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首都功能”下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诺兰”,会是压倒中国楼市的新号角吗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_新浪新闻
  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市委书记郭金龙强调
  7月10日至11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召开。会议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谋划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市委书记郭金龙强调,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重大深刻的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攻坚克难过程,也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地把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头等大事,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感、使命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投身发展变革的伟大实践,全力打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场攻坚战,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作关于《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的意见(审议稿)》的说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政协主席吉林、市委副书记吕锡文出席。
  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关于追认给予王洪钟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关于递补候补委员李万钧为委员的决定》。
  市委常委叶青纯、李士祥、陈刚、李伟、姜志刚、苟仲文、杨晓超、潘良时、张工、戴均良以及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郭金龙在讲话中首先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他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着力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实践,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开辟区域优化开发的崭新局面。在不远的将来,京津冀这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区域,将形成良性互动、一体发展、协调发展的全新格局,展示出更为雄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对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服务全国转型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解决“大城市病”、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根本出路,是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升发展水平和城市品质、更好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抉择,为北京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当前,北京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和“大城市病”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切,成为我们不能释怀的最大焦虑。究其原因,既有城市发展太快的客观因素,也确有我们认识不到位、解决矛盾的决心不够大的主观问题。比较而言,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都是较强的。但在经济发展问题上,我们的确存在“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有聚集资源求增长的路径依赖,尤其是一想到增速、就业、财政收入等现实问题,就自觉不自觉地对如何发挥首都优势促进北京发展考虑多了一点,而对怎样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首都功能的特定要求考虑少了一些,思想深处确实有求增长的情结和舍不得的纠结。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让我们思想豁然开朗、受到极大教育和鞭策。现在,中央加强顶层设计,作出了全面系统规划,提出了明确目标任务,从国家战略层面动员中央部门、部队单位和兄弟省市共同行动,给予重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部署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地把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头等大事,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感、使命感,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新业绩,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落实城市战略定位,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必须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先导和突破口”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郭金龙强调,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打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场攻坚战。他说,落实城市战略定位,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必须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先导和突破口。
  一要坚持“控”与“疏”双管齐下
  在“控”方面,要制定更加完善严格的产业限制目录和人口调控目标,坚决守住各类功能禁止和限制底线,严格控制新增人口;在“疏”方面,要遵循疏解规律,把握节奏,加强配合,协调好利益关系,使疏解工作有序有效。
  二要坚持市场与政府两手用力
  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完善面向市场的服务,对于列入疏解的项目,属地政府都要有“嫁女”的心态,积极为疏解创造便利条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对市场的调控和引导,形成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治理体制和机制,使各项工作都能按照城市战略定位的要求来推进。
  三要坚持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但不是我们解决城市发展管理问题的全部。在把功能和产业疏解出去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和支撑首都功能。围绕解决城市发展“短板”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环境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完善服务配套,提升城市品味,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疏解与提升带来的好处,积极理解、支持、参与,共同做好疏解工作。他强调,市属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要在疏解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要拿出筹办北京奥运会、服务保障国庆60周年和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的劲头,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不等不靠,主动对接,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向前推进。
  京报集团记者 汤一原 徐飞鹏  (原标题: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难道观众会分不清楚历史和小品吗?美国不知多少漫画家小说家恶搞过总统克林顿奥巴马。我倒觉得文史专家太激动,把全民的智商想的有点低了,大家又不是傻子!如果看个小品就认为这常识的历史的话,义务教育当初读的是什么书,中学毕业的也不至于不懂这个道理吧?
