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提到了退休工资新规定,如:18岁参加工作,新规定男65退休工资新规定,实际在岗47年超出了原定30年退休工资新规定的规定问题

唐钧:延迟退休为时尚早_延迟退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85贴子:
唐钧:延迟退休为时尚早
:延迟退休为时尚早 耿雁冰 张梦洁 北京报道
评论(0)条 移动客户端核心提示: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他表示,中国今后压力最大的是就业问题,如果大龄劳动力不退出劳动力市场,青年人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到2020年完成建立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是改革的重大任务,我们肯定会在此期间把方案推出来。”部长近日说,延迟退休政策本身就是强调“渐进性”,核心是要“小步、分阶段、渐进式”推进。目前渐进式延迟退休只在个别地区进行了探索,如上海弹性领取养老金年龄的尝试。至于“延迟退休从哪类劳动者开始”,“延长养老年限”等大家关心的问题仍未有定论。社会对于延迟退休争议巨大,其中一个担忧是对青年就业的冲击。就此,记者专访了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他表示,中国今后压力最大的是就业问题,如果大龄劳动力不退出劳动力市场,青年人就业就会受到影响。未必2020年实施《21世纪》:您认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基于什么原因?:延迟退休的原因主管部门的领导经常变换说法,很多学者也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大家说的原因还不完全一致。主管部门的领导认为是国际趋势,发达国家这样做,好像我们也应该这样做。第二个,他们觉得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可能会出现问题,但是他们反复强调现在没有问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最困难时期进行的,改革后的每年从个人和单位收取的养老保险费是入不敷出的,这个“缺口”从1997年的50亿元逐渐增加到2012年的2400多亿元。但是,近几年来,情况正在变化。根据有关部门最近公布的数据,已经逐渐滚存积累了2.3万亿元。虽然分散到各个省份,仍然有亏有盈,但总体上积累已经超过了“空账”。所以综合很多信息判断,延长退休的原因比较复杂。《21世纪》:两会期间负责人表示,延迟退休方案肯定会在2020年之前出台,从这次“2020年”的时间节点预设,您怎么看?:只说了2020年之前出台,不太清楚具体是什么意思。依我判断,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一项任务,然后到这里成为一个子任务,要在2020年完成方案,但未必是2020年就要实施。《21世纪》:现在大家担心退休年龄延长5年或者10年以后实施,您的个人判断是?:中国不会一次延迟5年。去年厦门公交车纵火案,导致他报复社会的原因,就是他认为他当年要退休,但政府部门告诉他,你算错了,应该明年退休。仅延迟一年退休,就造成这样一个结果,这当然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现在还不知道2020年出台政策是不是意味着2020年就要实施。现在还有说法是,退休年龄最低的要首先实施,而退休年龄最低的实际是女性,对于女性职工来说,50岁以上再就业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延退导致青年人失业严重《21世纪》:从我国的人口结构来看,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是新增就业人口从去年开始逐年减少,延长退休年龄似乎成了必然选择?:中国目前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目前正处于峰值,有9亿多,而且这个规模将一直会延续到2025年。到年,中国老龄化最高峰时,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仍然有8亿多。所以,就绝对值而言,中国可能并不缺乏劳动力。同时,有研究表明,中国目前有将近1亿人处于失业或就业不足的状态,如果劳动力总量减到8亿,正好可以缓解严峻的就业问题。所以,退一步说,中国将来会不会缺乏劳动力还没有定论。大多数人反对延迟退休这个政策,因为给出的理由其实很多是互相矛盾的。《21世纪》: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会不会对原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增加压力?今年毕业生将突破700万。:老年人不退休肯定会增加就业压力。我们现在的新增就业劳动力是在减少,但总量还是不少的。再加上我们现在改变增长方式,改变增长方式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少用人嘛!发达国家从上世纪80、90年代到现在,已经比较成功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了,但是他们现在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失业,而且是年轻人的失业非常严重。《21世纪》:对延迟退休您个人一直持否定态度?:我觉得,要减轻养老金压力有很多办法。比如说,靠国企资产来补充,通过运营来增值等。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也算减轻养老金压力的一个办法,但是别的国家实施,尤其是欧洲国家实施,实际上是他们已经被资金压力逼到没有办法了。现在中国经济很好,养老保险金本身也没有问题,现在提出延迟退休,我个人觉得是不明智的,也不可行的。(编辑卜凡) 返回21世纪网首页&&
客厅装修,这样的沙发既养眼又舒适
 唐钧:首先纠正一下,中国现在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是: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就会进入一个“就业困难期”。  因为劳动时间特别长、劳动强度特别大的“特殊国情”,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工人,一般男性到了50岁,女性到了40岁,就感到力不从心了;企业无疑是利润至上的,要靠劳动者的新陈代谢来维持效率,企业工人一旦手脚慢了,就不受待见了;而地方政府的政绩和财政都要靠企业,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地方政府、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利益是一致的。事业单位里,现在医生、教师,也是“压力山大”,年龄大了身体就吃不消,所以“延退”也绝对不会是他们的选项。这也就是在中国,90%的人反对“延退”的事实真相。  对于大多数退休后养老金将是维持生活唯一经济来源的劳动者,“领取养老金”和“退休”也就是一回事。在中国,这样的劳动者估计要占70%。如果“退休”了却不能领取养老金,那么在“领取养老金”的“等候期”,这些“退休人员”以什么为生呢?  如果要延迟退休年龄,保证大多数劳动者在65岁以前不被单位辞退就行。譬如日本,从2013年4月起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推迟至65岁,为此专门立法,规定企业有义务继续雇用60岁以上仍希望工作的员工,直到65岁。中国也可以立法规定不准辞退大龄劳动者,年老体衰的,企业要作妥善安排。只不过,这样一来,企业就又回到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那种“冗员”状况了。再说,年青人就业又作何考虑呢?  如果真像有些学者描述的那样,再过20~30年中国的劳动力会严重缺乏,那时候在中国一定很容易找到工作岗位,那时改变一下退休政策人们会高高兴兴,何必在现在就张罗这个事,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要知道,现在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有9亿多,正处于历史上的最高峰。至于“民工荒”,“人口红利不再”之类的说法,极不靠谱,其实是发达地区歧视外来人员的政策所致,并非中国就真的缺乏劳动力了。  我的看法是中国不会缺乏劳动力。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会逐渐减少,但这样的发展趋势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趋势是相适应的。但一般说来,可以预计,后者的发展趋势会快于前者。