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腾讯理财产品,理财会不会亏本有风险亏本钱的

看清了本质,很容易决定钱到底放余额宝、理财通还是哪儿
对于个人理财,微信的理财通和支付宝的余额宝,哪家更合适?
知乎用户,互联网金融重新进入/移动互联网设计从头学习
近日微信上线的理财通由于 7 日年化收益率达到了 7.5% 左右,盖过了余额宝的同期数据 6.5% 一个百分点,因此引来不少朋友咨询是否应将余额宝的钱转移到理财通里。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颇为复杂,需要系统性学习货币基金知识以及充分了解现金管理工具的作用。
一、货币基金的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余额宝背后挂靠的是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理财通背后挂靠的是华夏财富宝货币基金(未来理财通据说会像数米基金网的现金宝一样提供多款货币基金,个人认为这增大了客户认知难度,是专业基金网站做的事,而不应该由理财通这种面向大众的 APP 来提供。)
货币基金小知识:
1、货币基金是流动性强,风险极低的现金管理工具,主要投资于债券、票据、定期存款等低风险产品。
2、7 日年化收益率仅仅是货币基金的一个数据指标,且这个指标短期内甚至可以操纵上 10%以上,只有长期稳定的 7 日年化收益率才有参考价值。
3、7 日年化收益率是预估年收益率,每万份收益才是当日的实际收益参数。
4、我们可以通过单位时间阶段内每日万份收益相加从而得出该单位时间阶段(如最近 1 周、最近 1 月、最近 3 月、最近 6 月)的实际收益率
5、以上根据数据推演得出的收益都是货币基金的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收益,只有参考价值。
6、货币基金的年收益远没有 7.5%那么高,甚至 6%都只是奢望,最近 1 年最高收益的基金也才 4.85%,近期的高收益率都只是暂时的。货币基金更多是用来代替活期存款做更好的现金管理,而不是一个高收益的投资工具。
7、由于货币基金的投资方向是低风险产品,因此规模越大的货币基金议价能力越强,更容易产生高收益。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和华夏财富宝货币基金的基础数据和各阶段收益对比:
由图可见,在 167 只货币基金中,近期华夏财富宝确实在各种指标上表现良好,但在近 3 月收益数据上表现不佳。实际上,如果不算年底这段异常的时间,据我以往的观察,天弘增利宝这几个数据都是 top10 的。我个人认为造成华夏财富宝比天弘增利宝近期数据高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天弘增利宝在年底这段时间没有特别出色的表现,这或许跟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在这个特殊时间段的投资风格有关。
但如果只是因为华夏财富宝近期数据比天弘增利宝高而选择腾挪资金,那年后如果两个基金公司的数据又发生偏差了呢?或者为什么我们不直接购买排名 top1 的货币基金呢?
所以说看简单的历史收益率和历史排名来挑选货币基金是不明智的,如果只看某日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或者一周的收益情况,就容易陷入买了后悔的局面。
推荐阅读此篇文章: ,文章中明确提到短期做高收益是很容易做的,但是会增加长期风险,在保障基金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稳定的收益才是货币基金应该追求的方向,而不是追求高收益高排名。
二、货币基金的作用:
货币基金是绝佳的现金管理工具,跟活期存款、短期定期存款等产品组合一起可作为大部分普通投资者的现金管理工具。以余额宝为代表的 T+0、日复利创新,基本上已经取代了活期存款和短期定期存款,这是大大的好事。
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不了解现金管理背后的现金使用行为和投资,就会出现两个误区:
1、把所有的钱都存在货币基金里
货币基金一般年收益在 3%-5%内,仅用来现金管理,由于具备极强的流动性因此收益不会太高。大众更多的钱应该用来投资在其他投资工具上,如银行理财产品、国债、股票基金、p2p 借贷、股票等。各种投资工具各有优劣,根据个人情况自行学习选择。
如果不愿意花时间学习投资,只会把所有的钱都存在货币基金里,最终很多年过去,和把所有钱都存银行定期的人其实也没多大分别。
