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怎么理财变得更穷” 的时代里,该怎么理财

未来,年轻人 不仅要“入对行”,更要选对所投资的资产,这对他们能否进阶富裕阶层起决定性作用。...
“资产回报率”已经开始超过“劳动回报率”,我们已经到了“选择”重于“努力”的时代。
数据显示,2005年,大学毕业生月薪,是城镇职工的104%; 2015年,则只有城镇职工月薪的83%。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月薪1530元,2015年平均月薪4467元。
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1588元;2015年是3694元。
10年来,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增长232%,城镇职工平均月薪增长338%。
可见,过去10年,相对社会总体水平,大学毕业生是一个失落的阶层。如果把毕业生当作年轻人的代表,年轻人的确变得更穷了。
过去10年来,中国M2形成的滔天潮水,已经让大鲨鱼感到巨大压力,何况工薪阶层小鱼小虾。
“人赚钱难,钱赚钱易”越来越明显,形象地反映了“劳动力回报”的相对下降的事实。这对于在人力资源上占优的年轻人来说,不是好消息。
未来,年轻人 不仅要“入对行”,更要选对所投资的资产,这对他们能否进阶富裕阶层起决定性作用。
“青年贫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
英国卫报一项调查发现,除澳大利亚外,在英、美等几个经济体中,年轻人的收入增速远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并且这些 “80后”“90后”的年轻人群体,相比他们父辈年轻的时候赚得更少,也就是说,代际之间财富鸿沟显著。
在法国,没有稳定工作、没有住房的“漂一代”,因为找不到全职工作,只能“漂来漂去”,到处打零工,随时面临失业。法国《世界报》称,法国的失业率已达到二战之后从未有过的高水平。每4个失业者中就有一个不到25岁。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该国有1/5的年轻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英法两国年轻人的现状,也是整个欧洲年轻人的现状。
30年前,欧洲年轻人的收入高于平均工资水平,但现在许多年轻人的收入比国家平均工资低20%。退休工人的工资却在不断上涨。对此,《卫报》在日前公布的关于年轻人未来前景的调查报告中称,“80后”、“90后”是欧洲社会中“受益最少的群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国家债务危机、工作岗位紧缺、经济全球化和房屋价格上涨。
无论是在美国、加拿大还是西班牙、意大利,年轻人的收入,其实是拖了社会平均水平的后腿,其中以意大利为最,年轻人的收入增幅竟然比社会平均水平低了19个百分点。
在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年轻人也深受收入减少的困扰。
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的统计,2012年,台湾未满30岁、30至34岁、35至39岁三个组群的平均年所得,都低于15年前的水平。
同样,香港《各世代大学生收入比较研究报告》指出,按通胀调整后,不同年代的大学生无论在起薪点或及向上流动的加薪速度,均有明显下降。
作为国家未来的年轻人的状况,如果变得比其父辈更穷,将带来极大的隐患。
中国年轻人变穷 因没赶上“资产泡沫”?
先说说中国年轻人的情况。尽管他们用着比过去更好的手机,娱乐方式比过去更多,营养比过去更好,为什么却还有“更穷了”的感觉呢?
