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婆婆泰安恒大城不讲信用用怎么办

快要离婚了 我却放不下公公婆婆怎么办
现我跟老公的感情出了问,我该怎样去面对公公婆婆呢?我想孝顺他们一辈子,那我的幸福呢?这让我老是在犹豫该不该离婚呢,离婚我很舍不得儿子还有老人,不离,我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开心,哎,为什么就没有两全的完美呢?
老公对我态度让我一直在考虑着要不要的事情,老公经常笑着跟我提起,儿子给我,再让我去找个对我好的人,他说跟着他会一辈子都吃苦,跟我在一起只是因为要尽这份责任而已,但在我有事的时候他也会每天打电话来安慰我,我真的分不清他说的话是真是假。
我现在已经有半年没见过他了,我经常问他几时过广州来看我,他总是以工作很忙为由,一直没来,东莞到广州很远吗?坐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这总是让我在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最常思考的问题,想了很久出找不到出口,找不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也许他是真的有了,想让我自己提出离婚,婆婆就不会找他麻烦了,我真的想不通,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样做。
昨天突然想通了,打电话找婆婆,婆婆在电话那头说,你怎么一个月都没有打电话回去问候我们了, 我说“妈妈,我现在有很麻烦的事情,不知道该怎对你们说,我考虑好了准备下个月回家办离婚手续。”婆婆听了却哭着说“你们真的过不下去了?你不要爸爸妈妈了?”我无语,我觉得很对不起他们,嫁进他们家已有六年了,偶尔回去看看儿子,公公婆婆就连家务事都没有让我做过,我只要负责洗自己及儿子的衣物就好了,我在扫地拖地,公公会从我手中抢去自己做,我想煮饭菜,婆婆说我不会做,油烟太多,不许我碰,我只好趁他们不在家时做做,偶尔帮公公婆婆洗洗衣服,在我的时候公公为了买家鸡给我吃,特意走很远的农村去买,变着法子让我吃好的,他们对我比对小姑子好,也丝毫不亚于自己的亲生父母,记得没嫁过去时,公公婆婆当着老公,小姑子的面说我嫁这么远,一定要对我好,不能让我受一的委屈,然不要娘家会不放心,做人要将心比心,如果妹妹也嫁这么远的话,生活得不好家里人会担心的,为了这话我一直都在努力的对家里人好。
现我跟老公的感情出了问,我该怎样去面对公公婆婆呢?我想孝顺他们一辈子,那我的幸福呢?这让我老是在犹豫该不该离婚呢,离婚我很舍不得儿子还有老人,不离,我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开心,哎,为什么就没有两全的完美呢?
本文来源:网易女人论坛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8212条
评论10378条
评论9979条
评论8087条
评论2423条
陈妍希怀孕领证,林心如也宣布婚讯,两个年过30的女人都嫁到了人间精品,谁说30以后就难嫁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有个小气爱作的婆婆,不理她如何?
