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经济或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的代表学者是谁

(1)十大海归经济学家风云启示录(3)
我的图书馆
(1)十大海归经济学家风云启示录(3)
饮水思源桑梓地,波澜不惊石成金
& 周林1959年出生在上海。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然后留校在管理科学系任教。1985年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1989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受聘于美国耶鲁大学,成为最早进入美国顶尖大学担任教授的“开路者”之一。1996年受聘于美国杜克大学为终身教授。2001年起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州立大学先后任林肯教授和凯瑞教授。周林教授曾在香港城市大学、清华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高校经济系和商学院从事经济学、管理科学和金融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博弈论、选举制度和资源配置机制的研究,解决了困扰学界近二十年的占优策略机制结构的问题。曾在国内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长江商学院授课。2006年3月受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研究领域覆盖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博弈论、机制设计、社会选择和福利经济学。周林教授早期研究选举制度和资源配置机制,将经典的Gibbard-Satterthwaith定理推广到具有公共物品的经济环境中去,解决了一个近二十年没有解决的占优策略机制结构的问题,1990年代,周林提出了合作博弈中一个新的解的概念,在文献中被冠名为“周氏议价集”。他证明了完全竞争经济中议价集并不一定收敛到完全竞争均衡,是对微观经济学中核收敛定理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周林教授和其他两位学者首创的关于博弈论的可验证的结论问题,在各种不同的有限观察的环境中找出博弈论理论的一些可验证的结论,与杨小凯合作证明了在一个有递增回报的完全竞争经济模型中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及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讲授微观经济学,博弈论,数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课程。2006年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政策咨询专家,2011年第六批全国“千人计划”。曾担任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和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等著名期刊的副主编。
★至少有一半的科目都是满分
周林父母同为出色的数学系教授,周林的儿时偶像是陈景润,数学而是充满精致思维的艺术,尽管对文学方面表现出极浓厚的兴趣,周林还是毅然地选择了学习数学。18岁的周林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复旦大学数学系。当时的校长是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先生,对这些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数学系的学生们要求极其严格。82届的数学系校友、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2010年返校时,就回忆起自己大学生活时令人难忘的场面:“要是考85分,就抬不起头来,80分以下,就觉得是不及格了。”数学系的学习经历带给周林的是受用终身的严谨与脚踏实地的作风。周林发现经济学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许多事关人类福祉的问题,发挥经济学家的社会作用,许多经济学的答案可以通过数学的语言来表现。1984年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邹至庄先生为了培养中国的青年经济学家,联合“福特基金会”每年资助60名学生去美国留学,命名为“邹至庄经济学留学计划”,是中国现代经济学教育的“黄埔军校”,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三届“福特班”。周林参加教育部和美国经济学会联合组织的选拔优秀中国学生到美国攻读经济学博士的考试,邹至庄亲自出题考试,两门考试周林均考了满分一百分获得当年第一届的第一名。当年直接或者间接受到邹至庄先生帮助的有:杨小凯、李稻葵、周林、朱民、许小年、胡祖六等等,邹至庄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而周林的宏观经济学老师则是后来的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周林专注于博弈论、选举制度和资源配置机制的研究,1988年夏季作为一名在读博士生参加了纪念Lloyd S.
