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利益为啥跟产量负相关是什么意思?

负相关优良性状相连锁
负相关优良性状相连锁
好象还没有这样一种提法,上网上查了下,只是得到负相关性状的解释,而负相关优良性状相连锁不知道这样总结是否正确,反正自已总结出来后私下一直在育种上这样用,有时觉得象私家菜一样,密不外传,自我享受的感觉,有这个概念在资源选择上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使你找到更多选用目标性状的理由,充分而实用。
育种的重要途径是创制资源,在资源的创制中如果核心种质构成设计的很好,那下一步重要的就是各个世代的选择,看似很容易的事,说起来也简单,一但落实到田间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尤其现在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育种后代分离出好材料的概率低,所以只有足够的后代分离量才能保证有好材料的出现,于是后代材料的使用量就越来越大,当有一天面对的不是几十株,几百株而是成千上万株的时候,你就会知道麻烦来了,有人说那有什么啊,测配不就完了吗?但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你不可能无休止地测,所谓测也是人为选择后,或者根据育种目标及育种经验初步判断选择后的测配,那么还是需要选择,既选择在前,测配在后,那么选择就需要标准,什么样的才是好材料?当然有人会提出很多好材料的标准,这个就不一一而说了,我要说的是在那些材料中你一定会遇到一些材料,它们具备着一些负相关的优良性状,如生育期早但植株很高大,果穗很长但是有限结荚习性不秃尖,茎秆很细果穗确很粗大,硬粒但粒很深,果穗粗行多轴很细,产量很高降水很快,株高高但抗倒伏,适合耐密但果穗很粗大等等,这个方面会有很多,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这一点呢,育种真正的目的就是最终集合了诸多的负相关的优良性状才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突破,常规上讲高产就是要晚熟,这个本身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但是高产的话要早熟那就是不可超越,举个例子,先玉335,大实都知道人家的品种高产降水快,我们比不了,这是为什么?记得有一次在海南到一个朋友那里看先锋材料,当时授粉后时间不长,为了看果穗的成熟成度就扒开先玉335亲本的果穗,看到在同样的条件下,335母本籽粒顶部已有一层角质的硬盖,这可以说先玉335的母本是在灌浆与成熟同步进行,二个步骤同进行,这样就延长了灌浆时间,在同样的条件下就比灌浆与降水二个步骤分开的材料变相地延长了灌浆时间而不影响降水,在能成熟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灌浆时间,容易形成更多的光合产物,所以产量高与降水快是一对优良的负相关性状相连锁,这个想法是我看到后自我总结与猜测,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属经验育种范畴或许找一个让我自已能接受的解释而矣。再比如M017这个材料大家都知道,细长的果穗,行数不多,但很少有秃尖的情况,那我个人猜测这个是一个有限结荚习性的材料,一般意义上讲我们认为短穗是有限结荚习性的材料,而长穗非有限结荚习性的材料,容秃尖,但M017确恰恰不是这样,不但穗长而且不秃尖,所以组配后表现出稳定的产量。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也会发现335母本也是一个有限结荚习性的材料,父本有点小秃尖,但相对果穗较长,应当属于是亚有限的那种程度,所以看335或有或无地表现出封顶上不是很满,如能把335的父本进一步果穗拉长并且转育成有限结荚习性的材料,那产量还会更高些吧?这也皆属人为猜测,哈,不必较真。我想这样的性状一定还会有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所以我个人认为玉米种质资源创制的真正收获在于不断在创制出更多的负相关优良性状相连锁,不是田间的植株只是因为你喜欢这株矮,那株叶片上冲的单一优良性状,也不是因为一株果穗很大很晚就是好材料,有同向作用的因果性状,既因为晚才高产,这样的可能不是好东西,也可能是邪恶之神赫卡忒派来迷惑你双眼的坏蛋,而你身在其中痴痴地不能自拨,傻的可爱!你身上自发生着视金钱如粪土的行为,让身边好材料在痛心中与你擦肩而过。但当有一天你遇到成熟很早抗病性却很好,果穗很大又很早,品质好产量也高,果穗大又很耐密负相关的优良性状相连锁的的材料时,那是上帝被你和你家人的付出,被你真诚的行动和汗水所打动,伸出拯救之手,那时希望你能把握好、抓得住,让我们和你握紧紧在手中的好材料一起为你独具慧眼而欢呼!
本文多数内容为猜测,请分析地看,其中有些观点也不一定正确,仅供育种人私下交流,所采用的标题决不是为了新颖博得大家的兴趣,也仅是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我想说的内容。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在推导出这个结论之后,我异常沮丧,心口如同堵了块石头,异常难过。默默地给自己提出一杯白酒,仰脖子倒下去。想哭。我一直在缺粮这个方向上求证。在查找数据的过程中,随着一张张图表截出来,历史的真相,一步一步地被还原,我一次一次地心痛。为什么淡化顶层战略,为什么失去超美的雄心,为什么甘做西方资本世界的顺民,为什么看不见金融战争,为什么毁掉农村基础组织,为什么只有极少数家族先富?  经济规模从第8掉到第11,贱卖甚至赔本卖资源,国际上的高中低产业没占领一个。这十年,我想说,是中国失去的十年。
  都多少遍了???
  顶上,催更
  在前面那段媒体文章中,还有第三句话值得解读  ……20年来玉米出口总计为7277万吨,占全部粮食出口的58.53%;其次是大米(1513.9万吨,12.18%)……  当年无数人象我一样面对着9毛钱的大米心疼的同时,却有着大量的大米被出口。  粮食短缺个5%时价格会涨上天,粮食多出个5%时,全渠道地过剩,用较少的的粮食就能控制粮价。  创汇,显然是当时压倒一切的任务。如果把出口大米,改为平价投放到国内市场,市场的粮价必将应声而落。粮价降,则其它副食必降,一旦形成降价预期,就没人抢购,而是抢着存银行吃利息,通胀就下来了。可叹啊,当年既不惧怕通胀,也不惧怕民生。到了二年之后的己巳年,发生恶性通胀,银行利率再上新高,十年间累积的矛盾终于被引爆。
  关于粮食的出酒率,有必要补充说明二点。第一每种粮食的淀粉转化为酒精的转化效率并非完全相同,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对酒精转化率也有影响。推导到此淀粉含量比例后,就不再进一步去探究酒精发酵效率问题。权且假设淀粉变成酒精的转化率是接近的。  第二,作物的经济效益,其实还有许多参数,如收割采摘的难度与人力成本,种植期对水、肥、农药的需求,收获物的运输、加工难度与所需的人力成本,各环节是否适合机械化,各时期劳动力价格与能源价格等等。这些问题综合加以考虑,才能得出作物的综合经济效益。而不仅仅只是看产量。  对这二个问题就不再进一步讨论下去。
  第9章 外汇短缺的根本原因  这一章,本不想写。后来写好后也不敢帖出来,怕查水表。又不甘心,就把文字发给报社当编辑的同学看,请其把把关,在得到大编辑的支持后,遂发上来。  把传统酒改为新工艺白酒,对高粱的需求就置换为对玉米的需求,从种植高粱变为种植玉米红薯后,只要原来1/3~至1/5的土地就能满足白酒行业对酒精的需求,节省出来的的土地,所收获的玉米就是凭空多出的,这增加的玉米就能出口,用于换取美刀。  以我一个外行人,能够推导出这里的利益点,能推出行业的变化方向。我相信行业内的主管和专家们,对此一定是心知肚明。一项新政策要出台,将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必然在政策出台前深思熟虑过。
  也许我错了,也许这是我的恶意错估了原因。  也许,节省的土地,并非用来积植玉米。或者,虽改种了玉米,所增加的产量也不见得是为了出口换美刀。  推行新工艺白酒,在客观上,能够增加玉米出口获得更多美刀!这也许是一个“无心插柳”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收益,也就是说这是个副收益。这种可能性并不能排除,那么主收益是什么?也许增加玉米换美刀正是推行新工艺白酒最根本的动机?这一可能性也有。我们想办法来求证吧。
  为什么缺美刀。按楼主笨笨的想法,被封锁了几十年,缺这缺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人人都懂,肯定要奋起直追啊,要准备打赢经济战,那么肯是满世界去买先进设备,买紧缺的技术,高薪挖人才,买专利,买精密科研仪器......需要用美刀的地方多了去了,然后有了产业能力,就可以去瞄准具体产业,每进入一个产业,就白菜化一个产业,然后,垄断这一个产业,再断续攻打下一个产业。  唉,楼主幼稚得象个小白,对吧。谁让咱是七零后,受太祖影响太深,思维习惯是先苦后甜,总认为竞争是在比拼劳动效率,拼谁的成本更低。一直念叨着咱要赶英超美,在超越世界一哥之前,咱得一直铆足了劲,研发生产一天也不放松!
