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经济形势养猪形势会怎样发展

今年安徽省养猪仍盈利?-养猪巴巴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今年安徽省养猪仍盈利?
  安徽省养猪生产2004年和全国一样,无论是母猪、仔猪还是肥猪均全面盈利,形势大好。长时间盈利刺激了群众养猪积极性。目前许多养猪户争相补栏,大家都补栏,也使部分人担心2005年跌至低谷期而不敢冒然补栏。究竟今年养猪形势会怎样发展?笔者谈点个人看法供参考。
  对近期养猪生产高价位盈利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非典、禽流感、粮食涨价、消费者收入增加等,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养猪业已进入转型期。传统家庭养猪大量减少,空栏无猪农户到处可见,有些地方空栏率高达60%。在此情况下,大大小小的规模场、养猪户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但其给社会供应的猪肉却微不足道。在规模养猪快速发展中,由于盲目引种,技术跟不上,生产不规范,疫病频频发生,给规模养殖造成了巨大损失,母猪分娩率、受孕产仔率偏低,出栏商品肉猪数量减少。
  畜牧经济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刘少伯教授研究连续126个月的记录发现,养猪利润和价格明显波动共有3 个半周期,其中盈利是37个月,而现在正处于第3周期波峰,并超过了正常周期8个月。刘教授明确预测“2005年上半年养猪仍盈利。”根据本人长期从事养猪技术和生产研究的经验和刘少伯教授的报告,笔者认为不能用传统经验分析和预测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养猪业的具体走势。处于转型过程之中,我国养猪生产的大好形势将持续数年,不会突然转变。当然,在持续稳定的大好形势下,波动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进入2004年11月份,肥猪价格平均下滑0.55元,而安徽省下滑0.72元。但是,这时的猪粮比价为6.9,仍是高盈利(超过6.3为高盈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正在由副食转为主食,这些变化大大增强了养殖业“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地位。当然,养殖业仍属于成本高、周期长、效益低的行业。为使安徽省养猪业持续稳定发展,应提倡大户专业养殖,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技术,实现从良种、饲养、饲料、防疫到用药的标准化,保证产品营养、安全、卫生,增强市场竞争力。安徽省是全国生猪优势产业区域之一,但安徽省的养猪业相对兄弟省市,良种繁育、技术服务等体系建设不完整,生产、技术水平低,加工能力弱,以销售原材料(活猪)和初级产品(白条肉)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安徽省供沪商品肉猪已由计划经济年代所占份额的1/3左右下降到2001年的7.02%,2003年以后已不足5%。因此,安徽省养猪业必须从良种、加工、技术等方面全面提升现代养猪水平。资讯录入:yz88&&&&责任编辑:yz88&
上一篇资讯: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
&&&&&&&&&&
养猪巴巴网 - 中国养猪行业第一门户网站 意见建议 / 合作邮箱:( #换成@ )今年养猪仍盈利?-养殖巴巴网(www.)
是养殖业朋友的农村养殖致富网,养殖技术。
今年养猪仍盈利?
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作者:xiaoxiao
  安徽省生产2004年和全国一样,无论是母猪、仔猪还是肥猪均全面盈利,形势大好。长时间盈利刺激了群众养猪积极性。目前许多养猪户争相补栏,大家都补栏,也使部分人担心2005年猪价跌至低谷期而不敢冒然补栏。究竟今年养猪形势会怎样发展?笔者谈点个人看法供参考。
  对近期养猪生产高价位盈利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非典、禽流感、粮食涨价、消费者收入增加等,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养猪业已进入转型期。传统家庭养猪大量减少,空栏无猪农户到处可见,有些地方空栏率高达60%。在此情况下,大大小小的规模养猪场、养猪户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但其给社会供应的猪肉却微不足道。在规模养猪快速发展中,由于盲目引种,技术跟不上,生产不规范,疫病频频发生,给规模养殖造成了巨大损失,母猪分娩率、受孕产仔率偏低,出栏商品肉猪数量减少。
