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 宏观指标指标map是什么

股市指数行情
贵金属牌价
能源价格数
财经大事预告
主要国家利率
存贷款利率
债市期货行情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2016中国理财地图(一):银行、信托理财市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财新网“坐而论道”专栏作家。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成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专家。
林采宜最新文章
  【财新网】(专栏作家 林采宜 特约作家 斯子文)截至2015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理财总规模为81.18万亿。银行、信托、券商和保险是最大的理财机构。其中:银行23.5万亿,占28.95%;信托16.3万亿,占20.08%;券商11.89万亿,占14.65%;保险11.86万亿,占14.61%;基金公司16.65万亿,占20.51%,其中包括基金专户4.03万亿,基金子公司8.57万亿和私募基金4.05万亿;互联网P2P理财规模为9800万,占1.21%。
  2015年,除了P2P理财规模疯狂增近400%以外,基金下属的资管子公司理财规模扩张最快,同比增长率高达130%,其次是私募基金,同比增幅也超过100%,与此同时,二级市场的牛市也连带催生了银行理财和券商资管的高速增长,其年度增幅都超过50%。只有信托行业的资管规模收到政策调整因素的影响,大幅放缓,年度增幅只有16%。
  一、银行理财市场
  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依旧处于缓慢探底过程中,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年度GDP创十年新低——6.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进出口数据同比萎缩7.5%。就信贷市场而言,2015年最显著的冲击来自于利率市场化和P2P乱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仍然持续增长。
  截至2015年末,各类银行理财市场存续产品60879只,账面余额超过23.5万亿元,同比增加8.48亿元,增幅56.46%。无论从存续产品数还是存量规模来看,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都大幅增长。
  1、发行情况
  根据wind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414家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达7.88万只,募集金额达47.3万亿,较上年增加9%(见图3),但和上个年度相比,无论发行数量及募集金额,增速都有下滑。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资产管理牌照的放松使得银行理财业务垄断优势缩小,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机构乘机大规模扩张,蚕食了银行理财的市场份额;第二,银行理财产品在以前很大程度上充当银行调整存贷比监管指标的角色,即季末的下一个月都会出现巨额的存款负增长现象,然而,随着同业和大额存单的推出、取消存贷比限制、逐渐放开利率管制等措施的实施,传统银行理财业务作为存贷款替代工具的作用被削弱了;第三,2015年上半年股票市场的大牛市对银行理财市场的资金产生了一定的“虹吸效应”,对银行理财业务造成冲击。
  从投资者类型来看,据中债登披露的数据,2015年一般个人类理财产品募集金额占64.07%,机构专属类理财产品募集金额占22.98%,银行同业类理财产品募集金额占比为7.27%,私人银行类理财募集金额占比为5.68%(图4)。一般个人类投资者占比很高,说明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客户以个人为主。这与目前我国银行在渠道、网点及客户资源上的巨大优势有关。
  从期限结构上来看,根据wind披露的数据,银行理财产品历年来的期限结构较为稳定(见图5), 三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占比达到65%左右,半年以内的理财产品占比达85%,超过一年以上的理财产品占比只有约1%,这种以短期产品为主的期限结构与银行将理财产品作为规避存贷比监管并将其作为存贷款的一种替代工具有很大关系。
  从风险等级角度来看,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应当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确定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由低到高划分为五级。最低风险等级(即一级)的产品,适合所有的投资者购买,几乎等同于无风险产品。根据中债登披露的数据,2015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风险等级为一级与二级的理财产品占比近86%,风险等级为四级与五级的理财产品合计只有0.5%。可见总体来说,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还是以低风险产品为主,高风险产品占比很低,银行理财产品安全性整体较高(见图6)。
  从收益类型角度来看,2015年新发行的理财产品中,非保本型产品规模上升,保本固定型产品规模下降,保本浮动型产品规模与2014年基本持平。2015年,非保本型产品占整个理财市场的比例为69.8%,较2014年底上升2个百分点;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占整个理财市场的比例为20.6%;保本固定型占整个理财市场的比例为9.6%,较2014年底下降2个百分点(见图7)。
从银行理财的基础资产来看,2015年非标产品的占比最高,达42.06%,比上一个年度提高8个百分点(见图8)。包括以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企业债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债券占比则从27.43%降至24.59%,与境内外货币的利率挂钩的理财产品占比从31%降至27%,相比之下,与股票、信贷资产、票据和大宗商品期货挂钩的产品仍然占非常小的份额。非标产品的大幅增长体现了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为提高资产端的收益率而做出的努力。
  2、投资情况
  受竞争压力、行业监管及市场需求驱动,银行理财业务创新不断提速——以同业通道为桥梁,银行理财产品覆盖了货币、利率、汇率、资本、商品、产权等多个市场,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居民与企业的财富管理需求。根据wind披露的数据,银行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中债券、利率等安全性较高的资产占比达到50%以上,这与银行理财追求较高的安全性有关。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其他类资产”占比在2015年大幅上升,达到42%(见图8)。我们认为,“其他类资产”大部分投资于非标准类债券类资产,非标产品比例的大幅提高,说明了银行在券商理财、保险理财等大资管的竞争压力下不得不提高风险资产比例,以满足投资者对收益率的需求。
  截至2015年底,银行理财产品所投资的非标资产中,评级为AAA的非标资产占比为15.10%,评级为AA+的非标资产占比为16.13%,评级为AA的非标资产占比为25.75%,评级为A-以下的非标资产占比仅为6.33%(见图9)。说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于非标资产的部分安全性也较高。
  截至2015年底,有15.88万亿元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了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67.09%,比2014年增加5.17万亿元,增幅为48.27%。从行业方向来看,银行理财资金投资规模最大的五类行业依次为:土木工程建筑业、公共设施管理、房地产、道路运输、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等,合计占比为46.42%。
