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帮欧莱雅和乐视推广联盟做高校推广的是哪家公司?

欧莱雅/联合利华/资生堂为什么都喜欢收购美国化妆品品牌?|界面新闻oJMedia收购,历来是化妆品巨头们自我扩张的重要手段。收购一个化妆品品牌,尤其是正在成长期的独立品牌,风险会比自己原创一个品牌更小,而且也省时省力。毕竟,就如品观君常说的那句话一样:
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那根本就不叫问题。
然而,市场上优秀的潜在收购对象并不算太多,而等着收购的企业却是不少的。近年来已经可以越来越明显地察觉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国际巨头们十分钟爱美国品牌,它们买起美国的化妆品品牌来,就跟品观君老妈提着篮子进了菜场一样。
品观君大致数了一下,排除掉宝洁瘦身出售一揽子日化品牌外,欧洲、美国和日本的4家化妆品巨头近3年一共在美国收购了18个化妆品品牌。注意,是3年内!这占了它们全球收购案的大部分。
美国化妆品有那么好吗?
雅诗兰黛:美国高端化妆品巨头爱买美国化妆品
近3年收购美国品牌:Le Labo、RODIN olio lusso、格莱魅、Becca和Too Faced
要说最爱收购美国化妆品品牌的国际巨头,雅诗兰黛肯定要算一个代表,尽管它不是典型。为什么说它不是典型呢?我们下文接着说。
2016年10月,雅诗兰黛宣布以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彩妆品牌Becca Cosmetics。这比数额不小的收购,一时间曾引起轰动。
据悉,Becca Cosmetics成立于2001年,彩妆以色号齐全著称,提供适合20种不同肤色女性使用的产品,主要产品为面部修颜的粉底液、遮瑕产品、腮红和高光粉。继2010年收购美国彩妆品牌Smash Box后,这宗收购是雅诗兰黛在彩妆领域的又一次布局。
而雅诗兰黛在彩妆品类上的大手笔远没有停止。距离收购Becca仅仅一个月后,雅诗兰黛宣布以14.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彩妆品牌Too Faced。这宗收购创下雅诗兰黛历史规模之最,外界分析,在很大程度上雅诗兰黛是受到了欧莱雅集团的刺激。
雅诗兰黛集团收购的Smash Box、Becca和Too Faced三大彩妆品牌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社交媒体和年轻消费者群里中有较大的影响力,营销方式有别于集团旗下品牌的传统做法。
如果你认为这就是雅诗兰黛集团近年收购的所有美国品牌的话,那就怪品观君表达有问题。从现在往前追溯3年,雅诗兰黛集团一共完成了8笔收购。其中有多少起是买了美国本土的品牌呢?
2014年10月收购美国高端香氛品牌Le Labo、2014年11月收购美国本土高端护肤品牌RODIN olio lusso、2014年12月收购好莱坞护肤品牌格莱魅、2016年收购Becca和Too Faced&&
28个月内雅诗兰黛集团收购了5个美国化妆品品牌!
欧莱雅集团:法国企业也爱买美国化妆品
近3年收购美国品牌:NYX、Sayuki、Carol&s Daughter、IT Cosmetics
刚刚说雅诗兰黛集团收购美国化妆品品牌不是典型,毕竟美国企业买美国品牌,还算比较便利。那么谁才是典型呢?
一个来自法国的巨人&&欧莱雅集团!雅诗兰黛集团去年两个月内花上百亿元连买下2个美国彩妆品牌,就有传言说是欧莱雅集团刺激了它。
2016年7月,欧莱雅宣布将以12亿美元收购美国彩妆品牌IT Cosmetics,而后仅仅用了40多天,便正式完成了这宗收购。
IT Cosmetics成立于2008年,品牌最大的亮点在于产品中带入了整形外科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技术创新,可以为女性消费者解决不同的肌肤问题。目前提供的产品种类超过300种,主要涉及彩妆、彩妆工具和护肤品等,并以彩妆品类为主打,主要销售渠道则为美国Ulta化妆品零售店。
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的12个月中,IT Cosmetics的净销售额为1.82亿美元,折合12.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幅度为56%。而收购完成后,得益于这个品牌的强势表现,欧莱雅集团在北美市场增长迅速。
作为2016年在北美市场占到14%的份额的化妆品企业,欧莱雅一直是北美市场的巨头之一。而北美自然也成为欧莱雅集团不可或缺的重要市场。在美国大肆收购,正是欧莱雅集团保持在美国市场地位的努力。
IT Cosmtics不是欧莱雅集团在美国的最后一宗收购,也不是第一宗收购。早年间收购而来的美国彩妆品牌美宝莲和护肤品牌科颜氏之类的就不多说了。从2014年至今,欧莱雅集团在美国收购了哪些品牌呢?
