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是否能刺破中国房地产泡沫沫,及房地产走势

面对中央定调2012年经济工作时明确表示的“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房地产市场形势与格局将何去何从?为此,中房网对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和业内专家、企业高层进行了系列访谈,并联合新浪乐居对业内人士进行了大范围的网上调查,以期能为业内的前瞻判断作出参考。
从我们的系列访谈情况和网上调查分析来看,房地产业的政策环境仍不会太宽松,这依然将是决定房地产市场走势的最重要因素。不过,地方财政和经济增长的压力,使得地方政府在执行层面而言可能会有一定操作空间,这使得2012年市场整体大环境可能将好于2011年。但另一方面,2012的经济可能进入一个下行的周期,房地产业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略显悲观,我们的访谈和调查都显示,至少上半年以前的市场基本不被看好,下半年的形势则需要根据届时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再进一步判断。但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掌握政策变化的规律,找准市场需求释放的节奏,积极进行战略创新和转型发展,将是不二法门所在。
经济前瞻:通胀压力缓解 经济增速放缓
&&&&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个大的宏观经济环境,2012年,无论是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压力,还是国内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都在暗示2012的经济可能进入一个下行的周期,房地产业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茅于轼:经济增长有三大难题
对于明年的经济增长问题,茅于轼本人并不看好。对于近期中央提出的确保经济增长以及做出的相应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整,茅于轼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一是严峻的国际环境;二是明年我国存在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危险;三是因为我国的改革措施依然非常弱,十年来10年基本没有实质进展。比如“国进民退”的改革回潮,比如讨论过多年的税费改革至今也没有大动作,比如政府收入每年成倍增长,超过GDP的一倍……“对于这些不正常的情况不采取措施,怎么能够保增长?”
赵晓:中国经济2012年会进入下行周期
现在整个世界经济的危机已从金融、经济层面,扩大化进入到社会和政治层面,中国在2012年肯定会进入到十年来最低的增长,进入一个长久往下走的周期。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会进入到下行的年代,社会会进入到振荡的年代,政府也逐渐的会进入到一个风险的年代。
樊纲:中国经济软着陆正在进行中
针对国内经济形势,可以用“软着陆正在进行中。”概括。有人说两位数的增长一去不复返,无须考虑。我觉得两位数的增长是坏消息,它只是过热增长的表现,回到可持续增长的状态才是好消息。据我个人看法,也许2012年是这一轮软着落的实现时间,不需再往后调。
逾九成受访者不看好2012经济
50%人认为市场将继续低迷
投资增速下跌预期超过7成
政策判断:限购继续 房产税或唱主角 调控不会更严厉
&&&&从我们的系列访谈情况和网上调查分析来看,政策面依然将是决定房地产市场走势的最重要因素,虽然众多专家和业内人士都希望限购和限贷等行政性限制手段能够有所松动,但在调控不放松的主基调下,估计这些限制政策手段不会出现根本性的变化,再加上房产税扩大实施的预期,房地产业的政策环境仍不会太宽松。但考虑到地方财政和经济增长的需要,地方政府在执行层面上可能会出席一定的操作空间,因此2012年市场整体大环境可能将好于2011年。
近7成人判断政策不会更严厉
限购政策取消的可能性极微
房产税实施预期扩大
市场预测:风险激增 趋向下行
虽然地方政府在执行调控的力度上或有折扣,但整体而言房地产业的政策环境仍不会太宽松,这是决定房地产市场走势的最重要因素。再加上2012的经济可能进入一个下行的周期,房地产业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略显悲观,我们的访谈和调查都显示,至少上半年以前的市场基本不被看好,下半年的形势则需要根据届时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再进一步判断。
丁祖昱:2012年将冰火两重天
