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博茂亚太5号卫星卫星通讯总部在哪,公司是什么性质,在香港有上市吗

香港特别行政区卫星地图
香港概貌早在150多年前,香港被形容为「荒芜之地」。时至今日,香港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商贸中心,跻身世界大都会之列。香港除了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港外,可说是没有其他天然资源。香港能够成为一个生产力强、创意无尽的城市,关键在于本港拥有勤奋不懈、适应力强、教育程度高且富创业精神的工作人口。香港的工作人口约356万。香港受英国管治个半世纪后,在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香港保留现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归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香港总面积达1 104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一海之隔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62个离岛)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图 ] [ 香港与其邻近地区地图 ] 人口 2004年年中,香港人口约688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 380人。居于香港的外籍人士为数不少,共有约524 200人,人数最多的国籍首三位如下:菲律宾(129 760)、印尼(105 710)和美国(29 900)。语文 中英文同属香港的法定语文。政府机关、法律界、专业人士和商界均广泛使用英文。香港不乏受过良好教育且精通双语甚或三语(即英语、粤语和普通话)的专才,而对于在香港经营业务或与内地、台湾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这些专才更显重要。气候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区,但差不多有半年时间带有温带气候性质。冬季的温度可能跌至摄氏10度以下,夏季则回升至摄氏31度以上。雨量集中在4月至9月间,约占全年雨量的90%。 [ 香港天文台 ] 主要国际贸易中心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三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出口总值位列全球高位。全球服务中心在2004年,香港是全球第十大服务出口地。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民航、航运、旅游、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以及金融和银行服务。不少服务项目的收费都是全球最低廉的。跨国公司的业务基地逾3 800家国际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亚洲区总部或办事处,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批发、零售及进出口贸易、其他商用服务(例如会计、广告和法律服务)、银行和金融、制造业、运输及相关服务。自由贸易与自由市场 香港提倡兼奉行自由贸易 ─ 香港设有自由开放的投资制度;不设贸易屏障;对外来投资者一视同仁;资金自由流动;法治体制历史悠久;规章条文透明度高;以及税率低而明确。政府行政架构精简香港拥有一个架构精简而效率高超的政府。公司及个人课税率低,而且易于计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素以效率出众、透明度高兼处事公正见称。在工商业方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奉行确立已久的「尽量扶助、减少干预」政策,乐于支持工商业发展。货币制度香港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维持港元稳定。鉴于香港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系,这个目标的具体涵义就是维持港元对外价值的稳定,即维持1美元兑7.80港元的固定汇率。这个目标是通过联系汇率制度来实现。联汇制度自1983年10月开始实行。 法治香港的法律制度 深可信赖。这个制度以普通法为根基,历史悠久。香港市民和居港人士得享的权利与自由,建基于大公无私的法治体制、独立的司法制度、完善的法援制度,以及自由开放和发展蓬勃的新闻传播媒介。 机场香港是主要的国际和区域航空中心。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有航班飞往香港。现时,每周有大约4 000班定期客运航班及700班货运航班从香港飞往全球约130个城市。机场全面发展后,每年将可处理旅客8 700万人次和货物900万公吨。香港国际机场自2001年起连续五年获英国航空业意见调查机构Skytrax Research选为全球最佳机场。