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固定资产净值等于残值跟净残值相等时,是什么情况

第一章:资产
第二章:负债
第三章:所有者权益
第四章:收入
第五章:费用
第六章:利润
第七章:财务报告
第八章:产品成本核算
第九章: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第十章:事业单位会计基础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保法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四章:三大流转税法律制度
第五章:两大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六章:其他税法法律制度
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
知识点所属:此知识点处于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科目下第一章第八节,历年真题涉及到2009单选和多选和判断及计算、2010单选和多选和判断、2011单选和多选、2012多选和判断和不定项选择题。
考点指数:★★★★★
固定资产的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等综合分类,可把固定资产划分为如下:
是否计提折旧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土地(单独估价入账)
4.不需要的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6.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
7.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8.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
9.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
(三)外购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的核算
1、成本构成
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关键点)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2、账务处理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如果存在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如果存在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支付安装费: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设备安装完毕: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四)特殊处理
企业基于产品价格等因素的考虑,可能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如果这些资产均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并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则应将各项资产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并按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关键点)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五)建造固定资产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应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关键点)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固定资产成本。
自建固定资产应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企业自建固定资产,主要有自营和出包两种方式,由于采用的建设方式不同,其会计处理也不同。
1、自营工程
自营工程是指企业自行组织工程物资采购、自行组织施工人员施工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
最终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物资成本+人工成本+其他费用等。
(1)购买工程物资、领用生产用材料和自产产品的处理(针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①购入的工程物资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款项已付
1)工程物资用于生产设备(动产)
购买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贷:银行存款                   117
工程(动产)领用物资:
借:在建工程                   100
  贷:工程物资                   100
2)工程物资用于厂房(不动产)
购买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                   117
  贷:银行存款                   117
工程(不动产)领用物资:
借:在建工程                   117
  贷:工程物资                   117
②工程领用本企业购买的生产经营用原材料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
1)用于生产设备建造(动产)
借:在建工程                   100
  贷:原材料                    100
2)用于厂房建造(不动产)
借:在建工程                   117
  贷:原材料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
③工程领用本企业的自产产品,成本100万元,对外销售价格120万元,增值税税率17%
1)用于生产设备建造(动产)
借:在建工程                   100
  贷:库存商品                   100
2)用于厂房建造(不动产)
借:在建工程            120.4(100+20.4)
贷:库存商品(实际成本)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120×17%)
1.用于机器设备安装(增值税不做视同销售)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2.用于厂房建设(增值税视同销售)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购买的材料
1.用于机器设备安装(进项税额不做转出)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2.用于厂房建设(进项税额做转出处理)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自营工程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分配工程人员工资等),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3)自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其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2、出包工程
出包工程是指企业通过招标等方式将工程项目发包给建造承包商,由建造承包商组织施工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企业采用出包方式进行的固定资产工程,其工程的具体支出主要由建造承包商核算,在这种方式下,"在建工程"科目主要是企业与建造承包商办理工程价款的结算科目,企业支付给建造承包商的工程价款作为工程成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企业按合理估计的发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向建造承包商结算的进度款,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六)固定资产折旧
1、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2、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1)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2)预计净残值;
(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判断题)。
3、计提折旧的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3)处于更新改造转入在建工程的固定资产。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
(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
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4、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关键点),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4)年数总和法
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5、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受益原则)
(1)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借:在建工程
  贷:累计折旧
(2)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3)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影响当期损益)
  贷:累计折旧
(4)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
借:销售费用(影响当期损益)
  贷:累计折旧
(5)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应提的折旧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影响当期损益)
  贷:累计折旧
(七)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对于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在账务处理上应区分为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其会计处理原则如下:
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一般是指的更新改造和大修理),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日常维修和定期保养),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
(1)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①在原固定资产的基础上更新改造(不涉及原部件的替换);
第一步:将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第二步:新发生的支出;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第三步:更新改造完成转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②在原固定资产的基础上更新改造(涉及原部件的替换);
说明:原部件的账面价值剔除,不构成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后的成本。
(2)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费用化
借:管理费用(车间和管理部门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的固定资产的修理费)