Shapley教授65岁生日的博弈论学术讨论会。会上David Gale教授提出了一个和婚姻问题相关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猜想,周林经过两夜的思考成功给出了Gale猜想的一个完整证明,这个结果后来写入其博士论文,他博士论文的主要贡献是将经典的Gibbard-Satterthwaith定理推广到具有公共物品的经济环境中去,解决了一个近二十年困惑学界的占优策略机制结构的问题。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周林教授26岁离开从小生活的上海赴美国求学,47岁回到了从小生活的上海。在国外留学任教的日子里,周林喜欢哼着《故乡的云》成了他在重大场合的保留曲目。周林教授负责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生工作,夫人和一双女儿都住在美国,2004年开始在上海交大讲授博弈论,一年9个月在美国,基本上隔天打电话和发邮件联系。201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主办“2010第十届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1500余名海内外经济学家和学者齐聚黄浦江畔,周林把时间精力扑在每一件可以提升学院教学质量和学院声誉的实事上,而与周林共事的老师们,也早已习惯了周林院长谦逊、真诚的作风,在早上邮箱蹦出周院长在凌晨发来的邮件,印证了跨越了三个世纪的上海交通大学“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独特魅力。
★太多的决策与单纯作为学者的日常工作有颇大的差异
林毅夫是周林的好朋友,参与创建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已经展现出华人学者在经济研究领域的影响力。2002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启动的“特聘教授”机制中的多位教授后来在中国高校中担任经济、金融、管理学院的领导职务,在周林看来,上海作为金融中心的持续性发展,离不开高校源源不断地输送精英人才,希望将自己在国外多年来的教学科研心得与青年学生进行分享,为家乡做点实事,在具体经济问题中找到应用。2010年周林教授和斯坦福大学的洪瀚入选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Fellow),周林教授成为我国大陆高校首位,该学会院士总数为655人中包括邹至庄、刘遵义等8位华人资深学者。耶鲁大学的陈晓红教授前年成为第一位获得此荣誉的从中国赴美留学的学者。2010年周林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全球竞聘成为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全职院长。太多的决策与单纯作为学者的日常工作有颇大的差异,共同点都是攻克一个个难题。但做研究时攻克的更多是与数字相关的难题,院长则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需要更多的耐心,尽可能从大局出发兼顾到方方面面。”周林承认自己多年的研究生涯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周林院长始终认为,“任何一个一流的学院都必须拥有一批一流的学者做一流的研究。”2013年,获海外知名院校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增长至27%,具有一年以上海外背景的教师比例达到43%。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博弈论更加强调应用的重要性,鼓励将理论模型应用于市场,真实解决市场资源配置。周林主张国富应让民富。认为很多移民美国的人是冲着自由的空间。搞福利不如少收税,让老百姓有更多的支配他自己的收入的劳动所得的这个能力,允许他们自由发展。房地产的泡沫最终对于经济的打击是很大的。日本当年在泡沫破灭以后日本的经济下滑至今还没有走出低谷。美国的次贷危机,实际上也是刺激了房地产的泡沫,而最后引发了金融上的问题,然后导致了经济的箫条。西班牙银行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出于西班牙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导致了很多商业银行的债务的话就产生问题。最好的弹药库就是政府把财政收入能够转移到老百姓手里去,转移到愿意消费的老百姓手里。我们国家很多中低层的工薪阶层,实际上他们需要消费。台湾的“财政部长”刘忆如最近下台是因为她想推行一个比较激进的、比较彻底的一个对于股票证券交易所获得的收入进行征税。对于高收入阶层的综合收入进行征税,而不是简单的对于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来征税能够同时扩大税基和利用税制调节财富分配。很多人愿意到美国,向往的更多是在那些体制下给他带来的自由的空间。经济计量的方法帮助我们建立经济学的模型,然后利用模型对我们经济进行预测,或者对我们所要考虑的经济政策来做一些评判,增加它的准确性。在内部资源环境趋紧、社会矛盾加剧、外部市场萎缩、国际货币金融环境日趋不稳定的多种压力下,中国建立在廉价劳动、廉价资本、廉价资源环境和外部市场扩张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
★AACSB、EQUIS和AMBA全球三大国际顶级认证的商学院