喜剧演员贾玲演绎的花木兰,彻底颠覆了世人印象中的巾帼英雄形象,恶搞成了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观众愕然。迪斯尼也不敢这么消解历史、恶搞英雄,哪怕这个英雄来自中国,出自中国南北朝时代的一段叙事诗。所以,迪斯尼艺术家塑造的花木兰依然是英雄。
其实,学生不按时归还贷款,主要的原因并非不诚信,而是没能力在大学毕业那么短的时间中就归还贷款,尤其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环境中。从发达国家助学贷款的经验看,学生归还贷款的期限,通常比较长。
中国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已超过20年,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放开后出生人数的短暂反弹,而是由于生育旺盛期的女性数量将急剧萎缩。因此,应该趁着现在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还未大量锐减,立即完全放开生育并尽早鼓励生育。|||||||||||||||||
&>>&&&&&正文
北京市委全会强调疏解非首都功能是重中之重
  京华时报讯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日至11日召开。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全会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以下简称《贯彻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作了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就《贯彻意见(审议稿)》作了说明。
  协同发展是解决城市病根本出路
  全会坚决拥护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决策部署,一致认为,这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实践。《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是战略实施的顶层设计,是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发挥京津冀各自比较优势,开辟区域优化开发新局面,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有利于提升北京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服务管理能力和创新引领能力,描绘了首都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
  坚持控制增量与疏解存量双管齐下
  全会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眼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着力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着力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着力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着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为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作出积极贡献。
  全会强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要坚持控制增量与疏解存量双管齐下,严格落实各类功能禁止和限制的要求,积极稳妥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要坚持市场与政府两手用力,建立健全倒逼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统筹协调和规划、政策、标准制定与实施等方面的作用。要坚持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在把功能和产业疏解出去的同时,着力补齐发展中的“短板”,加大城市痼疾顽症治理力度,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和支撑首都核心功能,不断改善市民工作和生活条件。
  聚焦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
  全会强调,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紧紧围绕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把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贯穿其中,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治理体制机制。要坚持以首善标准做好“四个服务”,不断创新服务保障的方式方法,使服务保障能力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要立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化约束,守住底线,使人口资源环境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
  要深入优化调整城市布局,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生态红线,认真研究、积极推进内部功能重组,使城市布局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要求相一致。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使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全会强调,要深刻认识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承担的责任,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协同意识和服务意识,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完善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全力落实好各项任务。要聚焦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力争率先取得突破。要更加重视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首都的科技、产业、文化及公共服务资源延伸到周边地区,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要全面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促进区域内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全会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大考”,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定夺取胜利的信心,增强主动作为的自觉,弘扬攻坚克难的作风,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充分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投身发展变革的伟大实践,努力考出好成绩,向中央和人民交上合格答卷。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而努力奋斗!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北京面临全新城市格局重塑 矫正非首都功能