这可能是因为财富积聚更难了,年轻人在财富分配中的相对地位也下降了。
先来看看年轻人相对财富地位的下降。经济学家周其仁说,这些年来,房子是拉开居民财富收入差距的最大因素。相信周教授的话符合大多数人的生活感知。网上有个笑话说,1990年代,上海某人辞职卖房创业,经过20年的辛苦打拼,他终于存够了400万,买回了卖掉的房子。可见有房没房,大不一样。当然,房子并不是唯一的拉开财富差距的因素,其他资产也构成了其中缘由。这是因为,在一个世界性的、长期的宽松货币环境中,资产价格会畸形上涨。
财经作家吴晓波最近写了一篇《中国正迎接“食利时代”的到来》。他认为,中国正在形成一个食利阶层,“即那些拥有不动产、股票、有价证券、票据,仅仅靠利息、股息、地租就能获得稳定的甚至不断扩大的现金流的人”,这些食利者的财富大多数是拜宽松货币所赐。换句话说,他们赶上了泡沫的盛宴。吴晓波自己也是食利者中的一员。他说自己早就成了亿万富翁。他成为亿万富翁的“秘诀”很简单,就是多年来不断买房子。
普通人和食利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要说年轻人,就是那些工作多年的人,如果未能持有资产,也会感觉自己越来越穷。这不是说食利者有多坏,或者剥削了谁之类的。其中有些人的确是靠特权致富,但也有很多人只是赶上了泡沫的机会。
随着科技更新换代加速,年轻人其实更具竞争优势。即便学校教育滞后于市场需求,他们也可以更快地通过再学习适应市场需求。然而,尽管每一届毕业生都是更优于上一代的前辈,但是,每一届毕业生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房价收入比。也就是说,毕业越晚,离靠工资购房越远。当然,富二代可以不靠工资购房。
年轻人相对财富地位的下降,其实反映的是整体上致富环境的退化。一方面,整体经济增速从过去的10%以上,降低到现在的不到7%;另一方面资本的回报增速远超人力的回报增速,两项相加,更可见资本相对于人力的优势在快速上升。
这说明什么?说明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源更为稀缺。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现在不是到处都说产能过剩、资本过剩吗,怎么还资本稀缺?其实,所谓的资本过剩,只是某些行业过剩,但更多行业资本是稀缺的。所以,民间借贷利率高,民营企业融资难。某些资本过剩其实是资本配置错误,是畸形地集中到某些行业。
“人赚钱难,钱赚钱易”正成为越来越多没赶上泡沫盛宴者的感慨,这句话也形象地反映了人力资源所得回报的相对下降。这对于在人力资源上占优的年轻人来说,不是好消息。
要提高年轻人致富的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资本充裕起来,而不是畸形地集中在某些行业。由资本来争夺人才,造成资本的回报相对下降,人力的回报相对上升,年轻人才会有竞争优势和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
资本和全球化“该当何罪”?
就国际而言,年轻人变穷有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背景。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穷了?现在大家提及最多的说法,是引用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其著作《21世纪资本论》中的观点:劳动回报永远跑不过资本的回报。即:社会资本回报率远高于劳动回报率以及平均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除了世界大战等非常规影响因素缩小不平等差距外,财富分配一直以来都是向少数富人阶层聚集,50%的国民收入都来自于前10%的收入者。年轻人作为不拥有资本、或者拥有极少资本的社会阶层,靠劳动赚取回报永远比不上那些坐拥资本的富人阶层。
在中国,“资本为王”影响年轻人收入的现象也存在,并且金融市场不完善产生的一系列“财富门槛”放大了这种影响。提到年轻人的生活水平,离不开谈购买力,如今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以及高涨的房价让年轻人的购买力跟不上“拍”。只要手里的资产回报率够高,就能跑得过通货膨胀,然而,现实中,高收入群体有更多的方式和手段抵御通货膨胀,而低收入群体的年轻人则相对劣势。研究发现,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形成了规避通货膨胀的财富门槛,富人才有资本谈保值增值,而通货膨胀又在事实上提高了这种财富门槛,进一步加大了收入差距。在这一过程中,年轻人首当其冲。
其次是全球化。在收入、财富分配以及被动性结构变革的成本和收益方面,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增长模式在过去20年间都存在问题。全球化和某些数字化技术导致了工作和收入的两极分化,对各个国家的中产阶级都造成了持续的压力。而中产阶级的重要基础是年轻人,包括联合国定义的55岁以下的年轻人。
最近的一个案例就是英国“脱欧”派的胜利,虽然民众的不满是合情合理的,精英的错误也是不能回避的,但民粹主义开出的药方却是错误的。贸易保护、劫富济贫、孤立主义实行起来很痛快,甚至在短期内会有一定效果,但从长期来看一定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
根本出路在于让年轻人向上流动
