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供给需求曲线可以创造需求

  吴锋日前在《经济日报》撰文认为,从经济增长看,供给是直接拉动因素,只有供给增加了,经济总量才增加;但如果增加的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生产的东西没人消费,到头来增加的只是浪费资源的库存。  创造新供给,才能更好地激活新需求。供给是可以创造需求的,如果没有乔布斯或者特斯拉,可能就没有苹果手机或新能源汽车的今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着力把功夫放到供给的结构优化上,放到结构性改革上,放到材料、工艺、流程、服务便利与商业组织方式的创新上,以创新提高供给体制的质量和效率。方子对了、药量够了,剩下的就是时间因素,要容忍子弹多飞一会儿。&>& > 文章详情页
“供给创造需求”新解
中国财经报
中国财经新闻网
嘉宾: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话题:供给创造需求 供给侧创新中带来的“颠覆性创新”对中国的意义特别突出最近一二十年里,经济生活中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创新案例,是以美国硅谷引领新技术革命潮流所引出的在
嘉宾: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话题:供给创造需求 供给侧创新中带来的“颠覆性创新”对中国的意义特别突出最近一二十年里,经济生活中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创新案例,是以美国硅谷引领新技术革命潮流所引出的在供给端实现更新换代的事件,比如大家称道的乔布斯和他的创新推出的苹果产品,还有现在互联网概念上包括“互联网金融”这种带有颠覆性特征的供给创新。在智能手机、互联网等产品方面,特别强调的就是所谓的“用户体验”。用户需求一直是有的,但“用户体验”这种不同的、由供给带来的升级换代的感受,被奇虎的周鸿祎称为“颠覆性创新”,它显然是在供给端发力的有决定性意义的创新,比如表现为把过去认为需要有偿使用的变成无偿——现在互联网上很多服务的直观形式就是无偿的,另外是把过去看来非常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比如傻瓜相机、手机可完成摄影机的较复杂功能,省去光圈、速度的复杂因素,实现便捷使用。萨伊“供给创造需求”命题的合理成分,在现实生活里面是有所印证的。当然我们不应该否定需求的原生意义,人活着就会有需求,有需求才有各种各色的动机和满足需求的创新活动。但是一旦社会化大生产进入全球化阶段,特别鲜明的特点就是供给侧一旦实行了成功的颠覆性创新,市场上已不只是一呼百应,而是一呼万应、一呼亿应,一个产品可能迅速地风靡全球,而它给用户的感受确实是带来了人本主义视角上常说的幸福感——人们用到这种创新的产品以后,满意就幸福。类似的种种供给端创新所带来的颠覆性创新,对于中国的意义特别突出。中国追求现代化的过程,按照“三步走”这一战略构想的愿景目标,现在直观上仍是追赶,“大踏步地跟上时代”,实际上是借助于后发优势,形成综合性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最终要实现“后来居上”的赶超。而要真正实现像中国这样的后发经济体现代化、后来居上的赶超,供给管理特别值得关注。因为这里面具有丰富的可选择性空间,不像需求管理是单一指标的,按照反周期框架做总量调控即可——需求管理方面在总体框架上大体是认知比较成熟的,但对于后进经济体在真正发挥相关多元主体的潜力和可能的活力方面,空间是有限的。反之,和需求管理可优化互动的供给管理和供给端鼓励创新的空间却是巨大的。这样就可以回到最早萨伊所说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来作新一轮的阐发——对此话过去曾经给予批判,如归为“庸俗经济学”,但是这话语里面却含有合理的成分,就是带有破坏性创造、颠覆性创新特征的供给,确实有可能塑造市场、引领市场,创造出大量的可对应需求,是“升级换代”式阶段性提升的关键因素。没有苹果产品,很难想象市场上会有这么大的需求潜力释放的空间,有了苹果以后,移动通讯被普通社会成员由“用户体验”所接受的形势一下进入了一个“升级竞争”的境界。互联网金融现在表现出的某些东西是过去传统金融里无法想象的。余额宝和叫出租车连在一起,几秒钟之内就可以通过手机完成支付。余额宝和信用卡连通了,也跟理财产品实际上连通了,它承诺可以一天算一次利息,很零碎、细小的资金也无妨,赚多少钱随时自动结算,它的利率水平曾差不多是理财产品的水平,但绝对不是活期储蓄的水平,受低端散户的高度认可,从而打破原来的金融产品格局,助推改革新阶段的到来。制度供给的突破,能够打开的空间表现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可引出的供给侧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对于中国的意义在于经济、社会转轨中的制度供给问题。一旦在制度供给上有突破,打开的空间就表现为所谓“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在处理生产产品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必须注重解决供给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的问题,以及在什么制度、机制下生产的问题。