港口2004年,香港港口合共处理了2 200万个20长的标准货柜,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座落于葵涌和青衣的九个货柜码头,分别由五家营运商负责管理,总面积达270公顷,共设有24个泊位,临海地界总长8 530米。葵涌─青衣港池水深达15.5米,九个货柜码头每年可合共处理逾1 800万个20长标准货柜。在2004年抵港的远洋轮船及内河船只分别约有35 900艘次和189 520艘次,共处理货物约2.21亿公吨和运载旅客约2 140万人次。 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香港的独特之处,在于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利便营商的环境、法治体制、自由贸易及自由的资讯流通、公平开放的竞争、发展完备和庞大的金融网络、一流的交通及通讯基建、完善的支援服务,以及高教育水平的工作人口与高效率和精力充沛的企业家互相配合。此外,香港还有庞大的外汇储备、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以及低税率的简明税制。自由经济体系传统基金会公布的2005经济自由度指数,继续把香港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使香港连续第11年维持在评级的榜首。美国加图学院联同全球50多个经济学会,亦把香港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香港列为先进经济体系。其他有名的机构,例如世界经济论坛、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及经济学人情报组织,同样认为香港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营商地方之一。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把香港列为亚洲区内吸纳外来直接投资第二个表现最佳的经济体系。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香港经济在过去20年来增长超过一倍。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有4.8%的实质增长,表现超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越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经济体系的增长速度。香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本地生产总值亦是20年前的一倍余,相等于每年平均实质增加约3.6%,2004年的数字达23,684美元,比多个西方国家还要高,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经济政策香港一向以市场主导的经济政策着称。市场主导,就是政府不对经济或市场作任何指导性规划。政府相信投资者和企业家远比政府官员了解市场,而私人机构的活动也远比官方的经济蓝图更能带领香港走上繁荣之路。经济动力是维持本港的竞争力及为港人创造财富的关键。「尽量扶助、减少干预」政策政府极力主张「尽量扶助、减少干预」的政策。政府的主要功能是尽可能提供有利营商的条件,包括个人自由、法治、廉洁而高效率的公营部门和公平的商业竞争环境等基础「软件」,以及社会发展所需的土地和基础建设,例如学校、道路等「硬件」。政府另一重要责任,就是消除市场障碍,鼓励公平竞争。在证券、期货和银行业,以及电讯、资讯科技和广播等领域上,政府均致力开放市场,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政府派代表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论坛,并就航空服务等领域与其他国家/地区谈判和签署双边协定,以期在国际层面捍和促进香港的商业利益。审慎理财之道政府理财审慎,又维持低税率的简明税制,以鼓励工人生产和吸引企业家投资。法团利得税的税率为17.5%,薪俸税税率为16%,与其他国家的税率相比,两者均属偏低。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机构和市场紧密联系。政府的政策是维持和发展完善的法律架构、监管制度、基础设施及行政架构,为参与市场的人士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持金融及货币体系稳定,使香港能有效地与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竞争。香港地理环境优越,是连接北美洲与欧洲时差的桥梁,与内地和其他东南亚经济体系联系紧密,又与世界各地建立了良好的通讯网络,因此能够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此外,资金可以自由流入和流出本港,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金融市场香港金融市场的特色是资金流动性高。市场根据有效、具透明度而又符合国际标准的规例运作。香港的工作人口有一定教育水平,海外专业人士来港工作,也十分容易,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业在香港经营的国际金融机构数目相当多。截至2004年年底,香港共有133家持牌银行,其中121家为外资银行。在全球首100家银行中,有70家在港营业。