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俞敏洪:有位创业者如何找投资人问我,该不该去整容

当前位置: &
俞敏洪:投资者给创业者钱就像男人给女人钱一样
08:48:08 &人民网 & &
&&&&&给创业者钱,就像男人给女人钱一样,给完了就别问。&昨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梦想之旅讲师俞敏洪在&梦想之旅&&2015中国大学生励志系列公益讲座&启动仪式上畅谈自己的创业投资理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页面设置&&我的站点&&]
当前位置: →
→ 俞敏洪:半年投了4个亿,很多创业者都走偏了
俞敏洪:半年投了4个亿,很多创业者都走偏了
  核心提示:摘要:今年53岁的俞敏洪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把英语培训做成大买卖,新东方2006年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他个人也成为一代年轻人眼中的俞校长、留学教父;...
  摘要:今年53岁的俞敏洪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是一位成功的&者&,把英语培训做成大买卖,新东方2006年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他个人也成为一代年轻人眼中的&俞校长&、&留学教父&;现在他又作为天使投资人。
  俞敏洪认为未来中国会出现至少10到20家伟大的教育公司,这些公司之间更多的是互相合作,而不是互相被颠覆的关系。
  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洪泰基金合伙人,耿丹学院理事长,民盟中央常委,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1年成立北京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日,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
  20多年来,新东方从中关村二小一间破旧的临建房起步,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私立教育品牌和行业领导者。
  今年53岁的俞敏洪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是一位成功的&者&,把英语培训做成大买卖,新东方2006年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他个人也成为一代年轻人眼中的&俞校长&、&留学教父&;现在他作为天使投资人,又是一代年轻者口中的&洪哥&。6月24日,在新东方总部的小会议室里,作为寻找中国创客导师,俞敏洪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俞敏洪说如果他可以选择,他更愿意离开商业纷扰,一个人自驾全球旅行,写游记。&但有时候生命由不得你自己选。&&最后我依然选择社会化(角色),因为那是不可逃避的责任。&
  我不是窝囊的人
  新京报:看完《中国合伙人》之后,感觉眼前的俞敏洪和电影中不太一样。电影里比较土,没主见。
  俞敏洪:我一直比较土啊,但如果像电影里那样没主见,新东方就做不起来了。我怎么可能是那样一个窝囊的人,没主见,还总被人欺负,最后靠到国外演讲五分钟就变成英雄,那怎么可能做成事情。电影里的三个角色,应该是我身上的某种成分被拆分了三个角色。
  新京报:现实中的俞敏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俞敏洪:其实我是一个做事情很灵活,对朋友很好,甚至有点仁慈过度,带有一点妇人之仁的人。但我做决断的时候还是蛮迅速的,我的判断力和决断力其实非常好。
  新京报:新东方的一个口号说,绝望中寻找希望,你在演讲里也会经常提到绝望。你是一个悲观的人吗?
  俞敏洪:不是,不管你悲观不悲观,人生都会有困境在那等着你,生命中就会有你根本解决不了的困境,一定会有。那有的时候只能等待。有的时候可以主动,有的时候必须退让。
  新京报:那你觉得你是乐观的人吗?
  俞敏洪:我不乐观,因为我觉得人生一辈子经历的都是比生老病死要复杂很多的事情,当一个人经历了人生各种黑暗、痛苦、绝望后,仍对生命抱有希望,对未来有梦想,这样的人才是伟大的。
  合伙人是碰出来的
  新京报:你之前有分享过新东方的合伙人机制,对者而言,应该怎样找合伙人?
  俞敏洪:合伙人不是找的,是碰的。中国公司的合伙人一般有三种状态,一种是几个同学朋友一起,但将来公司散架的可能性比其他公司大很多,因为一开始是一帮朋友做事,到最后很难界定谁是公司核心。如果是这种情况,必须快速界定合伙人的主次关系。第二种是一个人先想了方法,然后找人,形成团队。这种的团队相对稳定,最初的那个人如果具备能力,就是团队核心。第三种就是新东方模式,一个人先做了几年,再找合伙人,但现在的互联网速度已经不允许这样的节奏了。
  新京报:现在资源开放,找合伙人是不是比以前容易了。
  俞敏洪:难度更大,原来可以找能力单一的人,现在必须找在技术、市场、营销方面各自有专长的人。现在者年龄都很小,处理人事关系的经验很弱,所以很容易使合伙人散伙,这种情况很多。
  新京报:怎么避免?