  贷:银行存款等
(八)固定资产期末计量
固定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九)固定资产的清查
1、固定资产的盘亏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赔款或过失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不影响营业利润)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固定资产的盘盈
盘盈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进行处理;最终目的是盘盈的固定资产不影响企业当期的利润。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十)固定资产的处置
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的处置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企业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报经批准转销时,再转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固定资产盘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转出的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的清理费用等。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4、缴纳营业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保险赔偿等的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6、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1)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2)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3)如为贷方余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固定资产的试题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有(  )。
A.经营租入的设备          B.融资租入的办公楼
C.已投入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厂房 D.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投产的生产线
【答案】BCD
【解析】选项A,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不计提折旧,因为该设备企业不拥有所有权。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74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B.216    
【解析】2012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740-20)×5/15÷2+(740-20)×4/15÷2=216(万元)。
每日一练:固定资产
本讲课件老师首先讲解了三种资产的学习顺序,通过框架图的形式讲解固定资产涉及的4项内容,并用表格的形式来对比几种固定资产是否需要计提折旧,使听课者一目了然,最后通过例题讲解使学员更好的将学到的知识和考试习题连接起来;通过框架图、表格和例题等多种方式讲解知识,不用枯燥的文字讲解,使知识更容易掌握,学员更容易理解。
固定资产名师点拨
因本知识点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里非常重要,每年必考,故周春利老师为学员提供了多个提示和总结:
1、针对土地使用权核算的总结:
(1)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企业单独估价入账的土地,该情况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2)目前企业通过出让方式或购买方式取得(自用)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3)房地产开发企业持有的为了建造对外出售的商品房写字楼的土地使用权应当作为其成本(开发成本)核算(存货),开发完毕作为开发产品核算。
(4)用于对外出租或资本增值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2、针对外购固定资产的核算:
【提示1】计入固定资产的相关税费包括,车辆购置税。
【提示2】进口环节缴纳的关税、消费税计入资产成本。
【提示3】专业人员服务费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内部员工的培训费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等)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提示4】小规模纳税人购入机器设备的进项税额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核算。
【提示5】一般纳税人购入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纳入固定资产成本核算。
【提示6】购买设备过程中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和差旅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提示7】针对运输费的处理:
根据营改增的规定,自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执行营改增政策,运输费用的进项税额按照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注明增值税税额抵扣(11%);自日之后开具按7%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仅仅限于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一类。
3、针对双倍余额递减法:
【提示1】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提示2】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要点:净残值在最后两年才加以考虑。
4、【总结】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对比表: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尚可使用年限/年数总和
每年相等(最后两年除外)
考虑残值的时间点
净残值在最后两年才加以考虑
净残值每年均考虑
5、针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提示1】资本化期间停止计提折旧;
【提示2】更新后的账面价值=更新前的账面价值+资本化支出;
【提示3】计提折旧的时间按照剩余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的相关知识点
固定资产相关答疑
问:原题:
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自建仓库一幢,购入工程物资2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万元,已全部用于建造仓库;耗用库存材料50万元,应负担的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支付建筑工人工资36万元。该仓库建造完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50     
B.292.5      
C.286       
正确答案:D
学员提问:
老师您好!
1.是不是建造不动产在购买工程物资时增值税都需要进成本?
2.本题的8.5为什么也要进成本?8.5不是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嘛?这不是应该在贷方嘛?为什么还要加在在建工程里面?
东奥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1.是不是建造不动产在购买工程物资时增值税都需要进成本?
是的,您的理解是正确的。
2.本题的8.5为什么也要进成本?8.5不是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嘛?这不是应该在贷方嘛?为什么还要加在在建工程里面?
用于不动产的工程物资,是价税合计入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58.5
  贷:工程物资 58.5
祝您学习愉快!
学员追问:
老师您好:
例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2年6月建造厂房信用材料实际成本20000元,计税价格为24000元,该项业务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为()元。
答案是:23400,我不明白,为什么不是24080元。税不是应该是用计税价格*17%嘛?
东奥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2012年6月建造厂房领用材料一批,这里走成本而不是计税价格。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领用材料的成本是20000元,材料的计税价格是24000元,但我们不是卖材料,而是将材料用于自己的建设,那么我们的材料就不应该走计税价格,而是走成本。
相关的增值税也是成本所承担的税额,因为是建造不动产,所以这部分税额不能抵扣,做转出处理。
祝您学习愉快!
固定资产相关的文章推荐
&&官方微信
东奥会计在线
微信号:dongaocom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实行(
)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A.平均年限法B.双倍余额递减法C.年数总和法D.工作量法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30%B.50%C.70%D.80%2A.项目B.总投资(第0年末)C.年运营费用(第1~10年)D.A
353A.净现值最大的方案B.净现值最小的方案C.净年值最大的方案D.净年值最小的方案4A.1B.2C.4D.65A.预算造价B.投资估算C.概算造价D.修正概算造价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7 Baidu固定资产的服务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消逝,其价值;(二)折旧的范围;1.计提折旧的范围具体包括:①房屋、建筑物(无论;2.不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①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折旧决定因素有:折旧基数、净残值、折旧年;1.计提折旧基数;3.固定资产折旧年限;4.折旧计算方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类
固定资产的服务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消逝,其价值也随之发生损耗。企业应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将其损耗分摊到各经营期,记作每期的费用。并与当期营业收入相配比。固定资产的成本随着逐期分摊,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中去,这个过程即为计提折旧,每期分摊的成本称为折旧费用。
(二)折旧的范围
1.计提折旧的范围具体包括:①房屋、建筑物(无论是否使用);②在用的机器设备、仪表仪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③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④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⑤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等。
