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云城值得投资吗 没有什么比投资自己的事业

万科事业合伙人制度始末:从参观互联网企业说起
导语在国内首倡合伙人制度的阿里巴巴还没有完成上市,它的模仿者万科已经将这一制度付诸实践。
  5月29日,代表万科1320名事业合伙人的深圳盈安财务顾问企业(下称“盈安财务”)购入公司A股股份2318.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1%。这是盈安财务第二次购入万科A的股票。
  自2009年超过美国最大房地产企业帕尔迪公司后,万科迄今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销售金额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地位。万科为何要推出事业合伙人制度?这一制度对于万科意味着什么?一切还得从万科连续参观多家互联网企业说起。
参观互联网企业
  如果说万科在成长期学习的榜样是帕尔迪,那么在转型期万科学习的对象则变成了近在咫尺的国内互联网企业。
  去年下半年开始,万科频繁造访互联网巨头,先后参观了阿里巴巴、腾讯、小米和海尔。阿里巴巴是万科第一个参观的企业,去年10月,万科集团总裁郁亮带领万科高管奔赴阿里巴巴总部。
  在参观过程中,万科集团内部刊物《万科周刊》陆续发布了“参观侧记”,记录了参观过程中万科向这些企业学习的细节,但奇怪的是,参观阿里巴巴时并未发布详细的参观侧记。
  不过郁亮在后来发布的参观经验总结中说,参观让万科明白了三个道理,第一、对新事物要敞开心胸去拥抱;第二、找到变化背后的不变;第三、传统企业要利用新的工具做好原有的业务。
  总经经验后,万科开始付诸实践,第一、要对客户特殊的好,如果用互联网的语言说就是提高用户体验;第二,也是最关键的,万科要把执业经理提升为事业合伙人。
  “他们并不只是给老板打工,不只是给投资人打工,他们也是为自己打工,为公司打工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做。我们相信,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的事业。万科就给个机制,让你投资自己的事业,这样共同壮大平台。”郁亮说。
事业合伙人制度起步
  万科高管参观互联网企业除了收获经验外,还加深了他们的危机意识。互联网企业正在迅速的渗透到传统行业,房地产这种之前和互联网八杆子打不着的行业也会被波及。
  阿里巴巴马云曾经说过,有泡沫的地方就有利润。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被认为是泡沫最大和最暴利的行业之一,房地产行业很都有可能成为互联网企业“入侵”的下一个行业,到时候,万科和阿里巴巴可能会成为竞争者。
  “不怕来自行业内的赶超者和竞争者,但是担心有一天像小米和腾讯这样的企业跨界进入房地产并用互联网的方式带来变革。”郁亮曾说,万科要使自己不至于被淘汰,必须率先实行变革。
  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加强对企业的控制权,直接手段则是推出事业合伙人制度。该制度的本质是确保管理层自始至终享有无法挑战的公司控制权,即便是持有大量股份的股东也不例外。
  今年3月28日上午,万科在深圳大梅沙总部召开的2013年度股东大会正式宣布了这一决定,万科推出的事业合伙人制度使得万科高级管理层能更有能力稳定未来的控制权的同时还能兼顾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增加企业控制权
  万科推出的事业合伙人制度与阿里巴巴、小米公司的类似,都是强调员工的参与感和管理层对企业的控制权。其中一个措施就是今后所有新项目所在一线公司管理层和该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跟随公司一起投资。第二个措施就是通过管理层控制的公司盈安财务增持公司股份。
  “事业合伙人机制不仅仅是奖励制度,我们希望通过事业合伙人机制,更好地解决投资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分享。”郁亮的话充分显露了高管对失去企业控制权的担忧。
  这一点从万科分散的股权结构也可以得到佐证。万科2013年年报显示,万科第一大股东为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持股仅14.7%,而包括王石、郁亮等高管在内的管理层持股总数也不及万科最大的个人股东刘元生。
  此外,作为一家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万科此前也曾面临被外部资本夺权的风险。1994年的“君万之争”差点让万科的董事会旁落至以君安证券为首的几个股东手中。
  此外,最近金融资本举牌地产企业的案例也让万科管理层危机四伏。生命人寿增持金地集团10.23亿股,占金地集团总股本的 22.88%。安邦保险增持金融街其总股本的 5.0%。
  4月23日,万科召开了合伙人创始大会,共有1320位员工率先成为首批万科事业合伙人。与此同时,万科开始筹备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正在为更加牢固的控制这家企业做最后的努力。
记者:马继鹏
记者往期作品
5亿元存货“不翼而飞”麻烦缠身的上海物贸将走向何方?
