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一个签订劳动合同签订生效未盖印生效吗? 合同签订生效也没有发放给员工合理吗?

访问本页面,您的浏览器需要支持JavaScript劳务费是国税还是地税 【范文十篇】
劳务费是国税还是地税
范文一:劳务费:
1、不到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元:
应纳税所得=收入*(1-5.6%)-800元
2、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
应纳税所得=收入(1-5.6%)*(1-20%)
3、应纳税款可以用速算公式计算:
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1-5.6%)*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2011年工资薪金所得税: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扣除数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扣除数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扣除数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扣除数1350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薪资个人所得税与劳务费扣税对比:
(X-3500)*25%-1005=X*(1-5.7%)(1-20%)*20%→X=1.8967万
由上表可知,提成收入越高,超过1.8967万时,劳务费扣税额小于薪资扣税
范文二:劳务费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适用税率表参见表
劳务报酬应纳税额(超过4 000元)=劳务报酬×(1-20%)×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由于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性质,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范文三:劳务费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适用税率表参见表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万元的 20 0 2 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 30 2 000 3 超过5万元的部分 40 7 000 劳务报酬应纳税额(4 000元以内)=(劳务报酬-800)×20%
劳务报酬应纳税额(超过4 000元)=劳务报酬 ×(1-20%)×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由于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性质,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范文四:个人开具劳务发票会涉及
1、营业税,税率5%,计税依据为提供应税劳务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2、城建税,税率为7%(城市),或者5%(县城或者镇)或者1%(其他地方),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
3、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4、地方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1%,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营业税税额。
5、个人所得税,根据通地税发【号文件,开具发票的地方税务机关应在开具发票的同时,预征个人所得税,具体标准如下:
1、个人取得“劳务报酬”应税项目的,按苏地税发[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具体规定如下:
(1)纳税人每笔取得劳务报酬所得不超过100元的,暂不预征个人所税;
(2)纳税人每笔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在100元以上,不超过1000元的,按支付金额的3%预征;
(3)纳税人每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在1000元以上,不超过4000元的,按减除800元费用后的余额依照20%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4)纳税人每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在4000元以上的,按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依照20%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纳税人每次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在25000元(即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以上的,依照前项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分别进行加成。
除此以外还可能涉及印花税、地方基金等。
范文五:劳务费税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即=12000,即这钱就是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你这12000要交税。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即你要交2400块的个人所得税。
至于1个人还是多个人,我帮你算了下,只要是大于等于4个人,那么就可以少交税了,人越多交税越少,从理论上来说,得找上96个人才能完全免税。
如果你跟该企业如果签订的不是承包合同,而是短期的劳动合同,也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你是该企业的员工,那么,适用的即为工资,薪金所得,在2000块以下,是可以免税的,但是,不知道你那里对劳动合同这块监管是否严格,如果不严格的话,那你再找上7个人,签个劳动合同就可以免税了
应交营业税=劳务费×5%
应交城建税=营业税额×7%
教育费附加=营业税额×3%
应交个人所得税=劳务费×(1-20%)×20%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劳务报酬的计算公式:
应交个人所得税=某项目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某项目应纳税所得额=某项目收入总额-费用扣除额
劳务报酬税率表
级次 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 20% 0
2、 超过20000元
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劳务费计算方法见下: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一、发放含税劳务报酬的计算方法:
1、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不超过800元(含)不上税;
2、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800元至4000元(含)的,扣除费用800元,税率为20%;
3、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至25000元(含)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20%;
4、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25000元至62500元(含)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30%,并减2000元速算扣除数;
5、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625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40%,并减7000元的速算扣除数。
二、发放不含税劳务报酬的计算方法:根据日国税发[号
(一)、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下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二)、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三)、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公式一、二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根据:国税发[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的劳务报酬所得代付税款计算公式对应税率表的通知》
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21000元以下的部分 20% 0
超过21000元至49500元的部分 30% 2000
超过49500元的部分 40% 7000
公式三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25000的部分 不超过20000的部分 20% 0
超过25000元至62500的部分 超过20000元至50000的部分 30% 2000
超过62500的部分 超过50000的部分 40% 7000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2000元/月(日起调高为2000元)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不超过500元的部分,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相关法律条文:
《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六条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八条(四)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ban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第十一条 税法第三条第四项所说的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
对前款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综合以上法律法规规定,劳务费税率应该这样算:
发放含税劳务报酬的计算方法:
1、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不超过800元(含)不上税;
2、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800元至4000元(含)的,扣除费用800元,税率为20%;
3、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至25000元(含)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20%;
4、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25000元至62500元(含)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30%,并减2000元速算扣除数;
5、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625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40%,并减7000元的速算扣除数。
按劳务报酬计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税率为20%、30%、40%。256元劳务费不必缴个人所得税。
问:劳务费如何计算税率?