上海交大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优良传统,“敢为天下先”更是上海交大的治学精神。2010年上海交大创业学院成立,交大安泰EMBA与台湾院校推出两年一届的两岸公司赢利模式大赛。AACSB、EQUIS和AMBA是目前全球公认的三大国际顶级认证。中国现有272家商学院中只有24家得到1项及以上认证。2011年安泰成为了中国大陆率先获得全球AMBA、EQUIS和AACSB三项顶级认证的商学院,目前全球4000所商学院中,仅有53家商学院同时获得此项殊荣。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简称FT)2013年10月21日全球商学院EMBA百强榜中交大安泰跃居FT全球排名32名,居本土中文EMBA之首,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EMBA项目分别列第38位和61位。MBA排行榜单中交大安泰排名第77位,居上海本土商学院之首,管理学硕士项目获得全球排名第47位,交大金融、会计、经济学科均进入全球前百名,运营学科高居全球第18名。
★做一个有德的领导者
交大的学子始终铭记着一句话:“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周林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对台下的莘莘学子寄语:“希望我们安泰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亦或MBA,不要只追求成为行业的精英,更要做一个有德的领导者”。安泰一贯的价值观:教授经济管理知识,更重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有“顶天立地”,才是一所一流商学院的真正追求。“天”就是学术研究,能与国际顶尖学者对话交流;“地”是更多与中国管理实践相结合,使得安泰学子们能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企业、社会的进步,付诸实现自身使命。鼓励学院教师们将高深的理论“请”出学术象牙塔,在具体经济问题中找到应用。交大安泰MBA将加大在线教育的投入,让学生能够享受全球顶级的教育资源。交大安泰EMBA已拥有综合管理、金融管理、家族企业传承管理以及创新创业管理四个方向的课程,坚持围绕领导力的识别、生成、拓展、巩固、反思和应用来设置课程,连续举办了20届有口皆碑的“公司赢利模式大赛”,催生和孵化了如全国首家数字化有机农场“壹亩田”等极具成长性的企业。完善了上海交通大学分层次创新创业的教育链,培养“有德”的企业家是一直追求的目标。公司赢利模式大赛以完整的整合性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学员们有价值、有创意、有胆识的新模式的盛大汇聚,是头脑风暴和智慧激荡的精彩亮相,是团队精神的集中展示,2012年《赢利模式4.0》正式发布,不少案例直接产业化,华东首屈一指的休闲食品品牌“来伊份”,全国首家数字化有机农场“壹亩田”等受到授课教授的启发“爱由心生”,提供的不仅是健康的蔬菜,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校友间也能碰撞出很多火花。有学员曾把自己公司的案例与同学课堂讨论,并把大家的优化方案落实执行,一年下来节约成本达五六百万元。这令该学员非常兴奋,因为这比外面聘请咨询公司合算。低调才更有腔调,收获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未来的“赢利模式”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投资。人的一生追求无非事业和家庭,学会在经济社会当中做一个“有德”的企业家。读EMBA,圈子很重要,在交大安泰读书的收获可以概括为思想、学习和平台。
★英文论文代表作
1.2005. "The structure of the Nash equilibrium sets
of standard 2-player games," Economic Theory, 26(2), 301-308,
2.1997. "The Nash Bargaining Theory with Non-Convex
Problems," Econometrica, Econometric Society, pages 681,
3.1997. "Harsanyi's Utilitarianism Theorems: General
Societie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72(1), pages 198,
4.1994. A New Bargaining Set of a N-Person Game and
Endogenous Coalition Formation,Games and Economic
5.1994.The Set of Nash Equilibria of a Supermodular
Game Is a Complete Lattice," Games and Economic
6.Zhou, Lin, 1994. "A Theorem on Open Coverings of a
Simplex and Scarf's Core Existence Theorem through Brouwer's Fixed
Point Theorem," Economic Theory, Springer, vol. 4(3), pages 473-77,
7.1993. "A Simple Proof of the Shapley-Folkman
Theorem," Economic Theory, Springer, vol. 3(2), pages 371-72,
8.Zhou, Lin, 1991."Stable matchings and equilibrium
outcomes of the Gale-Shapley's algorithm for the marriage problem,"
Economics Letters, Elsevier, vol. 36(1), pages 25-29,
9.1991.Impossibility of Strategy-Proof Mechanisms in
Economies with Pure Public Goods,Review of Economic
10.1990. "On a conjecture by gale about one-sided
matching problem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October.