茂化实华“争斗”升级:“泰跃系”质疑6000多万资金审计结果
莱宝高科重组终告失败 投资者450个疑问待解
同方国芯定增方案“太疯狂” 巨额认购资金从哪儿来?
特力A的成妖之路:业绩低迷难挡股价涨7倍
企业债券违约现骨牌效应 雨润、中钢或难按期偿付
还原中信证券高层涉嫌内幕交易被调查始末
山水文化违规减持者武恒君:已经不炒ST股了!
泛亚危机乌龙:公告称正在重组
天狮首度回应:直销行业迎发展风口
扫一扫关注微信
联系邮箱:央广网财经官方微博:/cnrcj
结语:一直以来都推崇职业经理人的万科也感受到了大权旁落的危机,阿里巴巴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不知万科在事业合伙人制度道路上能走多远,且行且珍惜。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中金财经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万科(02202)“拉票”投资者:我可以“出轨”深铁不行(附实录)
来源:智通财经&&&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在与老东家华润翻了友谊的小船后,尽管目前万科似乎在此前的董事会决议中暂时领先。然其心里并不踏实,即刻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为下一次对峙“撕逼”拉票。
  参会机构告诉智通财经,虽然万科高级副总裁谭华杰对此次预案的两个项目做了重点推荐,但投资者依然对宝能、华润等大股东的态度较为关心。谭华杰透露,万科并无与宝能就方案进行过沟通,至于华润的异议,将交由法律渠道解决,一旦方案未获得通过,万科只能“跟别的公司又回到同一起跑线上”。
  而对于万科部分高管有减持的行为,谭华杰则认为“很正常”。程序问题,法律才是有效渠道
  问:华润提出强烈异议,他们在纠缠是否得到了董事会2/3的通过,万科能不能对此澄清一下?假设一切按照公告的程序走,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时间怎么安排?
  谭华杰:关于程序问题,我不是很清楚。这个是很专业的法律问题,律师当然会有异议。律师更清楚,既然我们已经发了公告,就从法律专业的角度解决问题,我不是法律专家,但我相信法律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渠道。
  关于时间安排,说不死。从其他公司发行股票和购买资产的案例来看,一董(第一次董事会)到二董(第二次董事会)大概是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是一家“A+H”公司,如果和别人一样过一两个月召开二董,那么股东大会还需45天,所应总共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说实话,我也估计不准。
  问:从业务上讲,未来和深圳地铁合作的空间有多大?模式是什么?加入这些股东后,股权发生变化会对公司治理方面产生什么影响?
  谭华杰:空间有多大,这个问题说不准。深圳地铁在深圳做了158公里的地铁,它未来不可能只在深圳做,四面开花也不是不可能,很难精确预计。现在所有开发商都想抢轨道交通,我们就需要抢到最大的一块。有些投行都成立轨道交通事业部了,都打算自己建地铁了,我们现在有个最强的伙伴和我们一起干,可以确定与深圳地铁合作会是未来开发商中拿到轨道交通机会最大的一个。第二个问题我没法评论,也不感兴趣,我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些问题我觉得投资者去评价就好了。
  路人甲:关键问题都“说不准”哦,华融纠结的点说不准,合作空间有多大,说不准,come on,能不能不要再空荡荡的描述战略,给点实际的数据行不?合作对业绩的应享有没估算过?如果这个也“说不准”,那就……
  万科可以“出轨”,深圳地铁不行
  问:和地铁的合作是否排他?(深圳地铁后续的项目都给万科吗?万科是否会接其他的轨道项目?)如果项目没成功,公司如何抓住后续未来轨交的发展机会?
  谭华杰:首先,我们尽可能做到让对方“不出轨”。我们希望建立“不出轨”的关系,要靠我们的专业能力。只要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那么投资者也会放心和我们合作。另外,这种关系是否能长期稳定的排他,这也要看万科的专业能力,希望你们继续关注万科。
  那我们自己能不能“出轨”?是可以的,对方不会对我们设置这样的条件——既然你跟我合作了就不能和别人合作。因为它已经跨城市发展扩招了,但是还有很多城市没有进入,甚至有很多城市它始终进不去,那它也不能要求我们不和别人合作。
  这事要是没成功,后续发展我真不知道。因为深铁是一个最俏的轨道交通企业,我相信,他要是跑到大街上喊一嗓子“我要找一个开发商合作”,我相信全中国前二三十的开发商都连夜排队去了。没谈成就是没有优先权,和其他企业没什么两样。
  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以后,H股的公众持股比例将低于10%,万科将如何解决?
