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陈版主,关于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怎么确定确定

查看: 13674|回复: 24
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授予日市价-执行价???
国际大牌证书助您逆袭成功
升职加薪踏上快车道
有此证,升职加薪不是梦
你距离最高证书只有一指的距离
港中大-上国会强强联手
全球23强,免联考
本帖最后由 hitcher 于
08:44 编辑
如题,谢谢。
会计视野论坛帖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发帖人声明原创的帖子,中国会计视野有使用权和转载权。其他网站在写明来源、作者、会计视野论坛首发网址的情况下可以转载,原创作者保留禁止转载和向其他转载网站索取稿酬的权力。
想起当年的海南海药。。。
不太明白。。 正确的应该怎么确定?
我想应该和股票期权一样,都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考虑、不考虑摊薄效应都有)来确定公允价值吧。
二级市场上已经有报价了,一般不用再用第三层次的估值技术来计算其公允价值。
请教5楼,您说的“二级市场已经有报价”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这个公司的限制性股票在二级市场上流通?有公允价值?
锁定期没过,如何在二级市场流通?
(14.66 KB, 下载次数: 20)
19:34 上传
关于上市公司限售股权公允价值的确定。目前实务中的做法主要有3种,
1、直接采用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进行调整;
2、按照证监会日发布的《关于证券投资基金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估值业务及份额净值计价有关事项的通知》(证监会计字〔2007〕21号)所提供的公式进行估值;
3、采用其他估值技术进行估值。
而美国一般情况下采用限售股公允价值=市价-授予价
3.1 Stock Grants
Another type of stock award is a restricted stock grant that is given subject to the shares being returned to the company if certain conditions are not met. Common restrictions include the requirement that employees remain with the company for a specified period or that certain performance goals are met. Compensation expense for restricted stock grants is equal to the fair value (usually market value) of the shares issued at the grant date. This compensation expense is allocated over the employee service period.
本帖最后由 hitcher 于
08:46 编辑
谢过zhoujiliang版主!的确,如果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受激励对象就得付钱的话,那么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就等于股票市价减去授予价格。
请问这段“stock grants”的文字是哪里来的?看上去,他们的做法都是免费送的股份啊。我们国家好像有个不低于公告前“前二十日”半价之类的规定吧。
最近大家有没有觉得越来越多的公司喜欢采用限制性股票了?????
stock grants的文字来源于CFA Level II Volume 2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 , 5th Edition. Pearson Learning Solutions p. 234).
在2006年1月之前,US-GAAP也是允许公司采用市价-执行价来计算期权的公允价值,但之后只能采用估值方法来测算期权的公允价值。
Prior to the adoption of SFAS 123(R) in January 2006, U.S. companies were allowed to use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stock options granted to measure compensation expense. The intrinsic value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rket price on the day the options are granted and the exercise price of the option. In most cases, the exercise price of the stock options granted was equal to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stock on the grant date, so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options was zero and so was the compensation expense.
哥哥,这段文字说的啥?
你确定说的是限制性股票?我怎么觉得是option期权啊。而且,最后一句怎么说“大多数情况下,执行价格等于股票市价,造成期权内在价值和相应激励费用都是零”?
