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去云南一个幼文我的山村支教生涯,募集资金。帮忙取一个吸引人又感人的名字

中科大博士退学到云南山区支教 众筹带学娃看世界_安徽新闻_新闻中心_安徽网
您的位置: >>
中科大博士退学到云南山区支教 众筹带学娃看世界
黄昱畅在给孩子们上课。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安晚报 安徽网()讯&孩子, 我要带你穿越千里, 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这几天, 一条 《支持山区孩子跨越1000公里》 的众筹信息, 在微信朋友圈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发起者是6名支教老师。他们希望通过众筹的方式带12名山区孩子到武汉参加冬令营。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了解到, 发起人之一的黄昱畅曾是中国科大的博士生, 去年6月, 他主动提出从科大退学, 到云南山区的一所希望小学支教。
不读博士去云南支教
25岁的黄昱畅出生于江西上饶市弋阳县一个普通工薪家庭。2012年,黄昱畅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顺利保研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博连读。然而2015年春节刚过没多久,已经博一的他却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退学去支教。
黄昱畅说,读博以后,觉得自己的状态不太适合做科研。&想换条路走走。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于是,他决定去支教。&既可以帮助别人,自己也能利用两年的支教时间沉淀一下。&
黄昱畅支教的地方,是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的一所希望小学。一个学校只有84个学生,6个班,4名老师。黄昱畅和另一名支教老师到来后,才摊到1个班1名老师。
黄昱畅一个人带学前班到三年级的美术课,4年级语文、英语、品德、体育,三年级品德、体育课和五年级体育。一个老师有事,其他老师就要顶上。支教的这一个学期,黄昱畅所有课都上过。
当地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但是才去两个月时,黄昱畅就走访了全校学生所在的几个村子,去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
6位老师轮流生火做饭,围炉而坐,跟一家人一样。&山里的家庭非常穷,但是家长都会上山捡柴送给我们,还经常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这里的人对老师特别尊敬。&
黄昱畅说,这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过得比以前开心多了。&在科大的时候压力挺大的,这边的生活要慢一点。用那句俗话就是,心灵得到了净化。生活非常简单、充实,满足感强一些,特别开心。&
众筹带山里娃开眼界
因为本科都是在华中科大读的,6名支教老师作为校友经常互相交流。他们发现,当地孩子的视野极度狭隘,对未来道路没有选择。&很多人读了初中后就辍学了,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希望带学生到华中科大看看,开阔眼界,培养自信。&黄昱畅说。
黄昱畅的小伙伴冯嘉敏是众筹项目最早的发起人。2014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毕业后,她就到广州潮州田东村的一所山脚下的小学支教了。
去年暑假,冯嘉敏曾在广州一所小学的夏令营项目里实习,&他们的学习条件非常好,经历也很棒,我希望我的学生也有和他们一样的机会。&
跟小伙伴提出这个想法后,大家一拍即合。每人从自己带的学生中选择两个人,冬令营的地点就定在母校华中科技大学。他们计算了一下,12个孩子的来回路费、食宿、学具费用总共需要6万7千元。为了筹集资金,他们想到了众筹的方式。
短短4天,黄昱畅和同伴们的众筹项目已筹集资金5万7千元,离最终目标只差1万元了。
希望能影响更多孩子
1月27日到2月1日,12名小学生将在武汉进行为期6天的游学课程。7名华中科大的名师将亲自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还将参观华中科技大学的实验室和武汉的历史文化古迹。
