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政府搬迁金三角物流现在人还不是太多。听说商户正往郑州这边搬迁,我想在物流旁边开个小超市。请问卖什么合适

郑州“金三角”区域拆迁 物流搬家“伤筋动骨”
查看: 319|
摘要: 制图/郑萌郑州“金三角”地带,聚集了不少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 河南商报记者 侯建勋/摄河南商报记者 李兴佳 姬中贵 见习记者 杨益莹一直以来,郑州本土物流人总以惶恐不安的形象示人。不安,是因为伤筋动骨的频繁搬迁 ...
邓州门户网
郑州“金三角”地带,聚集了不少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 河南商报记者 侯建勋/摄
河南商报记者 李兴佳 姬中贵 见习记者 杨益莹
一直以来,郑州本土物流人总以惶恐不安的形象示人。
不安,是因为伤筋动骨的频繁搬迁,一年搬家4次,动辄耗资数十万元,“说拆就拆”“一夜搬空”并不稀奇。
这让物流人夜里睡不着觉。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安稳的栖身地,不用再为突然而至的拆迁愁得吃不下饭。
部分物流园延迟拆迁
距离那场轰动物流界的外迁截止日,已经过去了数天。
在这之前,十八里河部分物流园区被下发通知,南小李庄村拆迁期限截止到10月20日,小刘村要求10月28日前区域内附属物拆迁完毕。
这是因为一场南小李庄和小刘村合村并城引发的拆迁。涉及的拆迁范围恰好是郑州“金三角”:由南四环、中州大道(京深线)、京广快速路合围而成,这是郑州有名的物流集中区。
做甩挂运输的赵先生称,该区域要拆迁的物流园区囊括了大智物流,老亚通物流园,万里物流园,天海物流园,泰普物流两个园区,邦慈物流园,盛辉物流园,明珠物流园,三木停车场,四通停车场,鑫四环物流园,黑豹物流园,豫峰物流园,路通物流园等。
11月8日,有人称,部分物流园区和政府沟通后,获得了延迟拆迁的“资格”。十八里镇政府相关人士受访时称,合村并城是整体规划的事,“政策不能变”,物流公司不搬迁是不可能的,但“不会强制拆”。有隐情的物流公司可以找当地项目指挥部,估计会给几天宽限时间。
“没想到这次拆迁时间这么紧。很多企业征地有难处。”豫锋物流总经理苏建峰说,沟通后会缓一段时间(拆迁),但时间不会太长,可能一年半载。
黑豹物流副总张玺称,“周围一圈都已经拆了,我们的仓库可能也保不住了。先坚持一段,11月中下旬才能过去(新园区),都需要时间呀!”
事实上,已经有物流园区在拆除中。10月25日,河南商报记者探访时,位于京深线与南四环交叉口的东南角,“四通停车场”已拆大半。
物流无奈频繁搬迁
因为拆迁,物流园区频繁搬家、伤筋动骨的事儿,已非个案。
全领域物流董事长孔照亮甚至称,物流公司搬迁已成常态,“很多物流商圈因为搬迁都散了,如郑汴路物流商圈、小李庄物流商圈等。现在搬得多了,也成了常态。”
2008年,东健物流曾接到通知第二天拆迁,一夜之间搬空,“全公司500多个员工跟着搬,拆迁损失40多万元。”
这并不算新鲜。金象物流在今年5月份经历过一次搬家,“一个月就损失了200多万元。搬一次家,把培养的客户圈全打乱了。”
腾达物流也经历过搬家之苦。总经理娄平称,2013年在南四环经营时,一年内搬了四次家。
黑豹物流总经理杨光11年的从业经历中,搬了四次家,“2005年租了七里河一个50平方米的地方,后来搬到郑尉路,第三次搬到文治路,第四站又换了个地方,这是第五个地方了。”而他所说的“第五个地方”,即黑豹物流园,如今他面临着第六次搬家。
有物流因搬家等原因关门
如今已关门的亚通物流,曾在“金三角”经营过。业内人士称,亚通物流关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频繁搬家。
“亚通物流在南四环有园区,经营不到一年就拆迁。一平方米赔偿50元,结果单拆迁的人工费就耗去30元。”有人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据介绍,严格来说,“金三角”片区域并非物流用地,原本不该出现物流园区,但根据实际情况,相关部门还是会酌情对物流园区、物流企业给予补偿。