求学坎坷修正果,披荆斩棘传薪火
我在坎坷求学的路上时时期望着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也愿意付出,给那些愿意学习、愿意做研究、愿意攻克世界研究难题的人提供机会,让他们少走弯路。&
&&&&&&&&&&&&&&&&&&&&&&&&&&&&&&&—田国强
田国强1956年出生于湖北省公安县,1974年高中毕业后选择下乡,1976年秋考入华中工学院,198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硕士学位,1983年成为明尼苏达大学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博士生,1987年夏到德克萨斯农工大学(A&M)经济系任助理教授,1991年晋升副教授获得终身教职,担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的会长。1993年和易纲主持编撰14本的《市场经济学普及丛书》获得好评,现任学术期刊Frontiers of Economicsin
China、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中国经济评论》等共同主编,《经济学(季刊)》、《经济学报》和《中国研究评论》等编委,年全球最著名的1000名经济学家排名中华人经济学家中排名第4位。2011年11月29日任工商银行董事会成员,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动态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数理经济、转型经济,教学课程有中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经典学术论文有贫富差别,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基于需求因素的经济学分析、网络外部性与补偿激励下的非线性定价、密封价格拍卖中的有限腐败、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效率、公平与法治、对“幸福—收入之谜”的一个解答、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不良资产处理,股份制改造与外资战略──中日韩银行业经验比较、经济机制理论:信息效率与激励机制设计、一个关于转型经济中最优所有权安排的制理论、内生产权所有制理论与经济体制的平稳转型、中国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改革、中国国营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平稳转轨的方式和步骤-中国经济改革的三阶段论、金融冲击和中国经济波动、最低工资标准与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类型相关情形下具有套利的非线性定价模型等。
1.在几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出现转机
田国强祖籍湖北省京山县。祖上几代都是读书人,以文为生,祖父被日本鬼子杀害,父亲为报仇于1939年参加了李先念的新四军,解放以后随部队南下到了湖北省公安县。田国强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从小体弱多病,不太讲卫生,也不太爱讲话,上小学时成绩不好,因为调皮经常挨父亲的揍。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作为走资派被打倒,家人开始受人歧视,受人欺负,喜欢想着各种办法自己玩,喜欢拆修机电一类的东西,最大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上初中后感觉学习课程越来越容易,和弟弟到在河北省冀县中学教书的三叔那里读了半年书,人也开始活跃起来,很快在同学中有了威信,爱主持正义。1974年高中毕业下乡在农村呆了近三年,学会了抽烟,练出了酒量,不太会偷懒,当过知青队长,工作组成员,其中一年春节都没有回家,挑东西只能用胳膊粗般的树棒当扁担,只需三、五分钟,就能同陌生的农民或一般的老百姓谈的非常融洽。当时上大学取决于你是否根正苗红,进大学非常渺茫,1976年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是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父亲那时对上大学的事不看好,但母亲非常支持,向人求情,最后批下来的湖北水利电力学校后来又不招生了,对上大学的事心灰意冷。三个月以后华中工学院特招五个师资班。母亲带着田国强去见县教育局的一位潘局长,只复习了一天就参加了考试,结果数学考了满分,语文也得了很高的分,1977年5月进校在物理师资班呆了两三个月,后非常地不情愿换到数学师资班,田国强的求学道路每一次都是似乎总有人在指引人生道路,发生在他身上的一系列事件都是巧遇或历史误会。父亲对出国留洋及对钱学森、华罗庚等人高度推崇,田国强成人以后的期望也一直非常高,2001年12月12日田国强在浙江大学讲学一星期后回家探望时赶回家四天后就安祥地暝目而去了,短短的半个小时就让田国强和他父亲成为两个世界的人。他父亲曾在上世纪60年代初如实向上级反映农民的粮食将尽这一事实,使他所管辖的一方没有一个人饿死,后来在文革动乱中也得到了许多人的保护。母亲为他上大学的事在大雨中摔了一跤,手流了许多血,见面了还安慰我说:我这出血见红是你要走好运的兆头,表示你能上大学。田国强父母亲相差十多岁,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主人公石光荣和褚琴一样争吵了一辈子。田国强在攻读硕士期间只花了三个月完成经济计量模型识别的硕士论文得到麻省理工大学费雪(Franklin Fisher)
教授好评,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奇普曼教授
S. Chipman)给了研究助理奖学金。田国强没有通过明尼苏达大学的国际学生英语水平测试,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通过特赦的方式把他的英语免了,特别通过美国国务院给美国驻中国使馆打招呼放行。前前后后给田国强寄了1981年秋季开始五张入学表格,直到1983年1月终于来到明尼苏达大学。
2.只要敢想,然后去努力,你的理想多半会实现