  谭华杰:确实这是个问题,公众持股低于10%,我们需要给联交所一个承诺,在未来多少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时间多长不好说,看联交所能给我们多少时间。
  问:在股东大会上,A股和H股全都需要2/3赞成票才能通过?未来,还是需要政府先给地,地铁公司才能决定是否和万科合作?
  谭华杰:首先,A股和H股都需要2/3的赞成票。至于地铁上盖物业,价值远远高于地铁的建设成本,政府没那么大方,会给你一部分,政府的收益其实来源于没给你的那部分。修地铁和配上盖物业这种方式其实是替代给钱,用土地兑价。给多少兑价,要看地铁的预算是多少,最后不给钱,给相当价值的土地,相当于把地无偿划拨给轨道交通企业。之后,地铁有两个选择:港铁模式,卖掉政府的地,谁给的价高就卖给谁;东铁模式,把地留着自己开发,和开发商合作,但是地的所有权还是在自己手里。我们和深圳地铁的联合体就相当于东铁加开发商的模式。
  路人甲:艾玛,到底是机构电话会议,不是韭菜网上问答呢!假设深圳地铁当了第一大股东,搞了半天,第一大股东的名分也没有换到让人觉得有“诚意”的地方。万科是否真的到了需要如此“倒贴”深铁的地步?如果H股持股过高,港股那边麻烦大了,持股过高的一方面会剔除各种指数,此外,就算日后改善,也要通过“三寸不烂之舌”去香港拉票,说服机构重新买入呢。另外,哥们儿,A股停牌了,港股还开市呢。
  7月4号复牌可能性不大
  问:A股复牌时间是什么时候?宝能是否有交易限制?二董的具体议程是什么?股东大会对于反对票的比例有什么要求?
  谭华杰:复牌时间我回答不了,个人觉得7月4号复牌可能性不大。卖股票有明确限制,宝能是第一大股东,那买卖股票需要披露信息,今年12月18日之前肯定不能卖,需要锁定一年,买没有限制。一董过的是预案,还能修改,二董过的正式方案,会提交股东会,就不能修改了。A股和H股将分开表决,都需要2/3赞成才能通过,当然这个2/3指的是出席这个股东大会的有投票权的股权,也就是说反对者不能超过1/3。
  问:假设方案通过,大股东就变成深圳地铁,是否会出现大股东跟小股东或者管理层利益不一致的情况?
  谭华杰:假如真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深圳地铁去了一个我们认为不合适的城市,最后要求我们跟它一起搞一个东西,但是我们认为这个东西搞不成功。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肯定会据理力争。
  路人甲:好事者,关注万科重组各大宫斗,华润、宝能、安邦都被掘地三尺。然投资者,不会关心万科的情怀,也不太想知道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如何撕逼,他们只关心股票什么时候复牌?权益是否被稀释?还有,复牌后会有几个跌停!
  合作并非锦上添花
  问:这次重组对公司有多重要,如果不成功的话,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吗?是否只是锦上添花?
  谭华杰:这肯定不是锦上添花。我刚才谈到,在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历史上,只有两次机遇可以相提并论。一次是1998年,国家决定取消实物分配住房,把住房货币化,大家看到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年代,其实就是从98年开始,到现在这个时候,房地产行业本身肯定结束了黄金时代,已经进入白银时代了,但是轨道+物业的这个方式正处在爆发的前夜,所以这个机会是整个房地产行业未来最大的机会,事关公司未来。
  如果做不成功,只能是尽我们的努力。这么说吧,如果做不成功,这家公司的管理团队还是我们这么多人的话,我们会尽我们的努力去抓住这个能抓住的机会,那样的话,我们跟别的公司又回到同一起跑线上了。
  问:华润这边不太满意,有没有可能定向华润或者宝能增发一部分资金,就是说发行股份和增发资金这种相结合的方式?
  谭华杰:坦率地说这事不归我管,我现在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问:公告里面提到,还有一个潜在的交易对手,能不能透露一下谈判的进程,交易的方向和模式是什么样的,这个交易对手打算什么时候跟投资者公开一下?