对于中国经济社会转轨来说是特别有意义的是“制度供给怎么样”,这是我们从矫正经济学过去总体认识里需求侧与供给侧不对称性的“破”之后,特别要“立”的第一点。接下来的第二点,要有一些必须明确树立的支点,比如说把非完全竞争作为深入研究的前提确立起来,因为这是资源配置的真实环境。过去完全竞争的分析有很多的理论贡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假设和实际情况之间又存在明显的不对应,可比喻为它只是一个所谓1.0版的模型,回到现实必须把它升级为2.0版、3.0版。一系列回避不了的供给侧问题,就必须引入我们的分析,虽然这种分析要困难得多。有很多过去注重需求侧时很好处理的经济学问题,现在变成了难题,比如说过去经济运行问题上可以一句话打发掉的“一般均衡中或者反周期调控中市场机制自然解决结构问题”——现在这话仍然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在中国可预见的很长发展阶段中,追赶—赶超的现代化战略要求我们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明确地在非完全竞争支点上,超越“自然解决”框架,在市场并不足以决定一切的时段和事项上,使诸如以财政为后盾的政策性金融等,“区别对待”地发挥支持结构优化的作用。第三,应顺理成章提出市场、政府、企业、非盈利组织各有所为、并相互合作,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包括中国以后一定会发展壮大起来、现在已经很有这方面的动向和意愿的“第三部门”,就是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公益团体的培育和发展。在公私伙伴关系PPP等等概念下,进一步探索推进政府、企业、非赢利组织共赢、多赢创新的制度与机制,是供给侧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察点和研究导向。在诸如推进城镇化、应对老龄化的一系列公共工程上,动员政府之外的其他主体包括企业、中介机构、社会上的非政府组织等,介入其间,运用创新空间巨大的PPP机制,以更好地处理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在中国“后来居上”的现代化赶超中间优化制度、机制供给的全局意义是非常明显的。第四,我们应强调制度供给充分引入供给侧分析后,要形成有机联系、打通物与人两个视角的认知体系。对以“中等收入陷阱”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居安思危”现实意义的问题,亟应作出有针对性的解释、分析和应对,如从资源环境制约(如雾霾问题)到人际关系制约(如收入分配问题)的矛盾凸显认识分析,引出合格的“对症下药”的建设性意见,并纳入全面配套框架。“新供给”的政策主张简单概括为“八双”和面对两个100年历史任务的“五并重”。“八双”:“双创”——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和大力鼓励创业;“双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推进产业优化;“双减”——加快实施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税费改革,大幅度地减少行政审批;“双扩”——是指新的国际竞争局面之下,扩大中国对亚非拉的开放融合以及适度扩大在增长方面基于质量和结构效益的投资规模。(不能简单按照现在一些看似主流的说法,扩大内需只注重消费,投资方面是简单减少的问题,其实应该在这方面注重适度扩大增长方面基于质量和结构效益的投资,要从供给侧和结构侧,从区别对待的视角上掌握好)。“双转”——就是尽快实施我国人口政策中放开城镇体制内一胎化管制的转变,还有积极促进国有资产收益和存量向社保公共服务领域的转置;“双进”——是指国有和非国有经济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协调发展中应该是共同进步,摈弃那种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的思维,在“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概念之下要寻求共赢;“双到位”——促使政府市场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良性互动互补和合作;“双配套”——尽快实施新一轮的价税财配套改革和积极实质性地推进金融配套改革。在上述基本考虑中,“双创”是发展的灵魂和先行者;“双化”是发展的动力与升级过程的催化剂;“双减”则代表着侧重于提升供给效率、优化供给结构以更好适应和引导需求结构变化的制度基础;“双扩”是力求扩大供给方面在国际、国内的市场空间;“双转”是不失时机、与时俱进地在人口政策和国有资产配置体系两大现实问题上顺应供给结构与机制的优化需要,以支持打开新局;“双进”是明确市场供给主体在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安排演进中的合理资本金构成与功能互补和共赢效应;“双到位”是要在政府与市场这一核心问题上明确相关各方的合理定位;“双配套”是对基础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财税、金融两大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再加上行政体制,以大决心、大智慧推进新一轮势在必行的制度变革与机制升级。