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新趋势

浅议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_一扇门电商集团官网
当前位置: > >
浅议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if(parseInt($('#content').css('font-size'))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之大超乎想象,以惊人的速度和庞大的规模汇聚财富,也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改变着传统产业。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用了43年达到市值27亿美元;而阿里巴巴从18人的小公司到市值2300亿美元,只用了14年;唯品会从0到120亿美元,只用了6年;同时,中关村电子卖场从国内最大的消费电子集散中心到撤台关门,只用了5年时间。实体书店从街边的鳞次栉比,到关店1万多家,只用了3年时间。  千帆竞渡、万马奔腾,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浪潮的引领者,发展趋势不可阻挡。2016年全国电子商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呈现出许多新的亮点:实物电商大局已定,共享经济强势崛起,电商法即将出台,跨境电商,移动电商,微商等,电子商务发展方向日趋明朗。  2016年电商发展十个新趋势  趋势一、实物电商大局已定,生鲜和服务电商成为竞争焦点  电子商务的品类发展基本遵循着从标准化商品向非标准化商品的发展路径。像早期的图书、3C,发展到现在的服装、食品等。此类比较标准化的商品电子商务化的程度已经比较高,而且都集中在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和专业垂直类平台。小平台、小商家进入门槛比较高,想要再造一个阿里巴巴是天方夜谭。而一些非标准化、个性化的产品,特别是生鲜、农副产品,市场潜力很大,是电子商务的蓝海。生活服务类的电子商务像网上订餐、网上约车等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趋势二、共享经济强势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发展范式  共享经济是指人们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把闲置资源提供给他人使用,并从中获得报酬的一种经济活动。像滴滴出行、人人快递、蚂蚁短租等,它们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迅速普及。滴滴出行平台上活跃着3亿乘客和超过1000万注册司机;空中民宿在全球190个国家34,000多个城市提供了6,000多万个独一无二的客房,远远超过了万豪、希尔顿等经营多年的全球连锁酒店集团。可以说共享经济是目前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之一,但其快速发展与当前政府监管层面存在矛盾,发展仍需政策层面的突破。  趋势三、跨境电商曲折中成长,带领中国电子商务走向世界  2016年,全球贸易走到贸易保护与贸易自由的岔路口,中国提出的e-WTP(电子WTO游戏规则)被写入G20公报,阿里巴巴正呼吁全世界建立e-WTP平台,在24小时通关、税收优惠等层面支持中小企业贸易。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继续以30%的增长率发展,在贸易保护抬头的背景下,为中国经济提供崭新的机遇。但2016年4月,国家出台跨境电商新政,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税收和监管进行了规范,企业对政策反响比较大,随后相关部门又宣布部分监管政策延期一年实施,政策出现反复。目前相关政策仍需双向互动协商调整。  趋势四、移动电子商务高歌猛进,占比超过PC端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端的网购交易额已经超越PC端。2016年“双十一”期间,天猫无线交易额占比达到81.87%。餐饮外卖、网络约车、在线旅游等细分行业具有很强的移动应用场景,移动端占比远高于传统的网络零售,已率先进入移动时代。  趋势五、微商迅速兴起,在领域应用广泛  通过微信开展电商销售迅速兴起,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一大创新。由于其“低门槛、零准入成本”、“熟人经济”、“口碑营销”等特点,在创业创新、农村电商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效果。特别是在电商尚未完全普及的农村,居民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将家里的好东西、土特产销售到全国各地,微商在农村拥有广阔的市场。  趋势六、自媒体平台一片红火,网红经济迎来热潮  2016年直播平台成为最火爆的自媒体形式,开创“网红经济元年”。Papi酱作为2016年着名网红,于3月获得1200万元人民币投资。电子商务作为变现的重要方式,与网红经济紧密结合,网红卖服装、卖面膜、卖化妆品等销售手段层出不穷,几乎成为电商促销活动的标配。  