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有什么危害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异性分析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异性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0:50:2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异性分析
官方公共微信2015关于农村收入调查报告
2015关于农村收入调查报告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我县农民收入状况如何,影响农民增收的症结何在?20**年**月份,对所在地的农村农民收入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调查采取听汇报、入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农民收入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并形成调查。
  一、农户收入的现状
  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52户,其中,纯农业户38户;亦工亦农户7户;以农为主,农闲时兼营服务等三产业的4户;纯经商办企业的3户。其中,2009年度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3户;1万元(含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8户;2万元(含)以上,3万元以下21户;3万元(含)以上,5万元以下17户;5万元(含)以上3户。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农民家庭收入还很低,加上生产、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增收还很困难。
  二、农户收入状况分析
  在调查前,笔者曾到当地政府统计部门进行了相关情况的了解,2009年该镇上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4725元,比上年增幅15%。在此次调查的52户中,总人口213人,其中,劳力131人,在所调查的劳力中,外出务工106人。在农户的收入构成中,来源于一产业的收入716元;来源于二产业(含外出务工)的收入2187元;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收入1822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5.2%、46.3%和38.5%。从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农民来源于一产收入较少,来源于二三产业的收入较多,尤其是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比例最高。而一产收入中,退耕还林收入占70%以上,真正纯农业收入更低。
  通过以上分析,目前,我家乡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靠外出务工收入,从调查出的外出务工人数占总劳力人数近81%的比率来说也是如此;其次是经商办企业的收入,单靠农业生产生活将十分困难。分析当前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低,增收困难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虽然被调查的52农户中,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占大多数,但近年来农村家庭开支逐年加大,尤其是教育、住房等到方面支出更大,致使被调查的约70%以上的农户全年没有结余,稍有变故就得负债。
  (2)增收速度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按照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的目标要求,农村人均收入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近几年来,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有利政策,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据我了解,我家乡安徽省巢湖市在全国农村所处位次还较高,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内陆地区农民收入更低。
  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为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6%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调查发现,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三是结构调整不深入。以蔬菜为例,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
  (3)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滞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一是信息服务滞后;二是技术服务跟不上。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三是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三、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现如今,中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实现我国&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尤为关键。但是,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限制了我国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活力与动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千方百计搞好农民技能培训,让农民更多更早地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2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服务业,提高民营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工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大力推广优质农产品,优化品种和结构;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4、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把农民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5、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国家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应向农村倾斜,以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力度,进一步扩大范围提高标准。
  6、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2015关于农村收入调查报告相关推荐
[2015关于农村收入调查报告]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16565" data-title="2015关于农村收入调查报告" data-image="">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企业内部收入差距,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国家庭收入差距,扩大手机内部存储空间,收入分配差距,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河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收入差距问题一直是经济领域的研究重点,收入差距过大会产生各种消极影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居民内部收入差距问题也显现出来,尤其是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问题。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不仅会影响新农村建设,更会影响社会稳定,所以正确认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现状,把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和各项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程度进行测算,纵向角度选取极差、极值差率、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四个指标进行测算,在横向角度选取极差和泰尔指数两个指标进行测算,通过以上测算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不仅在时序上呈扩大趋势,在区域上也呈现扩大趋势,农民收入来源的差异、农户自身条件的差异和区域间发展差异是导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建议: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高农民的家庭收入水平;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和再就业能力;加强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民工保障机制;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F323.8【目录】:
摘要5-6Abstract6-10第1章 导论10-17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0-12
1.1.1 选题背景10-11
1.1.2 研究意义11-12 1.2 收入分配理论和研究现状12-16
1.2.1 收入分配理论综述12-13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1.2.3 国内研究现状14-16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6-17
1.3.1 研究方法16
1.3.2 创新点和不足16-17第2章 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17-24 2.1 绝对差距指标17-18 2.2 相对差距指标18-19 2.3 其他指标19-22
2.3.1 基尼系数19-21
2.3.2 泰尔指数21-22 2.4 指标评价与选取22-24第3章 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分析24-34 3.1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总体变动趋势分析24-26 3.2 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纵向分析26-29
3.2.1 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极差值分析26
3.2.2 基于极值差率的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分析26-27
3.2.3 基于变异系数的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分析27-28
3.2.4 基于基尼系数的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分析28-29 3.3 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横向分析29-34
3.3.1 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极差值分析29-30
3.3.2 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分析30-34第4章 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34-42 4.1 收入来源的差异34-36 4.2 农户自身条件差异36-37
4.2.1 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的差异36-37
4.2.2 农户对农业依赖程度的不同37
4.2.3 农户思想观念的差异37 4.3 区域间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37-42
4.3.1 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37-38
4.3.2 政策区域性差异38-39
4.3.3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39-42第5章 缩小我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建议42-49 5.1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高农民的家庭收入水平42-44
5.1.1 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42-43
5.1.2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43
5.1.3 建立合理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43-44 5.2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44-45
5.2.1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吸引农民进城务工44
5.2.2 积极扶持农村乡镇企业发展44-45
5.2.3 加快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投资和创业45 5.3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45-46 5.4 加强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民工保障机制46-47