十八里河镇工会主席卢志伟曾提到,各项手续齐全的物流园区,会按照郑州市142号文的标准进行补偿;手续不齐全的,补偿标准按照管城区的相关文件进行,只会补偿相应的拆工费。
记者查询发现,这个“郑州市142号文”于2014年7月印发,是“郑州市政府关于调整国家建设征收集体土地青苗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其中涉及物流搬迁的是“建(构)筑物类补偿标准”。
按照标准,地面附着的平房,砖木结构按照495元/平方米补偿,砖混结构按照620元/平方米补偿;地面附着的楼房,砖木结构按照550元/平方米补偿,砖混结构按照680元/平方米补偿,框架结构按照1080元/平方米补偿,钢结构按照800元/平方米补偿;地面附着的厂房,砖混结构按照460元/平方米(石棉瓦顶)和530元/平方米(空心板顶)补偿,钢混结构按照1200元/平方米补偿,框架结构按照1100元/平方米补偿(净高6米以上);地面附着的仓库,砖混结构按照400元/平方米(石棉瓦顶)和510元/平方米(空心板顶或铁皮顶)补偿;地面附着的彩板房,单层或多层按照210元/平方米补偿,厂房按照260元/平方米补偿。
搬次家,固定损失超15万元
对于频繁搬家,物流人深受其害却又无可奈何。
在物流业做了10年之久的赵先生说尽了满腹委屈,“看不惯物流公司跑路,谁又愿意跑路呢?好好的生意不做,苦心经营的公司谁愿意舍弃?是个正常人,都不会丢弃自己的饭碗。跑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停拆迁,物流人不停搬家,导致物流人不断地投入资金建办公室、住房,装修,装宽带、监控、电话。”
“搬一次家,连拆带建最起码固定损失15万元以上,还不说运营成本和客户损失,搬家一次最少1个月稳定不下来,最小的线路一个月人工开支也得5万元以上,这钱还是赔了,要是赶上大环境影响,一个月赔上20万元,对物流人来说不是小数字。”
传化物流进驻郑州市场时,曾做了一个调研,发现郑州有68个物流园(包括产权用地和租赁用地),而全国有2000多个物流园区。这一数字明显高于长春、哈尔滨等仅有十几个园区的省会城市。
但事实上,物流园区的成本和运营并不尽如人意。郑州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春波印象中,邻省有两个物流园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为物流人雪上加霜,“国内货车300公里的运输距离,空载率达到30%~40%,日常司机的配货时间能达到36~48小时。”白春波说。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物流协会专家委员副主任、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王焰道出其中曲折:“政府规划中缺少物流用地规划。东边规划的有国际物流园,但主要提供给物流地产商、大物流企业,对投资强度、容积率、税收要求比较高,很多本地物流公司达不到要求,属于轻资产,没钱买地,导致很多是临时建筑,作业条件很差,搬迁成常态。”
邓州门户网
邓州市城区鸿杰第一城楼下金海岸茶餐厅发生云通币,请大家千万不要投资云通币,血的教邓州公园西侧公厕附近发现一具尸体,死亡原邓州公园西门变压器起火...邓州占道经营的夜市摊点没了陆家嘴不雅视频男女主角是谁?陆家嘴29秒啪邓州进士村
声震海内外邓州最新形象宣传片之邓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邓州市桑庄镇高铁最新进展邓州“活雷锋”——王立入选2016年4月“中
||||||||||||
广告热线/投诉受理电话:
法律顾问:南阳汉民律师事务所 汤森律师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广东.深圳龙岗区南湾街道金闽鹏物流园?
