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的清远房价下半年会跌吗是发飙了吗

时寒冰说2017年房价未来中国楼市 时寒冰房产崩盘是必然(2)
时间: 09:42:55&&&&来源:未知
楼房质量越差,房价越涨。为何?连开发商都承认,我国的建筑寿命不到30年,30年以后,现在的楼房重新拆毁再建,拆毁楼房会增加GDP,重建又要增加 GDP,GDP继续增长。房子拆了,或者倒下了,或者不能住人了,人们又要抢着买新房,房价再涨,民众财富再被既得利益集团掠去,如此循环不已,仅仅房地产一个领域,就足以支撑一个国家GDP的繁荣。国外的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先进,而价格越来越便宜,中国的房屋越建越差,连站都站不稳了,价格却越来越高。相比之下,外国人是何等之&蠢&,中国人是何等之&聪明&!当国人被一个房地产驱赶成可怜的奴隶,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在哪里呢?这个民族的归宿感在哪里?
与溜须拍马之徒不同,&唱衰派&们大都有着良好的专业背景。比如,人们熟悉的曹建海博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其观点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大量数据作为支撑,只是,其研究的结论与主流的经济学家不同而已。与那些沦为了既得利益集团代言人所谓主流专家相比,&唱衰派&要真实得多。
主流的专家已被证明是颓废的垃圾。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在发言中说:&主流经济学家的判断已经证明不行了,需要有一个民间独立的机构和他们进行质询,还要淘汰一部分经济学家&&我们企业做的事情和主流经济学家的说法反其道而行就行了。&这是对主流学者的最好注脚。
&唱衰派&学者提出的观点,或许并未得到验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提出的问题不存在。因为,从量变到质变总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能够及时冷静地认识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就能防患于未然,反之,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前段时间,由国家旅游局和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太极湖论坛2009&上,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黄卫平教授说:&在这个世界上凡是靠房地产拉动的国家,结果没有不是崩盘的,世界老大美国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结局是崩盘;世界的老二日本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结局是崩盘;世界经济中间早已把中国的房地产列为崩盘之列,这次下滑完全归结为错误的房地产政策造成的。在世界上大概只有德国逃过这一劫,凡是这个地球上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国家结局都是崩盘,尤其当房地产和金融紧密结合成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时,不崩盘那简直就不是经济。&
这种观点令房地产大佬们不爽,引来批评是难免的。问题是,学者们的研究基于大量事实与数据的基础之上,当那些用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国家相继付出惨烈的代价,中国真的能够幸免吗?命运之神,真的会一再眷顾这个信仰缺失的民族吗?
我不禁要问:除了房地产,支撑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力量还有什么?就目前而言,整个世界上除了中国,再也没有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日本敢把色情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也不敢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想到这一点,不能不令人感慨!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寄生或嫁接在建筑业上的,如果将建筑业与之剥离,开发商还剩下什么?在我国房地产产业链条上,规划由政府有关部门做,设计由设计单位负责,住房由建筑企业建造,开发商扮演的只是&中间人& 或&皮包商&的角色。开发商连自有资金都非常少,他们让建筑商垫资为其盖房,然后,拖欠建筑企业的工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由此而来。房屋还没有建好,开发商就预售房屋,回收资金。因此,中国的开发商经常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也正因为中国的开发商只是一群皮包商或食利阶层,所以,他们才可以不问经营管理,每天像明星一样走穴,游走于论坛与电视节目之间,这本身难道不是皮包商的最好证明吗?除了房地产开发行业,还有哪个行业的老总可以如此逍遥?
支柱产业意味着一种定位或者引导,如果扮演&皮包商&角色的开发商被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那么,必然把民众引向投机。道德日益滑坡的现状,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的大背景下,再次把房地产摆放到&救世主&的位置上,助推房价上涨,进一步蚕食和透支了民众的购买力,这必然挤压其他领域的消费。另一方面,房地产泡沫的快速累积与金融的紧密嫁接,使得整个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加大。这是其他国家因此自吞苦果的原因,也是他们因此重视民生,不从房地产领域获取暴利的原因。
中国需要一个能够替代房地产的支柱产业。
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最近撰文指出:&不断飙升的投资对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空前的88%&&是过去10年43%均值的两倍。同时,中国各银行的贷款质量多数确实受到今年上半年大量信贷投放的影响&&这一趋势可能为新一波银行不良贷款播下了种子。&
7月31日下午,有记者采访我,问我这些&唱衰派&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我回答说:&有没有阴谋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专家讲的隐患的确值得我们重视。&&唱衰派&专家的研究,虽然与主流格格不入,却是综合世界经济历史并结合中国国情得出的结论,应该说,这种研究是系统而严谨的。退一步说,即便 &唱衰派&学者的观点一无是处,那么,听听他们的研究,对照一下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难道不是理性的态度吗?