2012是中国房地产的筑底年回稳年,一定是冰火两重天,区域差异、楼盘差异和企业的差异必将进一步放大。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商业地产及保障房将引发中国地产新的泡沫,地产人的日子会比2011好,因为大家都做了最坏的准备!企业不能再寄望于国内经济的高增长。
任志强:最危险的是2013年
2011年土地购置量少,房子卖不动但是有库存;2012年土地购置、房屋销售上不去,但不会大面积垮塌,但开发企业2013年土地购置就保证不了。所以,我不觉得2012年房地产商就过不下去了,但是2012年如果不做调整,2013年一定出问题;最大的危险是2013年。
潘建成:房地产面临很大的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里新开工项目增长比全社会增速高。房地产肯定面临很大问题,但整个经济不存在大问题,现在是情绪问题。我们调查结果显示,最核心的问题是成本上升,员工、原材料成本上升。企业竞争激烈带来困难,竞争激烈意味着产能过剩,因为产能过剩竞争激烈。
茅于轼:2012年房地产泡沫存在破裂危险
我国房地产业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在房地产本身,最主要的不利因素在于民间资本投资的局限性。对于2012年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形势,当前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都很复杂,不是很好判断,但房地产业“泡沫破裂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在明年,那么也就会在不久的以后。
近60%受访者看跌房价
成交量下降预期接近一半
超半数受访者判断供应会下降
企业格局:战略收缩占上风 转型才有新机会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大佬表示2012将迎来冬天时,“过冬术”也就成为了各家积极探讨的话题。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提出的“快卖房、缓建房、少拿地、现金为王”也被众多企业奉为圭臬。但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掌握政策变化的规律,找准市场需求释放的节奏,积极进行战略创新和转型发展,是不二法门所在。
夏海钧:恒大的战略是瞄准二三线城市刚需群体
2012年房地产的整体形势比较严峻的,企业寄希望于政策有较大幅度的转变是不太可能的,还是“要做好自身的强身健体工作”。恒大的战略是,瞄准刚性需求群体,同时把布局放在刚需比较强的二三线城市。“相信坚持这种战略,恒大2012年的业绩将是非常好的。”
潘石屹:放弃住宅市场和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
在潘石屹看来,除了对住宅市场不感冒,对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争夺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市场也不动心。“二三线城市经济聚集效果、财富拥有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等各方面的指标看,比不上北京、上海,所以我们的目标一直是北京、上海繁华地段的商业用地。”
刘晓光:加速向“产业+地产”转型
从08年金融危机后,首创置业开始实施战略转型计划,依靠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金融领域的优势,与奥特莱斯商业品牌开展合作,在二三线城市积极拓展,并明确将资源、产业与地产相结合,向地产金融等上游领域发展。
黄新发:据虎踞之地而稳健扩张
方圆身居华南五虎盘踞之地,可谓竞争激烈。方圆一直坚持稳健步调,2012年销售额目标近200亿;对外公布储地面积在700万平米左右。黄新发坚称:企业发展是根据资金实力和销售能力判断,要建立在自身资金能够盘活的基础上去扩张,不可盲目,方圆一定不会激进。
超4成称房企经营环境将恶化
超半数判断房企格局将大洗牌
战略收缩和快速周转占主流经济学家反对开征房地产税:会让泡沫破灭很快_网易广州房产频道
经济学家反对开征房地产税:会让泡沫破灭很快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接受了时代周报记者的专访,采访中,钟伟针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增长动力等热点问题做出了回答。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前景乐观,并认为中国经济已站在新经济周期的起点上。
