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城市 服装 报告做服装品牌托管要注意哪些问题

今年重点解决孩子校外托管问题_凤凰资讯
今年重点解决孩子校外托管问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快报讯 在越秀区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中,代表们热议老城区的改造,多位代表对旧楼加装电梯提出了建议。老城区如何更新,核心区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昨日,越秀区区长苏佩接受了新快报记者采访。她表示,越秀区作为高端要素集聚区,公共服务满意度全省最高,未来将继续推进微社区改造以及民生服务优质化。今年,在群众关心的10件民生大事当中,将首先重点解决好孩子校外托管问题以及居家养老中老人的大配餐问题。
原标题:今年重点解决孩子校外托管问题日期:[]
版次:[A05]
版名:[2017广州两会·微发布]
字体:【大中小】
■越秀区区长苏佩。新快报记者 孙毅/摄越秀区区长苏佩:新快报讯 在越秀区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中,代表们热议老城区的改造,多位代表对旧楼加装电梯提出了建议。老城区如何更新,核心区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昨日,越秀区区长苏佩接受了新快报记者采访。她表示,越秀区作为高端要素集聚区,公共服务满意度全省最高,未来将继续推进微社区改造以及民生服务优质化。今年,在群众关心的10件民生大事当中,将首先重点解决好孩子校外托管问题以及居家养老中老人的大配餐问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冯艳丹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冯艳丹 沈逸云集聚高端要素发展新经济省情调研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越秀区政府公共服务连续多年在区县排名中居全省第一。“越秀区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全市唯一一个进入优秀行列的区域。”苏佩表示,越秀区作为广州的核心区,经济发展要有不同于开发区工业区的特点。越秀区主要是高端要素集聚地,发展新经济,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方面很有优势。“未来,越秀将利用高端要素集聚、公共服务优质等方面的区域优势。”她举例,工商总局商标审查协作广州中心和商标局驻广州办事处于日在越秀区流花展馆正式挂牌开展工作,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广州)基地同时揭牌。广州中心是全国首个京外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商标注册人可直接办理商标注册业务。广州中心设立后,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商标申请人可以直接到该中心办理,节省办理时间,减少注册成本。“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广州)示范基地也是全国第一个牌。在基地里,可以形成商标的注册、交易、融资、维权于一体的商标经济产业园。” 她透露,商标中心挂牌以来,每天的商标申请量都超过100个。2020年完成91个社区微改造作为老城区,城市更新问题也备受关注,今年越秀将继续做好社区微改造。“越秀有222个社区,微改造的任务特别重。2020年完成91个社区的微改造。”她说,社区微改造一方面是要做好“三线三管”的整治,争取用5年的时间,把老旧电线、水管、煤气管等改造。停车难一直是老城区的顽疾。她认为农林街的智慧停车场做得不错,今年将总结经验在全区推广。“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钱也不是问题,关键是街道社区做好说服、教育、引导和管理工作,联合小区的物业管理,达成共识。”她表示,越秀区要做好城市建设和管理,让群众的满意度更高。不管多难也要推行旧楼加装电梯“今年的民生实事当中,第一件就是要做好孩子的校外托管。”她说,“去年在校外托管方面越秀区也做了一些试点,今年准备把这样的经验进行推广。”与此同时,越秀要做好餐饮业油烟噪声以及老人的大配餐问题。越秀的老人就占了人口的26%,我们说要做好居家养老,这一是要管好吃,另一个就是要管好医疗。我们准备找一些放心的企业,在市区做大配餐,老人一个电话,就可以送餐上门。对于多位代表提出的旧楼加装电梯问题,苏佩表示这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而且是解决越秀以后发展的瓶颈问题。不装电梯年轻人不愿意回来住,老人走了之后房屋就会废弃,影响越秀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加装电梯是让老人生活便利的民生工程,不管多难都要坚定不移地去推行。”她说,加装电梯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不同住户有不同需求。“我个人认为,是不是大家对一楼住户有一些补偿,这样可能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她说,如果住户不同意,可以坐下来聊一聊 ,怎么解决问题。利用互联网+为传统商圈注入活力在越秀区这一千年商都,还面临着传统商圈转型,再次注入活力的问题。对此,苏佩坦承,传统商圈给广州经济作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自身管理、税收等问题,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一些不便,如拖车的噪声、交通等。如今传统商圈的转型已经迈开了第一步,接下来要规范管理,利用互联网+手段,希望商户通过互联网,把商品卖到全国甚至全世界,这样商家本身也会更有动力。她透露,越秀区跟广州市商务委合作打造专业市场的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目前,越秀区只有三分之一商家上线。她希望,今后所有的商家能入驻这个平台。与此同时,她希望引导批发市场入室经营,这样便于交通、环境等方面的管理更规范。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351762
播放数:188550三线城市必须落后?