所谓“五并重”,是更开阔地面对“两个一百年”这个大历史时期而提出的如下一些主张。第一是5年规划和40年规划并重,研究制定于全球视野下的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第二是法治经济和文化经济并重,注重积极逐步导向所谓国家软实力,(这里面的内容实际上涉及到现代化、现代国家治理要素中大家已都承认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之外不可缺少的民主化、法治化,这样一些合在一起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侧重点是我们在硬实力明显上升的同时,软实力怎么提升上来等)。第三是在现实生活里,海上丝绸之路和路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并重,有效应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第四是柔性参与美国的所谓泛太平洋、泛大西洋框架和独立开展经济合作区谈判并重,主动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制定。第五是高调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低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重。这个“五并重”思路设计,意在把中国顺应世界潮流而寻求民族复兴的时间轴设为百年、空间轴设为全球,来认识和把握综合性的大格局、大战略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邓小平南巡、1994年财税配套改革建立间接调控框架之后,我们已取得了一系列的调控成绩。但是延续主流经济教科书和仿效发达国家需求管理为主的思路,即继续贯彻单一反周期的需求管理操作路线,随着近年中国经济社会矛盾的积累和凸显,已经日益表现它的局限性。随着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台阶,经济下行的过程中间资源环境和收入分配等因素的制约之下,社会可接受的运行区间收窄,再复制“4万亿2.0版”,空间已经相当狭小,我们应该以较高水平的理性供给管理的有效运用,来应对挑战,服务全局。 相关链接周鸿祎:颠覆性创新应成创业者必修课颠覆性创新其实一点都不神秘,所有颠覆性创新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微创新,然后坚持不断的持续微创新,少则5年,多则8到10年,然后你就会得到两结果:一个是很不幸,公司垮了:还有一种结果是运气很好,找到了市场中一个针尖一样的突破点,持续地微创新,最后形成颠覆性创新。什么叫颠覆性创新呢?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把一个很贵的东西做得很便宜,把一个收费的东西做成免费的东西,把原来一个很难获得的东西变得很容易获得,把原来一个很难用的东西变得非常简单。这几个特征构成了颠覆性创新的重要特征。事实上,很多颠覆性创新在刚出来的时候连发明者本人往往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颠覆。颠覆性创新非常重要的两点,一个是在体验上创新,一个是在商业模式上创新。体验创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i鄄pad。ipad是对笔记本的颠覆,但ipad真的很完美吗?不然,它其实有非常多的缺点,但是有一个优点——便携。这就是ipad在体验上的创新。而商业模式的颠覆就是在商业模式上瞄准行业的死穴,它是对手很难抄袭和反击的一个颠覆手段。如当年淘宝免费颠覆eBay,360用免费颠覆国内杀毒业,都是利用免费这种打法。另外商业模式创新也并不一定是用免费模式,也有可能是将免费变为收费,如所有电视频道都以免费节目加广告为主的时候,HBO频道说我没有广告,全是电影,但是对不起,因为全是电影,所以收费。因此商业模式创新就是只要跟别人不一样,就可能会创造出来一种完全不同的打法。颠覆创新一点都不复杂,面对竞争,如果用好颠覆创新,它会成为非常有力的武器。本来小公司颠覆大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推动商业文明的动力。而在国内,却是相反的,之前因为我老搞颠覆性创新,所以我被看成制造麻烦的人。我希望让行业更有活力,我也希望让行业不要被一些巨头垄断,给创业者一个更好的创业机会。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大家认为颠覆性创新就是制造麻烦,如果大家都做颠覆性创新,大家就会认为颠覆性创新是每一个创业者的必修课,这就是我的梦想。摘编自《财政信息资料》
中国财经报
中国财经新闻网