我在10楼里已经说明了这是美国会计准则关于期权的处理,2006/1起,US-GAAP开始强制要求公司使用估值方法测算期权的公允价值。
8楼英文部分为美国会计准则关于限制性股票的处理。
网上找到这段文字,时间是2006年的。
微软取消股票期权的背后
  去年(2005)FASB新会计准则开始生效,要求上市公司将给予公司高管及雇员的股票期权纳入会计费用项目,并从日起遵循新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而对于大多数采用日历年制作为会计年度的公司,必须在日之前将期权费用化。
  按照原来的会计准则,公司发行股票期权并不需要披露“期权的公允价值”———即不需要将期权计入费用,从而使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利润项目高估。而那些以向员工发放奖金或限制性股票为主的公司,却必须按照会计处理要求在财务报表中计入相应的成本或费用,从而减少了公司年末的盈利数字。
  FASB最早提出修改会计标准的建议是在1991年,当时反对的呼声异常高涨,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和新兴企业,因为股票期权是他们吸引人才和鼓励员工的一大法宝,能够克服公司在创业初期资金紧张的问题。在互联网经济繁荣时期,作为薪酬激励的股票期权大行其道。据美国雇员股权中心统计,截至2002年,共有近1000万名员工拥有股票期权。
  由于公司声称将股票期权费用化会对股票价格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场激烈的唇枪舌剑之后,FASB被迫做出了让步,但同时出台了一个折衷的准则,即SFAS123,其中规定企业必须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或代理权公告中披露发放的股票期权及其公允价值。
  然而十年之后———在后安然时代,警钟依旧长鸣,国际大公司丑闻接踵败露,不正当、不道德的会计操纵行为仍未绝迹,警醒的FASB重新将股票期权费用化提到日程之上。那些步安然后尘的公司如环球电讯与世通公司都无一例外地成了贪婪的代名词,公司的败落让每一双关注的眼睛都看到了庐山真面目:持有大量股票期权的公司高管人为地抬高股票价格以谋取私利。
  很多公司为了表明自己坚决与那些做假账的公司划清界限,纷纷开始自觉自愿地在代理权公告中将期权费用化,进而证明公司财务合理合法。2002年,包括通用电气、第一银行、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宝洁以及通用汽车在内的多家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将把期权计入费用。另外一些公司如微软,则宣布他们已经开始取消所有作为薪酬激励的股票期权。
  随后在2004年初,FASB出台了有关期权费用化的财务会计准则第123号文(修订)即SFAS 123(R)。
hitcher 发表于
哥哥,这段文字说的啥?
你确定说的是限制性股票?我怎么觉得是option期权啊。而且,最后一句怎么说“大多 ...
美国国内税务法则对激励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有法律规定,即不得低于公司可赎回普通股的公平市场价格,同时对拥有公司投票权10%以上者的期权行权价还有特别的规定。
本帖最后由 hitcher 于
14:28 编辑
& & 我们来看个例子吧。
& & 这是齐心文具(002301)的激励草案截屏:
齐心文具.jpg (107.96 KB, 下载次数: 12)
14:24 上传
这里大家要理解两个问题:
1)为何每股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是7.85?
因为限制性股票是激励对象在被授予时就要按“授予价格”拿钱买的,那么其享受到的优惠自然就是授予日股价-授予价格,也就是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了。齐心文具出草案的时候并没有最终确定授予日,所以它举了例子:如果授予日股价为15.7,授予价格为7.85,那么激励对象在这天购买公司股票时每份可以少花15.7-7.85=7.85元了。这与股票期权不同之处在于,股票期权的激励对象要在将来行权出钱购买。
2)每年的费用如何计算?这样考虑522万股的解锁安排,截图如下:
齐心文具2.jpg (53.45 KB, 下载次数: 5)
14:25 上传
总费用的4098万要分三批考虑。第一批的行权日为预计为,第二批为,第三批为。
以2011年的费用计算为例,图示如下:
齐心图例.jpg (20.57 KB, 下载次数: 3)
14:25 上传
2011年应承担费用=第一批解锁股票相应费用*1/4+第二批解锁股票相应费用*1/6+第三批解锁股票相应费用*1/8
& && && && &&&=*(1/4+1/6+1/8)==739.9万
其他年度计算如下:
2012年应承担费用=第一批解锁股票相应费用*2/4+第二批解锁股票相应费用*2/6+第三批解锁股票相应费用*2/8
& && && && &&&=*(2/4+2/6+2/8)==739.9万*2=1479.8万
2013年应承担费用=第一批解锁股票相应费用*1/4+第二批解锁股票相应费用*2/6+第三批解锁股票相应费用*2/8
& && && && &&&=*(1/4+2/6+2/8)=1138.3万
2014年应承担费用=第一批解锁股票相应费用*0+第二批解锁股票相应费用*1/6+第三批解锁股票相应费用*2/8
& && && && &&&=*(0+1/6+2/8)==569.1万
2015年应承担费用即为剩余的171万。
(20.57 KB, 下载次数: 8)
14:25 上传
齐心这个还好理解。有的公司的草案就不太好理解了。比如这个上市公司的激励草案,它假设授予日是2011年4月,但是2011年却不分摊费用。
永强.jpg (46.58 KB, 下载次数: 1)
14:32 上传
270是2011年的期权费用?
本帖最后由 飞草 于
14:10 编辑
关于上市公司限售股权公允价值的确定。目前实务中的做法主要有3种,
1、直接采用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进行 ...