  谭华杰:涉及这些事项,我们跟投资者报告的唯一方式就是公告。在没发公告之前肯定是不能透露这些信息的,这是个非常明确的规定。第二就是我们这一次的停牌筹划重组这件事,这个很显然,预案已经公告了,就是我们打算发生购买,购买的这个标的就是前海国际,就是深圳地铁下面这家公司,这个交易里面没有别的标的。这一次发行股份购买就它一个了,不会有其他标的了。其他还在谈的,什么时候跟投资者说,要到可以披露的标准的时候。
  问:在和深圳地铁的谈判中,深圳市政府或者深圳市国资委起到了什么作用,或者持什么样的观点立场?发行价大概是九四折的折扣,有没有跟央企、国企主管部门进行沟通?
  谭华杰:这两个问题都超出了主题范围。坦率地说,这些细节我也不是完全了解。深圳市政府是在市场化原则下面,它们当然是支持这个。
  路人甲:艾玛,到底万科的未来是什么啊?不和深铁玩就没有未来了么?能否正面回答下?求正面回答!求正面回答!求正面回答!目前为止,路人甲都还没看明白,和深铁玩,有什么实质好处?是否机会大于成本!不和深铁玩,是不是就真没法过了?!求正面回答!求正面回答!求正面回答!
  个别变现很正常
  问:公告显示,万科高管有抛售股票的行为?
  谭华杰:应该不是高管,应该是内部信息的知情人,我看到的大部分高管是在持有,但不排除个别变现的情况。就算有卖股票,我猜测也是基于个人生活必需的,很正常。
  问:号公布的宝能系持股26.29%,比日公布的多了0.03个点,期间是否有买卖?深圳地铁和万科的合作怎么在其他城市落地?
  谭华杰:宝能持股变动是因为我们的股份总数有变化,去年我们进行了回购,所以分母变化导致数据变化,宝能在此期间不能减持,没有任何买卖。如果去外地发展,我们要最大限度为当地做贡献,结合当地负责投资建设的公司一起做,我相信会受到欢迎的。
  问:宝能在停牌前是第一大股东,无论方案是否通过,宝能持股会有什么变化,万科和宝能之前有沟通吗?
  谭华杰: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完成方案,这个方案公告以前,是不可以和任何股东进行任何沟通的,唯一与投资者沟通的方式就是通过公告。公告以后,和股东们多做沟通才能让这个方案通过,才能实现所有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路人甲:大人的世界好复杂!完成方案之前,原来是不能和股东沟通的。那我想问,股东们是否真了解方案?不太了解的话肿么投票?还有还有,不能和股东沟通,不知道是否可以和独董们沟通呢?瞬间觉得自己读书好少哦,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想问?!不过,听媒体报道说,双方律师啃了那么多法律大部头,现在不还是在“撕逼”?想到这,路人甲就安心了!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万科想把自己变成一家投资集团?大转型终于要来了 - 市场 -福州乐居网
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万科想把自己变成一家投资集团?大转型终于要来了
来源:莫老爷
春节前夕,万科高级副总裁、广深区域总经理张纪文集合下属各一线公司领导层召开闭门会议,如是宣布:“广深区域在2016年要逐步展开团队公司化的变革,我们计划把区域范围内所有地方公司的设计部、营销部、工程采购部和成本部从万科剥离出去,以团队为单位创建各自独立的公司。
万科的大转型终于要来了!