公婆对孩子这种该管不管,该说不说,该夸不夸的放羊似的态度 ,直接造成了孩子跟他们冷淡疏离的状态。他们在,孩子也不找他们,他们走了,孩子也不想。我深深的觉得悲哀,跟孩子朝夕相处十几年的老人,在孙子心中并不比他的朋友重要多少。就想他们平时对孩子漠不关心的态度一样,孩子对他们,并没有他们以为不得罪,时间长,有血缘关系就会亲近的那种感情。昨天和表弟谈到这个问题,年轻的表弟想都没想就说,感情是处出来的,而不是说有就有的,尤其是亲情。俗话说的生恩没有养恩大,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老公也是个惯孩子的人,但他醒悟还不算晚,当他意识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没有该有的影响时,开始重视跟孩子思想上的互动了,不再为了让孩子喜欢他只当老好人,该管时也管了。这一点,明显比公婆强的多。至少他也知道,不能为了自己在孩子那里的印象耽误孩子的成长,助长孩子的不良习惯。
孩子三岁的时候,因为忙,管不过来,有半年时间不得不把他丢给公婆带,我每周过去看看他。有时太忙了,半个月才去一趟,节假日不忙我就把孩子带过去尽量自己带。三岁的孩子了,每周都可以见到我,不至于生疏得连叫都不会叫。有几周哟发现孩子好像变傻了似的,我过去看他,一点表情都没有,傻傻的玩自己的,都到跟前了叫他两声,才抬头看我,确定是我了,一溜烟的爬起来,跑到我跟前,抱着我的腿怯生生的叫道妈妈,你来了。每次我都会买大包孩子爱吃的零食,各种都有,但量不大,每天就一两种给他解解馋。比如山渣片,小花生,核桃仁啥的。但孩子从不翻我给他带的零食。他更愿意我带着他到老街上,超市去跑跑看看哪怕不买东西他也很开心。可这几次,我每次看到他不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屋子前面的泥地上玩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地里乱蹿。公婆往往就在屋里看电视,或者就在边上做事,离得不远。可没有人看看孩子还在不在边上,有没有到路上去或地里去。刚刚三岁的孩子,不懂危险。房子就在路边上,又很偏僻,出去几百米也没几家人,要是被人抱走,几分钟就够了。地里到处都是蛇虫,离河边也很近。公婆刚到那里就遇到过蛇,还跟我抱怨老公怎么找了这么个地方。我有点生气,怎么把孩子独自放在外面乱跑呢,最起码在他们的视线范围之内吧。公婆见孩子满身满脸的泥和灰,脏的不是个样子,呐呐的解释说他们忙,顾不上看他。我当时只觉得特别后怕,也就是我自己,换了别人,足足十几分钟,别说跟孩子说话,就是抱走他也绰绰有余了。这十几分钟里,他们就在边上,就没有一个人过来看看孩子。而他们,并不肯定是我。我郑重的跟他们说别太大意了,孩子太小,被人哄走很容易。公公大概这才觉得害怕,大声吼婆婆,骂她老是为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丢着孩子到处乱跑。婆婆也觉得委屈,她说自己就是偶尔走开罢了。我懒得管他们吵闹,放下买的东西,看看屋里冰箱,基本上是空的,啥菜都没有。我问婆婆怎么没买菜,平时都吃啥。婆婆说公公老是不去买菜,自己又不会骑车,没菜吃也没办法。公公说她胡说,婆婆管着钱,她不说买,公公也就不买了。我听得头大,自己带了孩子,骑车上街买菜去了。买了一堆青菜鱼肉,估计也够他们吃三四天了。婆婆看我一样样放进冰箱,说怎么买那么多肉,吃不了。我说你们吃不吃我管不了,但孩子需要营养,哪怕他只吃一口,我也要买回来。公婆听了我的话,啥也不说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叹着气走开了。晚上我自己做饭,孩子大口大口的吃肉,那副馋的发慌的样子看上去又搞笑又可怜。老公开玩笑说让他少吃点,居然把孩子吓得眼泪汪汪的说自己好几天没见肉了。老公脸色都变了,看看公婆,问怎么回事。公婆小声说太忙,没时间做。我就呵呵了,每次我来他们不是在看电视就是在边上闲逛,地里活有工人干,又不到忙的时候,居然连买菜的时间都没有。婆婆大概觉得自己的理由不够有说服力,又说钱太紧,不敢乱花。说到这我更加迷糊了,老公经常过来,每次来都拿钱给他们,买菜把冰箱塞满,不至于经常没菜吃吧。想到他们在老家时那种天天咸菜馒头的日子,下定决心等儿子上幼儿园了我就放下生意过来。他们这样的养孩子教孩子的方式,实在让人担心。