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在《贫穷的本质》提出一个重要观点:贫穷的表面原因是因为财富的匮乏,但其深层的原因是因为社会机会的不平等。而这种机会的不平等会让那些原本有可能凭借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改变经济状况的穷人失去重要的脱贫机会。什么叫做机会不公平?作者举例说,当人道组织为非洲贫困地区的农民提供化肥援助时,使用化肥的贫农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但第二年持续使用化肥的贫农数量却远远低于预期。调查人员一询问,才知道很多获丰收的农民第二年依旧难存下足够的钱购买化肥。越是贫穷的人群,意外开支越大。
因此,最重要的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是否比以前更贫穷,而是他们有没有机会可以改变这种状态。但正如调查所显示的,多数人对此比较悲观。72.4%的人自认为其收入增长速度既很难跑过通胀速度,也很难跑过其他人群。
在一个社会里,最重要的是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只有保证人人皆有成功的机会,那么即使现在年轻人处于相对贫穷的状态,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真正可怕的是,即使年轻人意识到自身的贫穷,却是无论怎样的努力和勤奋都不足以改变,这才是最为可怕的事。
在这一层意义上,解决青年群体的贫穷现象,重要的是创造公平环境,提供机会,让年轻人自己可以改变命运,而不是等待就业保障或物质补助等。同时,在当下的社会里,还存在不少门槛,拦住了年轻人的“中产之路”,比如收入不平等、通货膨胀、房价上涨等有可能还将持续。因此,给予年轻人实现有限收入保值增值的机会,就显得非常重要。约
见点击大咖名字,查看精彩“约见”笔记唐印投资黄磊
睿福投资付爱民
嘉理资产李建春
厚石天成侯延军
混沌天成研究院叶燕武
瑞克投资肖朝江
中蕴资本黄啸
慧网基金王祥
星火资本陈伟强
一川投资邵志卿
柒福投资叶刚
战国时代吴国峰
鸿斌投资舒伟勇|
顺时国际韩广宇
21点郑海燕
凯纳资本陈曦
壹旦投资许磊
阿巴马资产詹海滔 |
固利资产王兵
凯丰投资曹博
我们尊重版权,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小编删除。小编微信号:。
汇聚顶尖交易人才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手机浏览器扫一扫下载神器
安全&& 正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微信扫一扫 进一步关注年轻人变得更穷了?该拆掉财富“门槛”
近日,国外媒体对青年群体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一群体的收入增长跑不过社会平均水平,“青年贫困”问题出人意料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蔓延。中国也存在“青年贫困”问题吗?如果有,什么让年轻人变得更穷了?
年轻人的日子不好过,不是空穴来风
由于缺少经验、资历,刚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收入水平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年轻人变得越来越穷”的说法听起来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如今的年轻人大多拥有了更高的学历,掌握了更丰富的资源,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怎么还会越来越穷呢?然而,这的确不是空穴来风,“青年贫困”已经成为全球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头疼的问题。
不久前,英国卫报对此展开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除澳大利亚外,在英、美等几个经济体中,年轻人的收入增速远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并且这些我们称之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群体,相比他们父辈年轻的时候赚得更少,也就是说,代际之间财富鸿沟显著。
“青年贫困”问题离我们并不是那么遥远,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就深受其困扰。2012年,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的统计,台湾未满30岁、30至34岁、35至39岁三个组群的平均年所得,都低于15年前的水平;同样,香港《各世代大学生收入比较研究报告》指出,按通胀调整后,不同年代的大学生无论在起薪点或及向上流动的加薪速度,均有明显下降。
香港各世代大学生收入比较
还值得关注的是,“青年贫困”问题除了反映代际间的差距外,年轻人群体本身也确实出现贫困化的倾向。比如早已引起重视的“工作贫困”(Working Poor)问题,大多数年轻人能够获得一份谋生的工作,勤奋努力不懒惰,但是收入却不尽如人意,甚至陷入贫困。比如在台湾,22K(即2.2万)月薪问题是台湾年轻人、媒体、政客经久不息的焦点――年轻人拿到大学本科学位或技术专科学院的证书后,起点月薪平均只有22000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500元),且多年里不见起色。
