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快30岁了,年薪才10,想30岁创业做什么好,怎么做

如何在30岁前年薪超过30万_创业
您当前位置: >>
如何在30岁前年薪超过30万
发布:&|&分类:&|&
  如何在30岁前年薪超过30万    文/张子阳    有不少朋友发邮件给我,向我请教如何学习。NET,又或者是想拜我为师,长期进行交流学习。很遗憾,由于时间有限,这些邮件我都没有回复。但我确实想帮一帮这些朋友们,所以我觉得还是写一篇文章,将我这些年的经历像讲故事一样告诉大家。如果大家能有所启发,又或者有所进步,那我也算是聊以慰藉、得偿所愿了。    我是日出生的,到今年整整30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我想不论从思想上还是财富上,我应该都算是勉强达到了吧。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如何在30岁前年薪超过30万&,其实只是一个噱头罢了,尽管我确实达到了这么多,但这不是我所在意的,这篇文章主要是谈谈我的一些历程而已。    小学、初中()    我从小就很贪玩,虽也称不上孩子王,但只要涉及娱乐项目(街机、丢沙包、踢毽子、拍洋片、跳大绳),从来不会少了我的身影。在这个阶段,我最感谢的是我的和班主任,他们对我管教的非常严,挨打、下跪是常有的事,所以学习成绩还算保持的不错。小学毕业时候,年级第2名(共4个班,每个班30多个学生),初中毕业时年级第62名(共11个班,每个班45个学生)。    高中()    我的初中和高中是同一所学校,陕西省西安市黄河中学,在当地算不错的学校,也就是大人们常念叨的省重点。上了高中以后,我的个头已经超过了父亲,他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管教我;而由于班上学生很多,又有一些刺头,老师也就顾不上关注我了。但我的贪玩却是一如既往,可能好多人大学时候才接触电脑,可我高一时候就开始去电脑厅通宵上夜机了(借口是:去某某家学习)。那时可不是编什么程序,而是打游戏。就这样,到了高一下学期期末,我在班里排40多名(共50多人),年级150名靠后(共4个班,220多人)。    上了高二以后,我算是有所反省,收敛了一些,在读书上多花了点心思。到了临近高考前,我的成绩保持在年级30名左右。按照往年的水平,这个名次刚刚够进西安交通大学。于是,我就报考了这所大学。可能是老天对我的惩罚吧,事后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这一届是黄河中学近10年来最烂的一届,所以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的名次也提升到了年级前20名。于是,我滑到了一所二流学校――西安理工大学。    大学()    至少在那个时候,我还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不知道。再加上高中阶段的压抑得以释放,所以大学四年基本上是放羊式的。一般来说,一门课程我只上两堂课,第一堂和最后一堂。上第一堂纯粹是给老师面子,上最后一堂则是想看看会不会透露一些必考点。省出的时间基本上泡在网吧,又或者是追求某个MM了。于是,大学的挂科几乎是接连不断,到了大四下学期还有巨恶心无比的、从大一补考到大四的《工科化学》没过。不过,好在最后一次清考过了,顺利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    大学实在是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我想大多数人可能和我一样也就这么过来了。让我感到欣慰和庆幸的是:大学期间我考了驾照,过了四六级,而且六级考了82分。    后大学时代(2005下半年)    大学毕业以后,平时比较努力的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好一些的进了华为、中兴、大唐电信等比较有名的公司。像我这样的,简历投出去都是没音讯的,所以我自然想到了很多人都想到的一招――考研。可我的考研完全是一个笑话:我和一个初高中一起玩大的哥们儿在网吧旁边的城中村租了一个房间,结结实实打了半年的网游。    我的学生时代就这样结束了,说了上面这么多,其实想说的意思就一个:我和很多人一样不肖,甚至更差。但这些都不要紧,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你的人生一样可以开始转变。    西安上半期(年中)    我想在大学时代干的还算不错的一件事就是考过了六级,托它的福,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这家公司是做国际旅游的,面向的是海外的顾客,所有的网站和系统都是英文的。我想可能是之前受过找不到工作的打击,所以这份工作我很努力。公司是早上8点30上班,我每天7点30之前就到公司开始工作了,并且了一年。这段时间我才开始学习Asp、JavaScript、CSS,那个时候还没有接触到太多的。NET。尽管不多,但付出还是有回报的,这一年我的工资上涨了4次,从最初的1800,涨到了2600。    促使我离开这家公司的原因是:我想学习并应用。