  畜牧经济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刘少伯教授研究连续126个月的记录发现,养猪利润和价格明显波动共有3个半周期,其中盈利是37个月,而现在正处于第3周期波峰,并超过了正常周期8个月。刘教授明确预测“2005年上半年养猪仍盈利。”根据本人长期从事养猪技术和生产研究的经验和刘少伯教授的报告,笔者认为不能用传统经验分析和预测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养猪业的具体走势。处于转型过程之中,我国养猪生产的大好形势将持续数年,不会突然转变。当然,在持续稳定的大好形势下,波动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进入2004年11月份,肥猪价格平均下滑0.55元,而安徽省下滑0.72元。但是,这时的猪粮比价为6.9,仍是高盈利(超过6.3为高盈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正在由副食转为主食,这些变化大大增强了养殖业“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地位。当然,养殖业仍属于成本高、周期长、效益低的行业。为使安徽省养猪业持续稳定发展,应提倡大户专业养殖,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技术,实现从良种、饲养、饲料、防疫到用药的标准化,保证产品营养、安全、卫生,增强市场竞争力。安徽省是全国生猪优势产业区域之一,但安徽省的养猪业相对兄弟省市,良种繁育、技术服务等体系建设不完整,生产、技术水平低,加工能力弱,以销售原材料(活猪)和初级产品(白条肉)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安徽省供沪商品肉猪已由计划经济年代所占份额的1/3左右下降到2001年的7.02%,2003年以后已不足5%。因此,安徽省养猪业必须从良种、加工、技术等方面全面提升现代养猪水平。
(责任编辑:xiaoxiao)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提醒:已经有位网友浏览以上文章外还特别浏览了下面的相关文章2015年养猪形势分析及未来养猪业趋势_分析预测_中国保健养猪网
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2015年养猪形势分析及未来养猪业趋势
17:19:09来源:网络作者:浏览:次 分享:
1、月养猪形势总体状况分析
1.1、2014年-2015年2月全国生猪存栏量分析
2014年,全国生猪存栏量总体上呈现下滑的态势。上半年后,生猪存栏量则呈现较快下滑的态势,上半年在5月份达到最低值为42809万头,6月份开始反弹后在10月份再次出现下滑,12月份表现为42157万头,为全年最低值,环比下滑2.30%。2015年后,生猪存栏量继续延续下滑的态势,在2月达到38963.7万头。2014年,全国生猪存栏量全年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且下滑幅度逐步加大,至2014年12月份同期下降达7.80%。2015年全国生猪存栏量较上年同期下滑幅度进一步加大,2月达10.1%。
2014年,全国能繁母猪呈现逐步下滑态势,12月份达到4286万头,环比下滑1.80%,为月份的最低值。2015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继续延续下滑的态势。2014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均低于上一年同期水平,其中2014年12月份较同期下滑幅度最大,为13.20%。大量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生猪存栏下降15-20%,一些生猪调出大县显示存栏下降达30%以上。2015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的下滑幅度加剧,2月幅度达15.5%
2、月以来全国养猪业分析
2014年,全国仔猪价格波动较大,整体呈现下滑的态势。12月出现全年最低价格19.22元/kg。2015年,全国仔猪价格呈现较大幅度的上扬。从1月的17.78元/kg上扬到3月第1周的22.64元/kg,上扬幅度达27.33%。
2014年,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波幅较大,整体价格呈小幅上扬走势。进入2015年,全国生猪价格延续2014年下半年的下滑态势,从1月的12.98元/kg,下滑到3月第1周的11.79元/kg。
2014年,全国猪肉价格呈现波动较大,整体价格呈现小幅上扬态势。最低点出现在4月为17.83元/kg。月,全国猪肉价格继续下滑的态势。从1月的20.65元/kg下滑到3月第1周的19.92元/kg。
2014年,全国玉米价格整体价格呈&几&字型变化。9月达到年度最高点2.74元/kg。月第一周,全国玉米价格呈现先下滑后上扬的态势变化,总体上价格变化不大。
2014年,全国豆粕价格波动较大,整体价格呈下滑态势。1月4.11元/kg是全年最高点,12月3.54元/kg是全年最低点。月第1周,全国豆粕价格总体呈现下滑的态势,由1月份的3.4元/kg下滑到3月的3.2元/kg。