此外,香港有75家外国银行的附属机构或相关公司以有限制牌照银行或接受存款公司形式经营。另有85家外国银行在香港设有代表办事处。香港银行的对外资产总值在全球名列高位。外汇市场香港的外汇市场发展完善,买卖活跃,在全球外汇市场中占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香港与海外其他外汇市场均有联系,因此可全日24小时与世界各地进行外汇买卖。根据国际结算银行在2004年进行的每三年一度全球调查,香港外汇市场的成交额在世界排行第六位。股票市场以资本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截至2005年3月底,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有1 096间,资本市值总额达65,714亿元(8,424亿美元)。香港股票市场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创业板是根据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模式而设立的第二板市场,于1999年开市,为新成立的公司,尤其从事高科技业务的公司,提供集资机会。截至2005年3月,共有205间公司在创业板上市,资本市值总额达653亿元(83.7亿美元)。根据2000年5月推行的试验计划,有七只主要的美国纳斯达克股份在香港交易所挂牌及买卖,使香港成为亚洲区内首个提供纳斯达克股份在亚洲时区买卖的城市。与内地的经济联系香港是进出中国内地经商和投资的大门。自内地在1978年实施经济改革及对外开放政策后,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与内地通商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在2004年,中港贸易占香港整体贸易总值的44%。内地也是香港转口货物的最主要来源地兼最大市场,香港有约90%的转口货物是来自内地或以内地为目的地。香港是内地的主要服务中心,特别是南中国,为内地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其他商业支援服务,例如银行和金融、保险、运输、会计和产品推广等。香港和内地的相互投资香港公司是内地最大的外来投资者,累积投资额超过2,450亿美元,占内地外来直接投资总值约五成。香港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最为密切。本港厂商在广东省雇用了约1 000万名工人。在2004年实施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及广东省和香港为加强经济合作而推行的政策措施,将有助进一步开拓内地和香港的商机。另一方面,内地也是香港经济主要的投资者。内地有2 000多家企业在香港经营业务,总投资额达2,200亿美元,是香港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者之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内地经济持续改革开放,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香港作为内地服务枢纽的角色将会日益重要。香港是进军内地市场的外国企业的贸易伙伴,同时亦提供各类商业支援服务,在这方面所担当的角色,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随越来越多内地企业有意对外拓展业务,香港也可扮演中介人的角色,以协助这些企业打入海外市场。中国的南大门香港是进入内地经商和旅游的大门。2004年,香港居民返回内地的次数约5 970万人次,外地旅客经香港进入内地的次数共362万人次。每日有126班客轮、约100班航机、超过400班列车及39 300架次的车辆穿梭香港和内地。 生活面貌  政府体制根据《基本法》,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归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行政长官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行政会议负责就重要决策向行政长官提供意见,其成员由行政长官委任。[ 行政长官 ]代议政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代议政制架构下,中央层面为立法会,负责制定法律、控制公共开支,以及监察行政机关的表现;地区层面则有18个区议会,分别就所属地区的政策推行事宜提供意见。立法会全部60位议员透过选举产生,议员任期为四年。第三届立法会选举于日举行。