NET,因为我比较看好它。可这家公司的所有系统都是用ASP做的,并且没有升级到。NET的打算。于是,我递交了辞呈。这时,我的薪水是3000块。    西安下半期(2007年中~2008年中)    离开之后的一个月,我辗转了两家公司,一家是工资太低,只肯出1800;一家是工作环境太差,办公室简直就是一个仓库。于是,我又回到了上一家公司。我的部门经理也还算开明,给我了一个新的项目,并允许我用。NET开发。这个时期是我最困惑和低迷的时候,因为我找不到出路,我不知道该怎样才能突围出去,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获得提升和进步,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收入更体面一些。幸运的是,我找到了方法。    这个方法很简单,和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的做法是一样的,核心就四个字:专注、执着。既然我决定要用。NET,就把。NET钻研到至精至强。    实际上,我发现越是真理,就越是趋于简单,关键是,你愿不愿,你能不能这样去做。所以,当一个人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当前能做好的事情做到极致,做到无人能及。    想通了这个道理以后,我每天6点30起床,每晚1点钟睡觉,周六周日无休,只要有时间就研究。NET,浏览国内外的技术站点,写范例程序。也是在这段时间,我加入了博客园,写了不少的博文,其实都是我研究和学习的心得。    到了2008年7月,我仍然觉得这家公司不适合我继续待下去,原因很简单:这家公司的老板不值得追随,赚了钱全是他的,下面的人只要还不至于你离职,能给你开多低的工资,就给你多低的工资。    离开时,我的月薪是3500。    闭关修炼期(2008年下半年)    由于一年多的时间都浸淫在。NET的世界里,还没有从这种状态里跳出来,既然现在辞职了,不如借此机会,继续深入一下。NET。于是这半年我都待在家里学习。NET。    大学临近毕业的时候,对于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流行&计算机软件技术水平考试&。分为了程序员、软件设计师、系统分析师三个等级,在我印象里,全系100多人,只有十几个考过了软件设计师,而考过的这些人,多半进了华为中兴。    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而现在又正好有时间,不如捎带着也考一个软件设计师。于是,这段时间除了。NET以外,我又把大学时候丢下的课本拿起来复习了一遍。    四个月后,已在深圳的我收到消息,我已经通过了这门考试。    离开西安(2008年12月底)    选择去深圳是偶然也是必然。在家里闭关修炼那些天,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查了一个热门词汇:GDP,我当时还不知道这玩意儿干嘛的,所以就想了解一下。查过之后,通俗地讲,我知道它代表了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富裕程度。然后我又查询了一下国内省会城市的GDP排名,想看看从小长大的西安排名第几。结果大出所料,西安属于垫底的,好像是二十五往后去了(总共才排了30多个城市)。    于是,我就强烈地想感受一下排名前几位的城市是什么样的,这时我还是孤家寡人一个,此时不闯荡更待何时。可还有一个问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去哪个?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去深圳。因为:    北京:冷,我虽然是北方人,但我怕冷;北京空气污染很严重;北京交通成本很高。    上海:地区歧视;交通成本也很高。    广州:都讲粤语,不好融入。    深圳:移民城市,大家都是外地的,自由平等;温暖,海滨城市。    12月23日,我乘上了飞往深圳的班机。    深圳(年上半年)    在深圳的三年我都在一家公司,并且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继续待下去。之所以将深圳的经历分成两段来写,是因为我在这两段的表现完全是两个人。    深圳的工作是朋友介绍的,到深圳的头一个星期我就获得了这份工作。加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公司刚刚成立一年,连我算上也只有9个人。问及我想要多少薪水的时候,我当时认为我在。NET领域已经算不错了,所以我报了税后8000块。老板很慷慨,欣然答应了,税前8600。    我到这家公司的时候,技术部已经有一位员工了,可能因为他的表现不好,所以老板让我做了部门经理,当了他的上司。三个月后,我又招聘了一名同事,这样技术部就有3个人了。    之后整整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掉到了一个死胡同里出不来,因为我还和之前一样,持有技术为王的思想。实际上这个时候我的角色已经变了,我不再是一个人,我有了下属,我需要和他们做沟通,我需要带领他们。