2017年伊始,中国经济显示出较强劲的增长势头。近日,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接受了时代周报记者的专访,采访中,钟伟针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增长动力等热点问题做出了回答。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前景乐观,并认为中国经济已站在新经济周期的起点上。时代周报:如何理解今年两会时国务院公布的6.5%目标?钟伟:美国经济在2014年底至2015年初,已经到了一个拐点,中国经济的拐点可能在2016年的第一或第二季度已经出现。中国在未来5-8年时间经济增速有可能稳定在6-7这个平台,而不会像国内一些学者说的那样持续下行,最终跌到3点几的水平。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平台,这个增长平台和过去十多年10%增长、3%左右的通胀是不一样的,未来新周期的平台应该是7%左右的增长、2%左右的通胀,因此国务院定%左右的增长是一个比较现实的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可能比6.5%高一些。但是可能一到两年之内,国内一些学者可能会对6.5%的目标有所怀疑。即便是在年内实现了6.5%的增长,公众认知信心依然不足。美国确定经济增长的拐点用三年,中国刚刚出现经济增长的信号才一年左右,未来还需要一到两年去确认。时代周报:你之前指出,通胀上升和资产泡沫是经济复苏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个阴影会造成多大影响?有没有什么积极应对的方法?钟伟:通胀上升的压力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确存在。对于美国来说,特朗普政府既希望经济增长,又希望比较低的通胀,还不想要太强的美元,还希望资产价格能平稳,同时维持这四个目标,是比较困难的。对中国政府来讲也是类似的,既要维持中高速的增长,又要把通胀维持在合理的水平,同时还要防止债务风险、房地产泡沫等一系列风险,中国政府也不容易。而二者无论是在互联网、新的信息技术、生命科学领域积累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并不十分地耀眼。美国走出了危机,中国走出了经济失控风险,这使得我们对中国和美国未来的发展持有更多的信心,并不表明立刻会进入强劲的增长轨道。目前来看,抑制通胀、平移资产价格泡沫,在美国和中国,都没有立竿见影的短期可行的措施,需要很长时间逐步去化解挑战。时代周报:如果2017年出现大宗商品温和牛市,政府部分可能要重新确定去产能节奏。对此,政府能够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钟伟:美国经济逐渐走稳,中国经济也可能会逐渐稳定,这使得煤炭、钢铁、有色等大宗商品经历去年的暴涨之后,今年基本上是稳的。去产能随着需求端、资产端的改善,去杠杆、去产能的压力对政府来讲,有可能变得更容易解决。时代周报:未来互联网金融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应该处于怎样的地位?钟伟:我个人比较反对房产税。首先中国房价处于泡沫状态,租金收益率较低,如果推千分之五的房地产税,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速度会很快;其次,抑制房价泡沫,我们需要长效机制,需要耐心,要先征收遗产税、完善个税,然后再逐步考虑房地产税的开征问题。一种鲁莽的政策建议带来的政策后果,需要那些鲁莽的建议者认真斟酌。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史成超
责任编辑:陈思琪_GZS9130
购房直通车
意向楼盘:
姓  名:
手  机:
人  数:
看房日期: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1 套内均价2万/㎡
2南沙 18000元/㎡
3番禺 约1.9-2.1万/平
4花都 9800元/㎡
5增城 15000元/㎡
6增城 价格待定
7增城 待定
8南沙 13000元/平
9黄埔 19000元/平
10南沙 16000元/平
地产大佬们普遍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变化过快,调控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您好,欢迎来到品牌网
热门行业: |
手机找项目
&|&&|&专栏&|&&|&招商&|&&|&&|&品牌榜&|&&|&商界&|&&|&管理&|&&|&&|&广告与公关&|&&|&&|&商界人物&|&&|&
