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贸易壁垒国企之间资金流动壁垒

“隐形壁垒”如何打破_凤凰资讯
“隐形壁垒”如何打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是政策法规落实方面,部分政策措施缺乏配套细则,有的政策针对性、操作性还不够强,个别地方对国家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执行还不到位;二是政府管理服务方面,行政审批有待进一步精简优化,地方监管服务有待同步提高,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维护公平竞争;三是市场环境建设方面,“玻璃门”“旋转门”在一些地方、行业仍不同程度存在,生产要素成本较高的问题比较明显;四是企业自身发展方面,部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对滞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技术创新。
原标题:“隐形壁垒”如何打破“市场需求不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民间投资信心不足。”“‘隐形壁垒’‘身份歧视’仍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管理服务还存在缺失疏漏,影响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督查”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财政部副部长刘昆、工信部副部长冯飞对督查发现的问题直言不讳。增速降、占比降:“双降”根源在哪里1至4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2%,比全部投资增速低5.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速低7.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出现下滑,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个百分点——增速与占比出现“双降”。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情况开展专项督查。5月20日到30日,国务院派出了9个督查组,赴18个省区市,开展为期十天的实地督查。9个专项督查组共召开300多场座谈会,实地走访500多家民营企业,发放调查问卷10000多份。“从督查的总体情况看,各地正在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但与此同时,企业也反映了不少问题。”张勇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法规落实方面,部分政策措施缺乏配套细则,有的政策针对性、操作性还不够强,个别地方对国家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执行还不到位;二是政府管理服务方面,行政审批有待进一步精简优化,地方监管服务有待同步提高,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维护公平竞争;三是市场环境建设方面,“玻璃门”“旋转门”在一些地方、行业仍不同程度存在,生产要素成本较高的问题比较明显;四是企业自身发展方面,部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对滞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技术创新。“融资难”“融资贵”:老问题为何仍难解“在赴福建、江西督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民营企业反映最集中的一个问题。”张勇说。民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无论是资产规模以及抵押、担保能力都相对比较弱。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不少中小企业在贷款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存在所谓的银行“惜贷”“抽贷”“压贷”“断贷”等问题。部分民营企业反映,按照当地银行的规定,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必须先收回,才能再进行新的贷款。而这些资金都用在原料和半成品上,贷款到期时很难把产品全部卖光,因此无法在规定时间把全部资金收回还给银行,这造成了资金链的紧张——如何解决类似问题?“破解难题,需要多方发力。”张勇说,目前,福建、江西的政府部门专门拿出预算内资金,组建应急周转基金,帮助企业顺利持续地拿到贷款,能够“连连贷”“无间贷”。这方面,值得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快改革创新。此外,应该更多地给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渠道,包括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国家发改委在不断加大企业债券的支持力度,使企业融资能够多元化、多渠道。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加快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玻璃门”“弹簧门”:“隐形壁垒”怎么破目前,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受到追捧。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要求平等参与、公开透明”。但在实践中,中小企业的参与度依然不足,“玻璃门”“弹簧门”依然存在。目前开展的第二批206个PPP示范项目中,大部分社会资本合作方仍是央企、省属国企或其他大型企业。“总体看,PPP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我们在督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刘昆指出。一是当前PPP项目储备比较丰富,但是项目落地困难,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PPP对参与各方的管理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二是PPP立法还有待跟进,许多部门都出台了政策措施,但是统筹不够,各地在执行中遇到一些障碍。三是有的企业家反映,现在各地优质的PPP项目资源基本上都被国企垄断了,民企要投入PPP项目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参与好项目比较困难。