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工作近五年,没交过保险,现在要求我们上海缴纳个人所得税税,觉得不合理,如果想告公司,能得到什么补偿

单位不缴社会保险&告至法院不受理员工如何维权--财经--人民网
单位不缴社会保险&告至法院不受理员工如何维权
&&&&来源:&&&&&
  李某应聘至一家企业工作,双方约定享受五险待遇。工作两年后,企业仍未给李某缴纳社会。几经交涉未果,李某申请仲裁,仲裁委做出裁决,仅支持了一年内的社会保险。李某不服诉至法院,法院以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为由驳回了李某的起诉。随着法院的驳回,裁决也失去了法律效力。  之所以如此,缘于最高院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需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规定。此规定被普遍解读为,仅就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那么,今后企业未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职工该如何维权?  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王玉荣  人民法院应予受案  首先,社会保险争议属于仲裁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社会保险问题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  其次,社会保险应该属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社会保险方面的争议,经劳动仲裁后,劳动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我国没有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劳动争议案件又采取了一裁两审的处理模式,故经仲裁裁决的案件,法院应作为民事案件来受理。况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享受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基本权利受到侵犯,应该赋予当事人司法救济。  最后,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驳回起诉的话,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举报,也有权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举报。因为社会保险纠纷属于竞合性纠纷(即同一事实或行为引起的劳动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交叉),因此,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与《天津市社会保险费征缴若干规定》,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可以对拒不缴纳社险的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必要时还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也可以督促用人单位及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督促无效时,还可以报请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依法处罚。  红桥区法院研究室主任南  社会保险争议属行政救济范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范围,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社会保险发生的纠纷囊括其中。从广义上理解,社会保险争议既属于仲裁的范围,又属于民事诉讼的范畴。但具体到哪些类型的社会保险争议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哪些不属于,司法实践历来存在分歧。我个人认为,不宜将司法权任意扩张,应当尊重我国目前已有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  依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社保机构是社会保险的管理机关,有责任征缴用人单位欠缴的保险费。因欠费或者因缴纳基数、缴纳年限发生纠纷,是征收与缴纳之间的争议,带有社会管理性质,不是单一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私权纠纷,不应作为民事审判的对象,劳动者应当寻求行政救济。  如果社保机构穷尽行政管理手段仍无力解决,应当告知劳动者不能解决的原因,此时可以认定劳动者因社会保险权益被侵害且无法补救,这无疑会导致劳动者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当产生消极损失时,则属于人民法院的主管,劳动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主张由用人单位赔偿损失。  