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限制性股票的会计处理的公告
08:01:15&&评论(0)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
证券代码:002489证券简称:浙江永强公告编号:
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限制性股票的会计处理的公告
本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并对公告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负连带责任。
日,公司公告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第十章限制性股票的回购注销中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费用摊销等核算有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规定,公司在授予日按照期权定价模型对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进行重新核算,并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总额进行摊销。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规定,公司将按照下列会计处理方法对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成本进行计量和核算:
(1)授予日会计处理:根据授予数量和授予价格,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
(2)锁定期内会计处理: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在锁定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所有者权益。激励成本在非经常性损益中列支。
(3)在解锁日,如果达到解锁条件,可以解锁;如果全部或部分股票未被解锁而失效或作废,按照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处理。
每股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授予日股票价格-期权价值-授予价格。
授予价格按不低于本计划草案摘要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50%确定为13.44.元/股。授予日股票价格为25.76元/股,期权价值为7.76元/股,则每股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为4.56(4.5574)元。
本计划拟授予的激励对象股份总数为183万股,限制性股票应确认的总费用(=每股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183万股,即183万股限制性股票应确认的总费用为:4.56元×183万股=834万元。前述总费用由公司在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锁定期,在相应的年度内按3次解锁比例(30%:30%:40%)分摊,同时增加资本公积。
按上述183万股限制性股票应确认的总费用834万元,授予日为日,则2012年-2015年限制性股票成本摊销情况见下表:
单位:万元
(1)上述成本预测和摊销是根据本计划一次性授予183万股进行的测算。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考虑,我们未考虑所授予限制性股票未来解锁的情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在计划终止并回购限制性股票后,公司需将上述费用按照加速行权来处理,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
特此公告。
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14:1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57.99 KB, 下载次数: 625
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限制性股票的会计处理的公告
08:01:15&&评论(0)条 随 ...
每股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授予日股票价格-期权价值-授予价格。
限制性股票持有人承受了限售期内股票下跌的风险,也就是相当于持有人卖出了一个认沽期权
每股限制性股票的理论激励成本=预计卖出日的股票价格折现到当前时点-授予价格-执行价为市价、行权期为限售期的认沽期权
问题是预计卖出日的股票价格折现到当前时点的价格很难确定,所以以前的美国会计准则就直接用市价-授予价了
每股限制性股票的公允价值=授予日股票价格-期权价值-授予价格。
限制性股票持有人承受了限售期内股 ...
如此推理,所有的限售股公允价值都要扣除看跌期权公允价值
站长推荐 /1
申报IPO在结构上财务规范占60%为主,其中财务规范化占的时间也是最长的,从资料准备和财务相关总价是占80%以上。所以很多公司都以财务为主开展申报工作。本次嘉宾主要分享IPO财务相关部份,要准备什么,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容易出现哪些问题等等。活动由元年云快报支持举办。
function Aes($str,$key)
for($i=0; $i
Powered by查看: 477|回复: 1
关于限制性股票的处理问题
国际大牌证书助您逆袭成功
升职加薪踏上快车道
有此证,升职加薪不是梦
你距离最高证书只有一指的距离
港中大-上国会强强联手
全球23强,免联考
陈版主,您好! 公司因需要,在做限制性股票激励的时候,解锁期后可以由大股东回购,现在想改成可以上市流通,但需补交一部分资金,请教应该如何处理?
根据准则:股份支付的可行权条件的修改,导致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增加,需要增加成本,其中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增加=修改日前后的权益工具的差额,可是这个差额我该如何确认,谢谢!
会计视野论坛帖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发帖人声明原创的帖子,中国会计视野有使用权和转载权。其他网站在写明来源、作者、会计视野论坛首发网址的情况下可以转载,原创作者保留禁止转载和向其他转载网站索取稿酬的权力。
请说明具体的背景信息,特别是变更前后的相关条款。大股东回购价格如何确定?上市流通应满足什么条件,与原先大股东的回购条件有无区别?上市流通后有无其他特殊限制?
站长推荐 /1
申报IPO在结构上财务规范占60%为主,其中财务规范化占的时间也是最长的,从资料准备和财务相关总价是占80%以上。所以很多公司都以财务为主开展申报工作。本次嘉宾主要分享IPO财务相关部份,要准备什么,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容易出现哪些问题等等。活动由元年云快报支持举办。
function Aes($str,$key)
for($i=0; $i
Powered by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如有问题敬请留言。概不还价、免费索要,请勿扰!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适用性选择的研究
下载积分:1700
内容提示: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适用性选择的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03|
上传日期: 13:24:3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7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适用性选择的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请教陈版---限制性股票激励会计处理
国际大牌证书助您逆袭成功
升职加薪踏上快车道
有此证,升职加薪不是梦
你距离最高证书只有一指的距离
港中大-上国会强强联手
全球23强,免联考
回复 chierbuxi 的帖子
“授予日不作会计处理”是指在并非授予日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中,对所授予的权益 ...