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Copyright ? 2016 中国财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 供给创造需求就是着名的萨伊定律,它指出,不存在需求不足,经济问题只是因为交换双方的比例失衡,解决办法就是削长补短,增加稀缺一方,过剩自然消除。& & 但这是有条件的:& & 其一,在自然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合二为一,货币为内生货币,没有还本付息的债务压力,货币仅仅是交换手段,甚至可有可无,库存就是财富,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一样,都是最 终需求。生产的主要问题就是交换比例协调,过剩的品种必然价格下跌,短缺的则上涨,市场能够自动调节。& & 其二,在商品经济经济中,生产者与消费者分开,货币为外生货币,经济系统负有还本付息的约束,生产的目的不再停留在实物利润,而转变为货币利润,投资需求不再是最终需求,而 是中间需求,经济系统的矛盾转变为两大矛盾: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后者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也就是市场有充分的消费需求,但前者无法调节,然而,前 者却是主要矛盾。& & 那么为什么市场无法解决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 & 原因在于商品经济中,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巨变,后者贯穿了生产、分配、销售、再生产的全过程,并且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就是马克思讲的资本循环,但是,资本增 值的原因却不是在生产环节,而流通环节也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外部的货币增量。& &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内,从货币循环的角度看,初始投资需求产生消费需求和派生的投资需求,因此,消费需求必然小于初始投资需求;但是,最终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故消费需求不可能 给初始投资带来货币利润,这就是市场经济消费不足的根源。& & 由上导出,宏观投资必然亏损,它需要的不是停止投资,因为那样就不会有消费需求;& & 它需要的也不是扩大投资,因为那样只能使消费不足更严重,或者说产能过剩;& & 它更不能依赖借贷,因为那样只能使企业债、消费债累积,直至不堪重负,无法支付利息,倒逼去杠杆,形成衰退;& & 它需要的不是赤字补偿,因为政府扩大开支将导致政府机构膨胀,透支与赖账则丧失国家信用;& & 它真正需要的是价值补偿。& & 即吴敬琏反对扩大投资是对错个半,对在顺应了宏观投资必然亏损,不可持续;错在拒绝投资将失去消费需求。& & 林毅夫支持扩大投资同样是对错各半,对在理解没有投资需求就没有消费需求;错在不了解有了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还是不足。& & 补偿方式就是变革货币发行方式和发行数量,实施新宏观主义的央行购买准公共品,社会免费使用,发展公益经济,它是对顺差拉动外汇占款的优化升级,摆脱了货币对生产力的约束, 消除债务危机与滞胀,实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增进,造福社会。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8楼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主要线索:没有外生货币注入的封闭经济系统宏观投资实物利润无法得到货币化价值补偿,导致宏观投资必然货币亏损----实物利润必须要有对应的外生货币量进行价值补偿,投资方才可能有钱可赚---央行增印与实物价值对应的主权货币量外生性注入经济体是常态化确保宏观投资货币利润实现的根本策略(传统的赤字性投资货币注入、消费信贷性货币注入可作为流动性流入的短期补充措施)。支持[0]反对[0]
7楼开胃小菜适当少吃点,可以,多吃了会败胃口。支持[0]反对[0]
6楼由上导出,宏观投资必然亏损,它需要的不是停止投资,因为那样就不会有消费需求;
&&&&它需要的也不是扩大投资,因为那样只能使消费不足更严重,或者说产能过剩;
&&&&它更不能依赖借贷,因为那样只能使企业债、消费债累积,直至不堪重负,无法支付利息,倒逼去杠杆,形成衰退;
&&&&它需要的不是赤字补偿,因为政府扩大开支将导致政府机构膨胀,透支与赖账则丧失国家信用;
&&&&它真正需要的是价值补偿。
-----------------------------------------
价值补偿即央行主权货币作为外生货币源动态地依据实物利润量注入经济体购买这些实物,以确保投资方货币利润的实现。
若以宴席作比方,主权货币才是主菜,其它的如投资、消费信贷、赤字等则是开胃小菜。支持[0]反对[0]
5楼产能不足时,这种方式是有效的,但当产能已经过剩,这种方式就是浪费。支持[1]反对[0]
4楼投资生产方利润+资本利润+政府利润=宏观总利润≤外生货币量。
这个宏观货币利润守恒等式,也证明了外生货币量及时注入经济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支持[0]反对[0]
3楼主权货币若及时准确地注入经济体补偿当期投资利润,消费不足就不会存在了。支持[0]反对[0]
2楼消费不足时,为什么管理者要继续扩大投资?因为新投资中对应着新收入,虽然这种新收入小于新投入,但可以错期补消费上一投资周期的过剩商品,但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是更大消费不足型危机的积累。
形象比喻就是:喝盐水解渴,越喝越渴。
扩大投资中的就业收入当然可以补偿上支持[0]反对[0]
1楼精辟!此博文归纳总结了新宏观主义迄今最精髓的内容。支持[1]反对[1]
评分与评论
&&评论员用户名