全港18个区议会共有民选议员400位、当然议员27位、委任议员102位。区议员的任期为四年,生由日起生效。 行政架构政府在2002年推行主要官员问责制。在这制度下,政府的主要官员,包括三位司长(即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律政司司长)和11位局长,会就其政策范畴内的事宜,承担全部责任。所有主要官员均获委任为行政会议的成员,各自负责其政策范畴内的一切事宜,包括厘定政策目标和方针;构思、制定和推行政策;以及为政策的成效承担责任。 法律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建立在法治和司法独立的稳固基础上。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以普通法为根基,与内地的制度截然不同。司法机构香港一直保持优势,而且成就卓越,关键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制度是按普通法法制的基本原则运作。在这个原则下,司法机关完全独立,绝对不受制于行政和立法机关。无论纠纷是涉及个人、法人团体还是政府,法庭都会独立作出裁决。 [ 司法机构 ]终审法院终审法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的上诉法院。终审法院以首席法官为首,成员包括三位常任法官、八位非常任香港法官和九位来自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的非常任法官。聆讯和裁决上诉时,终审法院可按需要邀请一位非常任香港法官或一位来自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的非常任法官参加审判。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是司法机构的首长,由司法机构政务长协助处理司法机构的整体行政职务。就业人力是香港最宝贵的资源。政府的目标是确保香港拥有干劲十足、积极进取、适应力强且质素不断提升的工作人口,以提高本港经济的竞争力。劳工市场全港劳动人口约356万,其中男性占55.1%,女性占44.9%。大部分就业人口(85.6%)从事服务行业,其中从事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的占31.7%;运输、仓库及通讯业11.4%;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15.2%;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27.3%;从事制造业的只占5.1%。[ 劳工处 ]工资2004年,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的督导人员、技术人员、文员,以及各类非生产工人的平均月薪为11,549元(1,481美元)。制造业技工及操作工人的平均日薪为327元(42美元)。教育教育是公共开支中最大的项目之一,预算开支约占经常公共开支总额的五分之一。政府设有学生资助计划,确保学生不会因经济问题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 教育统筹局 ]九年免费教育香港提供九年免费普及基础教育。凡年龄介乎六至15岁的学生,均可免费入学。受公帑资助的学校的中三学生只要有志升学和具备适当能力,均可接受政府资助的中四教育或职业训练。在17至20岁组别的适龄学生中,57%有机会接受专上教育。资讯科技教育资讯科技教育旨在装备学生迎接资讯年代,使他们能成为终身学习者。首个资讯科技教育五年策略于1998年开始推行。根据首个五年策略所取得的成绩,政府在2004年7月开始实施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资讯科技教育新策略,加强社区对资讯科技教育持续发展的支援。下一个策略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资讯科技加强学习者和教师的能力,提升学校的电子领导能力,编制更多数码学习资源,改善学校的资讯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持续研究及发展,以及推动社区支援。高等教育香港有12间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包括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七间大学和一所师资培训学院;另外四所则是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树仁学院和珠海学院。 活力之都  旅游业香港被誉为最受旅客欢迎的城市之一,以旅客总人数计算,在全球排行第七位。2004年,乘搭海陆空交通工具来港的旅客达2 180万人次,当中以内地和台湾旅客居多。香港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城市,既保留传统的中国文化,又深受英国殖民地时代的影响,同时也是高科技的现代化城市。香港位处广东省沿岸,地方色彩异常浓厚。作为一个多姿多采的旅游胜地,香港为旅客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体验,除了林林总总的零售商店和各地佳肴美食,香港还有景色怡人的郊野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包括各具特色的宗教建筑,以及寺庙、围村、祠堂、殖民地建筑等法定古迹。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力提高香港作为旅游热点的吸引力,现正进行多项令人振奋的计划,包括湿地公园、通往大屿山天坛大佛的吊车系统,以及尖沙咀海滨长廊和赤柱海滨的美化工程。为使香港的夜景更璀璨,政府并计划将世界级多媒体灯光音乐汇演「幻彩咏香江」的范围,扩展至维港两岸超过30幢大厦。香港迪士尼乐园政府与华特迪士尼公司达成协议,在香港兴建世界级的国际主题公园、度假区/酒店,以及购物、饮食和娱乐中心,使香港这个国际旅游胜地踏进新纪元。迪士尼选择在香港(继东京、巴黎之后)兴建第三个海外国际主题公园,是对香港前途投下信心的一票。