趋势七、电子商务消费升级,品牌化发展隐然成势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应对日益严重的网上假冒伪劣的过程中,电子商务发展出品牌化这一新方向。2016年,阿里巴巴与国家工商总局合作,在互联网平台上联合打假;京东品牌化战略深化,携手品牌厂商力争打造8家100亿规模的品牌。  趋势八、“双十一”走向世界,年度电商大促成为全球常态  2016年,天猫“双十一”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当天交易额超1207亿元。当前,中国的“双十一”、美国的“网购星期一”已经成为全球最着名的两个电商促销节日,印度有10-11月排灯节电商促销,韩国有“K-SaleDay”等,年度大促已成为各国电商常态。  趋势九、二维码支付大普及,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016年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二维码支付年。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已经普及至二线城市,各大商超普遍可以应用微信和支付宝进行支付。大家平时出门可以不用带钱包,带着手机基本就可以解决日常所需。  趋势十、电子商务法即将出台,法律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召开,首次审议《中国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电子商务法有望在2017年出台。电子商务法的出台将对规范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解决政府对电子商务难以监管的问题提供依据。留给电子商务野蛮生长的时间已经不多,电子商务将逐步规范并纳入政府监管。
Copyright (C) 2016. www.hzesm.net
版权所有:杭州一扇门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作者:严建洲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之大超乎想象,以惊人的速度和庞大的规模汇聚财富,也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改变着传统产业。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用了43年达到市值27亿美元;而阿里巴巴从18人的小公司到市值2300亿美元,只用了14年;唯品会从0到120亿美元,只用了6年;同时,中关村电子卖场从国内最大的消费电子集散中心到撤台关门,只用了5年时间。实体书店从街边的鳞次栉比,到关店1万多家,只用了3年时间。千帆竞渡、万马奔腾,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浪潮的引领者,发展趋势不可阻挡。2016年全国电子商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呈现出许多新的亮点:实物电商大局已定,共享经济强势崛起,电商法即将出台,跨境电商,移动电商,微商等,电子商务发展方向日趋明朗。2016年电商发展十个新趋势趋势一实物电商大局已定,生鲜和服务电商成为竞争焦点电子商务的品类发展基本遵循着从标准化商品向非标准化商品的发展路径。像早期的图书、3C,发展到现在的服装、食品等。此类比较标准化的商品电子商务化的程度已经比较高,而且都集中在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和专业垂直类平台。小平台、小商家进入门槛比较高,想要再造一个阿里巴巴是天方夜谭。而一些非标准化、个性化的产品,特别是生鲜、农副产品,市场潜力很大,是电子商务的蓝海。生活服务类的电子商务像网上订餐、网上约车等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趋势二共享经济强势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发展范式共享经济是指人们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把闲置资源提供给他人使用,并从中获得报酬的一种经济活动。像滴滴出行、人人快递、蚂蚁短租等,它们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迅速普及。滴滴出行平台上活跃着3亿乘客和超过1000万注册司机;空中民宿在全球190个国家34,000多个城市提供了6,000多万个独一无二的客房,远远超过了万豪、希尔顿等经营多年的全球连锁酒店集团。可以说共享经济是目前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之一,但其快速发展与当前政府监管层面存在矛盾,发展仍需政策层面的突破。趋势三跨境电商曲折中成长,带领中国电子商务走向世界2016年,全球贸易走到贸易保护与贸易自由的岔路口,中国提出的e-WTP(电子WTO游戏规则)被写入G20公报,阿里巴巴正呼吁全世界建立e-WTP平台,在24小时通关、税收优惠等层面支持中小企业贸易。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继续以30%的增长率发展,在贸易保护抬头的背景下,为中国经济提供崭新的机遇。