&三线城市必须落后?
&有关于咱们“西北小江南”重回“陕西老二”的策略性思考...&&
& &汉中落后,关中娃造成的?
&&且说这网上的贴吧,无非也是那样,只因本地是历史文化名城,让一群失意闲人在网上有了个吐槽场所。
或许腹非己久,可能牢骚太盛,帖吧很快成了吐槽大会,此吧籍以火爆,名动全国吧界。
&如此骚情,让关中大妈“北方的佳迷”情何以堪,按捺不住发帖PK:
“你们汉中就那么恨我们西安,我们西安到底把你们怎么了?请各位说一下。”
这种语气,当然要被视为“踢馆”,汉中吧友上前群殴,让此帖轻松过10页 ,坐上390楼,各种乱拳记述如下:
“我大汉中历史悠久,秦巴汉水,在古代经济也是挺好,全国家喻户晓,名副其实的小江南,因为空气好,山好,水好,汉中美女帅哥,多的让人流口水,我们汉中是真的好,我到过很多地方,可是我就爱汉中。
这么好的地方,可是西安这些省城当官的太不把汉中当回事了,别说经济照顾汉中,就连交通建设都不考虑我汉中,很多高速以及铁路都把我汉中绕开了,再说汉中的水,我们汉中之所以是小江南,就因为有清清的汉水,这么多调水工程,给钱了吗?别的都不说什么了!看看现在的汉中汉江河就知道了,她可是我们汉中人的母亲河啊!”
“所有发达的城市,都是沿海沿江的,汉中解放前90%是水路运输,经济地位一直很重要,顺江而下,武汉、上海、出海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而现在呢?为什么要截断汉江?难道就不知道水运才能发展起更大的城市?
汉中的汉江就是龙脉,因为这一切都有一个西安的思维在里面,西安害怕汉中发展,更害怕汉中的崛起,后果就是80后整整20年的汉中人,非要翻越秦岭去关中易货,学习关中落后思维,干,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汉中的思维和关中截然不同...一个开放,一个保守,现在保守的人要活活困死开放的人,这就是西安现在干的事,如果不是汉中发现亚洲第二大的天然气田,西安还是不鸟汉中。”
“汉中的美、汉文化、好山好水、以及资源物产的丰富!让太多人嫉妒、以至于西安及陕北在国人面前的竭力掩盖。。。让人误以为陕南也是黄土高坡!
殊不知气候宜人、山清水秀乃人间仙境!”
&“汉中自古就是个人杰地灵之处。现在被你们西安搞成这样。还敢说没有?”
&“另外,我觉得楼主要是真想知道答案不妨把你所谓的“汉中恨西安”的例子举出来,比如:年轻的时候喜欢一个男生,结果人家娶了汉中女子你从此怀恨在心,认为汉中女人恨西安女人所以“夺人所爱”,抑或者,你上学考试班里最后一名,汉中学生却是班里第一名,你就觉得汉中人恨西安人,跟西安人作对,你倒数第一汉中人就来个第一,简直是坏透了,也或者是其他你认为很有理的原因,不妨说说看嘛,我们汉中人还是很宅心仁厚公平公正地,一定会为你讨个说法!”