您当前的位置: >
郑州“金三角”区域拆迁,不少物流园区因此要搬
 郑州&金三角&地带,聚集了不少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
  河南商报记者 侯建勋/摄
  河南商报记者&李兴佳&姬中贵&&见习记者&杨益莹
  一直以来,郑州本土物流人总以惶恐不安的形象示人。
  不安,是因为伤筋动骨的频繁搬迁,一年搬家4次,动辄耗资数十万元,&说拆就拆&&一夜搬空&并不稀奇。
  这让物流人夜里睡不着觉。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安稳的栖身地,不用再为突然而至的拆迁愁得吃不下饭。
  【现状】
  部分物流园延迟拆迁
  距离那场轰动物流界的外迁截止日,已经过去了数天。
  在这之前,十八里河部分物流园区被下发通知,南小李庄村拆迁期限截止到10月20日,小刘村要求10月28日前区域内附属物拆迁完毕。
  这是因为一场南小李庄和小刘村合村并城引发的拆迁。涉及的拆迁范围恰好是郑州&金三角&:由南四环、中州大道(京深线)、京广快速路合围而成,这是郑州有名的物流集中区。
  做甩挂运输的赵先生称,该区域要拆迁的物流园区囊括了大智物流,老亚通物流园,万里物流园,天海物流园,泰普物流两个园区,邦慈物流园,盛辉物流园,明珠物流园,三木停车场,四通停车场,鑫四环物流园,黑豹物流园,豫峰物流园,路通物流园等。
  11月8日,有人称,部分物流园区和政府沟通后,获得了延迟拆迁的&资格&。十八里镇政府相关人士受访时称,合村并城是整体规划的事,&政策不能变&,物流公司不搬迁是不可能的,但&不会强制拆&。有隐情的物流公司可以找当地项目指挥部,估计会给几天宽限时间。
  &没想到这次拆迁时间这么紧。很多企业征地有难处。&豫锋物流总经理苏建峰说,沟通后会缓一段时间(拆迁),但时间不会太长,可能一年半载。
  黑豹物流副总张玺称,&周围一圈都已经拆了,我们的仓库可能也保不住了。先坚持一段,11月中下旬才能过去(新园区),都需要时间呀!&
  事实上,已经有物流园区在拆除中。10月25日,河南商报记者探访时,位于京深线与南四环交叉口的东南角,&四通停车场&已拆大半。
  【共鸣】
  物流无奈频繁搬迁
  因为拆迁,物流园区频繁搬家、伤筋动骨的事儿,已非个案。
  全领域物流董事长孔照亮甚至称,物流公司搬迁已成常态,&很多物流商圈因为搬迁都散了,如郑汴路物流商圈、小李庄物流商圈等。现在搬得多了,也成了常态。&
  2008年,东健物流曾接到通知第二天拆迁,一夜之间搬空,&全公司500多个员工跟着搬,拆迁损失40多万元。&
  这并不算新鲜。金象物流在今年5月份经历过一次搬家,&一个月就损失了200多万元。搬一次家,把培养的客户圈全打乱了。&
  腾达物流也经历过搬家之苦。总经理娄平称,2013年在南四环经营时,一年内搬了四次家。
  黑豹物流总经理杨光11年的从业经历中,搬了四次家,&2005年租了七里河一个50平方米的地方,后来搬到郑尉路,第三次搬到文治路,第四站又换了个地方,这是第五个地方了。&而他所说的&第五个地方&,即黑豹物流园,如今他面临着第六次搬家。
  【尴尬】
  有物流因搬家等原因关门
  如今已关门的亚通物流,曾在&金三角&经营过。业内人士称,亚通物流关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频繁搬家。
  &亚通物流在南四环有园区,经营不到一年就拆迁。一平方米赔偿50元,结果单拆迁的人工费就耗去30元。&有人告诉河南商报记者。
  据介绍,严格来说,&金三角&片区域并非物流用地,原本不该出现物流园区,但根据实际情况,相关部门还是会酌情对物流园区、物流企业给予补偿。
  十八里河镇工会主席卢志伟曾提到,各项手续齐全的物流园区,会按照郑州市142号文的标准进行补偿;手续不齐全的,补偿标准按照管城区的相关文件进行,只会补偿相应的拆工费。
  记者查询发现,这个&郑州市142号文&于2014年7月印发,是&郑州市政府关于调整国家建设征收集体土地青苗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其中涉及物流搬迁的是&建(构)筑物类补偿标准&。
  按照标准,地面附着的平房,砖木结构按照495元/平方米补偿,砖混结构按照620元/平方米补偿;地面附着的楼房,砖木结构按照550元/平方米补偿,砖混结构按照680元/平方米补偿,框架结构按照1080元/平方米补偿,钢结构按照800元/平方米补偿;地面附着的厂房,砖混结构按照460元/平方米(石棉瓦顶)和530元/平方米(空心板顶)补偿,钢混结构按照1200元/平方米补偿,框架结构按照1100元/平方米补偿(净高6米以上);地面附着的仓库,砖混结构按照400元/平方米(石棉瓦顶)和510元/平方米(空心板顶或铁皮顶)补偿;地面附着的彩板房,单层或多层按照210元/平方米补偿,厂房按照260元/平方米补偿。
  【无奈】
  搬次家,固定损失超15万元
  对于频繁搬家,物流人深受其害却又无可奈何。
  在物流业做了10年之久的赵先生说尽了满腹委屈,&看不惯物流公司跑路,谁又愿意跑路呢?好好的生意不做,苦心经营的公司谁愿意舍弃?是个正常人,都不会丢弃自己的饭碗。跑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停拆迁,物流人不停搬家,导致物流人不断地投入资金建办公室、住房,装修,装宽带、监控、电话。&