春节前夕,万科高级副总裁、广深区域总经理张纪文集合下属各一线公司领导层召开闭门会议,如是宣布:“广深区域在2016年要逐步展开团队公司化的变革,我们计划把区域范围内所有地方公司的设计部、营销部、工程采购部和成本部从万科剥离出去,以团队为单位创建各自独立的公司。未来,万科只是这些公司的股东之一。”&
参会者称,张纪文的意思是,除区域公司外,广深各地方公司设计口、营销口、工程口、成本口的员工从此都不再是万科员工,所有部门团队将从今年开始自立门户。
譬如,厦门万科设计部的员工很快就会整体离职,成立厦门万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该公司大股东为万科,但工作编制不属万科,工资不由万科发放,业务也不局限于万科,而是全面对外接单。&
莫老爷粗略估算,此次变革涉及万科在编、不在编员工上千人次。广深区域下设11家分公司,包括广州万科、深圳万科、厦门万科、南宁万科、海南万科、东莞万科、佛山万科、中山万科、珠海万科、长沙万科。其中,仅深圳万科需变动的员工数便达240人,分别为设计部员工数35人,营销部50人,工程采购部130人和成本部25人。
“万科这是要把自己变成投资公司的节奏啊!”内部员工认为,广深区是万科最优秀的区域,一年的产值是全集团的1/2,向来也是先锋区,如果此举干的漂亮,不排除其他区域效仿的可能。这么一来,万科就要变成一家轻飘飘的投资集团了。
在广深区设计口的高层会议上,张纪文的副手丁健把这次转型称为:“一件对万科具有深远意义的事!”莫老爷还看到了丁给设计高管们布置的春节作业:“思考三个问题,节后给出答案,它们将影响到区域产品团队未来一年的工作方式。”
三个问题整理自万科内部文件:
1、大家是否有跳出舒适区的意愿和勇气?
2、我们的产品团队变革为设计大总包(非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公司),是否有独立操作及运营的能力?
3、如果各公司产品团队实现公司化,我们将如何准确衡量工作业绩?是否敢于和公司业绩对赌?
现在,春节已过,但据莫老爷了解,因为变革的细则尚未出台,大部分团队迟交作业,处于观望状态。不过,万科领导催促,一切需赶在四月份前落地。
万科团队公司化的用意何在?与多位接近内情的员工深聊后,莫老爷做了3点总结:
1、提高竞争力:扔回市场里,让市场去检验各独立公司的存活能力。
以剥离设计口为例,张纪文对内宣称,这叫“万创复活”。
混得久一点的业内人都知道,万科早年的设计院叫万创,它的厉害在于不管项目拿在多三四线城市的郊区,不管产品类型如何多变,万创都能“绝地造奇迹”。万科城市花园、金域蓝湾、东海岸、万科城、第五园、十七英里、天琴湾等行业标杆项目,都是万创留给万科的“浓墨记忆”。不仅张纪文,原万科高级副总裁徐洪舸、副总裁肖楠都出身万创。遗憾的是,这支技艺精湛的队伍早已在江湖上没有了传说。
内部员工表示:“集团领导认为,这几年地方公司过于安逸和舒适,继续这样下去会失去优势和强有力的竞争力。先让一线公司的团队公司化,再把它们扔回市场里,各地方之间才会发生竞争关系。这个活如果深圳万创干不好,就等着被广州万创、珠海万创、佛山万创们抢走饭碗吧。这是万创复活的核心。”
2、转型轻资产:变成一家纯粹的投资公司。
花样年早就不做开发了。潘军去年年初就说:&不要再叫我们房地产开发商,以后我们不推花样年住宅,只推以服务作为住宅的标准的彩生活住宅,向轻资产转化。”
万达也在火速的“去地产化”。半个月前的万达年会,王健林把今年的地产销售目标下调至1000亿,相比去年逾1600亿的成绩,降幅近40%。
大家都在转型,方向一致的瞄准越来越轻。这么大的万科怎么办?怎么快速的轻起来?那就是,转型成为投资公司!