但这个时候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我只想着只要我技术够强,只要我可以把我负责的那部分工作做好,我到哪里都能吃得开。我完全是个人英雄的想法,没有团队协作的概念。    可是我错了。到了2011年的时候,我后来招的那位同事已经完全丧失了工作的积极性,士气低落到每天上班就是混日子,有时候甚至打开优酷看电影。直到最后,老板把他开掉了。而比我来得更早的那位同事,更是不待见我,最后干脆辞职走掉了。这时,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他们两个人离开以后,工作的担子全压了过来,我一个人支撑了三个人的工作量,并且坚持了三个月,直到我后来又招了两位同事。    这三个月里,我除了天天加班做事以外,还不断反省我究竟错在了哪里。直到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这里,我想先讲一个故事:楚汉争霸的时候,刘邦阵营里有一个将领,大家都听过的,叫做韩信。每次打完仗,刘邦就把那些降兵、老兵、残兵、弱兵丢给韩信,自己带领精兵。(& )而这些最没有战斗力的士兵,到了韩信手里,不出两年就全部成了精兵。结果刘邦两次跟项羽打了败仗后都去向韩信借兵,有一次,甚至是半夜里溜进韩信的帐营,窃取了韩信的兵权。    这才是真正的将领,这才是真正有本事的领导。领导的能力不在于自己能做多少事,自己能把事情做得有多好,一个人的能力再强,能干两个人的活,能干三个人的活,但是能抵得过十个人吗?领导的能力在于能多大程度地发挥下属的潜能,如何能让下属做得更出色,如何能让所有人戮力同心朝一个方向前进。    想明白了这些事情后,我突然感到很悲伤,我觉得愧对之前的两位同事。他们本来是可以做得很好的,是因为我这个领导不好,所以才导致了最后这样的结局。从这个时候起,我也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规则:如果有哪个下属表现不好,我不会怪罪他,我知道这一定是我的责任,一定是我没有训练好他,一定是一些该说的话没有说。我要做像韩信那样的领导,即便是60分的人到了我这里,我也会将他变成80分的人。一个人的强大不是真的强大,整个部门强大、整个公司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这个时候,我的收入是年薪20万。    深圳(2011年~现在)    上面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从那以后,我将自己的工作主要内容定义为:帮助部门同事将工作做得更好、帮助部门同事解决棘手的问题、帮助部门同事获得技术和思想上的提高。我不再独孤求败式的追求自我的进步,我追求的是部门下属的进步。我也不再关心我自己年薪多少,我更期盼是我的下属有朝一日也一样年薪二三十万。    他们两个离开后,我陆续又招聘了4位新的下属。而这段期间,我的思想也逐渐变得成熟。我还将这些年积累的经验进行了汇总,编写了技术部的员工培训手册,组织会议向他们讲解。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有更高的认识,帮助他们规划人生的发展方向。    当我做了这些事以后,现在的结果和之前完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4个新同事最短的来了还不到两个月,但整个技术部团结的就像一个人,做事效率更是奇高无比,也超越了公司的其他两个部门。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5个人,完全抵得上大多数公司的七八个人。    当然,我所做的这一切,公司所有其他人都看在眼里,老板更是连涨我的薪水。我知道他们不是敬畏我,而是敬畏我们整个部门。    现在,我的收入是年薪32万。    展望未来    公司目前每年的增长速度是40%,这个速度是很多公司望尘莫及的。我自己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其实算算看,在西安的三年,由,翻了一番;在深圳的三年,由年薪10万到年薪30万,翻了一番多。可以预见,未来三到五年,年薪50万、甚至100万都是有可能的。当达到这样的收入以后,实际上经济上已经自由了,除了私人飞机、私人游艇以外,物质上的需求大多都能实现。那个时候,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我想,许多已经达到这种程度的人应该都已经想明白了,那就是成就一番事业。    所以,我想,我以后的责任,就是将现在的这家公司打造成一流的公司。同时,我要让我的下属有朝一日能够以加入这家公司为荣,以成为技术部的一员为荣。    谢谢大家,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分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本文地址:
Powered By ZBlog | 鄂ICP备号-3 |他们年薪30多万元,有一半竟然不是因为才华!如果你职业迷茫或想换工作,可以好好看一看! - 简书
他们年薪30多万元,有一半竟然不是因为才华!如果你职业迷茫或想换工作,可以好好看一看!