  出口玉米赚美刀,那么出口这些玉米能换回多少美刀?数量在上节知道了,85,86,87中的某一年出口了1047万吨玉米。上哪儿去查当时出口的价格呢?这几年的汇率能查到,分别是是2.94,3.45,3.72若能查到知道国内价也行,当然,最好是能查到当时的国际玉米价格。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翻了几百页后,找到一篇有关媒体文章。    居然!居然出口玉米是亏本的!!!我没看错吧,而且是大比例地亏损。这文章是正规官媒的文章,《经济纵横》杂志的编辑肯定是审过稿的,文章作者还是三个人联署,这数据肯定是可信的。
  这文中说85年出口200万吨,86年出口289万吨。86多于85, 那么对照上一章的猜测,前一篇媒体文章所述的最高年份出口1047万吨,猜测最高年价最有可能是86年。 这个猜测应当是正确的。  按此段文中的价格,1986出口价93.8刀每吨,全国共出口1047万吨,可得到外汇9.82亿美刀。  国内亏损的RMB是109.84*亿RMB。(每吨亏109.84元,共出口1047万吨)  亏上1/3也要出口挣外汇,可见当时对外汇的紧缺到了何种程度。这明摆着是亏本的买卖为什么还要做呢。
  我们知道国际粮价是美帝控制的,与控制汇率一起,出口量大的时候,就玩降价。85年一吨亏17.1元,86年每吨亏109.84元。我们伟大的祖国就象无辜善良的小白兔,被亿恶的西方资本联手给坑了。  85年的微亏(-17.1元/吨)用来救现金流,尚可接受。86年的巨亏,若还说救现金流则解释不通。这亏损比例明显太高。来算算,收入:汇率3.2*售价93.8=300.16元,亏损109.84元占比为:109.84/300.16=36.6%,销售的毛利率是负的36.6%  36.6%的亏本比例,只可能发生在破产清算后。亏损36.6%还接单,哪个贸易公司也不会这样傻。
  公司要救现金流的方法,1、催收应收款,2延付采购应付款、延缓采购。一国外汇短缺时,会选择减少进口,也不可能选择亏掉36.6%。更何况大宗商品,总额巨大。拿什么填补这亏损?  粮食的贸易是国字号的垄断央企在操作,亏损是国家来买单吗?国家的亏空如何修复呢?是靠凭空增发货币吗?可是增发的货币,又会引起通胀,导致物价上涨。  亏大本也要出口创汇换美刀,这美刀来得是如此艰难,前一章讨论过,当时外储接近零,外贸收支结算接近停摆。这时最应该做的,应是减少进口。除非是科研生产必须的关键设备不能不进口。楼主想知道,花掉的外汇进口了些什么回来。  百般搜索进口商品的构成品类细节,找不到直接的数据。来来去去只有一个外贸汇总额。怎么办?换个思路找找数据吧。到行业里找数据,结果真的搜到一些线索。
  转一篇媒体文章截屏。  
  86年11期的《汽车与配件》这篇官媒的文章当然是可信的,大批进口小桥车和高级旅游车。大批是多少?去哪儿找具体数额呢?  百度文库里找到一篇,行业分析报告。可信度有待考证。    这篇文章没注明出处,没署名,可信度不够,我们想办法来反证。78年-2009共30年,进口总数421万,平均每年14万辆,1985年是2个高峰之一,那么85年进口量肯定大于平均数的14万辆。文中还有一个数据,占当年国内市场份额46.5%。
  然后楼主又找到另外一篇行业分析报告。文风象官媒的,文中直接说1985年进口汽车34.5万辆。    得想办法来验证这2篇文章数据的真实性。好在国家每年都发发布一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里有一项国内汽车产量数据。85年公报写着国内的汽车产量43.9万辆(各种车型,包含卡车)。产量与销量两个概念,但数值应相差不远吧。
  虽然和之前帖子差不多,但楼主确实对酒很有研究,属于学术派,即便是之前帖子的软广告,也让人受益匪浅
    如果进口34.5万占国内总销量比是46.5%,那么当年的市场总销量是34.5/0.465=74.2万辆。  那么国产车的份额是1-46.5%=53.5%  国产车销量数字=74.2*0.535=39.7万辆。  当年国内总产量43.9辆,与销量相比,产量-销量=43.9-39.7=4.2万辆,  4.2万辆占产量的比例是:4.2/43.9=9.57%  相差的这4.2W是已生产出来,但尚未销售出去的。公报上说85年比上一年大幅增产38.7%,增加4.2W辆的库存完全合理。工厂库存+经销商库存+工厂运往销售商在途库存+买了车还未去上牌的,还要减掉上一年剩下的库存未被销售出去的,这四类总和占9.57%,产销率在九成以上,分明是上升中的产销两旺的健康优秀产业嘛。这数据完全合理,故而认为这两篇文章中的数据认为都可信。  结论:85年进口进车34.5万辆数,数据可信。
  那么问题来了, 进口这么多汽车需要多少外汇?  这个问题有些复杂,车型多样,配置不一,找了些相关帖,基本是说,85年的进口车,至少得20W元以上,7W刀以上。考虑到进口税。国内价要20W,花掉的外汇用不了7W刀。但34.5W辆里面可是含了旅游车的,不仅仅是小轿车。旅游车比小轿车价格高个2倍以上没有意见吧?还有高档轿车价格远远不止20W吧。  用掉的外汇总额=34.5万辆*平均单价,平均价不知道。高中低分别给个约数,得到一组参考值。  平均车价/外汇总额(亿美刀)   3W刀,
103.5  5W刀,
172.5  7W刀,
241.5  在进口车上用掉的外汇,是在百亿刀这个级别。85年进出口逆差149亿刀,二者相当。
  这些车谁在用呢?85年平均工资也许还不到100元。存上100年才有12W,想买20W的车?工薪阶层做梦也不敢梦到这么荒唐情节吧。答案只有一个:先富起来的那个群体。  这才只是车。还有进口彩电空调呢,进口音响,进口名表,进口名烟名酒。这些,全是先富阶层的个人消费用品。  说好的赶英超美呢,说好的产业白菜价呢?亏本出口的亏空由人民买单,宝贵的外汇换回少数人的消费品,社会财富竟如此转移。楼主仰天长叹一声,久久无语。
  玉米在亏本出口,其它出口产品是盈利的还是亏本的?  不仅仅是粮食成本与价格倒挂的现象,还有原油,亏得更凶。  中国在85年出口了3600万吨石油,创汇67亿刀。但是86年,出口的3100万吨石油,而价格,却大降七成!!!亏得没法看了。  1985年11月-1986年4油价暴跌69%!真心地心疼。  截屏:当年历年石油进出口统计报表。  
  美帝用低油价勒死苏联的同时,也狠狠坑了中国一把。  那些精明的西方资本,洞察着各国的财经状况,及时的控制大宗的涨价/降价。中国卖啥啥跌,买啥啥涨。血淋淋把中国带毛带肉地一起割走。不掌握定价权,玩什么大宗贸易呢。
  对通胀有先知能力者对通胀是欢迎的,因为可以更快地赚钱。经济学家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先知者在较早的时间点——钱的购买力还没有变毛——买到低价的货物保值。当后知者发现通胀,钱已变毛价格已涨。  如果先知者自己有雄厚的资金甚至有融资能力,在先知的时间点借入货币囤大量货,在后知的时间点按涨价后的价格卖出货品,得到更多的货币。只要涨价幅度高于融资成本,就一定盈利。  进入中国的外资,买办,先富者。这些群体中人,有没有先知先觉者?他们的财富随通胀越来越多。
  第10章 粮食酒是金融战的牺牲品  亏本卖粮,垄断粮食贸易的国际四大粮商ABCD们肯定笑纳了。国内的损失,由全体国民买单。有没有人从中获利因而乐见这亏本出口呢。因为存在着可能,亏损是国家的,不用个人掏腰包,利益却可能进入私囊。  先富的人,究竞是如何致富的,网上流传许多种版本。外汇说,是其中之一。有没有可能存在某些人,把获得外汇作为获利手段,不惜成本只为获得外汇呢?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
  外汇越是紧缺,黑市的溢价越高吧。楼主找到历年的黑市汇率溢价数据。显示85和86年,外汇黑市的溢价不足10%,而随后的几年,则一路暴升。  资料来源:/p-.html
  截屏如下:
  纵然有人从外汇黑市溢价中获利。但溢价在先,获利在后,而溢价是紧缺的结果。其逻辑是,紧缺导致溢价,溢价让炒汇者获利。这些获得者,并不能创建短缺。相反,他们反而在创造供应。黑市上的外汇供应越多,黑市的溢价就越低。对吧?炒汇者只是在发国难财。而不是国难的制造者。  显然,导致短缺的黑手另有其人。
  楼主在想,当时以各种途径进入国内的西方资本,在80年代的大通胀时代,他们是什么角色,起了什么作用。局外人?旁观者?“纵火者”还是“消防员”?还是担当“推手”、“导演”?   越是通胀,汇率承压越大。外汇越紧缺,这是基本原理,对吧?顺着这个思路楼主找到几条线索:  第1条,官媒上说国家降通胀的重要措施:  花掉巨额外储进口高端消费品——加以重税——回收更多的货币消灭流动性——降低通胀。  以进口汽车200%的税率,能回收2倍的货币回来。看起来确实象回收货币的高招。
  第2条线索,各种官媒在提及八十年代通胀原因时,都有“计划外的投资过热”的说法。楼主的解读是,这个“计划外”就是在指已进入国内的热钱们以及买办们,官媒含蓄地指责他们在起着“坏作用”。投资能导致通胀吗?借贷然后投资,货币乘数效应下,增加流通中货币能导致通胀吧。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就是,热钱们囤积物资,用激进的信贷获取更多的货币,进一步地囤积物资,加重物资供应紧缺的局面,不断地推高物价,加剧通胀。  借通胀获利。玩钱生钱的游戏,这才是西方资本所擅长的“本职工作”吧!
