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贷款 表外是表内贷款还是表外贷款

 |  |  | 
 |  |  |  | 
 |  |  |  |  |  |  | 
 |  |  |  | 
& 上市银行表外贷款增幅惊人
上市银行表外贷款增幅惊人
《财经》记者 宋燕华&&&&[08-28 15:09]
中信银行委托贷款增幅最高,达48.92%。如此处理,除规避信贷规模控制外,也有“包装”财报的考虑  【《财经网》专稿/记者 宋燕华】中资上市银行表外贷款的迅猛增长使监管层的信贷规模控制效果打了折扣。  在已公布半年报的13家上市商业银行中,有七家披露了委托贷款业务情况。除华夏银行出现负增长外,其他银行的委托贷款均出现大幅增长,且涨幅均高于表内贷款。  比如,中信银行的委托贷款涨幅达48.92%,为上市银行中涨幅之最,期末余额为327.36亿元,同期,其表内贷款增速仅为10.19%,期末余额为6338.12亿元;而建设银行则名列委托贷款余额的榜首,达4287.2亿元,同比增幅12.01%,同期,该行表内贷款总额为3.54万亿元,同比增幅仅为8.11%。
  央行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显示,上半年,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合计增加4608亿元,同比多增1402亿元,而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8.6万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财经》记者表示,银行表外业务的增长并不完全由于银行盈利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导致,而是与宏观调控形势等多方面的因素相关。比如,委托贷款的快速增长与上半年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关,目前央行正在松动银根,如果继续松动的话,委托贷款就可能会被贷款所代替,使表外业务回归至表内。  此外,上市银行将一部分本应由信贷业务贡献的收入划入表外及中间业务,除规避信贷国模控制外,也有“包装”财报的考虑。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士向《财经》记者介绍说,由于贷款议价能力的提高,部分商业银行会将一部分利息收入计入中间业务收入,一方面可以扩大中间业务的规模,迎合监管部门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战略要求,同时也避免了财务报告显示出高额净息差的尴尬。  在表外业务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加强披露和提示风险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为进一步规范表外业务披露,证监会于7月25日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6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指出,“商业银行应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的表外项目余额。包括信贷承诺(不可撤消的贷款承诺、银行承兑汇票、开出保函、开出信用证)、租赁承诺、资本性支出承诺、衍生金融工具等项目的具体情况。”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规模较小,难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证监会的规定可能会被上市银行轻松规避。  比如,建设银行在表外业务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由于承诺业务和保函业务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建设银行共实现担保手续费及信用承诺手续费收入达17.27
亿元,同比增长314.15%。但与其1351.88亿元的总收入相比,上述两项收入占比只有1.28%。  不过,郭田勇指出,正是由于表外业务的总量不大,形成表外损失的可能性也就相对有限,对银行来说,真正的危险仍然来自表内。■《财经网》既往相关报道: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编辑推荐热点文章最新点评
  |  |  |  |  |  |  |  |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委托贷款 表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