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艺永业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卖的收藏品公司是真的吗是真的吗?有了解的吗,构成诈骗吗?有官网吗?麻烦告诉下,谢谢

核心提示: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诈骗公司,主要以中老年人为诈骗对象,他们一般以收藏品为名义注册公司,以高息回购为诱饵,向中老年人推销邮票、纪念钞等收藏品。在诈骗百余万后,几个年轻人竟悄悄跑路了,坑苦了22位投资者。
相关新闻:
砚,别称砚台、砚田、墨池等,虽为小器,却透着一股大雅...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拍卖会不断出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拍卖公司开始...
近几年,随着文玩行业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珠子进入收藏者的视线中,颜色...
陶瓷的收藏不论从时间段还是种类上都有很大的学问,甚至有人从景德镇陶...收藏品诈骗案的介绍
收藏品诈骗案的介绍
学习啦【收藏】 编辑:曹欣
  如果你是一位品者,有电视或网络购物的经历,且经常收到陌生电话、短信、邮件,内容都是以高额回报为由推销其收藏品,那可真要小心了。因为,你很可能被骗子&盯&上了。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收藏品诈骗案的相关情况。
  在公安部组织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案行动中,辽宁辽阳警方破获一起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利用假收藏品进行电话诈骗的案件,诈骗范围涉及全国28个省、区、市,行骗500余次,行骗金额高达1500余万元。受害人罗某的经历与犯罪分子的狡猾,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
  收藏品诈骗案的案例
  今年77岁的罗某,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村民,喜欢搜集收藏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电视购物购买了一些收藏品。之后,全国各地自称收藏品&经销商&的推销电话纷至沓来。
  罗某说,仅2012年2月至7月,就有人以&上海文学会&&北京博物收藏协会&&北京京瑞收藏品中心&&中国收藏家协会&等多家单位工作人员身份,向他推销收藏品。动心的他先后购买各类收藏品共花费40余万元。
  其中,&北京京瑞收藏品文化中心&还进一步向罗某许诺,在购买收藏品达到一整套时,收藏价值将大大提升,且该公司将为其召开拍卖会。罗某回忆,购买的所谓收藏品同时附有中国收藏家协会、北京市国立公证处、北京市东方公证处等单位的公证书、证书、收藏证书、督造证书等多种证明文书。
  于是,按照&北京京瑞收藏品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的要求,罗某陆续向该公司打款20余万元。但罗某发现,其承诺召开拍卖会的保证,迟迟不能兑现。2012年8月,罗某觉得自己被骗了,于是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接案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经鉴定,该犯罪团伙推销的各类收藏品均为假货,其提供的各类公证书均系伪造。随着案件深入调查,一起攻击网站后台数据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利用假收藏品进行电话诈骗的案件浮出水面。
  收藏品诈骗的一般流程
  1 通过电视购物、网络等多种方式窃取公民个人信息
  2 编造诱骗客户购买假收藏品的销售语言
  3 按照事先编造好的销售语言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向客户推销假收藏品
  4 向客户索要一定数额的会员费、金卡费
  5 谎称可以给客户举办拍卖会,使其藏品增值,诱骗客户继续大量购买
  收藏品诈骗案的一般模式
  经查,自2010年5月以来,该团伙成员李某、周某、李某、程某等4人以开设公司为名,雇用26人为骨干成员,假报公司名称、地址,用虚假身份,通过拔打电话、发送短信等形式,虚报各种信息,向客户推销各类假的收藏品,并向客户索要入会&门槛费&等相关费用。
  警方介绍,该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由专人设计木马程序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已形成窃取被害人信息、制假、物流、销售、取款等一套&流水线&模式。
  其中,有人负责网上窃取公民个人信息,有人负责购进假收藏品,并为假收藏品&配备&公证书、收藏证等,有人负责货物物流,还有犯罪嫌疑人编造诱骗客户购买假收藏品的销售语言模式&话术&,并将使用&话术&行骗方法传授给销售人员,每天按照事先编造好的&话术&以拨打网络电话的方式向客户推销产品。
  办案民警表示,每名销售员每天负责拨打电话均在200人次以上,电话内容无非是推销&收藏品&,让客户交纳一定数额的会员费、金卡费等费用,并谎称可以给客户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名义举办拍卖会,使其购买的&收藏品&成倍增值,诱骗客户再继续大量购买&收藏品&。
  收藏品诈骗案的防范
  据办案民警介绍,从扣押的看,这些所谓的收藏品外观非常精美,收藏证书齐全,足以以假乱真,迷惑受害人。几十元的成本,被犯罪分子&忽悠&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利润一下子增加上百倍。
  经全力侦控、分析研判,2012年9月,警方先后抓获该团伙27名成员,扣押车辆两台、12台,冻结赃款200余万元,扣押所谓的收藏品、工艺品共计100余箱。调查发现,2011年12月以来,该犯罪团伙诈骗范围涉及全国28个省、区、市,行骗500余次,行骗金额高达1500余万元。
  警方表示,该案中,犯罪嫌疑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利用受害人心理特点,通过电话这种非接触方式,层层设套,为受害人识别其犯罪行为带来一定难度。公安机关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的同时,各相关行业应加强内部管理,也提醒公民个人不断增强防范意识与分辨能力,运用手段保障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是多种&下游&犯罪的源头,危害很大。&公安部刑侦局局长、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案指挥部指挥长刘安成表示,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中,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新型、非接触式犯罪占60%。公安部开展的三次专案行动,已抓获利用公民信息实施各类违法犯罪的团伙900多个,涉及各类犯罪案件上万起。
本文已影响 人
[收藏品诈骗案的介绍]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收藏】图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藏品公司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