&这次游学经历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只等未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哪怕孩子留在农村,但要让他们知道,你的人生是可以选择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道。虽然这次只有12个孩子,但是他们回去就可以影响全班、全校的学生,甚至对村子和社区都会有影响。&黄昱畅说。
&我们在众筹过程中,许多支持者都留下了温暖的留言。我们发现,其实让山区的孩子都获得同等优质的教育,不只是我们几个的理想,也是社会大众的理想。&冯嘉敏说。 刘超宇 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 宛婧
编辑:高勇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新安晚报官方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新安晚报官方微信
新安晚报官方微博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新安晚报官方微博
安徽网官方微博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安徽网官方微博
安徽网手机版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手机浏览安徽网【分享篇】一个德国人在中国偏远山村支教十多年!_教育新闻_爆笑窝
爆笑窝手机版
爆笑窝公众号
他有个中文名字:卢安克 他在中国的教育一线也有着不短的实践经历 甚至更长,前后历时十多年 并且走得更远: 深入到中国广西不通电话、不通公路的偏远山村, 在那里不领工资,义务支教, 一扎下来就是十多年
三年多前的冬天,备受争议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通过柴静的节目,对外宣布离开广西东兰县板烈村小学,这个他支教了近十年的地方。他说为了爱人,要回归家庭。
柴静访谈卢安克节目:《告别卢安克》 2016年的夏天,我们来到卢安克支教过的板烈村,寻访他留给村庄的“果实”。他曾经的乡村教育实验影响了很多孩子的人生选择,也撞击着当地教师、村民的心灵。我们意外发现,卢安克的爱人在这里低调支教,而卢安克多次往返中德间,今年夏天暂回中国,希望留下。 爱人还在板烈村支教 不吃肉、不喝酒、不拿一分工资、不在学校教职工表上,扎在村子一支教就近十年,1968年出生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是很多人眼中的“怪人”。 他带孩子拍科幻剧、设计河坝,一起犁地, 有人把他当乡村教育实验特立独行的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危险分子,甚至怀疑他有“恋童癖”。 媒体的关注,让他不堪重负,后来关掉微博。卢安克在个人著作《是什么带来力量》一书中写道:“我已经变成了一个随时都有可能被媒体点燃的炸弹。” 三年多前的冬日,卢安克选择“告别”。他和柴静的对话很有仪式感。采访地点是他选的,灰黄梯田掩映的石头平台,昔日拍电视剧的地方,能俯瞰板烈小学。 节目透露,卢安克为了爱人的选择离开板烈村,“男人需要自己的事业,但女人需要自己的家”,爱人给他找了杭州的一份稳定工作。
这期节目的名字叫做《告别卢安克》,柴静在节目说:“人生的变化会很多,我们都不知道三年之后又是什么样子。”卢安克回答:“肯定会发生现在想不到的事情。” 三年来,卢安克在舆论视野中销声匿迹。
卢安克在中国获得的第一份“就业证” 2016年夏天,我们来到板烈村,试图探访卢安克留给村庄的果实。当我们问起村民卢安克这个名字,很多人指着学校说:“他媳妇不是就在那儿”。 这的确是“想不到的事情”。当初“劝阻”卢安克支教的爱人王老师,如今竟然独自在板烈小学做志愿者支教,教思想品德课。 在被拒两次后,王老师还是愿意避开镜头,和我在宿舍聊一聊。她内心矛盾,抵御外界对安静生活的打扰,但是又有诉说欲。 “当时节目播完,很多人网上攻击我,认为是我导致卢安克离开这里,我很难过”。 “可当时卢安克在节目中说是为了家庭责任,说你为他找了杭州的工作才离开?” “这是个误解。卢安克在这里没有正式老师身份,签证问题难解决。杭州那份工作可以帮他获得居留权,这样才可以给他真正留在板烈小学的机会。但种种原因他很快就离开了中国。后来有一个以他名义做宣传的公益组织,有些事并不愉快。我以前就在这里支教过,和卢安克一样对板烈感情很深,我们最喜欢的还是这儿。” “为什么你不公开解释一下呢?” “越描越黑”。