  俞敏洪:只能靠者自己在经营中间摸索,想办法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团队领袖,把事情做起来。
  半年投了4亿元
  新京报:2014年12月初,你和盛希泰共同成立的&洪泰基金(天使基金)&开始运作。现在进展怎么样?
  俞敏洪:四个多亿的基金,六个月不到就快投完了。最后也有一些不靠谱的项目,基本都是者不靠谱。因为是初创公司,靠谱的人和不靠谱的人做出来的事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新京报:你到目前投了多少项目了?
  俞敏洪:七八十个项目,但你知道看了多少商业计划书吗?五六千份啊。
  新京报:这些项目里面,你有发现可能成长为大公司的项目吗?
  俞敏洪:会有一些,但是我不能把这些公司的名称给说出来。因为我投了很多公司,我宣传某几个,别的公司就会觉得我不看好他们。而且我平时很内敛,不喜欢炫耀自己做的事情。
  新京报:新东方有自己的一套比较清晰的投资路径?
  俞敏洪:新东方的投资很简单,就是围绕教育产业链和生态链去做的。但我个人的投资和基金投资范围就广很多了,因为它不一定非要专注于教育。
  新京报:你6个月就投完了四亿,你是怎么挑选项目的?
  俞敏洪:首先是他必须能找到客户痛点,你一看这个模式就觉得是一个能做大的模式,并且解决了商业中间的某个大问题。其次他在讲述公司发展的思路应该是靠谱的,不是在套概念。世界上有多少公司,热闹了两三年就崩溃了,所以即使模式最初你想不清楚,但必须要有一个大的框架,我才能给你钱。第三,看者本身靠不靠谱,比如我一定要者本身是有想法有冲劲,那些浮夸又异想天开的人,我才不敢投资给他。第四是看团队。
  新京报:投资人和者接触时间很短,你怎么快速判断一个人?
  俞敏洪:这就看眼光了。如果投的钱比较多,会组织一些活动让这些人充分表现自己,比如饭局、喝酒、郊游,都是考察才能的机会。
  很多者走偏了
  新京报:你怎么看现在的气氛,有泡沫吗?
  俞敏洪:我一直认为现在的大环境有一定的误导性。我最近碰到的是越来越不靠谱的者了,连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懂的人还在。
  新京报:是怎么不靠谱?
  俞敏洪:比如说异想天开的人特别的多,完了完全没有任何经验就要的这种人也很多,或者拿着商业计划书缠着你就想骗钱的人也一堆,这种人真的很多。我们这些人又不是眼睛瞎的,哪能随便给你钱啊,所以一百份商业计划书99份基本都被拒掉。
  新京报:你被骗过吗?
  俞敏洪:有啊。现在的者,有一点点想法,就可以要几个亿的估值给你看。现在的天使投资也都是300万到500万(元),甚至800万元规模,几十万的天使现在已经没有了。
  新京报:你怎么看者身上的创新能力?
  俞敏洪:现在很多移动互联网的创新都是伪创新。理由非常简单的,他实际上就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把原有商业模式去中间化,搞流量,然后再找商业模式。这点事大家都会。都是做培训机构,都是弄个地方开班就可以,为什么新东方能做到现在,和我同期的一些人还是几个班规模,商业模式很容易复制,最后拼的是人,他调动资源的能力、速度。
  大部分挑战者是伪挑战者
  新京报:电影《中国合伙人》里,去美国敲钟的时候,创始人风光无限。但实际上这几年线上项目兴旺,很多人认为新东方遇到大麻烦了,可能被颠覆。你焦虑吗?
  俞敏洪:不焦虑。过去我们被上市公司迷惑了,天天讲收入和利润,现在我已经把利润指标清零了,对校长没有任何利润指标,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抓教学质量。
  新京报:很多人认为新东方在互联网上落后了。你是怎么看的?
  俞敏洪:对新东方来说,颠覆自己很容易,让两万多名老师上线就完了,就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教学公司,但颠覆是为了创造、继续成长,不是纯粹为了颠覆本身。对新东方而言,就是要认真思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不是一哄而上,博一个名声。
  新京报:也就是新东方的核心价值并没有受到所谓的冲击。
  俞敏洪:对啊,两年前,有不少公司说他们三个月颠覆新东方。可现在他们要么已经消失了,要么自己快做不下去了。
  新京报:新东方现在有很多挑战者,你怎么看这些挑战者?