根据个人资产情况和现金使用情况,拿出部分钱放在货币基金里应付日常开支即可。剩余的钱应该放在其他投资工具中,投资理财是漫长的一生都应该学习的知识。
2、只从收益角度选择货币基金而忽略了其他现金支出是否便利
大众日常现金支出最常见的场景即每月固定的信用卡还款,尤其对于多卡族更是每月几个固定时间点(信用卡最后还款日)发生大笔资金支出行为。因此购买货币基金还需要考虑平台是否方便信用卡还款,否则货币基金只能退到储蓄卡帐户,然后再另走信用卡还款过程,多了不少操作。
此外水电费、固话费、宽带费、物业费等日常生活支出,最终资金流出的源头都是货币基金账户。
在这方面,余额宝挂靠支付宝,是有相当大优势的。而理财通挂靠的微信是个手机 APP,跟财付通没有接轨,财付通在生活费用缴纳上也远比不上支付宝。
假设大家都习惯了网购,那对于没有信用卡的朋友,选择余额宝更是明智的选择,在消费支出上余额宝的优势可说是不可触及的。
所谓的用户体验对大型互联网公司而言都是细枝末节,平台自己也在不断进化。拿用户体验来比较各种宝是没意义的。
至于安全性其实基本都是没问题的,担心各种宝的安全性,不如自己好好琢磨别丢手机别设生日密码别把身份证放钱包里别在网络上被人钓鱼。
当然资金安全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在阿里、腾讯、老牌基金公司这种级别,所谓的安全问题更多来自于大众的粗心大意。
1、选择哪个货币基金平台是根据自身资产配置来的,如果只有少量钱放货币基金里,放余额宝就是最佳的选择,更多的时间应花在其他投资工具的研究使用上。如果大部分钱都放货币基金里,这个时候才有筛选平台的必要。
2、任何投资工具筛选的指标都是收益率、流动性和风险,货币基金也不例外,如果平台 A 的全面历史收益数据都高出平台 B1%以上,是可以考虑转移平台的(不高出余额宝 1%以上不建议转移,1 年 1 万收益才多 100 元,其实从整年看来实在不可能 top1 基金比余额宝高 1%)。但是货币基金由于钱经常在流动,对流动性便利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这方面支付宝在信用卡还款、生活缴费、网购消费上都有极大优势。
=== 针对典型问题进行回复分割线 ===
针对几个典型性问题回复一下:
1、提现时间
很对,理财通提现时间过长也是流动性相对不够好的表现。过去货币基金 T+2 的年代为什么普通人不买账就是这个原因。印象中是汇添富现金宝还是华夏活期通能做到几分钟就快速提现,这也是部分人选择他们的一个理由,流动性最佳的情况下收益率相对高,而不是盲目追求收益率。
2、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是学习门槛较低的投资工具且有银行背书,适合一部分人,正常说来大部分时间段内收益率都会比货币基金高,且对老想用货币基金消费的人来说还有强制储蓄的作用,坏处是 5 万元起售,流动性不高,一般保本型比货币基金收益多 1-2 个点就不错了。从学习投资的角度来说,是个入门级的投资工具。
3、用户体验
百度 / 阿里 / 腾讯这种级别的互联网公司,产品的用户体验都不会做得太差(至少是能用的级别),产品的实现难度更多在定位、战略和团队对业务逻辑的理解与实现。而且这种替用户挣钱的金融类产品,由于给用户创造的价值很明显,所以大部分用户不会特别挑剔用户体验,部分挑剔体验的用户,产品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也能逐渐满足需求。
4、偏向性忒明显、水文
说实话,看到「此文偏向性忒明显」「水文」这两个观点且还有点 10 个赞的,深深觉得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
这篇文章目的是给大家从 0 开始普及货币基金的知识,当你具备知识了你就自己能做正确的选择。正确的选择不是他好你也好。
正文是当文章写的,我尽量写简洁,这个附文我啰嗦一点,把正文意图再剖析一下:
首先基础知识里告诉你七日年化收益率是可以做高的(不信你每天去查天天基金网的数据,总能看到有基金 8%-10%甚至 13%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更看重的是稳定而不是忽高忽低)。告诉你就算是根据每万分收益推算出来的实际收益数据也只是代表历史收益(这意味着这个月你看着 7%冲进去,下个月可能就 3%了,货币基金可能感觉不明显,看历史收益数据买股票基金的就会体会得很深),再给了天弘 / 华夏俩只基金的多时间段收益数据和排名,给当时间段 top1 基金的收益数据(如果要追求收益率高你何不直接买 top1?另外全年 top1 也才 4.85%不要指望货币基金真的能帮你赚大钱)。目的是希望大家正确认识收益数据,不要只看当天或一周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就真当成是全年的实际收益率了。