2.不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①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②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③已提足折旧仍在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④以前已经单独估价入账的土地;⑤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⑥在建工程项目交付使用以前的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决定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决定因素有:折旧基数、净残值、折旧年限和折旧计算方法。
1.计提折旧基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
2.预计净残值。预计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减去预计清理费用后的数额。残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可收回的残料或零件的价值。清理费用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需的拆除、搬运等费用。
3.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亦称有效使用年限,只能预计或按规定确定。
4.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和年金法等。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有关规定选择适合的折旧计算方法。折旧方法不同,计提的折旧额差异很大。
三、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同时,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以供投资者等有关各方查阅。企业已经确定并对外报送,或备置于企业所在地的有关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当按照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类:直线法(平均法)和加速折旧法。
(一)直线法。直线法具体又可分为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
1.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是将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内平均摊销,是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它只考虑固定资产的估计使用时间,而忽略了实际使用的现状。在固定资产使用早期,发生的维修保养费少,后期逐步增加,在整个使用期内,各期费用总额分布不均匀,呈递增趋势,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润逐年递减。因此,采用平均年限法,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从而影响决策者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判断。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将应提折旧总额按工作量平均分摊,是以固定资产的各个会计期间所完成的工作量为依据,计算各期折旧额的方法。工作量法比较适用于单位工作量内使用情况、磨损程度比较接近的固定资产,如汽车。在发生自然损耗、工作量无法合理估计等情况时,使用该法正确性就要受到影响。
(二)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是在固定资产使用早期多提折旧,在使用后期少提折旧的一种方法。这种处理的理论依据是,固定资产在使用早期,提供的服务多,为企业创造的效益高;后期随着实物磨损程度加剧,提供服务量减少,而修理费用等增加。如果在资产使用过程中折旧的计提逐年递减,可使固定资产在各年承担的总费用接近,利润平稳。这也弥补了平均年限法的局限。在加速折旧法下,由于早期计提了较多的折旧,即使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其成本于前期基本已收回,也不会造成过多损失。加速折旧法有很多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可以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1.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用直线法折旧率的2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去乘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不是一种独立的折旧方法,一般要与直线法配合使用。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如果发现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小于采用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额时,就可以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为了操作方便,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按递减的折旧率计算折旧的方法。递减的折旧率以固定资产尚可折旧的年限为分子,折旧年限的年序数之和为分母。
折旧具体计算如下表9-1
不同折旧方法计算表
例8:甲公司购入一条生产线,原始价值为500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10%,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则每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450000(元)
月折旧额??37500
例9:某航空公司购入一架货运飞机,价值1000万元,预计可以飞行50万公里,预计净残值率为5%,采用工作量法,则单位折旧额和各会计期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每飞行1公里的折旧额?
?19(元/公里)
若本月的飞行距离为30000公里,则本月的折旧额=3000(元)
例10:乙公司购入一台数控机床,价值100万元,预计可以使用5年,预计残值率为10%,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各年计提折旧额如图表9―2所示。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
?100%?40% 5
(表9―2)
折旧计算表(双倍余额递减法)
例11:上例若采用年数总和法,各年折旧计算如图表9―3。
(表9―3)
折旧计算表(年数总和法)
固定资产折旧按月核算,每月都要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总额,然后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但是每项固定资产并非每个月都要计算一次折旧额,实务中,每月固定资产折旧额可以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本月增加的固定资产,本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月照提折旧):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上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
例12:康翔公司本月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如表9―4。
(表9―4)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根据表9―4提供的资料,可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
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不需要进行明细分类核算,若需要了解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只需根据固定资产卡片上记载的该项固定资产的原值、折旧率、已使用年限及折旧方法即可以计算求得。
第四节 固定资产使用中发生的支出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支出,如为了恢复、改进固定资产的质量发生的维修费、保养费支出,固定资产因改建、扩建、增建等原因增加的支出,为了发挥固定资产潜力增加的支出等。这些开支发生时,关键要区分支出的性质,即资本性支出还是收益性支出,进而做出不同的账务处理。一般受益期在一年以内的为收益性支出,在支出发生的当期作为费用处理;受益期在一年以上的为资本性支出,应在发生期作为资产入账。下面具体阐述固定资产在使用中发生的各种支出的性质及其处理方法。
一、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核算
固定资产改扩建发生的支出,主要是用于增加企业固定资产实体及在原有基础上的扩建,如房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高等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34等内容。 
 置出固定 资产、抵债置出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清理净损益转...固定资产净值中应区分运输费用和不含运输费用的 固定资产净值。 不得抵扣的进项...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因素有( )。 A.固定资产的原值B.固定资产的净值C.固定资产的净残值D.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E.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清理” :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 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C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Δ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  (须经现使用部门部门签字,直接使用人或管 理人签字) 固定资产原值、 , 已提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已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现使用状况、...  固定资产清理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 贷方登记...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的分数计算 年折旧额,分子...  固定资产,应当在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 期以前两年内,将该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净...(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1684 累计折旧 116 贷:固定资产 1 800 借:银行存款...  一、在固定资产子系统中减少拟出售的固定资产,将其原值、已提折旧转出:其分录为: 借:累计折旧 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净值) 贷:固定资产 1、进入固定资产子...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值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净额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 油气资产 无形资产...  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 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净残值)平均摊销...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定资产净值等于残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