所以,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就业问题,尤其是年青人的就业问题,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老的都不退休,年青人怎么办?今后几十年中,就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言,就业压力远远超过老龄化的压力,切不可掉以轻心。 养老无关“几人养几人”  《南风窗》:还有人说西方发达国家在推迟退休年龄,但他们劳动力供给相对短缺,雇主方对50多岁的就业者或者求职者没有歧视,如果不是企业破产或者亏损,往往都是终身雇佣制,而且他们的失业保障是非常完备的,在西欧,失业者领取住房补贴和生活津贴不受任何时间限制,直到找到工作为止,对刚毕业的年轻人也是一样。但是在中国,根据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和规模化的要求,未来30年还会有几亿的农业过剩劳动人口需要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中就业,中国整体上仍处于劳动力供给过剩、就业压力和失业保障压力巨大的阶段,简单拿发达国家延退来做借口,是不是在选择性地回避根本差异性问题?  唐钧: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问题,最主要的是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社会结构与发达国家大不相同。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是以中产阶级为主的,而中国社会则是以产业工人为主的,这是一个极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中产阶级,亦即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阶层,相对比较容易接受“延退”或“延领”;而产业工人,亦即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阶层,一般就不太愿意接受“延退”或“延领”。在发达国家,中产阶级要占到60%以上,而劳工阶级一般只占20%左右。所以执政党及议会和政府可以强行通过“延退”或“延领”的议案,虽然也会引起一些动荡甚至骚乱,但不至于祸及最重要的选举大局。但在中国,情况不一样,产业工人占大多数,70%以上;中产阶层只有20%出头一点,何况如前所述,因为“压力山大”,“延退”或“延领”也不是相当一部分白领阶层的选项。所以,决策者必须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感受。如果强行去做,矛盾也许不会像发达国家那么显性化,但倘若人心尽失,后果就很难设想。  发达国家实行“延退”政策,最主要的目标是解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最先进入老龄化的发达国家,都是人口百万级和千万级的国家。现在有了上亿级的,譬如美国和日本。但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从人口和劳动力资源来说,仍然与他们不是一个等量级。一个国家人口越少,当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时,劳动力的摆布和周转就会很困难。所以,这些国家就让本来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再多干几年。  中国的情况不一样,据预测,即使到了老龄化高峰时,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仍然有8亿多。美国现在3亿人,1.5亿的劳动年龄人口,比我们少很多,但美国现在创造的社会财富规模多大?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几个人养几个人”,还要把劳动生产率的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12,日本的1/11。我们可以提高的空间还很大。  归根结底,养老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分配的问题。一个人领取养老金的多少,实际上与“几个人养几个人”无关。相关的因素有二:一是退休时这个国家能够创造的物质财富有多大规模;二是这些物质财富将会被怎样分配。“几个人养几个人”的说法,实际上是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局限在“保险”的框架里,而实际上在“保险”之外,还有很多手段,譬如在中国,还有财政补贴、国企分利、资产建设,等等。  养老是财政分配问题  《南风窗》:养老保障作为一个“公共品”,个人和雇主缴纳部分养老金并不能改变政府的公共财政必须对养老保障进行投入和托底的原则。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比是很低的。中国的社保研究领域的某些人士,不去比较这些,却宣称要延迟退休来补所谓的养老金缺口,但因为延迟退休减少的养老金支出对整个公共财政而言,到底有多大意义?  唐钧:的确有专家计算过,把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可以每年节约养老保险基金200亿元:少发160亿元,多收40亿元。最近又有一个数字,说10年能够节约养老金3600亿元,那就是每年360亿元。在普通老百姓看来,200亿元或360亿元肯定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大数。但是,要是放到规模是11万亿元的国家财政中去看的话,那才占0.18%或0.33%。为省下这点钱而去得罪几亿人,这笔账怎么算也是划不来的。  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号称“社会统筹+个人账户”,但是,作为一种“模式”,其实只存在于政府文件中。现行的制度实际上就是一个现收现付的制度,那就是“企业缴费+个人缴费+财政补贴”的模式。今后改革的方向,就是按这个模式,把制度分成两块,一块是基础养老金,一块是补充养老金,前者以国家财政保证支付;后者可以交给市场来运作,政府可考虑担保最低回报率。  《南风窗》:在社会普遍对延迟退休反对意见非常大的情况下,从公开报道出的信息看,人社部聘的养老保障改革研究团队几乎没有专家公开反对延迟退休。公共政策不是私人政策,受到政策影响的大多数民众需要有代言人进入政策议定过程。如果您做改革方案,您认为养老保障改革最需要改的是什么?  唐钧:从政策科学的角度看,一个政策抉择,在没有听到反对意见之前,是不应该作出决策的。但在中国,这个原则显然没有被很好地贯彻。所以,现实中所看到的政策,尤其是社会政策,糟糕的很常见。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在一开始就提出来的:经济理性过甚,人文关怀欠缺。  我不确定现在已经“上报”的方案,都是受了有关部门委托的。但制定一个方案,要涉及很多资料数据,一般的人是拿不到的。至于你提问,如果我去做方案会怎么做?我会按“基础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的思路去考虑。当然,我还认为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譬如流动人口(包括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的转移接续问题,这至少涉及2亿多人。与其在“延退”或“延领”的问题上纠缠不休,不如为中国最需要关怀的这个社会群体做点实事。但是,对“延退”或“延领”的问题上又不能让步,因为如果一拍脑袋就定了,接下去……后患无穷。
:别让“延迟退休”吓坏老百姓日08:00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会逐渐偏大。但延迟退休年龄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且只会使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更加偏大。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放开计划生育。  04年讨论至今,已有整整10年。反复地试探,反复地提出。在谈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时,的一句名言常常被引用:“不患寡而患不均。”实际上,这样引用并不完整,因为后面紧跟着还有一句:“不患贫而患不安。”一个社会,要可持续发展,就要消除不安定因素。而在所有的不安定因素中,是否能够看清未来,或者说对未来的可预期性,实在很重要,但这一点却不常提及。  延迟退休  解决不了“新增劳动力减少”  现在常见的延退理由中,“新增劳动力减少”算是一条。中国16~25岁的新增劳动力其实从2004年开始就逐年减少,但这不是“老龄化社会的加速”造成的,而是长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新增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是使老龄化社会加速的原因之一,有关的高层官员显然是把因果倒置了。  