&& 发贴后,本网站会记录您的IP地址。请注意,根据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您的发帖内容、发帖时间以及您发帖时的IP地址的记录保留至少60天,并且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这类信息提供给有
山东宁阳人,现居天津。1992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自动化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MBA,国际财务管理师(IFM)。当代宏观经济学者,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控制论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新宏观主义创建者,储备需求倡导者,指出储备需求为第四大需求,它实现了对消费不足的价值补偿,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路径。著有《新宏观主义》。人生信条:自由的思想,有效的实现,更快的进步。转发请尊重作者权益,否则将追责。
联系我们:QQ 邮箱: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有效供给创造了需求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有效供给创造了需求
个人思考:是人创造了需求,释放了欲望。同样,人过度消费,造成资源紧张。人类本身就是走钢丝的过程,寻求供需两边的平衡,但永远不会保持在笔直的道路上。
人的问题,在于太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政府总是希望能控制一切。
总体的平衡,不在经济学,而在教育,人人能控制好自己,政府才能放下控制权。
核心观点:
需求不足则会使经济萧条 供给太盛则会使经济过热
政府宏观调控:太热则紧银根、紧财政。太冷则松银根、松财政
决定需求因素,消费者购买/投资需求/净出口/政府开支
任何一个经济中,人为造成的繁荣一定会伴随一场大衰退。大繁荣和大衰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利率过低会扭曲资源配置信号,企业家就开始投资一些原本不该投资的项目,特别是一些重工业、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它们对利率的反应非常敏感。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股票市场泡沫会进一步助长固定资产投资热潮,导致投资过度扩张。越来越大的投资需求导致原材料价格和工资的相应上涨,投资成本上升,最后证明原来的投资是无利可图的。
当政府没有办法如之前那样继续实行扩张性政策时,股票和地产泡沫破灭,原来的资金沉淀在不可变现的固定资产
(如厂房和地产)中,资金突然不足,投资项目纷纷下马,大萧条由此发生。
在创造者们还没有研造创制出某种新的物品时,在广大消费者还没有实际领教过这种新物品的用处时,人们无论如何都难以想象得出对它的实际需求。比如在百年前,人们对今天普遍存在的电视机并未显出丝毫的实际需求,因为这些物品还没有被供给出来,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只有当某物品真正供给到市场上,人们见到它的功用,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后,才会形成对它的现实需求。所以,无论从物品价格上还是从物品功用上,都是供给在创造着实际需求;研制出一种新的物品,也就等于开创出一个新的市场,在这新的市场里供给创造着自己的需求。
经济学上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总供给,一个是总需求,围绕这两个概念有许多重要的经济学理论,这些理论指导着国家的经济决策,总供给决定了就业,充分就业使社会总收入增加,收入增长自然导致需求旺盛,而需求又进一步推动供给,这样经济就会持续增长。经济学追求的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供给太盛则会使经济过热,需求不足则会使经济萧条,为了保持供需的均衡,经济决策就如和面一般,太热则紧银根、紧财政,太冷则松银根、松财政,经济学的一套东西确实完美,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放松银根和财政成了中央挽救危机的重要手段,其主旨是为了扩大总需求,特别是要拉动内需,决定需求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就是消费、投资和出口,而眼下的情况,拉动消费和出口有点难,政府能做的是加大投资,上工程、上项目,政府主导投资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毕竟有许多该做的事情,不会造成太大的浪费,需要防止的是我们地方政府的一哄而上,不过这一块不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我想谈的是消费。
在我们的GDP中,消费占的比重一直不大,这里面原因很多,如我们的社会保障、教育及住房一直解决的不好,人们将这三方面称为三座大山,人们在花钱时后顾之忧太多。经济危机下消费者的信心更是不足,虽有鼓励消费的政策,但效果好坏却很难评判,前一阵子有人提议直接向公民发放消费券,这还是治标之策,不着根本。