但2016年4月,国家出台跨境电商新政,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税收和监管进行了规范,企业对政策反响比较大,随后相关部门又宣布部分监管政策延期一年实施,政策出现反复。目前相关政策仍需双向互动协商调整。趋势四移动电子商务高歌猛进,占比超过PC端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端的网购交易额已经超越PC端。2016年“双十一”期间,天猫无线交易额占比达到81.87%。餐饮外卖、网络约车、在线旅游等细分行业具有很强的移动应用场景,移动端占比远高于传统的网络零售,已率先进入移动时代。趋势五微商迅速兴起,在农村电商领域应用广泛通过微信开展电商销售迅速兴起,成为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一大创新。由于其“低门槛、零准入成本”、“熟人经济”、“口碑营销”等特点,在创业创新、农村电商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效果。特别是在电商尚未完全普及的农村,居民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将家里的好东西、土特产销售到全国各地,微商在农村拥有广阔的市场。趋势六自媒体平台一片红火,网红经济迎来热潮2016年直播平台成为最火爆的自媒体形式,开创“网红经济元年”。Papi酱作为2016年著名网红,于3月获得1200万元人民币投资。电子商务作为变现的重要方式,与网红经济紧密结合,网红卖服装、卖面膜、卖化妆品等销售手段层出不穷,几乎成为电商促销活动的标配。趋势七电子商务消费升级,品牌化发展隐然成势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应对日益严重的网上假冒伪劣的过程中,电子商务发展出品牌化这一新方向。2016年,阿里巴巴与国家工商总局合作,在互联网平台上联合打假;京东品牌化战略深化,携手品牌厂商力争打造8家100亿规模的品牌。趋势八“双十一”走向世界,年度电商大促成为全球常态2016年,天猫“双十一”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当天交易额超1207亿元,相当于广西2个月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当前,中国的“双十一”、美国的“网购星期一”已经成为全球最著名的两个电商促销节日,印度有10-11月排灯节电商促销,韩国有“K-SaleDay”等,年度大促已成为各国电商常态。趋势九二维码支付大普及,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016年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二维码支付年。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已经普及至二线城市,各大商超普遍可以应用微信和支付宝进行支付。大家平时出门可以不用带钱包,带着手机基本就可以解决日常所需。趋势十电子商务法即将出台,法律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召开,首次审议《中国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电子商务法有望在2017年出台。电子商务法的出台将对规范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解决政府对电子商务难以监管的问题提供依据。留给电子商务野蛮生长的时间已经不多,电子商务将逐步规范并纳入政府监管。广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在经济投资拉动效果弱、外贸需求难振的现状下,电子商务拉动的消费和内需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2016年广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180亿元,同比增长39.8%,在政策顶层设计、中国—东盟信息港、跨境电商、农村电商、招商引资、示范创建、公共服务、氛围营造、创业创新等9个方面取得明显突破。2017年预计广西电子商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交易额将超7000亿元。广西电子商务发展面临很多机遇。一是国家和广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二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开放发展下,广西依托区位优势,中国—东盟信息港全面启动建设,跨境电商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东兴、凭祥、龙州等依托边境优势,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三是电子商务的渠道逐步从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目前广西电子商务进农村网点超1千个,有23个县列入电商进农村全国综合示范县。四是通过开展“电商入桂”,浙江传化集团、北京至简云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聚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万环球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一达通”等一批电子商务企业落户广西发展。