如此,各种地域黑,各种碎碎念,各种恨,各种怨,不一而足,满满的负能量,压得楼主再也无力回帖。
自发帖始,本己入坟,不料常有好事者过几年又把此帖扒出,针对楼主“不良意识”重新再深入揭批一轮。&
&&汉中人不依不饶至此,让网友“渭河边上”慨叹:“我十分不理解汉中人为什么不管和哪个地方人接触,首先表现出自己身为一个汉中人的自豪,但是又带有极强的攻击性,意思是除了汉中市其他地方都是垃圾,汉中什么都好。
其实你要说汉中好,我们也觉得汉中挺好的,但是非要把别的地方说的很差,谁听了心理都不高兴,还有就是不止一个汉中人说过他们希望汉中划到四川省,我感觉这个想法很一厢情愿!”
& &尽管外地人一再提醒汉中人不要以为自己是聪明、灵秀、优质的江南人了,不要将自己跟武汉、上海相提并论了。
& &但做为曾经是周朝南疆褒国贵族的后裔们,汉中网友还是无法轻易从灿烂辉煌的历史记忆中退场的:涛涛汉水,秦岭之南,天汉之都,歌以咏年,想那周朝、秦朝、两汉三国、唐朝、宋朝、甚至民国抗日时期,汉中都以其优越的人文地理,风调雨顺,物产丰富,安居乐业,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具有“陪都”地位。
1964年,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在选点时也指出:“汉中战略位置最好,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一定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因为汉中地区,秦岭屏障于北,巴山横亘于南,汉江横贯于中,地势十分险要,自然也成为“三线建设时的重点城市。
& &&曾经阔过又没落,褒国贵族后裔意难平
汉中网友的愤愤难平最后惊动了媒体,《华商报》三月二十九日14版登载一些网友的观点。
网友汉江之子以《汉中,你为什么落后》 为题,发表了看法,主要观点如下:
一、& 清朝中期,由于川、楚、豫、皖、赣等省贫民的大量迁入,陕南山区得到迅速开发。在造纸、木材加工、采矿、冶铁、贸易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甚至还出现了在当时的中国堪称规模最为巨大的手工业工场。从而使这个原先较为落后的山区一跃而成为我国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之一”。
&而这时的关中地区,直到清末“关中辖区四十余县工业向无萌芽”。
二、& 到清末民初汉中的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依然十分发达。
据史载:“县(注:即南郑,今汉中市)为汉中道治,西则陆通陇蜀,东则水达鄂皖,商贾辐辏,货物山积,虽繁盛不及长安,亦陕西第二都会”。
&1911年清代举人谢廷麒在汉中创办“保惠火柴厂”开了西北火柴工业的先河。
几年后,民营广智印刷局,官绅合营织布厂相继产生,揭开了陕西乃至西北现代工业的序幕,是到“1919年全省仅有的三家新式工业企业”。
随后,又相继出现了益汉火柴公司、益泰工业社、西北颜料厂、西北肥料厂、南郑铁工厂、南郑民生工厂、三秦面粉公司、中华机器卷烟厂、裕华铁厂、高河铁厂、民生煤矿、仁合米厂、裕丰米厂等数以百计的近现代工厂和遍布城乡的四千二百余家手工业作坊,走在了西部地区的前列。
这一时期的商业贸易和交通运输也极为发达。据史载:“汉江航运已有三千余年,由汉中启程可达汉口。由于水陆相连的交通条件,使汉中成为陕、甘、川、鄂四省经济吞吐之地,山货、药材、日用百货、文化用品、皮革、羊毛、棉花、铜、铁、甘盐、川盐、京广杂货等生产、生活资均由航道、驼队输入、输出在汉中交易”
又载:“城南过街楼、城东十八里铺、沿江中帆墙云集,汉中成为商业转折重地”。
&民国十九年由汉江输出的中药材高达10亿斤之巨。
有诗赞曰:“栈阁北来连陇蜀,汉川东去控荆吴”,“万垒云峰超广汉,千帆秋水下襄樊”。诗中描绘了汉中地理位置的重要和汉中航运的繁荣盛况。城中市场规模巨大,街道称谓也以行业命名。如伞铺街、碗铺街、纸坊街、管子街(文化用品)等,各省会馆林立,商贾云集。&