其次是普及货币基金作用的认识。
货币基金不是高收益的投资工具,资金经常要出出入入,因此不要只看着&入方便&,还要看&出方便&,信用卡还款算是最经常使用的支出了,生活缴费渐渐也会越来越推崇网络支付,如果货币基金不在&出方便&上使力,真正用起来你会觉得不便的。(基金公司推出的 ** 宝都会解决信用卡还款的问题,那是因为他们本行干这个的理解货币基金,而百度网易腾讯这种公司理解金融和支付宝相比起来差得太远太远)
当然如果把大部分钱都放到货币基金里,那就已经是把它当成了个重要投资工具,反而对&出方便&不讲究,更关心收益。这种情况通过上边的收益数据解读希望你明白最终和存银行定期没什么区别。如果希望有很好的投资收入,必须开始学习投资理财,这对你的好处是一生受用的,随着你手中可支配的资金越大越明显,有一天当你发现你的投资收入已经开始&你的工资收入的时候,你会非常快乐、安心。
5、觉得余额宝垄断了大部分市场,担心缺乏竞争所以要支持理财通
别那么大公无私了,在我看来,选择理财通的理由很多,担心余额宝垄断而支持是最傻的一个。你用着微信顺手就支持了,你发红包发得爽就支持了,你是 QQ 黄钻就支持了这些因个人体验感受、品牌好感支持都是没错的,但如果想理性认识这些平台优劣,就老老实实学习货币基金的知识和作用。
6、收益率、流动性和风险
这是任何一款投资工具 / 平台的筛选标准,希望牢记在心。货币基金的优势是流动性最强(仅次于活期存款),因此收益率不会高。如果开始尝到货币基金比活期存款带来更大收益的甜头,可以开始学习收益率高的投资工具(一般流动性不会太好)。安全(风险)这个问题其实很重要的,但因为货币基金从金融的角度来说是很安全的,而虽然从帐号安全的角度评估各平台个人觉得也有点意义,只是写这种文章不是金融知识普及我个人没兴趣。总之大家自行对自己资金负责就好了。
非利益相关声明
本人非任何一款 ** 宝从业人士,无利益相关。
本人写这篇文章扯那么长的原因只是因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把这些知识普及到位才可能让读者理解到位,相信当你理解这些知识后你就会有正确的选择,个别细节比如我设定的点位是两平台长期偏差 1%可考虑换,你也可以灵活根据自己资金情况和个人投资情况设成 0.5%可换,这都是细节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对货币基金的理解。当你真正理解了货币基金,你就能看清这些 ** 宝的本质做到按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适合自己的平台。比如有人做股票基金的,那余额宝理财通都看不上眼,会更看重基金公司平台的货币 - 股票基金免费兑换的便利性(这个例子再次说明挑选货币基金不看重绝对收益)。
货币基金不会某个平台一统天下的,相信当银行也介入进来后,会更多变数。这些变数在你理解了货币基金的基础知识和作用后都很容易看明白。您好,分享的企鹅
银行理财中的“小猫腻” 保本理财产品也亏钱
每年的央视315晚会,总是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某某行业的黑洞、内幕如何等等,以前不知晓的,通过一堂晚会,一目了然。然而,对于大家热捧的银行理财,又是否真的像表面那样令人信得过呢。今天小编就通过三个鲜活的案例来为你扒开银行理财背后的猫腻。保本理财产品也会亏钱王先生年前花5万元买了银行一款保本理财产品,预期收益8%,90天期限,近日到期后,却发现5万元理财不仅没有赚到收益,还倒赔进几百块。不是保本理财产品吗?银行怎么能坑人?原来,该款理财产品除了理财经理介绍的内容,其说明书上还明确写了,保本比例为90%或95%,也就是说亏损5%-10%也是有可能的。另外,理财经理所说的预期收益率为8%也没错,但是不是固定收益,而是浮动最高收益。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除了最高,还有最低收益,即-5%或-10%。点评:小伙伴们,今后买理财可长点心吧。小编查了一下,银行理财产品里确实有这么一种产品,叫做“结构性理财产品”。大多数结构性产品的投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流向债券等低风险产品,以获取稳健收益,另一部分则与境外的利率、汇率、商品(黄金、石油等)、股票、基金、信用等挂钩。产品的收益水平取决于所挂钩资产的表现,其风险也来源于所挂钩资产价格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利率高于5%的银行理财产品,你就得注意是否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储蓄性理财存单变保单今年1月份,朱阿姨一笔20万元的国债到期。