答:劳务费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款=劳务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附计算依据:
1、不到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元:
应纳税所得=收入-800元
2、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
应纳税所得=收入*(1-20%)
3、收入超过20000元的,还要加成征收:20000元至50000元的加征五成,50000元以上的加征十成。
4、应纳税款可以用速算公式计算:
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非企业员工的个人向企业提供有偿劳务,企业在支付其劳务报酬时代征个人劳务收入税如何计算?
答:个人提供劳务、取得报酬,相关税费应按有关规定计征如下:
(一)营业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细则,提供了应税劳务且取得报酬的个人,是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
广州市个人营业税起征点规定如下:从日起,按期纳税的起征点:“服务业――租赁业”税目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1000元,其他税目的起征点为月营业额2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营业额100元。纳税人营业额达到起征点的,按所对应的税目全额
征税。(详见本站“税务公报”2003年第三期“营业税”《关于提高营业税起征点问题的通知》(粤地税发[2003]82号))。
(二)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分别按营业税税额的7%和3%计算缴纳。
(三)个人所得税:
应按“劳务报酬所得”税目计征。
1、个人取得劳务报酬的收入额在1000元以上的,以扣减已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后的金额,按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和适用税率,计算应缴个人所得税;对收入额在1000元以下的(含1000元),按照《关于对个人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法问题的通知》(穗地税发〔1998〕42号)规定执行,即按照收入全额预扣3%的个人所得税。详见本站“税务公报”2003年第二期“个人所得税” 《关于个人取得劳务报酬等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穗地税发[2003]46号)
2、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每次收入为1000(不含1000)至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 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
劳务报酬所得税率表如下: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21000元以下的部分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1000元至495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49500元的部分 40 7000
注:1.表中含税级距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详见本站“税务公报”栏目2001年第二期“个人所得税”专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的劳务报酬所得代付税款计算公式对应税率表的通知》(国税发[号)
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时,应按每次支付的所得予以预扣,并按照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使用在有关规定的通知》(穗地税发
[号),到主管分局领购并开具“广东省广州市支付个人收入发票”入账。
范文六:一、劳务费的定义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二、劳务费的计算原则
A、发放含税劳务报酬的计算方法:
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抵扣800元费用,再乘20%税率;
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抵扣收入额的20%,再乘20%税率;
3、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
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1、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不超过800元(含)不上税;
例: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800元,不扣税。
2、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800元至4000元(含)的,扣除费用800元,税率为20%;
例: 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2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0元。
3、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至25000元(含)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20%;
例: 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10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20%=8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00元。
4、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25000元至62500元(含)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30%,并减2000元速算扣除数;
例: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40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正常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 ×20%=32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32000×20%+()×20%×50%=00元。
简便算法(速算扣除数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20%)*30%-元。
5、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625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40%,并减7000元的速算扣除数。
例: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100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正常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 000×20%=80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80000×20%+()×20%×50%+()×20%×100%=+元
简便算法(速算扣除数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000×20%)*40%-元。
B、发放不含税劳务报酬的计算方法:
首先,根据不含税劳务报酬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一)、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下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二)、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以上公式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遵循以下原则;
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
速算扣除数
21000元以下的部分
超过21000元至49500元的部分
超过49500元的部分
其次,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金额(税金)"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上公式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遵循以下原则。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25000的部分
不超过20000的部分
超过25000元至62500的部分
超过20000元至50000的部分
超过62500的部分
超过50000的部分
1、欲发给王某不含税劳务报酬2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判断:2000元在3360元以下
根据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1-20%)=1500元
应纳税额==300元
含税劳务报酬=0元
2、欲发给王某不含税劳务报酬4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判断:4000元在3360元以上且在21000元以下
根据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4000-0)*(1-20%)÷[1-20%*(1-20%)]=3809.52元
应纳税额=%-0=761.9元
含税劳务报酬==4761.9元
3、欲发给王某不含税劳务报酬30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判断:30000元在21000元以上且在49500元以下
根据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1-20%)÷[1-30%*(1-20%)]=29473.68元
应纳税额=%-元
含税劳务报酬=.11=36842.11元
4、欲发给王某不含税劳务报酬50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判断:50000元在49500元以上
根据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1-20%)÷[1-40%*(1-20%)]=50588.24元
应纳税额=%-.29元
含税劳务报酬=.29=63235.29元
范文七:一、劳务费的定义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二、劳务费的计算原则
A、发放含税劳务报酬的计算方法:
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抵扣800元费用,再乘20%税率;
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抵扣收入额的20%,再乘20%税率;
