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抗震8度是gta5性价比最高的房子吗

抗震8度不等于抗8级地震
5·12地震的发生给中国人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在无数张地震现场的图片中,倒塌的房屋让人触目惊心。残垣断壁的悲凉景象深深地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惊醒了消费者购房的新观念——“这房子抗震吗?”
各大楼盘纷纷抓住消费者的购房心理,打出抗震8度的广告语,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国内某知名的房产网站上,北京不少楼盘都打上了抗震楼盘的标识,并注明“抗震烈度:8级”。
然而,业内专家表示——
抗震8度不等于抗8级地震
消费者:买房先问是否抗震
5月14日,家住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的宋女士找到小区开发商询问房屋的抗震情况,在得知房屋能抗8度地震后,她才放下心来。与宋女士一样,很多已经购买了房子的消费者,都很担心自家房屋的抗震情况,他们要么是到开发商那里询问,要么自己找专家咨询。在搜索引擎上输入“抗震房屋”几个字,就能看到相关消息数百万条。
一时间,房屋是否抗震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论焦点。而对于一些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老房子,消费者更是担心房屋的抗震质量。
北京市海淀区五棵松某小区的蔡大妈对网络报记者说:“小区的房子是1985年盖的,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也不知道抗震不抗震。”蔡大妈的孩子也劝她和老伴搬出来住,怕万一地震了,房子禁不住折腾。
而对于那些正准备买房的消费者来说,房屋是否抗震,能抗几级地震就成了重点考虑的因素。
据最近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有超过50%的深圳市民表示,房屋的抗震指数对他们的选择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北京市海淀区某楼盘的售楼处,前来看房的代小姐向记者表示,以前看房子主要考虑房子的价格、位置。可自从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房子的抗震级别就成为了她重点考虑的问题。
正准备在燕郊买房的钟先生也有同样的考虑。钟先生原本看中了一套位于3楼的公寓,但是听说多层的房屋抗震能力不如高层的房屋后,他马上就改了主意。但是,钟先生却表示,自己对于房屋的抗震烈度和级别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听销售人员说是抗8度的。”他这样说道。
销售人员:抗震成主要卖点
一些楼盘的销售人员在抓住消费者目前的购房心理后,抗震8度就成了他们推销房子时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某知名房产网站上,记者看到不少楼盘都被打上了抗震楼盘的标识。在这些楼盘下面都写着“抗震烈度:8级”。记者拨通了几个“抗震楼盘”的销售电话,工作人员均表示他们的楼房是抗震楼盘。而抗震级别是多少,他们只是笼统地回答8度。
在一些楼盘的销售现场,销售人员在介绍楼盘的时候,也将抗震作为重点向客户推荐。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某楼盘的售楼中心,一位售楼人员正向消费者介绍说:“这个你尽管放心,我们的房子能抗震8度呢。”记者上前询问这位工作人员:“抗8度是不是能抗8级地震?”他肯定地回答:“是。”
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现在几乎每一个来看房的人都会这样问我。换作是我,也会考虑这个问题,因为那天地震发生时我在18楼,感觉很明显,整个身体都在摇晃。”当记者问及他是否知道抗8度和抗8级地震的区别时,他表示不是很清楚,“反正大家都这么说。”
就职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某房产经纪公司的叶先生也表示,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少消费者看房的时候都很注重房屋的抗震等级,一些近两年建造的新房子成为首选,很多中介公司也调整了销售思路,主推一些抗震性能好的项目。但消费者又分不清楚房屋设防烈度和震级的关系,而销售人员的表述上也很模糊,很容易把两者混淆。
专家:抗震8度≠抗8级地震
记者在向周围的朋友了解时,他们大多都把抗震8度理解为抗8级地震。那么,抗震8度的楼盘是不是就能抵抗8级地震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葛学礼表示,与震级不同,烈度反映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强弱程度,而设防烈度则表示房屋的抗震状况。如按照设防8度的烈度标准设计的房子,在建设时要执行的概念是,发生地震后,烈度达到8度时房子只是达到中等破坏,达到9度时要能做到房子不倒塌。
按照国家标准,北京地区的居民楼房均按照烈度8度进行设计,并且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相关部门先后对房屋进行了加固等处理,北京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房子抗震烈度基本上都能达到8度。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赵冠谦先生接受网络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震烈度与地震震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两者之间有严格的区别,不可混淆。震级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的大小强弱来决定,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受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赵冠谦告诉记者:“建筑抗震设计一般按照不同建筑物的功能以及性质来决定,目前北京的住宅建筑一般都是按照8度设防的标准设计,但是8度设防并不表示能抗8级地震,像此次汶川大地震的震级是8.0级,但烈度却并不相同,震中区达到了11度,而稍远一些的地区烈度相应较小。我国抗震设防烈度分6-9度,度数越高要求越严。”他表示,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我国对建筑抗震设计标准又作了多次认真细致的修改,目前国内建筑在设计施工主要遵循的是2002年起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虽然近些年由于我国没有较大地震发生,个别部门思想上开始麻痹大意,人们的房屋抗震设计的要求逐渐有所下降,但国家对房屋的建筑质量有严格的监管措施,消费者不必草木皆兵。他提醒消费者,购房一定要选择信誉度高的开发商,尽量选择质量有保障的项目。