1今天跟一个经营了18年的3000人的制造企业(目前搞得还很好,经常被大媒体点名表扬的)的王老板聊天,我提及到了一个现象:“很多历史悠久,且存活很好的公司往往有些元老人物,虽然不再那么拼命,不再那么有才,或者直接的贡献值很一般,但却年薪很高,这是为啥呢?”王老板闻后,微微一笑,说:“真让你遇到了。我们公司就有这么一位副总,来公司12年了,从一个技术员一步步的做到技术主管、技术总监、分管副总经理,现在基本上是闲职,我安排他都是一些挂名的事情,代表公司参加一下政府及行业协会的会议,组织内部一些新技术的学习与新项目研发,牵个头就行,不要具体过问,定了大体方向安排下分工,把把舵就好了,具体由部门经理带队干活。他的工资从刚开始的月薪1200元到现在的年薪30万元,还有3%股份。前几年的工作量可能是现在的5倍啊,但现在的待遇是以前的10几倍哦。为啥在一个公司待了12年后,干的越来越少,反而待遇越来越高呢?!其实啊,在我作为老板的眼里,在他30万元的年薪里,有50%是因为他的忠诚度。有了他的忠诚度,虽然他的贡献低了不少,我作为老板才不会而辞退他。要知道,倘若公司有了紧急任务或遇到危机,交给他或有他在,我放心,他随时都可以恢复到满负荷的高效工作状态中,他会始终跟我站在一个大方向上,执行力更不用怀疑。另外,我们公司也有一些跟着企业好多年的普通员工,即便关键时候顶不上用,但一直是任劳任怨保质保量,这样的也是一种忠诚。我给他们的工资也是逐年增加的,甚至有不少超出市场价50%以上,这些老员工为公司做到表率贡献远远大于实际贡献,他们是我们企业的见证人啊,就像长征一样的老红军,他们是我们企业的火种哦。这类人我也愿意用高薪留在企业里。”2超哥听后,又问了好几个发展的比较好的、经营10年以上的企业的老板,他们单位也会不少这样长时间跟随的老功臣,老员工,也都表示这类人才是企业的无形财富,在薪资待遇上都给了很大照顾,甚至有些是有股份的。这几位老板们普遍表示,现如今,公司肯定会给那些在某项技术或某才能方面做到很专业人才高薪,高福利,毕竟企业要发展,短期内靠内部培养,很难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但是,真正能拿住高薪的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都是能干一行爱一行、干得住的人,或者长时间跟随一个老板,任劳任怨、不计回报的日积月累,在某个特定的市场被业界认可了,在公司内部被老板信任了,被同事认同了。守住的,才能把个人价值做到累计,拿到高薪。超哥曾经有多次跳槽的经历,17年里有21份长长短短的工作经历:3年多的有3家,2年多1家。14份工作是3个月以内,甚至有个就十几天。屈指算起来,有2份工作都是可以收获的时候,我选择了用换工作来提升个人的薪资,现在对比曾经的同事,殊途同归啊,人家混的都很不错啊,和我一样在某个二线城市,有车有房,事业稳定,享受生活。很多时候,能在1平米区域做到1000米深度,才是最大的赢家。有人肯定会说,干一行爱一行,都老掉牙了,那是60后、70后的逻辑,我们80后、90后撅着腚在一个破地方干一辈子,太特么窝囊了,就要频繁跳槽积累经验,经历人生,我的生命我做主,不爽了,就不干了,怕啥?超哥的观点是一份工作科学时长是3-5年,超过5年,如果不能再提升个人能力与格局,那就是靠忠诚度在这个企业立足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做下去。低于3年,往往很难形成较强的内外部的关系。做职人,最佳的路线是从一而终,在一个企业里从员工做到总经理,甚至最后自己做股东、做成公司的大老板。在职业期初阶段,可以通过跳槽不断的试错,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或公司,但不能成为长态,特别是到了35岁后。