  俞敏洪:我觉得大部分挑战者是伪挑战者。我认为未来中国会出现至少10到20家伟大的教育公司,这些公司之间更多的是互相合作,而不是互相被颠覆的关系。
  新京报:最近一段时间,新东方、学而思和学大教育都或多或少面临增长困境。为什么教育生意变得很难做?
  俞敏洪:第一,移动互联网的确带来冲击和影响。第二,前几年行业发展过头,就像坦克履带没做好就往前冲,到一定时候履带就断了。第三,家长在教育领域消费中越来越理性化。所以最近地面培训机构倒闭很多,线上培训机构真正做起来的也没几个。
  新京报:怎么来看教育市场现在的发展状态?
  俞敏洪:是市场化的过程。但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公司可以做成阿里巴巴或者腾讯这样几千亿规模的公司。因为每个教育项目,都只能抓教育中间的一部分。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个性化的东西,每个孩子都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
  新京报:新东方在鼓励内部,你们会通过投资的模式,实现全覆盖吗?
  俞敏洪:会形成更广的覆盖,最后形成不同的公司,甚至是独立上市公司。新东方在这里面起到组建产业链和生态圈作用。
  若重新选择,宁可开着越野车旅行
  新京报:你的演讲非常富有激情,新东方已经很成功,还有没有遇到不可能解决的困境?
  俞敏洪:当然,比如让我从现在开始,不带有任何后遗症的选择,我会选择不做新东方,开启我生命新的东西。因为我觉得新东方做了20年已经够了,也成功了。但问题是,新东方已经和我个人严密咬合挂钩了,即使我离开新东方五年后,大家还是会说俞敏洪当时就感觉自己无能为力做不好了,所以才出去。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宁可一个人开着越野车全世界旅行,我照样能写出一本本游记来,大家都会读。但有时候生命由不得你自己选。
  新京报:可以理解为,新东方更多是你的一种责任?
  俞敏洪:对,是一种责任。在社会化和个人化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你明明知道选了个人化会更开心,但依然会选择社会化,因为那是你不可逃避的内容。
  新京报:你现在每年会给自己放假吗?
  俞敏洪:会有。我会看书,旅游,跟家人在一起。比如我每年圣诞节会带着全家人旅行10天到15天,跑的都是原来没有走过的地方。今年七月底我就要带着我的孩子到非洲旅行。
  新京报:这几年你有做过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吗,比如公众认为俞敏洪不可能去做的事?
  俞敏洪:好像没有,或者还没有暴露出来。到了我这个年龄,做事情不能出格到让公众对你负面评价。平时我尽可能避开媒体眼光,这样我自己更加安宁一点。
  新京报:你一年能读多少本书?
  俞敏洪:100多本,认真读的会有三四十本,翻过去阅读的大概会有七八十本。今年到现在为止,我给新东方的高管推荐书都已经推荐20本了。
  新京报:今年你印象最深刻的书是哪几本?
  俞敏洪:印象深刻的吴军的两本书,叫《浪潮之巅》和《文明之光》,还有《数学之美》。
  &我一直比较土啊,但如果像电影里那样没主见,新东方就做不起来了。
  现在的者,有一点点想法,就可以要几个亿的估值给你看。
  你明明知道选了个人化会更开心,但依然会选择社会化,因为那是你不可逃避的内容。&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4-2901.&
相关创业经验热门阅读
共享单车在中国发展很快,在短短半年光景里,ofo走出了校园,摩拜单车走出了北上广深,而且越来越多的地域性的共享单车创业者开始涌现出来。据统计,仅2016年就有30多家公司进军共享单车领域,竞争愈发激烈毛大庆  1969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后。2002年到2009年,任新加坡凯德置地中国控股集团北京地区常务副总经理。2009年到2015年1月,任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北京万科总经理。20这个世界正在发生改变,由过去善于秀肌肉的好战对抗已经进入到了合作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女性的软性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体育产业,女性不仅是品牌商们营销的一个策略与各种运动宝贝的消费品,她们还是摘要:扩容后新三板市场的融资功能也迅速发挥出来。年,新三板市场融资额分别为10.02亿元、132.09亿元和1216.17亿元。如果将主板比作成熟健壮的中年,那新三板还是一个幼儿。腾讯科技讯(相欣)4月20日消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显示,北京逸家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e家洁)于今日登陆新三板挂牌交易,成为企业,股票代码为836594,天风证券为主办券商。  e家洁C作为创始人和CEO,我现在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管理上:招聘,融资,设定优先级等等。然而在我进入黑暗一面而且获得MBA学位之前,我是非常深入技术和工程的,而且我相当喜爱这么做。这篇文章会使用一种程序的隐喻编者按: Pejman Nozad 是目前硅谷最顶尖、最受尊敬的天使投资人。他是 Dropbox、Lending Club 等很多知名创业公司的早期投资人,也给 Android 之父 Andy Rub
你是怎么知道非凡网赚网的?