3月20日,被称为“长安街上最后一根烟囱”的国华北京热电厂燃煤机组全部关停。北京工业占GDP比重曾高达64%,烟囱也曾是北京城市符号。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几经变迁。曾经,“强大的工业基地”是北京的“名片”,上世纪90年代,北京开始战略性产业调整;新世纪始,焦化厂停产、首钢熄炉……曾经承载“光荣与梦想”的老工业告别北京城。今年,随着京津冀规划纲要的出台,北京再度面临一次全新的城市格局重塑。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此次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讲话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北京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也将开辟区域优化开发的崭新局面。“这将是一次重要的矫正,矫正的是北京多年以来积累的非首都功能。”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表示。冒烟的烟囱曾是北京“城市符号”1958年,首钢“第一炉钢”炼出。同年,北京市委提出争取在5年内,把北京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基地的口号。如同这座城市急于改变的“消费性城市”历史遗留面貌,自上世纪50年代,国家在城市定位时提出了“强大的工业基地和技术科学的中心”,为北京打下“老工业”的沉重基底。“回顾历史,当时对首都战略功能定位缺乏清晰的认识,城市定位出现了偏离。”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北京方迪智库首席专家赵弘指出。数据显示,历史上北京工业占GDP比重曾高达64%,仅次于辽宁,位居全国第二。1979年,北京工业产值超过天津,仅次于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冒烟的烟囱也成为北京的城市符号。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户籍人口已从新中国成立时的414万增至950万,城市的宜居性也大不如昔,污染、能耗和大量的外来人口聚集,成为北京“工业基地”发展模式的代价。80年代,国家开始试图扭转北京“偏离”的城市定位,国务院三度就北京“转型”批示。1982年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显示,北京的“工业基地”城市功能已被抹除。“转型经历了很长时间,因为‘大工业’情结很难抛除。”赵弘介绍,直到1997年党代会,贾庆林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首都经济”概念,将首都经济的本质定义为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北京由此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曾承载“光荣与梦想”的老工业,随新世纪的来临次第退出。焦化厂、化工二厂、东郊棉纺区、“北人”机器厂、首钢石景山厂区……北京历史上曾“大进”的工业,自90年代起借由迁徙、停产、转型等方式,度过“大退”的阵痛。同时,中关村的发展,CBD、金融街的建设,服务业越发占据主导地位。1994年,北京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二产,2006年,三产比重已超70%。经济快速发展致人口过快增长工业的迁徙与服务业的繁荣,重塑着北京的城市格局。据原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统计,从1985年到2005年,北京中心城区工业企业搬迁286家,置换出工业用地12.07平方公里。不过,国务院1993年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依然保留了“经济中心”这一提法。直到2004年新版规划中,才一改以往数十年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定位,代之以“国家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宜居城市”。有专家指出,受制于国家现行财税体制,北京依然难以摆脱扩张经济规模来增强财力,以维持城市运行和发展的模式。经济快速发展引致首都人口过快增长。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此次市委全会上坦言,历次确定的1000万、1250万、1800万等人口控制目标屡屡被突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指出,如果北京按照2004年版规划定位“不折不扣”地执行,就不会出现现在面临的环境、人口、房价等沉重压力。而实际上,北京被赋予了太多的经济、金融功能,造成了“摊大饼”,功能过多而形成了城市的紊乱。此外,北京还存在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例如科技、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投资对房地产的依赖度还比较高,一些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产业退出缓慢,区县同质化发展现象突出等。“如果及早认识到城市发展的规律,可以做到提前谋划城市病的解决。”赵弘表示,从国际上来看,首都城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功能的首都,比如华盛顿、堪培拉;一种是东京、巴黎、伦敦等复合功能的首都。北京走了复合型首都的道路。从东京上世纪攻坚“城市病”的经验看,赵弘介绍,这些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药方”,包括搬迁工业企业、建设多个副中心、建设首都圈、疏解城市功能等,同时辅以地铁和市郊铁路的建设等。北京积累了过多的“一般性功能”2014年2月底,习近平考察北京时提出“四个中心”,提出首都核心功能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同时,他要求京津冀要“抱团”发展、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北京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多。”郭金龙表示,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2300万的人口控制目标,“这是我们必须坚决守住的底线。”郭金龙还指出,北京“人多”的背后,是功能太多。必须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先导和突破口。赵弘认为,作为首都,北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积累了过多的“一般性功能”,数量、规模、体量超出了首都城市的需要。“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矫正。矫正的是北京过多积累的非首都功能。”为了完成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减法”,郭金龙介绍,一年多以来,北京围绕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制定实施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关停淘汰一批不符合功能定位的企业,推动搬迁一批物流基地和商品市场,引导创新资源向周边地区优化配置,着力推进人口调控和拆除违法建设等。“疏解非首都功能不是要限制北京的发展,不是不发展,而是要使发展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郭金龙强调,北京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几大优势,其中,科技智力资源是北京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是另一大优势。他说,下一步,北京也将按照《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做强“北京服务”的品牌。赵弘表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破解政策、交通、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瓶颈。例如,各地政府之间在跨区域合作中,怎么实现利益共享,包括GDP、税收政策等如何调整。另外,如何破解公共服务的落差,例如户籍、高考制度、退休保障、医疗异地结算等,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将面临的一个课题。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温薷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上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的前夕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技术科学的中心1982年修订城市总体规划,不再提“工业基地”1993年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4年国家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宜居城市2014年习近平提出首都核心功能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jeffzhao]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敦刻尔克大撤退201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