一旦频繁跳槽,就会慢慢的降低竞争优势,很多国内企业招聘时,还是很在乎职人的稳定性了,虽然你有才,但是企业不愿意成为你的工作驿站,做不几天,被你炒掉,招聘部门也不愿意背负“选人不力”的罪名。往往很多频繁跳槽者还不自知,在被拒绝后往往会去指责老板的为富不仁,目光短浅等等不是,“不是我没有才华,是你不会经营,不会用人”,人挪活,树挪死嘛等等自以为是的论调。不管你信不信,不管你多优秀,频繁跳槽者,在哪个企业,在哪个时代,都很难收到重用(超哥已经以身试法了,所以只能自己创业了)。不被重用,你自然很难得到高薪,更不谈什么个人价值了。职场里,一旦没有被利用的价值,只能呵呵的收着那份月薪3500元,连养家都困难的得过且过苟且人生了(也有可能连自己都养不活哦)。
3这几年,我们经历了一轮举国上下的创新创业热潮之后,确实涌现出了一群制造财富神话的人,但是走向胜利之门、赚的盆满钵满的毕竟是少数啊,因为大多数的创业者失败了,不仅仅失败了,还有的赔进去了以往家底。写这篇文章前,刚聊了一个北京的技术男,工作6年,做到BAT级企业的产品经理,赚了300万元,创业2年,融资1000万元,加上300万元,1300万赔进去后创业失败,现在重新上班(当然,他不愁没有高薪工作的)。这样的例子,在北上广深,很多。超哥不反对创业,如果一个职人到了一定程度,就应该独自运营一个项目或企业,毕竟生活就是要经历,哪怕头破血流,那也是人生的浪花啊。可是,细问一下,在创业之前,你是抱着拉来天使投资、大赚一票就撤人的急功近利,还是真正想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有价值事情的朴素善良的发心?创业的源点,决定了创业的终点,其实换句话说,就是你一窝蜂的跟上去,也一不留神的创业成功了,彩旗飘飘轰轰烈烈,疲惫不堪、透支健康、忽略家人,这真正是创业期初的理想状态吗??海水退去,露出礁石,当下,做大、做快未必就比做小、做慢好,我们已经有了BAT及360、乐视等大巨头,这个世界已经不缺大巨头了,我们缺一些小而美、长而久的精品、匠人,一个人就是一个品牌,不求面面俱到老幼皆宜,只求能有个固定的好口碑,一群认可你的用户,简简单单,细水长流,能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出一个一辈子都能生活、生存的事业,才有做头,才是当下创业的入口。有人说,互联网让世界更近了,让时间更快了,一夜暴富的机会很多啊,梦想还是要有的。当然要时刻保持梦想,这没错,但不能自欺欺人,以为做梦,梦想就真的可以实现了。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在我们这样的社会里,比你后台硬、才华高、颜值高、脸皮厚、自制力强、起得早的人比比皆是,很多机会和资源没有你的份,为啥?你是普通人呗,出身决定了很多因素,你我他一生能做到什么程度,能驾驭多少人的组织,能hold得住多少财富,能有什么样伴侣,在出生的那一刻算起,就注定了的!所以说,影视剧里的繁花与北上广的鼓噪,终究不是老百姓普通人的生活,无论是为他人工作,还是自己创业,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从一而终,独守初心,精益求精,才是我们的真实命运。别谈什么这个那个虚幻,干一行爱一行、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你就是最牛的!4我一个朋友,中医理疗师,41岁,他是毕业后做过8年外贸经理。6年前因为家人有病接触了中医理疗,没想到喜欢上了,越学越觉得中医的博大精深,经络推拿功效惊人。超哥近日因劳累去按摩,闲聊起来,我就问他孬好也是出过国、见过世面的新式人,怎么又学起来了中医这样的老古板呢?他慢条斯理的回复我,说他这辈子就做着一件事了,不仅能让他人远离病痛,也会让他自己的生命质量更健康更淡定,也会让亲友们得到更实际的关爱。