孩子上幼儿园了,我也放下生意到地里照顾孩子,亲自带他,尽量不麻烦公婆。但只要我一教育孩子,公婆总是来过问打岔,有时甚至跟我大吵大闹。有一次我终于烦了,孩子被他们没有原则的袒护搞得习惯很差不说,还学会了投机取巧,谎话连篇。我跟公婆说为啥孩子一被我教训,就去找他们,因为他觉得自己没错,觉得公婆可以保护他。公婆当然不会承认他们无意中造成的影响,他们说我对孩子要求太高,太严,孩子不需要这样操心。我问他们有什么好办法教育孩子,大人省心孩子也好过。公公说不出来,婆婆就那一句话,大了自己就好了。我听得哭笑不得,有这么省事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吗?平时不闻不问,孩子出了状况了痛骂一顿,或者装傻充愣的不去纠正。学好了呢是孩子本来就好,学坏了呢,是孩子本来就不好,反正跟父母无关。也太简单了吧。我跟公婆说不通,索性跟他们讲明,既然我教育孩子他们不能跟我保持一致,那也别干扰我教育孩子。谁要是再干涉我,孩子学坏了,废了,谁偏袒他就养他一辈子。
说这些话,当然是气话居多,但我也是无奈之下说了。屡次跟他们讲不要对孩子过于宽松纵容 ,那不是爱他,可以说是害他。可惜他们充耳不闻,有时还有变本加厉的倾向。我虽然不爱过问他们的事,但在孩子的事情上,我绝对不会让步的。大吵过两次后,公婆终于感觉到我的坚定 ,发誓说不再干涉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虽然后来他们还是时会干涉,但好在孩子大了,有时会自己跟他们说不需要他们这种关心,他们越来越少过问了。
人生比小说更精彩。。。楼主也真是心大,这么多奇葩都能忍,还要一一应付。。。自我感觉已经算是大度的了,也就只能忍不能应付。。。基本上忍不了的我就躲得远远的,老死不相往来,见面当没看到
有时不是谁大度不大度,其实就是关注点不一样,我在意的,别人不在意,别人在意的,我也不一定在意。当同一件事意见不一致时,只能尽量沟通,沟通不了,只能打住,免得搞得乱七八糟的。我记得婆婆说过她爱的人首先是儿女,孙子孙女,老公,其次是她的娘家人,女婿,儿媳。看的出,她确实就这么做的。所以当小姑子来看公婆时,婆婆给她做这做那,跑前跑后的嘘寒问暖,我都可以视若无睹。因为对于我来说,这是人家母女的事,跟我无关。倒是婆婆,有回在晚饭时给小姑子先盛上一碗排骨汤,又忙不迭的往小姑子碗里夹这夹那,生怕小姑子没吃到,被别人抢走了。我眼皮也没抬下,虽然饭菜都是我做的,但好菜都摆在小姑子和公公那边,他们不至于吃不到嘴里吧。我不动声色的吃着饭,其他人都有点不自在,婆婆总算意识到了自己的动作太大了,不好意思的招呼我,让我也吃点。我淡淡的说我自己知道,这是自己家,不需要特别招呼。小姑子一向眼巧,此时也装没看见听见,自己吃自己的,一边说我做得好吃。公公瞪着婆婆好一会,婆婆也一脸尴尬,我已经吃好离桌了。刚走到大门外,听见小姑子说婆婆,你以后别这么明显,我不是小孩子,不好看。婆婆没说话,但脸色不太好看。
类似的场景不多,都是在小姑子来看公婆时发生的,我没啥感觉,这是人家的家事,与我无关,只要没让我去陪着看他们演戏就行了。为啥说演戏,主要是因为小姑子特殊的身世。小姑子是刚生下来就被婆婆从娘家亲戚那抱回来的。重男轻女的亲戚家为了生个儿子,也为了减轻负担,早跟公婆说好了。家里也不富裕,公公最开始不太愿意,架不住婆婆的咒骂哭闹,还是让婆婆把小姑子带回来了。据说亲戚本来说好不会把女儿认回去。可是离得太近,婆婆又特别爱往娘家跑,经常带女儿回去,小姑子几岁的时候,亲戚还是食言了,偷偷的跟小姑子说他们才是亲的。加上公婆家里穷,婆婆又吝啬,小姑子亲妈那儿小孩多,家境也好得多,总是偷偷给小姑子零食吃,给她买这买那。时间长了,年幼的小姑子只要一受委屈或者觉得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往那边跑。等公婆发觉时已经晚了。