别等到问题集中释放时候才重视&唱衰派&的观点,到那个时候,可能真的晚了。无论是决策者还是投资者,都需要多一个参照,多一分冷静。千万别再妖魔化&唱衰派&,这容易扼杀或掩盖那些理性的声音,使这个国家失去理性反思的最后机会。
编辑推荐热点排行
Copyright © Aili, Inc.All Rights Reserved. 天涯八卦网上半年地价和房价为何这么火?_凤凰财经
上半年地价和房价为何这么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已经连续举办16届的博鳌房地产论坛,8月11日在海南开幕。这个被形容为放在火炉上烤的论坛,因2016年上半年的市场火爆情况,今年更是火到“煎烤”。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不能背上房价上涨”黑锅在开幕前预热的博鳌电视论坛,抛出了今年的热点问题:“为何上半年地价和房价这么火?”有嘉宾认为:“上半年火爆的主要推手是货币政策,人民币贷款新增7.53万亿元,还有多轮降息降准。”开幕当天,著名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一上台就不同意把上半年楼市火爆的原因归结于货币政策。“现在在房地产流行着两个‘似是而非’的观点,一
”  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贾康表示赞同樊纲的观点:“一、二线城市的火爆主要原因不是货币超发,而是供给侧的结构问题。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看来,要分析下半年的市场走势,一要分析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二要分析政策走向,因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是政策主导的市场。
已经连续举办16届的博鳌房地产论坛,8月11日在海南开幕。这个被形容为放在火炉上烤的论坛,因2016年上半年的市场火爆情况,今年更是火到“煎烤”。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不能背上房价上涨”黑锅在开幕前预热的博鳌电视论坛,抛出了今年的热点问题:“为何上半年地价和房价这么火?”有嘉宾认为:“上半年火爆的主要推手是货币政策,贷款新增7.53万亿元,还有多轮降息降准。”开幕当天,著名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一上台就不同意把上半年楼市火爆的原因归结于货币政策。“现在在房地产流行着两个‘似是而非’的观点,一是房地产价格飙升是因为货币流动性多了,二是房价高是因为地价高。”樊纲说,“货币只是一般等价物,你说货币多了,它们怎么不到三、四线城市?不要只看到表面现象。”全国政协委员、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贾康表示赞同樊纲的观点:“一、二线城市的火爆主要原因不是货币超发,而是供给侧的结构问题。”同样出于对房价的担忧,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直言,中国经济面临着极大的脱实向虚的结构性失衡。“如果要给近期房地产找关键词,‘去库存’和‘分化’肯定排前两位。”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陈淮分析,从直观意义上来讲,把房子卖掉就叫去库存,但从深层次看其实是一种供求关系失衡的正常表现。房地产业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的反复交替,本来就是这个领域中常态的现象。专家预测下半年热点城市或“因城施策”对于下半年走势,旭辉集团创始人、旭辉控股董事兼主席林中预计成交价保持上涨,但涨幅回落。下半年北京、上海都推出比较多的地,所以土地市场还会很热,地价还会创新高,地价会刺激房价进一步上涨。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看来,要分析下半年的市场走势,一要分析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二要分析政策走向,因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是政策主导的市场。朱中一认为,下半年支持居民自住性、合理改善性购房需求的政策总体会保持稳定。热点城市的部分政策也会结合当地市场情况已经或可能做进一步调整,土地等供应也会增加。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巴曙松认为,2008年以前,中国的房地产是靠基本面驱动。基本面包括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经济增长带动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带动城镇化发展。2008年以后,是影响中国房地产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杠杆率近年来增长较快,从2005年的17.1%猛增到2015年的39.9%。巴曙松预测,2016年中国居民杠杆率预计会超过4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512137
播放数:242023
播放数:351571
播放数:5808920半年价格暴涨五成 这个行业比去年的房价还凶猛_网易新闻
半年价格暴涨五成 这个行业比去年的房价还凶猛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调查】半年价格暴涨五成,这个行业比去年的房价还凶猛! )