四是有个别地方反映,政府部门合同意识较差,担心参与一些项目之后政府又会改变有关条件。“这些问题,我们高度关注。”刘昆表示,下一步,中央财政将继续积极推进PPP法制建设,加强政策协调和统筹。落实好PPP财政支持政策,使PPP基金、财政奖补等政策落到实处。在已经推出两批示范项目的基础上,将继续增加示范项目,严格绩效考核,督促项目加快落地。与此同时,还要提升政府履约守信的意识,畅通民营企业参与的通道,使民间投资通过PPP方式真正有效进入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市场。“通过参加对黑龙江、吉林的督查,我们发现,一是经济结构性问题,二是发展环境和体制机制的问题。在新一轮东北振兴当中,更好更快地发展民营经济,将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冯飞说。尤其在降低制度性成本方面,必须要下更大的力气,通过改革开放优化市场环境,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真正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本报北京6月7日电 本报记者 冯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12137
播放数:242023
播放数:351571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温州大规模干部公选完成 打破体制壁垒 &&& 证券时报网()07月27日讯&&
近日,107名从层层角逐中脱颖而出的年轻干部在温州市委党校开始了为期10天的上岗培训。至此,于今年6月初启动的2012年温州市、县(市、区)联合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已完成全部选拔程序。这场被称为温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干部公选工作,因推出职位之多、选拔范围之广,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据统计,报名参加联合公选者达3993人,通过资格审查的有3517人。
这是《温州市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行动计划(年)》出台实施以来,温州市创新推进干部年轻化所取得的首个实践成果。
温州网消息,这场规模空前的联合公选的意义,远不止于选拔了107名优秀年轻干部,它的打破体制壁垒,把选人视角向国企、高校、“两新”组织、大学生村官、村两委成员等群体延伸,还向社会传递了温州党委政府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的强烈信号。
公选中,温州市本级把团市委副书记等5个职位面向全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80后”选拔,县(市、区)面向“80后”选拔的70个岗位,则全部面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以及规模以上企业管理人员、大学生“村官”、村“两委”成员、优秀自主创业人员选拔,积极探索建立开放式选人机制。据统计,此次公选中,民营企业、大学生村官、村“两委”成员和优秀自主创业人员共有791人报名。从选拔结果看,来自浙江省内高校的有1人,国企有2人,大学生村官有1人,农村社区负责人有9人,实现了打通体制门槛的预期效果。
相关阅读: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实时热点专区
&&&&中国资本市场信披平台实时发布上市公司、基金、港股、监管文件等各类公告,提供免费订阅功能,手机短信提醒。信息公告,即刻知道,详情请登录。
  声明:此栏目文章为证券时报网()原创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证券时报网拥有完整版权。经证券时报网授权转载的,必须正确标注来源。侵权必究。来看私银家如何打破资产配置的行业壁垒--百度百家
来看私银家如何打破资产配置的行业壁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私银家是一家专注于高净值用户的高端财富管理平台,平台打造自由人理财师、打造C2C模式,玩法类似于美国的LPL。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中产以上群体财富快速积累,理财成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理财师成为了非常炙手可热的职业。目前中国的理财投资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私银家就是一家打通财富管理行业、专注于为高净值客户服务的管理平台。
资产配置如何让鸡蛋不在一个篮子里?
私银家的目标用户群体是高净值用户,所谓高净值用户是指手上有100万美金以上的可投资资金,这样的群体最显著的特征是更倾向于购买百万以上的理财产品,此类产品安全性更好,收益率更高。
目前私银家实际是一个为客户、理财师和第三方理财机构提供平台化服务的机构,这是最近火爆的C2C模式。它的商业模式和打法非常类似于美国的LPL。
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目前是资产高度分散的格局,单一的金融平台只能买到该机构自有产品。市面上有成千上万家资产管理机构,二级市场投资、一级股权投资、房地产融资等垂直领域不同投资机构各有千秋。但是我们都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资产配置需要在股市、债券、黄金和房地产基金之间进行合理配置。
国外先进的金融机构一般会为用户进行配置打包服务,类似于瑞士的UBS,它能够做到为世界上任何一个用户寻找到世界上任何一种资产进行配置打包,这也是一家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私银家CEO王旋向鸵鸟电台透露:目前中国大多数投资理财平台还是纯销售导向为主,私银家希望能为中国的高净值用户打造一个跨平台、多种类产品配置的平台。
目前私银家的业务主要包括为:信托、资产管理和阳光私募等产品,以及海外保险、保本的海外投资等多元化的产品。
从自由人计划到多样性产品
在中国接触到任何一个理财师,你都会听到他介绍自己是来自于哪一家金融机构的。但是,在资本市场更为发达的美国,有近三成理财师则是自由人。美国有专门为这些独立理财师提供服务的平台型机构,类似于LPL,他们为拥有稳定客户的独立理财师提供产品源、CRM系统等一条龙服务,理财师在平台上实现轻创业。
私银家早期的自由人计划也是寻找优秀的理财师为客户进行资源配置。在私银家的平台上,理财师可以获得高于传统金融机构5~10倍的佣金,当天结佣。
相较于经验,手上有丰富打法的产品对于理财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私银家的业务方向以平台募集多样化产品为卖点,拥有很多其它平台没有的理财项目,类似于政信项目、固收债券、海外保险等种类。
严格风控如何实现?
