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什么是移动社交电商商目前有哪些目标

马化腾对话刘强东:“社交+电商”到底能碰出什么价值?
周末,北京,雾霾,马化腾和刘强东凑到一块儿,啥也没干,又搞出了一个平台。
崔婧 10月18日报道
虽然马化腾来见了刘强东,两人还同时为这场&京东+腾讯战略合作&的发布会站台,但是之前疯传的腾讯全资收购京东这件事并没有如你所料般发生。
俩人的站台仅仅是因为&京腾计划& 战略合作项目,双方将打造名为&品商&的创新模式生意平台。
这是一个为品牌商家提供包括&精准画像&、&多维场景&和&品质体验&等在内的完整营销解决方案。京东和腾讯专门组建了1000多人联合团队,希望把腾讯庞大的社交行为数据和京东庞大的购物行为数据很好地利用起来。
当然,这并不是俩人的首次合作。2014年3月,腾讯购入京东上市前15%股份,目前腾讯是京东的最大机构股东。这一年半以来,京东获得了腾讯不少导流。
刘强东坦言,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新增用户中超过20%来自微信和手Q渠道,而在618当天,京东将近一半的新用户也来自微信和手Q。
但是刘强东告诉i黑马,京东和腾讯双方资源还没有完全利用起来,转化的资源只有10%,远远没有达到流量的极限。
这种方式其实类&淘宝+微博&模式,只不过相较而言,媒体数据渠道方面腾讯更强势,而电商渠道方面,京东略弱势。在阿里巴巴天猫总部移到北京,又与京东的劲敌苏宁云商结盟的情况下,京东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而就在一周前,阿里巴巴宣布旗下天猫将与湖南卫视联手,于11月10日晚推出&天猫2015双11狂欢夜&,4小时全球互动直播,著名导演冯小刚将坐镇此次晚会的总导演。此次天猫、湖南卫视、冯小刚联合打造的&天猫2015双11狂欢夜&将通过多屏互动、重构&消费+娱乐&的模式。
即便刘强东不承认,但是这场发布会无疑是针对&双11&的一次吆喝,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华为终端有限公司CEO 余承东、丹麦绫致时装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创始人 Dan Friis、汇美集团董事长兼CEO、茵曼品牌创始人方建华等合作伙伴也都来为其站台。
那么,&社交+电商&到底能碰撞出什么价值?马化腾表示,这种合作在全球都没有发生过。&过去一年双方合作做出了一些成绩,从我的角度看还有很大的潜力,有更多的期望。&
以下为马化腾和刘强东在央视前主播郎永淳的主持下,进行的现场对话:
谈合作:&社交+电商&会带来品牌溢价
郎永淳:我要问一下小马哥,你会不会去体验网购?
马化腾:我经常网购,特别是在京东购物越来越多,从PC到手机APP。家里的几乎所有电子产品几乎都在京东买。
刘强东:我说一个秘密,小马哥不仅是腾讯首席产品体验官,也是京东首席用户体验官。
我们之间的交流一半以上都是在谈用户体验。
郎永淳:京东、腾讯从去年宣布战略合作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半时间,双方合作产生了哪些重要的成果?