  前文说过,亏本出口粮食,亏本率36%,换来高端消费品2倍地回收流动性。在对抗通胀的效果方面,只能缓减通胀,而不能消灭通胀。因为这36%的亏损额,最终还是由印钞来填补,由全体人民承担。这种手段实为慢性毒药,用慢性的通胀,来治疗急性通胀,最终积累起更多的通胀。  这场节粮运动,推行新工艺白酒——置换酿酒用粮——省出更多土地玉米增产——出口更多的玉米换汇——卖粮的亏损更多——印更多钞填补卖粮亏空——加重通胀。
  这些零星的线索,汇总到了一起,终于构成整幅图景:  第1步,外币贷款与热钱涌入中国。输入性通胀。加上国内本就物质匮乏,西方资本在国内囤积物资,人为推高物价,推高通胀预期。  第2步,美元利率升值,压低人发币汇率,双管齐下榨干中国的外汇储备。逼迫中国借入18%年息的有毒美元。还本付息的压力,进一步榨干出口潜力。  第3步,压低国际大宗的价格,减少外汇收入(例如出口石油的收入锐减),加剧外汇短缺,逼迫中国亏本也要出口换汇。亏损用印钞来填平,进一步增加货币供应推高通胀。  第4步,越通胀,本币越贬值,外汇越紧缺,越是要多出口来创汇;出口越多,越能压低国际大宗价格,导致亏损更多,亏空越多,就得印更多钞来填,货币投放量更大,这进一步加重通胀。回到第1条。形成闭环,这就成了一个没有尽头的死循环。  西资们做成这个无解之局。这链条(绞索)环环相扣,一天紧过一天。通胀在随后的几年里,愈演愈烈。  已经进入国内的热钱,进行投资(炒作),推高物价,然后用获利资金进一步参与炒作,一轮轮地推动通胀。外汇越是短缺,进来的热钱溢价越高(黑市汇率跌的越狠),进来的热钱将增加流通中现金,进一步推动通胀水平,让炒作的资金获利更多(前节已说,对通胀先知先觉者从能胀中获利。从而形成西资源源不断获利的正循环。
  这剪羊毛的手法,与历次新兴经济体体的金融危机如出一辙。  太祖的坚持自力更生,是多么高明,既无内债也无外债,西方资本进不来中国,也就没有机会来剪羊毛。想通过和西方资本合作来获利?无异于与虎谋皮!买办阶层的个人能得到些蝇头小利罢了。国家与人民通通是输家。  抗通胀与获得外汇,似乎成了不可兼得的熊掌。我们来想一想央行与中央政府能做什么。为了获得外汇,可选的措施有哪些。楼主不懂金融,能想到的只有这几条:降价促进出口,本币贬值促进出口,挖更多的矿藏亏掉人工也要出口,高息借外债偿还到期利息,加税填补出口亏损,印钞填补亏损,发行国债筹资(未来用税收来偿还国债利息,或印钞偿还国债的本息)。这些措施,无一例外地对要对人民拔鹅毛。
  第三个结论。  在此得出本文的第三个结论。也是本文最重要的结论——粮食酒是金融战的牺牲品。  粮食酒,显然就是这链条中的牺牲品。置换酿酒工艺,置换出更多的玉米亏本也要出口,用小幅度的通胀去延缓更大幅度的恶性通胀,得到一点喘息的时间。面对即将爆发的恶性通胀,这喘息的时间是多么重要。所以,那媒体文章才用“伟大”一词来形容这场节粮运动的意义。  可是最终的结果呢?我只看到惨烈二字。87年黑市外汇溢价上升到20%,88、89、90这三年则狂飙至168%,217%,159%!溢价这么高,印证了外汇短缺程度是“超级短缺”。这金融战可谓“惨烈”!此时被迫借入18%年息的“有毒”外汇等同于“饮鸠止渴”。87年喘息之机,但最终未能避免随后二年通胀的大爆发。
  小结:   推行新工艺后,把酿酒用粮从高粱换成玉米和红薯,就能置换、节省出巨量的玉米产量用于出口换汇。这个结果,酿酒行业的主管在启动节粮运动之初,肯定能预见到这一结果。楼主妄测,这也许就是节粮最真实的动机。这不仅仅是源于对外汇的极度渴求,更是事关国运的金融保卫战中,积聚最后的力量以求绝地反击。  这场争战,我们是赢了还是输了?还是有输有赢?请酒友们自行得出结论吧。
  其实行文至此,本该进一步深挖下去。当年的通胀是怎样愈演愈烈的。通胀之源是什么,加剧通胀的因素有哪些?当年用过哪些措施来降通胀?效果如何?这一系列的话题过于专业也过于敏感。楼主不能再继续研究下去。我们还是回到白酒话题。
  失去粮食酒,这一巨大的代价基本上是永久性地付出了。低度与勾兑酒已经充斥市场,白酒行业,似乎是失去灵魂的巨大躯壳,凭着惯性向前辗压着。人们因为传统的习俗仍在社交场合喝酒,但是独处时一人独酌的酒友越来越少。  未来,我们能否回到从前的纯粮年代?  中国的5亿酒民中有2亿属于“资深酒民”。但是有多少酒友能够长期稳定地喝着真正的粮食原酒呢?按楼主估算,只有百分之几吧,总人数只在百万这个数量级。当然这个数字只是楼主的个人猜测。其实真正懂酒的酒友有多少呢?绝大多数酒友甚至不知道“白酒分为新工艺酒、传统粮食酒两种”这一问题的存在。就算偶有关注,又哪里懂得分辨呢?
  我写这个帖子,是想把传统白酒的本来面貌再现给酒友,回溯历史,寻找原因,字数却是越写越多。帖子太长,且很枯燥,能坚持看到这里的,估计寥寥无几。一个人的声音是如此微缈,仅仅让人知道历史真相已属艰难。为白酒正名?痴人之梦。  以酒观史,静待高明。楼主微信:jinfengsishui,   (未完待更)
  第11章 再谈1987贵阳会议  作为一名爱酒者,我现在得跑去窖池边现场买原酒。还得找地方稳妥地藏,如果市场上都是原酒,都在卖传统粮食酒。我才懒得往窖池跑呢!楼主幸好生在酒乡,还能找到传统窖池。那些非酒乡的酒民们怎么办,只能“享用”新工艺白酒?  1987贵阳会议对白酒行业的影响可以说是“彻底改变”,让我们再次打开媒体对贵阳会议的报道。寻找更多的细节。  1987年的贵阳会议,当时媒体报道文字中还有这样一段:  /*----------摘引标志开始----------*/  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四个转变”是方向性的决策,指明了酿酒行业的奋斗目标,提高并理清了各级管理者的思路,目标明确,任务艰巨。与会者群情激奋,相互切磋,纷纷表示愿在今后的发展中,一显身手,大展宏图。  /*----------摘引标志结束----------*/
  这里用了三个成语,很值得玩味。“群情激奋”,“相互切磋”,“一显身手”。  解读:  群情激奋:说明大家都激动了。不让你用粮食,让你烧无米之炊了,还能激动!这激动显然不是反对的激动。群情激“奋”,兴奋了,喜悦着呢。显然不是怒目黑脸反对式的激动,而是喜悦的激动。这媒体用词真有水平,如果把“群情激奋”改为“群情激动”,一字之差,就可能说明大家都持反对意见。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粮食酒即将成为牺牲品了,为啥喜悦?这里的逻辑怎么样才讲得通?  以前工厂单独干“不积极”,现在成了全行业都要干的方向。还成了国策!不用找场地开挖新的窖池,就能无限扩大产能,谁不激奋啊!
  相互切磋:切磋是什么意思,两人,或两人以上在一起讲话,对吧?不仅有谈话,还有比较的意思吧,切蹉什么叫?比较什么呢?也许与新工艺白酒有关,对不对? 既要低成本,还要好喝,更要“接近”传统酒。对不对?这可是新课题,新机会,所以要切磋对不对?  一显身手:你不是第一天从事这行吧,过去的那么多年里,你没机会展现身手吗?什么?你说过去显身手的,实际是池子里的微生物。说的对啊,以后是靠人才发挥的时代,以后值钱的不是窖池,而是厉害的调酒师。  楼主在此段的解读也有些断章取义,因为切磋的,可能是其它红酒啤酒酿造酒的相关人员,不一定单指白酒相关人员,酒友们请明察。
  楼主关心的是液态法占白酒的比例,也就是说,还剩下多少白酒是用原先的粮食固态发酵工艺。找到一篇30年后的媒体评价1987的贵阳会议的报道。这是2008年的官媒文章,文中的说法是“液态法白酒已达白酒总产量的60%左右”。  链接地址:/html//04.htm  截屏一部分如下:  
  2000年时有媒体说,新工艺白酒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  2014年的搜狐甚至说“中国白酒90%以上都是食用酒精加香精勾兑的。”(链接地址:/3768368.shtml),截个屏。  
  显然,传统工艺白酒的份额,已然只剩极低的份额,也许不到总量的一成。这些酒大多集中在52度53度,60度和60度以上白酒已极为罕见。  1987年贵阳会议,强烈地改变了白酒行业,行业从此走上一条完全不同于历史的新路。1987是因为金融战缺外汇而限制酿酒用粮,站在2015,中国已拥有天量的外汇储备。这时,为什么政策没有号召回归传统粮食酒?为什么还在推行新工艺白酒?是因为缺粮吗?比起的人均占有粮食量已大幅提升。看起来我们不缺粮,我们的粮食有富余吗?
  事实上30年后的今天缺粮的情况更加严峻。粮食已全面进入“净进口”时代,进口品种包括小麦、玉米、大米三大农作物主粮,大量进口猪肉。至于油料大豆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18亿亩耕地红线,在快速逼近,粮食增产已不可能,除非中国额外获得几亿亩耕地。例如,新疆引水问题解决多出几亿亩耕地。例如,获得海外几亿亩农场。否则,粮食增产很难。  回归粮食酒?看来目前绝不可能。  甚至,连剩下的这一成粮食酒还要进一步限制,甚至,新工艺酒所用的玉米酒精也要被进一步限制!  关于粮食,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在第3章的粮食产量表中,1985之后的连续5年里,粮食产量在原地徘徊,你不觉得这是很异常的现象吗?太祖时代仅在1960年前后缺过粮,其它年份粮食产一直在增加中。1990年之后到2014是一个浅V形,粮食产量大降几年,然后稳步增长。为什么1985之后这连续5年是一条水平线,在原地徘徊,这显得有些异常。  当我追究这背后的原因时,我惊讶地发现,未来某一天,崩塌式的恶性缺粮,已经是制度上的必然。也许那时会彻底限制粮食酒,进一步限制30度以上的新工艺白酒!甚至效仿严格禁酒的国家,立法禁酒。中国会不会走到这一步?限制酒生产许可证已是第一步,重罚酒驾已是第二步,会不会走出第三步,禁止酿酒呢?也许某一天,改为只准进口酒!  这绝非危言耸听!  这后续的一章,谈粮食本身。因为粮食与酒密不可分,楼主爱喝的酒,都是真正的粮食酒。这帖子既然谈酒,也就不该回避粮食本身的话题。没有粮食哪来的酒?
