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分析报告有什么风险时需要上报

传银监会摸底同业风险要求银行上报敞口情况
原标题:传银监会摸底同业风险要求银行上报敞口情况
据相关媒体报道,银监会近日要求各家政策性银行及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5月8日前上报同业敞口的风险管理情况,对针对集中性风险进行摸底。这给近年来靠扩大同业资产来维持规模高增长的各家银行有所警示。报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国际大额风险监管标准拟于近期进行修订,同业(包括银行、证券、基金和信托等机构)风险敞口被建议纳入大额风险敞口限额约束范围,要求最大单家同业敞口不得高于银行一级资本(或核心一级资本)的25%。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同业资产大幅扩张推动了银行规模的高速增长,大多数银行同业资产增速均超过贷款增速。申银万国此前预计,2012年同业资产增速将达到62%,占比也将由2011年的11%提升到15%。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金融机构有哪些_有什么风险
  受经济下行影响,部分小微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下面由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金融机构有哪些,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政策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  为促进“瓶颈”产业的发展,促进进出口贸易,支持农业发展,并促进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1994年,我国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分别从事“两基一支”、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粮棉油收购融资等政策性业务。  2007年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按照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原则,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  (二)大型商业银行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逐步得以建立、恢复和发展,曾被称为四大专业银行,随着四家银行改制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交通银行的发展壮大,从同质同类机构监管的角度,这五家银行统一归类为“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并称为“大型商业银行”或“五大行”。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指大型商业银行以外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称。例如,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属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小C对招商银行印象很深,主要是他们的APP用户体验真心不错。。  (四)城市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前身是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当时定位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为地方经济搭桥铺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各地纷纷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现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已过百家。  (五)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  农村 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在邮政储蓄的基础上组建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七)外资银行  在我国境内,一家外国银行单独出资或者与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的外商独资银行;外国金融机构与中国的公司、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外国银行代表处。  农村金融机构有哪些风险点要注意防范  续贷风险。  对企业来说,在还贷期限已到而生产经营等回笼资金尚未归来的情况下,从其他银行贷款,有的从融资公司、民间用高利息借款,东拼西凑把资金以“旅行”的方式汇总,然后再贷,可以暂时缓解企业的资金难题。  对银行来说,可以借此掩饰不良贷款上升。这种资金“旅行”埋下了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一是利用续贷掩饰不良贷款上升,造成不良贷款数据失真、失实。二是拖延续贷时间,制造“操作”空间,部分银行机构工作人员在续贷中有意制造“续贷间隙”,以信贷额度偏紧、上级行审批慢为借口,延缓上报续贷申请,加大了企业续贷成本支出。  “倒贷”风险。  受经济下行影响,部分小微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倒贷”现象便应运而生,“倒贷”是续贷的延伸,在一些地方,由于地方政府的介入,使倒贷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对银行来说,倒贷风险无处不在,如倒贷过程容易出现企业诈贷行为,由于政府倒贷池资金的风险管控经验有限,虽对企业准入进行了限制,但防范和识别风险的手段远不及商业银行。  如果一些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很容易铤而走险,再通过种种渠道获取倒贷池资金归还欠款,但在商业银行贷出资金后,不用于归还资金池,而是改变资金用途,或者干脆将资金转移,或者选择跑路。