公路开通后汉中的公路建设和汽车运输也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到1949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4328公里,汉中611公里,占全省15%。汽车拥有量全省为997辆,汉中270多辆,为全省之最。解放后大部分被调往省内其他地、市。
民用航空方面,1937年汉中便通航了,有飞西安、成都、重庆、宝鸡等四条航线。
&1949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10.88亿元,汉中1.95亿元占全省18%(注:汉中比关中晚解放半年,许多工厂,桥梁被国民党炸毁了,工业生产尚未恢复实际要多得多)。
1952年生产恢复后达到了3.24亿元,占全省15.7亿元的20.63%,仅次于西安,居全省第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向全世界宣布,世界上杂交水稻单产最高的地区就是汉中。
汉中农业的投入产出比在西北首屈一指。以占全省6.7%的耕地面积的生产了全省15%的粮食、60%的油料、50%的生猪、25%的水产品及大量的蔬菜、土特产和中药材。土产外贸供货量一直居全省前列。1949年以来汉中农业的发展速度达到4.2%,高于全省的4%。
&改革开放后全国的经济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7、80年代,汉中的农业、手工业,工业很发达,汉中本应乘势而上,获得更快的发展。
但是汉中却一年一年的往后退缩,茶叶、猕猴桃、牡丹都原出汉中却被别人发展做大做强,广元1986年就设为地级市了,汉中设为地级市是1996年,整整迟了十年,也错过了市级机构发展的黄金时期。
直到2000年汉中仅占全省7%的经济总量屈居第七位,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十分迟缓,深圳的深南路西段90年还是一条狭窄的三级路,汉中宝汉公路褒汉段己是全国的文明样板路,今天又怎么样?根本无法同人家相比。
难得汉中有这么多热血青年,盼发展之欲如此强烈,只可惜汉中多有诸葛之才,却遇上一群不争气的阿斗,充斥着汉中各个行业。
&&&&&&&&&&&&&资源魔咒:资源越丰富的地方都更贫穷!
但是,也有网友说出了另一番心里话:“哥最早去过汉中的山区,当初觉得这里的人多么淳朴善良,那么热情,那么友善,觉得这里真是好地方。”
“汉中的第一映像还是非常好的,后来,很多事情改变了我的看法,改变的是我对市区人的看法。
汉中市区的人,真没有山区人友好善良,刁钻的多,懒散的多,闲混的多,说他认识那个局长哪个领导的多,真正干事情的少!如果心里太不平衡,哥赞成你们去四川!以后就是大四川的汉中市啦!恭喜恭喜!”
说的有理,那些在网上连篇累牍解释汉中发展为何落后的网文,实际上,多数是在为自身的不努力在找借口、找理由、开脱责任,是小农经济思想作祟,也是在困难、竞争面前弱势、畏缩的表现。
试问,浙江温州人的服装、五金、小电器行业什么时候得到过国家政策、资金扶持?
温州有什么丰富物产文化底蕴?那一方面,温州能跟汉中比?
正如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刘吉所说:“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很穷,温州人谋生,当时被叫做‘可怜的温州人’。
温州人均只有2分地,台风频繁,男人出海打渔,九死一生,很多渔村都是成了寡妇村。
相比这下,当时的温州比不上汉中,应当是温州人更有发展不起来的理由和借口吧?
结果呢?如今汉中还能跟温州比吗?
汉中人还敢笑话温州人象流浪的叫化子吗?
汉中新桥的温州大酒店和五金机电市场,难道说是人家温州大老板千里迢迢跑过来投资的吗?