从历史上来看,需求是创造出来的,我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只是我们现在很少提了。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是如何走出来的,这和二战有关系,二战本身带来了大量的军工需求,但战争也促使了科技的快速发展,当战争结束后,军工技术在社会消费品中大量应用,这些供给创造了需求,使美国一举成为世界霸主。美国又是如何走出上世纪80年代的石油危机的,这同样是科技的贡献,IT技术在消费品中的应用一样创造的巨大的市场。在人类的历史上,危机经常发生,但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梦想一刻也没有停止,现在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但有创造,我们就会向前。&
现代经济学家基本上都承认了供求平衡点的存在,只靠供方或者需方一条曲线都不可能确定平衡点,而两条曲线中的任何一条移动都会引起平衡点的移动,也就改变了另一个量。这一点,现在无论是供方经济学家还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都无法否认。
个人的理解,经济学家的所谓“供创造需”还是“需创造供”实际是在讨论控制哪一方更容易的问题。
斯蒂格利兹在《经济学》中这样写到:
造成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
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的变化
投资需求的变化
净出口的变化
政府开支的变化
造成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
进口货物价格变化
对风险评估的变化或者风险承受意愿的变化
工资率的变化
如果你是政府决策者,你会觉得觉得那个最直接最有效呢?显然是“政府开支”啊。当然,斯蒂格利兹也不否认科技发展可以移动供给曲线,从而改变平衡点——但问题是,科技是想发展就马上能发展的吗?
西方经济学界一般把对市场的信仰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对市场经济没有任何信仰,不相信市场经济,这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第二个层次是怀疑主义,摇摆不定,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就是主张政府干预主义的经济学;
第三个层次是对市场经济非常信仰,但是也认为,必要的时候,政府应该介入市场,这是芝加哥学派。弗里德曼就认为,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让经济走出低谷;
第四个层次是对市场坚定不移,完全信仰,这是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但这一学派当今的代表人物主要在美国。
年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
危机之前,一方面,技术创新,生产率提升,经济高速增长,价格水平稳定甚至下降,似乎一切正常;另一方面,银行信贷持续扩张,流动性过剩,贷款利率低,固定资产投资强劲,股票市场和房地产
市场泡沫严重,似乎难以持续。1990年代开始的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和1990年代后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都有类似的特征。
耶克他们看来,任何一个经济中,人为造成的繁荣一定会伴随一场大衰退
有人预测到了吗?有,有两个人,而且只有两个人,尽管他们没有指出准确时间。这两个人一个叫米塞斯,另一个叫哈耶克,他们都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领军人物,哈耶克曾获得过1974年的诺贝尔经济
学奖。他们之所以能预测到1929年的经济危机,是因为有一整套更为科学的商业周期理论。根据他们的理论,20年代美联储实行持续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定得非常低,信贷规模膨胀,最后的结果必
然导致大危机、大萧条。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利率过低会扭曲资源配置信号,企业家就开始投资一些原本不该投资的项目,特别是一些重工业、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它们对利率的反应非常敏感。
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股票市场泡沫会进一步助长固定资产投资热潮,导致投资过度扩张。越来越大的投资需求导致原材料价格和工资的相应上涨,投资成本上升,最后证明原来的投资是无利可图的。当政
府没有办法如之前那样继续实行扩张性政策时,股票和地产泡沫破灭,原来的资金沉淀在不可变现的固定资产
(如厂房和地产)中,资金突然不足,投资项目纷纷下马,大萧条由此发生。在米塞斯和哈
耶克他们看来,任何一个经济中,人为造成的繁荣一定会伴随一场大衰退。大繁荣和大衰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判断经济是否过热,不能只看价格水平是否上涨,而主要应该看
利率水平和信贷扩张。因为从信贷扩张到价格水平的上涨有一个时差,当等到通货膨胀发生时,萧条就已经到来!