还有就是通过倒贷办理贷款的企业突然宣布倒闭,按照企业破产债务追偿顺序,贷出资金很难全额偿还,两种现象都将给倒贷资金带来巨大的风险  是关联担保风险。  在经济下行期,由于企业资金普遍趋紧,容易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企业间的互保或联保风险传递可能性大增,若处理不善甚至会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  目前一些担保圈内企业多为关联企业互保,由于担保圈内经营行业高度相似,或者是行业内上下游企业,群内互保的担保方式在抵御系统性风险时较为脆弱,一旦发生行业性危机,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的担保效能大幅降低,整个链条的偿付能力都将大大削弱,可能会出现大面积不良贷款。  高利贷风险。  高利贷风险是当前小微企业面对的主要风险,一些地方涉足高利贷的小微企业达六成以上,如浙江六成小微企业生存多靠“高利贷”。  小微企业涉足高利贷,不仅对自身造成巨大的风险,也把风险传递到商业银行身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把获得的银行贷款用于放高利贷。央行鼓励金融机构提高配置到“三农”和小微企业等需要支持领域的贷款比例,但部分小微企业制度松散,存在企业高管把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用于其他用途的现象,比如,企业在拿到银行贷款后与房地产商协议借贷,企业将银行贷款转手贷给房地产开发商,获取高额利息。  二是企业参与民间借贷。由于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民间借贷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导致商业银行识别信贷客户是否参与民间借贷一直难度较大。小微企业涉足高利贷,直接推高信贷风险,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就会蔓延到银行,贷出去的资金很难收回,造成极大的资金风险。  产品创新风险。  当前,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商业银行热衷于信贷产品创新,各种产品花样百出,但由于产品推出后的事中监测、分析、评价很少受到关注,更多地是自生自灭。  一些商业银行,本身存在高端人才缺乏,技术能力薄弱,研发产品缺乏可行性分析,基本上是“拿来主义”,不结合自身实际。还有一些金融产品,设计上存在很大风险漏洞,流程上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直接给信贷资金造成很大风险。  以上五类风险,具有一定的“时代性”,银行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所有业务实行风控先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满足客户的需求。  首先要完善管控体系建设,通过构建科学规范的贷款管控体系,实现信贷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使信贷管理理念由人治向制度治理转变,有力提升信贷风险防控水平。  其次要严格按制度办事,严禁逆程序操作,防范操作风险。要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制定一套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范和指导信贷工作、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的信贷管理长效机制。要加大对信贷产品创新的管理,重点关注产品推出后的风险和问题监测与评估,要建立信贷产品评估与管控体系,最大限度地管控风险。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对于银行风险控制的几点认识doc.doc1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对于银行风险控制的几点认识doc.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对于银行风险控制的几点认识
――构建现代银行风险控制的协调机制
一、银行风险的认识 3
二、银行风险控制的认识 4
(一)从四个方面把握银行风险控制机制 5
1.是银行的自我盈利保护机制 5
2.是全社会风险抵御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5
3.是社会风险的重要预警机制 6
4.是促进生产方式的高级化发展有效途径 6
(二)银行风险控制遵循的八项原则 6
1.全面性原则 6
2.分散与集中统一性原则 7
3.一致性原则 7
4.系统性原则 7
5.独立性原则 7
6.权威性原则 7
7.互通性原则 7
8.程序性原则 7
三、银行风险控制的现状 7
(一)以事后的风险处理为主,事前防范与事中控制偏弱 7
(二)风险控制部门与业务部门激励不相容,一致性差 8
(三)后台支持被动,风险控制有效性差 8
(四)监控对象不全面,以存量监督为主,对增量部分的监控手段落后 8
(五)信息分析机制落后 8
(六)反馈机制不健全,信息互通性差 9
(七)经营个性化不足,竞争空间狭小 9
(八)资产、负债粗放式管理,积累潜在风险 9
(九)控制模式僵化,管理瓶颈制约严重 9
(十)风险识别方法单一 10
四、原因分析 10
(一)银行业内部原因分析 10
1.风险认识不足 10
2.控制机制落后 10
3.组织架构的优化不足 10
4.微观基础薄弱 11
5.风险的制度性特征突出 11
6.微观政策风险大 12
(二)银行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12
1.结构性矛盾突出 12
2.社会信用缺失严重 12
3.存在制度瓶颈 12
4.受政策影响较大 13
五、应对之策――按照“以人为本、理顺机制、创新产品”的思路构建风险控制的协调机制 13
(一)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 13
(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13
(三)统一对风险的认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信用风险排查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