2014年,全年整体呈波动性小幅上扬走势,但均低于6:1。最高点在1月份5.82:1,最低点4月份4.50:1。月第1周,猪粮比价呈现持续下滑,在3月第一周达到4.95:1,猪粮比开始低于5.00:1。
3、月以来全国养猪形势走势分析
2006年以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总体上呈现上扬的态势,最高点出现在2011年9月(19.59元/kg),最低点出现在2006年7月(6.91元/kg)。纵观近10年,生猪价格每隔三年会出现一个高峰或低谷,但是2013年至2014年生猪价格波动频率加快。每年年底价格在当年均较高,而2014年却是个例外,进入2015年2月生猪价格继续走低。自2006年以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总体上呈现上扬,整体走势和生猪价格走势相吻合。在2008年4月出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达到46.88元/kg;在2006年5月达最低点,为6.15元/kg。
月第1周全国仔猪价格处于历史中位偏下的水平。
全国猪粮比价总体上呈现下滑的态势,最低点出现在2014年4月达到4.53:1,最高点出现在2008年4月,达到10.08:1。原料成本上升的速度远高于生猪价格上涨的速度,养猪进入薄利时代。月第1周,猪粮比价处在历史低位,有继续走低的趋势。
4、2006年&2015年3月全国养猪行情对比分析
2006年1月&2015年2月,全国仔猪价格走势中,2008年和2011年生猪价格走势波动较大,2006年仔猪价格处在统计历史最低位。月,全国仔猪价格处在历史中位偏下的水平。
2006年1月&2015年2月,全国生猪价格走势中,2011年全国生猪价格处于最高位;2006年全国生猪价格整体处于最低位。除2006年和2011年外,其余年份价格均集中在10元/kg至15元/kg之间。月,全国生猪价格像过去大多年份那样呈现下滑的态势。2006年1月&2015年2月,全国猪肉价格走势中,2011年全国猪肉价格处于最高位,2006年全国猪肉价格整体处于最低位。除2006年和2011年外,全国猪肉价格多集中在15元/kg至25元/kg之间。
月,全国猪肉价格处于历史中位偏上水平。
2006年1月&2015年2月,全国猪粮比价走势中,2008年3月猪粮比价处于历史最高位,达到10.08:1;2014年4月份猪粮比价为4.50:1,为近9年历史内最低位。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这四年猪粮比价波幅最大,除此4年,猪粮比价多分布在5:1至7:1之间。另外,2010年和2011年猪粮比价波幅相对较大。
月,全国猪粮比价相对于历史同期处在历史低位。
5、2014年全国养猪形势走势解析与2015年后市预测
5.1 2014年全国养猪形势走势解析
(1)生猪价格连续12个月均在盈亏点以下(粮重比6:1 )
大场扩张(能繁母猪1万头以上,逆势扩张。)中户坚持(能繁母猪500头以上)适度维持(能繁母猪50-300头,有的成本不计)特小户退出(能繁母猪50头以下)产能未减(总量)
能繁母猪存栏:温氏、雏鹰、牧原、中粮、正大、天兆、唐人神、大北农等大型产业集团,都在扩大生产规模或计划扩大规模。
(2)终端消费太差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 2014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3%;食品价格上涨2.9%,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价格上涨1.8%。2014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衣着成为影响消费价格水平的主要方面。这也从侧面削弱了居民猪肉的购买力,导致终端消费不畅。
5.2 2014年全国养猪行业严重亏损原因
&&生产严重过剩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14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这也从侧面削弱了居民猪肉的购买力,导致终端消费不畅。
我们看出,2008年和2011年养猪效益是近10年最好的年景,生猪价格分别为15.3元/kg和17.3元/kg。生猪出栏分别为6亿头和6.6亿头。2014年生猪出栏7.35亿头。
5.3 中国养猪业面临的挑战
&&从种猪品种上看
中国的规模化猪场几乎都是国际通用品种猪:杜洛克、长白、大白猪。年间共进口种猪63388头。
&&从饲喂原料上看
2013年玉米总进口量326.5万吨,大豆总进口量6337.5万吨。预计2020年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从养殖成本上看
规模化猪场生产1kg毛猪成本要在14元,而美国、法国等养猪发达国家原料成本相当于中国的70%,加上母猪高生产力。
&&从猪肉产量上看
每年都在5000万吨以上,由于生产环节不透明、贸易壁垒等原因,生产的猪肉几乎都是靠国内消费。