“青年贫困”全球蔓延,中国大陆年轻人的压力也不小
中国大陆尚无对“青年贫困”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因此缺少详实的数据供参考。但仿照英国卫报的做法,我们可以简单地对比应届毕业生平均薪资增速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难发现,在年,刚毕业大学生工资的整体增速赶不上社会平均水平。不去考虑大学毕业生起薪低的问题,这个群体的工资增速没有和社会整体亦步亦趋,已经说明了存在“相对贫困”的问题。
除收入外,种种现实问题也表明,国内年轻人并不轻松。最典型的问题是就业困难,有学者根据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所有年龄组中,城镇16-24岁年龄组的失业率为9.48%,远高于其他年龄组。这一表现和国际“接轨”,国际劳工组织的报道发现,2008 年青年(15-24岁)的失业率是12.1%,高于全球5.8%的整体失业率。
此外,那些背井离乡到异地求职的青年人,如果家庭给予的支持不足,那这些人几乎算是“白手起家”,每月不多的工资还要用来满足基本的住房、饮食等。据某房屋租赁公司估算,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部分城区房租与收入比高达40%,而杭州等二线城市局部地区的房租收入比也已高达30%以上。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经济学家何帆判断认为,“生于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是最幸运的,大体来说,这一代人完全可以靠个人的努力,获得理想的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但80后和90后已经开始感到巨大的压力。从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感受到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导致社会的流动性越来越差,年轻人改变命运的机会渺茫。
“资本为王”或为“青年贫困”的原因,而在中国不可忽视“财富门槛”放大了这种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在评价英国卫报的报道时,认为年轻人之所以会变穷,是因为“劳动的回报永远跑不过资本的回报”。这个观点引述自法国经济学托马斯?皮凯蒂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此书一经出版就在经济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在收获拥趸的同时,也引来不少质疑声。站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角度,这一命题或许成立,“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让没有什么资本的年轻人失去了竞争力。
在中国,“资本为王”影响年轻人收入的现象也存在,并且金融市场不完善产生的一系列“财富门槛”放大了这种影响。提到年轻人的生活水平,离不开谈购买力,如今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以及高涨的房价让年轻人的购买力跟不上“拍”。只要手里的资产回报率够高,就能跑得过通货膨胀,然而,现实中,高收入群体有更多的方式和手段抵御通货膨胀,而低收入群体的年轻人则相对劣势。学者孔祥利等人的研究发现,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形成了规避通货膨胀的财富门槛,富人才有资本谈保值增值,而通货膨胀又在事实上提高了这种财富门槛,进一步加大了收入差距。
另外,当金融市场不完善,不少富人找不到优质资产抵御通胀,转而只能选择能保值增值的房地产。过去几年,房地产价格不断飙升,形成了“投资门槛”,明显地拉大了贫富差距。而在中国,年轻人是购房的主力军,在高的房价收入比的情况下,不少年轻人需要“啃老”倾三代之力,才能够买的起自己的住房。
需要消除壁垒,促进年轻人向上流动
需要消除壁垒,促进年轻人向上流动
在当下的社会里,还存在不少门槛,拦住了年轻人的“中产之路”,比如收入不平等、通货膨胀、房价上涨等有可能还将持续。因此,必须提高金融发展水平,给予年轻人实现有限收入保值增值的机会,不然年轻人购买力缩水,仍将扩大与高收入阶层的差距。
英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帮助青年人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性,在2011年发表了《开启大门, 冲破障碍》 ( Opening Door,Breaking Barriers)白皮书,其中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了 “基础” (5岁以下) 、“在读” (5-16岁) 、“过渡” (16-24岁) 及 “成年” (24岁以上) 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政府都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帮助处于弱势的群体,实现向上流动。这一意识和举措都值得借鉴。
