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工费赔偿标准2015有年龄吗

当前位置: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遭受损害时误工费如何认定
作者:郭鹏 荣明潇 刘晓辉&&发布时间: 14:39:51
  【案情】日13时20分,张某某驾驶小型汽车由北向东行驶,行至某小区门口时,车辆前部与骑电动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的李某某发生接触,造成李某某严重受伤。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某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张某某和李某某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
    后李某某诉至一审法院,请求判令张某某与保险公司赔偿其合理损失:医疗费52396.11元、住院伙食补助费800元、残疾赔偿金241926元、被扶养人生活费78825元、误工费21600元、护理费10800元、营养费4500元、交通费800 元、鉴定费5150元、残疾辅助器具费3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5000元,以上共计元;由保险公司首先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下称交强险)限额内赔偿,超出交强险限额的由张某某和保险公司承担 60% 的责任;并判令由张某某与保险公司承担案件受理费。保险公司辩称:对事故发生经过和责任认定结果认可,同意对李某某的合理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超过交强险部分的合理损失,在商业三者险责任限额内,按责任比例承担;李某某左膝关节置换术伤情与交通事故无关,不同意承担李某某左膝关节置换术相关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 被扶养人生活费、伙食补助费、精神抚慰金及因左膝关节置换术发生的交通费;李某某发生事故时超过55 周岁,已达退休年龄,故不同意给付误工费。张某某辩称:同意保险公司的答辩意见。
    【分歧】本案关于原告李某某因交通事故受伤后是否可以主张误工费损失的问题,有以下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原告李某某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已经超过 55岁的法定退休年龄,按月领取退休金,因而不存在误工费损失,对其误工费的主张应当不予支持;
    第二种意见认为,法定退休年龄并不是劳动能力丧失的依据,误工费的认定与赔偿和受害人的年龄无关,原告李某某退休后按月领取退休金并不影响误工费的存在,因而对其因交通事故受伤而产生的误工费损失应当予以支持。
    【评析】本案中原告李某某因交通事故受伤后主张误工费等相关费用,而被告张某某及保险公司均辩称李某某发生事故时超过 55周岁,已达退休年龄,故不同意给付误工费。这实际上也引出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因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的,其主张的误工费损失应当如何认定。
     误工费属于受害人如未遭受人身侵害而本应获得却因侵权人的侵害行为无法得到或者无法完满得到的利益,在学理上亦可归为消极损失。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经常会出现交通事故受害人系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的情况。对此,保险公司或侵权人则经常抗辩因受害人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不能再从事正常的工作,且有的受害人还按月领取养老金,故其不存在误工费的损失。本案即是如此。然而本案经过一、二审,法院最终认定李某某存在误工费并对其主张的误工费予以支持。笔者认为,这一认定是正确的。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
    第一,误工费在法律的认定上并不受年龄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从上述规定来看,均未对受害者获得误工费赔偿的年龄作出限制性规定,也未排除已超过退休年龄的公民主张误工费的权利。也就是说,只要受害人受害前有劳动能力并从事有偿劳动,其因遭受损害而误工并减少了收入,就有权要求致害人赔偿误工费,而不论受害人是否超过退休年龄。
    第二,误工费在赔偿的计算上也与年龄无关。《解释》第二十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由此可见,误工费在计算上是从受害人实际遭受误工并由此造成收入损失的角度进行设计的,与年龄并无直接关联。误工费的计算和赔偿应以受害人受害前是否从事有偿劳动、是否实际误工和是否造成损失为依据,而非以其年龄来判定。
    第三,法定退休年龄不能作为劳动能力丧失的依据。法定退休年龄是国家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劳动权利而作出的规定,是国家对职工的一种待遇。我国在劳动法领域也同时规定,达到退休年龄后继续从事劳动的,按照劳务关系处理。从现实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广大农民没有退休待遇,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在耕种土地的同时,外出务工仍大量存在,在城镇也有大量退休人员被返聘或者另行从事一定工作。所以说,大多数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人仍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因此,片面地以法定退休年龄作为劳动能力丧失的依据,既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也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用工状况不符。
    第四,退休后按月领取退休金并不影响误工费的存在。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超过退休年龄的人员在退休后另行从事社会有偿劳动的现象越来越多,而这无疑会带来养老金待遇以外的劳动收入。若其由于交通事故致伤并住院治疗和休息,并因此不能从事受伤前的有偿劳动,其所从事劳动带来的收入势必会减少。而这种劳动收入本身与因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后所能领取的养老金并无关联,这种劳动收入的减少并不能通过领取养老金来弥补,而是通过侵权方的赔偿才能得以弥补。所以说,不能因为受害人退休后能领取养老金就否认其误工费损失的存在。
责任编辑:山东高法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9977号&&&&&&&&&&& &邮编:250101&&&&&&&&&&& &电话:6年满60周岁误工费还能不能得到赔偿?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代凤
  问:前不久我父亲出了一场交通事故,被人撞伤,住了二十多天的院,责任认定书认定的对方负全责,可保险公司却说我父亲已年满60周岁,不应该再赔误工费,可是我父亲受伤之前一直在建筑队工作,请问我父亲的误工费能够得到赔偿么?