小姑子一回亲戚那,公婆就会打架,相互埋怨。婆婆嫌公公太溺爱她,惯的她听不得一点难听话,受不得一点气。公公埋怨婆婆心太毒,舍不得给孩子买点零食,新衣服啥的,搞得孩子都不愿待在这里。反正就没人反省下自己教育上的问题。等小姑子大点,小学不念完就出去了,这下更管不了了。婆婆跟公公听不得村里风言风语的说小姑子野,没家教的话,就把小姑子赶到我们这里来了。一开始我拒绝了,理由太简单,小姑子太小,我们忙,怕管不好她不好交待。可惜那时老公对这个妹妹过于相信,坚持要她来帮忙,于是小姑子就华丽丽的来了。小姑子来的时候了太小,也帮不了什么忙。我们又忙,常常没经意间就有风言风语传来。小姑子恋爱了,小姑子出去打牌了,小姑子跟人跳舞去了……虽然最后都不了了之,公婆知道了也不太管她。只有亲耳听到人家鄙夷的说小姑子没教养,没人管时,公婆才开始 生气责问小姑子。小姑子就是左耳进右耳出,最后干脆跑了,不回来了,婆婆就推老公身上,说都是跟老公学坏了。有一回老公被婆婆骂得上火就说自己又不带她出去,怎么教她学坏,店里没人打牌,没人出去瞎跑,她自己不听话交往些不三不四的人学坏了。老公说得火大,让婆婆把小姑子带回家去,别再来了。婆婆这才闭嘴,天天骂小姑子不懂事不学好,骂那些传话的人嘴贱,骂公公把小姑子惯得没个样子……有时一天要问候公公祖宗好几遍。在这种情况下,小姑子彻底的远离了我们,有时在老家,跟她的亲爸亲妈,姐姐妹妹来往密切。有时也过来,怕我们管她,也不回来,只是在外面瞎跑。公婆叹气说这个女儿白养了。后来小姑子在老家找了对象要结婚了,她亲爸亲妈因为想让她拿钱给弟弟买房子被小姑子拒绝了赶她出门,不让她上门了,小姑子心凉了,也就不太去那边了。这边因为婆婆对女儿找了个做小买卖的心理有气,一直不愿来往,连小姑子订婚都没回去,
搞得小姑子伤心得很。可怜的小姑子在生了孩子后,婆婆终于回去看她和外孙女了。后来她回来了我问她跟女婿和亲家母处的怎么样。婆婆不好意思的说她就在那待了两天,其余时间都是在亲戚家玩过去的。跟她回去时信誓旦旦的说去帮女儿带孩子,陪她坐月子基本都没实现。倒是小姑子,不时给她点零花钱,让她多买点穿的用的。孩子一周岁了,小姑子带她来看公婆,婆婆拿了两百让我给孩子过生。我也不是头一次听到她的要求,我告诉她,两百在这里买不了啥,还是她自己留着吧。后来还是跟我们给小姑子过生日一样,花了几百给孩子过了生,又给孩子包了个大红包。婆婆接过孩子的红包时,连句话也没有。我故意大声跟孩子说记住舅妈包的红包,别忘了这里。其实就是讨厌公婆那种得了便宜还理所当然的样子,要知道这些年,他们的孙子连蛋糕都没吃过他们一块。婆婆听了我的话,这才勉强的抱着外孙女说谢谢舅妈啊。呵呵,我不缺这句话,但我怕等孩子走了,她又来抱怨说我们给少了。
关于跟婆家的经济来往,其实很少,因为都在外面生活,跟亲戚朋友打交道少的可怜。因为婆婆跟公公那边关系不好,她只管她娘家的人情往来,我们更无从得知。有回婆婆拿一张纸条让我看,说自己家的人情往来花了多少钱。我大概看了一下,大多跟我们无关,我让她找老公报帐。婆婆冷着脸说自己有钱,不需要找谁要。我也觉得奇怪,这都是她自己跟家里亲戚的事,跟我说干嘛呢?往年也没听她说,突然就给我看,怎么不拿给她儿子看呢。况且我们自己小家算我们的,跟他们是两回事了,怎么能混一起扯不清呢。我问她要是到谁家去喝酒,难道一家子老少都去只给一份礼?婆婆说是啊,一份礼就行了啊,干吗要多给。我又糊涂了,我老家那边除了没工作的,没出嫁成家的,都是各算各的。即使是长辈小辈一起去,也是各拿各的人情,各还各的礼,是不一样的。婆婆又说他们也是。但我明明记得好几次了听他们说谁家娶嫁生孩子什么的,都是公婆拿点就让我们不要出了。