  第12章 制度性缺粮  管仲被称为“千古第一相”,辅助齐恒公,使齐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春秋时的霸主。管仲首开官营的女闾,后世的色情业均奉管仲为保护神。管仲强齐的手段有许多看点,楼主认为其中二点最为重要。  其一是总体战略。以争霸为目标,强国只是争霸的手段。管仲初到齐国时,齐王并不敢争第一,当时管仲直接表态说,你若不立下争第一的雄心,就回家不陪你玩了。争第一,是指导各项事业的核心纲领。这一点,与太祖的赶英超美争当第一,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其二是强化执行力,建立基层组织。户政与军事,两条线,均设立管理到每一个人的基层组织。  军事线:管仲把全国分为二十一乡,工商六乡不参与作战。士乡十五,为兵源。五家为一轨,十轨为一里,一连有四里,一乡有十连。轨有轨长,里设里正,乡有乡良人为领导。  户政线:郊外三十家为一邑,每邑设一司官。十邑为一卒,每卒设一卒师。十卒为一乡,每乡设一乡师。三乡为一县,每县设一县师。十县为一属,每属设大夫。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大夫。  这可比民国时的政权不下乡,靠乡绅自治高效多了。太祖建立的各类基层组织,是中华帝国崛起的必要条件之一。伟人们之所以是伟人,在于他们既有洞察力,看透权力运作的奥秘,又有执行力,能建立起高效率的执行体系。  我之说以费些笔墨谈管仲成就,在于强调管仲有着深刻的洞察力。
  管仲的著述《管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法家的代表之作。楼主在此从《管子.八观》引一段管仲之言。  /**摘引开始标记***/  行其田野,观其耕耘,计其农事,则饥饱之国可知也。其耕之不深,耘之不谨,...以人猥计其野,...虽不水旱,饥国之野也。  /**摘引结束标记***/  这段话的大意是:只要看一下它怎么耕地、锄地就知道这个国家的安全状况了。不能让百姓深耕勤锄,而是让百姓们凑到“非耕作场所”(猥计其野)去打麻将、买“码”、聊“微信”,即使不发生旱、涝等自然灾害,也依然要被饥荒和动荡笼罩。  锄地,居然被千古第一相管仲选作一国治理水平的观察点,这里有什么玄机呢?
  锄地,这个词,在古代简直就是农业的代称。楼主小时候,老师对付不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时,经常恐吓地说:“不好好学习,一辈子在乡下锄地!”在当时人们的潜意识里,农业就是锄地,而不是耕地、播种、收割。  锄地,看起来象是锄草,实际是松土。一锄头切下,切下表层的一块土。其目的是为了把表层土壤中的毛细管径切段,断层之上的土块很快蒸发完水份成为浮土,成为覆盖层,阻止下层含水土壤接触大气。下层土壤中的水分就不会蒸发到空气中。每一场降雨之后,表层浮土潮湿后,又与下层土壤连结在一起,土中的毛细管径再次生成。雨后,就需要再次锄地。当然,锄地也会锄草,防止草来争肥,但锄地的核心,是为了阻断地表向空气中蒸发水份,一句话,保水。  中国北方农业几千年来的核心就是“保水农业”。用管仲的话说,若看不到人锄地,田地肯定就缺水,结果就一定会缺粮,缺粮就一定国弱,甚至国乱。因而,能让人锄地保水的制度就是好治国制度,反之,这国家的制度就是坏制度。  楼主小时候听爷爷辈的人讲,村里都是旱田,种高粱小麦这些,得挑水浇地,还得指望老天爷风调雨顺,才有好收成。这可是苏北大平原,洪泽湖之畔,不远处就有几条大河,可见旧时水利实在是乏善可陈。
  太祖早就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建国后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到1949年时,过去历朝历代的4000年间,全国修建水利设施建成的“水浇地”总量为2.4亿亩,这可是四千年的建设总成果!2.4亿亩约为总耕地面积的1/10,而且多分布在江南稻作区。  但是在太祖的领导下,截止“五五计划”结束时的1979年,全国拥有了有效灌溉面积7.3亿亩,占世界灌溉面积的1/4,居世界首位。年间,共建成大、中、小(10万m3以上)型水库8.6万座,数百万座被民间称作“水库”的塘坝(10万m3以下)不在统计之列。总库容4千多亿m3。人工河渠总延长300多万公里,配套机井220万眼,各类堤防总长16.5万公里。这是太祖的伟大的丰功伟绩:完成了伟大的“灌溉革命”。单这一项功绩,就超越之前4000年间所有帝王的总和。  18亿亩耕地,合120万平方公里,正好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灌溉革命完成前,只有耕地头顶的降雨被农业利用。其它7/8的降雨,落在耕地之外,形成地表径流、以及渗透进地下,没有被农业用上。而到1979之时,这几十万座水库和塘坝,截取了其它7/8降雨形成库容,最终这些水被灌溉体系的沟渠引导到田间地头,被用于农业灌溉。
  太祖发明了成语“精耕细作”。农村的生产队里,农民成群结队在田间劳作,有草锄草,无草松土。把松土保墒这一原则,彻底地执行着。按照“锄三省一”,也就是锄三遍地,可以省浇一次水。加上有了水利系统,农业有了彻底的用水保证。因而三十年来连续增产(除了1960年前后的三年,对自然灾害之说就不展开讨论了)。  到了1979年以后,分田到户,生产队解体,土地碎片化,农业改以家庭为单位。从此,不再有人锄地,因为碎片化的土地,所浇的水会向相邻地块“侧向渗透”。你勤快,邻者懒,你靠锄地省下来水,却要给邻接的懒汉田“侧向补给”。傻子才会锄地。而人工成本是如此之高,而用电提水浇地,所耗的电费只有锄地所耗费的人工的几十分之一。  不锄地,则地表土壤中的毛细管径就源源不断地把底层的水份向表层输送,然后,蒸发到空气中。这多蒸发的水量有多少呢?按锄三省一的说法,地表蒸发水量增加了1/3!  不包括东北在内的中国北方---“黄淮海流域”现有耕地面积7.0亿亩,因放弃“松土保墒”加大的田间腾发总量每年为890亿m3,接近于1条黄河再加2条海河的天然水量,相当于10条“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打工者回来了
  “包产到户”破坏了“保水农业”的生产组织结构,农田“细碎化”加大地表面积,加大了耗水量,也促使“保水耕作”终结。大田被均分成细条的小块地,分给每户,户与户之间以界埂隔开,大田的边界增加了,这多出来的界梗高于地面,地表的面积增加了界埂的两个侧面。想想CPU风扇散热片上众多的突起,就是增大表面积来增加散热效率,这增加的界埂表面积,就让农田蒸发掉更多的水份。  假如没有太祖时代的水利工程,农田耗水,顶多是耗掉自身所承接的1/8降雨。其它7/8降落在耕田之外的降雨,还会补充进地下水。但是,这庞大的水利工程,把所有的降雨都接进水库,最后被农业耗光。地下水根本得不到降雨的补充。原先积攒下来的地下水却被机井源源不断地抽走用于灌溉,只有出,没有进,结果是地下水一年比一年少,地下水位一年比一年低。地下水资源,正在快速地走向枯竭。
  算一算增长率,再算一算同比,生成下图:  
  楼主从这图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化肥增长与粮食增长正相关。看紫色与绿色线,走向出奇地一致。增产是化肥的功劳。有人说包产到户也有功劳,只能说,也许吧。  2、粮食增长率,远远落后于化肥的增长率。看蓝线与红线的斜律。化肥增长对粮食增加作用有限,越向后,二者越是背离。理解是,地力耗尽,化肥对增产的作用越来越小。  另外从历年的黄河断流数据。说明黄河水被沿途农业用水抽光,侧证缺水的严重性。关于黄河断流性质恶变的时限,“黄委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程进豪等5名前线水文工作者认定为“1987年”。(水利学报 1998年 第5期 &&&程进豪等:《黄河断流问题分析》)  制度性的缺水,也与水利设施的老坏有关。分田之后,机井,你能用,我也能用,但修理费谁来出?零配件,却可能被小偷小摸偷走换钱。79年的220万口机井,到86年时能用的还能剩下多少口?水利设施的公共属性,与分田后的农业经营的家庭属性必然有冲突。  制度改变导致的缺水,还反映在内河航运上,五六十年代,河北省内河航运长达三千多公里,从天津坐船途经河北可直达河南安阳,如今河北境内四百多条河流绝大部分干涸,内河航运里程数,已变成零公里。  用管仲的眼光来看,前三十年,有制度促进松土保墒,是优秀国制,是良政。其后任凭土壤蒸发失水,则属劣政。
  解散人民公社,使国家失去了农业社会的综合调动能力。2008年初的雪灾,整个南中国陷入瘫痪。试想人民公社若还存在,别的不敢说,道路肯定是堵不住的。-沿途数千万农村民兵能在一夜之间用撅头把国家主干道的积冰全部砸开。现在呢?“动手前先谈‘钱’,谈不好‘钱’咱去玩”。面对2亿户分散小农,“谈钱”都不知道该和谁“谈”。离开了“人民公社”这个载体,农村民兵只不过是“名义存在”而已。  天涯的多位大神曾经发帖分析,比较国共两党核心竞争力。最后一致认为竞争力的本质在于基层动员能力。国统区政权不下乡,乡村依靠乡绅自治。而土共著名的三湾改编,连一级设立D组织,让军队执行力和战斗力有了根本性的提升。各类抗日神剧里,有没有经常见到村一级的妇女主任,农村民兵队长等“基层领导”?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几十万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能迅速组织起几百万支前民工,靠的就是村一级的基层组织能力。但是在分田之后,原来的基层组织,只是“名义上存在”。
  90年代后,农业靠打深井取水,靠超采地下水。有一个词,叫“疏干”,就是水被采空了,没有了。先是浅层地表水被采空,然后是深层地下水被采空,地下都没有水了。整个华北面临空前的灾难!  当华北的浅井和深井都无水可抽时,哪里还会有农业,芽发不出来,苗长不出来,还指望长粮食?绝收吧。而这一幕,已然来临。  1990之后多年的粮食增长,是建立在增加主粮播种面积基础之上的,砍掉棉花,砍掉油料的种植面积,专心保主粮。当主粮也保不住时,国际市场哪能供得起中国如此巨大的体量。到那时,进一步限制酿酒用粮,就极其有可能。
  面对这么可怕的后果,有没有解决之道?  有些人鼓吹节水灌溉”,但节“水”不节“源”,以节水灌溉中最易推广的“喷灌”为例:喷灌施水量要小于漫灌。但“漫灌”除了提供“耕作层”的“田间持水量”外,超量的水也没有耗散,而是向“耕作下层”渗透,成为“包气带”含水或地下水。而喷灌却要把水体“粉碎”成“粉粒”状,水体表面积顿时就扩大了几万甚至几百万倍,喷洒过程就是一个严重的蒸发过程。一些细小颗粒随风飘舞,被风吹散至别处蒸发进大气。  喷灌虽然减小了“用”水,却增加了“耗”水,还浪费动力。表面是“节水”,实质是“耗源”。  有可能回归吗?中国已成为工业化强国,人力昂贵,劳动力短缺,已无可能简单回归人民公社,靠人力去锄地保水。  当前正在进行的土地流转,集约化农业能否解决缺水问题?  私营的农场,就算它几千亩的规模,也承担不起涵养地下水的重担,锄地节省下的的水量,还不够向深层土疏干区渗透的。况且私营农场是逐利的,肯定利益至上。用远大于抽水电费支出的钱,用在锄地上,肯定不干啊。缺水是国家的,凭什么要农场锄地补国家?农场不生产水,农场只是水的搬运工!再说了,土地流转是有期限的,省下的水存于地下,白送给下一任农场主吗?