你所知道的非凡网赚网是做什么的
做任务赚钱
学习网赚知识
赚友互动交流【创业心得】俞敏洪:我给创业者四句话(4)――聚财网
当前位置:& >&& >&& >&
【创业心得】俞敏洪:我给创业者四句话
来源:&|& 14:49:16&作者:
有的人是天生具备领袖气质,但大多数人都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具备有眼光、有格局、有决策能力的领袖气质。我对领袖气质有几个定义:
第一,理想能力。真正的领袖不会光说我们能赚大钱,而是会告诉大家做这件事情的伟大意义,事情也许是小事,但是能做出意义来。最近,新东方组织去日本参观了一家具有400年历史的手工作坊&&印传屋,只有40个工人,只做鹿皮制品,而且全是手工做,订单却已经订到十年以后。我问为什么不机械化作业,也不上市?他说我们就是要坚守品质,坚守&有限产出,无限品牌&。所以,所谓的有意义不是把公司做成像阿里巴巴那么大,而是这件事情本身给大家带来了终生的价值。
第二,格局能力。我们看刘邦和项羽,刘邦曾在项羽手下干,打下咸阳以后,项羽把他分到汉地,就是(格局观上)缺乏基本常识的表现。如果项羽把刘邦分封到他的家乡沛县,衣锦还乡以后,大家过上富裕的生活,谁还想打仗啊?结果把刘邦封到汉中,离开家乡3000里路,刘邦一号召说,我们的老家不在这儿啊,所以就要继续打回去。
第三,用人能力。有三点需谨记:
首先,你的团队不是一帮跟着你的小喽H绻闳衔痉⒄棺詈罂隙ǖ每磕阋桓鋈耍蔷突就甑傲恕
其次,几个合伙人中间要有一个&头儿&。如果一家公司在最终决策上谁说了都不算,是有问题的。&万通六君子&为什么会散?某种意义上是因为一批英豪聚在一起,又缺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头儿,就会有问题,他们分开后每个人干了一个巨大的事业。新东方为什么做成了?就是因为我一个人先干了整整三年,奠定了新东方第一创始人的地位,当我把徐小平、王强找来的时候,新东方已经是年收入5000万。
再次,创始人永远要做的就是寻找。前几年新东方的O2O学习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怎么做都做不起来,后来我意识到了是新东方在这个领域的&头儿&没找好。现在找到了,这方面就蓬勃向上。对人才,要舍得花钱。你用一个干不出活的人,给他发低工资,你觉得很节约吗?其实人越贵越便宜,越贵越节约。
问:我是&一汤&的创始人,刚才俞老师说,创业要有梦想,但我去融资的时候,投资机构问的是每天卖多少杯,一杯多少钱,一天多少单?在理想和现实中,我们该怎么平衡?
俞敏洪:我的意思不是让创业者把钱和理想对立起来,比如新东方上市后,所有的投资者都说你们要有利润,所以有几年我们对所有业务部门都以利润为考核指标。大家为了完成利润,拼命想各种办法去收高价产品,导致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最后收入增长也不强劲了。这说明眼睛盯着利润和收入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调整了考核指标,以教学质量、客户推荐率、教师素质、学生人数进行考核。你把事情做对了,才能达到你想要的结果,光想着我要卖更多的汤那是不行的,重要的是汤的质量如何,卖给谁?