  &搬一次家,连拆带建最起码固定损失15万元以上,还不说运营成本和客户损失,搬家一次最少1个月稳定不下来,最小的线路一个月人工开支也得5万元以上,这钱还是赔了,要是赶上大环境影响,一个月赔上20万元,对物流人来说不是小数字。&
  传化物流进驻郑州市场时,曾做了一个调研,发现郑州有68个物流园(包括产权用地和租赁用地),而全国有2000多个物流园区。这一数字明显高于长春、哈尔滨等仅有十几个园区的省会城市。
  但事实上,物流园区的成本和运营并不尽如人意。郑州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春波印象中,邻省有两个物流园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为物流人雪上加霜,&国内货车300公里的运输距离,空载率达到30%~40%,日常司机的配货时间能达到36~48小时。&白春波说。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物流协会专家委员副主任、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王焰道出其中曲折:&政府规划中缺少物流用地规划。东边规划的有国际物流园,但主要提供给物流地产商、大物流企业,对投资强度、容积率、税收要求比较高,很多本地物流公司达不到要求,属于轻资产,没钱买地,导致很多是临时建筑,作业条件很差,搬迁成常态。&
转载注明: 郑州“金三角”区域拆迁,不少物流园区因此要搬: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佳豪鑫版权所有郑州物流频搬迁 主因城市扩容_物流行业新闻_万顺网
郑州物流频搬迁 主因城市扩容
  每搬一次家都会伤筋动骨、损失惨重,不少人因此退出物流行业。郑州“金三角”区域物流搬迁,再次引发关注。物流频繁搬家,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一边是伤筋动骨的频繁拆迁,物流人有苦说不出,恨嫁心切;一边是诸多大型物流园区一直存在的招商难,寻觅佳婿不成。这是当下物流行业供需错频的无奈现实。什么原因导致物流园区和物流公司难以对接?现有的物流园区又有什么样的优缺点?究竟什么才是安稳的物流园呢?
  【搬迁原因】
  政府规划、产业变迁、城市扩容
   物流人最害怕的两个字,是“搬家”。搬家,意味着建好的园区从此废弃,投入的建设成本多半打水漂;意味着客户会大量流失,再把创业伊始经历过的重新经历;意味着卷起铺盖重寻安身之地,开启另一次漂泊之旅。物流频繁搬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1.政府规划
  “物流搬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政府规划。”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物流协会专家委员副主任、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王焰说,郑州很多物流企业或物流园区,都是租赁非物流用地建厂房,或直接租赁别人的厂房。“这里原本就没有规划物流园区,搬迁是早已注定了的。”
  “金三角”区域的物流,大多是租用“村外土地”,政府的“合村并城”规划实施时,它们就首当其冲要拆迁。
  “这类物流企业或物流园区,大多是在交通便利的区域自发集聚的,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具有小散乱差弱的特点。”他说。
   2.产业变迁
  王焰说,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郑州批发市场的外迁。
  “省内很多公路物流,本来就是服务于批发行业的,批发市场外迁,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也必然会外迁。形成集聚效应,才能更好地服务市场。”王焰举例说,郑州南区崛起的华南城,就带动了一大批物流企业南迁。而据河南商报记者了解,不少物流企业有意向在龙湖镇、郭店镇等处拿地建物流园区。
   3.城市扩容
  “城市扩容也是物流搬迁的原因。”王焰说,近些年郑州城区的框架不断拉大,可能原本是物流用地,后来也因为城市发展需要改为其他用地。
  “物流大多集中在传统意义上的郊区,但郑州这几年发展很快,原本的郊区也成了市区。物流在这种情况下搬迁,也是城市快速发展造成的。”他解释。
  【难处】
  拿地难是物流心头之痛
  据记者了解,此次“金三角”物流搬迁,不少物流企业已经选好地点,准备拿地自建园区。
  比如,黑豹物流发布“告客户书”称,黑豹物流搬迁过程中业务正常开展,今年年初已购置200余亩土地进行新场建设,预计将于2016年12月投入使用。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物流都有条件自建园区。王焰分析认为,物流自建园区面临几大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拿地难”。