  3、收益情况
  根据中债登披露的数据,2015年,银行理财市场累计兑付客户收益8,651.0亿元,比2014年增长1,529.7 亿元,增幅21.48%。其中,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4.68%,比2014年下降38个基点;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4.97%,比2014年下降10个基点。另外,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3.72%,比2014年下降17个基点。2015年,终止到期的理财产品中有44只产品出现了亏损,主要为外资银行发行的结构化理财产品,占全部终止到期产品的0.03%,亏损理财产品本金的平均偿还率是89.24%。
  从2015年新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来看,根据wind数据,九成多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在3%—8%之间,其中预期收益率在3%—5%之间的占比为47.54%,预期收益率在5%—8%之间的产品占比为45.73%(见图10)。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以6个月内短期限品种为主,考虑到目前我国银行存款利率水平较低,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较高,对银行来说,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吸纳资金的成本较高,这对银行理财资金的投资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从投资者类型角度来看,理财产品兑付客户收益率也有所区别。封闭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中,私人银行类产品因为承担较高的风险,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最高,为5.53%;其次为一般个人类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为5.04%;而机构专属类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最低,为4.11%。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中,私人银行类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最高,为4.73%;银行同业类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最低,为3.23%。
  从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性质来看,2015年,城市商业银行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最高,为5.06%;其次为农村金融机构,为4.99%;国有大型银行为4.71%;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为4.61%;外资银行最低,为3.51%。
  二、信托理财市场
  1、资产规模
  自2012年以来,信托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出现了一些变化:经济增速下行,企业投融资需求有所萎缩,信托违约事件逐渐增多;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相继出台一系列资管新政,拓展了券商、保险资管业务的范围,对信托业务具有极强的可替代性。信托业可以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体领域的跨界优势因此被削弱,在资金运用方式、风险控制和资金运用方向上较大的灵活优势也相应锐减 。通道业务市场价值下降导致信托资产规模增速逐年下滑。
  截至2015年底,我国信托资产总规模达16.3万亿元 。 自2012年至2015年,信托业受托资产规模增速从55%一路下滑到16.6%(图11)。在这样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信托业只好积极谋求转型,减少依靠制度优势的通道型业务比重,增加主动投资管理的业务比重,并以此打造自身在金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从信托资产来源来看,单一资金信托占比呈缓慢下降态势,但仍然占信托资产来源首位(见图12)。2015年,单一资金信托占比达57.36%。 与此同时,能够体现信托公司主动资产管理能力的管理财产信托与集合信托占比分别2010年的4.86%、20.61%上升至2015年的9.87%、32.78%。说明信托公司在摆脱通道依赖、恢复产品创新、发挥主动管理能力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
  2、资产结构
  从资金投向看,2015年信托公司业务数据表明,信托资金主要投向证券市场、工商企业、基础产业、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五大领域。受上半年A股和债券市场牛市行情的影响,信托公司投向证券市场的比例有所增加,其中投向股票市场占比由2014年的4.23%上升到2015年的7.56%;投资于债券市场的比例由2014年的8.86%上升到2015年的10.55%;与此同时,信托资金投资于基金的份额占比从2014年的1.09%上升到2015年的2.24%。三项占比合计达20.35%。
&&&&&&由于实体经济的形势严峻,金融机构成为信托资金投资的优选对象。2015年信托资产投向金融机构占比为17.93%,与2014年的占比基本持平。
  面对经济增速下行及企业信用风险增加,2015信托公司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和房地产的资金相应减少。其中,信托资金投向工商企业占比由2014年的24.03%下降到22.51%,而房地产、矿产等行业的经营困境蔓延至众多第一产业企业,很多企业资金链紧张,信用风险上升,信托业对工商企业的资金运用开始趋于谨慎;鉴于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的出台抑制了信托资金投向地方政府融资项目,信托资金投向基础产业占比,相应从2014年的21.24%下降到2015年的17.89%,下降近4个百分点;同样,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业务风险增大,新增信托资金投向房地产占比,也从2014 年的10.04%下降到2015年的8.76%。
  从利润角度来看,虽然面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但得益于信托业通道类业务占比的不断降低、主动管理能力的加强,以及2015年上半年证券市场的良好表现,2015年,信托行业仍然取得不菲的利润。全行业经营收入达到1176.06亿元,同比增长23.15%;利润总额达750.59亿元,同比增长16.86%;人均利润达319.91万元,同比增长6.28%。
从利润角度来看,虽然面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市场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但得益于信托业通道类业务占比的不断降低、主动管理能力的加强,以及2015年上半年证券市场的良好表现,2015年,信托行业仍然取得不菲的利润。全行业经营收入达到1176.06亿元,同比增长23.15%;利润总额达750.59亿元,同比增长16.86%;人均利润达319.91万元,同比增长6.28%。
  说明: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WIND、银监会、信托行业协会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林采宜为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陈华懿子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财新名家推荐
更多专栏文章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息检索评价指标ma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