其实,很难想象一个有学历、有经历的白领,会放下身价,从0开始、日夜兼程、挑灯夜战的从基础开始学习中医,用2年的时间跟师学习出徒,熟读《黄帝内经》《周易》等古籍,完成了初步的学习实践。4年前,他开了第一家门诊,积累口碑后,这4年已经在中医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疗模式与手法,门诊也从一个镇上搬到了一个准一线城市高档社区内,每天的问诊者络绎不绝,年收入也颇丰。很多所谓的困惑迷茫者,总是不停的问自己问别人,你说我应该做什么呢?我要不试试这个行业?我要不换换工作单位?超哥的观点,爱谈职场困惑、前途迷茫的职人,大多是好逸恶劳,总想速成,满脑子的一战成名、一夜暴富,总爱算计哪种方式最省力、最经济、最便捷?有没有好机会?有没有好路子?有没有好背景?如果没有了干一行爱一行的笃定,再好的职业规划都是空中楼阁,随时烟飘云散!超哥的职业规划的观点:喜欢了,就要全力去投入,用心去做,勤学苦练,别想着一年内搞定,把一件简单的事可放眼到3年,5年,甚至想那位中医理疗师一样,做一辈子,你那就豁然开朗了,就不会再困惑,再迷茫。你自己看得见方向了,才能定心、定性。5这段时间,超哥接触了一位单身的、在山东某三线城市生活工作的女候选人,83年的,学市场的,07年毕业后自己创业一年,08年加盟一个建设公司,从秘书开始做,目前是公司运营总监,相当于总经理。这8年,她的工作职责都在增加,她说不在乎加班,也在乎个人得失,加上确实有工作能力,往往情形是这样的:老板交办个工作,交给一个、办成一个,往往办的都很好,她的老板呢一看你这么负责能干,一遇到事情的时候,就第一个想到她,她又是办得很好,老板也是越来越信任她,她和老板磨合的就越来越好。公司的任务重、时间紧、情况急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她去做,这8年,她向后分管过市场、施工、采购,兼任分公司总经理、集团公司市场总监、多个项目总监等,都能使命必达。一年365天,她几乎没有休假日,每天都是早上6:45出门上班,晚上有时候11、12点回来,很少在家里吃饭,她说出了我也不敢相信:2015年就在家里吃过两次饭,还包括1次年夜饭。她目前年薪30多万元,还有一些红包。这个待遇在一个三线城市还算不错。当然,她也有现实的问题,她需要一点个人时间去谈婚论嫁,毕竟年龄到了,家里逼的紧啊,可是如果在现在单位,一旦工作了就惯性的忙起来了,根本无暇顾及个人问题。所以只有离职,才是最好的办法,虽然不舍。我问她,你如果离职,你期望的待遇怎样呢?她回答说如果在现在的城市,我希望持平,当然如果去北上广,希望能有年薪能到45万元。当然,我希望换个行业,比较做了这个行业很久,积累了很多客户和渠道,再做这个行业,很容易会涉及到与老东家的竞争,那样不好。当时,超哥没有说出口,今天想以这样的方式给她说下。妹子,你的年薪30万元不仅仅是因为你的才华,有一半是因为你的忠诚度,对工作的认真和不计个人得失的付出换来的。换了新行业,换了新单位,心态还要适当放低啊,忠诚度还得重新建立,高薪才能挣来。你若是真正的人才,如果遇到适合的offer,可先进入,完成一两件事情,交出优异的答卷再议薪资也不迟。在一个企业工作了8年,你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建立另一个工作的你,不急。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希望是的永不分离、从一而终,做一家百年老店,做一个绝世匠人,但绝不排斥职业调整与寻求新生,没有永恒的公司,只有永恒的利益嘛。