有时公婆吵架说给我们花了多少人情,我都想笑。我们自己要给吧,他们说不用,他们自己只给的他们那份吧还说是帮我们给的。有时老公都不知道给的是谁家的礼,我就更不知道了。我从不愿欠别人情分,更不愿欠钱。所以让婆婆以后给他们自己的就好,我们的我们自己给,免得以后回去到亲戚家说不清楚。婆婆冷笑,说我钱多没地方花。我也回答她,我自己花钱自己明白,总比担个假打的坏名声强。以后亲戚之间要来往,也知道我们自己是一家,而不是还靠在老人那里。婆婆无话可说,就悻悻的走掉了。我就担心给小姑子礼金的事重演,我们是花钱还不落好。话说小姑子要结婚,婆婆因为看不上女婿的工作不愿去,小姑子就冷冷清清的嫁了。到小姑子坐月子时,婆婆终于坐不住了,急急忙忙的跟我们回去看女儿和外孙女。回去之前我们公婆他们那边风俗如何,孩子啥时候办酒,给多少礼金合适。公公说不懂,婆婆说不用那么讲究,我看着给就好。结果我跟老公商量见面给2000,等满月酒再给点就行了。我打算给孩子5-6000。婆婆就在边上,表示可以了,啥也没说。到老家,给了孩子见面钱2000,婆婆给了600,我记得当时我给了她1000,让她多给点。但当着小姑子一家,我不好说啥,就算了。后来我们有事回家了,等满月酒时再回去吧。婆婆待了几天回来了,说自己喝了酒回来的,又抱怨老公说话不管用,说给5000才给这点。我听得很糊涂,有这么早就办酒的吗?在家也没听他们说。我说要不周岁给吧,婆婆说又不一定去。我也很恼火的说谁让他们不把风俗说清楚呢,商量过得事有变动也不跟我们说一声,现在觉得钱没收到就抱怨,找谁呢?婆婆大概自己也无词可辫,但又肉痛外孙女没得到更多好处,憋一肚子气,说老公说话不讲信用。我笑起来,有点可怜她,又有点其她的反应。问她自己给了孩子多少,她含含糊糊的说给了3000。我说以后又想收钱,就不要想省事,提前把风俗,时间,变化说出来,免得心里不舒服。比如小姑子的婚礼,因为婆婆嫌弃女婿,回都不让回去没办。我准备好的礼金只好又收起来了。这次给孩子的礼金本来商量好了在喝酒时再给点,正好5000,这下因为我们不知道他们提前办,又不在老家,自然没法给了。而且老家风俗是喝酒到场的人才送礼,没去的人不需要送。我们也就早几天走,完全可以等他们办了酒再走,他们自己不说,也不通知我们,我们没给又有什么奇怪的?婆婆自己理亏,只好拿老公撒气,唠唠叨叨的走开了。
我一向不在意他们要我给谁怎么样做什么,只要我们管的过来,做得到。但这种明里不说,过了背地里来唠叨的事情我最反感。本来要是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事情缘由,该补的补上,皆大欢喜,没啥好扯的。偏偏婆婆就喜欢等着别人去猜她,主动的把她想要,但别人又不一定知道的东西双手奉上。可惜我们都是普通人,既不富有,又不是八面玲珑,聪明过人,怎么可能一点小事还随时随地的去琢磨她的想法呢。最让人头疼的是公婆n种善变又喜欢给人戴大帽子的脾气。平时有钱可收的时候说让他们留点零花钱,免得我们卖完东西开始安排了,没钱了他们要钱给不了。公婆很爽快的说不要。等到我们把钱安排好了,手里没钱了,公婆一生气就骂我们没良心,不给他们钱用。我还无所谓,最多一句我不管钱,也没钱,就可以堵上他们的嘴了。老公就惨了,钱在他手里,安排没了,挨骂就只有接着。那几年老公就常常被公婆骂得狗血淋头,满脸苦相。至于婆婆那种一心认定老家地摊上的都是好货,外边商店卖的贵的都是骗人的那种心态,我一直不理解。给她买过几次东西被她鄙视践踏得一塌糊涂之后,我再也不给她买啥了,时不时留钱在柜子里,让他们自己去买。婆婆在数次煽动我跟着她买地摊货未遂后,又主动给我买了两回,企图让我跟她学买那些不知材料,不知干不干净,不知来源的花花绿绿的衣服被我明确的拒绝了,才消停了。她买的那些东东,经常被她自己抱怨挡不住蚊子,不结实,被她翻来覆去的剪开又缝上,修修改改,变得花一块,黑一块都看不出样子和材料了。