问:最近看到很多对于创业的负面新闻,就是出现了三个90后创办的特别无耻的公司,有的人说&现在不叫风口吹起猪,而是风口吹起一堆骗子&,您的评价是什么?
俞敏洪:我不认为创业者中间有骗子,我只说现在的创业者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对于要做的事情要想清楚,不是把几个概念结合起来就能融到钱。中国股灾以后,投资者变得相当理性,原来一个亿投十个项目,现在一个亿投20个项目,创业者也不能随便烧钱了。
第二,团队搭建。有的项目团队跟我们谈,来三个人,一个人汇报,其他两个人插嘴,既没有分工也没有合作,商业模式再好我也不会投。
第三,要有长远打算。有一个团队,商业模式极好,但为了抢占先机,把前面一轮的钱三个月就烧完了。股灾过来,再往下走的时候融不到钱,散了。
问:我身边越来越多的80、90后在国外学成归来希望在中国开启自己的创业之旅,请问俞老师有什么建议?
俞敏洪:我觉得海归创业者要做有技术壁垒的创业,如果是一般的项目,不能凸现海归创业者的优势。中国的创业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95%的创业公司没有技术壁垒,就是互相模仿,看谁先打出来占领市场。所以,目前我们选项目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这个团队做事情又快又靠谱。在中国可见的未来,基本上这就是唯一的标准。我现在投大概70家公司,有三家左右是有技术壁垒的,比例非常少。
  作者:吴璇&& 来源:正和岛内容部
的相关阅读
大家正在看俞敏洪:我不喜欢的两种创业者 - 产品运营 - 优派
o 1年前发布
& & & &日,&创青春&创未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新东方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创始人俞敏洪在论坛上发表题为《如何选择值得投资的创业者》主题演讲。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现在的创业者应该如何挖掘创新潜力,如何摆正创业心态,如何成为一个值得投资的人。
以下为演讲原文:
我的演讲题目是如何选择值得投资的创业者,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我本人身份的转型。我本人首先就是一个创业者,在20多年前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历程,将新东方打造成了在美上市公司。后来我发现,只要是你想创业,就不可能一次成功永久享受,只要你走上了做企业这条路,就要不断奋勇前进。
举个简单的例子,这两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由一个不太懂移动互联网的人,到在50岁的今天转型成一个对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和教育的结合进行深入研究的人。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在十几年前就在做与年轻人创业相关的事情了。刚才一个朋友还跟我说,十年前就听过我的演讲,并且引发了创业的梦想。从当时对年轻人的评论、指点到今天做真正服务于中国创业者的洪泰基金,这也是我自己身份的转型。
我的想法是,以我现在这个年龄,再真正深入到科技一线,或者真正有突破性地创造一个商业模式,这样的可能性远远小于我把钱交给年轻人去做,这样更加能够为中国的创业创新贡献力量,也可能会有新的科技成果或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公司涌现出来。
1、最看重这样的创业者:乐观主义、自我认可、舍得放弃
我想先谈谈我会投资什么样的创业者这个问题。
首先,我投的这个人必须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所谓的乐观主义是他必须对事业的发展有信心,尤其对中国的发展有信心,必须有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认可。中国近几十年起起伏伏,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却是一个不断向上发展的时代。我本人从来没有起过到国外生活的念头,或者说过多考虑个人晚年享受的事情。我觉得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参与这个发展的时代,如果有可能的话,去引领这个时代。
通过创新创业这件事情来发展和引领这个时代,是最好的一个切入口。对于我来说,如果一个年轻人本身对于这个时代表示怀疑,我就不会给他投资。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他对时代表示怀疑,意味着他看到了时代某些让他不舒服或失望的地方。我觉得任何一个事情只要你对它表示失望,这件事情就没法干下去了。
我自己本人1991年从北大出来开始创业,这一路遇到了很多事情。当时邓小平还没有南巡讲话,但我依然相信中国的发展一定会不断前行。所以,我希望大家理解的是,我们中国现在出现的一些现象,包括诚信体系不完善、反腐路上的障碍、社会结构调整等都是飞速发展的社会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一个必然会出现的问题时选择退缩,生活就没法过下去了。就像结婚以后夫妻之间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有矛盾你就不想过了,你就想离婚了,那就永远不会有家。