成功往往都是自己努力、自强不息的结果,就怕你没有想法,一旦目标明确后,要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按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执行。只有借助别人的听觉来听、别人的视觉来看才算是真正的聪明,只有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刚进大学头一年田国强花了大量的时间阅读从校图书馆借的各种世界名著,1978年班上两位同学考上了武汉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后他也“改邪归正”,制定了自学计划,每周自学60个小时,没有节假日和周末,取消了睡午觉,春节也没有回家,今天仍能记得数学分析中几乎所有定理的证明。当时的理想是报考北京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可是学校不批准,田国强考上了华中工学院数学系林少宫的数量经济研究生。基础课部领导认为田国强讲穿着,喜欢穿皮鞋,从早到晚在学习,对其他的事情不太关心,认为在走白专道路,祖母生病没有参加期末考试就回家去了,最终取消田国强的研究生资格。在家里听到这个消息,田国强独自在县城的长江边上静坐了4个小时,立即赶回学校准备下一年的研究生考试,处处注意力争有一个好的表现,参加所有班、部活动,终于在80年5月毕业时田国强被留校当老师,1980年9月再次成为林少宫老师的首届研究生。当你遇到困难,别人不了解你看不起你时,能补短扬长,自己摆脱困境,找到一个突破点证明你自己,田国强感激在求学和人生道路中给予机会、帮助、教诲、支持、理解和关心的人,对于教育事业特别是经济学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德克萨斯农工大学中国留学生最高时达到8,9百人,从1989年起和德克萨斯农工大学许多学生和访问学者建立了友谊。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名誉教授,被评选为2001年度浙江大学竺可帧讲座教授,1999年帮助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开办经济学和数学双学位班,毕业后达到美国研究生一年级的水平。
3.对接触的任何领域都会在已有的观点上进行突破
开始时遇到的困难非常大,自费和公派的好处都得不到,到美国时几乎身无分文,英语口语几乎等于零,幸好来自于香港叫练乙铮的学长借给400美元做生活费,学费向系研究生主任布朗利教授借。林少宫老师的人格魅力非常大,他和带领的研究生都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田国强暗暗发誓争取学得最好,不让林老师失望。几个月后就基本上没有困难了,由于数理基础强,花了两个星期就把维瑞安
(Varian) 的《微观经济分析》自学完后基本上有了信心,许多课程向同学借笔记自学完成。花了一个月看了奇普曼教授的一些文章后,奇普曼教授就对田国强有一些想法两眼发亮,两个月后完成关于线性开支函数估计问题的论文,到毕业时一共合作写了5篇论文。
明尼苏达大学经济系强调扎实的宏微观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培养和理论分析工具的训练,博士资格考试几乎要淘汰一半左右的学生,三分之二的博士生拿不到学位,同学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通过每门课的博士资格考试。田国强83年夏天首先通过了有把握的微观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资格考试,过了半年通过了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两门课程的资格考试,花了一半的时间去旁听数学系博士生的课。赫维茨教授能够根据每个人的经济学知识的多少和训练的不同,用非常通俗或严谨的语言把高深问题讲得异常地透彻,很能活跃课堂和会场气氛,但他的考试却很难,学生麦克法登
L. McFadden) 在获得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是对中国的经济改革非常有兴趣的犹太人,还自学中文,经常被邀请到他家去吃饭。赫维茨说应该以先拿到博士学位为首要目标,等毕业后再做重大或开创性的研究。田国强花了半年的时间,博士论文的主要结果就基本出来了,从赫维茨那里学到考虑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写论文一定要直接了当,思维要连贯,文字要简单,田国强在前两年多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论文,此后主要是旁听各种学术讲座和翻阅大量经济学方面的论文,差不多每个下午都呆在明尼苏达大学东亚图书馆,看各类经典的书籍,对时政、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开阔眼界。田国强得到了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等20个左右学校进行面试的邀请,在美国经济学年会期间由三名左右成员进行的面试主要问博士论文的要点,其他研究和今后的研究打算,能教什么课,校园访问最重要的事项是求职论文演讲,听讲人评价求职人的研究水平、求职的表达能力,语言好坏等。纽约州的Rochester大学经济系和德克萨斯州A&M大学经济系等四所大学给了校园访问机会,德克萨斯州A&M大学在87年2月底给他我助理教授的职位。田国强的英语好的话多半到前五名的经济系去任教了,好学校担心你教学有问题,赫维茨在推荐信中写到:“田是一个真正杰出(genuinely
outstanding)且非常有前景的经济理论和数理经济学研究者,他的论文中所提供的研究技巧对于机制研究的其他领域也非常有用。奇普曼在推荐信中写到:“田国强是我在明尼苏达大学经济系30多年来最杰出的学生之一,他不仅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而且进步神速,远超于一般的博士研究生,对田抓住问题核心的能力与解决疑难问题的独创性印象深刻,他非常具有创造性。
4.在研究中学习新东西和新技巧
1987年7月底我来到了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经济系当“终身轨”(tenure
track)助理教授,成为正教授要有几篇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上高质量的文章,搞好教学,参与系里一些的事务性工作。1990年11月时通常要至少花费半年时间的终身教职审批过程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995年39岁时被破格提升为正教授。田国强提出应该在研究中学习新东西和新技巧,学的东西都是你最需要的,一定要带着问题去读最新的论文和从未发表的working
paper,从文章相关的文献里找出与论文主题非常相关的论文学习。田国强的研究需要用到诸如泛函、拓扑、集合论、测度论等高深的数学,论文集《激励、信息与经济机制》和《最优选择与一般均衡》是田国强第一流成果的集合,通过设计具体的机制把生产公共商品的成本让消费者根据他们自己的偏好来分担,和市场机制结合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要考虑中国实际情况与经济制度环境所决定的约束条件和边界条件,经济学理论一般不能拿社会作实验,不能单靠数据说话,真正靠的是内在逻辑分析,准确地找到病因,开药方就容易多了。法规治理是强制性的长效机制,信息不对称时就必须制定诱导性的激励机制,长期坚持按强制性的法规和诱导性的激励机制来解决问题,就形成了无欲无刚的社会规范、信仰、文化和最节省交易成本的方式。晓之以理相当于运用法律、政策等硬性规定,要容易判断,信息容易对称,法律容易监督和减少执法成本。政府的行为应有明确的程序和规则,宜细不宜粗,管基本的规则,关系、友情、感情、信仰和理念一致有时会解决很大的问题,动之以情是一种无欲无刚的社会规范和文化,是无需前两种制度安排的完美情况,当然对于个人利益总是大于理念的人不起作用。