这项计划将会提供多项一流的康乐设施,令本港市民的生活更添姿采。香港迪士尼乐园位于大屿山,第一期占地126公顷,于2005年9月落成开放。出入境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然拥有施行出入境管制的自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对访客实施非常宽松的签证政策。目前,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可免签证来港旅游七至180日不等。 [ 入境事务处 ]不论专业人士或商人,香港都欢迎他们来港工作及投资。申请来港居住、工作或就读的人士,在抵港前必须取得签证或入境许可证。过境交通随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及社会联系日益密切,过境交通量在过去一年增加了一成。罗湖是目前唯一通往内地的铁路旅客过境通道,处理的客运量已接近饱和,平日约达245 700人次,在节日和周末更达396 500人次。罗湖过境通道的开放时间由上午六时三十分至午夜十二时。此外,每日有对开12班直通火车往来九龙至广东省多个城市,隔日亦有来回香港至北京、上海的直通火车服务。香港与内地之间现有三条跨境陆路通道,分别位于落马洲、沙头角及文锦渡,每日处理车辆逾39 300架次。2004年,开办过境旅游巴士服务的公司约有90家,来往香港与内地的过境旅游巴士约 2 600架次;每日经三条跨境陆路通道过境的旅客有118 200人次。此外,行走落马洲与深圳皇岗之间的穿梭巴士平均每日载客39 900人次。穿梭巴士提供通宵载客服务。位于九龙的中国客运码头和位于港岛的港澳客运码头均设有跨界渡轮服务,接载乘客前往内地20多个港口及澳门。2004年,前往内地及澳门的旅客分别约有710万人次和1 200万人次。香港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快速渡轮队,辅以喷射飞翼船和喷射双体船,为乘客提供服务。出入境交通以船只抵港和离港次数计算,香港港口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04年,抵港及离港船只共有约451 000艘次,接载的乘客数目约为2 140万人次。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2004年,经机场出入境的旅客共有3 630万人次,出入境航机数目达237 308班。康乐文化康乐文化为本港市民提供丰富的生活。政府的目标是缔造理想的环境,鼓励自由创作,促进艺术多元化发展,让体育成绩更加超卓,使康乐活动更为普及。 [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文化康乐活动香港主办各类型的文化康乐活动,计有香港艺术节、香港国际电影节、国际综艺合家欢、专题艺术节、香港花卉展览及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庆祝活动。体育竞赛为推动香港成为亚洲盛事之都,香港持续举办多类型的体育竞赛。在香港举行的体育竞赛主要有每年的七人榄球赛、六人木球赛、国际赛马、醒狮邀请赛、排球挑战赛,以及网球、壁球、高尔夫球、单车、羽毛球、保龄球、田径、足球和草地滚球赛。表演场地香港有大小不同的表演场地,规模最大的是香港体育馆,可容纳12 500名观众,及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可容纳2 000名观众;各社区文娱中心每个可容纳450名观众。博物馆香港有多所博物馆和艺术馆,印证香港融汇中西古今的优良传统。各馆除展出具有收藏价值的近代文物珍品,还有一些价值连城、珍贵稀有的中国古代文物瑰宝,以突显香港和内地相同的文化背景。香港科学馆的展品多属互动形式;香港太空馆放映阔银幕的全天域电影及天象节目;香港艺术馆蕴藏中国古代艺术精萃;茶具博物馆陈设茶具珍品,让我们重温华夏文化的茶艺,认识中国茶道的发展史及价值。郊野公园郊野公园为香港增添宝贵的绿化地带,深受爱好远足和大自然的人士欢迎。香港有23个郊野公园和15个特别地区,占地共41 582公顷,所在地包括景色怡人的山岗、林地、水塘,岛屿、迂回曲折的海岸线、沼泽和高地。所有郊野公园和特别地区均受到悉心保护,以确保自然生态得到存护,旅游和户外康乐活动、郊野教育工作及科学研究得以进行。另外还有四个海岸公园和一个海洋保护区,面积共2 430公顷,地处沿岸景色优美的地区、海域和重要的生态栖息地。国际湿地公园米埔沼泽区是香港最重要的野生生物保护区之一。根据《拉姆沙协定》,米埔沼泽区被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特别是作为水禽栖地的湿地」。该处的泥滩、鱼塘、沼泽和矮红树林占地约1 500公顷,为野生生物(特别是候鸟和留鸟)提供大片栖息地。据观察所得,在米埔沼泽区内栖息的鸟类约有300种,当中约120种是本港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传统节庆中国历法有五个主要节日,最重要的是农历新年。正月初,亲友互相拜年送礼,小朋友更获派「红封包」。端阳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时值初夏,人们赛龙舟、吃粽子。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人们互相馈赠月饼、美酒和鲜果。冰轮高揭,家家踏月,男女老幼到公园和郊外燃点彩灯,尽庆而返。