“一个公平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该有成功的机会”,我国的相关部门应该意识到,解决“青年贫困”问题远不止保障就业这么简单。
每添加一个题目需要新建一个ID,填写规则是ID之间用英文逗号分开。
如两个题:00915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年轻人如何做理财规划
年轻人如何做理财规划
  年轻人如何做理财规划?年轻人理财规划一定要制定,因为理财对于个人或者家庭都很重要。全民理财时代,不理财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理财不是拼命地工作去赚钱,而是让金钱拼命地为你工作,让钱去生钱才是最重要的。下面jy135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年轻人做理财规划的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年轻人理财规划
  现有家庭储蓄25万元,其中一年期定期存款3万元,三年期定期存款7万元,大部分即将到期或己经到期。活期储蓄8万元,基金产品7万元。有一辆家用汽车和一套约90平米的单元房,住房当时的售价为32万元。李先生单位的福利待遇较好,房款的一半是从单位下拨的房补中列支的,再加上住房公积金,自己基本没花多少钱。
  理财分析:
  欠规划家庭财务混乱
  五一节期间,李先生一家三口陪父母到东南亚去,因平日工作较忙,李先生和妻子很少在财务上进行规划,但这次前,他们在资金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尽情地享受了旅游的乐趣。
  长假结束后,他们在盘点家庭财务时发现,两人结婚6年以来,家里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不是收入无法满足开支,而是财务混乱,没有章法。家庭的储蓄形式过于单一,定期存款有的己经到期却未做处理,活期存折和&睡眠卡&较多&&现在夫妻俩对家里的财务状况很不满意,但又颇为无奈。黄金周过后,他们希望将家里的财务好好整理和规划一下,至少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对闲置资金做合理、分散的投资。
  资产分析
  &三性&协调成资产细分目标
  对于&年轻家庭&而言,李先生家庭的固定资产已经比较齐全了。在现金资产方面,资金数量有保障,但质量并不是很高。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年轻家庭都有这方面的问题,这主要与生活经验、财务判断能力方面不足有关系。
  目前,李先生一家有现金资产25万元,主要是活期储蓄、定期存款等,比较流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和保险产品基本上没有,可以说是一个接触新生事物较少的家庭。
  活期储蓄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高,但效益性极低,定期存款的安全性高,但流动性和效益性较低,并不是理想的投资工具。从资产的&三性&来考虑,人民币理财产品、国债是比较适合李先生家庭投资的。
  专家理财建议
  留足3万备用金,其余投资债券和人民币理财产品
  1、资金整理放首位
  李先生夫妇结婚以来,基本上没有打理过财务,现在家庭的财务状况可谓&一团糟&。夫妻俩首先要把整理家中的存单、存折、银行卡等放在首要位置,对于单据要进行细分。
  建议按存单是否到期来分类。如果到期了,应尽快到银行办理取款手续;如果即将到期,应做到心中有数,为今后的投资做打算。目前家中有定期存款15万元,建议保留1万至3万元,其余全部划入投资范畴。活期存款对于李先生家庭来说太多了,因为收入较高,加之双方父母身体较好,孩子还小,家庭的支出基本上从每月的薪金中列支即可,建议也保留1万至3万元,剩下的做投资安排。
  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己对小额现金账户和不能透支的银行卡进行了收费,建议将多余的活期存折和&睡眠卡&做销户处理,将折子和卡中的余额归并到一个或两个卡中。
  2、投资规划要做到重安全、保效益
  很多投资者对风险较大的产品&敬而远之&,认为风险是造成损失的重要根源。在投资时,我们应该从投资者的偏好、心理承受能力、持有资金的数量、操作水平及市场的现状等内部和外部因素出发,找到最适合自己或家庭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方式。
  对于李先生一家来说,可用资金数量有限,投资水平不高,没有什么投资经验,这些是摆在李先生一家面前的现状。
  在投资上,应持稳健投资策略,如果不讲稳健&充大头&,则一定会撞得&头破血流&。但稳健并不是保守,所有的投资,风险都不可能为&0&,这一点投资者必须清楚。&稳&字先行的投资策略应贯穿于投资的始终,要注重安全性,保证效益性,增强流动性。
  3、换种方式轻松买国债