我自己的生活我自己安排,别人说啥不听就是了。但婆婆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有回她鼓动我买流动摊贩的花裤子,我照旧没理她。没想到婆婆耐性惊人,她居然自己给我挑了一件,得意扬扬的让我试。我看她满头大汗的样子,不想她失望,就套在身上让人看看。结果卖东西的小贩都不好意思了,让我脱下来,跟婆婆说年轻人还是到街上买质量好点的。婆婆脸色不好的说自己觉得还好。在一旁冷眼旁观的老公忍不住说让她买自己的就好了,别搞的我跟被虐待似的让他没面子。我忍着笑,赶紧走开了。背后传来老公跟婆婆的吵架声。卖东西的摊贩逃似的跑远了。
可能婆婆也感觉到我骨子里不好改变,也就放弃了。有时她唠叨我花钱啥的,我就提醒她,我们收入比小姑子高,消费也很合度,倒是小姑子,一件衣服都要上千,她想管,先管好自己的儿女。我从来对别人的生活没兴趣,但我讨厌被人监管的感觉,所以一提小姑子,婆婆只能赶紧闭嘴。这几年,她终于学会不去勉强别人接受她的那些观点和习惯,因为她根本改变不了自己的儿女,更不可能改变别人。说实话,如果公婆能公平的对待每个人,不那么明显的偏心谁,我们可以放心的让他们管一些事。但事实是每次想让他们做点什么,他们都要把小叔子扯进来,搞得乱七八糟。而最后在两个儿子之间,没法两全的时候,损失的总是我们。
公婆这种凡事不愿操心,不愿动脑筋,又想有所收获的态度让人很奇怪他们的思维方式。但凡看到人家有啥好产品赚钱,他们都会羡慕嫉妒恨,很兴奋。但只要一说难管理,难种,操心,接着就焉了。记得有回老公请了个师傅回来,公公见跟他们老家管理方法不同,也不听人家说啥,大吵大闹,情绪很激动,搞得别人只好走了。第二年,人家管理的果园大丰收了,跟他说让他去看看,他不去,只一口咬定都是瞎搞的,都不如他们老家的方法好。我没法理解他这种夜郎自大的心态,跟他说他不信可以自己去看,眼见为实,用事实说话就行了。婆婆还帮着公公说话,说公公不是不相信别人,只是不愿承认别人好罢了。
记得有回出去玩,是到苏州。因为是临时决定去的,又没人领路,自己开车乱跑,凡是好看的景点人都多得挤不动。老公在拥挤不堪的老街转了一圈,实在没地方停车,就先去了人少点的狮子林。在附近停好车,跟了个散团,绕着苏州河游了一圈,又到狮子园转了转,公婆没精打采的说不好玩,没意思,再不来了之类的话,全程我只当没听见。下午老公又在书画院买了两幅字,公婆埋怨他不懂乱花钱,被老公几句话堵了回去。其实字真的很一般 ,主要是爱好书法的老公想凑个热闹吧,没啥好说的。主要的景点没看到,都觉得没意思,但孩子挺高兴,也算是有点收获。到家已经傍晚了,天擦黑。都累得没力气说话了,老公找了个小饭馆说吃了再回去。中午就嚷着该带方便面或干粮的公公黑着脸说太浪费了,回去吃吧。婆婆一开始没出声,我也没说话,公公还是骂骂咧咧的说要回去吃。老公有点生气,说让他自己回去做吧。我提醒他家里除了面条啥都没有,他要回去做自己回去下面吃就是。婆婆见我不愿回去做,就跟着表态她也没精神做了。我早就饿得饥肠辘辘,也懒得跟他们理论,跟着老公进了饭馆,看老公点菜。其实本来就是穷游,一家人偶尔出去散散心,六个人花个一千左右很合理了,又没买啥不该买的东西乱消费,开心就好了,偏要在这里计较。公公见我们都不理他,他自己在后面磨了会,终究还是没先走,婆婆推着他进来了。吃晚饭天已经黑完了,回到家都累得没力气说话,老公和儿子检查他们的收获去了,我去洗澡,路过公婆房间门口,听到公公跟婆婆小声争论着说出去花钱太贵了,以后都不要出去。婆婆怨他太扫兴,不去就不去,说那些话干啥,又没让他掏钱。公公说婆婆太懒,回来不做饭,在外面吃那么费钱。婆婆就恼了,高声骂公公贱命,不该出门,就该待家里喝水就好了。我有点想笑,更多的却是悲哀。他们的儿子,在外面吃顿饭都要好几百,而他们偶尔出去一次还恨不得喝凉水啃大饼,最好不要门票免费看看就好了。即使这样过了几十年,到出来给我们帮忙时,家里还是家徒四壁,没几分钱。现在日子稍好点,想让他们感受下他们口中羡慕的老乡在有出息的儿子那过的生活是啥滋味,但他们并没有快乐的感觉,只要一花钱,就有罪恶感,不安甚至生气。怎么能玩的开心呢。老公大概也觉得花钱还挨骂不高兴吧,说以后不带他们出去玩了。