五是举办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峰会、广西“壮族三月三”电商节、“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广西电子商务创业大赛等活动,电子商务发展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广西发展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潜力巨大,但广西电子商务发展仍存在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政府管理人员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认识有限,大多数企业互联网竞争意识薄弱,仍把竞争焦点定位于实体市场。二是缺少有实力的企业主体。我区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比较弱小,特别是缺少代运营、销售推广、品牌打造、美工等电商服务企业。三是广西物流配送体系有待完善。跨境物流通道还不够便捷,物流配送周期长,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能力的欠缺严重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四是电子商务交易额结构单一。目前,我区大宗商品网上交易额占电子商务交易总额70%以上,由于大宗商品交易额相对稳定,平台期现象显著,增长乏力,风险集中。五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足。目前我区电子商务人才紧缺,特别是领军型、统筹型、创新型人才由于北上广深的虹吸效应,非常缺乏,绝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存在人才招聘压力。对广西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在流通领域发展的重要性,收窄流通“逆差”“逆差”是对外贸易中的概念,指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一国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健康程度息息相关。在传统的国内流通中,由于商贸流通企业一定是本地化的,A省企业的产品要进入B省的市场,必定要通过B省的商贸流通企业进行销售,于是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一部分税收都会留在B省。但当电子商务出现之后,取消了中间环节,改变了原有的格局,A省企业的产品可以直接销售到B省消费者手中,税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都留在了A省。于是A省的产品多、销售好,B省就会买A省的产品多,卖给A省的产品少,就形成了“逆差”。目前电商的“逆差”在广西是比较明显的,这与广西电商企业弱小、网上产品缺乏、人才物流发展滞后的现状紧密关联。2014年,广西进出的包裹比例是2.32∶1;2015年,这个比例达到2.72∶1,在网络上广西买入和卖出的金额比例大概达到4∶1。相比于发达地区,广西网上销售的产品少、附加值低。消费者在网上自主选择商品并不受地域限制,如果不大力发展本土电子商务,对区内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的冲击还会进一步加大。形成“逆差”问题的核心并不是电商的冲击,而是区内传统的商贸流通企业和商品已经不能适应消费者网络购买的需求,本土传统企业如果不转型就会被区外的电商企业所取代。在广西党委、政府启动实施“电商广西、电商东盟”工程两年后,广西已经培育了一批本土电商企业,特别是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成长迅速。2016年广西进出的包裹比例已经减小到2.43∶1,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广西电商的“逆差”正在收窄。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广西电商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广西可以上网销售的工业产品较少,但农特产品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是广西发展电子商务、培育网络品牌的重要着力点。2016年,百色芒果、钦州荔枝、富川脐橙一触网销售,便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孵化了一批“壮乡河谷”、“桔乡里”、“橘小姐”等网络知名品牌。百色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芒果的店铺达3700多家,2016年网络销售芒果7.4万吨,占全年销量的22.6%,直接带动1万多人就业。同时,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有政策、资金等一系列支持。