&&&&&&&&&&&&&&&&&&&&&&&&&&&&&&&&&&&&&&&&&&
&&&&&&&&&&&&&&&&&&&&&&&&&&&&&&&&&&&&&&&&&&&&&&&&&&&&&&&&&&
《网络报》 唐丽&
华声国际传媒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提高房子抗震性 专家说最好建砖混房
原标题:提高房子抗震性 专家说最好建砖混房
原标题:提高房子抗震性 专家说最好建砖混房中国甘肃网7月26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 (记者 李杨 实习生 邸亮)昨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岷县漳县6.6级地震现场媒体沟通会,邀请省地震局局长王兰民,地震专家、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李志强,兰州大学西部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兴民,省科学院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吴玮江,就社会各界及媒体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问题1问题2问题3对于灾后重建,专家有什么建议?李志强:芦山地震破坏有9度区,208平方公里,岷县地区只有8度区,1个度数其实差很多,但为什么死亡率很高呢?因为岷县有大批土木结构的房子,而芦山是大批砖混结构房屋,死亡率低。影响地震死亡的重要原因是房屋抗震能力,芦山地震经历汶川地震,政府重视房屋建设,降低了死亡率。这再次证明了一点,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在房屋结构方面,用砖结构,可以大幅度减轻地震损失。对于灾后重建,我们建议政府补贴一部分,农民自己出一部分,建砖混结构房屋,用钢筋水泥把房子箍住,用这些简单的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房子的抗震性,减少损失。问题2地震严重的地方地面出现大裂缝,灾后当地有没有重建的条件,在规划和房屋建设方面有什么问题?李志强:我们看到的裂缝不是地震引起的,而是泥石流地质变化引起的。地震烈度达成8度对地面破坏大,所以引起地面断层。灾害后,我们肯定要进行地质评估,排查工作正在进行,村庄选定后,还要进行专门的考察工作。从地震的角度考虑,地震断裂带发生了好几次地震,所以要避开断裂带。在房屋建设方面一定要加强抗震措施。大家看到,灾区是个贫困地方,房屋建设与经济水平有关,很多房子年久失修,浸水遇地震后就会造成大量伤亡。问题3灾区持续降雨,从哪个阶段开始进行房屋重建比较好?吴玮江:要尊重科学,危险性评估做了没有?要专家认可和签字,才能建。政府考虑让灾民尽快住上房子,但一定要保证质量和安全性,要让老百姓满意放心。孟兴民:一个星期抢险救援就结束了,一个星期后就进入恢复阶段,从赈灾的理论和摸索的经验来看,两个星期是进入重建阶段。现在地震已经发生了,更重要的是次生灾害。这次地震在断裂带上受灾最严重,远离的好一些。房屋倒塌受土木结构影响,土坯房倒塌严重,砖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比较好,但是有个问题,无论是什么结构,在滑坡面前都是很危险的,无论什么结构都经受不住滑坡,所以一定要好好选址。我建议排查评价,防止滑坡灾害,选址要避开滑坡。在山区,泥石流灾害非常多,去年“5·10”暴洪泥石流就是例子。选址非常重要,绝大多数房屋就地重建,而一些有地质危险的要重新选址。新农村建设要进行地质评估,300人以上的村落要进行一级评估。问题4集中安置和就近安置,哪个好一点?吴玮江:灾区面对的各种自然因素很复杂,目前两种方式都可取。整个村子受到滑坡危险,集中安置当然最好,因地制宜,取决于具体情况。有些地方找不到大片的安全地方集体安置,也可以零散安排,虽然对提供救援物资不便,但总体以安全为第一。集中安置便于提供物资,但是灾民想回家。李志强:严格意义上,9度区的房子虽然结构没有坏,但房子“酥了”,比较危险,国家强制规定不能回去,所以国家设置集中安置点,让受灾群众吃住方便。对于8度区来说,更该因地制宜,跟房子破坏的程度有关系。在云南地震时有类似办法,不有意集中安置,让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思安置,国家给予补助金,这也是一个方式。从汶川地震后,大规模的安置,活动板房成本高,对国家财政压力很大。要平整土地就没有空闲土地,占了农田,以后恢复起来很困难。从长远来说,板房早晚要拆,小安置更好一点。这也是几次试验尝试对比后才能得知,哪一个更适合灾民的长期生活,比如玉树设置板房就很有必要,因为当地天气太冷,过冬需要集中安置。问题5下雨后会引起泥石流吗?怎么防?吴玮江:灾区本来就是泥石流多发区,但泥石流的发生是在一定条件下。大的滑坡有可能会发生,河流冲刷、降雨都有可能引发,所以一定要增强预警,救灾车辆和人员在灾区一定要小心。发生小的泥石流肯定是有的。孟兴民:地质灾害肯定会发生,尤其是泥石流。好多沟道已经有崩塌,发生堵塞。梅川镇的一个沟我就看到了200米的滑坡。怎么办呢?专家也在头疼。滑坡还是在不断往下滑,这一区域非常危险。如果我们不挖,那么就会形成堰塞湖。如果我们挖,那么就需要挖200米,这一段距离很长很危险,这一段滑坡持续不断,一共堵了200米,但高度不是很高,只有七八米左右,暂时不至于大的灾害,但谁进去挖都很危险。随着这几天的降雨,这些地段的次生灾害尤其是泥石流会发生,所以无论是官兵还是救援队伍,一定要安全第一。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房屋的8度抗震是否就是说可以抵抗8级地震?如果不是那可以抵御多少级?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地震级别跟地震烈度是不一样的概念!日 星期五 07:555.5-5.