还有一个社会背景,这就是中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目前正处于峰值,有9亿多,而且这个规模将一直会延续到2025年。到年,中国老龄化最时,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仍然有8亿多。所以,就绝对值而言,与中国的经济规模相适应,中国可能并不缺乏劳动力。减少是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用大白话来表述:就是少用人。同时,有研究表明,中国目前有将近1亿人处于失业或就业不足的状态,专门为此创造了一个新词,叫做“总量性失业”。如果劳动力总量减到8亿,正好可以缓解严峻的就业问题。所以,退一步说,中国将来会不会缺乏劳动力?何时会缺乏劳动力?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中国的劳动市场能否容纳这么多劳动力?今天看来,至少还是一个“悬案”。  当然,按这样的发展趋势,中国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会逐渐偏大。但延迟退休年龄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且只会使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更加偏大。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放开计划生育,仅以常识而言,显然只有提高生育率将来才会有更多的新增劳动力。现在放开,还来得及,按照中国社会的法律和惯习,16年就能养成一条“好汉”,而到老龄化,至少还有22年。  百姓为何产生不信任感  如今在延退问题上,广大人民群众是“尚未被蛇咬,已然怕井绳”。只要是与退休养老相关的事情,几乎第一反应就是质疑。如最近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中提到“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到媒体上就变为“以房养老”;继续发酵,在坊间就以讹传讹地变成“政府要打老百姓住房的主意”。相关部门再三解释,但人民群众依然报以疑虑惶惑的眼神。  2013年年底人民网的调查结果显示,将近70%的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年龄”。其中,外企工作人员反对声最高,达79%;党政机关中也有53%的人不赞同。  更重要的是,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所提供的仅仅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资金和服务。也就是说,人民群众得到的仅仅是政府给予的一个保底的承诺,为什么有了这样的制度社会就会安定?实际上这与社会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公众的社会心态永远是一面凸透镜,常常不会“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不是放大就是缩小。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险本身是利用社会心态的放大作用,把对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放大为一张可期待、可依靠的安全网。现在,部分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一再强调“社会保障安全网”不可靠,使公众的社会心理向“不可预期”的方向逆转。加上中国人的国民性“不患贫而患不安”,最终是否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乃至动荡?  顶层设计要尊重基本原则和常识  如今,经过“十连调”,中国的大多数退休人员拿着2000元左右的养老金,过着不那么富裕的日子,但他们却是中国社会最安分守己的一个群体。  他们安贫乐道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女性,退休生涯的第一选项就是帮子女带孩子,在怡儿弄孙中享受天伦之乐。孙子上学了,他们又将服侍上一代老人和老伴视为己任。也有一部分人,自己在生活中找乐,拉着老哥们儿老姐们儿扭秧歌、唱大戏、跳舞唱歌,下棋打牌,写字画画,忙得不亦乐乎。也有人把健康长寿作为目标,把锻练身体、听健康讲座当作每日功课,乐此不疲。老年生活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旅游,逛逛名山大川,看看异国情调。  这样一个自得其乐的社会群体,虽不富裕,但与世无争,令从7岁起就要为学业、为工作疲于奔命半个世纪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年人好生羡慕,总想着能够早日加入其中,一舒身心。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有些官员和学者就不能理解和体谅中国人的这份心情,非要打破他们的好梦,非要让他们既患贫、又不安呢?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给公众的印象不应是千方百计地想多收钱、少发钱。另一方面,中低收入者,尤其是50—70年代出生的那几代人受到的影响会更大。因此,学者也好,官员也好,考虑问题应当从养老保险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出发,譬如社会保障的“刚性”原则,譬如社会保险的“三方筹资”原则。这对于社会保障理论来讲就是基本常识,圈内的官员、学者都可以倒背如流。不要违背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和常识去进行顶层设计,不要开口闭口美国怎样、欧洲怎样、日本怎样,但实际上又是选择性地对国际经验采取“拿来主义”。如今,从某种意义上说,养老保险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万万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转; “所有的政策都要放到历史的维度去看。”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比如计划生育政策现在才凸显出它的种种问题,但在当时政策制定的失守,是考虑不到这么多问题的。  衡量一个社会政策或公共政策,其实有两把尺子,唐钧表示,一把尺子叫“经济理性”,一把尺子叫“人文关怀”。“在研究社会保障的同行中,我觉得有一个趋向,就是经济理性过甚,人文关怀不足。”唐钧说。  主张延迟退休的官员和学者常说的理由就是“国际趋势”,其实依据的都是发达国家的经验。唐钧认为,发达国家跟中国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阶级阶层结构不同,国外以中产阶级为主,以白领为主。中国大部分劳动者都是蓝领工人。  “欧洲的就业政策是,在不能够做到充分就业的前提下,中老年人享有就业优先权。当然,青年人就吃亏了。但青年人没有就业岗位,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后果、经济后果和政治后果呢?”唐钧表示。  “自欺欺人”的政策?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通过搜狐新闻客户端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94.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  “延期退休实际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办法。”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严伟表示,表面上看,晚退休可以多缴几年养老保障费,可是他们也要多领几年在职的全额工资和相应的福利待遇。社会总体成本并不低。“袜子换手套,有什么意义呢?”  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看来,延迟退休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相比于年轻人,退休人员的劳动生产率是下降的,并且以牺牲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为代价。而现实的就业形势是日益严峻。  “大家几乎一边倒地反对延迟退休很容易理解,因为它伤害了公众的整体利益。”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学研究部主任钟鸿钧分析,本质上,养老保险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约。公民依照原先的退休方案缴纳了养老保险金,政府就应兑现当初的养老承诺。