王老师衣着简朴,宿舍也是灰白色调,简朴几近简陋。没有电视机,一张木床,靠窗桌子上摆着一本《人类的敦煌》。桌下,是她说喜欢收藏的废弃鸟窝。 15平米的卧室,让色泽雀跃的,是她彩色布条的细发箍,墙上自己作的斑斓小画,还有她在本子上记录的内容:“小贝壳5元、大侠女5元、小飞碟5元——” 小贝壳、大侠女都是孩子们的昵称。本子上记录了板烈小学近百名学生的名字。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周一到周五住校,随身带钱不方便,请王老师帮他们“保管”一周零花钱,随时用随时取。 而这些昵称,是王老师和孩子们根据自身特点商量出来的。上课玩耍,他们都用这个名字交流。一个叫“白鳍豚”的孩子很骄傲地认为,自己和白鳍豚的共同点是温柔。 六年级的牙建科和王老师商量的名字是“熊大”
,另一个和他形影不离的男孩是“熊二”。牙建科的小学生涯有三年和卢安克一起度过,也被卢安克的绘画课点亮。如今他被同学们认为是画画最好的,继承了卢安克“一分钟画一条龙”的功力。 广西省龙兰县板烈村板烈小学,因为卢安克在这里支教近十年,而被外界关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村子,种地收入微薄,很多人外出打工,绝大部分儿童都是留守儿童。 卢安克曾经写过一首叫《留守》的歌,歌词写到:“我无法给你定下一个目标路 我想做的只有陪伴着你一起在寻找的路上。” “你是我们的老爸”、“都是我的孩子”,一群孩子们像猴子一样挂在卢安克身上玩耍,这是卢安克影像素材里最有标志性的画面。 从2003年到2013年,从35岁到45岁,卢安克在板烈村小学支教近十年,也目送了一批批学生毕业,一些种子也慢慢形成果实的模样。
卢安克的“果实” 三年多前,在《告别卢安克》节目中,六年级的牙韩运在采访中哭起来,说肚子疼。柴静一惊,赶紧说“对不起,韩运,我还是不够了解你“。 当时坐在一旁的卢安克理解地分析:“我以前做口头翻译的时候,我也会肚子痛。压力太大。” 再见到牙韩运,他已经是目光淡定的小伙子,在河池市职业教育学校读书。 在卢安克拍摄的科幻电视剧《心镜》中,牙韩运曾扮演主人公容承,他的超能力不是来自于武力,而是来自于他能够承受每一派的人对他的羞辱、打骂、欺负。牙韩运很专注扮演,从冰冷的瘀泥里出来时,没有一句抱怨。他还参与设计了其中的道具制作。
好奇心和信心,这是牙韩运眼中卢安克留下的财富。如今,牙韩运选择的是汽车维修专业,发动机拆装让他乐此不疲。“这和以前演《心镜》那个创意,搞那些道具有点相似。”他未来的梦想是开一家汽车维修厂。 “卢安克人走了,心还在”。牙韩运和卢老师都在“板烈总裁会谈”QQ群里,里面71个成员都是卢老师教过的学生。卢老师的QQ签名叫“没有期待的日子”。 卢安克有时会在这里留言,最新一次是“我在的这个地方,到处都是水泥,没有一棵大树,好热。到处都搞旅游,但那些游乐园其实都没有板烈一条河好玩,只是消费花钱而已。” 板烈村的小河,曾留下卢安克的很多印迹。卢安克曾经的学生小丹,带我们到卢老师留下的“地标”。曾经和卢老师一起修的游泳池,堆积的石头已经被冲刷凌乱。 途中,小丹突然停下,指着远山说:“树砍完了环境会被破坏掉, 卢老师说那个树的根会把那个泥土抓得很好。现在这里光秃秃的,感觉我们这里环境越来越差,星星也少了,青蛙也少了,都没有叫了。” 小丹理解卢老师的很多“怪行为”,例如卢安克曾因发现村民乱砍伐而报过警,“如果我遇到了也会试图阻止。” 她特别提到一个细节,卢安克和爱人常下雨不打伞,在田野散步。“我也淋过雨,我也知道那种感觉很好的,就是用心去感受,然后慢慢地就觉得融入了自然。”
小丹现在上初中一年级,她说卢老师的教育让原本羞涩的她变得活泼。她想当演员,让更多的人认识她,然后她去当卢老师那样的志愿者,“我要让孩子们完成他们的梦想,像我一样努力。” 为了实现理想,她向有特长的同学请教舞蹈基本动作,晚上趁老师不注意偷偷跑到厕所里去练习。 板烈村,卢安克教过的一批批孩子们已经长大,村民们也从他身上悟出了一些东西。 村民韦先生的儿子在上了卢老师美术课后,对画画产生兴趣。韦先生特意给孩子在县里报了美术班。如今,在外打工的他请假回村,陪伴要参加中考的儿子。
“我们也应该在我们小孩身边,卢安克一个外国人都来无私教我们的小孩,想一想,我们也应该陪在我们小孩的身边,但是由于生活又迫不得已。” 在板烈小学扎根工作了20多年,牙校长和卢安克共事最久。他的女儿也在卢安克的教育下,对唱歌跳舞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也会思考卢安克的教育方式,例如为什么有的孩子敢拿毛笔在卢安克脸上画画,卢安克不愠怒? “卢安克说有时学生捣乱都是无意识的,是年龄的一种特点,引导一下他,而不是发怒打压他。”
在卢安克看来,纪律可以带来秩序,但是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个事情,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才会有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 卢安克常和留守的孩子们一起玩,玩泥巴,甚至花几个小时去犁地。有学生说他“像暖男一样”。