两三年前,红木原材料价格经历了一波炒作之后出现下跌,市场行情持续低迷。眼下又到了红木交易旺季,自去年9月以来的半年时间,不少红木原材料价格上涨竟超过50%,简直比房价更疯狂。疯狂的木头霸气归来!红木原材料半年涨50%浙江省东阳市是我国著名的红木制品和家具产地,也是国内主要的红木原材料集散地。两三年前,红木原材料价格经历了一波炒作之后出现下跌,市场行情持续低迷。而眼下又到了红木交易旺季,今年的红木市场的行情却“起死回生”,一路高速飞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波上涨行情始于去年九月,不少红木原材料价格上涨超过50%。何为“红木”?按照原始国标,只有五种珍贵木种被列入红木之列,分别是:紫檀、黄花梨、酸枝、鸡翅木以及铁力木。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伍氏兴隆创始人伍炳亮曾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一般意义上来讲,黄花梨是产自海南的,小紫檀是产自印度的,老挝大红酸枝是产自东南亚国家的,它们都是真正的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用材。”如今原始国标把范围扩大了,“红木”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业内普遍把所有硬木称为红木。但人们真正想购买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红木。由于国内红木家具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东盟国家,我国红木原材料则九成依赖进口,此次价格大涨的原因之一,是国际上加大了主产区红木材料出口的管控,比如去年以来,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相继对红木原材料出口实行严格的控制,中国红木原材进口量锐减。根据中国红木委发布的《年中国红木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红木90.43万立方米,同比减少56.01%;进口总额达10.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60亿元,同比下滑59.43%。▲图片来源:央视财经随着东盟国家原材料出口量的大幅减少,直接推动了红木制品价格攀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套以红酸枝独板为原料做成的靠背圈椅三件套,市场售价在3万元左右,而就在3个月前市场销售价格还在2.1万元,涨幅在30%左右。▲图片来源:央视财经根据广西红木家具协会提供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直径20公分,长度两米、实心度高的红酸枝原木售价为每吨30万,而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价格还不到20万。随着2016年以来东盟各国原木禁令的相继颁布,中国国内市场的其他红木材料也相继出现上涨。红木原材料太疯狂,下游商家们很受伤红木原材料价格半年左右暴涨五成,这让一些小的红木家具企业倍感压力,只能无奈上调红木家具的价格。但家具价格上涨幅度并没有和原材料价格同步,上涨幅度在20%左右。▲图片来源:央视财经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来看,东盟国家的红木出口禁令何时松动还难以预料,但是市场上原料的减少却是显而易见,为此一些商家已经开始囤货,甚至一些红木家具企业前往红木主产区如东南亚,开设木料加工厂,以降低成本。据海峡财经导报消息,在另一个全国红木集散地之一仙游,除了贸易商到处找货,家具生产商也参与其中。因为价格涨势很猛,一些有红酸枝库存的生产商已经不舍得把它做成家具了。“现在大料很难找,价格已经超过2013年,用一块少一块,舍不得用啊!”经营红木家具厂多年的张明华坦言。“年的恐慌性、跟风性消费透支了购买力,也直接造成了随后一年多市场的冷清。”有业内人士提醒。▲图片来源:央视财经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内红木家具企业正面临新一轮洗牌。如今全球都面临着珍稀物种濒危的命运,红木原材料濒临枯竭是无法避免的。对于红木家具厂商来说,如今成本不断上涨,压力不言而喻。“这就是在赌博,继续做下去可能就此翻盘,也可能更加血本无归。毕竟从原木到制作需要不短的时间,这期间市场会怎么变化,谁也预料不到。”一位经营红木家具的商家如是说。红木的炒作逻辑:“比抢银行还要厉害”▲图片来源:央视财经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将红木当做投资标的,则更需要谨慎。央视财经频道曾揭露了“红木炒作产业”链条:首先,小批职业炒家大量囤积某种红木产品,用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包装概念,炒热其稀缺性和收藏价值;紧接着,投资者向红木产地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称为经销商,所在区域的红木全部通过经销商销售,形成产地和经销商供销体系。一级、二级和三级经销商联手抬拉红木各类产品价格。由于一级到三级经销商层层囤积、层层抬拉价格,只用三成流通原料炒作,就能实现购买价格比最初购买价格高出10倍的结果。而不断有新一批商人的加入,让这个行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生机勃勃的场面。这些利益集团势力强大,一般机构或个人很难破坏。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上述业内人士伍炳亮曾在金丝楠木炒作过程中遭遇过一次。当时,他在北京博物馆修文物时认识了北京的一位吴先生,其从某城市以每吨6000元的价格买回金丝楠老料,后以每吨2万~3万元卖出。他们通过在电视媒体上找人作秀的方式炒作金丝楠的收藏、投资价值——一个小木箱要价30万元,一张木桌开价6000万元。“我算过一笔账,这些金丝楠就算价值每吨20万元,一吨可以打两张木桌,成本每张10万元,他们敢卖6000万元。”伍炳亮说,“这种炒作比抢银行还要厉害。”
除了烘托家居氛围、实用耐用的特性外,红木家具本身承载着很多中国古典文化的符号,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于是市场甚至出现了专门针对红木家具的投资、收藏生意。由于被赋予了太多的投资属性,所以红木家具的价格动辄飙升百万,也会出现突然暴跌几十万元的情况,宛如“过山车”一般。而眼下又到了红木交易旺季,自去年9月以来的半年时间,不少红木原材料价格上涨竟超过50%,简直比房价更疯狂。
本文来源:央视
责任编辑:杨强_NN6027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调控后2017下半年房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