  能否发明出锄地机器人来锄地保水?一户人家十亩八亩地,几小时就锄完了,这机器谁买?使用成本谁承担?用坏了谁来修?别家相邻的地块也是受益者,邻家要不要出购置机器与维修费用?就算是私营大农场,也同样存在设备投入与收益不匹配的问题。一句话:土地经营期是当下的、是有限的,而水荒却是未来的后人的,傻子才会投钱省水,省下水送给未为的农场承包人?  缺水,在现有制度下,无解。
  楼主想假想一条方案:  退回到土改不久后的农业合作社模式,成立国营农场,土地的经营权从家庭手中收回,经营权交给农场,而农民则以股东身份成为农场的主人。农场的经营由国家委任的团队统一部署。农业机械,包括这种松土保墒的机器人,由国营农场负责使用与维护,由机锄地器人执行中耕保墒作业。设备的投入运维用公益基金和专项资金来承担,绕过银行贷款体系,省得又被银行扒层皮。  这些松土机器人只是终端,当然必须有一个智能的中央系统。由中心智能调度每台机器的锄地路线,哪些地块需要松土。哪些地块刚锄过。机器以太阳能为动力,由国家建设充电桩、承担修理维护。这些机器数量大,保有量在几十万到百万之间,能催生一个新产业。设备单价肯定就是白菜价了。国家还应通过免税、抵税等政策扶持相关企业和使用单位。把原先用来抽水的电费,转用于锄地机器人。换来1条黄河+2条海河的水量,不仅仅是国家在补偿前些年的欠账,更事关粮食安全。还有恢复生态环境、恢复内河航运等诸多益处。  国家整天喊产业升级,这种超越私人农场层级的科技,必须由国家对自己抢先升级。智能农业太诱人了。未来一旦在新疆引水成功,造出塞上江南的几亿亩农田,不用大量移民,而是让智能农业机器人去大显身手。
  现在仍有许多人认为农田碎片化有好处,说解放了对人的束缚,为加工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我说一个替代方案。  (当年)在乡镇一级成立外出务工服务机构,代表农民工与用人单位所在地机构对接,协调本地富余自愿人员向工业化地区有序流动,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杜绝欠薪现象。遇工厂破产或跑路的,由用工所在地政府向派遗方支付欠薪。外出务工者在原合作社的股权不变。  既为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又避免农田的碎片化,还避免了人员盲目流动。涯友们觉得呢?  本章关于水资源的大部分数据和观点来自孟凡贵(苏拉密) 《制度性干旱》,原文在天涯的链接:  
  谢楼主  
  这个帖子要顶一下。
  能介绍一下市面上还有哪些酒是好酒吗。
  第13章 1个酒度4分钱(酒真实成本分析)  酿酒行业有一句生动的总结:“高梁香,大米净,大麦冲,玉米甜”  酿酒用粮排名第一的,是高粱。八大名酒十大名酒,高粱是绝对的主力原料。营养丰富,能生成多种呈香呈味物质。酱香清香浓香等主力香型都以高粱为主原料。  第二等级的原料是大米和糯米。米酒味道纯净,淡雅,蒸馏米酒(中高度酒)流行于南中国。发酵米酒又叫黄酒,酒度十几度,流行于江浙一带。  第三等级的酿酒粮食是大麦、乔麦、青稞、小麦这些。乔麦酒很香,但很小众。豌豆一般只用在酒曲里,少量加些,增加香气,过多则酒苦。小麦与大麦是制作大曲的主料。  第四等的酿酒原料是薯干,别名叫地瓜干,或山芋干。薯类易生霉,已霉变的薯干所酿的酒味道苦,易上头。  玉米也能酿酒。玉米是生产食用酒精的主要原料。食用酒精一般都是96%的纯度。玉米酒精还是汽油的替代品,称作生物乙醇,添加进汽油里驱动汽车。(乙醇汽油的动力弱,还会腐蚀密封橡胶,车主请远离。)  当然还有拿蜜糖(甘蔗)酿酒的,酒的风味较差,国内极为少见。  新工艺白酒,就是用这玉米酒精加水降度后,再加入少量高粱酒调味后出成品。
  为了说明新工艺酒的成本,我们来做个数学题,(四则运算,小学知识)  题目:为了得到500ml 46%V/V度的酒,需要96%V/V的酒精多少克?第2问,这酒精价值几何?
  查酒精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对照表得知:    酒精的质量分量绝对值=体积*密度*质量分量百分数  500ml 46%的酒里所含的酒精绝对值
500ml*0.93775(g/ml) *38.7165% =181.53克  第1答:一瓶(500ml)46度的酒里,含酒精181.53g
  原料食用酒精是96%的浓度,换算一下。  181克酒精,对应的96%酒精溶液的质量=  质量/质量分数=181.53(g)/93.835%= 193.45克  那么,这193.45g的酒精溶液价值多少钱?    截屏里看到食用酒精吨价在之间,取中值6800元一吨  1吨的价格是
6800元,  1千克的价格是 =.8元  193.45克的价格=6.8/=1.32元  第2答:一瓶(500ml)46度的酒里,所含酒精的价值是1.32元
  500ml46%度的酒里,酒精的成本1.32元,1.32除以46=0.029元。也就是3分钱  这是酒厂里通行的叫法,一个酒度多少钱。就是指,在500ml酒里,每1度酒要多少钱,酒之外,是水,水的成本可忽略。  1个酒度是3分钱,算上运输与财务成本后,一般不超过4分钱。  1个酒度4分钱,那53度酒,就是有53个酒度,  53度的酒:53*0.04=2.12元  33度的酒:33*0.04=1.32元  这就是新工艺白酒里酒的成本!  但当它披上华丽的彩盒,摆上货架,就能卖上价钱!
  用食用酒精生产酒的规模有多大呢?  找到的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国内每年的酒精产量、国内的白酒产量值。两个数据分别截屏发上来。    
  上图的数据是按折算为65%的酒产量。2014的总量为1257万千升。这两组数据之间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对之处?拿2014的数据来算一算。  65%的酒精质量分数:57.1527,密度:0.89764  96%的酒精质量分数:93.835,密度:0.80748  1257万千升65%度的酒,其所含的酒精换算为96%的浓度的数值是851万千升。  市场上的酒虽然流行新工艺酒,但传统工艺酒仍然占一小部分,所以,勾兑白酒消耗掉的食用酒精一定小于851万千升。   白酒至少还有5%是传统工艺的,则勾兑酒用掉的食用酒精数就是851*(1-5%)=808万千升。   除去用于勾兑白酒的,还剩下多少酒精?  还剩下984.28-808.62=175.66万千升。占总产量984.28的比例为17.85%,明显过剩。  把历年的数据转换后放在一个表里来看
  上表假定5%为传统工艺,95%为食用酒精生产酒。两个结论:  结论1:酒精剩余数与酒产量负相关。白酒增产快时,酒精库存就减少更多。  结论2:食用酒精明显过剩。  过剩的酒精哪里去了?  化妆品虽然主要使用工业酒精,也少量便用食用酒精。制药、化工行业也消耗酒精。  除了白酒,还有许多种“含酒精饮料”,红酒/啤酒/鸡尾酒,有没有对应的新工艺酒的技术呢?食用酒精在其它酒种的应用是怎样的呢?楼主就不再挖了。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链接:  /chanye//k.shtml)
  第14章 天价酒是怎么样炼成的  人们为什么喝酒?白酒行业的从业者往往忘了这一根本的命题。  健忘是一种通病。曾经打了整个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后来考证出,冲突的起因是军人丢失了一只军马桶,从而进入另一方领地寻找。当代亦不乏健忘之事,例如行路不慎踩着别人脚,最后演变成全武行。忘了最初仅仅欠一个微笑的歉意,最后演变成推残对方肉体的愤怒。  有一个经典的品牌案例,某牛奶品牌,每次开会都必定讨论四个话题。  1、 人们为什么喝牛奶。  2、 人们为什么不喝牛奶。  3、 原先不喝牛奶的人为什么开始喝牛奶。  4、 原先喝牛奶的人,为什么不再喝牛奶。  若把牛奶二字换为白酒二字,这四个问题依然成立。该是所有酒企,所有酒民值得深思的问题。细思这四问,得到的真相让人很难过。  据2014的调查统计,喝酒的原因,40%应酬,22%助兴,习惯13%,消愁5%,保健养生御寒等20%。也就是说,只有25%的需求是个人需求。75%的需求是群体的需求。  因个人的喜好而饮酒,在乎的是酒的本身,讲酒质,讲口味。只要“喝得起”,价格高些低些并不重要。
  不说酒,单说水。我是南阳人,南水北调的源头。这里缺水严重,夏天一月不下雨,普通水泵就抽不出水,现在家家深水泵。最近三年,秋粮也好,夏粮也罢,浇一水是少的,浇三水也正常。二十年前到处都是的池塘要么干了,要么填了。二十年前,种庄稼很少浇水,锄地是经常的。爷爷说的锄头有水,犁头有火。现在没人锄地。再说地,一个村分十余个队,每个队三个组,添人去人动地组内调整。这两年年年种不成麦子,分地撕摆不清啊。居庙堂之高的人也不知看到了没有,咱升斗小民,有卵用
  因群体而饮酒,酒质退居次要位置,重要的是这酒所承载的其它内涵。讲面子,讲虚荣心,就由酒的价格来实现。请客时,面对三百元、一千元一瓶的酒,你却请人喝个50元的,不仅仅显得“不尊重客人”,还不能“体现自己的身份”。是“失礼”的行为。酒店里高价的酒,总比低价酒卖的好。  还记得上个世纪的80年代90年代的进口香烟吗?当时满中国流行原因之一是因为价高,有面子。万宝路,555,接近10元一包,国产烟里高档烟“大前门”才卖五毛二。但是后来,国产烟的价格突飞猛涨,不断刷新天价烟的上限,不懂得与时俱进涨价的进口烟,价格就被比下去了,愈发显得寒碜,于是渐渐被市场淘汰。(当然淘汰更有技术进步的因素,外烟冲,国产烟柔和,有兴趣可百度“烟草院士 谢剑平”)  为什么要炫富,为什么要虚荣,为什么用高价格证明实力,为什么急于获得世人的认同甚至是仰视?这是文化的劣根吗?还是小民们进步的象征?我想,这根源在于儒学的“礼”字。
  不止一个学者说宋以后的儒学被曲解,儒家五德,本是“仁义勇智信”,被曲解为“仁义礼智信”。“勇”字被换为“礼”字。儒学的中庸之道,本是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的不懈精神,被后人曲解为“察颜观色不讲原则的骑墙主义”,促使人们“做足表面功夫”而假大空。  礼是什么?礼划分等级,流程,制度。礼,是固化阶级分层的手段。对待什么等级的人要用什么级别的“礼”。这“对等”的“礼仪”是请客喝高价酒的根本原因。  这曲解之后的假儒学逐渐成为人格里抹不掉的烙印。小民们在潜意识里,自居于低等位置,总在幻想着晋升等级,走向上层,因而幻想着名牌名车名烟名酒铺成通往“上层”的道路。历史上若不曾独尊儒术,而是崇道,那么在鸡犬声里,饮酒只为自乐。则永无等级高下观念,名烟名酒炫给谁看呢?