格林斯潘在1966年写的
《黄金与经济自由》一书中对1930年代那次经济危机的解释。他说:当商业活动发生轻度震荡时,美联储印制更多的票据储备,以防任何可能出现的银行储备短缺问题。美联储虽
然获得了胜利,但在此过程中,它几乎摧毁了整个世界经济,美联储在经济体制中所创造的过量信用被股票市场吸收,从而刺激了投资行为,并产生了一场荒谬的繁荣。美联储曾试图吸收那些多余的储
备,希望最终成功地压制投资所带来的繁荣,但太迟了,投机所带来的不平衡极大地抑制了美联储的紧缩尝试,并最终导致商业信心的丧失。结果,美国经济崩溃了。
凯恩斯认为,大萧条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导致
与米塞斯和哈耶克不同,凯恩斯认为,大萧条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居民储蓄太多,而企业对未来太悲观,不愿意投资。
年的大危机造就了凯恩斯经济学。在大危机之后的30年代,奥地利学派和凯恩斯主义都有可能成为经济学的主流,但奥地利学派被边缘化了,凯恩斯主义获得了主流地位,统治了经济世界几
十年,一直到1980年代才被人们所怀疑。为什么凯恩斯主义能够成为主流?简单的说就是,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需求不足,市场失灵,解决的办法就是政府介入市场
,增加需求,从而使经济从萧条中走出来。而奥地利学派认为,萧条是市场自身调整的必然过程,有助于释放经济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政府干预只能使问题更糟。事实上,如果不是胡佛政府的干预(包
括扩大公共投资、限制工资下调、贸易保护主义法律等),那次危机不会持续那么长时间。所以,政府特别喜欢凯恩斯主义。当然,很多经济学家也喜欢凯恩斯主义,因为,如果凯恩斯主义是对的,政
府就会为经济学家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如果说奥地利学派是对的,经济学家在政府就没事干了。因为他们主张不干预,市场会自身调整。经济学家也是利益中人,凯恩斯主义能够大行其道,我想这也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008年世界性经济大萧条
有一个叫彼得·席夫(PeterSchiff)的学者型投资家,在2006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预测到次贷危机很快会发生,美国经济会因此进入大萧条、大崩溃的阶段。同一年,国际清算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
威廉·怀特(WilliamWhite)撰文认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将要发生。另外,美国米塞斯研究所的经济学家KrassmirPetrov2004年就写了一篇文章,将当时的中国经济与1920年代的美国经济的情形进行对比
后,预测2008年之后中国会出现大萧条。这三位经济学家都被认为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或其拥护者,他们分析经济的理论框架来自哈耶克的商业周期理论。威廉·怀特认为,就分析当前全球经济问题
而言,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更为适用。当然,也有非奥地利学派的学者提出过类似的警告。
张维迎:这次危机的根源和1929年那次危机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美联储实行持续的低利率政策和信贷扩张,市场信号扭曲,原本不该借钱的人都开始借钱,原本不该买房子的人都开始买房子,原本不该
投资的项目都开始投资,由此,房地产泡沫和股票泡沫急剧膨胀。次贷危机就是因为在低利率和房地产泡沫的诱惑下,不该借钱买房的人借钱买房,但它是导火线,不是经济危机的根源。当利率信号被
政府扭曲之后,无论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定价机制都失灵。比如,股票的市盈率不再是判断股票价格合理与否的合适指标,因为利润本身是扭曲的。利润之所以是扭曲的,因为产品价格扭曲。而这
,与放松金融管制无关。 &
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贷款担保。中国之所以愿意买几千亿的房地美和房利美“两房”债券,把钱大方地借给它们,因为这是两个政府担保的机构。如果政府不
做担保,我们不会把钱借给它们。政府担保之后,放款人不再担心借款人的资信好坏和还款能力,借款人知道被担保之后也就开始放心借钱。这是政府政策导致的道德风险行为,也是东南亚经济危机发
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
但是,另一方面,这次危机与1929年的危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很小的经济体,但现在已今非昔比。这一点是我们理解今天的经济危机必须要加进去的元素。不能理解中国经济就
无法完整解释这次危机的原因;不能理解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也就没有办法走出这次危机。
中国的贸易顺差对GDP的比例达到7%—8%;外汇储备,亿,亿,亿,2008年达到了19500亿。国际经济体系当中,一国外汇储备如此快速的上升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假如五年前危机爆发会像今天这么严重吗?我想不会,美国人要想多花钱也花不了那么多,因为没有人给他提供。如果我们的金融体制更自由一些,我们在五年前实现汇率自由浮动,人民币的升值就会给中国企业及时敲响警钟,会让我们的企业家注意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而不是一味地用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搞出口,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外贸顺差,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中国的货币供给增长也就不会那么快,投资规模也就不会那么大,即使美国经济出问题了,我们自己面临的困难也不会这么大!