陈版 2014年会计教材 股份支付 第303页&&有这么一句话“以内在价值计量该权益工具,内在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个 内在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怎么理解呢? 这句话应该仅适用于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吧?权益结算只用的是授予日的公允或说是内在价值。?
陈版 2014年会计教材 股份支付 第303页&&有这么一句话“以内在价值计量该权益工具,内在价值的变动计入当 ...
这一条是针对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请看《讲解2010》P183中的说明:
3.权益工具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时的处理
在极少情况下,授予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在获取对方提供服务的时点、后续的每个报告日以及结算日。以内在价值计量该权益工具,内在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企业应当以最终可行权或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为基础,确认取得服务的金额。内在价值是指交易对方有权认购或取得的股份的公允价值,与其按照股份支付协议应当支付的价格的差额。企业对上述内在价值计量的已授予权益工具进行结算,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1)结算发生在等待期内的,企业应当将结算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即立即确认本应于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服务金额;
(2)结算时支付的款项应当作为回购该权益工具处理,即减少所有者权益。结算支付的款项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内在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这一条是针对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请看《讲解2010》P183中的说明:
3.权益工具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 ...
我刚刚看到了,那我还是不理解,内在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是啥意思,如果只适用权益结算的话,那只用到授予日的公允价即内在价值,何来内在价值的变动呢?
我刚刚看到了,那我还是不理解,内在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是啥意思,如果只适用权益结算的话,那只用到 ...
内在价值的变动计入损益,是因为内在价值计量仅仅是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的权宜之计,暂时以授予日的内在价值计量,但在后续还要不断调整其计量金额(这是对权益工具在授予后不再确认其公允价值变动的原则的一项例外)。最终要使等待期满时累计确认的费用等于行权价与当日市价之差与授予权益工具的数量的乘积。而股份支付费用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计入损益,所以对其公允价值估值的调整也就是计入损益。
内在价值的变动计入损益,是因为内在价值计量仅仅是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的权宜之计,暂时以授予日的内 ...
最终要使等待期满时累计确认的费用等于行权价与当日市价之差与授予权益工具的数量的乘积。也就是等于的是等待期满那一天的市价而不是用 授予日当时的市价?此外如果是授予限制性股票,这个股票是从大股东那里受让来的,分录是 借 管理费用 贷:股本溢价吗?不是贷:其他资本公积?
1、这种做法是仅仅针对在授予日不能合理估计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特殊情况的,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其他情况应按授予日公允价值,后续不再确认其变动。2、在确认费用同时贷记其他资本公积,等待期满后转股本溢价。&
在极少情况下,授予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在获取对方提供服务的时点、后续的每个报告日以及结算日。以内在价值计量该权益工具,内在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企业应当以最终可行权或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为基础,确认取得服务的金额。内在价值是指交易对方有权认购或取得的股份的公允价值,与其按照股份支付协议应当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陈版,这一段一直不理解,内在价值和公允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应当是使最终累计确认的费用尽可能接近于使用授予日公允价值计量权益工具情况下等待期内累计应确认的费用。&
公允价值的确定要考虑包括时间价值等在内的多项要素,因此内在价值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公允价值。但在公允价值实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以内在价值代替,但不断地要求对内在价值进行修正。&
谢谢陈版,有没有可以帮助理解内在价值的案例?
附件是EY Global编写的《International GAAP 2014》第三十章,请看其中的8.8节“Awards whose fair value cannot be measured reliably”。
(1.41 MB, 下载次数: 89)
19:0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本帖最后由 suguar 于
23:43 编辑
回复 chierbuxi 的帖子
“授予日不作会计处理”是指在并非授予日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中,对所授予的权益 ...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注意区分“标的股票”和“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中授予的权益工具”。两者并非同一概念。即使是采用限制型股票方式的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本身也不是股份支付准则中讨论的所授予的权益工具。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中授予激励对象的权益工具是一项在满足规定条件的前提下以固定价格购买固定数量标的股票的权利,其内在价值(授予日公允价值)等于标的股票公允价值与约定的行权价格之差。我们所说的在授予日立即确认费用或者在等待期内分期确认费用的“股份支付费用”实际上是指该权益工具的价值,而不是标的股票的公允价值。对这两者的区别要搞清楚,就容易理解了。
是不是分别就股票和权益工具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借:管理费用& &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此处是直接计入溢价吗,还是先计入资本公积????不是限制性股票吗,为什么可以立即行权,没有禁售期吗,不需要满足解锁条件吗)
可以这样理解。另外须注意:在满足解锁条件之前,还需根据CAS 37第十一条的规定,就回购这些股票的义务确认一项负债。这一点在证监会的《2013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中也有提到。&
附件是EY Global编写的《International GAAP 2014》第三十章,请看其中的8.8节“Awards whose fair value c ...