带孩子河中玩水、骑牛,是卢安克的常态 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卢安克曾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留守儿童将也会成为一个失去控制的因素,除非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归属感。” 对于卢安克的尝试,也有当地人持怀疑态度。早年,卢安克曾在隘洞中学义务教授英语,他不用课本,也不进行测试,考试成绩可想可知,在家长反对下他不得不离开。 牙校长却格外保护这个“老外”。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乡村待了十多年,有些部门很敏感,让他格外注意一下,牙校长如实汇报:卢安克“很老实”。
在板烈小学,也有些家长觉得卢安克总是带着孩子们“不务正业”,玩野了,找校长来理论。牙校长解释说:“起码他没做坏事,也没惹什么麻烦。” 三年多前,随着卢安克的离开,因卢安克慕名而来的志愿者纷纷撤退,板烈小学和牙校长都有点落寞。 不愿告别
如今,除了卢安克爱人临时来做志愿者,这里没有一名志愿老师。 近几年,板烈小学师资不理想,生源减少,不少家长把孩子带到县里的学校。 当年《告别卢安克》节目中提到,板烈小学的潘老师,在三年期满可以离开山村时,选择留下来,继续陪伴这些孩子,他说,卢安克让他领会到了什么是人真正的归属和自由。但现在,潘老师已经调去了人气更旺的学校。 六一儿童节,牙校长想张罗一次晚会,可惜没有老师会排练节目,只能放弃。学校课程的音乐和美术课,如今都是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美术课,有时老师就放放音乐,或者干脆取消。 学校今年有两个老教师要退休,牙校长打了报告希望上面补给新老师,还没有回应。 因为卢安克喜欢上画画的牙建科,现在只能在课本上偷偷用圆珠笔画画。“小麋鹿”很羡慕牙建科上过卢老师的绘画课。因为她上二年级的时候,卢老师在教三年级画画。等她上了三年级,他却不在了。“他不教我画画,所以我会画很丑很丑。”
2012年,在做完《告别卢安克》的节目后,柴静在博客文章写到:“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板烈小学的孩子还没有和卢安克真正告别。 “小麋鹿”从床铺给拿出卢安克写的书《是什么带来力量》,这本书在女生宿舍传阅多次,彩色书皮磨白,书页摇摇晃晃。其中的教育理念大家似懂非懂,但是,她们很向往书中提到的奇妙课外活动,一起修游泳池、一起创作电视剧。 学校操场墙上的体育图示,各种健身姿势栩栩如生,是卢安克一笔笔画的,办公室里的一部免费亲情电话,也是卢安克留给孩子们的礼物。
“刚开始孩子们排队打,现在不稀罕了,和家长们也没有太多要说的。” 牙校长说,电话至今的花费都是卢安克帮忙解决的,“操场训话我还跟学生们讲,卢安克走了但他留下这个电话,就像还没有走一样。还在关注你们。” 卢安克也不愿意和板烈小学告别,他还关心着学校的小事。 和卢安克保持邮件联系的老师,能感受到他想回来的冲动。他们在信中探讨教育问题。
卢安克邀请柴静与孩子们一起坐在田野里聊天 最近几年,板烈小学学生绝大多数住校,全天大门紧锁,学校立了牌子禁止下河游泳。卢安克得知后给学校老师发邮件,说这是限制学生的自由,越严格可能问题越多。 我们给卢安克发了采访邮件,没有收到回复。他的爱人王老师转达,卢安克认为,媒体的影响已经破坏了他曾经的机会,把他的路堵死了。 卢安克的名字现在已经转给了一家公益组织,该组织以卢安克这个名字注册微博。该微博转载了不少卢安克之前的图片和文字。
在王老师看来,这家组织是“借用卢安克的善良”,让人误以为这是卢安克自己开的微博。 关于这家组织,卢安克曾经在2012年写文章表达其复杂心情:“组织还希望我每一年两次帮承担支教老师的培训等工作。只是老婆要我脱离这些。是的,我也不喜欢组织宣传个人的做法,但如果要求有完美单位,自己又不去改变它,那只能怪自己。” 在各种是非力量裹挟下,卢安克离开了这个被他称作“命根”的村庄和孩子,老师们说,卢安克曾经短暂的回来过两次,因为签证和居留权的问题,无法久留。 牙韩运给我们看卢安克最新一次的QQ群留言,其中写着他已回中国:“有空我会回去看你们。” 卢安克住过的宿舍,并没有主人离开的气息。 大号的运动衣运动鞋,卢安克翻译的关于德国教育家的书籍、关于孔子思想解读的书,还有一些当年带学生拍科幻剧用的道具,都依然保留着。 三年来,卢安克的床铺被老师们打理得很干净,似乎随时等待着主人归来。 跟随柴静一起采访卢安克的编导范铭, 完成节目后也非常感慨, 她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 一位曾参与创建上海一家生物学研究所的德国教授, 在和一些中国教授一起为研究所确定发展目标时, 中国教授们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努力成为XX领域世界前十名的研究所” 这位德国教授非常不赞同这个说法, 因为“我们是世界上这个领域唯一的一个研究所 哪来的前十之说”, 他的观点是, 让我们的研究所成为 “科学被好奇心驱动之地”