经济危机一定是多方面行为的结果。放款的人,借款的人,都有责任,这两方面离开任何一方也不行。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行为方式。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困难,与其说是美国金融体制太自由造成的,不如说是中国金融体制太不自由而放大的。无论哪方面,都与“看得见的手”的失误有关。&
现在有人讲是罗斯福1933年的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其实罗斯福没有多少新政,罗斯福的政策在他的前任胡佛手里都早已开始实施了。现有的大量证据证明,美国政府加大公共工程投资,提高关税,限制工资的调整,都是在罗斯福上任之前进行的,所以导致了失败。根据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的研究,正是政府的救市措施延缓了市场的自身调整,使萧条持续了更长时间。1990年后日本政府救市政策的失败也说明了这一点,零利率政策和大量的公共投资并没有把日本从萧条中解救出来
从1996年的30%以上下降到2000年的25%左右,之后没有大的变化;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1996年是20%,到2000年只有15%,2005年是16%,远低于印度的22%。当然,中国的储蓄率确实是世界上最高的,但主要原因是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高,而不是家庭的储蓄率太高。企业储蓄高有一些是合理的,但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国有企业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投资?因为对他们而言,赚了钱不需要分红,不需要交给政府和家庭,资金成本等于零,甚至是负的(如果预期花不完的钱将来会被上收的话),不投白不投!一方面是无效的投资,另一方面,居民却没钱花。这才是中国的现实。
中国统计年鉴分别计算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些评论家也经常引用这个数据。但这个统计数据很让人费解。如果按这个统计数据对过去三十年的GDP增长做个回归,我们发现,“消费贡献率”和“出口贡献率”与GDP的增长率负相关,只有“投资贡献率”与GDP增长率正相关。也就是说,消费和出口的“贡献率”越大,GDP增长越低;投资的“贡献率”越大,GDP的增长率越高。那么,为了GDP的增长,我们究竟应该是刺激消费、刺激出口还是刺激投资?
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并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刺激需求,但是之后中国经济有了新飞跃。为什么?因为邓小平扩大了个人选择的自由,个人有了创业机会,可以经商做企业,经济自然就开始增长。这个思想对我们今天仍然是可用的。所以,我们应该像奥地利学派主张的那样,通过产权制度和激励制度的改进刺激生产,而不是刺激需求,把储蓄看成罪恶。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让居民增加消费的唯一办法就是收入增长,收入增长了,消费自然就会提高。&
& 第一,进一步实现市场化的改革,解放生产力。
第二,进一步实行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汇率市场化改革。
第三,推进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判断一个政策的好坏,不是看它的目的高尚不高尚,而是看这个政策的效果。我们说一个政策不好,就是这个政策的效果与目标背道而驰。劳动合同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的劳动合同法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但受损害最大的恰恰是普通工人和准备寻找工作的农民,因为它大大减少了就业机会。劳动合同法对经济的伤害不仅仅是成本上的,也有对企业文化的伤害。现在,企业管人越来越难管了,又要变成过去“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乱的”。所以,我建议果断停止执行新的劳动合同法中限制合同自由的条款,让劳动合约更自由。
& & 第四,国家财富向国民转让。
& & 首先,要考虑实行减税,特别是增值税,
其次,应将国有企业股票一部分分给老百姓。陈志武、谢国忠等人曾提出过类似建议,我很赞成。
主要观点摘自:张维迎:危机中的选择http://online./xssj/dxjt/58_2.html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给侧和需求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