暮春的清明节和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不少市民在重阳登山,纪念登高避灾的古人。 拓展未来  二十一世纪初,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进行了一项有关香港长远发展策略的检讨。这项检讨是继策略发展委员会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后作出的,目的是为配合回归后的转变和充分把握因此带来的机遇,并为迎接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以知识为本经济体系带来的种种挑战,积极作好准备。委员会提出了一个策略大纲,指出香港应如何部署,以实现成为中国主要城市和亚洲国际都会的目标。 [ 香港品牌形象 ] 数码世纪的亚洲数码之都香港已积极作好准备,要成为东亚地区的创新科技中心 ─ 数码之都。政府正推展多项工作,以达至上述目标和充分把握资讯革命带来的众多良机。数码港数码港是香港的资讯科技旗舰,这个划时代项目耗资158亿港元(20亿美元),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资拥有,并由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管理。数码港创造的互动环境,将汇聚过百家本地和海外的资讯科技公司以及过万名资讯科技界的专才,其枢纽角色有助促进本地以至区内资讯科技行业的发展,尤其是资讯科技应用、资讯服务和多媒体内容创作。数码港亦会向社会大众提供资讯科技教育。数码港标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致力促使香港发展成为区内步步领先的数码城市。数码港位于港岛南区钢湾,占地24公顷,工程在年间分期完成后,将提供95 000平方米的「智慧型」办公室大楼用地。科学园科学园汇聚和培育专门从事应用研究发展的世界级科技人才。科学园按组群概念发展,四个组群包括电子、资讯科技及电讯、生物科技和精密工程。科学园第一期已于2002年6月用,第二期预计在2007年完成。二十一世纪基础建设香港能够继续成为亚洲区内首屈一指的商贸、金融和旅游中心,关键在于本港拥有效率高且深可信赖的基础建设。发展基建不但可以满足因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同时也可支援本港经济和贸易的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基本工程项目方面继续作出钜额投资,现计划于未来数年,每年平均耗用290亿元(37亿美元)进行基本工程计划下的工程项目。铁路发展九广西铁、东铁尖沙咀支线及大围至马鞍山铁路已于年间陆续通车。另有两条新铁路将会在年间完成。迪士尼线连接欣澳与位于大屿山的香港迪士尼乐园,为配合迪士尼主题公园开幕,该铁路线已在2005年8月完成。一条新的铁路旅客过境通道将会连接落马洲至深圳皇岗,工程预计在2007年年中完成。《铁路发展策略2000》为香港直至2016年左右的铁路网络扩建勾划出蓝图。该策略建议本港兴建多五条客运铁路线,所涉及的总投资额约为1,000亿元,其中九龙南线及沙田至中环线的规划工作正积极进行,该两项工程的总成本估计约为380亿元。至于把现有港岛线由上环站伸延至坚尼地城的计划,政府最近要求地铁有限公司就有关工程事宜作进一步规划;该铁路延线将设西营盘及大学两个中途站。新铁路线完成后,香港铁路网络的总长度将会增加至超过250公里,而铁路在本港公共交通运输所占的比重亦会由30%增加至约40%。新市区发展西九龙填海计划已于2003年完成,并提供了332公顷土地,为大约192 000人提供居所,另提供70公顷作为避风塘之用。在西九龙填海区南端,一幅占地约40公顷的土地已规划为西九龙文娱艺术区之用。政府的规划意向,是把这片土地发展为一个形象鲜明及融合文娱艺术与商业用途的地区,并提供公众休憩用地,以及发展所需的政府、团体或社区设施。道路工程计划新的策略性道路不但有助纾缓市区道路挤塞的情况,而且将成为贯穿新界和通往边界的重要新通道。主要的道路工程计划计有深港西部通道、后海湾干线,以及包括昂船洲大桥的八号干线。昂船洲大桥全长1 596米,主跨距长1 018米,建成后将会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斜拉桥之一,亦是本港首座位处市区环境的长跨距吊桥,届时在香港岛和九龙半岛都可以望到这座雄伟的建设。昂船洲大桥是八号干线青衣至沙田段的重要部分。当工程在2008年完成后,香港将增添一条东西行的主要干道,把新界东部与机场连接起来,方便车辆直接前往葵涌的八号及九号货柜码头。深港西部通道香港段是一条横跨后海湾的双程三线分隔车道,全长3.5公里,由香港新界西北部伸延至深港边界。工程竣工后,深港西部通道作为第四条跨境行车通道,不但可纾缓现有三条跨境通道接近饱和的交通情况,更可应付日后的交通需求。这亦有助促进本港与华南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金融、物流和旅游业方面;以及加强本港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枢纽的地位。 