下一步,建议广西依托农村电商的发展浪潮,整合资源,凝心聚力,推动“八桂名品、网销全国”,孵化一批农村电商企业,打造一批广西特色网络销售品牌。把电商扶贫作为广西电子商务发展的凸出亮点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兼具贫困地区广阔、特色物产丰富的特点,虽然电商发展落后,但通过电商助力扶贫攻坚的潜力确是发达地区不具备的。2016年国家16个部委专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指导全国利用电子商务促进精准扶贫。同年,广西商务厅联合广西党委组织部等单位开展“党旗领航?电商扶贫”行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建议继续将“电商扶贫”作为广西电商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来抓,利用电子商务无时空边界的优势,销售贫困户原生态的特产、“土货”,快速精准地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创业致富,打造“电商扶贫”广西模式,提供“电商扶贫”广西经验。把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广西电商发展的突破点东盟人口6.3亿,GDP2.4万亿美元,是一个有活力、有潜力、充满商机的大市场,目前电子商务份额还不足1%,是一片未开发的“蓝海”。广西拥有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广西发展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潜力巨大、优势明显。但由于全国跨境电商还在摸索中前行,广西跨境电商仍然处于刚起步的状态。各部门的监管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需求,而且往往陷入“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悖论怪圈:跨境电商没有一定的体量,缺乏需求去降低物流、监管等成本;但没有完善的物流、监管环境,跨境电商企业又不会到广西落户。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是要开展“电商入桂”,引进大的跨境电商企业,通过大企业大项目来推动政府监管、物流等各项配套政策设施的完善。对于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用好“拿来主义”与传统工业企业不同,像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子商务企业都是轻资产企业,总部在杭州、北京一样可以辐射全国。一方面,想让他们到广西设立子公司,把税收留在本地的想法很难符合企业的实际;另一方面,培养本土的阿里巴巴、京东已经不太现实。所以,建议针对阿里、京东等这样的大平台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积极争取大平台的流量、推广、仓储等资源向广西倾斜,努力培养本土的服务商、网商,提供代运营、销售推广、品牌打造、美工等电商服务,营造完善的本土电商生态体系。降低广西物流成本,消除成本“高地”物流和人才,是电商企业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广西地处祖国边陲,物流成本初步估算较广东平均要高15%—30%以上,是制约电商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重庆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对物流、仓储企业补贴,降低电商物流成本30%以上。建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整合资源,前方百计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依托“电商进农村”示范工程,推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电商“工业品”从县物流中心到村民、“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仓储的,两个“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海纳百川”的心态,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电子商务更新迭代迅速,淘宝、微商、网红,新业态、新模式目不暇接。广西电子商务发展既要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发展基础,练好“内功”,也要抓住时代脉搏,出“奇招”。2016年,广西开展了“我为家乡代言”活动,结合了特产、电商、电视、网红等资源,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下一步,生鲜共享经济、跨境、微商、网红等发展趋势异彩纷呈,广西要以“海纳百川”的心态,鼓励各种业态融合发展,抢占电子商务发展先机。(作者单位:广西商务厅)
(编辑:中国商务新闻网
第C3版 广西商务
本文所在版面2015年电商行业发展的14个趋势