于是到银行办理相关的手续。在办理完后,银行客户经理告知,银行现在有一款与存款类似的储蓄型理财产品,3年期收益高达4.95%。与此同时,客户经理拿出了一张宣传单给朱阿姨,上面写着“保证年化收益率3.7%~4.95%,一次投入长期收益,满3年后就可以取得利息。”宣传单上并没有银行的名称,也没有银行Logo,理财经理还反复承诺,这就是一款储蓄型理财产品,跟存款一样,是银行跟大企业合作的产品,因此利息高。现在,这款产品只有5000万元的额度,需要就尽快买,否则就没有了。朱阿姨也发现,就在她犹豫的20多分钟里,的确是有很多人办理。因此,朱阿姨直接购买了该产品。结果,回家之后,朱阿姨跟儿子一说,儿子让朱阿姨拿出来合同一看,储蓄性理财产品居然是一款保险产品。这也把朱阿姨吓了一跳,随后在儿子的陪同下退了这一保险产品。点评: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和存款利率持续下滑,只要客户寻求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经理就会推荐保险产品,部分银行的理财经理会用“储蓄性理财产品”、“每年存一万”、“支取”、“本息”和“利息”等混淆银行产品和保险产品的表述和概念。与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相比,虽然一些保险公司也在推出一些弱化保险功能的分红险和投资性的保险产品,但是其分红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是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投资者,在投资前最好还是仔细看看合同,不要着了理财经理的“道儿”。不能相信“空头支票”春节前,任小姐看中了一套房子,打算买下来。于是,任小姐向一国有商业银行申请了住房按揭贷款。银行客户经理在接收了任小姐资料的几天之后告知,任小姐的信用记录很好,会给予首付20%,贷款利率8.5折的优惠。随后,客户经理拿出了一大叠贷款合同资料,直接让任小姐在每个乙方处签字和按手印。任小姐随便翻了一下,发现都是空白的格式合同,但由于时间紧迫、单据多,同时也是出于对理财经理的信任,任小姐就没多想。随后的两个星期之后,任小姐被告知,8.5折贷款利率优惠申请不下来,只能给9折优惠,贷款已经批下来,下周开始还款。这让任小姐很不满,明明说好的折扣也没有了,就直接被告知要多还贷款。点评:现在有些银行的客户经理为了完成任务和争抢业务而开“空头支票”,口头承诺一些折扣以吸引消费者,等消费者签字后再向里面填充各种条件。尽管合同条款违背了任小姐的意愿,但从法律角度说,在签订合同时确实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未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依法成立有效。看到这些血淋淋的案例,是不是有点心惊胆战,如果连国字号的银行都不可信了,还有哪些理财机构是靠谱的。所以,一定切记,无论是投资什么理财产品,只要涉及到钱的问题就一定多个心眼,合同条款务必看仔细。别管它是银行还是P2P,多个心眼永远不会错。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被罚款100元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大秦网官方微信,更懂城市更懂你
陕西地界最全娱乐消息全知道
打造陕西最有影响力的美食平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wfshi]
热门搜索: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理财通余额是否可以产生收益?选择字号:
理财通余额是用户资金的中转站,可用于买入金融产品,理财通余额中的资金不产生收益。
以上信息是否已解决您的问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手Q公众号
社交软件热线3
帐号服务热线6
财付通热线0
支付服务热线95017
目前仅提供以上业务的电话服务,其他产品请在本网站寻求帮助
微信端公众号
QQ端公众号中国银行理财产品会不会亏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财会不会亏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