费。
中国储能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cn
( 22:31:12)
( 9:26:46)
( 9:26:46)
( 9:11:41)
( 8:54:43)
( 15:46:51)
( 15:42:35)
( 18:45:17)
( 17:27:38)
( 17:24:56)
516万千瓦光伏扶贫首批项目启动
可再生能源发展要实现“千瓦”到“千瓦时”的转变
攻克三大挑战
只为做好BMS电池管理
350kW大功率充电在我国可行吗?
标准压力之下 车企角逐混动技术
战略合作联系
投稿邮箱:.cn
广告合作热线:010-
微信公众账号:评论 (0条)
抢沙发,第一个发表评论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海尔互联工厂:颠覆传统制造体系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之一,海尔集团对互联工厂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很好地诠释了家电工业4.0的理念。海尔提出的互联工厂,不是一个工厂的概念,而是一个生态系统,是对整个企业全系统全流程进行颠覆。
  OFweek网讯: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之一,海尔集团对互联工厂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很好地诠释了家电的理念。海尔提出的互联工厂,不是一个工厂的概念,而是一个生态系统,是对整个企业全系统全流程进行颠覆。互联工厂模式集中体现了《》中商业模式和制造模式的变革实践。  目前,海尔已累计完成5大产业线28个工厂800多个工序的智能化改造,建成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洗衣机、青岛热水器、胶州空调等7个智能互联工厂。海尔实施互联工厂取得了初步成效,互联工厂整体效率大幅提升,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交货周期由21天缩短到7~15天,能源利用率提升5%。  海尔做了什么?  &&&构建内外圈并联的生态系统  海尔集团相关负责人这样诠释互联工厂的转型:颠覆传统的制造体系,由大规模制造转型为大规模定制,用户个性化需求汇聚,互联工厂通过大数据实现大规模定制、个性化生产,也就是物联网,通过人、机、物的互联互通,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也就是说,整个互联工厂要打造出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平台上具体承接落地的,海尔称之为三大平台:用户交互定制平台;开放创新平台;智能制造平台,包括智慧化生产、智慧物流。  互联工厂生态系统具有三方面能力:一是能够实现用户全流程的实时互联。也就是全球的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他的移动终端来定制他所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全流程的参与设计、制造。  二是要达到用户和工厂的零距离。用户的个性化订单,可以直接下达到海尔全球的供应链工厂,这样就可以减少生产和订单处理的中间环节,把中间这部分价值让渡给用户。工厂的物料通过智能互联、柔性生产产出定制的产品,直接配送给用户。  三是全流程透明可视。订单生产及配送情况,可以实时的推送给用户,用户也可以实时的快速查询,通过产品的识别和跟踪,从而实现用户从他定制的订单到工厂的生产,再到物流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实时可视。
责任编辑:zhangwuqiang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OFweek工控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机械自动化单片机
广东省/深圳市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作为工业和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之一,海尔集团对互联工厂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很好地诠释了家电的理念。海尔提出的互联工厂,不是一个工厂的概念,而是一个生态系统,是对整个企业全系统全流程进行颠覆。互联工厂模式集中体现了 《中国制造2025》中商业模式和制造模式的变革实践。  目前,海尔已累计完成5大产业线28个工厂800多个工序的智能化改造,建成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洗衣机、青岛热水器、胶州空调等7个智能互联工厂。海尔实施互联工厂取得了初步成效,互联工厂整体效率大幅提升,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交货周期由21天缩短到7~15天,能源利用率提升5%。  海尔做了什么?——构建内外圈并联的生态系统  海尔集团相关负责人这样诠释互联工厂的转型:颠覆传统的制造体系,由大规模制造转型为大规模定制,用户个性化需求汇聚,互联工厂通过大实现大规模定制、个性化生产,也就是,通过人、机、物的互联互通,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也就是说,整个互联工厂要打造出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平台上具体承接落地的,海尔称之为三大平台:用户交互定制平台;开放创新平台;智能制造平台,包括智慧化生产、智慧物流。  互联工厂生态系统具有三方面能力:一是能够实现用户全流程的实时互联。也就是全球的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他的移动终端来定制他所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全流程的参与设计、制造。  二是要达到用户和工厂的零距离。