&投什么资?那是温州人用挣汉中人的钱建起来的。
&在汉中人“祥林嫂”一样天天不停抱怨的三十年间,温州人的时装店不仅占领了全国每一个城市,甚至于把纽约、巴黎的SOHO大街都占据,抢掉了洋人的饭碗。
&独立学者童大焕指出:“福建江浙一带早年因人多地少,比内陆地区更穷,却成为开放改革市场经济和海外经济的排头兵。
而在全球范围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资源诅咒在全球范围内起作用,不论体制如何不同,不论政治他爹是谁,资源的诅咒全部成立!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民主体制,还是非民主体制;自由市场经济,还是非自由市场经济,资源越丰富的地方都更贫穷!
&你没搞错?是没搞错,全部有数据作证,资源越丰富,观念越落后,越贫穷!”
正如网友steelyiu说的:“汉中人还有个特性,自己穷赖别人,人穷赖屋脊。为什么不想想自己呢。我也是汉中人,给你讲个浮浅的道理,大城市人做生意喜欢亲朋好友一起做,有蛋糕一起吃,然后做大做上市做出名气。汉中人有赚钱生意自己藏着掖着,生怕别人也赚了,等赚了第一桶金又骄傲自大,车也开了中华也抽了,然后自己残废。你自己回想下身边这种人是不是太多了?你就知道为什么汉中一直这么穷。”&
所以商场上博弈,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
要记住先知先觉经营者 ;后知后觉跟随者 ;不知不觉消费者 !
&汉中人正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聚宝盆”汉中变成了一个不思进取的消费城市。
现在怨叹工作难找发财不易,己经晚了,当年不吃苦,现在要流泪,时机错过,愧对先人。
正所谓赢家总有一个计划,输家总有一个借口.
找一万个借口,也不能让输家成功。
想要别人支持你,靠着省政府嘛?能靠多久,你自身发展必须有基础,就像商人投资一样,你会选择怎样投资?天天不停抱怨的人,谁还敢给你政策资金?&
要成功,必需是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诚如网友“吕布貂蝉传”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新时期如何实现陕南突破发展,汉中如何实现自我救赎,首先应该摒弃这种懒、庸、腐、臭四大恶习,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才能更好地发展汉中。”
& &&观念是第一生产力---让资源存量变现经济增量&
&独立学者童大焕说:“我自己是穷人出身,我知道穷人也能接受新思维,只是可能因防卫心更重、或因失败的机会成本更高,从而更谨慎,接受起来更慢一些。
城市化和互联网是当代世界最大、同时也是最伟大的两个历史潮流,是谁也挡不住的历史双轮。但是它们来得太突然也太伟大了,多数人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容和阵势,所以一个个被瞬间击得晕头转向,不知南北东西。”
这在汉中这样的三线城市表现的格外明显: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没有转化成文化财富,反成为人们无法跟上时代步调的思想包袱,丰富的物产资源由于没有前瞻性的深度对策只能沦为原料供应地。&
& &省长胡和平、副省长庄长兴为陕西理工大学揭牌
但是,汉中也有成功逆袭的事例: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陕西理工学院正式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同时,“创青春”陕西省2016年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在西北大学成功举行。共有来自全省28所高校的430余项作品参赛,陕西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选送的17件作品获得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5项。同时,还与西电、西工大、陕师大、西大等高校一同捧得此次大赛“优胜杯”荣誉。
6月5日,陕西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选送的两支代表队获得2016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新道杯”创业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
作为陕西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系主任,同时又是汉中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周作涛认为:
“在网络化与信息化的今天,唯一能够阻止发展的是人们的观念,所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就汉中来说,区域优势非常明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如何转变观念,将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摆脱传统思维,把握区域优势与特点,设计明确目标,以互联网思维进行规划与布局,才能抓住机会,获得优势。而互联网思维,无非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作为汉中市,应创新设计城市定位与形象,协调发展农林业、服务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特色产业,以水源地保护为中心,创新发展路线,走环保、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深入结合汉中的传统与历史,凝结与众不同的文化产品,与城市定位与目标结合,依托互联网,结合新媒体,进行充分的宣传与展示,让社会认识汉中,了解汉中,认同汉中,使汉中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的确,从工农业时代迅速向服务业时代转变,传统的有形的资源控制不灵了。
&财富世袭、权力世袭在财富创造和拥有中占据越来越低的比例。
&财富,控制在无形的头脑和观念里,由智慧决定而不由权力和世袭决定。
而高智商人群在不同阶层中的占比是大致相同的。
&虽然出身低微的人很不容易敞开心灵接受新事物,但一个家族、一个圈子、一个群体中只要有人一旦敞开心灵开放观念正确且果敢行动,就容易形成正向的示范效应,从而带动大家一起成长进步。
&要知道,每一个新生事物诞生的时候,都是在社会的疑虑和敌意中成长的。&
&陕西理工大学学生参加首届“丝绸之路杯”中美大学生英语辩论赛
汽车取代马车的时候如此,公路迎来铁路的时候如此,今天我们面对更大范围、更全面彻底变革社会的城市化与互联网时代,必然更是如此。新事物对未来社会的改变越大,刚开始的敌意、仇恨和阻力也必然越大!