立即可以行权的股份支付为什么是直接记入股本溢价~~~而不是先记入资本公积~等到实际行权再转入溢价
附件是EY Global编写的《International GAAP 2014》第三十章,请看其中的8.8节“Awards whose fair value c ...
立即可以行权的股份支付为什么是直接记入股本溢价~~~而不是先记入资本公积~等到实际行权再转入溢价'
授予后立即可以行权,表明权益工具已经授予(无论激励对象最终是否行权)。所以应按照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价值直接贷记股本溢价。如前所述,所授予的权益工具不是股票本身,而是期权。&
教科书永远只是教科书,讲解的案例是授予期权,和限制性股票还是有区别的。限制性股票在授予日是吸到员工的钱了,只是卖价比市价便宜,股本的变化在中登公司已经登记了,事务所也出具验资报告了,所以要进行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贷:股本&&贷:资本公积
不要忘记:对限制性股票,还要同时确认回购义务。&
陈版主,看了上面的资料,,我整理限制性股票会计分录为:
限制性股票会计分录
1、限制性股票授予日,按授予价格缴款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股票面值*股数)
& &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同时确认负债: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按授予价格)
& & 贷:其他流动负债—限制性股票回购
2、资产负债表日分摊本年成本(按模型确定价值直线法分摊):
借:管理费用—限制性股票(母公司部分)
贷:资本公积—其他
3、确认子公司费用
借:长期股权投资—清远公司
贷:资本公积—其他
借:管理费用—限制性股票
贷:资本公积—其他
合并抵消:
借:资本公积—其他
贷:长期股权投资—清远公司
4、到期日,成功解锁,按解锁数量和金额
借:其他流动负债—限制性股票回购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按授予价格)
5、到期日,未成功解锁,按回购数量和金额
借:股本(库存股,未回购时)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
借:其他流动负债—限制性股票回购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按授予价格)
冲回前期费用:
借:资本公积—其他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请问这样对吗,请指教。
1、确认回购义务的资本公积明细科目直接是股本溢价,不是其他资本公积;2、最后如果未满足解锁条件,需要回购的,则冲回前期已确认费用的影响应直接贷记最后年度的管理费用,不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本帖最后由 zengfengxia 于
11:22 编辑
请教陈版关于授予日的认定,无论是限制性股票还是股票期权是不是都是股东大会通过日?限制性股票的董事会实际安排员工缴款日应当与授予日无关,若股东大会通过后,员工未实际缴款,表明放弃授予减少授予数量。不能因此认为员工缴款日为授予日对吗?
实务中会存在股东大会通过日市价较高而股东缴款日市价下跌的情况(甚至低于行权价),可能会有部分被授予日放弃,但我理解不能因此认为员工实际缴款日才是双方达成一致的授予日?
另外,确认回购义务时是做股本溢价还是做库存股?
1、基本赞同你的理解。2、确认回购义务时,按财政部的意见是借记库存股,但我个人不赞同,因为这时并不是公司自身持有自己股份,股份还是登记在激励对象名下的,在一些情况下激励对象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行使股东权利&
54楼的问题请教陈版
陈版主,看了上面的资料,,我整理限制性股票会计分录为:
限制性股票会计分录
1、限制性股票授予日,按 ...
陈版,对于未满足回购条件而回购的,是否一定要冲回以前确定的管理费用,还是需要看对于可行权条件的满足情况?
如果不满足服务期限条件和非市场业绩条件的,则冲回已确认的费用;如果已满足这两类条件的,则不冲回。&
本帖最后由 2828466 于
10:14 编辑
内在价值的变动计入损益,是因为内在价值计量仅仅是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的权宜之计,暂时以授予日的内 ...