  近年来,凭证式国债的抢购热潮越来越猛,虽然说各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但是很多投资者还是热衷于购买凭证式国债。从目前我国国债市场的情况来看,记账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是大众投资者可以投资的对象,但大众还是对后者有所青睐。
  其实,记账式国债与凭证式国债相比较,主要有收益高且稳定、买卖方便、流动性好(可在交易所挂牌流通)、期限选择多样等特点。
  从4月14日开始,第二季度财政部共安排了6期记账式国债,期限分散(3年、5年和7年),李先生一家可以选择1至2期的进行投资。但是凭证式国债也应该在购买对象之中,建议用于国债投资的资金在10万元左右,凭证式和记账式分配的比例为6:4比较理想。
  4、保费支出不宜超过总收入的15%
  在《巴比伦富翁理财课》一书中,古巴比伦最大的富翁阿卡德对保险有这样一段描述:&我相信,总有一天,有智慧的人将会设计出一整套的保险计划,通过许多微不足道的钱,最终聚积成大笔可观之财,用来保障每个人死后,他家人的生活安排。&
  事实上,保险并不是在事故之后的一种赔付,但给人心理上的安慰作用不可小觑,同时延续作用也很大。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寿险是最重要的,个人或家庭购买寿险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根据我国国情,保险费支出占投资人收入总额的5%至10%为宜。目前,李先生一家月收入约15000 元,按15%购买保险比较合适。买保险也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在险种上可以选择险、养老年金等储蓄投资性保险。
  此外,筹划孩子的教育费用,到底是选教育储蓄还是选教育保险?对于家长们来说只能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定。
  李先生一家的家庭情况比较优越,但是日益高涨的教育投资必将占据家庭支出的重要部分,从现在起,打理孩子的教育费用,开始为孩子进行教育理财至关重要。
  据权威机构统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拥有18岁以下子女的家庭中,平均将全家总收入的23.6%都投入到了子女教育中,如果加上高等教育,这一比例还会大幅度上升。但只要细心筹划教育理财,孩子的教育费就无需担心了。
  在这里,建议李先生夫妇进行教育储蓄规划,这一规划可以享受双重优惠,即零存整取的储蓄形式可享受定期储蓄利率和&免税&待遇。另外,一些教育保险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使孩子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创业基金。
  5、购买资产类人民币理财产品
  从今年2月份开始,各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开始走出国门,与道琼斯指数、黄金市场、欧元汇率等挂钩,根据它们的走势变化而调整收益情况。部分银行也在发售资产管理类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风险较低的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类产品组合,例如某银行近期正在发售的两款此类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2.5%.李先生一家在投资上经验有些不足,为了保险起见,建议购买资产管理类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较好。
  由李先生的例子可以看出,年轻人理财规划制定很重要,不仅要懂得赚钱还要学会理财,让钱生钱。理财好比滚雪球,让你钱包里的钱运转起来,随着长时间的积累,雪球会越滚越大。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金钱鳘又称黄唇鱼,目前已经接近濒危灭绝的状态。
赴日游客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成为黑心商家的肥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资产回报率”已经开始超过“劳动回报率”,我们已经到了“选择”重于“努力”的时代。
  数据显示,2005年,大学毕业生月薪,是城镇职工的104%; 2015年,则只有城镇职工月薪的83%。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月薪1530元,2015年平均月薪4467元。
  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1588元;2015年是3694元。
  10年来,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增长232%,城镇职工平均月薪增长338%。
  可见,过去10年,相对社会总体水平,大学毕业生是一个失落的阶层。如果把毕业生当作年轻人的代表,年轻人的确变得更穷了。
  过去10年来,中国M2形成的滔天潮水,已经让大鲨鱼感到巨大压力,何况工薪阶层小鱼小虾。
  “人赚钱难,钱赚钱易”越来越明显,形象地反映了“劳动力回报”的相对下降的事实。这对于在人力资源上占优的年轻人来说,不是好消息。
  未来,年轻人 不仅要“入对行”,更要选对所投资的资产,这对他们能否进阶富裕阶层起决定性作用。