&&从养猪工艺上看
30年前我们否定了水泡粪,开始干清粪,我们又开始全漏缝、免水冲工艺。
5.4 中国养猪业如何面临&新常态&
什么是&新常态&
经济增长GDP从9%下降到7%,出现经济萧条和产品过剩。 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0350亿元,比上年增加11140亿元,增长8.6%。出现32年以来经济增长首次低于2位数。生产全面过剩,钢材、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生产过剩超过75%,生猪生产按照6亿头为平衡点,生产过剩超过22.5%
如何面对&新常态&
从残酷价格竞争到淘汰落后产能。如资源消耗型产业、污染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逐步出局。
第一,大力倡导家庭农场养猪。
中国养猪业发展方向是家庭农场。理由一,家庭农场规模小,转型容易,有活力,创新能力强,容易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理由二,大型企业一旦进入养猪行业,当行情不好时,进出两难,只能等着亏损。为什么国家重点扶持种小企业也是基于这个道理。理由三,因为,畜牧法规定农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养猪,这就是中国养猪业没有门坎,谁都可以养。理由四,家庭农场更容易处理粪便带来的污染,而大型企业处理起来很难。理由五,家庭农场成本低,大型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理由六,解释一个误区,认为家庭农场技术落后。经过多年生猪遗传改良,农民已经掌握现代育种与繁殖技术,包括饲料配合技术,疾病防控技术,况且还有很多专业化服务,可以帮助农民制定选配计划,甚至将来诞生兽医专业公司,职业兽医负责免疫。
第二,锻造核心竞争力,精品小散。
要提炼精品小散养猪新理念。精品小散是利用本地区饲料资源或其他优势,打造猪场的核心竞争力,参与残酷的市场竞争。小散户的优势是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成本低,小散户的劣势是采购成本高和养猪技术水平差。养猪业最后拼的是技术和实力,谁的成本低,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小散户养好母猪,提高PSY,利用当地农副产品,降低饲料成本,或者做好日常防疫和保健,减少治疗药物成本,养好猪是多方面工作,要多方面努力。
第三,夹缝中生存,成本为王。
调查发现,很多养殖户都有转型弃养的想法。当今,小散户也是在夹缝中生存,左有上市企业的逆势扩张,右有进口猪肉虎视眈眈。在夹缝中的小散户,必须考虑降低成本。
第四,大企业逆势扩张,大企业试图占领市场
虽然生产企业扩张的热情高涨,步伐不减,但从近期情况来看,猪肉价格依然处于底部。
在生猪企业扩张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猪周期正有被拉长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人士对生猪企业的扩张也发出了风险提示。生猪养殖企业的这种逆市扩张存在一定风险,一来猪肉价格很难预测,对于猪肉价格是否即将进入反弹周期,不好下结论。同时,生猪养殖的前3~5年时间都将是投入期,生猪养殖投入期过长,会引发对费用超预期增长的担忧。
不过,对于生猪企业的逆市扩张,分析人士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解读。&虽然目前行情低迷,但猪肉价格已进入反弹周期,而且呈阶梯性上涨状态。对于上述这样的公司,有资金、技术等优势,能够借低谷市场注入资金进行扩张,以便以后打开更大的市场,这时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5.5 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央行2月4日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央行宣布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第一,降息促进消费。目前还是消费不足导致猪肉产品过剩,从CPI看,2014年全年平均CPI为1.99%,到2015年1月CPI为0.8%。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消费状态。2014年消费水平处于近10年较差水平。
第二,降息有利于融资、贷款。现在很多基础规模在500头的养猪企业,连购买饲料的资金都没有。清群吧,舍不得,苦心经营这么多年,很多家庭农场是从几头母猪发展起来的,很难放下。
&&离退休人员、公务员上调工资
2015年国家决定退休人员提高10%的工资,加上社会呼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资上涨,日,人保部回应预计公务员涨300元/月。
人们肉类消费等代表蛋白质需求增加,猪肉消费会明显提高,猪价一定开始理性上涨!