有了前几回的教训后,老公不再出去就带着公婆了,免得花了钱还一路听不完的抱怨和责骂。后来出去爬山看海,公婆都没说去,我们回来后说路难走他们就笑着说抬他们去也不去受这种罪。我不知道他们到底咋想的,只知道他们辛苦存下的钱基本都被小叔子折腾光了。有回婆婆无意中说漏了嘴,说出去玩啥的花钱,不如存着给谁。这些年来,我们再怎么难,再怎么紧,偶尔从婆婆那拿点钱应急,都是很快就还给她。后来条件好点了,专门给他们存了养老钱。平时本来就在一起,生活,有点病痛啥的,都是我们花钱,他们基本上都不用花钱。倒是偶尔让小叔子带点啥东西,几十块钱,公婆也会赶紧让我们还上。虽然小叔子天天在我这吃饭,住着,连水电费有时都不给,我们还得专门去给他交上,也不见公婆说过他啥。听他们说存钱怎么,我不再接他们的话。因为我没觉得自己挣的钱自己花点有啥必要还要听他们唠叨。他们想存钱补贴小儿子是他们的事,但我们没那份责任和义务省出钱来去成全他们。有回老公和公婆说起小叔子干啥赔钱就不要干了,公公说就算花钱给他找经验也得让他干,几万不算啥。当时就听得我目瞪口呆的,觉得自己听错了吧,这么节约会过的公公会说这样的话?老公当时就生气了,他说不是小叔子笨,需要找经验,明显是他不好好学,不好好干,拿着别人给他提供的机会白玩,浪费了也不觉得可惜。公公脸红耳赤的说必须给小叔子找经验的机会,又骂老公狼心狗肺的不顾弟弟死活。老公气得话都说不清了,最后大声说谁要白给小叔子玩谁出钱,他没那么多钱给人扔,更没那么厚的脸皮让人笑话一家傻瓜白扔钱玩。公婆见老公发火了,没敢再歪下去,大眼瞪小眼的看着老公出去了,才嘟嘟囔囔的骂着回屋去了。我也不想听他们的唠叨,就走开了。到外面转了一圈回来,看公婆还气哼哼的说着这件事,就劝他们想开点,别把小叔子推着又赔功夫又赔钱,到最后还落得满身不是。
公婆大概自己也觉得没道理跟我说啥,没再说下去,过去很久也没再提了。其实真要他们自己出钱给小叔子找经验,当学费,他们就算有也绝对不会拿出来。
大吵以后,小叔子好长时间不敢来蹭饭,公婆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叫他来。过了一段时间,见我们不提啥了,公婆又偷偷叫他来蹭饭,小叔子一天三顿又来了。平时都是我买菜做饭,婆婆洗碗。有两天见婆婆手烂了,我顺便连碗洗了,老公说让婆婆收拾就是,我还嘲笑他太粗心,自己妈手不方便也不关心一下。可小叔子总是最后最晚来,吃完了连碗都不收拾一下,就剩下那两三个碗盘子,我也懒得再收拾,就提醒他自己收拾了。婆婆装没听见,自己不出声的去洗了,第二天又拿来一堆被子说是给小叔子洗洗。我知道她的手没事了,我就是闲操心。于是晚上我带孩子出去玩去了,等我们回来时,他们也吃完了。洗完澡到厨房洗手,看到洗槽里一大堆碗泡盆子里。我只当没看见,走开了。第二天早上,婆婆终于想起那堆他们三个人吃剩的碗来,稀里哗啦的洗了。这样的事虽然不是天天发生,但也不是少见的。我只当不知道算了,谁让他们三个人都洗不了那几个碗呢。想起有时来客人了,婆婆还后知后觉的把中午的碗堆到晚上洗,我只管做饭,不管收拾,免得婆婆唠叨我浪费,把剩菜的汁倒了不留着喂狗,不让他们接着吃啥的。到吃饭时没碗盛饭,婆婆才接着去洗碗。被公公和老公骂过几次也没见好转,我更懒得说她了。反正我做好饭先找出跟孩子的碗来,其他的,他们临时自己找,自己洗去。以前按我自己的习惯,吃完饭接着收拾好,清清爽爽的 ,看着也舒心。偏偏婆婆喜欢指手画脚的什么都喜欢让别人按她的意思来。不帮忙就算了,还喜欢在一边唠叨指挥。忍了几天我烦了,干脆不干了,让她干去。但她洗过的碗到吃饭时肯定得再洗,因为不放到碗柜里,不是被小虫子爬了就是有灰尘啥的,很脏。有几次老公没找到干净碗盛饭,火大的问谁洗的,婆婆说洗过的,有啥好问的,老公让她看碗里的灰尘,有时还有饭渣油渍,婆婆就不说话了。其实就是她记性不好,有时把没洗的碗也收到一起了。