  “青年贫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
  英国卫报一项调查发现,除澳大利亚外,在英、美等几个经济体中,年轻人的收入增速远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并且这些 “80后”“90后”的年轻人群体,相比他们父辈年轻的时候赚得更少,也就是说,代际之间财富鸿沟显著。
  在法国,没有稳定工作、没有住房的“漂一代”,因为找不到全职工作,只能“漂来漂去”,到处打零工,随时面临失业。法国《世界报》称,法国的失业率已达到二战之后从未有过的高水平。每4个失业者中就有一个不到25岁。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该国有1/5的年轻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英法两国年轻人的现状,也是整个欧洲年轻人的现状。
  30年前,欧洲年轻人的收入高于平均工资水平,但现在许多年轻人的收入比国家平均工资低20%。退休工人的工资却在不断上涨。对此,《卫报》在日前公布的关于年轻人未来前景的调查报告中称,“80后”、“90后”是欧洲社会中“受益最少的群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国家债务危机、工作岗位紧缺、经济全球化和房屋价格上涨。
  无论是在美国、加拿大还是西班牙、意大利,年轻人的收入,其实是拖了社会平均水平的后腿,其中以意大利为最,年轻人的收入增幅竟然比社会平均水平低了19个百分点。
  在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年轻人也深受收入减少的困扰。
  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的统计,2012年,台湾未满30岁、30至34岁、35至39岁三个组群的平均年所得,都低于15年前的水平。
  同样,香港《各世代大学生收入比较研究报告》指出,按通胀调整后,不同年代的大学生无论在起薪点或及向上流动的加薪速度,均有明显下降。
  作为国家未来的年轻人的状况,如果变得比其父辈更穷,将带来极大的隐患。
  中国年轻人变穷 因没赶上“资产泡沫”?
  先说说中国年轻人的情况。尽管他们用着比过去更好的手机,娱乐方式比过去更多,营养比过去更好,为什么却还有“更穷了”的感觉呢?
  这可能是因为财富积聚更难了,年轻人在财富分配中的相对地位也下降了。
  先来看看年轻人相对财富地位的下降。经济学家周其仁说,这些年来,房子是拉开居民财富收入差距的最大因素。相信周教授的话符合大多数人的生活感知。网上有个笑话说,1990年代,上海某人辞职卖房创业,经过20年的辛苦打拼,他终于存够了400万,买回了卖掉的房子。可见有房没房,大不一样。当然,房子并不是唯一的拉开财富差距的因素,其他资产也构成了其中缘由。这是因为,在一个世界性的、长期的宽松货币环境中,资产价格会畸形上涨。
  财经作家吴晓波最近写了一篇《中国正迎接“食利时代”的到来》。他认为,中国正在形成一个食利阶层,“即那些拥有不动产、股票、有价证券、票据,仅仅靠利息、股息、地租就能获得稳定的甚至不断扩大的现金流的人”,这些食利者的财富大多数是拜宽松货币所赐。换句话说,他们赶上了泡沫的盛宴。吴晓波自己也是食利者中的一员。他说自己早就成了亿万富翁。他成为亿万富翁的“秘诀”很简单,就是多年来不断买房子。
  普通人和食利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要说年轻人,就是那些工作多年的人,如果未能持有资产,也会感觉自己越来越穷。这不是说食利者有多坏,或者剥削了谁之类的。其中有些人的确是靠特权致富,但也有很多人只是赶上了泡沫的机会。
  随着科技更新换代加速,年轻人其实更具竞争优势。即便学校教育滞后于市场需求,他们也可以更快地通过再学习适应市场需求。然而,尽管每一届毕业生都是更优于上一代的前辈,但是,每一届毕业生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房价收入比。也就是说,毕业越晚,离靠工资购房越远。当然,富二代可以不靠工资购房。
  年轻人相对财富地位的下降,其实反映的是整体上致富环境的退化。一方面,整体经济增速从过去的10%以上,降低到现在的不到7%;另一方面资本的回报增速远超人力的回报增速,两项相加,更可见资本相对于人力的优势在快速上升。
  这说明什么?说明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源更为稀缺。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现在不是到处都说产能过剩、资本过剩吗,怎么还资本稀缺?其实,所谓的资本过剩,只是某些行业过剩,但更多行业资本是稀缺的。所以,民间借贷利率高,民营企业融资难。某些资本过剩其实是资本配置错误,是畸形地集中到某些行业。
  “人赚钱难,钱赚钱易”正成为越来越多没赶上泡沫盛宴者的感慨,这句话也形象地反映了人力资源所得回报的相对下降。这对于在人力资源上占优的年轻人来说,不是好消息。
  要提高年轻人致富的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资本充裕起来,而不是畸形地集中在某些行业。由资本来争夺人才,造成资本的回报相对下降,人力的回报相对上升,年轻人才会有竞争优势和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
  资本和全球化“该当何罪”?