&&中央释放六类信号,2015年扩大消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在日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日表示,2015年要推进引导性的六大消费工程:一是信息消费;二是绿色消费;三是稳定住房消费;四是提升旅游消费;五是挖掘教育、文化、体育的消费潜力;六是适应中国老龄化需求的相关消费。这六大消费直接影响食品消费。
由于生产过剩,钢铁企业、玻璃行业等生产过剩超过75%,养猪行业按照6亿头猪为平衡点,生产过剩超过22.5%,怎么办?要靠内部调整,自然淘汰,淘汰那些企业?(1)环保不合格企业;(2)生产成本过高企业;(3)生产效率太差企业,比如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不够15头的企业。三是未来养猪业要依据环保为门槛,不合格企业或废物处理成本太高的企业一定出局,因为畜牧法规定农民可以养猪,但环保很重要,例如,法国,强制性要求处理环保。四是为了养猪产业化利润合理分配,可以考利成立跨行业养猪合作组织,通盘考虑每个环节利润点。本周内完成。
5.6 2015年全国养猪形势后市预测
由于供求之间的相互博弈和制衡,价格或出现震荡上行。随着天气逐渐变冷,2015年农历新年,加上由于2014年及月能繁母猪大量淘汰,预计2015年下半年生猪存栏将吃紧,如果不考虑储备肉投放和进口猪肉的量,生猪价格可能出现大幅增长。但是,综合来看,生猪行业规模化快速发展,行业抗风险能力加大,预计2015年生猪价格不会出现2011年的情况,整体价格虽在高位震荡,但价格峰值或将变平缓。但是,2015年以来补栏积极性特高,放缓母猪淘汰速度,对猪价提升不利!
5.7 未来中国业格局
※从规模上看,是以家庭农场为主,大型和超大型养猪集团公司为辅的格局。
※从装备上看,以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为主的格局,因为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年轻人都不愿意养主,劳动密集型产业慢慢被淘汰。
※淘汰环保不合格企业。按照工业企业生存规律,在经济萧条和生产过剩情况下,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上一篇: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长沙绿叶公司高清宣传片--保健养猪领跑者…
营销服务电话:1 技术:9 专家:0、(刘教授) (文教授)
扫描二维码关注养猪微信今年养猪形势会怎样发展? - 猪市评论 - 中国养殖网
今年养猪形势会怎样发展?
  安徽省养猪生产2004年和全国一样,无论是母猪、仔猪还是肥猪均全面盈利,形势大好。长时间盈利刺激了群众养猪积极性。目前许多养猪户争相补栏,大家都补栏,也使部分人担心2005年猪价跌至低谷期而不敢冒然补栏。究竟今年养猪形势会怎样发展?笔者谈点个人看法供参考。
  对近期养猪生产高价位盈利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非典、禽流感、粮食涨价、消费者收入增加等,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养猪业已进入转型期。传统家庭养猪大量减少,空栏无猪农户到处可见,有些地方空栏率高达60%。在此情况下,大大小小的规模养猪场、养猪户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但其给社会供应的猪肉却微不足道。在规模养猪快速发展中,由于盲目引种,技术跟不上,生产不规范,疫病频频发生,给规模养殖造成了巨大损失,母猪分娩率、受孕产仔率偏低,出栏商品肉猪数量减少。
  畜牧经济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刘少伯教授研究连续126个月的记录发现,养猪利润和价格明显波动共有3个半周期,其中盈利是37个月,而现在正处于第3周期波峰,并超过了正常周期8个月。刘教授明确预测“2005年上半年养猪仍盈利。”根据本人长期从事养猪技术和生产研究的经验和刘少伯教授的报告,笔者认为不能用传统经验分析和预测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养猪业的具体走势。处于转型过程之中,我国养猪生产的大好形势将持续数年,不会突然转变。当然,在持续稳定的大好形势下,波动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进入2004年11月份,肥猪价格平均下滑0.55元,而安徽省下滑0.72元。但是,这时的猪粮比价为6.9,仍是高盈利(超过6.3为高盈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正在由副食转为主食,这些变化大大增强了养殖业“永不衰败的朝阳产业”地位。当然,养殖业仍属于成本高、周期长、效益低的行业。为使安徽省养猪业持续稳定发展,应提倡大户专业养殖,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技术,实现从良种、饲养、饲料、防疫到用药的标准化,保证产品营养、安全、卫生,增强市场竞争力。安徽省是全国生猪优势产业区域之一,但安徽省的养猪业相对兄弟省市,良种繁育、技术服务等体系建设不完整,生产、技术水平低,加工能力弱,以销售原材料(活猪)和初级产品(白条肉)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安徽省供沪商品肉猪已由计划经济年代所占份额的1/3左右下降到2001年的7.02%,2003年以后已不足5%。因此,安徽省养猪业必须从良种、加工、技术等方面全面提升现代养猪水平。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责任编辑:ChinaBreed
文明上网 理性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养猪行情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