2014年7月,欧莱雅集团宣布收购美国彩妆品牌NYX。知道NYX多牛吗?2016年它的销售额增长了123.5%!
2014年9月,欧莱雅集团宣布收购美国彩妆品牌Sayuki,以强化集团彩妆技术。
2014年10月,欧莱雅集团宣布收购美国护发品牌Carol's Daughter。
2016年7月,欧莱雅集团宣布收购美国彩妆品牌IT Cosmetics。
这是近3年的,如果我们往前再追溯一点点时间,会发现欧莱雅集团对美国品牌真是真爱:2010年,收购彩妆品牌ESSIE,2011年收购美容仪器品牌科莱丽,2012年收购Urban Decay&&这些牌子通通都是美国品牌!
这还不典型吗!
资生堂:日本化妆品巨头也买美国品牌玩玩呗
近3年收购品牌:Laura Mercier、ReVive利维肤、MATCHCo
在亚洲,资生堂算是国际业务做得最666的化妆品企业了。它对于美国化妆品品牌,也是有企图的。
2016年6月,资生堂美国分公司宣布将收购美国彩妆品牌Laura Mercier以及护肤品牌ReVive(利维肤),收购金额预计达2.6亿美元。而一个月后,收购就完成了。
据了解,Laura Mercier和ReVive的创始人来自同一个人Laura Mercier,其中Laura Mercier彩妆在好莱坞明星中有非常好的口碑,深受朱莉亚&罗伯茨、安吉丽娜&朱莉等巨星的喜欢。资生堂方面透露,此次收购的目的主要也是为了扩张彩妆线的业务。
这还不算完,今年年初,资生堂又宣布收购美国加州的化妆品初创公司MATCHCo。这家公司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购买适合自己的定制粉底,而粉底的品牌也是叫MATCHCo。据估计,这宗收购也将达到近千万美元。
资生堂很早以前就开启了国际并购,在美国市场的收购也有先例。此前,资生堂曾于2010年收购美国品牌Bare Minerals。而资生堂也不是唯一一个盯上美国品牌的日本企业,排名日本第三第四的高丝和宝丽&奥蜜思也是如此。
2014年3月,高丝以1.35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美国化妆品品牌Tarte的收购。借助这一笔收购,高丝正式步入美国市场。而更早之前的2011年,Pola母公司宝丽&奥蜜思收购了主打使用海藻等海洋成分护肤品的美国H2O PLUS。不过,这两宗收购均完成于3年之前了。
联合利华:曾经3个月收下3个美国护肤品牌
近3年收购的美国品牌:Kate Somerville、Dermalogica、Murad、Dollar Shave Club、Seventh Generation、Living Proof
作为一个食品巨头,联合利华在化妆品领域的强势地位常会被人忽视。事实上,单论化妆品美容产品的销售额,联合利华排在全球第二(WWD数据)。
这样一家巨头,在收购问题上也是丝毫不手软,尤其是美国品牌。
2015年5月-7月,联合利华先后收购了独立高端护肤品品牌Kate Somerville Skincare KKC、护肤品牌Dermalogica以及高端护肤品牌Murad。这三个品牌有2个共同点:
1、都是美国品牌;2、都是高端品牌。
分析认为,联合利华大肆收购护肤品牌尤其是高端护肤品牌,是在下一步棋。日化行业中,个人护理用品毛利较家居护理等高出许多,尤其是高端领域。联合利华的收购,正是在高端个人护理用品领域的布局。
同时,2015年联合利华在日化领域完成了4宗收购,4宗收购均是高端护肤品(另外一个是英国的Rens)。而美国品牌占了其中75%。
而联合利华的个人护理用品布局,除了在高端护肤品领域外,还体现在高端洗护领域。2016年12月,联合利华收购美国护发品牌Living Proof。该品牌一瓶236ml的洗发水能卖到近200元。
而在此之前3个月,联合利华还宣布收购美国天然日化品牌Seventh Generation。该品牌被联合利华认为将跻身十亿美元级别。再往前1个月,联合利华又曝出拟以10亿美元收购初创的美国在线销售剃须品牌Dollar Shave Club。
由此可见,近2年来,联合利华在日化领域的收购,绝大多数是在收购美国品牌。
为什么美国化妆品这么抢手?