在一起生活,矛盾多多,有些小事,只能互相迁就。婆婆有她自己的习惯,几十年养成的,也不好改变,我尽量不插手她做的什么事,免得她觉得不高兴,不自在。同样我做什么也不喜欢别人干涉,指手画脚。刚开始都没注意这些,彼此看不顺眼是再沟通不好就为此争执。男人们不管这些事,也说不出有建设性的话来,我也不跟他们说,只跟婆婆私下里解决。可惜婆婆记性不好,隔三差五的要指挥指挥别人。有一段时间忙,我也顾不上喂狗,有两次公婆不在家,我就煮了狗食喂狗。当时忙着干别的,就把锅冲了下放一边了。忙起来忘了洗洗,婆婆回来看见锅干了,不好洗,当时也没提醒我,我也不知道,就这么过去了。有回婆婆跟我说我经常不洗锅,搞得很难洗。说话很冲,很生气的样子。当时我就懵了,根本没想起来有这回事。我问她什么时候的事,要是次数多,我不可能一点记忆没有。再说她管洗碗收拾,很少洗锅,基本都是我做饭时先洗锅再做饭的。婆婆大概没想到我根本不记得这件事,更生气了。她唠唠叨叨的说了两次,我问她还有吗?她支吾了一阵说没了。我好笑的问她,她经常洗碗不洗锅,洗了的跟没洗的放一起,吃饭时没碗,桌子上经常是吃午饭是早饭的菜渣都还在桌子上临时收拾,我从没说过她,我偶尔两次忘了收拾她倒记得很清楚,还跟受多大委屈似的拿出来说,也太小题大做了吧。婆婆被我说得不知道回答啥好,突然耍起赖来 说我只记得她的不好,不记得她帮忙。我更忍不住笑了,明明是她自己提这些事的,再说她没做好的事经常被公公,老公和小叔子诟病,我是经常听,才知道这么多的。谁有空盯着她呢。
我说的全是事实,还不是我总结出来的,婆婆气得直喘气,耍赖也耍不下去了,只一个劲的瞪着洗碗盆。我索性跟她挑明我的立场,她做的事我不干涉,我做什么她也别挑刺,只有这样才能相安无事,如果她做不到,非要盯着我找事,干脆她全干了,我啥话不说。我也可以都干了,但只用我自己的习惯和方式,别人不帮忙可以,我绝不喜欢别人来干涉。说要那些话后,婆婆呆了半晌,她大概在家里指手画脚的大半辈子没人改变过她,都是超不过她随便她吵算了,到我这里我不跟她吵,只跟她讲事实和我的原则。她有点不知所措,想了半天,自己嘀咕了一阵,意外的没再吵下去,算是接受了我的意见吧,后来果然很少再挑刺了。她自己也知道,这个家里,我是对她最少要求和挑剔的人了。假如我也变得跟她一样盯着她找错,她只能回老家,在自己家才是最自由的,一切都随自己的意愿和喜好来。
自从我们出去玩不叫公婆以后,每次出去走走,其实也就那么两次,公婆都拉着脸,不高兴。老公不管他们怎么想,我也懒得说这个,有事就说话,他们不愿搭理就不说。因为生活中叠加的矛盾多了以后,我也没本事去调节他们的矛盾,只好作罢,免得把自己也搅进去了,搞得更复杂。像有几次公婆自己跟老公吵架,本来都是小事,非要堵着说气话,结果就吵起来了,居然还大打出手,碗盘满天飞。这种情况下,我只能先把孩子带开,离开危险地,再去灭火。本来一开始还跟公公一唱一和跟老公吵着的婆婆也不敢火上浇油了,连忙劝他们闭嘴住手。我冷眼看她费力的劝这个拉那个,只觉得头疼。没吵起来之前不先灭火,现在都打起来了才来着急,有多大用。等我拉开老公,婆婆还没把公公拉走,公公还在那一蹿一跳的骂骂咧咧。我知道公公的脾气,受了这种憋屈气不骂痛快不会停的。问题是老公是个暴脾气,只会讲理不会吵架,吵急了就砸东西。我示意婆婆把公公劝开,婆婆看着老公还在那气得要动手砸东西的样子,也不敢耽误,使劲把公公拖到屋里去了。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送给不讲信用的人的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