可以说,在引领人类前进的道路上,你如果没有遭遇过足够的嘲笑、谩骂、敌意与阻碍,简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时代的引领者和社会的创造者!
& & 文化魔咒:我们汉中人只会抄袭吗?
前不久,本地帖吧又有一帖很是惹火:“我们汉中人只会抄袭吗?”
“前有汉山广场抄袭湘潭大学校门事件,现在正在修建的汉中新地标摩天轮【备选名】中,巨多无比的【XX之眼】....,取个名字也要抄?抄还是一个抄滥了的16年前的伦敦眼(The
London Eye)。”
对此网友纷纷支持:抄袭,是对创新的屠杀。涉嫌抄袭,自矮三分。
然而,3月29日,以“青春·校园·故事”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在北京师范大学落下帷幕,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荣获优秀组织奖,陈燕老师指导,白轲、姚欣妍两位同学创作的作品《一朵药片》制作包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元素的适合在PAD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呈现的交互式新媒体出版物,同期引入新媒体作品的推广运营等互动环节,进入北方赛区前30名并参与了最佳人气奖的评选。&
&&陕西理工大学广电系主任陈燕副教授带领学生参加中影实习合影
对于“我们汉中人只会抄袭吗?”的问题,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学陈燕老师认为:
&对于“汉中人只会抄袭”这一说法,个人认为其表述太过于绝对化。一方面,汉中自然风光独特秀丽,巴山秦岭,连贯南北,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素有“西北小江南”、“金瓯玉盆”等美称,是中华大地上一颗璀烂的明珠。
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生态的多样性成就其独有的汉文化,如三国文化、张骞文化等,当然还有像韩信、蔡伦、褒姒等历史文化名人,汉中十大文化符号“汉、石门古栈道、龙岗文化、拜将坛、张骞、定军山、石门十三品、朱鹮、汉调桄桄、汉中仙毫”就充分说明这一点,这些文化和名人为汉中这座城市增添了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
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背景下产生了众多转发甚至是复制性的文本。新媒体时代是一个麦克风的时代,人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言论,但应有“把关人”的存在,新媒体时代,把关人缺失或较难以把关,提高个人媒介素养至关重要。
传播者传播正面、积极向上的内容,受众对媒介文化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提高受众的媒介品味,养成真正的思考、选择、批判的习惯。不能在纷杂的媒介信息洪流中,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汉中本土的最高学府--陕西理工学院经过努力成功晋升大学
的确,汉中没道理一直落后,即使在近几十年发展慢了,绝对不会一直落后的,她的自然条件,以及汉中人决定了她不会一直落后,当然,发展需要时间,但是我想只要大家努力,汉中的腾飞不会太久!
只要我们真的敢于担当起现世的责任,不要以诗和远方的名义在漫无目的中虚度和苟且,那么自然就会:汉中宝地,天道循回;否极泰来,繁荣恒昌。
微信直接call
汉钟策略公众微信号:po_no1
或扫描二维码:
我的更多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线城市做什么生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