                             桐柏 李先生
  答:首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受害者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第二十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时间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的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从上述规定可知,我国法律并没有从年龄上来限制误工费计算的条款,更没有规定年满60岁后就没有误工费。
  其次,误工费的本质是补偿受害者因无法正常工作而减少的损失,其具有一种补偿的性质,计算标准只与受害者是否耽误工作减少收入有关,跟年龄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即使是年满60周岁,只要还在创造价值,有实际收入,并且能够证明该收入的,就应该得到合理的误工补偿。
  再次,劳动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法律并没有规定年满60周岁就不能劳动。相反,在现实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大多年满60周岁的人都在为了家庭的生活而继续奔波劳动,其劳动收入仍是整个家庭唯一或是主要生活来源,如果误工损失得不到赔偿,其家庭的生活保障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综上,可见,你父亲只要能够证明他的误工损失的,保险公司主张年满60周岁就不赔偿误工费是不合理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桐柏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刘帆
相关新闻:
暂无相关新闻!
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开展公开选调...&&nbsp400-668-6166
有法律问题要寻求律师帮助您可以选择
当前位置:
赔偿误工费是否有由年龄限制的咨询
[复制网址]
【误工费】赔偿误工费是否有由年龄限制的咨询 问: 我因骑摩托车将一名64周岁的老人撞成一点小伤。我已将其伤看好,花费了近3千元的医疗费。但他的儿子却到法院起诉我,让我赔偿其父误工费近5000多元。请问哪懂法的朋友告诉我,他的这一要求有法律论据吗什么法律对赔偿误工费的年龄有规定呀据说,60周岁以上,就没有误工费了,但是我不知道是哪条法律或法规上有这个规定 律师回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相关知识 第二十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而根据你说的情况,受伤者已经64岁,应当有退休金的收入,按照常理来说不会有实际收入的损失,因此,除非对方举证受伤者有工作收入的实际损失,否则不应当赔偿误工费。
推荐律师:倪泽仁 北京 倪泽仁律师
1993年调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检察官学院执教,培训全国省、市两级人民检察院正、副检察长和在职高级检察官,并先后担任国家检察官学院培训部主任、教务处处长。2001年至2003年受最高人民检察院指派担任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检察院主管批捕、起诉的副检察长。 倪泽仁律师1981年取得律师资格并开始执业,兼职从业20余年来主要办理全国各地重大刑事案件,足迹踏遍21个省、市、自治区。由于其具有培训全国高级检察官的工作背景和从事刑事法律教学的专业履历以及在律师业界刑事辩护的区域影响,刑事案件办理数量始终占据业务之首,被媒体誉为“中国著名刑事辩护律师”。
关联文章推荐阅读:
吉安婚姻家庭律师
王晓阳律师
傅家兴律师
黄文得律师
巢亚军律师
万贤贤律师
李云龙律师
请在此描述您的问题,将有知名律师问您解决纠纷。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65号楼之一4楼超过退休年龄被撞伤 赔偿误工费吗?
超过退休年龄被撞伤 赔偿误工费吗?
法援律师:有证据证明事故前有务工收入,可根据实际收入认定误工费。江苏茂通律师事务所张鑫燕律师接听晨报法援热线
劳动合同期满正常上班
突然通知解约是否赔偿?
张女士:我从2015年初一直在一家公司上班,当时签的一年的劳动合同,今年合同到期后没有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按照以前一样正常上班,公司正常发工资。前两天公司突然发通知说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公司是否要给予赔偿?
张律师:原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仍按照原合同履行,故虽劳动合同到期但双方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关系,且未依法提前30日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或额外支付1个月的工资,依法应支付相应的解除事实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
超过退休年龄遇交通事故
赔偿误工费吗?
李先生:前段时间,我母亲(今年65岁)外出时发生交通事故,被一辆小轿车撞伤,经交警认定对方全责,但是在协商赔偿时对方提出我母亲目前已经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因此不存在误工费,请问法律上对此如何规定?
张律师:对原来有固定职业,年满60周岁男性与年满55周岁女性享受养老待遇的受害人,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赔偿时一般推定其不存在误工损失,因而不考虑其误工费赔偿项目。但是确有证据证明其在事故发生前合理时间内有务工收入的,可以根据其实际收入情况认定误工费;对原本无固定职业,年满60周岁男性与年满55周岁女性受害人,参照前述退休劳动者的情形处理(或结合消费标准酌情给予一定的误工赔偿)。
前妻私自卖我的房子
合同是否有效?
王先生:我和前妻是去年协议离婚的,离婚协议上写得很清楚房子归我所有,原房子产权证上写的是我们两个名字。后来因为我经常出差,一直没去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前几天,有人上门要求我协助办理过户手续。我一问才知道前妻私自将房屋卖给别人并收了全款,请问他们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张律师:合同无效。因为王先生的前妻在未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处分该房屋,将房屋转让给第三人,其行为侵害了房屋所有权人的利益,属于无权处分。无权处分的人处分他人财产,除非经权利人追认,不发生效力,故其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无效。
仍在租期的厂房要拆
原有合同是否有效?
王先生:几年前,我租了原单位的一间厂房,租赁合同签了20年。但是没多久,原单位就被收购,我租的那个厂房要拆了,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当初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
张律师:法律规定“买卖不破租赁”,你租用的厂房虽被收购,但不影响原租赁合同的效力。《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九条明确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拆迁租赁房屋,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赁关系的,或者被拆迁人对房屋承租人进行安置的,拆迁人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对解除租赁关系达不成协议的,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实行房屋产权调换。产权调换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拆迁人应当与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订立房屋租赁合同。”
晨报记者周竞男整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误工费赔偿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