> 内容房产税只是妥协的产物 全球品牌网 & 请加微信号:xiangmu114,有惊喜!2010年的中国调控只是未来长期调控的开端。可以说,从2010年开始,中国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型产业的地位将从理论上被削减。如果2011年开始征收房产税,将逐步从实践上削弱房地产的支柱地位。 如果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成功与否以价格稳定为标志。毫无疑问,2010年中国房地产调控还不能算成功。在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后,总体而言房地产的价格与成交量还在攀升,期间甚至还伴随着各地此起彼伏的强拆新闻。不过,与征收房产税的传闻却山雨欲来风满楼,从调整结构、刺破房地产泡沫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均衡来看,明年进行房产税试点应该是大势所趋。 但有意思的是,房产税雷声大雨点小,在上海、重庆两城市的试点左右难辩,更不必说在全国推广。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表示,中国将计划改革现有的房地产税收体系,考虑引入类似的房产税。未来房产税应该成为中东部省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资源税则应该成为西部省份的税收支柱。也就是说,房产税初期将主要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推广。 从短期来看,房产税能够抑制的效果立竿见影。这是因为房产税会增加的持有成本,改变投资者对未来的收益预期,一旦未来投资收益无法赶上房价、房贷、税费等重置成本,投资者将不得不抛售物业。事实上,在前期增长较快、性价比不高的地区,已经出现部分投资者抛售性价比不高的物业的情况。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征收房产税,往往只能将资金实力不足的投资者驱赶出房地产市场,而对于资金实力雄厚者则无能为力。从2010年房地产调控的情况来看,大型的、资金实力较强的与购房者受到的冲击不大,房产税出台后也是如此,自有资金雄厚的投资者不会受到房产税冲击,而依靠借贷、资金链绷得较紧的开发商与投资者将被驱逐出市场。 从长期来看,对房产税也不可抱持过于乐观的态度。如果认为房产税一出定乾坤,那就过于天真、过于乐观了。房产税起作用有赖于稳定的货币政策与土地财政的瓦解。明年货币政策以稳定为主,进入严厉的加息周期可能性不大,为经济结构转型保留一定的流动性是题中应有之义。像任何改革一样,拉锯已久的房产税会是一场综合考虑各种经济因素、平衡各种利益之后的妥协,一向地方土地财政妥协,二向拥有数套房的过往投资者妥协。 房产税的征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与土地财政并存,直到房产税逐渐取代土地财政,这是绥靖之一。 绥靖之二是向既得利益阶层妥协。据报道,从目前确定的征税思路,房产税将按人均面积为起征点。其中,重庆偏重对高档房、的征收,存量和增量均包括在内。而上海的方案针对新增的房地产。这就意味着存量不咎,以往拥有数套房产的人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确实,住宅地产的房产税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税费整体改革中的突破口。但在目前的背景与金融背景下,对房地产的调控如火中取栗,惟恐拿捏不准,既怕直接刺破泡沫,又怕泡沫过大影响经济健康;既要保障房地产促内需的功能,又要削减投资功能。要知道,房地产确实已经实实在在地捆绑了中国的经济与金融。这样,调控声中四处强拆、地价上升、被业内人士嘲笑也就不足为怪了。 难,实在是难。再难,笔者依然坚定地支持征收房产税,否则,中国经济将永远看不到从房地产战车上脱身的指望,而且需警惕的是,一场货币泡沫就能将宏观经济财富蒸发掉。欢迎与globrand(全球品牌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经济领域的市场派,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从历史到现实,从经济到政治,期间并无轩轾,常有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因此谴责任何以牺牲个人充当某种崇高理想祭品的行为,以及脱离生活常识的高深理论。赞赏尊重常识的理论,同情任何凭辛苦工作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以我手写我心,用事实与逻辑说话,对事不无小补,对己无愧于心,且文章不遭斧钺之害,与愿足矣。(与我联系时,请说明您是在“全球品牌网”看到这篇文章的。) 相关文章·&·&·&·&·&·&·&·&·&·&·&·&
本站微信号:创业加盟项目大全
关注创业,关注项目,每日精选各领域有趣文章。(微信扫描如上二维码,或者直接添加微信号:xiangmu114)
加入全球品牌网项目库
&|&&|&&|&&|&&|&&|&&|&&|&&|&&|&&|&&|&&|&&|&&|&&|&&|&&|&&|&&|&&|&&|&&|&&|&&|&&|&&|&&|&&|&&|&
&|&&|&&|&&|&&|&&|&&|&&|&&|&&|&&|&&|&&|&&|&&|&&|&&|&&|&&|&&|&&|&&|&&|&&|&&|&&|&&|&&|&&|&&|&&|&&|&&|&&|&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刺破房地产泡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