刘强东: 2014年我们和腾讯的电商合并,双方合作为消费者带来不同场景的消费需求的满足,特别是社交加上电商,京东2015年Q2数字显示,我们新增用户中超过20%来自微信和手Q渠道。过去线上消费一味追求低价,形式也是单一和被动的,随着90后的成长、00后即将闪亮登场,他们两代人对购物的需求和我们70和80后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经常通过微信分享买到的好东西,向身边的人、朋友推荐你的品牌,给品牌带来的价值,比广告来的更加直观,我们两个的结合不仅会给合作伙伴带来销量的增长,更主要带来品牌的溢价。
郎永淳:刚刚回顾过往一年半的合作带来的改变和成果,今年京腾计划提出来,对未来两位有什么期待,通过进一步的合作还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刘强东:未来的时代注定属于移动的时代,随着移动设备不断发展,我相信购物会变成&所见即所得&,随着3D虚拟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的意识和设备的高度融合,甚至可以做到所想即所得。当你心里想要一瓶酱油,我们可能15分钟就送到你的家里面了。我相信未来移动购物的时代,在场景的需求和用户体验领域都会达到全新的高度。
马化腾: &社交+电商&这种合作在全球都没有发生过,我们在中国第一次尝试打通。过去一年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我还有更多的期望,有很大的潜力。在中国或者是亚洲率先出现了移动互联网和线下的各种各样的商机的结合, O2O的模式中国领先全球。我们希望和京东以及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来探索这样一个新的时代。
我们在微信上率先实现了新的广告形式,不仅在公众号,还在朋友圈很谨慎地做了尝试,大家看到效果非常好,团队对产品体验、对广告主的选择非常严格,以至于我们第一次投放朋友圈广告的时候,业界都在抱怨说为什么没有看到广告,从来没有见过,大家如此期待一个广告,这是我们团队的意外收获。
对产品体验的重视可以换来回报,把好的商品用一种产品的角度去经营,呈现给我们的用户,实现平台、用户、商家三方多赢。虽然我们打通了电商和社交两大平台,下一步我们希望还要加上你们在座的商家,你们在每个领域都有很深的know how,比如说汽车,用户是喜欢15万的还是20万的,比如老刘有可能喜欢收腰的西装,穿零号西服。怎样让数据真正流通起来,这样效果最精准,这个成果大家可以共享,最后提高ROI,降低传统广告对用户的骚扰。
谈平衡:精准化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郎永淳:京东开放平台的销量都是三位数以上的增长,发展非常迅速,同时又是最大自营电商,平台与自营怎么平衡和互补?
刘强东:京东确实是以自营起家的电商,我们做开放平台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时间很短,但是成长速度非常快,自营给平台带来了什么?带来的是一个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商的经验和知识,未来我们将逐步分享我们过去12年京东自营电商的经验给我们的平台商家,支持他们的发展,希望我们平台上的卖家,能够像京东自营一样形成规模经营。
我们五年的时间,只引入了8万个左右的卖家,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一年引入几百万卖家,很容易,但是我们一直像微信广告一样在精挑细选,确保我们平台产品的品质和服务,同时还要确保我们平台的流量能够支撑合作伙伴,否则引入几百万卖家,大部分都经营不下去没有回报,那对卖家、对电商生态都是不公平的,希望每一个卖家和平台都能在京东发展得越来越好。
郎永淳:大家都欢迎社交品牌的营销,但是也有一个担心,还是要有一个度,怎么样平衡这种度,你怎么考虑?
马化腾:我们只是社交营销平台,商品层面需要京东多年来积累的消费者的认知,双方合作才有机会把事情做好。接触用户这一块我们是专家,但是商品背后的逻辑需要把电商平台的数据串起来,所以和京东的联合,我们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广告之后是一整套的购物体验、综合的满意度,一起把用户的黏度提高。
刘强东:合作一年多以来,双方经过一年多的磨合,我们发现转换率逐步在提升,数据也在深入打通,当然在确保消费者个人数据安全的情况下,未来我们更希望,不仅仅双方的数据能够深度共享,而且能跟我们各个平台厂商、各个合作伙伴的数据也能够打通,我们做数据共享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收到更多的广告,而是减少大家看到的广告次数,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你真正有需求时才看到,没有需求不要受到广告的骚扰。
郎永淳:在移动社交电商这样一个新的风口当中,怎么样既赚到今天的钱又能把握未来的趋势?