5.不愿把任何事情放在最后一刻才去做
田国强在拿到终身教职之前一心一意的写论文,没有非常积极地参与学会、讲学和其它学术活动,即使是系里的行政事务活动也很少参与,被选为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的会长后第一件事就是使CES加入美国社会科学团体协会,和美国经济学会共同举办大大地增加了在国际上学术界的影响力。1993年与中国海南省经济发展研究院合作在海口联合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在国内的学术会议,学会英文期刊《中国经济评论》更规范化。田国强还和洪朝辉教授一道发起组织成立了中国旅美社会科学教授协会并担任首届主席()。
6.人生中还有许多比名利更值得珍惜的东西
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提倡晚婚晚育,提倡男35岁,女28岁才结婚。如果现实生活使人困惑,就应看看古人,如果想预知未来,就应该读读历史。田国强还有钓鱼和修汽车两大业余爱好,在两个小时钓到近百条小鱼送给其他留学生,花了350美元买了一辆旧汽车,帮过许多中国留学生买旧车和修车。当教授后玩21点和炒股,将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事件有机地的结合起来。田国强读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反思文革动乱中一些荒唐事,觉得人生中亲情、友情、爱情,还有许多比名利更值得珍惜的东西,幸福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基本层次,当收入尚未达到这个临界水平之前,增加收入能够提高社会的幸福度,重视了人的相对需要——人与人平等的需要,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的核心机制。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一个人成大器应做到:德、才、学、识、量、魄。只要愿意学习、就能较好地掌握好自己的人生大方向,创造出许多机会,见识好的人往往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力发挥到最大,就是孔子的所谓:“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一个人的气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他的事业的大小。
7.建立起一个能够发挥人民才干的经济制度环境
权力的市场化使得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治理与消除经济贫困的治本之道是强化社会权利的平等和保障社会权利的公正,中国现在的变革是一个国有经济逐步将主导地位让位于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的过程。现代经济学主要是解决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的学科,世界上最可靠的赚钱方法就是让人家也赚到钱,如果经济自由和市场体系完善的程度处于某种中间状态,则集体企业将比国有企业和民有企业具有相对优越性,经济自由更符合人性的客观规律,需要制度或法规来迫使或规范每届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资,促进生产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提高。人们都知道哪些社会目标是好的,值得达到的,经济学家或者改革者们的任务则是具体制定一定的制度或规则来实现这些目标。产权明晰的自由竞争市场机制使人们在自由选择和自愿合作的基础上交换产品和生产要素,没有一个权威的法律体系和法规,企业的经营者就可能滥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过度使用权力必定导致贪污腐败盛行。
8.培育一个好的人才阵地远远比自己出一个好的学术成果更为重要
每一个中国经济学研究者都应该有一份历史责任感,改革的不仅是制度,更是人的心态的转变。武汉大学校方提供了大量的财力举办数学、经济金融双学位试验班,四川大学2009年开始办数学与经济学双学位班。著名高校的经济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必然是走在前列的,数理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四个方面的课程学好,才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去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去综合,去研究,去创新开拓和触类旁通。做领导就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不把约束条件弄清楚和充分体会,事情很难做成。让“动之以情”的这一块理念扩大到其他两个制度安排没有必要时,共产主义社会也就可能实现了。只有信息完全掌握和了解后,才能将事情做好,通过与人沟通与己沟通尽可能达成理念一致,做事情尽可能做到开诚布公,如果不给别人空间的话,自己改革的通道也会被堵上。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一次性地引进一批新鲜的血液,很快形成团队规模,凝聚和培养出一批以孙宁、陈庆池、冯帅章等为代表的世界级的青年经济学家。面向年轻教师和博士生举行每周两次的午间研讨会制度,2012年开始举办由全院教师参与点评的博士生毕业论文中期报告会,学院自主培养的博士生质量比早年引进的一些海归博士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具有独特竞争力。2011年对全校首批引进海归博士有4位教师获得常任教职、2位教师延聘、1位教师缓考、2位教师被终止合同。每个常任轨教师提交上一年度科研、教学以及学院服务工作等方面非常详细的报告。上海财经大学和清华大学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两校理论经济学却分别仅列第10和第16,上海交通大学甚至未进榜,造成近8年来引进的60多名优秀海归人才的人心惶惶。现代经济学和商学意识形态和国别属性很弱,可以以国际通行的学术标准来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水平。
9.Publication in English
1."Implementation of the Lindahl Correspondence by a
Single-Valued, Feasible and Continuous Mechanism,"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56 (1989), pp. 613-621.
2. "An Implementable and 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State-Ownership System with Variable Returns," (with Qi