  用高价格,去迎合“被尊重”,“身份认同”等心理需求。你高我更高。高价的,却比低价的卖的多,这消费的已不是酒,而是畸形的心理。   太祖打倒孔家店,批孔批判儒学,这是多么睿智的决策。太祖洞若观火,直指文化的劣根。若无等级贵贱,若无官民财富悬殊,谁去喝天价酒呢?回想起九十年代,国酒**,只卖三十几元,普通的优级大曲粮食酒也能卖十块八块,价格相差虽有,但没那么悬殊。当下重新尊回儒术,而且重点尊的是假儒之“礼”字。新的贵贱等级已然确立。千元的天价酒,傲视十元的光瓶酒,正是儒学催生的怪象。
  儒学是治国齐家修身的思想体系。“礼”让儒学人思想道德层面蜕化为一种行为习惯。人们只看到仪式这一表面现象,而不再去深究道理本身,只要仪式正确,而不去真正理解它。就象世俗的宗教,各教的信众,有几人能深明教义?他们盲目相信的仅仅是宗教活动的仪式罢了。近些年来民间兴起的“读经”(集体朗读)活动,正是这种宗教心态的反应。教条地读出原文,而不是为了理解经中真义。他们要的是仅是读经活动本身。真正的学者对待经典时,会留意各家注解的差别,会关心后世学派的发展演进,会结合时代对理论活学活用。而绝不会停留于口头上的诵读。  话已扯远,到此打住。
  假如这酒,不是新工艺的,而是传统工艺的。喝着不伤身,喝着舒服,喝着享受。那么将有更多的人“习惯”性地喝它。这时,喝酒才回归其最初的含义——享受这杯中的美味。这时白酒的消费市场才算是真正地打开。让白酒成为美食的一部分,这酒的消费量,必将再登新高。
  国家的酒税新政,是高价酒的重要推手。  和其它商品一样,白酒要交17%的增值税。除此之外,白酒还要交两种奢侈品税,又叫消费税。一个从价征,税率20%,粮食酒薯类酒税率相同。在生产环节征收,不可抵扣。另一个从量税,每斤酒5毛钱。不可抵扣。  正是这个2009年推出的从量税的5毛钱,催生了高价酒。  酒企,通常会成立一个销售公司,酒厂把酒平价卖给销售公司,按售价交一笔消费税。这销售公司,再把包装盒之类成本算上再对外卖。这销售公司,就只需要交增值税。当然销售公司的对出售的价格,不能过高,出厂价与销售公司售出价之比,若低于70%,税局就会来查水表。通常酒企与税局商定一个计税基准价,以此来计收消费税。  5毛钱的从量税,按官方说法,出台政策目的是“酒厂众多、良莠不齐。要扶优限劣、扶大限小,遏制小酒厂对大型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规范白酒行业的生产秩序,优化白酒行业的发展环境。” 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小酒企活的更好了,而大酒厂们集体提价来化解税收压力,5毛钱在高价里被稀释成九牛一毛。高价酒的格局,就是成形于此时。   那些专心做低价优质酒的厂家,这5毛钱则是灭顶这灾。本就定位于低端,涨价涨不起,5毛钱与单瓶毛利相比绝对是大数。于是只能砍掉低价酒,转型做高价酒。这低价酒的市场空间就让了出来。  这加税政策,只对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对于本就游走于税收边缘的小微工厂,则不受影响。不管加不加税,反正他不交税。于是低端市场被这些小厂占了去。 出台政策原本是要打压不规范的小酒厂,实际却是打扫干净低端市场,拱手让给了这些不规范的小企业。  找到一篇媒体文章,对从量税的负面作用解释得较清楚。  .cn/article/214/21452.html  所以啊,用加税来治理一个行业,最终一定是对消费者不利。
  第15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不对!  深巷的好酒,会不会因主动传播让你发现?  我们能在市面上见到的酒,都是营销的结果。历史上的某个地方,曾经存在过许多许多好酒,但是,他们大多倒闭退市。多不胜数。有无数位豪情老板,爱酒,真诚,看不惯这勾兑充斥的酒行业。带着500万甚至更多的资本进入酒行业。  按照正常的逻辑,好酒,原酒,越陈越香,只要坚持做好的酒,纵然卖的慢。这存下来的酒也会升值啊。于是坚决不去在营销上投入。而相信“好酒不怕巷子深”,相信口碑会赢得回头客。  而结果呢,在营销上大力投入的酒,倒是不乏成功的例子。专心做品质的酒企,无一例外地倒闭出局。
  藏在深巷的好酒能否通过口碑自我传播?借用物理学上“增殖反应”的概念。来推导一下。  先回顾“增值反应”的定义:一个慢中子,会令铀235原子发生裂变(一分为二),并且产生更多的慢中子,而这些新产生的慢中子又会进一步引起其他铀235原子裂变,使裂变过程持续下去。  类比到酒:一个酒友喝过某酒,会带动2个或更多的酒友来喝这酒。最终使得传播过程持续下去。  如果1人带动2人的说法成立,确实会产生持续传播下去。把传播的层数编上数字,叫第1代, 第2代,第n代,则下一代是上一代的2倍。得到2个公式:  公式1:第N代人数=2的(n-1) 次方  公式2:所有1~N代的总人数是,Σ2(n-1)次方  第1代1人,  第2代2人  第3代4人  第10代1024人,  第16代65536人,  第1代+第2代+……+第n代=多少人?  这个结果你信吗?楼主不信。
  我认为传播过程不可能是增值过程。绝对是个衰减过程。  再乐观一些,不增不减,1人带动1人,第N代人数=1,N代总人数=N,这公式是否成立?这种慢速的持续传播是否可能?  这个不增不减公式你信吗?反正我还是不信。  这个传播过程,会有,但一定是个衰减的过程。,大部分人没有发展出子代,只有个别个体的传播率大于等1。例如,第一代100,第二代3,第3代0。问题是,这第一代的人从何而来?如果第1代人数没增加,这金子根本没机会发出光。
  白酒,是非常特殊的商品,首先,你不会主动买陌生的酒。其次,当你在某个酒场喝过别人带的陌生好酒,你过后不一定记住酒的名字。就算你记得酒的名字,也不过是“下次若遇到这酒我愿意喝”。真的去买来试喝?不可能,为什么,你没到喝酒时间想不起要买酒。真要买酒时,可能嫌它太便宜,或嫌它太贵,或嫌它包装不够档次,或嫌购买不方便。实际情况是,你到了饭店后,才开始在菜谱上找有什么酒。  人性总是健忘,对任何事物都会淡忘。一条天天在走的步行街道,如果有一家店铺换了店主人重新装修,绝大多数人不会记得它曾经的店名、曾经卖什么。  一些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知名品牌,每年都要投一笔基础广告费,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刷存在感,告诉他的顾客,我一直存在呢。名酒尚且要不断地投广告以加强印象。一个不投广告的新酒,第一代种子一定会把它忘记,根本不会有第2代第3代传播。
  酒要卖,得有3个条件,第1条,经常见酒企的广告。没广告,陌生的,根本没人敢尝试陌生。第2条,有人带着喝过。只有体验过了,才可能下次自己也买来喝。第3条。得有精美包装呢,包装不上档次,请人喝没面子,自己喝也怕被“以次充好”。同样的价格,谁都希望买包装漂亮印刷精美的。  正是我们自己的贪婪本性,诱使厂家投我们所好,过度包装、过度宣传。  白酒市场,完全是一个营销至上的市场,只要营销到位,什么酒都能大卖。而不做营销,好酒根本没机会卖。我们自己的人性劣根,正是这过度营销的根本原因之一。  只有极少数玩家级的酒友,在不喝酒的时候,去寻找深巷里的好酒,提前买回来,加入自家酒库中。家中未建酒库者,怕是永远不会这么做。  所以,一个酒无论它多么好,若无营销投入,根本就不会传播,不会有销量。顶多在同学亲戚这私人小圈子里被把玩着,被传播到圈外?很难,很难。  再往深处反思,市场经济哪里是在优化资源配置,分明是在快速地消耗资源。
  第16章 白酒流通业初探  天价酒毕竟是上层贵族享用的,与大多数平民无关。讨论它也无意义。咱们来谈谈大众消费得起的中端酒,也就是50~150元价格段,在商场里有个盒子的瓶装酒。  实例一,**仙酒,新品牌。某代理商主攻餐饮渠道。餐饮零售价85元,代理商供货价50元,酒店服务员每个瓶盖可找代理商兑换5元。代理商的业务员提成7%,代理商的成本20元。这代理商的团队总共有三十多人,其中十几个业务员,这酒进驻了几百家饭店,赞助出上百个餐馆店招、画册、海报。但是酒的动销率一直很低,一年半后,代理商的500万资金耗尽,被迫关闭。  厂家出厂价17元/瓶。酒是酒精勾兑酒,瓶中酒本身的成本约3元,行内人士估计彩盒、瓶身+防伪盖+标签+外箱,成本约6~7元,厂家毛利在5元以上。  实例二,  ***酒坊,擦边球品牌。市代理商花了近百万元进场条码费,进入一家有八十多个网点的大型连锁超市。酒的零售价80元,供货价56元。最好的单店月销量能接近10瓶。代理商找了家酒水配送商给各超市补货,跟配送商的结算价49元。  这进场费,厂家给报销了一小半,但不是给现金,给的是酒。  代理商跟厂家结算价是25,运费自理。入仓成本要28元,算下来每瓶毛利21,但是每个月的成本中要计入超市的货架费和融资的利息。算下来,也是无利可图。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赚回进场费。  厂家那头出厂价25,包装很高档,瓶子盒子防伪标等要8元,瓶中酒要3元,厂家报销各类广告费、进场费、店招、画册等控制在发货额的30%以内算它7元,增值税+其它税费约5元,成本共23元,毛利只有2元。但有时税可以合理地省一些,已占领的区域广告报销额会少一些,实际毛利能有3-5元。  看起来高大上的酒企,其实毛利率并不高,超市里虚高的价格,实际被中间环节损耗掉了。