陈版,请教:限制性股权激励股份支付的所得税税前扣除金额与授予权益的公允价值(授予日股票公允价值和授予价的差异)是一种什么关系,是相等吗,还是有其他的关系。谢谢。
不同。税务上的扣除金额是(实际解锁日目标股份市价-原授予价格)*实际解锁股数。这胡会计上在授予日即确定了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并在后续保持不变不同。会计上确认的费用与实际行权时的股价无关。&
回复 chierbuxi 的帖子
对于分期解锁的股份支付,每期解锁的部分应当单独作为一项股份支付,在其各自的等 ...
陈老师,对于这样的限制性股票期权,如果在授予日后的第48个月,未满足解锁条件,第三期解锁数量为0,是否在第四个周年对前几个周年已确认的因第三个解锁期股份支付产生的费用予以冲销,金额=-a/3/4*3
在确定不能满足解锁条件之日即可进行该账务处理,将以前期间确认的与不能解锁部分对应的股份支付累积费用冲回,调整本期的管理费用。同时本期不再确认与不满足业绩条件的股份相关的股份支付费用。&
陈老师,对于这样的限制性股票期权,如果在授予日后的第48个月,未满足解锁条件,第三期解锁数量为0,是 ...
陈版,您好,有问题再向您确认一下:如:日授予股票激励计划,日解锁20%,解锁40%,日解锁40%。日解锁时,基本满足解锁条件,少量因考核或辞职不符合解锁条件,那么需要将这部分不符合解锁条件部分在2014年确认的管理费用在2015年借:管理费用 贷:资本公积冲回;②日根据报表可以确定不满足第二期的业绩要求,那么2015年度中确认的费用中将解锁部分分摊的冲回,该部分在2014年度确认的费用也同时冲回?③日如何考虑在2014年和2015年已确认了第三期解锁分摊的费用?如果预计第三期也无法满足业绩要求,是否在日将2014年和2015年确认的费用全部冲回?④如果因2015年不满足业绩条件,不确认2015年分摊的费用,同时需要冲回前期确认的费用,那么附注管理费用科目中是否是将该部分单独列项以负数列示?
陈版,您好,有问题再向您确认一下:如:日授予股票激励计划,日解锁20%,2016年1 ...
1、日根据报表可以确定不满足第二期的业绩要求,则2015年不确认与第二期相关的股份支付费用,并将2014年内已确认的第二期股份支付费用在2015年度冲回,冲减2015年度的管理费用。
2、日,如果预计第三期的业绩条件也很难满足,则2015年内不确认与第三期相关的股份支付费用,并将2014年内已确认的第三期股份支付费用在2015年度冲回,冲减2015年度的管理费用。如果后续2016年度的业绩达到考核条件的,则第三期股份支付的相关费用将全部作为2016年度的管理费用确认。
上述冲减可能导致2015年度的“管理费用——股份支付”出现负数。
另外,建议务必注意以下问题:
1、因为基于“公司2016年完成业绩达到行权条件的可能很小”的预期,在2015年度内没有确认与第3期解锁部分相关的股份支付费用,并将前期累计已确认的该期费用全部冲回,因此应当注意该假设与所公布的2015年年度报告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中对未来业务发展预测等前瞻性信息的披露的一致性。如出现矛盾的,应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注册会计师对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的责任》的相关规定进行适当处理。
2、如果2016年的业绩超出预期,导致第3期最终达到解锁条件的,则第3期对应的股份支付费用将全部计入2016年度的管理费用。
3、对于此类以账面净利润或净资产收益率为主要业绩条件的股份支付计划,要当心出现一种特殊的“死循环”,即:某年扣除股份支付费用之前的净利润是满足该年度解锁或行权的业绩条件的,但如果因此而导致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则扣除股份支付费用之后的净利润将不满足业绩条件;反过来,某年度因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前的净利润不满足业绩条件而冲回前期已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之后,反而有可能导致其满足该年度业绩条件。对此类“死循环”情形如何处理,公司应当注意做好预案,必要时提请股权激励方案中规定的对该方案有解释权的机构对相关指标的含义作出进一步具体解释。
站长推荐 /1
申报IPO在结构上财务规范占60%为主,其中财务规范化占的时间也是最长的,从资料准备和财务相关总价是占80%以上。所以很多公司都以财务为主开展申报工作。本次嘉宾主要分享IPO财务相关部份,要准备什么,要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容易出现哪些问题等等。活动由元年云快报支持举办。
function Aes($str,$key)
for($i=0; $i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