击水律师事务所律师卢彦民  依法可提起民事诉讼  目前对于因社会保险而引起的纠纷案件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我国劳动法律作出了相关的界定。根据日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第(4)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适用该法。  其确定了社会保险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依法应属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同时,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0条:“当事人对本法第47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规定,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也就是说,社会保险纠纷案件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依法对该类案件具有管辖权。
 [][][][]
     
(责任编辑:张文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京沪穗表态不松动
||?|?||?|?|?|?||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我以我在保险公司的实习经验告诉你怎么上保险,向你揭露保险的黑幕【这篇文章都值得你一读,哪怕为了你还没有上保险的父母】
从今年5月底考出保险代理人从业资格证书,我就知道,我要写这么一篇文章了。这篇文章我打算这么安排,前半部分,我将以一个行内人的角度,教会大家识别种类纷繁的保险,顺道戳穿保险的黑幕!然后给大家提供一个我认为比较合适的买保险的方案。保险这种东西,是人人必备的,但不是保险公司出什么保险我们就买什么,就像不是移动出什么增值服务我们就买什么一样,合适是最好的。而保险产品里面,有几种是在和消费者玩数字游戏,希望大家识别。&不管你是谁,在这个风险无处不在的世界,这篇文章都值得你一读,哪怕为了你还没有上保险的父母。================保险种类与黑幕================保险合约各式各样,分法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从保险功能上分,可以分为五大类:意外险、健康险、养老险、子女教育险、理财险。这个是我们公司教给我们的分法。这个排列不只是一种结果的列举,更是购买保险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合理的保险购买顺序是:先保障意外风险,再有身体健康的保障,然后才是想到自己养老,自己养老计划按部就班了,才是考虑子女教育是否有问题,最后才是打理多余的财富。但是很多人的顺序,是乱来的。买保险的时候考虑的问题是,这个保单能帮我赚多少钱...亲啊,这个是理财险才考虑的问题!命都没了,你拿着几百万的理财合同有个屁用啊。花掉的钱才是你的钱!不然都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他在人民币上署名了,你没有!可能大家认为,看过上面这段了,就知道怎么买保险了,其实不然,请继续看下去。接下去我会先解析各种保险的特点,以便大家辨识,然后是一种推荐的买保险的方式。1&&& 首先是意外险,这张保单是所有人必备的保单!意外险就是说,在你发生意外风险的时候,给你提供资金援助。一般情况下,意外险的保险有效期是一年,也就是说一年内没有发生风险,则明年失效,需要重新购买。而这个保费一般也才百分之几。举个例子。人寿的一个意外险套餐,意外身故(上街被黑涩会认错了结果被砍了),赔20w。如果是坐的机动车出了车祸导致身故,赔30w,如果是火车、地铁、轮船出事,赔40w,也就是说温州7.23与泰坦尼克可以按照这个赔付,而不幸坐飞机出了事,就像波兰总统飞机失事一样,可以赔80w。另外,如果是因为意外伤害导致住院,可以补贴住院费、治疗费。而这么一个套餐,一年只要300RMB(好像开始推销保险了)!!!这个就是意外险的强大力量。因为这种保险十分便宜,几乎不存在谁买不起的情况,而且对于意外事故具有强大的赔付能力,所以这种保险是每个人必备的!而学生阶层有一种特殊的意外险,是保险公司接近赔本运作的,就是学平险。招标价是40元/人/年,而赔付金额是10w!所以大家学校内要是要是有这种保险,还是不要退的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呢。2&&& 其次是健康险,这张保单,绝大部分人可以买!健康险就是在大家发生重大疾病的时候赔付保险金的。有人说,我有医保了,为什么还要买健康险呢?其实这个是极大的误区。医保条款里面对于中小疾病的保障功能还是不错的,但是研读保险条款就会发现它在重大疾病面前是这么无力。举一个例子,医保是报销性质的,于是就有了一个可报销范围。有亲人得重大疾病的人就会知道,医院的药有三六九等,一般医生都会在开药前问你的经济状况与能接受的药费。如果你选了好一点的药,那么先为你的心感动一下,然后告诉你好药一般都是进口的!中国药典里面有16万6千种药,其中15万8千是国产药,8千是进口药。进口药不在可报销范围!等着一病回到解放前吧。另外,由于医保是报销性质的,那么你必须要先花出去这笔钱,然后才能拿回买国产药的报销款。而一分钱逼死英雄汉都是这种心情!而健康险就好多了。不过一定要看清楚是不是提前给付型的健康险(大部分是这种)。这样,只要你得了重大疾病,到认证的医院那里去确诊一下,就可以拿着诊断书与保险单到保险公司理赔了!全额!比如我得了恶性肿瘤,就是癌症。我在1年前健康的时候买了一份20w保障的健康险,去年交了六千,今年交了六千,然后今年确诊。那么我就可以去理赔了,后面的保险费都不用交了,而且到保险公司可以拿20w,这笔钱治疗也可以(如果我是早期),我可以随便吃进口药,或者只用来做护理(不幸晚期了),或者直接交给子女做遗产,没人管你这笔钱怎么用。