  “很多小物流企业,所需要的经营场地不大,但这么小的物流地块基本没有;动辄上百亩的地块,又买不起;即便能买得起,这块地又不一定有资格拿。”王焰说,不少拿不到地的小物流企业,还会选择临时租赁的老路,面临的仍是漂泊不定。
  资金跟不上,是自建园区另一大问题。拿到了地缺少建设资金,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也有个别物流企业拿不到地,转而从‘二道贩子’手中拿地,大大增加了物流经营成本。”他说。
  大多数物流,还面临经营理念和模式陈旧、同质化的问题。“经营方式没有实现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竞争力不强,规模上不去,无力转型,到头来还是会被淘汰出局。”他说。
  【影响】
  物流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其实,就整个物流行业来说,搬迁有时也带来行业洗牌。”王焰说,一个人、一张桌、一部电话就能干物流的时代已经过去,公路物流行业正由小散乱差弱向集约化发展,行业集中度也会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创新力不强、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才跟不上的物流企业要么转型,要么被淘汰。
  “郑州的商户,越来越倾向于信赖有一定规模、有固定的物流经营用地、注重服务和品牌的物流企业,这是一种良性的发展。”王焰支招,物流企业想要更好地生存发展,需要做的工作有三项:一是顺应趋势,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模式,避免同质化竞争或打“价格战”;二是注重信息化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三是“抱团取暖”,加强合作,也可通过资本进行整合并购,实现突围与持续发展。
  “不过,行业良性发展,并不是物流企业单打独斗能够做到的,政府还需要加以引导,创造更好的公平竞争、规范经营的市场环境和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条件,比如合理规划物流用地,扶持现代物流企业做优做强做大,打造公路港,注重不同运输方式的协同配合等。”他说。
  河南省交通物流协会秘书长史强说,不少物流园区也有许多不足,如机械化程度低、信息化程度低、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这就要求物流园区管理者积极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管理水平及技术含量,物流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也迫在眉睫。
  【失衡】
  物流园愁娶,物流公司愁嫁
  一次次的搬迁让许多物流人身心俱疲,而与此对应的是许多大型的物流园区招不进商,引不来资。
  史强说,一些大型的物流园对入驻企业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和税收要求比较高,把很多本土企业拒之门外。省内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中小型的,没有经济实力和能力进驻。
  “许多物流企业像没爹没娘的孩子,行业管不了,政府不搭理,日子非常艰难。加上批发市场外迁、经济下行等,很多都干不下去了。”他称,一些有经济实力的本土企业想进驻大型物流园区,就要给符合条件的企业交钱,然后以他们公司的名义入驻。这在无形中给本土物流企业增加了负担。
  王焰说,郑州航空港区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对进驻物流项目要求高,如智慧型、金融类、快递等依托机场的企业。“物流企业没法过去,因为他们的客户都在大型的批发市场集聚地。”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市场是先有“市”后有“场”,一些物流园区在规划时没有与当地的人文文化、本土文化和行业发展文化结合起来,再加上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物流园区有“场”无“市”。很多企业不愿往里边搬,物流园区招商成功率低。
  “还有很多有经济实力的公司拿到物流园区地块后,因为拿地成本高,就做成物流地产或批发市场了。国内最早出现的物流园区,后来都逐渐变成了物流地产和批发市场了。”史强说。
   【出路】
  哪里才是物流人安稳的“家”
   虽然许多物流公司和物流园区都面临尴尬的处境,但是郑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也给了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很大发展信心。
  而经历了一次次的搬家和拆迁,越来越多的物流人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安稳的物流园?
