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店那里有曲江池遗址公园好玩吗的

您所在的位置: &&&&>>正文
池店村有家“80多岁”的理发店
  没有店面、没有店名,只有一把上世纪30年代至今的楠木椅、两面陈旧的竖条形镜子,再加上几把老式的推剪、耳勺、刮胡刀等理发工具,这家位于池店镇池店村一条小巷子中的老式理发店,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营业,至今已经有80多个年头了。
  巷子里“藏”着
   一家古老理发店
  从池店村老人会旁边的小路往里走,记者看到两边有许多已经被贴上“D级危房”标签的石头房,里面空无一人,略显冷清。偶尔会有骑着三轮车卖东西的人经过,吆喝一声。
  而这家古老的理发店,就隐藏在这幽深的小巷中,没有装修华丽的店面,经过它时,随时可能被忽略。一栋两层的石头房门前那不到20平方米的小空地,就是今年已经70岁的理发师傅康克服的理发店。
  这个比康克服的年纪还大的理发店,是他父亲十几岁,也就是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开的。这条楠木椅,就是当年父亲请人定做的,虽然年代久远,可记者坐上去试了试,特别踏实牢靠。即使外观简陋了点,不过也可以旋转、升降、调整靠背角度,一点都不比现在的逊色。
  椅子对面的墙上挂着一面镜子,镜子旁边的窗台则放着剃须刀、耳勺、梳子等工具。他还保留着早期手动的推剪,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手动推剪才开始逐渐被电动推剪取代。
  康克服的父亲干了一辈子的理发师,80岁的时候还给人理发。他的人生轨迹和父亲几乎一模一样:初二时就辍学出来跟父亲学理发,在店里给父亲帮忙,这一干,竟也到了古稀之年。
  老顾客特意从泉州赶来
  来这儿理发的人很多,大都是熟客。“康师傅手艺好,价格又便宜,大家都喜欢来这儿。”一位来晋江已经18年的贵州男子李福全,刚好背着小孩路过,见到记者采访,主动上前聊天。“我们大人洗发、理发、刮胡子、刮脸、掏耳朵啥的,这么多服务加起来,只收12元。”
  “对啊,我跟我老父亲也都是常年来这里理发的,师傅很细心也很有耐心。”村民李先生也举手称赞。而附近的街坊邻居都表示亲身体验过,确实很不错。
  康师傅说,很多顾客来这里理发之后,就认准了这家。有些比较长情的,即使搬得很远了,还会特意回来找他剪。“有些老顾客还特意从青阳,甚至泉州市区来我这里理发,陪我聊聊天。”除此之外,不少周边村落要给小孩剃满月头的家长,听说康师傅经验丰富,技术可靠,而且收费便宜,然后慕名而来,或者请他去家里帮忙剃。
  “以前比较年轻的时候,带了一些学徒。那时候生意好,我们常常起早摸黑,忙都忙不过来。”现在,康师傅年岁大了,身体也不那么好了,生意比以前清淡多了。
  现在的他,只想着有生之年把这个从父亲手上传下来的80多年老店经营下去,只要身体还扛得住,就会干下去。
  (记者_沈茜 秦越 文图)
池店|理发店
稿源:   编辑: 陈子汉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用户可以发布评论……
如果你对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我要提建议】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6。
活动抢先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池袋有什么好玩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