也不能说商场“黑”或代理商“黑”。楼主见过一份物流行业的报告,说中国的物流费用,占社会整体费用的12%,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多次搬运,每一次都有费用。这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问题。渠道商的经营风险比厂家更大。  白酒的酒水,其实很便宜,一个酒度4分钱,新工艺白酒,就只有几块钱的成本。这上百元的售价是怎么得来的呢?楼主从行内人士处找到一些价格公式。公式分两类,一类叫顺加,一类叫逆加。  顺加,就是从成本和利润推导出售价。  逆加,就是从售价反推出成本和利润。  顺加者,多半发生于知名品牌向已占领市场推新品时定价。逆加的,大数是市场的实际占领者,先知道目标价,然后在定制酒时,控制成本以获得利润。  不管是顺加还是逆加,酒厂,最终会确定一个红线价,也就是最低出厂价。   酒企的价格体系,还有另一种划分方法,叫裸价制与控价制,其核心区别在于,由酒企还是代理商哪一方承担营销成本。例如,30元的红线价,终端供货价100,零售价180。  在裸价制度下,代理商进价就是30,但营销费用,厂家一个子也不出。  在控价制度下,代理商进价就是100,但营销费用,全部由厂家承担。然后厂家按销量给固定比例的返利给代理商,作为物流人员办公等支出。  转一张酒企内部培训的PPT截屏。是关于定价策略的。红线价,就是酒厂的最低出厂价的意思。无论何种市场策略,厂家不会低于红线价销售。在红线价格之上,再加上各层渠道的利润、市场推广营销费用。然后才得出最终的售价。
    这教材里有句话,最终定价在100-500元的酒,酒水成本在5-15元。  这倍率有20~30倍。你能说,市场经济在优化资源配置吗?我看它浪费实在太惊人。说好的市场经济带来的高效呢?我看是指赚钱变高效了吧。酒企的拥有者——资本家——在赚取巨额利润,但营销浪费掉的资源,却由消费者们买单。  市场经济所谓的优化资源,实际上是充斥着“无效劳动”。供销社时代,商品无溢价地到达消费者手中。广告与营销所所创造的GDP,无助于产品本身,却让商品价格上涨,成为消费者的负担。还记得那个笑话吗?2个人通过吃*创造2亿的GDP。这个话题稍后展开讨论。
  钱去在哪儿了   酒的零售价是酒水自身成本的20-30倍,包装材料,只有区区几元,只占零售价的百分之几,零头罢了。为什么不低价让利给消费者呢?是因为酒企太“贪心”吗?这中间几十倍的费用,钱去哪儿了?  真相很残酷。酒企并不是不想低价让利,而是让利的酒,全部被市场无情地淘汰掉了。没有市场营销费用,这酒在市场中根本没有生存的本钱。  当你在商场/烟酒行/便利店/小士多店/饭店,等等场合买到这酒时,这酒,它已经恭候你多时了。他首先在等着你,这是你能买着它的前提。  为了这个前提,这酒得铺货。它得出现在你可能的购物路径上。而铺货,既需要业务员一一去谈判,还需要付出签约、送货、理货、陈列、货架费、促销等等直接成本,还有企业运营,资金占用利息等间接成本。楼主在酒企内训资料中惊讶地发现一个数据:铺货成本。专家们在统计分析大量数据后指出,酒水铺出去每一天的成本,是供货价的0.7%!  若摆个30天,就是21%,专家的话,我要不要相信呢?
  无如如何,营销,都是“术”层面的内容。以获利为目的,例如把梳子卖给和尚,推销出天价产品,用煸动性的广告词诱顾客购买。这些细究,都应归入“骗术”。真正脱离了术,而上升到“道”层面的,则是效率的提升,例如商业模式的升级,例如,新技术的成功应用。  中国近些年来有着非凡成就,正是因为高效,成本降低。把一个一个又一个行业做成白菜价,让行业原来的垄断者出局,让其它行业与普通大众们享受成果。例如,手机,汽车,量具,机床等行业价格一直在降,而功能越来越强。这才是“道”。  而营销的核心,就是琢磨人,用种种手段,去诱使,或迫使他人做出购买决定。以前的酒企在研究最终消费者,还算是在“正经做营销”。现在的厂家则在琢磨经销商,不考虑如何让消费者满意,只是想办设法把货卖给渠道商。  在白酒行业,有个术语叫“占库”,酒厂的货,进入代理商的仓库,占了代理商的库容,成为应收款。然后给代理商下达回款任务,逼迫代理商掏钱。或者出些利诱政策,超额完成任务给多少返点奖励。代理商苦不堪言,消化掉库存才能见着利润。
  第17章 电商与实体之争的本质探讨  电商被绝大多数人视作革命性的新商业模式。大部分人认为,电商带来便利性,足不出户可以购天下。电商让厂家与顾客直接交易,革了渠道商的命,所以成本更低,更有利于消费者。   这见解对吗?  另一些人把实体经济的惨淡归罪于电商的抢夺。还有一些激进者认为电商是整体经济的毒瘤。相关的争论充斥于天涯。  究竟电商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电商作为一种“现象”,如何从本质去解构它?  本章从白酒营销为起点展开这一话题。
  白酒电商的实质  在白酒传统的流通模式里,充满了厂家与渠道商的搏弈。到了线上时代,白酒电商,酒友是否成为搏弈力量的一方?行业的利益是否向酒友倾斜呢?  大大小小的白酒品牌商们近些年纷纷推出电商定制酒,供给酒企的线上分销商,或传统代理商的电商部门。用快递方式寄酒给酒友。这些酒,大多是换瓶不换酒。换个包装,在抢线上份额与利益的同时,维护着线下渠道商的利益。这种电商折酒,酒友并没有获得什么。  渠道商从厂家获得的利益,一般是由供——销差价+返利二部分构成。完成任务拿到的返利与完不成销售任务拿到的返利绝对不一样。为了完成任务,渠道商往往要吃进额外的库存,才能拿到可观的返利。  但是厂家给返利时,一般不会给现钱,面是给酒。  代理商得到返现的酒,要卖出去才能变成钱。但市场容量总是有限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压了太多的货,这返现的酒就更需要找销路,得想办法甩货。于是利用电商平台低价出货,就成了常事。低价面向全国,抢的是其它区域的份额。  线上低价甩货,实体零售商们就要受影响。于是异地的零售商们纷纷告状。在电商时代的早期,线上窜货现象频发。白酒品牌商们必须经常面对线上对线下的冲突行为。  到了后来,厂家开始严查线上的低价行为。然后纷纷开发出线上的专用包装。同一种酒,线上线下各有各的包装,各有各的价格体系。然后,逐步收紧线上的政策,知名大厂甚至禁止在线上销售非线上产品。  电商定制酒,显然没有酒友什么事,厂家是主导者,厂家兼顾着传统渠道与新兴电商渠道商的利益。并没有酒友的参与。并不能解决酒友要低价喝低价粮食酒这一要求。
  酒市场博弈三方  酒的厂家与经销商,应当统一视作“酒企”。在酒市场,博弈的参与者一共有三方:酒企(资本),酒民,国家。三方的追求目标各不不同,其中的两家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酒企(资本):目标是高价卖酒,攫取更多利润。资本的力量最终让市场份额向大品牌(上市酒企)集中。  酒民:目标是买到放心好酒(自己认为好的),价格当然越低越好。  国家1(利益优先):追求高税收,高价酒的酒税当然多,国家乐于见到高价酒。(以下称国1方案)  国家2(效率优先):花最少的社会总体代价,一方面满足国民对酒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促进就业率,利润尽量分配给酒企的劳动者,限制资本的所得(以下称国2方案)
  第1对关系:酒企与酒民。这是对手盘,博弈的关系,关系永远对立,这2方不可能合作。  第2对关系(国1方案):国家与资本,都有着推高价格的愿望,能合作。这二者合作的结果是,在总数超过万家的酒企里,排名前50的酒企(品牌厂家),占有的市场份额超过全行业的45%(2015年的权威统计数据),国家的税收随着酒的价格水涨船高了,社会财富也向着少数资本家进一步集中。  第3对关系(国2方案):酒民倾向的方案。这是前三十年的路线,属于“重工抑商”的方案,用低成本的、遍布乡村城镇的 “供销社”承担商品的销售配送任务,工厂不愁销路,以销促产,酒厂提供大量就业,财富大部分流向酒厂的职工。整个社会各方均高效运转,国家、酒厂(工人)、酒民,各方都得益。国2方案里,唯独没有资本的机会。
  后三十年,“供销社”体系已然式微,国营企业失去供销社这一重要的销售途径,这是后来国企输在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别有用心者,对此视而不见,反而污蔑国企因内部低效率败于市场。  国1方案,走的是市场化的方式,商业模式为“产业带模式”。某地的好酒名满天下,全国都在卖这几个名酒。产业带模式,类比于生产中的流水线模式。典型流程是A地原料,B地的包装材料,C地组装,D处销售。白酒典型的流水线是:用东北产的糯高粱,在四川酿成基酒,在某地勾调成品,用江苏徐州产的玻璃瓶子,装瓶,再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国2方案,走的是“加工中心方案(机加工领域的术语)”。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加工中心,拥有基本的配套产业,如酒厂,酱油厂,皮鞋厂。供应着当地人的生活消费需求。 1980以前,每个城市基本都有几家国营酒厂。这些酒不出名,甚至没有名,就是光瓶酒,甚至是散酒。但是能保证酒是真的粮食酒,酒直接进入供销体系,简单的成本加30%利润,酒的价格换算成今天的物价应在几十元以内。国营的本地酒厂用本地的职工,没人掺假。这是不是全城酒民之福呢?