  就国际而言,年轻人变穷有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背景。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穷了?现在大家提及最多的说法,是引用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其著作《21世纪资本论》中的观点:劳动回报永远跑不过资本的回报。即:社会资本回报率远高于劳动回报率以及平均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除了世界大战等非常规影响因素缩小不平等差距外,财富分配一直以来都是向少数富人阶层聚集,50%的国民收入都来自于前10%的收入者。年轻人作为不拥有资本、或者拥有极少资本的社会阶层,靠劳动赚取回报永远比不上那些坐拥资本的富人阶层。
  在中国,“资本为王”影响年轻人收入的现象也存在,并且金融市场不完善产生的一系列“财富门槛”放大了这种影响。提到年轻人的生活水平,离不开谈购买力,如今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以及高涨的房价让年轻人的购买力跟不上“拍”。只要手里的资产回报率够高,就能跑得过通货膨胀,然而,现实中,高收入群体有更多的方式和手段抵御通货膨胀,而低收入群体的年轻人则相对劣势。研究发现,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形成了规避通货膨胀的财富门槛,富人才有资本谈保值增值,而通货膨胀又在事实上提高了这种财富门槛,进一步加大了收入差距。在这一过程中,年轻人首当其冲。
  其次是全球化。在收入、财富分配以及被动性结构变革的成本和收益方面,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增长模式在过去20年间都存在问题。全球化和某些数字化技术导致了工作和收入的两极分化,对各个国家的中产阶级都造成了持续的压力。而中产阶级的重要基础是年轻人,包括联合国定义的55岁以下的年轻人。
  最近的一个案例就是英国“脱欧”派的胜利,虽然民众的不满是合情合理的,精英的错误也是不能回避的,但民粹主义开出的药方却是错误的。贸易保护、劫富济贫、孤立主义实行起来很痛快,甚至在短期内会有一定效果,但从长期来看一定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
  根本出路在于让年轻人向上流动
  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在《贫穷的本质》提出一个重要观点:贫穷的表面原因是因为财富的匮乏,但其深层的原因是因为社会机会的不平等。而这种机会的不平等会让那些原本有可能凭借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改变经济状况的穷人失去重要的脱贫机会。什么叫做机会不公平?作者举例说,当人道组织为非洲贫困地区的农民提供化肥援助时,使用化肥的贫农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但第二年持续使用化肥的贫农数量却远远低于预期。调查人员一询问,才知道很多获丰收的农民第二年依旧难存下足够的钱购买化肥。越是贫穷的人群,意外开支越大。
  因此,最重要的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是否比以前更贫穷,而是他们有没有机会可以改变这种状态。但正如调查所显示的,多数人对此比较悲观。72.4%的人自认为其收入增长速度既很难跑过通胀速度,也很难跑过其他人群。
  在一个社会里,最重要的是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只有保证人人皆有成功的机会,那么即使现在年轻人处于相对贫穷的状态,那又有什么可怕的呢?真正可怕的是,即使年轻人意识到自身的贫穷,却是无论怎样的努力和勤奋都不足以改变,这才是最为可怕的事。
  在这一层意义上,解决青年群体的贫穷现象,重要的是创造公平环境,提供机会,让年轻人自己可以改变命运,而不是等待就业保障或物质补助等。同时,在当下的社会里,还存在不少门槛,拦住了年轻人的“中产之路”,比如收入不平等、通货膨胀、房价上涨等有可能还将持续。因此,给予年轻人实现有限收入保值增值的机会,就显得非常重要。
点击大咖名字,查看精彩“约见”笔记
  | | | | | | | | | | | | | | | | | | |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版权,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小编删除。小编微信号:。
  资管网
  汇聚顶尖交易人才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余额宝年轻人投资理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