Li),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64 (1994),
3."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Maximization of a Class of Preference Relation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0 (1993), 949-958.
4."Multi-task Incentive Contract and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with Multidimensional Types," (with Dawen),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77 (4.
5."Detrimental Externalities, Pollution Rights, and
the ``Coase Theorem,"Economic Theory, 49 (2012).
6."First Price Auctions with Participation Costs,",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69 (2010), 258-273.
7."Implementation in Economies with Non-Convex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Unknown to the Designer,"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66 (2009), 526-545.
8.Theory of Negative Consumption Externalities with
Applications to Economics of Happiness, Economic Theory,
9." A Unique 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Allocation
Mechanism in Economies with Consumption Externalities,"
In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45 (2004), 79-111.
10."Completely Feasible and Continuous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ndahl Correspondence with a Message Space of Minimal
Dimension,"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51 (1990), pp.
11."Incentive Mechanism Design for Production
Economies with Both Private and Public Ownership,"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33 (2000), 294-320.
12."Implementation of Balanced Linear Cost Share
Equilibrium Solution in Nash and Strong Nash Equilibri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76 (2000), 239-261.
13."Implementation of Linear Cost Share Equilibrium
Alloca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64 (1994),
14.Implementation of Lindahl Allocations with
Nontotal-Nontransitive Preference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5.Double Implementation in Economies with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Unknown to the Designer,Economic Theory,
16."A General-Equilibrium Intertemporal Model of an
Open Economy," Economic Theory, 2 (1992), pp. 215-246.
17.Continuous and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of Rational
Expectation Allocations,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18."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Existence of Equilibria
in Games with Discontinuous and Nonquasiconcave Payoffs," (with
Michael R. Baye and Jianxin Zhou),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0
(1993), 935-948.
19."Nash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ndahl Correspondence
with 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Technology," (with Qi Li and S.
Nakamur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36 (1995),
20."On Nash-Implement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Withholding,"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9 (1995),
21."Ratio-Lindahl and Ratio Equilibria with Many
Goods,"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7 (1994),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事管理经济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