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上你 无处可逃走逃企业怎么办

推荐到广播
60849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ID什么的!!!)
第三方登录:“走逃户”现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目前的税务稽查工作中,我们发现纳税义务人逃避纳税义务的情况大致有:一种是企业虽为“正常户”,按期进行纳税申报,但当税务机关对其实施检查时,却无法与其取得联系,甚至连税务管理部门也失去该纳税人的信息,实际上已经脱离了税务机关的监控与管理;第二种是企业已连续数月未进行纳税申报而转为“非正常户”,且已离开原经营地,使税务稽查办案无法实施;第三种是企业已按受税务稽查,但当被查出违法事实后突然离开原经营地,从税务部门视线中“失踪”。“走逃户”现象严重干扰税务稽查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走逃企业的性质以及存在的问题
1、走逃企业多属小规模个体私营企业,且多为外地人来苏掏金的夫妻老婆店,经营规模不大,经营项目集中在小五金工具、机电设备、文娱用品等,商品销售对象多为个体私营企业和个人。
2、税务登记基础信息不准确
在实际稽查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征管软件中的电话、地址、办税人员姓名不正确的情况。注册的座机号码为私人住宅电话、手机号码为空号或被停机、注册地址门牌号码不符等,这些问题为稽查人员办案带来很大的不便。
3、法律意识和信誉意识淡薄
一般来说,走逃户对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存在较强的侥幸心理。这些企业缺乏信誉意识,针对被发现的涉税问题,不能积极的予以纠正,而是以牺牲信誉为代价走逃,有的甚至刚一听说要被检查就采取直接走逃的方式躲避税务稽查。
4、企业内部缺乏规范化管理,财务人员流动性大
小型企业绝大多数采用兼职会计,财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不熟悉,财务处理也不尽规范,有的兼职会计只负责定期报税和领购发票,对企业的办公地点、经营场所以及其他情况一概不知。
二、加强税务稽查“走逃户”管理的建议
从当前情况来看,虽然走逃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不大,但已经影响了税务稽查及日常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对企业逃避纳税义务的“走逃”行为加以制止。
1、“管理、稽查、服务”三管齐下,对“走逃户”实施多角度、全方位管理
1)对税源基础信息严格把关,加强源头控管
一是要求新办企业在初始登记时,提供详细的基础信息,特别是法人、财务主管等主要人员的相关信息要详细备案(如座机、手机、住址等)。二是加强实时控管,保证企业信息变更后及时备案。
2)构建信息资源内、外共享机制,便于社会综合治理
一是建立“信息交换”制度,从相关部门获取、收集详细信息(如从电信、银行等部门获取法人的信息、查找走逃企业所开具发票上购货方的信息,由购货方帮助联系等),全面掌控企业经营状况。二是通过信息共享,为社会综合治理提供依据。企业在走逃后,税务机关应当与相关管理部门联合,将走逃企业及法人信息公布于全社会,杜绝走逃企业更换身份、重新经营的现象。
3)扩大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手段
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手机的短信功能,增加税法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范围,将税收政策法规、走逃后果等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给企业法人等相关人员,增强法制观念,减少走逃机率。
2、各级政府部门齐抓共管,控制不规范企业的滋生
一是对走逃企业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可以采取例如取消其有关行业资质、限制其参与招投标等方法,使走逃企业没有生存余地。二是追究走逃企业的法人、股东或合伙人的连带责任,如:限制其出境、阻止其申请新办企业、降低其在金融机构的信誉等级、限制其进行不动产和有价证券的转让等。
3、借助社会舆论,建立奖惩机制,营造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大量守法纳税的正面宣传,可以树立诚信的典型,在全社会弘扬“纳税光荣”的观念;另一方面,对采取走逃方式躲避税务机关管理、逃避纳税义务的企业在全社会进行公告,加大对危害国家税收利益的典型个案的曝光力度,警示心存侥幸的违法经营者。同时,可制定适当的举报奖励机制,以经济手段激发社会公众的群体力量,使走逃企业无处藏身。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逃失联企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