现代最著名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是个充满好奇心之人 范铭感慨道, 我们身边许多同学努力的动力, 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和别人的比较 只有赢了,才有自信 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比较之中 我们必须通过比较来体现优秀 我们的清华北大的办学目标之一, 也是“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的欲望慢慢变成了“让别人夸我们好” 却忘了自己最原始的欲望是什么 而生命中真正的乐趣, 是当你沉潜于某一事物, 完全忘我的刹那。 它触发的是人内心中最为单纯的欲望 就像童年时的我们, 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单纯的好奇, 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新鲜和美好 在做完《告别卢安克》那期节目后, 柴静在博客文章中写道: “卢安克给人的, 不是感动, 不是那种会掉眼泪的感动, 他让你呆坐在夜里, 想‘我现在过的这是什么样的生活’”
柴静采访卢安克 本文相关推荐:
小提示:按 ← → 方向键可以切换上一篇、下一篇;按回车键返回栏目目录
爆笑窝 - 搞笑、美女视频主题站 备案号:粤ICP备号我跟老公结婚两年多了,生活很简单也很平静,本来他就是很简单的那种人,没想到他也会觉得生活无聊,总是想着如果能去偏远山村支教就好了,觉得那样的生活才有意义。但是他不是师范专业的,不知道能不能去,他说就算是没有工资,自己养活自己也愿意去。但是他不是师范专业的,也不知道怎么才能符合支教的条件。而我是医学专业的,虽然不能看什么大病,但是普通的小病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可以去支医。但是觉得好难,就算是自己不要国家发工资也很难实现。我老公说厌倦了城市嘈杂的生活环境,去山村可以干净的生活。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赞!!!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可是现实残酷啊。。  
  我还要为房子奋斗啊。,。。这种事在房子面前是浮云,现在是无利不动!!!  
  活得很悲观,对生活失去了乐趣,对工作打不起精神,没有目标,看不到希望,感觉就在混日子,等死
  我们没有买房,一是不想当房奴,二是不想给父母造成负担。但是我们俩人每月的收入都能达到8000,在石家庄这个中等城市生活还是比较宽裕的。但是总是觉得没有意义。我们俩人都不是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每天白天很忙碌,但是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却发现没有什么值得记忆的时光。很空虚。所以希望改变一下。
  我们把只是想法那么简单,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够去偏远的山村,干净的生活。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怎么才能达到。
  发错了,改一下,“我们不是想法那么简单“
  不知道需要什么手续,或者什么证件。有知道详情的童鞋,希望指点一下。
  者:hywj-16 14:48:00   活得很悲观,对生活失去了乐趣,对工作打不起精神,没有——————————————————————————————————————————————————————————————————
你也不要这样悲观呀!生活是需要改变的,就看你多少勇气。
  跟着心灵走一回吧,不然老了会后悔的---------一个半百小老儿
  去支教,只能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教,教科书上充满了谎言,讲这样的课,你会觉得更没有意义
  同样的想法……
  我跟老婆也有这样的想法,在城市的生活让我们觉得压抑,虽然才出来工作不久,但已厌倦,超凡脱俗的生活观难,怎么办?