3、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
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1、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不超过800元(含)不上税;
例: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800元,不扣税。
2、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800元至4000元(含)的,扣除费用800元,税率为20%;
例: 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2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0元。
3、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至25000元(含)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20%;
例: 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10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20%=8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00元。
4、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25000元至62500元(含)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30%,并减2000元速算扣除数;
例: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40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正常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 ×20%=32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32000×20%+()×20%×50%=00元。
简便算法(速算扣除数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20%)*30%-元。
5、每次发放的劳务报酬超过625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税率为40%,并减7000元的速算扣除数。
例: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100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正常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 000×20%=80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80000×20%+()×20%×50%+()×20%×100%=+元
简便算法(速算扣除数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000×20%)*40%-元。
B、发放不含税劳务报酬的计算方法:
首先,根据不含税劳务报酬计算
(一)、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下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二)、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以上公式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遵循以下原则;
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
速算扣除数
21000元以下的部分
超过21000元至49500元的部分
超过49500元的部分
其次,根据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上公式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遵循以下原则。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25000的部分
不超过20000的部分
超过25000元至62500的部分
超过20000元至50000的部分
超过62500的部分
超过50000的部分
1、欲发给王某不含税劳务报酬2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判断:2000元在3360元以下
根据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1-20%)=1500元
应纳税额==300元
含税劳务报酬=0元
2、欲发给王某不含税劳务报酬4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判断:4000元在3360元以上且在21000元以下
根据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4000-0)*(1-20%)÷[1-20%*(1-20%)]=3809.52元
应纳税额=%-0=761.9元
含税劳务报酬==4761.9元
3、欲发给王某不含税劳务报酬30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判断:30000元在21000元以上且在49500元以下
根据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1-20%)÷[1-30%*(1-20%)]=29473.68元
应纳税额=%-元
含税劳务报酬=.11=36842.11元
4、欲发给王某不含税劳务报酬50000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判断:50000元在49500元以上
根据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1-20%)÷[1-40%*(1-20%)]=50588.24元
应纳税额=%-.29元
含税劳务报酬=.29=63235.29元
范文八:劳务费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劳务费的个人所得而征收的一种税种。 那么劳务费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 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的 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 4000 元的,用收入减去 800 元的费用; 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 4000 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 20%,税率为 20%。比如 说,A 销售人员当月提成 1800 元,要交()× 20% = 200 元个税;当月提 成 5000 元,则要交 5000× (1-20%)× 20% = 800 元个税。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单 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2 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20%。单次应纳税所得 额超过 2 万元的,不超过 5 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 30%-2000。单次应纳税所得 额超过 5 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40%-7000。
范文九:劳务费扣税公式(补充个税)
1.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例如:王某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4万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应纳税所得额=×20%=320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32000×20%+()×20%×50%=00元
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费用扣除标准及税率如下:
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比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附: 税率表一(适用工资薪金所得)
范文十:劳务费税率
一.请问我在公司 承包一个小项目 公司给报酬15000元 就交多少劳务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即1=12000,即这钱就是你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你这12000要交税。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即你要交2400块的个人所得税。
至于1个人还是多个人,我帮你算了下,只要是大于等于4个人,那么就可以少交税了,人越多交税越少,从理论上来说,得找上96个人才能完全免税。
如果你跟该企业如果签订的不是承包合同,而是短期的劳动合同,也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你是该企业的员工,那么,适用的即为工资,薪金所得,在2000块以下,是可以免税的,但是,不知道你那里对劳动合同这块监管是否严格,如果不严格的话,那你再找上7个人,签个劳动合同就可以免税了。
二. 劳务费超过4000元要缴多少税? 应交营业税=劳务费×5%
应交城建税=营业税额×7%
教育费附加=营业税额×3%
应交个人所得税=劳务费×(1-20%)×20%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收办法,具体是: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劳务报酬的计算公式:
应交个人所得税=某项目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某项目应纳税所得额=某项目收入总额-费用扣除额
劳务报酬税率表
级次 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 20% 0
2、 超过20000元
至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三. 劳务派遣的税率和计算方法
劳务费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款=劳务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附计算依据:
1、不到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元:
应纳税所得=收入-800元
2、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
应纳税所得=收入*(1-20%)
3、收入超过20000元的,还要加成征收:20000元至50000元的加征五成,50000元以上的加征十成。
4、应纳税款可以用速算公式计算:
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签订时间晚于生效日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