听起来不可思议?其实,万科上海区域公司早就这么干了。去年七月,上海区产品管理部门整体被撤销,所有员工化身万科外部事业合伙人,新成立的设计公司万科占股40%。莫老爷打听到,该公司的营销团队随后也已独立出去,两家公司至今都运作良好。
3、提高抗风险能力:抵御野蛮人。
据说,抗击宝能是大变革的最主因,大家可结合网上的报道《王石:万科重组已有时间表》自行分析。
万科最宝贵的是什么?是认!是各地方公司不同口子的团队!就算被某些公司恶意收购成功,结果也只是让对方得到钱而已,万科完全可以集合剥离出去的团队公司另起炉灶,不会再像2015年那样狼狈。
剥离能成功吗?万科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件事尚存的变数还很多。目前了解到已自立门户的团队有广州万科工程部、厦门万科设计部等。一些预备剥离还未剥离的团队也提前接起了外单,为新公司积累生意,如厦门万科营销部。
问及几位基层员工是否愿意放弃万科编制,大部分表示还在等待最终细则。如何与公司业绩对赌?个人如果占股新公司?等等问题都是他们迫切想知道的。也有员工对此表示失望:“万科出彩的文化是各部门协作的团队文化,现在都被拆散了,肯定会增加隔阂,只剩下项目发展部(投资拿地)和财务部的万科不会再有‘大家’的感觉了。”
莫老爷认为,尽管这不是裁员,但可以预见的是,难免掀起一场大跳槽。万科深圳公司总经理周彤在内部说了一段很应景的话:“大变革时代,我们都站在在风口上,如果把握不了风的方向,那就管理好自己,不管被风怎么吹,都能让自己不受伤、甚至借风成长,那就足够了。要做一个破风者,逆风时能前行,顺风时能向上。”》》》用专车找乐居 买房享优惠找乐居,福州购房首选平台就在
热日 10:50
热日 15:08
热日 07:36
热日 07:32
热日 07:15
热日 07:15
热日 11:21
热日 17:06
热日 14:20
热日 14:15
热日 10:21
热日 10:18
上海、北京将成为不再依赖新房市场和土地财政的城市。
2016 福州楼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以万科A上周五的收盘价计算,“宝能系”投资万科累计持股市值已高达420亿元,如此巨资布局会甘心只做财务投资者吗?万科昨晚答复本报记者称,“公司股票是公开交易品种,买卖公司股票是股东自身的决定,非公司所能干预,公司亦不宜就此发表任何评论。公司的责任在于为全体股东创造价值,保护每位股东的利益,无论其持股的多少。”万科在公告中强调,公司认为第一大股东虽然发生变更,但公司目前仍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孙放一场蓄谋已久的“入侵”,在一轮地产股的“混战”中,将万科推到浪尖。2014年3月,万科总裁郁亮在公司春季例会讲话中,曾公开表露出对“野蛮人敲门”的担忧,且顺势提出了事业合伙人制度,欲构筑“防御工事”。彼时的郁亮或许没有想到,他口中的野蛮人,竟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就在最近短短六个交易日,“宝能系”豪掷近百亿资金再度疯狂抢筹万科,20%的持股比例已显著超过华润(15.29%),正式登上第一大股东之位。此时,外界更为关注的是,已砸下数百亿资金的“宝能系”未来会否调整上市公司管理层架构,进而逐步控制万科?而以郁亮为代表、曾言“要拿出勇气和力量去战胜野蛮人”的万科职业经理人团队,未来会否有反击的手段?而数月前曾通过增持方式欲保第一大股东之位的华润,未来是否也有进一步行动?当前的事实亦不由令人想起往昔的一幕——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宝能系”,21年前的“君万之争”会否再度上演?未来的万科,又将是谁的万科?“宝能系”搅动资本洋流资金准备到位后便不计成本快速买入,对于万科,“宝能系”似乎志在必得。而万科这艘地产巨舰,在资本洋流中,还能前行在原来的航道吗?万科12月6日晚的一纸公告,揭开了近期公司股价连续异动的“谜底”。据披露,“宝能系”旗下的钜盛华通过资管计划,在11月27日至12月4日期间大举买入5.49亿股万科A(占总股本的4.969%),增持完成后,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前海人寿合计持股规模达到22.11亿股,对应持股比例增至20.008%,正式取代华润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也正是在11月27日至12月4日期间,万科股价出现放量大涨,短短六个交易日内涨幅达31%,区间成交量为21.59亿股,反观“宝能系”购股数便占据上述成交规模的四分之一,而以17.527元/股的区间加权均价计算,“宝能系”本轮增持共计耗资逾96亿元。以大股东为目标,此番大举“围猎”万科,“宝能系”乃是有备而来。就在11月18日,“宝能系”向万科发出权益变动通知时,其当时持股比例为15.04%,而万科彼时则强调华润股份持股比例为15.29%,故大股东未发生变化。殊不知,此时的“宝能系”已开始筹备后续作战计划。同样在11月18日,钜盛华对外宣布进一步“集权”前海人寿,将持股比例由此前的20%增至51%,实现了对后者的绝对控股,由于前海人寿持有万科6.66%股权,宝能系此举则进一步锚定了该部分持股权益。此后,钜盛华在11月24日至26日期间又相继与泰信基金、南方资管、西部利得基金签订资管计划合约,相关资管计划即用于投资万科A股股票。明细来看,南方资管旗下的四项资管计划自11月27日起轮番进场抢筹万科,共计买入4.35亿股;随后泰信、西部利得基金下属资管计划则在本月3日、4日出手增持,分别购入8270万股和3100万股。整体增持过程快速、连贯、有序。