好了,就说这些吧。大致一数,我们发现近3年已经有18个美国品牌被国际化妆品巨头抢购了。这还不包含科蒂收购宝洁的41个美容品牌(这种模式与我们本文探讨的不大一样)。
大致来分析一下,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
1、许多公司收购都是接二连三的完成的。联合利华、雅诗兰黛和欧莱雅集团,总喜欢隔一个月就宣布一宗收购。
2、&彩妆&和&高端&是近两年的收购关键词。近3年,雅诗兰黛集团收购了2个彩妆品牌,欧莱雅集团收购了3个,资生堂收购了1个;而联合利华收购了大量的高端品牌,资生堂收购的Laura Mercier和ReVive是高端品牌,雅诗兰黛收购的全是高端品牌。
3、不同的公司选择收购品牌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但它们的思路大多是补强抑或树立更高的壁垒。
4、这些被收购的品牌大多都是独立品牌,但估值都很高。
为什么美国品牌这么抢手?
这首先与美国市场巨大的体量和快速的增长不无关系。
例如彩妆领域,在收购Laura Merciers时,资生堂美国分公司老大曾对媒体表示,&近一年来,彩妆销售在美国和亚洲地区增长十分明显,资生堂希望Laura Mercier彩妆能够与集团的其他品牌发挥协同作用,为集团业绩做贡献&。
不仅如此,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市场。如果要在全球范围内保持自己的江湖地位,巨头们定然不能失去美国市场这一大蛋糕。因此,爱茉莉太平洋等韩国企业即便不在美国收购品牌,也要想方设法扩大自己在美国的市场份额。
而众多的国际化妆品公司希望借助在美国收购品牌更加快速地实现市场布局,如早前高丝收购Tarte即是为进入美国市场做跳板。美国品牌必定是在本土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才会被&大鲨鱼们&盯上。
欧莱雅集团与雅诗兰黛集团等公司在美国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收购一个品牌自己盘面就大一点,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或许是国际巨头们看中了美国品牌的销售新模式,以及新技术。
美国人不一定迷信美国品牌,但全球巨头们却很推崇美国的现代营销模式和技术。例如欧莱雅集团收购的IT Cosmetics,雅诗兰黛集团收购的Becca和Too Faced,并不倚重于当地疲软的百货渠道,而更多地借助丝芙兰等集合店以及电商等渠道进行销售。在美国,集合店目前是比百货更吃香的化妆品渠道。
而且,这些被收购的品牌营销方式越来越多地与智能设备、社交网络联系在一起。这种营销方式,更为年轻人所接受。
另外,欧莱雅和资生堂等公司收购一个品牌的时候,有时更看重它背后的创新技术。如欧莱雅看中了Sayuki的定制粉底技术,而由于该品牌知名度太低,收购消息发出时外界就猜测Sayuki将被停售。资生堂收购MATCHCo时,逻辑与欧莱雅集团通过收购品牌获取新技术是一致的。
再次,美国优质品牌数量众多。
在欧洲,优质的独立化妆品大牌基本被LVMH集团、欧莱雅集团等巨头瓜分殆尽,如果想在欧洲收购一个做出成绩的潜力品牌,无异于沙里淘金。而在美国,情况就不是如此了。
美国虽然化妆品大企业众多,但由于它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市场,小众的新品牌层出不穷,营销的新模式快速更迭,它仍然是最理想的收购目的地之一。
照这么说,中国有实力的化妆品企业,有没有兴趣去美国插一脚呢?算了,当我没说&&
更多专业报道,请
0界面JMedia联盟成员本公众号为化妆品行业财经杂志《化妆品观察》所有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当前位置:
欧莱雅业绩暴跌后的中国变局
欧莱雅业绩暴跌后的中国变局
商界导读:进入2017年,欧莱雅中国很有可能将面临诸多调整。
进入2017年,欧莱雅中国很有可能将面临诸多调整。比如有传闻称,欧莱雅将出售The Body Shop股权;而对于曾经是&中国面膜第一品牌&的美即,欧莱雅也很可能将面临取舍难题。
日,全球最大美妆集团欧莱雅(法国)化妆品集团公司公布2016年全年财务数据,全年销售额约1892亿人民币,营业利润约332亿人民币,其中电商销售渠道增长33%。
不过,欧莱雅2016年度在新兴市场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增长明显放缓,全年增长3.6%,远低于拉丁美洲以及东欧地区。中国市场奢侈品业务有双位数增长,但消费者产品部门受累于美即面膜的艰难处境及分销渠道的调整,整体出现放缓。
据了解, 日,欧莱雅集团发布中期业绩报告,首次披露以65.4亿港元收购的中国面膜品牌美即业绩,其上半财年减值亏损2.13亿欧元。对此,欧莱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ean-Paul Agon(安巩)曾指出,&从2014年完成交易以来,美即面膜遭受到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