如果政府因为养老体系无法继续维持而推迟公民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并增加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本质上就是政府单方面违约。  社会保险保障的是大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唐钧介绍,在所有的社会保障教课书中,养老保险的钱来自于三方筹资:个人缴费、企业缴费、国家财政。在个人缴费和企业缴费不够的情况下,财政要补贴。这是社会保险的国际惯例。  唐钧认为,“抚养比”,亦即几个人养几个人,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因素。严伟也认为,“抚养比”不是问题的关键,把“抚养比”作为延期退休的理由不能成立,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  陆杰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延迟退休只是解决养老金亏空的一个暂时性社会政策。从长远看,适当提高生育率是解决未来养老金亏空和延迟人口红利的前提条件。  让“年轻老人”继续发挥作用  唐钧认为,我国如果适时、适度地放开生育政策,老龄化的进程是可以放缓的。以此争取的时间可以使中国的经济规模更大,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再加上分配政策适当,人口老龄化并不可怕。  女性50岁和55岁退休,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大妈”们的退休时间甚至会决定儿女生孩子的时间。如果将她们的退休时间延迟,会影响其儿女的生育计划,以致影响生育率。  中国庞大的老龄人口,大部分需要居家养老,这种养老方式的社会基础就是“年轻老人”来服侍照料“老老人”。唐钧认为,这些“年轻老人”仅仅是拿了块钱的退休金,却给社会作了非常大的贡献。中国0~3岁的孩子是没有任何公共服务的。70~80岁以上老人的公共服务也非常不足。如果所有人都到65岁退休,就没有人有精力再去带孩子、服侍老人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唐钧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在中国社会群体中,老年人实际上是最稳定的社会群体,除了照顾家人,主要是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包括旅游、跳广场舞。如果实行延退,中国最安定的群体就不安定了,对社会而言是不稳定因素。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以蓝领工人为主,女性40岁、男性50岁以后,体力开始下降,劳动力市场不再青睐他们,找工作会很困难。唐钧担心延退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接二连三地带出更多社会不良后果。  因此,面对“延退”这一社会分歧较大的政策调整,政府既不能绕开社会矛盾当“老好人”,也不能只做不说或者先做后说,而应该积极推进社会理性对话,同时要根据现实精心设计方案,尽量减轻对社会的冲击。如此才能推进我国养老保险事业走上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中国科学报》 ( 第2版 观点)
新年伊始,延迟退休的话题又在抓挠着公众本已脆弱的“小心脏”———中年人怕不能在预期的时间如约领到养老金,而年轻人关心的则是自己的就业是否会受影响。于是,便有专家出来对此作论证,甚至信誓旦旦地保证延迟退休与年轻人就业无关。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有媒体列出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其中积极采取延退措施的大部分是欧盟和欧元区国家,那就先来看看这些国家的失业和年轻人失业的情况。在已经被视为“大大好转”的2014年,欧盟和欧元区10月份的失业率分别为11.5%和10%,失业总人数分别为2441.3万人和1839.5万人,在欧盟成员国中,希腊的失业率最高,为25.9%;其次是西班牙,失业率为24.0%。更令人吃惊的是,欧盟和欧元区25岁以下青年失业率要远高于平均水平,差不多要高出一倍,欧盟为21.6%,欧元区为23.5%,青年失业人数分别为498.3万人和335.6万人。欧盟成员国中,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的青年失业率最高,分别达到53.8%、49.3%、43.3%。当然,造成青年失业率高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而且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肯定是经济不景气。然而,难道这里面没有延迟退休年龄的“贡献”吗?为什么青年失业率最高的国家偏偏都在看起来延退最起劲的欧盟和欧元区呢?反观中国,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出现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逐渐攀升到世界第二,按人均G D P排位则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外汇储备更是高居世界第一。在总结经验时,政界和学界大多关注的是经济领域的影响因素,而很少涉及社会领域。现在看来,至少有一个社会因素被忽视了,这就是国有企业的下岗分流以及其后的转制并轨。这通常被看作是经济体制改革,但其根本性的影响却是“社会的”。下岗分流、转制并轨最直接的后果,其实是让中年以上的“固定职工”退出工作岗位,而顶替他们的是来自农村的“合同制”的青年职工。这种用工风气一时间席卷全国,君不见,无论国有民营,当年满大街的招聘启事上就是堂而皇之地写着:“年龄,35岁以下……”年轻人,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年轻人有工可打,有钱可赚,既造就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一片繁荣,也在逐渐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工业化、城镇化大幅度地向前推进,这才是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带来的真正“红利”(亦即所谓“人口红利”)。但这“红利”,却是以牺牲了一代人的切身利益为代价换来的。再看发达国家作延退,中年以上的雇员是有就业保证的:首先,政府立法保证在延退后年龄较大的雇员不会因此而失业。因为在民主国家中,相当多的人已经对投票选举感到厌倦,而相对积极投票的倒是中年以上的选民,尤其是老年人,他们是执政党要争取的票源。其次,年龄较大的雇员大多是工会会员,有工会撑腰,企业要解雇他们是比较麻烦的。所以每逢企业减员,总是后来者先走。再次,发达国家的雇员以白领阶层为主,能占到60%—70%;而蓝领阶层较少,不到20%。一般来说,白领阶层接受延退更容易一些。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蓝领工人占了大多数,加上工作时间一般都长达10—12个小时,男性到了50岁以上,女性到了40岁以上,干体力活还真是难以为继。就企业而言,因为大多是以简单劳动为主的制造业,当然希望更多地雇用身强力壮、眼明手快的年轻人。所以,中国中年以上的蓝领工人,失业的可能性比较大。延迟退休对他们而言是一句空话,实际情况可能是在就业困难甚至失业的情况下他们还要继续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尤其是本世纪初的40—50岁那一代人,现在正当50—60岁,面临退休。退休后拿到养老金,生活境遇会有一定的改善,所以延退对他们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的。反过来说,假如中国也像发达国家那样,采取强硬措施来保证老年职工不失业,那就意味着用工状况又回到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以前。综上所述,为应对老龄化而采取延退政策是不明智的。目前中国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按人社部历年来的统计数据,中国每年的新生劳动力是2000万人,而每年创造的劳动岗位却只有1000万个,其中还有300万属于自然更替,一般理解就是退休腾出来的岗位。所以,延迟退休必然会对年轻人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年轻人失业率高以及年轻人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是当今世界的心腹大患,对此切莫等闲视之。