  “最主要的,是看与政府规划是否匹配。”郑州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春波说,郑州市未来物流园区的发展趋势是向东南区迁移,比如九龙镇、四港联动大道、华南城、华商汇附近区域及南曹乡区域。
  史强持同样的看法:“一定要符合政府规划,符合政策要求。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指定的地方选址扎根,不要嫌麻烦、成本高。郑州的国际物流园区、航空港区、华南城、华商汇、五洲城等都是政府指定的物流外迁地。”
  除了上述地点,郑州还在积极规划许多大的物流项目。王焰告诉记者,除了南边,万三公路以东规划了2000多亩的大型物流基地;黄河以北的焦作武陟、新乡平原新区和原阳县,也在积极对接郑州的物流产业。
  “规划一般相对固定,能给物流人一个安稳的‘家’。如果抱着侥幸心理,想着不行再搬,是会吃大亏的。有些物流企业经常搬家,最后被拖垮,让人扼腕叹息。”有业内专家称,地理位置是否优越、交通是否便利、离客户远近和租金的高低等,也是衡量物流园区优劣的重要指标。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主办单位:郑州国联万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许可证编号:&&&郑公备:&&&豫交运管许可郑字:
&&&&&服务电话:8&60385
传真:0 &&
&&&&&Copyright ? 2009 - 2017&
版权所有 [郑州物流频繁搬迁主因:政府规划 产业变迁 城市扩容
郑州“金三角”区域不少物流园区已拆,部分商户在原址上经营业务 河南商报记者 侯建勋/摄
河南商报见习记者杨益莹
记者李兴佳姬中贵
每搬一次家都会伤筋动骨、损失惨重,不少人因此退出物流行业。郑州“金三角”区域物流搬迁,再次引发关注。物流频繁搬家,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
一边是伤筋动骨的频繁拆迁,物流人有苦说不出,恨嫁心切;一边是诸多大型物流园区一直存在的招商难,寻觅佳婿不成。这是当下物流行业供需错频的无奈现实。什么原因导致物流园区和物流公司难以对接?现有的物流园区又有什么样的优缺点?究竟什么才是安稳的物流园呢?
【搬迁原因】
政府规划、产业变迁、城市扩容
物流人最害怕的两个字,是“搬家”。搬家,意味着建好的园区从此废弃,投入的建设成本多半打水漂;意味着客户会大量流失,再把创业伊始经历过的重新经历;意味着卷起铺盖重寻安身之地,开启另一次漂泊之旅。物流频繁搬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1.政府规划
“物流搬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政府规划。”物流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物流协会专家委员副主任、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王焰说,郑州很多物流企业或物流园区,都是租赁非物流用地建厂房,或直接租赁别人的厂房。“这里原本就没有规划物流园区,搬迁是早已注定了的。”
“金三角”区域的物流,大多是租用“村外土地”,政府的“合村并城”规划实施时,它们就首当其冲要拆迁。
“这类物流企业或物流园区,大多是在交通便利的区域自发集聚的,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具有小散乱差弱的特点。”他说。
2.产业变迁
王焰说,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郑州批发市场的外迁。
“省内很多公路物流,本来就是服务于批发行业的,批发市场外迁,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也必然会外迁。形成集聚效应,才能更好地服务市场。”王焰举例说,郑州南区崛起的华南城,就带动了一大批物流企业南迁。而据河南商报记者了解,不少物流企业有意向在龙湖镇、郭店镇等处拿地建物流园区。
3.城市扩容
“城市扩容也是物流搬迁的原因。”王焰说,近些年郑州城区的框架不断拉大,可能原本是物流用地,后来也因为城市发展需要改为其他用地。
“物流大多集中在传统意义上的郊区,但郑州这几年发展很快,原本的郊区也成了市区。物流在这种情况下搬迁,也是城市快速发展造成的。”他解释。
拿地难是物流心头之痛
据记者了解,此次“金三角”物流搬迁,不少物流企业已经选好地点,准备拿地自建园区。
比如,黑豹物流发布“告客户书”称,黑豹物流搬迁过程中业务正常开展,今年年初已购置200余亩土地进行新场建设,预计将于2016年12月投入使用。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物流都有条件自建园区。王焰分析认为,物流自建园区面临几大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拿地难”。
“很多小物流企业,所需要的经营场地不大,但这么小的物流地块基本没有;动辄上百亩的地块,又买不起;即便能买得起,这块地又不一定有资格拿。”王焰说,不少拿不到地的小物流企业,还会选择临时租赁的老路,面临的仍是漂泊不定。
资金跟不上,是自建园区另一大问题。拿到了地缺少建设资金,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也有个别物流企业拿不到地,转而从‘二道贩子’手中拿地,大大增加了物流经营成本。”他说。
大多数物流,还面临经营理念和模式陈旧、同质化的问题。“经营方式没有实现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竞争力不强,规模上不去,无力转型,到头来还是会被淘汰出局。”他说。