徐翔被抓引起了金融界的震动,也撕下了阳光私募的一块“遮羞布”,阳光私募并不是那么阳光。获得巨额的回报收益背后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王旋表示投资类产品主要分为浮动类收益和固定类收益,阳光私募等浮动类产品是无法通过有效的手段把控风险的。不同的投资者性格不同,一些具有冒险精神的投资者会倾向于这类收益极高风险极大的产品。私银家在充分标明了产品的风险之后会尊重投资人的意愿。
而在固定类收益产品方面,私银家有一整套自己的严格风控标准。对于项目的行业驱动方向、公司的评估调查、还款来源风险评估、抵押物品和抵押方的担保价值等多达九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至于平台的风控水平,私银家还将自有资金和平台资金进行了分离,避免了平台利用客户资金的可能性,降低了投资人风险。
私银家拥有顶级的风控专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第三方担保,将风险控制做到了极致。
除了严密的风控和跨平台的产品组合,王旋还向鸵鸟电台阐述了私银家在业界的独到优势:大额产品对于时效性有非常精准的要求,私银家的合作产品全部高度透明,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募集进度、产品要求明确告知用户。
关于盈利模式,王旋向鸵鸟电台透露:目前私银家主要的目标还是在于吸引用户,未来考虑通过向下游收取平台使用费获取一定的收益,最主要的是通过大规模集中采购获取议价能力,降低获取产品的成本之后获取收益。在美国金融机构也是主要以规模驱动获取收益。
私银家的团队中,董事长徐军拥有15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是麦肯锡亚洲区最年轻的全球合伙人。CEO王旋拥有10年银行从业经验,曾任汇丰银行大中华区战略执行副总裁。顾问团队里有前中国民生银行执行董事、总行行长王浵世,平安证券董事长谢永林,前高盛董事总经理王颐,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洋。整套团队阵容在业界可以用剽悍来形容。
私银家在2015年1月平台在网站和APP上正式运营,平台上有超10万专业理财师,累计交易金额超过140亿元,服务用户超过12万人。
日前私银家宣布已获得由IDG资本领投的千万美元A轮投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7355
热门文章HOT NEWS
周亚辉今日终于实在忍无可忍,公开指出空空狐的故事是断章取义,自...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民间投资:还有多少隐形“壁垒”需要打破_新华每日电讯
大门敞开却进不去、知识产权保护缺失、贷款难成本高期限短……
民间投资:还有多少隐形“壁垒”需要打破
日 08:23:14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4版
【字号 】【】【】【】
  公平的营商环境,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基本前提,也是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的保障。民企投资是否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后能否享有同等的政策优惠?在融资方面到底面临什么瓶颈?记者近日跟随国务院督查组在河北、山西、辽宁、江苏、福建、四川等地进行了督查调研。
大门敞开却进不去:“隐形门槛”让民企“望而却步”
  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是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督查发现,各地高度重视民间投资市场公平环境建设,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但“隐形门槛”依然存在。
  一些项目看似向民企敞开大门,但设置的资质条件、工程业绩、专业要求等过高,民间资本很难达到要求。“有的招投标中限定‘企业要有30年以上行业经验’、‘取得多项国际证书’等硬性条件,这让民间资本望而却步。”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有治说,这样的高门槛等于把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排除在外!