(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社科院学者反对延迟退休年龄:“清华方案”有硬伤日 07:30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字号:T|T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转发原标题:“延迟退休”:“清华方案”有硬伤反对延迟退休年龄,最基本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人70%都不可能工作到65岁。二是今后对于中国,压力最大的是就业问题。唐钧报载:“清华提养老改革方案:2030年退休年龄延至65岁”。在网上找到“清华方案”,细细拜读,其实这个方案中的主体部分,亦即“国民基础养老金+个人储蓄养老金”所谓“二元制”的设计,我是基本赞同的。当然其中有些细节,还可以再讨论。但是,遗憾的是,其中的第五部分“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再次提出从2015年开始,先女后男,到2030年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延迟到65岁。于是就有了以上所说的媒体文章的标题,将公众的注意力再次吸引到延迟退休年龄上。记得在6月底,媒体传出消息:“由于就业压力等多重原因,人社部已经搁置延迟退休的思路,仅仅从研究着手,进行学术探讨。”这个说法让公众在“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上松了一口气。但是,一个月以后,媒体上再次出现了“最优退休年龄64.14岁”的说法,来源是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实验室。几天后,又有媒体登出“推迟5年退休能增加3600亿养老金收入”的长篇报道,据记者说,以上数字又是“根据专家预测”得出的。进入8月,人社部领导们几次谈到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然后我们就在媒体上见到了“清华方案”。当然,按媒体报道中的说法:“据了解,来自社科院、人大、清华、武大等院校的多个专家团队参与制定了多套改革备选方案,将提交有关部门讨论。”从社会政策的理论看,对于政策方案的最终选择,归根结底是一个政治抉择。因此,十分重要的是,既要考虑经济理性,也要考虑人文关怀。这就是说,保险精算是养老保险方案的基础,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决策还必须考虑“国情”,亦即在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大环境中,这个方案是否行得通。如果一个政策动议被大多数人所反对,那就需要反思这个动议的目标和动机是否有问题。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简言之,最基本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人,无论男女,70%都不可能工作到65岁。一般而言,女的到40岁,男的到50岁,就会进入就业困难期。二是今后对于中国,压力最大的是就业问题,如果大龄劳动力不退出劳动力市场,青年人就业就会受到影响。当然,如果能够保证每个在岗的职工都可以踏踏实实地干到65岁,年老体弱者工作单位都会给予适当的照顾,万一失业也会有失业保险托底;同时,青年人就业不会因此而受影响,劳动力市场有足够的就业岗位容纳他们,或者社会上能够有足够的创业机会——延迟退休年龄我们何乐而不为?否则的话,给一个忠告:免谈延迟退休年龄。因为大龄劳动力会因为就业、收入的不稳定同时还要缴纳养老保险费而心生怨恨,青年劳动力则会因为就业机会缺乏同时体面的工作更难觅而满腹愤懑。显而易见,这会超出经济社会的范畴,形成政治问题,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乃至动荡,其实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看了“清华方案”,我对其中一些作为政策方案设计支撑的数据也提出一些质疑:其一,“清华方案”有个没有明说的假设,就是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不能超过15年。方案中的表述:“根据精算原理,在平均寿命75岁的条件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应为60岁,约在2030年中国人均寿命可能达到80岁,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将为65岁。”这个“精算原理”恐怕是研究者自己假设的一个条件吧?究竟有什么根据?其二,“清华方案”中提出,“约在2030年中国人均寿命可能达到80岁”,有什么根据?国家统计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汇总资料计算: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4.83岁,到2030年还有17年,每3~4年人均预期寿命就可以长一岁?人均预期寿命其实越是接近峰值提高越慢。从2011年的统计数据看,80岁差不多是目前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均值,但美国目前只有78.37岁,韩国只有79.05岁;同时,男性要比女性低5~7岁,也就是说,平均在73~75岁左右。其三,“清华方案”提出: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一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两年。也许设计者没有考虑到这里有一个历史的“纠结”。1965年出生的女性,2005年时正值40岁;1960年出生的男性,2005年时正好45岁,他们都赶上了“转制并轨”的末班车。本来苦挨10~15年可以拿到退休金,如果又要推迟一年,同时还要再缴社会保险费,想过他们的感受吗?总而言之,延迟退休年龄是一件涉及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慎重考虑。为什么在提交改革方案的专家队伍中,没有一个组合是反对延迟退休的呢?这能称得上充分征求意见吗?建议人社部找一些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专家学者(这样的学者恐怕并不难找),让他们也出改革方案,会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呢?最后,要说明一点,笔者认为,在“清华方案”中,“延迟退休年龄”与“二元制”养老金方案是可以分开的。媒体切忌玩“标题党”,别让“延迟退休年龄”坏了“清华方案”这锅好汤。
社科院专家:延迟退休对于中国而言并不合适日 07:38来源:南方都市报 字号:T|T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转发南都讯记者刘春林养老保险存在资金缺口,延迟退休引发争议。即将过去的2012年,养老成为一个年度词汇引发全民聚焦。昨日,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做客南都公众论坛时提出,养老保险问题绝非简单的算术题,而延迟退休也并非国际上的成功范例。发达国家采取延迟退休措施面对中国养老资金缺口的问题,延迟退休成为了一个对策被提上日程,甚至有人提出这是国际社会的通行惯例。对此,唐钧表示,实际上,国外的延迟退休与中国提出的延迟退休是两码事,且此举并非国际通行的做法。唐钧表示,法国中央银行行长曾表示,法国推出的延迟退休并不是为了解决养老保险的资金缺口问题,而是为了增加劳动力的供给。目前,在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的情况下,许多国家也实行了紧缩政策,里面也包括了延迟退休。但这些国家实行了紧缩政策以后到现在,没有达到很明显的效果。同时,希腊等国家是因为经济下滑才采取了这些措施,而中国的经济仍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因此不应采取同样的政策。针对延迟退休是国际惯例的问题,唐钧表示,上世纪90年代确实有很多国家提高了退休年龄。土耳其开始是从男女的55、50岁提高到60岁、55岁,后来感觉没必要,又调回了原来的55、50岁。由此可见,采取延迟退休措施的都是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一般都还是在55、50岁的年龄段退休。“有些人说这是一个国际趋势,我认为它至少是不严密的,它只是发展中国家的趋势,还不是全球性、国际性的趋势。”蓝领工人不愿推迟退休唐钧认为,延迟退休对于中国而言并不合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阶层结构与发达国家并不相同。目前,发达国家的白领与蓝领分别占人口的60%和20%。而中国,目前的白领只占到了20%,蓝领工人占到了60%到70%。一般来讲,推迟退休年龄对白领影响不会很大,但是蓝领工人一般到50岁以上,因为身体原因,都跟不上现在的这种劳动强度。所以,蓝领工人不愿意推迟退休。从职业环境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职业环境也不同。