5.4.1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46
5.4.2 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46-47
5.4.3 加大医疗扶助,防止农村中低收入者因病返贫47 5.5 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7-49
5.5.1 科学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实现资源互补和产业对接47-48
5.5.2 继续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48-49参考文献49-51致谢51-52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聂海;陆迁;;[J];商业研究;2007年05期
杨灿明,赵福军;[J];财政研究;2004年06期
周兴;王芳;;[J];经济科学;2010年01期
张东辉;司志宾;;[J];经济评论;2007年05期
胡祖光;[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王小鲁,樊纲;[J];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田新民;王少国;杨永恒;;[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赵人伟,李实;[J];经济研究;1997年09期
李实,赵人伟,张平;[J];经济研究;1998年04期
万广华;[J];经济研究;199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Asian Agricultural R2011年09期
陈林;[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周苑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杨卫军,许军;[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李刚;贾威;潘浩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陈瑞玲;李东;;[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杨积勇;[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韩申山;杜忠潮;杨尚英;;[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曹玉华;;[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杨剑;魏雅丽;樊康;税伟;;[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薇;周浩;;[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彭国华;;[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孙加秀;;[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宋美静;;[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范剑勇;;[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朱铭来;曹燕;;[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朱传冲;;[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周晨;;[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赵明;李少昆;董志强;马兴林;;[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赵明;李少昆;董志强;张宾;丁在松;;[A];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邱瑞;[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郭艳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刘文菁;[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秦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伟;[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底偃鹏;[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王思薇;[D];西北大学;2010年
何力武;[D];南开大学;2010年
周兴;[D];南开大学;2010年
杨光;[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凌敏;[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朱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杨晓倩;[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郑浩;[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郭欢;[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彭孟麒;[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洪景玉;[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赵鑫;[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于梦璇;[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姜萌;[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崔海燕;;[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王韧;;[J];财经研究;2006年08期
郑长德;;[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马敏娜;[J];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课题组;;[J];调研世界;2006年03期
张东辉;司志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9期
张文婧;;[J];发展;2006年11期
唐平;[J];管理世界;1995年02期
唐平;;[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邓大松;孟颖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俊;张宜红;朱建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王金承;;[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0期
邓翔;[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何艳;;[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何艳;安增科;;[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2期
田双全;黄应绘;黄国英;;[J];经济问题;2007年04期
帅军;;[J];职业圈;2007年06期
苑林娅;;[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王晓洁;;[J];财贸经济;2009年02期
王红涛;;[J];经济论坛;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新波;张丽华;;[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张广胜;江金启;;[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张春梅;吴启焰;;[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邓祖涛;;[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王翔;李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刘江会;唐东波;;[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朱云飞;;[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彭宝玉;郭扬;;[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李启航;;[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朱钟棣;张艳影;;[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旭明;[N];中国信息报;2009年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赵振华;[N];北京日报;2010年
曹婧逸;[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高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卢山?严先溥
刘晓燕;[N];中国信息报;2008年
林永生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经济研究所副所长;[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波;[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马骊;[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陈亮亮;[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朱建芳;[D];浙江大学;2006年
张鸿武;[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赖作莲;[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颜敏;[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樊星;[D];辽宁大学;2013年
陈屹立;[D];山东大学;2008年
李姗姗;[D];辽宁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默;[D];吉林大学;2011年
罗婧;[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周建萌;[D];河北大学;2014年
李昌兴;[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闵建利;[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牛秀敏;[D];暨南大学;2006年
张蕾;[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刘学良;[D];南开大学;2009年
谭文;[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帅军;[D];暨南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社科院:去年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 证券时报网()04月18日讯&&
4月1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2012版《农村绿皮书》发布会暨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农村绿皮书》指出,2011年农民收入实现连续五年8%以上的快速增长,但是农村居民内部差距有所扩大。报告还指出2011年农村居民农村纯收入基尼系数为0.3897,比2010年略微扩大。
农村发展所的研究员朱钢说,农民收入实现连续五年8%以上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区域差距继续缩小,但是农村居民内部差距有所扩大。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4%,比2011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增长依然是农民最主要的贡献因素,达到50.3%,比2011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工资率的提高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产的贡献大于农民工数量的增长。
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比2010年增长21.2%,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是3.13:1,比2010年下降0.1%,收入差距连续两年缩小。2011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东部地区的相对缩小,分别由2010年的47.8%、84.3%和26.5%下降到46.8%、82.7%和23%。特别是西部地区已经连续五年逾东部地区的差距缩小。
2011年农村居民农村纯收入基尼系数为0.3897,比2010年略微扩大,按照收入五等分,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比高收入低12.5个百分点,收入比值从2010年的1:7.5扩大到1:8.4,主要原因是因为棉花、土豆等部分价格直接造成部分农户减收。(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实时热点专区
&&&&中国资本市场信披平台实时发布上市公司、基金、港股、监管文件等各类公告,提供免费订阅功能,手机短信提醒。信息公告,即刻知道,详情请登录。
  声明:此栏目文章为证券时报网()原创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证券时报网拥有完整版权。经证券时报网授权转载的,必须正确标注来源。侵权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入差距扩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