转型期的困惑、焦虑都在所难免,还是前面提到的那句话,既然你看到了远方,就不要太在意那一秒的时间和一米的距离,且不可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的苟且,丢了远方的诗和惬意。总结来说,超哥对职业转型期的观点:抬头,慢跑,少要求,多去做,你若真盛开,清风自会来!这一段算是对超哥的职业规划观点一个补充说明,超哥不做偏执狂,工作抑或创业路漫漫,各人各色,不必纠结,亦不必盲从,过好你自己人生。6前段时间看过一篇阅读量10万+的微信爆文《有一种诚信,叫赊小鸡》,讲的是山东一些地区的80年代的农村,春夏之交,孵化场的职工肩挑车拉这一筐筐孵化的鸡苗,走上几十里地,溜街串乡的叫喊“赊小鸡了”,农村的妇女们就围着挑选鸡苗,记上帐,那户几只这户几只,有的户是文盲,都记不得自己的大号,就记个绰号。等到了秋天,农户的鸡下了蛋买了钱,就等着孵化场的人来结账,基本上从不欠账。如果孵化场的来了,家里没有钱,也会想办法去别的家借,不会让孵化场的人再跑第二次。这样的场景好像真的不存在了,没有收据的赊账?有合同的都想方设法的赖账了,更不用说扶不扶、救不救的。出现了货车翻车等,大家不抢光才怪呢。曾经朴素的农村,现在已经成为刁民的聚集。为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往往是因为对未来的恐惧,对事业的不自信,试想如果一个村庄衣食无忧,福利良好,没有私欲横行和中饱私囊,谁还会爱占这样的便宜呢?!听说美国超市叫好市多,他们除了价廉物美之外,还有特色叫无条件退货正常。有国人戏说在美国,可以一辈子不用花钱买东西,吃了一半的都可以退,穿了几个衣服可以退,用了2000公里的轮胎可以退。 所以,他们至今没有在中国开店。估计,他们来到中国开店,不用三天就得关门大吉!广州有个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1200bookshop,仅创办一年,就登上“17家全球最酷书店”榜单。创始人刘二囍曾经历时51天,徒步1200公里,完成了徒步环岛台湾的旅行。在这次徒步旅行中,他借宿过国小教室、教会,也被热情好客的台湾当地民众收留过夜,一路上收获的具有人情味的温情与感动,让他有了把这份温情传递下去的想法。这家书店设计和商业配套都足够有味道,是商务人士、文青的理想去处,在表面上,他的商业气息十足,就是一个赚钱的营生,但是晚上12点以后,流浪汉,无家可归的人士,耽误航班的出差客,穷游的背包客都可以免费在里面看书,免费淋浴,还有夜间的个人分享,这也是免费哦。慢慢的这里成了这座城市的不灭的灯塔,也成了很多名人广州之行的必备之选。听说,他们已经开了多家分店,个个生意火爆哦,貌似这个世界不会让付出真诚的人吃亏的!7赊小鸡折射的是一种朴素的商业伦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1200bookshop则反映是一种现世的生存观念:在任何程度的商业行为里,有了对感恩与关爱的追求,有了对生命的尊重,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实赊小鸡和1200bookshop,曾经离我们很近,现在缺离我们很远。什么是职业的本源?什么商业的本质?什么是什么是创业的意义?干一行爱一行和赊小鸡、1200bookshop,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回归职业、商业和创业的本源——远离浮躁、虚荣与恶,坚持专注、诚信与爱。经历过了,才值得能坚守一份本源的可贵与收获。未来已来,超哥和你一起探索本源!
相关文章!
太累,做回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岁 武汉年薪10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