发达国家是6小时工作制,而我国除了8小时工作制之外,许多工人还需要通过加班来赚取更多的奖金。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裁员是谁来得晚裁谁,而中国则不同。目前,中国的男性蓝领工人到50岁以后,女性到40岁以后,就进入了一个就业困难期。不仅找工作难,而且随时有被淘汰的问题。此外,推迟退休年龄对于年轻人就业也不利。养老问题依靠经济发展唐钧认为,中国的养老问题不能简单地看作一道数学题,最根源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劳动人口能够创造多少财富和如何分配的问题。唐钧提出,中国的养老保险资金缺口一直存在,但因为有了财政补贴之后,是不存在问题的。甚至有很多地方的养老保险是有盈余的,比如深圳。除了深圳年轻的人多,退休的人与全国相比较少外,还因为深圳市一个新的城市,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都不存在缺钱的问题。唐钧表示,他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比较乐观,因此,他认为,如果中国的8亿劳动力创造足够多的财富,且解决好分配问题,老龄化的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唐钧:“延迟退休”的理由还成立吗正文我来说两句(7036人参与)扫描到手机日10:07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作者:唐钧手机客户端保存到博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上月末公布的“2003年到2012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告诉我们:年十年间,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年均增长8.2%;抚养比,即参保职工人数与离退休人数之比,在2012年达到3.09,年均增长0.7%;到2012年底,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2968亿元,比2003年增加21204亿元,年均增长33%。具体到2012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总收入为18363亿元,财政补助2430亿元,职工基本养老总支出14009亿元,养老保险基金当年结余6757亿元。  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其中又有多少利好消息呢?  对此,有专业研究机构作出了这样的乐观评价:“从公布的情况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每年都有结余,即使不算财政补助,近年来也是收大于支,不存在社会上猜测的 养老金收不抵支 或 全靠财政补贴 说法。据了解,由于养老金尚未实现全国统筹,有的省份收大于支,有的省份收不抵支,故需要财政对部分省份予以补贴。”  同样,中国人民大学的郑功成教授也乐观地预测:“根据我们的研究测算,我们三十年内都不存在收不抵支的问题。三十年后,到了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到了支付的高峰,有可能出现年度的收不抵支。但是我们现在的储备基金就是为了应付将来某一年收不抵支拿出来弥补的。”  综合以上种种说法可知,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基金简直就是“形势一片大好,好上加好”。总体而言,近年来都是收大于支的,仅仅是“有的省份”收不抵支而已。年初中国社科院发表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曾经提供了一个数字:好像还有14个省份收不抵支。同时,这份报告也提到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数量越来越少”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上述数据告诉我们的最令人大跌眼镜的“利好消息”是:以养老保险基金2.3万亿元的累计结余与养老金个人账户2.2万亿元的“空账”相比,从总体上看,“空账”已被“填补”,官方的说法应该叫“做实”。当然,网上还有一个数据,就是2012年“空账”是24859亿元。而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是22968亿元,两者之间还差1891亿元。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几年一直压得养老保险制度喘不过气来的“空账”问题的解决,毕竟是指日可待,只等捅破这张纸了。何况,还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管理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11060亿元作为后盾。  按照一般的逻辑,接下来,应该是把总体实现“做实”的个人账户进一步“做实”到个人,使每个劳动者现有的个人账户从“虚拟账户”逐渐转变为具有个人产权的名副其实的金融账户。然后,就可以把“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分离开来,前者成为“基础养老金”,后者可与企业年金合并,成为“补充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讲求公平,补充养老金与效率挂钩,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发展趋势。  “补充养老金”独立且具有个人产权,这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现在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哪怕是“总体做实”了,个人产权也是得不到承认的。最典型的例子是,今年4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委书记戴相龙披露,2012年广东省等地区委托全国社保基金运营的地方养老金,投资回报都在9%以上。但若论及相关回报是否应该落实到参保者个人账户中,答案却是否定的,这笔钱不能落到个人头上。  因此,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累计的资金,实际上已经变成一笔与账户持有者没有直接关系的政府基金。政府如果将其用于直接投资,恐怕还说得过去。但如果要投入股市,恐怕就有点不妥了。股市里突然来了一支“国家队”,别人就没法玩了。所以个人账户的个人产权是非常重要的,把相关基金投入金融市场时,对运作资金的金融机构的选择,每个账户持有者都应发表意见。  另外,这些年来,围绕“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议,除了相关官员和专家常说的“国际趋势”以外,最重要的“实证”就是“空账”了。这样的争议,使公众陷入迷茫中。因为官方的种种说法,怎么也难以自圆其说。一边是来自政府部门的声音说,养老保险基金“不差钱”。除了一些个案,事实上,真正缴了费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也确实没有领不到养老金之虞。但同样也有具官方背景的研究机构大造舆论称,“空账”如何如何,“缺口”如何如何,由此得出结论,必须要“延迟退休年龄”。这样造舆论的结果,使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了怀疑,甚至怀疑自己交的养老保险费全都被贪污了,挪用了,浪费了。这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实在是难以估量的。  现在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虽然也还可能有些许水分,但在总量上相信是不大能出大错的。不管这算不算“改口”,公众大概都希望这是一个“质变”的兆头,若今后再提“延迟退休年龄”,哪怕是“渐进式的”,还有什么“科学依据”呢?呵呵,拭目以待。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责任编辑:UN639) 原标题:“延迟退休”的理由还成立吗
唐钧:延迟退休能省的钱无法解决养老金缺口日 17:11