  你老公是个有要求的人
  到山区就是住别墅(与老乡合住别墅也不赖,哈哈),吃无公害蔬菜,收入稳定一点的话,简直就是神仙般的生活啊~!
  我一直想到大山里给孩子们做老师,但是现在支教早已成为官二代们升官必选的过场,哪里轮得到真心想支教的我们这样的小P民啊。。。。  
  农民朋友生活是很辛劳的,但思想单纯,无利益分争,无权利分争,没有社会压力,如果有固定的生活来源,自己能种点小菜什么的,农村确是一个养身的地方。
  支教不去,中国的教育,无非就是换个地方继续骗人。
  呵呵 鄙人已经从一家附属医院辞职,到农村开业了。      即可以自娱,也能医人。    即便是一些自己不能医治的疾病,能提供适当咨询也颇有成就感。
  @ABG11-10-16 16:04:43    农民朋友生活是很辛劳的,但思想单纯,无利益分争,无权利分争,没有社会压力,如果有固定的生活来源,自己能种点小菜什么的,农村确是一个养身的地方。   -----------------------------  其实也不那么单纯。    甚至某种意义上说更狡狎。    尤其现在农村的宗族主义很猖獗。
  要想好啊,去了后悔了可就回不到以前的生活了。    其实农村也没那么安静单纯,你们和当地人观念、生活方式不同,新鲜劲儿一过日子不好过了,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勾心斗角不断的。
  因为觉得生活无意义,所以想去边远支教,这种心态要不得。
  这是我很早以前的想法了,,,,,,,,有了孩子之后,这种想法就没了,
  我老公说了,现在也就农村还比较干净。
  者:平等思想 16:46:01  因为觉得生活无意义,所以想去边远支教,这种心态要不得。————————————————————————————只是换一种生活方式。为什么要不得。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这个算是理想主义和现实生活的冲突。理想的精神生活无法在现实达到,所以希望通过陌生环境,让现状得到改变。    楼上有位朋友说的很对,这个需要很大勇气。    关键是害怕出现另外一种情况:等你适应了新的、陌生生活环境,很快会陷入原来的空虚。    王朔有个小说,说的是两口子,男的让自己同事骗勾引自己老婆,然后可以顺利离婚,去寻找新生活。结尾的时候,他那位同事说:其实我知道,关键是哪里的生活不是一样的呢?    所谓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哪里黄土不埋人?    呵呵,说到底,是在我们这个物质化的世界,自我精神的支柱是否强大。或者说要有强大的内心。哪怕是自我欺骗。    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也是无法抛弃的东西。    那种精神生活饱满的年代已经抛弃了我们。
  我现在和我老婆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现在更重要的事是如何让家人衣食无忧。也就是责任。
  去山村可以干净的生活,也有干净的女人可以玩,楼主不干净了吗?
  楼主错了,现在哪里还有干净的地方,到时没有后悔药吃哦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
  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总是么勇气。
  唉,其实以前就想当一个教师,可惜现在不那么容易看
  现在是物欲横流的时代,有精神追求者生不逢时。
你老公应该是个理想主义者,思想简单淳朴,对于他来说,思想精神上的追求,要比单纯的物质追求重要。    
去支教 ,我也想过,就是去山村支教,远离社会的喧嚣,虚伪,浮躁,腐朽,堕落,
开心,踏实,简单的生活,真真实实的做点事情,还可以接近大自然,没有阿谀我诈,没有势利世故,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返璞归真,有时候想想就觉得很爽啊~~!
o(∩_∩)o 哈哈
  其实 ,我觉得你们应该要有自己的信仰,你们现在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其实就是没有信仰,没有精神支柱导致的,所以你们可以先培养自己的信仰,比如信佛,信道,要是觉得普渡众生什么的,太难,太遥远,做不到,那么可以简单一点,就是让自己过的好,并让自己周围的人也过的好, 按你的描述,你们夫妻两,现在在物质方面其实已经可以过的很好了,那么接下来就孝顺父母,让父母也过的好,之后让周围的亲戚朋友也过的好,过的开心,可以去孤儿院,福利院,去帮助那些弱势的人,你们会发现,你们会变得开心,充实~!而你们做的这一切都是很有意义的,帮助别人,和山村支教本质是一样的。
  难得遇到有一样想法的人,好开心~!