第二,我觉得所有的创新创业都是创业者对自己的认可。
首先你得要学会认可自己,认可自己是相信生命终会灿烂。我常常说人生有两种过法,一种比较平庸地度过,比如说很多白领阶层或者我周围有一些朋友都不愿意放弃自己拥有的那点东西,那么也许可以过得很舒服也很平稳,但是却没有奇迹发生。
1995年底我到美国去,当时大概拜访了七八位大学同学,我跟他们说我在中国做了一个新东方,还不够大,你们回来跟我一起做大,做大以后我们一起分享成果。很多人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做失败了怎么办?但是王强、徐小平这些人就说,你在大学期间是挺没出息的一个人,你都做成了事情,那我们回去肯定能做得更大。所以,他们就回来了,而且没提过开多少工资的问题。
我的另一位在美国的同学也特别想回来,他说老俞你只要每年给我一百万人民币的工资我就回来,我说现在新东方一年的利润都没到一百万,我怎么可以给你开一百万的工资呢?结果就没回来。等到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上市了,回来的同学都变成了亿万富翁,那个同学后来说,老俞我当初真应该跟你回去。
我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想当初,因为当一切都已经为你准备好了,你再选择,那就不叫选择了。所谓的选择是在有风险的时候,你对自己的生命抱有希望,你对自己的事业抱有希望,你对与朋友的合作抱有希望,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认可,也是对时代的认可。如果你没有冒险参与一件事情的激情,那么你就不可能享受在这个时代和一帮人做事情的成果。
第三,创业是一个辛苦的过程。
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创业成功,事实上有很多人出来创业结果是失败的。我觉得我比较幸运,新东方从只有13个学生的一个班做到今天的累计面授2000多万学员。阿里巴巴是马云做的第五个公司,他跟我一样从大学老师开始干,也做培训班,他第一个班招了20个人,我只招了13个人。
两年以后我已经到了5000个学生,马云还是20个人,所以并不是说某一件事情你没有做大就意味着你没有做大事情的能力。后来我仔细分析了马云为什么能做大,他就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变成了一个大事业。也可以说马云对自己的生命从来都有期许和期待,他身上那种热情从来没有消失过。
尽管创业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意味着你会放弃原来很多东西,意味着冒险、挫折和失败,但是如果你不愿意去经受这样的挫折和失败,你不愿意放弃原有的生活,就意味着你永远只能在平庸的道路上走下去。就像我刚才说的大学同学,尽管他现在在美国大学也是一个不错的教授,但是却失去了参与中国这个轰轰烈烈时代的机会,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你的放弃就意味着你也在同时放弃平庸走向创造,放弃迷茫走向坚定。当然了,也可能放弃以后你什么也得不到,依然是从平庸走向平庸,但是你要知道的是,反正你是平庸的,所以从平庸走向平庸,总比你一直待在那个地方平庸要好,因为你至少已经走过了。
2、不喜欢这样的创业者:只想赚钱、急于求成
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创业者两件事情我是不太喜欢的。
第一个是,上来就说俞老师只要你给我投钱,我保证三年以后给你一个上市公司。
我就跟他说,我要的不是上市公司,我要的是你是不是做了有意义的事业,这个事业是不是给社会增加了价值,完成了以上两点,如果你能同时把它做成一个上市公司,我会非常开心,但是如果你没有做成上市公司,依然在为社会做贡献,我也会非常开心。
我投的是一个事业,我投的是你这个人能为世界带来的某种增值,而不是给我本人带来的钱财。坦率地说,我要是为了个人享受,我就不用再去投资创业,况且还要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我要的是参与你生命的灿烂,因为我的生命灿烂过了,再次灿烂肯定有困难,所以你生命灿烂就等于我生命灿烂,我要的是这种感觉。所以你不要告诉我可以为我带来钱,带来钱是OK,但是我更希望你带来别的东西。告诉我俞老师只要给我钱,我就能给你挣更多的钱。这是我不喜欢的。
第二个,我不喜欢声称想要快速做成事情的。
几个月前我就提醒我投资的创业者,很好拿钱的时候不要随便乱花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你根本就预料不到,第二天你就可能融不到钱了。话音还没落,股市的波动就出现了,投资者开始头脑变得冷静了。紧接着很多项目拿钱的时候,就比原来要困难很多。
我喜欢的是循序渐进,一点一滴去把事情做大的人,这和创新变革并不矛盾。FACEBOOK在做大以前,也只是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了两年大学的网站。新东方做了3年,也就是1年只有5千个学生,但是现在每年是300万学生在新东方学习。事情是一点一点来的,你的生命一辈子只要把一件大事做好就够了,并不是说两年就做成一件大事,一辈子做成100件大事,这样的人我反正没有发现。