    民间对延退抵触情绪仍然旺盛。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是坚持反对推进延迟退休政策的专家之一,在他看来,政府方面要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安全度过老龄化高峰,并不是非要通过提高退休年龄:“保证基础养老金公平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作出决策前,政府还有哪些问题应回答?本报记者专访唐钧,试图解题。  新闻观点:公众关注延迟退休的话题,已经持续了两年时间,目前是否可以说“延退”只是时间问题?  唐钧:这几年的两会,连续提出发展社保的问题,可见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老百姓对社会保障理解,与社保本身又不太一样。老百姓讲的社保,往往就是指养老保险。这是因为老百姓对于养老问题特别得在乎,谁都知道中国正在走向老龄化社会,而且老人都知道,自己的子女往往不在身边,就算在身边,一般也很忙。  延迟退休这个话题,人社部从去年开始反复地讲,说延迟退休是一个趋势。其实民间的反对声音很大,也有很多学者专家认为这不是一个趋势,但人家只是讲人家的那一套,那么我想有两层意思。第一层,那就是延退这个事肯定要办,所谓的“大势所趋”,你提反对意见也是没用的。第二层意思呢,就是政府认为延迟退休是国际趋势,我们必然要走这条路。  新闻观点: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在延迟退休,例如日本、美国等。  唐钧:说延迟退休是国际化趋势,我认为是欠妥的。我们知道,国家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延迟退休这一政策,可以说是发达国家的趋势,目前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一般在65岁上下,而发展中国家的退休年龄在50岁到60岁之间。  国际上老龄化的标准,一个是65岁以上人群占7%,另外一个是60岁以上人群占10%。  65岁的标准,是针对发达国家定出来的,中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了么?  大多数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开始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但是我们要看到,人家延迟退休年龄的目标,并非只是为了节约养老保险基金,而是为了解决年轻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保障所有人干到退休那一天政府能承诺么?  新闻观点: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劳动力也将面临缺口。  唐钧: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渲染的这么严重。按照目前的测算,中国到老龄化高峰时,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字能达到4个亿。但是,届时劳动年龄人口仍然会有7个亿到8个亿。而且现在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高科技、信息化转变,比如富士康都用上了机器人(42.310, -1.44, -3.29%),那么劳动力的需求也变少了。  当然到时候我们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也会上升,但不意味着劳动力本身会面临缺口。  相反的,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就业问题,现在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2000万左右,但新增的工作岗位只有一千多万。这其中大概还有三四百万属于“自然更替”。什么叫“自然更替”?就是我退休了,空出个职位,有人顶上来。   如果延迟退休,那么自然更替还要减少,会有更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  此外,国外劳动力六七成是白领,坐办公室的,相对工作稳定,因此在国外提延长退休年龄,相对社会阻力小,公众好接受一点儿。中国是倒过来,体力劳动占百分之六七十,所以涉及延退的公众调查,少说也有七成人反对。  新闻观点:也就是人保部所说的,延迟退休政策应该考虑人口结构变化、就业状况等因素。  唐钧:还有一个中国特有的问题。在国外,劳动者能干到65岁,甚至能干到70岁,同时也有地方让他干。例如日本在延退的同时制定法规,要求企业保证劳动者可以干到退休年龄。  但是中国的情况不一样。一般来说,女性到了45岁,男性到了50岁后,再就业就非常困难。我们国家目前实际平均退休年龄也就是51岁,很多人在工厂办个有害工种之类的证明,就提前退休5年,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还有传统问题,国外的大企业,如果遇到经营困难,先辞退年轻人,中国正好相反,先辞退老的。这就导致我们有一大批劳动力,到了四五十岁这个年龄,失去了自己的工作。非但失去了工作,还要继续交养老保险费。从四十五岁交到六十五岁,你让人家怎么活呢?这个问题将是延迟退休面临的最大问题。  所以说推迟退休年龄可以,但要保障所有人干到退休那一天,政府现在能作出这个承诺么?  省的200亿养老基金缺口能补得上么?   新闻观点:我们现在常说的,延迟退休政策主要解决的是资金缺口问题。  唐钧:这个说法也存在问题,前一段时间有专家做过测算,延退的话,每年可以节约200亿左右的资金。这200亿怎么来的呢?就是说每延迟一年,可以多收40亿养老金,同时少发160亿,这一共是200亿。  在老百姓看来,这个数是个天文数字,但是放到国家财政里,这个数字很小。北京市每年公交财政补贴,都在200亿以上。2011年,财政补贴社保2200亿,换句话说,你延迟退休一年,省下的钱还没有国家财政补贴社保基金的零头多。  而且按照我们一些专家的说法,养老基金缺口几万亿,那省的这200亿能解决这个缺口问题么?显然是解决不了的。所以说用延迟退休来解决资金缺口,本身就站不住脚。  新闻观点:那么养老资金的缺口应该怎么去解决?   唐钧:我们现在的社保制度,实际是现收现支的,也就是说劳动人员交上来的钱,付给退休人员当养老金。出现了缺口,国家财政本身就有补贴。  所谓的缺口,是没有考虑国家财政补贴的,但如果财政补贴的话,还存在不存在缺口就成了问题。  养老保险的问题,实际还是一个社会分配的问题,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大多数人收入太低。上世纪80年代,有专家提出“未富先老”,当时预测到有这个趋势。到今天来讲,我们的社会平均收入只有两三千元,而且百分之六七十的劳动者收入低于平均线,从老百姓的角度看,有可能未富先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  新浪财经讯 2013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11月25日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梦想之路:改革深化和经济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在“新生活: 养老,靠什么”论坛上表示,政策大动的话把低应该继续往上提,而不是把高的往下拉。如果把高的往下拉,低的仍然是低,但是高的可能会发生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我一直讲简单的并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以下为唐钧发言实录。  唐钧:我觉得双轨制本质问题是企业职工养老金太低,而不是其他。如果我们采取一些办法,好像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的养老金往下拉的话,那么事业单位是什么人呢?是教师三千万,医务人员大概将近五千万,还包括其他一些科研单位,其他的社会福利单位,如果把他们的养老金往下拉的话,后果会怎么样?  再说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养老金也不高,也不过三四千块钱。中国人的养老金不仅是为了满足你们的基本生活的需求,还有很大一笔钱要存起来,万一生病的时候要用。所以三四千块钱其实并不多。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不想大动的话应该把低应该继续往下提,而不是把高的往下拉。如果把高的往下拉,低的仍然是低,但是高的可能会发生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我一直讲简单的并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那要看怎么说了,我总说中国叫做未富先老,这个话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说的,那个时候我们的整个财政只有几千个亿,那么到现在我们财政是十一万亿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对吧, 如果今天再讲,再强调我们是未富先老的话,实际上我个人觉得是有点推卸责任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财政补贴,如果把我们的国有资产算进去, 然后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比较稳妥的投资,我觉得资金问题也不是一个大问题,最近有一个说法,因为现在反贪腐,反浪费,成果很大,到了年底的时候,很多的政府机关,钱都花不出去了,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节约,我们开源节流,大家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办法,其实我们现在,我觉得再讲未富先老是有点推卸责任的。  