(∩_∩)o 哈哈    
  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人对物质真的不需要太多,你一天也就只能穿几件衣服,穿得舒适挡风寒就行,名牌和不名牌,真的是浮云,不过是人心里的执着罢了。 一天也就三顿饭,会做饭家常菜和满汉全席没区别,一样美味,吃多还会撑。睡觉不过4平米,即便是姚明,也睡不了多大地方。现在很多人拼命追求物质,追求金钱,其实很不值,生命不仅仅是物质和金钱,还有很多东西,很多人,到头来,人在天堂,钱在银行。两手空空见阎王。真不知道追求而来的那些金钱物质给他带来了什么?
  有啊!我就觉得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为了活着而活着,看不到任何未来!一天到晚除了无聊就是空虚!
  组织一下,一起去吧。。。。
  我也非常厌倦城市,觉得人应该回归简朴的生活.
  你们对农村了解多少?              别被自己臆想的农村给骗了。
  不是我给你泼冷水,你认为现在偏远山村很好吗?还是以前那个民风淳朴的时代吗?
  楼主 感觉你们只是想逃避现实
有人心的地方就有江湖
生活中没有净土
除非财务实现自由
不用考虑经济问题
建议你们先旅行一段时间
然后深吸一口气
继续投入工作
首先支持楼主
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的时代中 我并不认为这是世界特色
而是中国特色
其次中国的农村正在消亡 至少北方的农村是这样的
楼主 不信的话 可以好好调查一下
  回帖(33):  作者:defv 20:03:18    现在是物欲横流的时代,有精神追求者生不逢时。————————————————————走自己的路,为理想而奋斗!很欣慰的看到了同道中人……可惜我老婆和我道不同,不能像你俩一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远离尘嚻!
  你老公是个挺有想法的人,有追求的人.如果物质方面能过的去,真的可以去支教,或许过的更有意义
    作者:细脖 回复日期: 17:08:51  回复
      其实这个算是理想主义和现实生活的冲突。理想的精神生活无法在现实达到,所以希望通过陌生环境,让现状得到改变。        楼上有位朋友说的很对,这个需要很大勇气。         那种精神生活饱满的年代已经抛弃了我们。   =======================================================================   说的很现实,生活中做任何选择和改变都需要勇气的。 但是现在的生活就是物质,没有任何精神上的慰藉。 没有太大的追求,不需要什么成功,只是希望等老去的时候,能记住自己走过的岁月。     
    作者:无一切相 回复日期: 21:48:51  回复
      其实 ,我觉得你们应该要有自己的信仰,你们现在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其实就是没有信仰,没有精神支柱导致的,所以你们可以先培养自己的信仰,比如信佛,信道,要是觉得普渡众生什么的,太难,太遥远,做不到,那么可以简单一点,就是让自己过的好,并让自己周围的人也过的好, 按你的描述,你们夫妻两,现在在物质方面其实已经可以过的很好了,那么接下来就孝顺父母,让父母也过的好,之后让周围的亲戚朋友也过的好,过的开心,可以去孤儿院,福利院,去帮助那些弱势的人,你们会发现,你们会变得开心,充实~!而你们做的这一切都是很有意义的,帮助别人,和山村支教本质是一样的。==============================================================================   我们确实需要信仰,但是不知道信仰什么。但是有理想,却很难实现。你看看现在的城市都变成什么样子啦!每天早晨被嘈杂的汽车声音,还有呜隆隆的施工的声音吵醒。到处都是拆迁的,改建的,搬迁的,装修的,这还是生活吗
  @细脖 26楼
17:08:51  其实这个算是理想主义和现实生活的冲突。理想的精神生活无法在现实达到,所以希望通过陌生环境,让现状得到改变。  楼上有位朋友说的很对,这个需要很大勇气。  关键是害怕出现另外一种情况:等你适应了新的、陌生生活环境,很快会陷入原来的空虚。  王朔有个小说,说的是两口子,男的让自己同事骗勾引自己老婆,然后可以顺利离婚,去寻找新生活。结尾的时候,他那位同......  -----------------------------  +1
  我想等孩孑大些,想去偏远山村支教,想去做自己想做的,需要什么条件,我现在只有初中文化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教运动鞋众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