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创业没有最后的成功,只有不断的进步。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管年龄多大,也依然在天天想着继续创业,柳传志、张瑞敏也是这样。前天我还跟柳传志、张瑞敏在这里与李克强总理见面。海尔的创业创新是非常厉害的,柳传志把联想电子送上市了,又把联想控股送上市,所有投资的项目都是创新创业项目,每个人都在想着如何让自己生命的灿烂得到延长。
马云和马化腾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推动了中国现代移动互联网往大数据、云计算发展的伟大人物,但是他们每天都在想着第二天是不是会被竞争对手超越。大家可能会想,像新东方这样的传统行业,只是一个培训机构,但是现在新东方技术人员已经接近500人。
所以你不要想一下子就成功了,何况你们作为年轻人,我觉得更加可以轻装上阵,用核心技术实现装修过程标准化,高效连接一切与家装相关的资源,最后,能够通过自己的事业走向更远的未来,这非常重要。尽管我们有的时候也会感到很疲惫,但是当面对未来世界的时候,依然会感到兴奋。我常常说,如果面对未来世界依然感到兴奋,我自己就还是一个创业者。
3、创业最重要的三件事:坚持理想、走正道、突破创新
创业需要什么?
首先,创业需要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理想。
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创业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某种理想的实现。尽管我做新东方最初确实是为了钱,因为出国留学没有奖学金,希望自己挣学费。但是,当我发现生活费已经解决了,甚至出国的学费也已经解决了的时候,我选择的放弃出国学习,原因是我突然发现,每天帮助年轻人成长,让年轻人的考试能够多提高一分,使他们能够争取到世界名牌大学的机会,这件事情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我本人能赚多少钱。
所以到今天我还在坚持做新东方。我觉得这是我坚持理想的最好标志,因为在这个20多年中,我有很多机会去做赚钱的事情,比如投身房地产,之所以没去做,就是我刚才说的一句话,人生只能做一件大事,我认为这件大事对于我来说就是教育。
第二,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和路径。
如果一些政府领导干部真正有政治理想,就永远不会走上歪路,因为我认为,一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政客理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人想当官的理想和想要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又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做企业也是这样的,想赚钱是低境界,想通过自己的企业为社会做贡献是高境界。
所以马云希望能够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马化腾希望中国乃至世界所有人的交流没有障碍,李彦宏希望千万信息一搜即得,俞敏洪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普通人的卑微人生,让他们走向辉煌。这都是理念的引领,只有在这样理念的引领下,后面所做的事情才会正确。
最后,我也希望所有在座的创业者,能够不断突破,而不是模仿。
我从去年到今年大概至少看了上千个创业项目,真正有创新意识、有突破意识的项目,坦率地说不到10%,真正有科技创新突破的不到5%。中国未来的发展既要商业大盘子的发展,但更加需要我们真正有创新的项目带来中国高科技的突破并引领世界科技浪潮。我想对在座的各位创业者说,哪怕再艰苦一点,如果你有真正的高科技创新项目,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是国家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中国的创新公司能够赶上并且超过世界创新公司的关键所在。
此外,在这么一个比较喧嚣的世界中,我希望在座的创业者保持自己的家国情怀。情怀是一个已经被用烂的词,但是当我一个月以前在清华大学做家国情怀的报告后,我依然受到了清华大学学生的热烈欢迎,这篇文章在网上的点击以百万计的速度在流传。那表明了什么呢?其实每一个人都不想蝇营狗苟地让自己卑微一辈子,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跟家庭、国家、民族、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如果一个创业者能向我展示以上所说的素质,那么只要其中有两三个点让我感到眼睛一亮,我会毫不犹豫地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
谢谢大家。
创业者们,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想被优派网报道,请狠戳这里&&&&
文章总数0万总阅读量 最新文章
微信扫描,关注心理学与生活,在这里找到你内心的答案!
客服邮箱:
APP推广服务:
优派QQ2群():
优派QQ1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者如何找投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