便览人口:688万整体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 380人面积:1 104平方公里香港岛 81平方公里 九龙 47平方公里 新界 748平方公里 离岛 228平方公里 天气每年平均雨量2 214.3毫米最高气温摄氏36.1度(日和 日)最低气温摄氏0.0度(日)最高风速香港天文台录得每小时259公里;大老山录得每小时284公里(日台风温黛袭港期间)房屋31.2%的人口居于公营房屋单位,包括707 600个租住公屋单位和350 300个资助自置居所单位交通运输道路全港道路共长1 944公里,领有牌照的车辆有532 872部,即平均每公里道路约有274辆车行驶桥梁青马大桥(主跨距长1 377米)─ 全球最长兼有公路和铁路的吊桥汲水门桥(主跨距长430米)─ 兼有公路和铁路的斜拉式设计桥梁汀九桥(两主跨距总长923米)─ 斜拉式设计道路桥梁空运航机237 308班次;乘客3 630万人次;航空货物309万公吨海运抵港远洋船只35 900航次;离港船只35 470航次;港口货物吞吐量2.209亿公吨货柜吞吐量2 198万个20长标准货柜单位国籍华裔占大多数 95%持外国护照人数 524 200就业总就业人数:329万主要行业 雇员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百分率 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及酒店业 32% 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 27% 金融、保险、地产及商用服务业 15% 运输、仓库及通讯业 11% 建造业 8% 制造业 5% 平均工资 每月10,470元 (所有选定行业)
(2004年12月) 常用联络资料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中国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71号邮编100009电话:(86-10)- 传真:(86-10)-电邮地址:bjohksar@bjo-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中国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中国广州市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71楼7101室邮编510613电话:(86) 20  传真:(86) 20 电邮地址:general@gdeto.gov.hk亚太区新加坡香港驻新加坡经济贸易办事处#34-01, Suntec Tower 29 Temasek Boulevard Singapore 038989电话:(65)  传真:(65) 电邮地址:hketo_sin@hketosin.gov.hk悉尼香港驻悉尼经济贸易办事处Level 1, Hong Kong House80 Druitt StreetSydney, NSW 2000Australia电话:(61) 2  传真:(61) 2 电邮地址:enquiry@hketosydney.gov.hk东京香港驻东京经济贸易办事处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 Building30-1 Sanban-ChoChiyoda-kuTokyo 102-0075Japan电话:(81) 3  传真:(81) 3 电邮地址:tokyo_enquiry@hketotyo.gov.hk欧洲布鲁塞尔香港驻布鲁塞尔经济贸易办事处Rue d"Arlon 1181040 BrusselsBelgium电话:(32) 2 775 0088 传真:(32) 2 770 0980电邮地址:general@hongkong-eu.org日内瓦香港驻日内瓦经济贸易办事处5 Alle David-Morse1211 Geneva 20Switzerland电话:(41) 22 730 1300 传真:(41) 22 730 1304电邮地址:hketo@hketogeneva.gov.hk伦敦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6 Grafton StreetLondon W1S 4EQUK电话:(44) 207 499 9821 传真:(44) 207 495 5033电邮地址:general@hketolondon.gov.hk北美洲纽约香港驻纽约经济贸易办事处115 East 54th StreetNew York, NY 10022USA电话:(1) 212 752 3320 传真:(1) 212 752 3395电邮地址:hketony@hketony.gov.hk三藩市香港驻三藩市经济贸易办事处130 Montgomery StreetSan Francisco, CA 94104USA电话:(1) 415 835 9300 传真:(1) 415 421 0646电邮地址:hketosf@hketosf.gov.hk华盛顿香港驻华盛顿经济贸易办事处1520, 18th Street NWWashington, DC 20036USA电话:(1) 202 331 8947 传真:(1) 202 331 8958电邮地址:hketo@hketowashington.gov.hk多伦多香港驻多伦多经济贸易办事处174 St George StreetToronto, Ontario M5R 2M7, Canada电话:(1) 416 924 5544 传真:(1) 416 924 3599电邮地址:info@hketotoronto.gov.hk 修订日期 : 2006年4月
官方网站:  
“”,& 2006-, Some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太5号卫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