安巩所谓的&竞争&除了指更多的竞争对手,还有复杂多变的中国渠道环境。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欧莱雅在中国产品、团队、做法等多个综合因素看,步宝洁后尘是大概率事件,在进军三四线城市时也或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对于未来美即面膜的发展及2017年欧莱雅将做出何种策略调整,欧莱雅方面表示需要再做沟通与讨论再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电商激增33%
日,全球最大美妆集团欧莱雅公布2016年全年财务数据。安巩在评论年度业绩时说道:&欧莱雅实现了又一个好年景,销售额大幅增长,利润强劲。&欧莱雅集团在2016财年的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3%至258.4亿欧元(约1892亿人民币),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5%至45.4亿欧元(约332亿人民币)。
数据显示,欧莱雅旗下专业美发产品部、大众化妆品部、高档化妆品部、活性健康化妆品部四个部门的销售额分别为33.997亿欧元、119.934亿欧元、76.624亿欧元、18.607亿欧元,在化妆品部门的占比分别为13.6%、48.1%、30.8%、7.5%。
其中,欧莱雅集团奢侈部门在YSL化妆品和香水的销量提振下,销售额同比上升6%至76.6亿欧元(约560亿人民币),其中,YSL的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欧元(约73亿人民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欧莱雅在数字化营销方面亦取得较好成绩。电商销售渠道增长33%。
事实上,近几年欧莱雅在中国电商渠道发展迅速。据了解,2015年欧莱雅中国的在线销售额增长了60%,在过去5年间,电商跃升为欧莱雅中国分销渠道前三位。
在进入中国整20年之际,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斯铂涵表示欧莱雅在中国的下一个目标是中国200多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的5亿多尚未接触到欧莱雅产品的消费者,以电商为主渠道的数字营销则将是欧莱雅抢占这些新市场的主要手段。
斯铂涵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欧莱雅的数字化正在中国落地,在不断巩固线上线下结合的渠道优势下,欧莱雅在电子商务领域取得了不错的增长。&过去五年,全网销售实现高达10倍的增长,部分业务部门的在线销售占比已超过20%。&
值得注意的是,欧莱雅在财报中还特别提到:&作为品牌最优化策略的一部分,公司已决定在The Body Shop(美体小铺)所有权上做出所有可行的战略性尝试,但目前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有传闻称,欧莱雅将出售The Body Shop股权。
数据显示,2016年The Body Shop事业部年销售额为9.208亿欧元(约合6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仅0.6%,增速远逊于其他事业部门。
欧莱雅表示,The Body Shop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欧洲市场、英国本土市场以及最近进驻的南美市场。电商和护肤品类一直在促进The Body Shop的增长,但品牌在沙特阿拉伯和香港的持续低迷影响了其整体表现。
美即拖累中国业绩
不过,欧莱雅2016年度在新兴市场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增长明显放缓,全年增长3.6%,远低于拉丁美洲以及东欧地区。欧莱雅还提到,在中国业务中,消费者产品部门受累于美即面膜的艰难处境及分销渠道的调整,整体出现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在评论亚太市场增长地区时,欧莱雅集团仅列入北亚、中国台湾及韩国三大区域市场,中国市场未被列入。另据了解,与欧莱雅中国表现一致的还有资生堂集团,其刚发布的财报显示,资生堂集团2016年中国市场收入下跌4.2%,经调整后跌幅5.2%,资生堂集团在中国市场亦呈现奢侈品强而大众品牌弱势局面。
从上述财报可以看出,美即是拖累中国区业绩的主要因素。
对此,欧莱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安巩指出,从2014年完成交易以来,美即面膜遭受到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这里安巩提到的&竞争&一方面是指更多的竞争对手,同时也包含着复杂多变的中国渠道环境。