  民间投资参与PPP项目的情况也是此次督查重点。据了解,东部某市推出十多个PPP项目,明确要求民间资本和国企合作进入,但由于民营资本在合作中往往无法享受同股同权同等待遇,民营企业感到很难参与。
  为放宽民资准入领域,打破行业壁垒,不少地区纷纷“出招”。2010年以来,浙江省先后出台22个实施意见和细则,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农村、交通、教育医疗、金融服务等领域。广东出台的“粤36条”要求,基础设施、政策性住房、国防科工等六大领域16个行业敞开胸怀,鼓励民资进入。
  督查中,民营企业家普遍期待,各地政府和部门能够进一步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切实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提振投资信心。
市场环境建设路还很长:民企的困难谁来“眷顾”
  民企在市场竞争中“二等公民”的地位,成为不少民营企业家的吐槽点。“民营企业信誉再好,最高也只能被评为AA+,而国有企业同等条件下一般都能评上AAA,这相当于给民营企业融资人为制造了瓶颈。”辽宁一家民营企业老总表示,希望能够以市场竞争力为标准,一视同仁地对待行业内各种所有制企业。
  在山西,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向督查组反映,一些政府部门采购会设立限制性条件,比如采购一两百万的设备,却要求企业注册资金在1个亿以上,“这明显不合理!是为大型企业‘量身定做’!”
  江苏法尔胜泓昇集团董事长周江反映,目前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民企在争取科研项目方面难度很大,迫切希望国家多给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
  除一些不公平待遇,知识产权保护缺失严重影响了民企创新和研发投入的意愿。成都星空三维公司负责人余晟睿向督查组反映,公司发明的3D打印产品,才上市一个月,就出现了非常相似的仿制品。“公司专利审批需要很长时间,从去年10月开始到现在还没批下来。面对这些假冒产品,我们无可奈何,非常苦恼。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民营企业不在少数,迫切希望政府在维护市场环境公平、加大打击造假力度上能做出更多努力。”
  不少民营企业在督查中反映经营成本上升过快,影响投资意愿,但也有一些地方为民营企业降成本提供实惠。江苏省无锡市出台了工商业企业用水价格下调1元/吨、用电价格降低3.12分/度等32条降成本举措,预计一年可降低实体经济企业负担200亿元左右。
贷款难、成本高、期限短:融资难题苦不堪言
  融资难、融资贵是民企的痛点之一,破解融资难事关民企的壮大发展。督查了解到,多地“出实招”来破解融资难题。
  浙江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年审制贷款、循环贷款、无还本续贷等还款方式实现企业贷款到期与续贷无缝对接。广州市建立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股权交易中心。然而,优惠政策“春风吹不着”、民资高利贷“吃不消”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东部某省份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向督查组反映,企业投资一个项目需融资2亿元,多方申请贷款无果,最后仅从农信社贷到500万元,年息10.4%,还要把30%的贷款资金返存银行。
  银行频繁抽贷也让小微企业“举步维艰”。河北石家庄东方丽人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于2011年从做出口贴牌转向集中做国内自主品牌。银行认为企业有风险,连年多次抽贷1000万元,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总经理岳丽丽谈起这一经历一度落泪。
  福建省金融办主任付朝阳从金融部门角度剖析了当前民企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他认为,融资难与许多银行只关注于部分民企违约造成贷款风险,而很少考虑区域差异性和企业个性化贷款需求有很大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人感冒,全家吃药”。这当中,存在大量地区和行业“一刀切”的现象。
  为解决融资难问题,不少民营企业呼吁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创新融资方式,出台促进民营企业上市挂牌政策措施,降低企业发债门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记者:于佳欣、董小红、姜琳、庞书纬、华晔迪、朱基钗、陈春园、王自宸)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欢迎您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0 - 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破部门壁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