在钜盛华昨日晚间同步披露的权益报告书中,其依旧表示“本次增持是出于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但不得不提的是,以万科A4日收盘18.98元/股的股价计算,“宝能系”投资万科累计持股市值已高达420亿元,如此巨资布局会甘心只做财务投资者吗?“‘宝能系’在投资万科过程中一路高举高打,无视成本增持而放弃低吸策略,给人感觉绝非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者;但若想强势介入万科经营运作,其难度也不小,因此我们也不清楚‘宝能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多位券商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的观点都比较类似。然而从近年来相关案例来看,险资大举布局地产股俨然已成为一种“潮流”:不止是万科,从此前的生命人寿、安邦保险争相举牌金地集团;到安邦旗下和谐健康保险举牌金融街;到国华人寿举牌天宸股份;再到最新的阳光保险举牌京投银泰等,皆属此类。一位曾对房企实施举牌的险资负责人先前对记者表示,万科等国内大型房地产商对险资而言的确具有吸引力,而收购资金也不是大问题。“比如动用200亿资金来撬动2000亿的资产,这实在是个好买卖。”在该人士看来,房地产是险资钟爱领域,也是金融板块的重要载体和桥梁,险资可大笔投资实现资源配置,也可借机培育养老地产产业,还可以对接高端客户,可谓益处多多,但前提是要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不过,对“宝能系”乃至前海人寿而言,面对着万科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及背后华润等股东的默默支持,若想拥有话语权似乎唯有以“资本”开道,以股权来换取话语权。一个不易忽视的细节是,此番上位万科后,“宝能系”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暂无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计划;同样在未来一年内没有对上市公司资产进行出售、合并等计划。但对于会否改变万科董事会或高管构成,会否对可能阻碍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上市公司章程条款进行修改?“宝能系”给出的答案都是“暂无”。如此模糊的表态,是否意味着“宝能系”未来还会有更进一步动作?一贯强势的管理层面对强行上位的“宝能系”,万科方面昨晚答复上证报记者称,“公司股票是公开交易品种,买卖公司股票是股东自身的决定,非公司所能干预,公司亦不宜就此发表任何评论。公司的责任在于为全体股东创造价值,保护每位股东的利益,无论其持股的多少。”看似书面化答复的背后,实则透露出万科现任管理层的态度,即“宝能系”虽成为第一大股东,但在公司眼中与中小投资者并无差异。而回看万科过往的股权演变过程,尽管华润稳坐第一大股东之位,但万科实际是由上市公司管理层主导,这从其董事会构成便可见一斑——王石、郁亮等元老级人物一直主导经营大局。事实上,面对着股权结构高度分散的局面,对于“野蛮人敲门”的预期,万科管理层早在一年多前便有警觉,并推出事业合伙人制度改革加以防备。2014年3月,万科春季例会上,总裁郁亮做出了题为《事业合伙人》的主旨讲话。彼时,郁亮从万科“3·30”事件说起,再提及KKR的收购案,从而描绘出“野蛮人”目标公司的共性特征:一是股票价格较低;二是有巨大的资源和价值潜力;三是自己过得很舒服(高薪);四是没有动力去充分发掘自己的资源和价值。“‘野蛮人’来万科敲门是很正常的,‘野蛮人’会怎么行动呢?如果能成为大股东,获得绝对控制权,这是最简单的,如果不能获得绝对控制权,可以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来捣乱,比如投反对票、利益要挟等等。面对已经上门的野蛮人,我们必须要拿出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它,我们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郁亮曾说。基于此,郁亮强势推动万科进行事业合伙人制度改革,作为其发展、管理及分享的新机制。“我们通过事业合伙人机制,要能够在未来十年里把万科的舞台越做越大;而它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管理方式,却不仅仅是一个奖励制度;我们希望通过事业合伙人机制,更好地解决投资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分享问题。”郁亮解释。郁亮特别强调,事业合伙人制度就是要让万科人掌握自己的命运。
您还在为选股而苦恼吗? 请免费下载最新推出的《操盘软件富赢版V7》试用。《操盘软件富赢版V7》在原有软件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功能,并内置选股方案,让选股更加容易。新增加个股短线操盘,中线操盘提示,让您安全获利。软件免费下载地址:
客服QQ:     6730474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 鄂公网安备26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科云城值得投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