物流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其实,就整个物流行业来说,搬迁有时也带来行业洗牌。”王焰说,一个人、一张桌、一部电话就能干物流的时代已经过去,公路物流行业正由小散乱差弱向集约化发展,行业集中度也会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创新力不强、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人才跟不上的物流企业要么转型,要么被淘汰。
“郑州的商户,越来越倾向于信赖有一定规模、有固定的物流经营用地、注重服务和品牌的物流企业,这是一种良性的发展。”王焰支招,物流企业想要更好地生存发展,需要做的工作有三项:一是顺应趋势,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模式,避免同质化竞争或打“价格战”;二是注重信息化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三是“抱团取暖”,加强合作,也可通过资本进行整合并购,实现突围与持续发展。
“不过,行业良性发展,并不是物流企业单打独斗能够做到的,政府还需要加以引导,创造更好的公平竞争、规范经营的市场环境和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条件,比如合理规划物流用地,扶持现代物流企业做优做强做大,打造公路港,注重不同运输方式的协同配合等。”他说。
河南省交通物流协会秘书长史强说,不少物流园区也有许多不足,如机械化程度低、信息化程度低、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这就要求物流园区管理者积极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管理水平及技术含量,物流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也迫在眉睫。
物流园愁娶,物流公司愁嫁
一次次的搬迁让许多物流人身心俱疲,而与此对应的是许多大型的物流园区招不进商,引不来资。
史强说,一些大型的物流园对入驻企业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和税收要求比较高,把很多本土企业拒之门外。省内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中小型的,没有经济实力和能力进驻。
“许多物流企业像没爹没娘的孩子,行业管不了,政府不搭理,日子非常艰难。加上批发市场外迁、经济下行等,很多都干不下去了。”他称,一些有经济实力的本土企业想进驻大型物流园区,就要给符合条件的企业交钱,然后以他们公司的名义入驻。这在无形中给本土物流企业增加了负担。
王焰说,郑州航空港区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对进驻物流项目要求高,如智慧型、金融类、快递等依托机场的企业。“物流企业没法过去,因为他们的客户都在大型的批发市场集聚地。”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市场是先有“市”后有“场”,一些物流园区在规划时没有与当地的人文文化、本土文化和行业发展文化结合起来,再加上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物流园区有“场”无“市”。很多企业不愿往里边搬,物流园区招商成功率低。
“还有很多有经济实力的公司拿到物流园区地块后,因为拿地成本高,就做成物流地产或批发市场了。国内最早出现的物流园区,后来都逐渐变成了物流地产和批发市场了。”史强说。
哪里才是物流人安稳的“家”
虽然许多物流公司和物流园区都面临尴尬的处境,但是郑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也给了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很大发展信心。
而经历了一次次的搬家和拆迁,越来越多的物流人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安稳的物流园?
“最主要的,是看与政府规划是否匹配。”郑州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春波说,郑州市未来物流园区的发展趋势是向东南区迁移,比如九龙镇、四港联动大道、华南城、华商汇附近区域及南曹乡区域。
史强持同样的看法:“一定要符合政府规划,符合政策要求。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指定的地方选址扎根,不要嫌麻烦、成本高。郑州的国际物流园区、航空港区、华南城、华商汇、五洲城等都是政府指定的物流外迁地。”
除了上述地点,郑州还在积极规划许多大的物流项目。王焰告诉记者,除了南边,万三公路以东规划了2000多亩的大型物流基地;黄河以北的焦作武陟、新乡平原新区和原阳县,也在积极对接郑州的物流产业。
“规划一般相对固定,能给物流人一个安稳的‘家’。如果抱着侥幸心理,想着不行再搬,是会吃大亏的。有些物流企业经常搬家,最后被拖垮,让人扼腕叹息。”有业内专家称,地理位置是否优越、交通是否便利、离客户远近和租金的高低等,也是衡量物流园区优劣的重要指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封袁坊乡搬迁杏花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