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1935年美国为什么发行国债发行的国债现在还可以兑换吗

76年前买千万美债现值3.2亿美金 需去美国兑换
中国网 .cn  时间:
 1935年买来1000万元的美国国债 图片来源:城市信报
1935年祖父买来1000万元的美国国债,自称如今价值3.2亿美金。10月28日15时许,60多岁的张老汉来到本报求助,希望记者能帮忙兑换出美金。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美国国债”在多地出现过,真假难辨。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该“美国国债”只能由国外的金融机构辨别真伪,目前能否兑换出来很难说。如果您了解相关的历史和信息,欢迎拨打本报热线“”与我们联系。
老汉拿来1000万美国国债
记者在报社一楼见到了远道而来的张先生。他看起来60岁左右的年纪,穿着一身西服,手中拿着一个比较破旧的黑色手提包。张先生小心地从手提包侧面的拉链处拿出一张报纸,里面包着一个印满英文的信封,从信封里拿出一张长20厘米、宽18厘米的票据、一张与此类似的存单样的纸张、一张盖着两个钢印的硬纸板及一张三角形的纸。据张先生介绍,这是这套债券的正本、副本、收据和银行证明。
记者查看张先生出示的债券正本,其左上方是华盛顿头像,右上方是一个圆圈环绕的字母“B”,正中间印着数字“”,数字的两侧还有红色数字“202290”,看上去像是票据的编号。数字的下方是一长串的英文介绍,记者看了看,内容大致是此债券于1935年由美国财政部委托美国华盛顿银行面向全世界发行,总额255亿,下方还有两个手写签名。据张先生介绍,这是当时美国总统和财政部长的名字。票据的下半部分则是五排五列小票,最后的四张已经被撕去了。
祖父用300多斤黄金买的?
据张先生介绍,自己的祖父当年在枣庄一带经营煤矿,积累下不少财产,规模最大时甚至控制了当地超过一半的产煤。“日,为了防止当时的民国政府强制企业家将手中的金银兑换成法币,所以委托一位上海朋友购买了当时的美国国债。那个人是做钱庄生意的,他告诉我爷爷如果把这些金银都换成法币,将来就是一堆废纸。爷爷就连同煤矿一起变卖了,把换得的金银和其他一些财产都换成了美国国债。”而对于用了多少黄金购买债券,张先生表示只是听父亲提到过有三百多斤,具体不是很清楚。“由于抗战爆发,全家人都去农村躲避战乱,没再做过投资。”1943年张先生的爷爷去世前将债券交给了他的父亲,父亲1998年过世前又交给了他。
张先生告诉记者,父亲生前不太愿意透露债券的事情,交给他时是放在一个装饼干的铁盒子里的,“盒子看起来很陈旧,我也就这么收着,这份债券基本处于沉睡状态。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开始筹划兑换的事项。现在,除了我和我大哥,谁也不知道这件事。”
奔走多年无果
张先生的一位朋友帮他去北京档案馆查资料,在一份1979年的《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消息,和这个国债有点关系。张先生介绍说:“那篇报纸的内容是1979年中美谈判,解冻了双方冻结的资产。财政部发布公告,称国务院委托中国银行全权代理兑付国债,持有美国债券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到各地的中国银行登记办理。但是由于当时我家在农村,没听到这个消息,错过了机会。”
从2004年开始,张先生去了好几趟北京。去年春天,他还去了中国银行,但是最后也失望而归。“很难进,从前台出来个经理,说找行长或者其他领导要提前预约,我也预约不上。”两三个月前,张先生还给财政部打过电话,对方说这件事最好自己到美国的财政部去,国内办不了。
张先生向记者悄悄透露,他之前去北京找专家鉴定过,一位住在大钟寺附近的老教授告诉他,债券100%是真的,让他自己保管好。债券上面注明利息十年翻一番,但是超过五十年就不涨利息了,并称永久有效可以继承,持有人是第一继承人。按照这个算法,这个债券现在约能兑出3.2亿美元。至于正本下半部分的小券,那都是利息券,每两年能兑换出60万美元的利息,缺失的那四张可能就是当时换了利息的。
10月29日下午,记者电话咨询了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青岛)的周主管。听说张先生的情况后,周主管表示,中国境内没有机构可以鉴定1935年的美国国债债券的真伪,甚至连1935年中国发行的国债债券鉴定都有一定的困难。由于国债是华盛顿银行发行的,辨别真伪须到美国去。
文章来源: 东方网
责任编辑: 孙朋浩
版权与免责声明300斤黄金购千万美国国债 时隔76年或成废纸_新闻中心_新浪网
<h1 id="artibodyTitle" pid="1" tid="1" did="" fid="斤黄金购千万美国国债 时隔76年或成废纸
  10月31日,本报报道了张先生的“千万美国国债”,反馈的信息纷至沓来,甚至有国外的华人打来越洋电话,表示愿意向张先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过,也有人说曾经带着类似债券到美国财政部咨询过,对方表示没有发行过此类债券。对此,张先生表示,还是希望尽力完成心愿。