我觉得延迟退休根本没有什么用。因为也有很多的预测,比较少一点的说延迟一年,现在打算延迟到65岁,我们一年可以节约200个亿。这个节约200个亿,就是少放160个亿,多收40个亿,这是算的比较详细的,也有人说一年可以解决300个亿,也有人说,最多的可能是一千多亿。当然200个亿到一千多个亿,在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讲是天文数字。但是你拿到政府整个的财政盘子里去的话是14万亿,你去比一下,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  中国有一个习惯,我们要集中财力办大事,到时候中国的老龄化,到了一个最高的峰的时候,难道就不是大事嘛。所以我觉得推迟一两年,推迟退休年龄,在中国来讲,从财政上来讲,我们收获并不多,但是我们要得罪很多人。我觉得财经类的节目有一个特点,我们通常站在中产的立场上,中等收入的立场来考虑这样的事。但是我可以讲一句,可能大家认为比较夸张的话,我认为在座的可能都是中产,也包括我们台上这5位,我们的养老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我们需要关心的其实是中国八分之七十的蓝领。  我们在本世纪初做了转制并轨,那些失业半失业的人,男的就55岁。如果说这些人推迟一个月也是天大的事。所以在中国来讲,其实我们有两个问题要考虑。第一个我们刚才讲的国际趋势,其实是发达国家的趋势,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相比较的话,它的阶级、阶层结构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是以中产为主,60%,70%,但是中国以蓝领工人为主,所以你采取延迟退休的办法,相当于得罪了70%的劳动力人口,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划算的。所有的政策不是算出来的。因为刚才我们讲怎么算,其实我们都是在保险框架里面算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收多少,我们可以发多少。真正的养老金,你退休的时候,能领多少养老金,其实它决定于两个宏观因素。第一个宏观因素,你退休的时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什么样的,它创造的财富有多少。第二个我们作为领导人,怎么去分配这些财富,刚才我讲的,中国有集中财力办大事这样一个传统。所以我们不应该冒这样的风险。  还有一个问题,延迟退休,一定会影响到年轻人就业。有一个数字,我们很多专家从来不讲,我可以讲,凡是采取了延迟退休年龄的这些发达国家,它的经济至少在目前来看,没有明显的好转,但是它的失业率,尤其是青年失业率,大概都在15%以上,最高的能达到40%,为什么呢?延迟退休了,年轻人就不了业就是这么回事。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讲这些。这些真正的国际趋势,我觉得没有人讲,我们只是一厢情愿的讲我们想说的国际趋势。
2017看中超 牛魔王购票有保障!
社科院专家:延迟退休对于中国而言并不合适日 07:38来源:南方都市报 字号:T|T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转发南都讯记者刘春林养老保险存在资金缺口,延迟退休引发争议。即将过去的2012年,养老成为一个年度词汇引发全民聚焦。昨日,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做客南都公众论坛时提出,养老保险问题绝非简单的算术题,而延迟退休也并非国际上的成功范例。发达国家采取延迟退休措施面对中国养老资金缺口的问题,延迟退休成为了一个对策被提上日程,甚至有人提出这是国际社会的通行惯例。对此,唐钧表示,实际上,国外的延迟退休与中国提出的延迟退休是两码事,且此举并非国际通行的做法。唐钧表示,法国中央银行行长曾表示,法国推出的延迟退休并不是为了解决养老保险的资金缺口问题,而是为了增加劳动力的供给。目前,在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的情况下,许多国家也实行了紧缩政策,里面也包括了延迟退休。但这些国家实行了紧缩政策以后到现在,没有达到很明显的效果。同时,希腊等国家是因为经济下滑才采取了这些措施,而中国的经济仍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因此不应采取同样的政策。针对延迟退休是国际惯例的问题,唐钧表示,上世纪90年代确实有很多国家提高了退休年龄。土耳其开始是从男女的55、50岁提高到60岁、55岁,后来感觉没必要,又调回了原来的55、50岁。由此可见,采取延迟退休措施的都是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一般都还是在55、50岁的年龄段退休。“有些人说这是一个国际趋势,我认为它至少是不严密的,它只是发展中国家的趋势,还不是全球性、国际性的趋势。”蓝领工人不愿推迟退休唐钧认为,延迟退休对于中国而言并不合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阶层结构与发达国家并不相同。目前,发达国家的白领与蓝领分别占人口的60%和20%。而中国,目前的白领只占到了20%,蓝领工人占到了60%到70%。一般来讲,推迟退休年龄对白领影响不会很大,但是蓝领工人一般到50岁以上,因为身体原因,都跟不上现在的这种劳动强度。所以,蓝领工人不愿意推迟退休。从职业环境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职业环境也不同。发达国家是6小时工作制,而我国除了8小时工作制之外,许多工人还需要通过加班来赚取更多的奖金。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裁员是谁来得晚裁谁,而中国则不同。目前,中国的男性蓝领工人到50岁以后,女性到40岁以后,就进入了一个就业困难期。不仅找工作难,而且随时有被淘汰的问题。此外,推迟退休年龄对于年轻人就业也不利。养老问题依靠经济发展唐钧认为,中国的养老问题不能简单地看作一道数学题,最根源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劳动人口能够创造多少财富和如何分配的问题。唐钧提出,中国的养老保险资金缺口一直存在,但因为有了财政补贴之后,是不存在问题的。甚至有很多地方的养老保险是有盈余的,比如深圳。除了深圳年轻的人多,退休的人与全国相比较少外,还因为深圳市一个新的城市,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都不存在缺钱的问题。唐钧表示,他对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比较乐观,因此,他认为,如果中国的8亿劳动力创造足够多的财富,且解决好分配问题,老龄化的问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制度的诞生和建立,要完全建立在为人民大众服务基础上的,国外制度定的再好,适合的是人家本国国情,若不利于我们本国发展需求,也要被淘汰.以前的退休制度年龄限定,建立在大学生就业很少时期,如今年轻人失业状况严重,退休年龄不是延迟,更应该提前退休才是硬道理.
国家的栋梁,必将名垂青史
江山易得,一将难求,唐钧是中国毛泽东主席逝世后非常少有,而且非常受人民敬仰,杰出的中国共产党内真正的人民公仆形象之楷模,他讲话非常注重调查研究,重事实,有理有据,以国家长远发展利益为宗旨的有关文章和讲演深受广大中国青年学者,知识分子,大学生,及民众的接受和敬仰。称他为中华民族的希望之星,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楷模,国家栋梁之才。在他身上能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把为全中国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的身影,是一位难得的维护党的形象的卓越人士,难得的刚正不阿的忠良将才之风度。他的大义凛然为民之震惊.真正的人民公仆中国社会科学院唐钧,必将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世代敬仰。
真正的人民公仆中国社会科学院唐钧,必将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世代敬仰。
江山易得,一将难求
唐老的一句话顶网友千万人哪,网友们继续顶她的文章
顶唐老的一句话顶网友千万人哪,网友们继续顶她的文章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退休工资新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