自1990年电子商务诞生直到2014年的全民电商时代,电子商务作为新兴行业快速发展至成熟稳定期。由时间来推断,2015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年,既是对上一阶段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成绩的一个考核年,同时也是对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前瞻年。在此期间,电商线上线下的O2O融合与冲突初露端倪,物流大战爆发后的衍生价值开始显现,价格战开始偃旗息鼓&&这意味着电商在格局和模式上会发生转变。下面我们就从用户、业务模式、市场拓展、产品服务、品牌及营销等方面来对2015年电商的十大趋势做一次总结与预测。
1、电商下沉战略势在必行
在一线城市,各种形式的电商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加之物流以及网络的发达,&网购&俨然已成为一线城市的居民最为热衷的生活方式,而相对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再到乡镇农村还有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待挖掘,而且在二三线城市从事电商行业的公司比较紧缺,其中还有假货泛滥、产品监管有漏洞等不健全的发展因素制约着二三线城市电商业务的发展。但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的跟进,二三线城市居民消费观的转变,电商下沉也&水到渠成&。阿里、京东争相下乡刷墙推广其电商业务,京东帮服务站和淘宝村的模式出现,各大物流公司逐渐扩大派送范围,这些也都为电商下沉铺好了路。由于农村地广人稀,农村电商必然走向本地化,如何调用第三方厂商服务资源和社会化维修、销售资源,会是2015年电商的角力点。
2、电商格局的双寡头加剧
从体量上看,阿里与京东分别引领平台和B2C自营领域,当当、1号店、苏宁等被甩开的距离较远。品类上,京东在3C家电领域依然占据优势,但在服装、百货等方面尚处于破冰期,2015年能否突破是一个看点,相比,天猫、淘宝等生态改善会是明年重点,消费者需求变化会加速阿里的自我变革。但有一点是确认的,京东与天猫的双驾马车局面会进一步巩固,双寡头很难撼动,苏宁、1号店等的距离会继续拉大。
3、基础服务再成行业竞争焦点
在经历了价格战、电商&造节&等等发展阶段之后,国内电商通过早期粗放式的抢夺用户开始到如今修炼内功,逐渐转变为精细化的发展模式。精细化后,例如物流、售后这些直接决定品牌美誉度以及用户黏性的环节,变得尤其重要。而且目前国内电商品牌林立,各类综合性百货电商以及垂直电商都是八仙过海,各有各招,不过在价格这方面可做的文章并不多,同时在基础服务方面,遭到消费者最多的诟病,虽然自电商诞生起,服务便是主打牌,但是消费者不满意,这就意味消费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新的竞争点就出现了。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实本质上消费者要求的就是一个快速响应的服务机制,这在物流以及售后换修等方面体现尤其明显。
4、产业群互联网化催生更多垂直电商
互联化帮助各产业链缩减了其中一部分环节,甚至是促进了上游和终端的直接连接,削减了中间成本。生鲜电商就是非常不错的例子并颇具潜力,种植商可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面对用户,用户可以通过电商平台了解生鲜产品的生长过程,买到更为放心的食品。民以食为天,这是人类最大的需求,但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产销不平衡造成经济损失的例子,某地的农副产品因交通、天气等因素导致滞销,但同时另外一个地方却因为产量降低导致价格上涨。此时如果电商平台将生鲜产业链串联起来,促进这种不平衡的改善,十分有意义。或许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某电商开始圈地种菜了。
5、电商碎片化模式让物联网成为电商流量新入口
2015年移动电商将更加成熟,支付更便利,尤其是随着O2O模式的落地,以及移动端交互体验的增强,移动电商版图将进一步扩张,并有望超越PC端占到60%以上的份额。另外,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涌现,电商将从除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外更多平台获取新的流量,碎片化购物模式的形成更推动了物联网成为电商流量新入口的大趋势。
6、物流价值不只是快慢
物流对电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2014年围绕着物流上的竞争大幕拉开,京东自建物流延伸出了极速达、3小时达、移动自提车等个性化物流服务,苏宁、当当等也纷纷加码物流建设,开启了新一轮的对抗战。2015年物流军备竞赛的优劣势将充分暴露出来,并影响到用户网购的选择决策,&无物流,不电商&会成为铁律。而且在明年,物流价值不仅是快、慢,以物流为杠杆延伸出来的供应链、服务、营销等增值服务和价值也会凸显,尤其是在四六线县乡级市场,物流会成为桥头堡,缺失的玩家会丧失机会。
7、电商向上游侵袭会成为常态
电商行业一直以&出货&为主,但随着综合性电商平台在用户、流量上的优势,以及对网购行为、偏好、购买、支付等大数据的应用,2015年,电商向上游侵袭会成为新常态,C2B的按用户需求定制和众筹等模式将形成规模,进而传递到柔性制造、设计、供应链等环节,这也会带来一个2015年电商市场上的突出现象,电商与上游厂商的联盟与合作会越来越频繁,合作深度将涉及到品牌、大数据、物流、供应链、互联网金融、智能设备等各个层面,电商的角色和重要性都会发生根本性转变。