  千万美元国债的消息一见报,立刻引发了不小的反响,不少外地的读者也打来电话表示关注。
  第一个打进电话的青岛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早在2008年他就接触过类似的事情,“当时一位来自即墨的刘先生拿出三张1935年发行的千万美国国债,请我一位身在美国的朋友帮忙做过鉴定,不过后来事情不了了之。”这次看到同样的情况,张先生愿意再次出面帮他做鉴定。
  市民隋女士则说:“这么个老大爷,自己年龄大了也不懂外语,守着这么一笔遗产多着急啊,如果能把债券兑出来老人就可以享福了。”
  另一位姓张的市民也表示可以牵头,介绍美国的机构到青岛来为“国债”做鉴定,如果是真的,立刻可以兑现。“我有个朋友在美国的银行工作,专门负责寻找那些海外没兑现的国债 。他们来回的费用都自己负担,如果鉴定出债券不是真的,也不用张先生出任何费用。”
  10月31日中午,记者还接到了一个来自加拿大的电话,美籍华人苏先生从网上看到信息,特意打来电话表示希望帮助张先生。“我去美国很方便,只要告诉我该干什么就行了,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尽力帮他办。都是华人,我愿意替同胞完成心愿。”苏先生表示,自己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具体怎么操作可以和张先生慢慢沟通,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我现在在德国汉堡,公司的老板及其美国朋友得知这件事后,愿意帮助这位张先生。张先生兑换国债的事情,我可以全程帮助他。”青岛人赵女士也从网上看到了消息,她告诉记者,可以把张先生的债券扫描一份传给她,先联系鉴定。本周三她将回到青岛,到时候就能和他面谈了。
  随后,记者收到了赵女士发来的邮件,其中的字句让人很感动:“老板非常热心,多年来一直在帮青岛的爱国人士在欧洲搜集各种德占青岛时期的文物。希望张先生能跟我们联系,一起把这个事给办了。”
  “债券的事情,可能不是很乐观。”在接到多个支持张先生的电话后,市民薛先生告诉记者,10年前,自己曾经带着类似的债券亲自到美国财政部咨询过,结果无疾而终。
  “当时,我在莱西有个朋友,拿出一摞债券请我帮他去美国兑换。那些债券总价值有几亿,外观看起来和报纸上张先生的非常相似。”薛先生说,自己带着债券去了美国,却没有找到上面写的发行方“华盛顿银行”,后来去美国财政部咨询,一位专门负责此类业务的官员看到债券后告诉他,美国没有发行过这样的债券。“人家说,正规的债券,上面必须有发行银行的公章,可是这个就没有。另外债券上‘美国财政部’的写法,都和实际的写法不一样。”最后,薛先生把这些债券还给了那位朋友,事情无果而终。
  10月31日下午,记者致电张先生,反馈了热线情况。对于薛先生的说法,张先生表示,自己的债券是真的 ,而且的确是祖父当年购买的美国发行的国债 。听到在国外的华人愿意帮他兑现债券,张先生非常激动。“谢谢他们!具体怎么做我们再商量。我现在没有多少钱,事情办好之后会好好感谢他们的 ,一定要尽力把这个债券兑出来 !”记者 田歌颖 实习生 王燕
电话:010-你现在的位置:
76年前的千万美国国债 谁能兑?
编辑:yanbing
  据《城市信报》报道 1935年买来的1000万元美国国债,如今价值3.2亿美元。日前,青岛的张老汉找记者求助。
  一张长20厘米、宽18厘米的票据、一张与此类似的存单样的纸张、一张盖着两个钢印的硬纸板及一张三角形的纸。张先生介绍,这就是这套债券的正本、副本、收据和银行证明。正本正中间印着数字“”,上面的英文介绍内容大致是,此债券于1935年由美国财政部委托美国华盛顿银行面向全世界发行,总额255亿。
  张先生介绍,自己祖父当年积累下不少财产。1935年6月为防止当时的民国政府强制将金银兑换成法币,就委托朋友购买了当时的美国国债,用了三百多斤黄金。近年来张先生去了多趟北京,但都失望而归。有专家鉴定称,债券是真的,永久有效可以继承,现在约能兑出3.2亿美元。
  记者咨询了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青岛)的周主管。周主管表示,中国境内没有机构可以鉴定1935年的美国国债债券的真伪,由于国债是华盛顿银行发行的,辨别真伪须到美国去。
相关阅读:
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Copyright (C) 1998 - 2014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各类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所有 北国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沈网警备案号
北国网官方微信
制作单位:北国网
运营部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为什么发行国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