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七度为主,建筑物破坏现象为:Ⅰ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倾倒.Ⅱ类房屋多数损坏,少数破坏.Ⅲ类房屋大多数轻微损坏,许多损坏.不很坚固的院墙少数破坏,可能有些倒塌.牌坊、砖石砌塔和工厂烟囱可能损坏.6.0-6.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八度为主,对建筑物造成如下破坏:Ⅰ类房屋大多数破坏,许多倾倒.Ⅱ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Ⅲ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破坏(可能有倾倒的).院墙破坏,局部倒塌.石碑等多移转或倒下.个别地下管道接口处遭到破坏.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由于地基类别、房屋抗震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诸多因素的差别,目前对一个地震烈度八度的地震会造成什么程度的破坏,尚无一个统一标准可以借鉴,因此,据1975年辽宁海域7.3级地震时,营口市遭受地震烈度八度的破坏的调查结果表明,基本完好占50%,轻微损坏占17%,中等破坏占33%.6.5-6.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如按九度考虑,建筑物遭到的破坏为:Ⅰ类房屋大多数倾倒.Ⅱ类房屋许多倾倒.Ⅲ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院墙大部倾倒,较坚固的亦局部倒塌.牌坊、塔及工厂烟囱多破坏甚至倾倒.石碑等多翻倒.地下管道有些破裂.7.0-7.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一般为九度,个别可达十度.九度的破坏如上述.十度对建筑物破坏很大,Ⅲ类房屋许多倾倒.铁轨轻度弯曲,地下管道破裂.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多数浅源地震的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关系如下表:震 级 2 3 4 5 6 7 ≥8 震中烈度 2 3 5 7 8 10 11~12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中国地震烈度表 (简要)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度;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 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ⅩⅡ度; 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震级与烈度统计对应关系:震中烈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XⅡ 震 级:1.9 2.5 3.1 3.7 4.3 4.9 5.5 6.1 6.7 7.3 7.9 8.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地震专家高孟潭:按标准盖房&8度地震不该倒!
&&&&来源:&&&&
&&&&&&字号
人民网北京8月7日电(记者 马丽)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副所长高孟潭今天做客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人民网特别节目,表示房屋是鲁甸地震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他认为,根据最新公布的鲁甸地震烈度图,极震区达到8度以上,局部地区达到9度的地震破坏,根据该地区我国抗震设防的要求,按照我国现行的抗震设防标准,“严格按照抗震来做,8度区是不应该发生倒塌,9度区只有少数的倒塌或者严重的破坏”。
而鲁甸地震实际倒塌和严重破坏的总户数达到6万多户,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广泛的破坏?高孟潭认为,主要是鲁甸基本没有进行地震设防,“还不是说设防不到位,是基本上没有考虑设防的问题。”
高孟潭认为,造成人员伤亡比较多的最根本的原因是鲁甸的房屋抗震能力比较差。房屋的类型也易于造成人员的死亡,比如特别是老旧的土木结构、土墙的结构,砖混结构,两到三层没有经过抗震措施的砖混结构,这些结构大多都没有经过专门的抗震设计和施工,它的抗震能力总体都比较差。
高孟潭认为,这种房屋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比较脆,包括土的和砖混的都比较脆,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垮塌,或者说瞬间倒塌。这样的房屋倒塌之后,很容易造成粉碎性的废墟,人员生存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我想房屋是这次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何防御这种高爆型脆性地震所引起的震撼,无论是科技界还是工程界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高孟潭认为,将来的抗震设计规范,应该针对这种特殊类型的地震采取特殊的措施,或者提高其抗震设防标准。
同时,高孟潭也强调,即使是抗震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也不能避免。比如新西兰日发生的6.3级地震同样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坏,当时报道有240人死亡。“也就是说既跟房屋因素有关,也跟地震本身的类型有关。”
鲁甸地震人员损失比较大是不是个例?高孟潭回顾,6.5级以上的地震或者6级以上地震造成重大人员损失的案例全世界很多。全球百年来有20多个造成数千人到上万人死亡的案例,其中1960年发生在北非摩洛哥港口城市艾加迪尔的5.7级地震,死亡人数达到1.2万人以上。
高孟潭总结,鲁甸这次地震造成伤亡比较多是多方面因素,既包括地震本身,也包括地震波的传播,以及该地区房屋差、人口密集、地质灾害原因。
(责编:马丽、赵竹青)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高的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