8、O2O线上线下对垒,多方合作平台化趋势明显
在谈到电商未来趋势的时候,很难不提O2O,但O2O真正的落地模式还不多。2015年O2O将出现新的变化,一是电商网站将加快向线下进军,例如阿里入股银泰与京东联手全国百家便利店;二是线下零售业态O2O升级进入深水区,会疯狂改造线下零售模式和体验,万达收购快钱补齐支付短板,2015年线下店面的优势和地位会大幅抬升;三是O2O模式将整体走向成熟,创新的交互购物体验会涌现,并带来业务模式、用户体验上的新突破。另外,电商O2O必须依托线上交易的互联网产物只有与线下建立联系,才能说是建立了完整的生态链。但目前电商建立的线下实体店,大多数属于一个脸面工程,很难在优化用户体验,增加服务品类上有所建树。
9、流量成本加大,追求更精准的营销
所谓精准化营销,就是花钱就要花在刀刃上,这是成本考量的第一要诀,对于电商来说,如何将产品定向推荐给需要的用户,这在近几年以及未来几年都将会是不变的趋势。随着阿里上市、京东亚洲一号物流中心投入使用,目前电商圈由阿里系、京东主导的格局已定,尽管京东还未盈利,但越来越具备实现&千亿&愿景的实力。同时国美、苏宁、聚美等一批颇具实力的电商也逐渐完善各自的生态圈。
10、互联网金融开疆拓土,政策是关键
金融是电商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宝们&的出生,为百姓增添了更多可投资的渠道,在初期较高的回报更吸引了大批用户,使得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短期内积累了大量的资金,由此开启了电商深入拓展金融类产品的大幕。尤其是拥有自己的支付平台的电商,无论是技术、安全还是资金,都给电商提供金融服务打好了基础。2015年,由电商延伸出来的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会向纵深发展,成为推动电商进一步扩张和增强用户粘性、消费力的重要工具。例如:京东推出了包含京东白条、京宝贝、项目众筹等功能的京东金融平台;阿里支付宝也针对淘宝卖家推出了余额宝信用支付手段&&越来越多P2P平台涌现,让电商兼具了越来越多的银行功能,但尚未形成标配效应。
11、去中心化,生力军将进一步扩大
在支付平台日益完善,社交平台越来越优质的用户体验下,我们会发现你身边的朋友、家人都开启了微店,做起了生意,这一类借助自身的口碑效益逐渐积累了不少忠实用户的微商群体在逐渐扩大,可以说我们目前进入到了人人皆电商的时代,与此同时,成熟的电商平台也在&微&平台开放入口,通过降低佣金等等举措来网罗更多的卖家,在今后一年内,这种趋势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
12、电商购物体验被重新定义,时尚路开启
2015年,电商购物体验也会被重新定义,体验不再是一个购买便利性、界面友好性的单一话题,而是涵盖品质、价格、个性化、物流、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全流程体验,单纯的价格战将越来越远去,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2015年的消费群会更追求个性、社群专属及品味主张,用户年轻化、个性化的体现越来越明显,如何网罗新用户,并保持老用户的新鲜感,打时尚牌显然是顺应潮流之举。品质、时尚、服务体验会是电商大佬们2015年比拼的新指标。例如:京东提出的新消费主义,宣布将与《时尚芭莎》展开深度合作改变京东用户男女比例失调的局面;天猫不再追求成交额、发布时尚战略,提供一系列时尚化解决方案;当当更换品牌logo强调当当的时尚属性&&
13、网购节的狂欢会逐步远去,专属消费模式崛起
从阿里的双十一到京东的6.18,电商造节声势巨大,更影响和带动了线下零售企业的跟风,但2015年,随着消费群的升级,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增强,大众化的靠5折、低价等手段驱动的网购节日将日渐消退,节日的主旋律会发生转移,也会出现个性化、全球化等新标签,网购族们对狂欢节也逐步丧失刺激效应,不再感冒,节日效应相应减弱。相比,一些定制化、专属人群的节日可能会兴起。
14、走向国际,扩大发展版图
国内电商是一个大市场,随着一级市场趋于饱和,以及高品质、中产阶级消费群的崛起,2015年跨境电商、全球化会出现一波争相涌入的行情。越来越多的在物流、支付各方面都比较有经验和能力的电商开始将自己的业务线向外延伸,例如淘宝全球购、天猫国际、聚美优品开放海淘专区、苏宁成立跨境电商项目组等等。这不仅让消费者享受更多海外购物的便利以及资金保障,还让电商在开拓海外市场以及引进外国品牌进驻上都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实现多方共赢。未来一年,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外贸政策的影响,跨境电商将出现大的增长,但不会大规模爆发,在这一领域,综合性电商的平台优势更有竞争力。&
至此,2015年中国电商发展的14个趋势已初步确定,并且随着市场瞬息万变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挑战也是商场的魅力所在。&
本文由壹号庄园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电网电子商务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