一位本土品牌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美即面膜实际是欧莱雅为弥补原有产品缺陷收购的品牌,并希望借此能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实际上,与其他被收购然后被雪藏的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不同的是,欧莱雅收购美即面膜后,对其倾注了较大的&心血&,包括换LOGO、提出&面膜哲学&、成立了面膜专研中心,还不间断地推出新品等。
2015年年中,欧莱雅宣布将美即市场及营销部正式并入欧莱雅大众化妆品部进行管理。有强大的科研优势,再辅以集团军作战渠道的优势,美即本应活得更好一些,但一切都敌不过市场大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在2016年2月欧莱雅中国财报会上,时将卸任的欧莱雅中国CEO贝瀚青在答记者问时也曾提到对美即寄予的希望,表示将创新求变,加大投资,&美即是中国面膜第一品牌。过去一年,欧莱雅以强大的科研力量等助力其持续稳固中国市场第一面膜品牌地位。&
但是,在欧莱雅收购美即后,遭遇微商的迅猛发展,面膜成为当时微商渠道销售最火的品类,多家本土品牌借势快速崛起。但同时,面膜市场亦是鱼龙混杂,面膜品牌集体面临一大考验。&美即没有及时抓住这些电商、微商渠道的红利,反而自乱阵脚,做乱了价格。&上述负责人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在市场走访发现,在很多专营店的面膜陈列区,美即面膜被陈列在不太起眼的角落,一位店员表示,目前购买面膜的顾客选择性较多,美即的销售不如以前。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欧莱雅在中国产品、团队、做法等多个综合因素看,步宝洁后尘是大概率事件,在进军三四线城市时也或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禄桅
商界招商网:优质创业项目甄选、推荐平台。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商界网”或者“sj998_”,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随时随地获得招商加盟项目数据。
分享文章:
投资额:1~~5万
投资额:1~~5万
投资额:10~~30万职能类别:市场/营销/拓展专员
招聘数量: 4工作城市:北京工作职责:1.运动营销市场研究、赞助分析与项目执行管理;2.乐视体育运动资源的商业赞助合作开发、赞助评估及项目权益管理;3.乐视品牌运动营销植入及推广合作。职位要求:1.流利中文撰写水平,可进行独立的市场调研及分析策划、文案创意能力;2.真实热爱体育运动,参与或熟悉多种体育运动项目;3.优秀的英文听说写作翻译能力。公司/部门介绍:&&& 2014年3月,乐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在乐视网体育频道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由单一的视频媒体网站的业务形态,发展为基于“IP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互联网服务”的全产业链体育生态型公司,目前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体育产业公司。乐视体育以“让每个人更好地参与体育”为使命目标,在快速发展的路上蒙眼狂奔。
公司简要介绍:
公司名称: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上市公司
公司介绍:&&&乐视控股已经实现部分上市,其中乐视网是全球首家IPO上市的视频公司、唯一在中国境内上市的视频网站及在A股上市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其市值居中国视频行业第一和中国创业板第一。它是中国最早的正版视频网站及视频正版化的坚定践行者,拥有最大的互联网影视资源库及体育版权库,是第一的专业长视频网站,并且还是全球第一家推出自有品牌电视剧的互联网公司。乐视网还是中国大型互联网公司中唯一的纯内资公司,也是唯一的独立视频网站。乐视控股全球生态以互联网生态为基础、产生七大生态,即互联网技术生态、内容生态、大屏生态、手机生态、汽车生态、体育生态及互联网金融生态。
&&&乐视控股集团一直致力于打造垂直整合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模式并日益完善、取得初步成功。
相关专业最新招聘信息
热门招聘信息
     
     
名企校园招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视手机代工是哪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