用户的个性化订单,可以直接下达到海尔全球的供应链工厂,这样就可以减少生产和订单处理的中间环节,把中间这部分价值让渡给用户。工厂的物料通过智能互联、柔性生产产出定制的产品,直接配送给用户。  三是全流程透明可视。订单生产及配送情况,可以实时的推送给用户,用户也可以实时的快速查询,通过产品的识别和跟踪,从而实现用户从他定制的订单到工厂的生产,再到物流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实时可视。  海尔如何做的?——由传统企业转变为平台型企业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互联工厂的前提条件就是企业组织的转型,由传统企业组织要变成一个平台型的企业。海尔从原来封闭的正三角组织,领导指挥控制,转型为员工直接面对用户,为用户创造价值,企业变成一个平台。  具体来说,从整个供应链,包括生产、制造、物流、采购等各环节都已转型,由传统串联的部门组织变成了共同面向用户的一个个小微。这些小微和用户小微是并联的,如果用户小微不能创造用户价值,那么这些采购小微或者制造小微也没有价值。  首先,要实现机制颠覆。机制颠覆主要体现为用户付薪。以用户为中心,各方基于不同的市场目标结成小微,风险共担,超利共享,共同创造用户需求;只有创造出用户价值才能分享,否则就要退出,或者优化。  同时,要实现流程颠覆。海尔的流程由原来传统企业ERP管控下的串联模式变成了并联的开放企业生态圈。  原来用户的需求、体验信息等是通过串联的组织一步步传递的,这样传递的周期长,还易造成扯皮现象,现在实时用户的信息可以同步传递到海尔的设计资源、供应商资源、物流资源以及全流程的小微,大家事先参与交互,通过提供引领的解决方案,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在能力构建上,互联工厂的技术体系是必要条件,海尔积极构建互联工厂核心能力,并建立了行业领先技术体系,涵盖全流程。标准化、精益化是其制造的基础。  海尔围绕用户需求进一步探索了模块化、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路径。  模块化探索成效已显现:一方面实现供应链体系的简化优化,供方由零件商变为模块商,提供模块解决方案;一方面实现了生产方式变革,由零件组装变为标准接口条件的模块布局和组装;同时,模块化和其支持下自动化是使用户个性化定制得以实施。  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海尔将摒弃原来的大规模制造模式,形成一个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切入的互联工厂生态体系,核心是要打造虚实融合的平台,力争创造中国制造的全球引领。 (记者 司建楠)
责任编辑:xws
回复0条,有0人参与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资金流入/万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炒股必备&同花顺财经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新型“迷你晶圆厂”能够颠覆传统半导体制造体系吗?
年产量大约是50 万个
电子技术应用
& & 2016年4 月1 日,日本推出的“迷你晶圆厂”(Minimal Fab),瞄准物联网时代小量、多样的感测器需求,起价却只要 5 亿日元(0.3 亿元人民币)。而与此同时,台积电最新的超大晶圆厂(GigaFab),每个月可生产超过10 万片12 寸晶圆,每座造价高达3 千亿新台币(约合610亿人民币)。&&& 有媒体称之为:“颠覆全球业界的制造系统”。  据有关资料显示,这个由经济产业省主导,由140 间日本企业、团体联合开发的新世代制造系统,目标是透过成本与技术门槛的大幅降低,让汽车与家电厂商能自己生产所需的半导体及感应器。形同推翻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 30 年前所创的晶圆代工模式,重回早年飞利浦、Sony 等大厂都自己生产半导体的垂直整合时代。  在迷你晶圆厂的生产线里,每台外型流线、美观的制造机台,大小约与饮料自动贩卖机差不多,但各自具备洗净、加热、曝光等功能。每一台机器,都相当于一条半导体制造的生产线。一条“迷你晶圆厂”产线,所需的最小面积是大约是两个网球场的大小。也仅是一座12 寸晶圆厂的百分之一面积。  “迷你晶圆厂”能够做到如此廉价、体积小,首先是挑战业界常识的创新做法──不需要无尘室。  半导体芯片上如果沾有超过0.1 微米的灰尘就算是不良品,为此,制造室内一定要保持超高洁净度。维持无尘室需要大量的电力,因此不只投资金额很高、维持费用也相当惊人。所以半导体不大量生产的话,很难获利。  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的原史朗挑战了这项业界的常识。& “半导体工厂真的需要无尘室吗?明明需要隔绝灰尘的只有晶圆而已。”抱持着这项疑问,原史朗从 1990 年代开始构想“迷你晶圆厂”。  几年后,原史朗终于开发出局部无尘化的关键技术,并将此成果制出特殊运输系统“Minimal Shuttle”,利用电磁铁控制开关,几乎不会有灰尘进入。  “迷你晶圆厂”的另一个特点,是不需要用到光罩,这又可大幅降低成本。Minimal Fab 的概念,就是那样的时代十分需要的多种少量生产系统。要处理的晶圆大约直径0.5 英寸,比1 日元硬币还要小。因为晶圆很小,所以生产设备也要跟着变小。  芯片从晶圆上切割下来,大约1 平方公分大小。“迷你晶圆厂”的年产量大约是50 万个,一般的12 寸晶圆厂则是两亿个。如果只生产1 万个,市面上每一芯片要收1 万日元,但“迷你晶圆厂”只要收1,200 日元。  这项“迷你晶圆厂”的研发计划,源自2010 年。从2012 年开始的3 年内,获得经济产业省的预算,计划也随之通过。现在包含许多制造大厂在内,共140 间企业团体参与,其中日本中小企业大约有30 间,这也是该设备的一大特色之一。  目前“迷你晶圆厂”的半导体前段制程所需的设备,已经大致研发完毕,开始正式销售。预计2018 年以前,切割芯片功能与封装等的后段制程设备也会开发完成。
继续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fe生物牙膏颠覆传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