  产业带+品牌集中,并没有带来白酒行业的高效与低价。而80年代以前的分散化布置,用国营信用卖小品牌的普通酒,是不是更佳的方案呢?其实酒友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是安全的粮食酒,好喝,醉的舒服就行,风味比名酒低一些没关系,价格实惠、品质安全最重要。  每次驾车在长三角、珠三角的高速公路上,看着滚滚车流(2016比之,高速路上的大货车明显减少,道路拥堵大大缓解。),我想到的不仅仅是经济活力,更是资源的浪费。奔跑的大货车在每一秒都要消耗资源。这物流往来,有些是必要的,但一定有些是不合理的虚耗。搞经济,一定要产业带吗?
  (三) 品牌化与品牌溢价  供销社模式,它绝对不仅仅是商品流通这么简单。它的意义是战略性的,它代表着另一种社会体制,另一种价值观。  供销社核心是供应商品。注意,是供应商品,而不是销售品牌商品。它为背后的产能提供销路。它让消费者以略高于生产成本的代价,获得放心的商品。而不是去塑造品牌,供销社本身就是品牌。国企产能——供销社——顾客。这一体系,是“去品牌化”的。  “去品牌化”,顾客信赖的是供销社的“国营”属性二字。相信的是供销社背后产能的“国营”属性。供销社本身就是品牌。供销社能卖散酒,卖散酱油,卖散装粉条。这里不会有无良商人的色素粉条,毛发酱油,香精假酒。若换成私营的个体商店卖散装食品,你还会放心大胆地买吗?  去品牌化,是消费者得益。产品一样,只是少贴个牌,价格下来一大截。  而品牌化,是资本得益。产品一样,只是多贴个牌,价格翻了几倍,消费者要承担塑造品牌的巨大成本,以及品牌控制人拿走的利润。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下,融资实力强的资本通赢。谁的营销狠,谁就占领市场。管它花了多少营销成本,最终算进售价里,由顾客买单!竞争能降低成本?笑话!品牌间的竞争让资金实力弱小者被淘汰,赢的一定是剩下来的,谁会剩下来?钱多的呗。(例子:打车软件,几十家公司涌入,靠补贴来抢份额,最后只剩下一家)  去品牌化,不再有品牌溢价。资本家的那一套市场营销就玩不动了。那句“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怎么在楼主看来,就是要求中国自毁“供销社”这种高效、低消耗的“实物分配体系”。  向酒以外的行业看过去,服饰鞋包,食品饮料,都存在品牌集中,产业带集中等现象。例如,狮岭的箱包,晋江的鞋。产业的利润都被顶层的品牌商拿走,行业的大多数从业人员只是挣个工资,与消费者一样,都是受剥削者。  供销社要发挥战略作用。必须要有背后的国营的产能做依托。在个人消费品与家庭消费品领域,还有国字号的产能吗?
  (四) 传统商品流通的几种模式  楼主把经济活动分为生产与流通。本节仅讨论流通。在讨论电商模式之前,先列一下传统的实体商业模式。有两种,一种叫市场,一种叫计划。  市场模式:  1、在品牌世界里,生产工厂——品牌总部——代理商——零售商(电商)——顾客。  2、非品牌的世界,生产工厂——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商——顾客。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传统工艺的粮食原浆酒,要么找不到,要么天价。买新工艺酒所花的代价,是酒水真实价值的20-30倍。  前一章分析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消耗资源。市场竞争主要是资本的竞争,谁的资金实力强,谁就可以占领渠道,谁就有实力投放广告增加爆光度,进而左右着顾客的购买决定,实质性的占领市场份额。而营销成本最终由消费者买单。结果是份额向大品牌集中,资本实力强的寡头们收割走最大的利益。白酒营销领域,正是这种模式,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  再看计划的模式。  3、供销社模式:生产工厂——供销社——顾客  曾经的供销社与国营零售体系,仅仅让零售价比出厂价高了40%左右。记得三十年国营商店?散酒8毛钱一斤,瓶装酒2元以下,当时粮食什么价?大米0.144元,小米0.132元,以今天大米的2-4元一斤来等价换算,今天的散酒应当卖11~22元,瓶装酒应卖28~55元。其实完全应该认为,计划经济导致GDP被严重低估。  流通领域的每一次交易必然不公平,或者叫引入失真,失真的结果就是价格与价值的距离越来越远。伴随着每一次交易的,是商品的涨价。在上述三种流通模式里,失真最小的是供销社模式。  显然在解决喝酒的这一问题上,供销社模式最符合酒友利益。
  (五) 计划经济的限制因素  但是传统供销社赖以存在的根基是国营经济,国营经济的本质是计划经济,其本身有着重大的缺陷。缺限在于技术的限制。计划与实际需求脱节,怎么可能计算得准确呢?纸上谈兵呢。  楼主以自己所熟悉的服饰鞋包行业一线品牌企业为例,这些算是现代化的流通型企业,其应用ERP大多有十年以上,但IT水平仍然处于初级水平,SCM、DRP、CRM基本上空白。总部对终端的库存数是两眼一抹黑,渠道+终端的滞留库存永远是个未知数。至于维修与退换商品的数据,更是永远统计不出来。总部做生产计划是在当“二传手”——必须依靠订货会这种形式,在会议现场收集需求,再转化为生产指令。  一家品牌商对下属企业尚且不能“精确计划”,想制定各行各业全国性的生产与消费计划?怎么可能准确!ERP系统要多少年后才能普及并变得智能?近十年来宽带的普及,才让总部与大部分下属企业之间实现并网,让收发存+应收应付数据得以并网交互。然而信息化程度仅此而已。已经实现的信息化,仅仅是单一流通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最终的顾客们并未参与其中。  从此分析来看,如果把一个社会的计划经济看作一个系统,则系统必须克服几个瓶颈:  1、最终消费者能把需求反馈进系统。由于需求是滚动的,要界定已满足的需求,确认未来的新需求。  2、各子系统(各类目/各地域/各利益主体)的数据是私有的,要实现合并、共享、智能化。  3、为各个主体服务的信用体系与利益分配(结算)体系。  这三个方面,分对结应着:接入、计算,顶层设计。随时随地“可接入”的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显然,在那个没有无线网络,没有实现人人带着智能设备的前三十年,计划经济受限于计算能力、网络能力、接入能力。顶多能管理有限的重工业,而不可能深入到个人消费品领域。
  (六) 传统商业是自发的“分布式计算”  分布式计算的本意是指,多台主机分别计算的结果利用网络合并起来得到最终结果。传统的商业流通中,每个环节就是一个计算节点。各节点的计算结果(订货需求)汇总成为源头生产商的生产行为。由于个人需求的零散不可预测,才由零售商与批发商的逐级汇总订货需求(库存的消耗需求),让生产端得到生产计划(补充库存)。  (订货制的厂家按订单生产,备货制的厂家根据存货的变化拟定生产计划)  流通体系必然为以下环节:  生产——批发——零售——顾客  在这个模型中,天然的存在交易数量的不匹配。单一顾客的零售行为,依赖于渠道商(批发商+零售商)拥有的库存。渠道商汇总销售数据后得到库存需求计划,订货以批量的形式反馈给生产端,驱动厂家的生产计划。以满足厂家生产活动必须连贯、批量化的要求。  传统模式下,单件的需求不会被生产端接受。更何况,单件的需求也缺乏途径传导到生产端。  零售点的需求是小批量多款式,大的批发商利用大宗批量运输降低单位成本后,再拆零配送到零售网点。  这种对商品的分发与需求的汇总,正是各级渠道商们在传统模式下的存在价值。  但是,一旦前节所述“计算体系”建立起来,让社会上出现这2样能力:  1、消费者的需求接入计算体系。  2、把消费者的需求汇总后传导到生产端。  则传统渠道商的价值将被这个“计算体系”褫夺。这是传统商业在互联网时代调零的根本原因。  为了区别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计划经济”,楼主把这种由资本主导、以网络计算为支撑的经济模式称为“计算经济”。
  (七) 电商模式没有减少交易环节  终于开始谈到电商模式。先定义两个名词:平台,电商。电商是指在电商平台上经营的零售商。本文简称其为“平台”、“电商”。本文讨论的电商经济,默认是指个人实物消费品领域。  电商模式经常被说成“先进”的、说成“减少交易环节让消费者得益”的新兴产业。楼主首先来分析这一点,它是如何“减少交易环节”的。
  在电商模式下,交易模式为担保交易。交易由两部分交易构成:  第一段发生在顾客——“基础信用体”(担保者)之间的交易。  第二段发生在商家——“基础信用体”之间的交易。  “基础信用体”左手收下顾客付的款,右手捏着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记录,监督商家履约。  这个“基础信用体”类似于公共的担保方,是国家级的征信体系,属于“国之重器”。理应由国家承担此职能,但目前它们都是私企。  在讨论电商减少哪些交易环节之前,我们已经看到它首先强制增加了(与“基础信用体”交易)这一环节。原本固有的环节有没有改变?我们拿原来的传统模式一一比对。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负相关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