也不需要你先花出这20w才能拿回来。概括一下,健康险有几个特点,其一,从你向交保险公司开始第一年的费用开始(比如说交了6K),你就享有全额的保障(赔20W),这个真心是杠杆效益啊,这个是用自己的钱看病不能享受的。其二,一旦风险发生,无需缴纳后续保费,也可以拿到全额赔款。其三,免除医保种种条款的束缚。可以解决看病时资金的燃眉之急。其四,由于保险是保终生的,有的人会选择快不行的时候退保,不拿健康理赔金,拿退费。退保依然可以拿到客观的退费,相当于长期低息存款,投资保障两相宜啊。可能有些人说我现在健康的很,买这个干嘛。保险一般都是只有健康的时候才能投保的,等到身体不好的时候,想买都买不了了。而买健康险,需要非常仔细的看保险条款,这个下面再说。================黑幕开始了================3&&& 养老险、子女险、理财险。等到大家要买养老险了,估计一个个都已经是相当老道的了。但是,从这里开始才是保险公司的黑幕!一个关于复利、通胀的数学陷阱。养老险、子女险、理财险这三种保险有一种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模式上,都是你定期给保险公司一笔资金,然后他按照约定定期返还你一笔资金。这三种保险,如果不是与意外、健康捆绑成套餐的话,相当于保险公司卖给你一份长期的零存整取的存款合同,然后利率各异,看上去会很高,高到让你癫狂!但是这只是看上去!养老险与理财险更相似一点,他们看上去利率有多高呢?有一款保险,他的口号是,年存三万,超五百万,年存十万,造就千万。只要存10年就可以了。这个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他的意思是,如果你给你的刚出生的子女买这个保险,每年给保险公司10w,一共10年,直到你的子女75岁的时候,期间所有的返现全部复利存在保险公司,意思是说,这100w,在保险公司存75年,那么这笔资产将超过1000w。十倍!你说怎么可能会有人傻到钱存75年呢?但是看看现在的新闻,有时还会看见六七十岁的老奶奶看着三四十年前的存折欲哭无泪啊。这种人,现在有,75年后,可能还有。还有很多人看上去不是这种人,其实本质上还是这种人&&不会利用现有资产投资的人,也就是一直攒着现金的人。上面的这个案例,数学不好的人可能是这么算利率的。10/75=13.33%以为存款年利率有13个点,是现在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的4.1倍,还不错!但是数学好的人会这么算。10开75次方-1=3.12%也就是说,如果每年存款利率是3.12%,每年到期之后取出再马上存入,这样操作75次,也能使资产涨10倍。而这个还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学过宏观经济的人一定都知道,对国家最好的对待通胀的态度是允许并保持轻度的通胀率。这个是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妥协的结果。而这个轻度是多少度呢?3%~4%左右不过分吧。也就是说,悲观一点,这样的保险合同只能帮助你保住这笔钱的购买力,并不能让你的子孙实质上成为富二代。而且换一句话,等到你75岁的儿子成为千万富翁,他拿着钱怎么花呢?还不是交给你的50岁的孙子?如果你的孙子庸庸碌碌,可能也就把这笔钱给你的曾孙子办个婚礼就花完了~~~何必要把你儿子的奶粉钱变成你的曾孙子的彩礼或者你曾曾孙子的奶粉钱呢?如果你乐观了,说也可能通缩呢?那么恭喜你,你的子孙会因为你买的保单变成一城富翁。看到这里,可能大家就会嘲笑:谁会买这种合约?有的!因为他们把这千万富翁看得近在咫尺了,好像从他签字这一刻,他已经是千万富翁,但是,如果你只是普通老百姓,没什么投资渠道,那么买保险还是有一个不错的诱惑力的&&以合约形式确定未来的收益,或者说未来的购买力。比如说,女人55退休,但是生活不错的话,死亡时间可能是75或者更以后,距离退休过去二三十年,以20年,4%的通胀率计,物价已经是退休时的2.2倍了,你退休时候的存款够你花吗?而你买了养老保险,你在40岁规划退休每个月花6000元,你在75岁的时候,还是有能买35年前6000元能买的东西的存款。但是,如果你不是想通过养老险、理财险赚钱,那么养老险、理财险就还有一个高阶应用!那就是免税传承资产与资产保全。这个很高级,一,简单说保险是税前资产,免交遗产税;二,保险高于债权,你欠别人一千万,但是你每年拿到的保险公司给的年金20w是可以理直气壮不用于还债的,这两点对于高资产的人士来说相当有用。而子女险也差不多,就是特点是,有部分是缴费到18岁,本质上没有差别。&================教你上保险================通过以上的解析,相信大家能够区分不同的保险合同,也能辨别一个保险套餐里面包含什么单独的险种,并且知道这些险种的本质了。接下去我给大家一个可行的购买保险的方案,可以试试。首先,只要你活着,每年定期买一份意外险(除非你买的其他保险里面已经包含了意外险的成分)。健康险,很便宜的,你可以货比三家,看看哪款适合你,比如你经常出差,那么就选交通意外赔付多的,如果尽干些伤...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 &&请照此输入(点击图片刷新验证码)
&&&&最多输入10000个字符
其它答案:共1条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我们回复如下&如果信息不完整,请与我们再次沟通!&&&&&是否缴纳个税要根据您的实际情况的,如果您的工资标准达不到纳税的标准(现在是3500元),是不用纳税的,否则应该照章纳税的。
欢迎再次咨询!
等待您来回答
编辑推荐财税资讯会计中心税务中心财税问答政策法规共享中心产品服务
3秒后窗口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