马化腾:我们非常期待在我们两家合作的基础上,所有的商家一起加入进来,在你们过去传统的买卖关系上引入更多的社交化元素,你会看到商品的口碑会大大提升品牌的认知度,也降低成本,还可以触动一批粉丝。
再小的个体也有品牌,大的平台商更需要经营自己核心的粉丝群,通过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等等,通过电商完美地物流来支持。京东,有很多基础的能力可以支持各位,我们是开放的,不是说一定要把商家绑死在哪个平台里,核心目标以消费者为出发点,商家的利益也最大化。
刘强东:京东过去12年做电商,业绩突飞猛进,但让我们最开心的是,这12年,我们实现了和所有合作伙伴的共赢,没有破坏任何一个品牌。比如华为最早做荣耀的时候是第一个和京东深入合作的,曾经京东一家的销量甚至超过荣耀整个一半以上,今天华为成为中国国产品牌手机的第一,不仅是销量,更主要的是,在国产手机品牌里面,华为的品牌影响力、给消费者带来的品牌印象是非常好的,这是我们最看重的。
我们最早做家电的时候,行业内排斥我们,很多人不愿意和我们合作,但是最早选择和京东合作的家电品牌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所以我们最看重的,不仅仅是给各个品牌厂商带来销量的增长,我们最看重的是希望能够提升我们品牌的成长,我们坚持认为,我们的合作如果不能把品牌经营成功,而只是带来销量的话,最终是失败的,只有品牌经营成功了,才是百年大计,才是各个合作伙伴真正需要的。
第二,关于在移动电商,特别是社交电商上,希望大家记住,你朋友说你的品牌好才是真正的好,你朋友推荐的才是你真正值得信赖的,所以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值得我们各个商家好好经营自己的品牌口碑。
最后我想说,今年双十一,京东和腾讯两个平台的流量,包括京东平台,京东APP,微信和手Q相加,无疑将是整个双十一期间最大的流量平台。我们希望今年的双十一每个品牌能够占领消费者的心、得到最大的美誉度。朋友圈+购物圈,京东618移动社交电商玩出新花样-微众圈
微众圈,我的微信生活圈!
朋友圈+购物圈,京东618移动社交电商玩出新花样
摘自公众号:发布时间: 0:02:48
一进入6月,一场你争我夺的电商大战就拉开了帷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京东618玩的更High,朋友圈+购物圈的全方位撬动,明星+粉丝经济的深度挖掘,强势开启了移动社交电商新潮流。◆ ◆ ◆京东618都玩啥?如果你以为京东618仍然是个随便打打折扣的大促节就real老干部了――大促仅是手段,全民狂欢才是目的。玩狂欢,就要玩得尽兴,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来形容京东618毫不为过。早在5月下旬,京东就放出了“疯狂6分18秒”预热活动,5月31日前登陆微信手机QQ购物入口,在活动专区中点击“参与抢大奖”并分享给好友即可参加抽奖活动,奖品精致且种类丰富,独有的玩乐气质瞬间刷屏。如果说“疯狂6分18秒“是京东618对消费者热情的提前测试,那么“星战618”则为本次购物狂欢正式拉开帷幕――宋仲基、刘涛、高圆圆、林志玲、黄渤等一众明星整齐列阵,堪比春晚的豪华阵容强势助阵京东618,以明星撬动粉丝经济的经典模式再次引爆朋友圈。当然此次“星战618”的玩法也很特别,为了在粉丝当中形成广泛而透彻的传播力度,京东每日推出一名大牌明星,号召粉丝们联手身边朋友为偶像互动拉票,狂热又火爆的活动下,一张紧罗密布的社交购物网络已经织就。从结果来看,一系列创新玩法为京东带来了理想的回报,据官方统计,仅“星战618”一项活动的互动参与人次便高达568万,微信手机QQ购物的总互动活动参与人次则来到5100万。毫无疑问,京东微信手机QQ购物已经成为给618贡献流量高峰的重要阵地。◆ ◆ ◆购物圈+朋友圈,触发社交互动新变革社交与电商高效粘合、PC端向移动端的高速分流为移动社交提供了消费群体的基数支持,电商行业的新一轮变革一触即发。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消费者购物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对不方便使用PC端的人来说,是一种解放,更是一个出口。本次京东618之所以影响力深远,京东微信手机QQ购物功不可没。数据显示,6月18日当天京东新增下单用户中,来自微信购物和手机QQ购物的新用户数量是去年同期的2.6倍,这表明两大超级入口在为整个618大促贡献庞大销售额的同时,也成为当仁不让的“粉丝收割机”,培植了一大批消费新势力。在“星战618”晒单活动中,宋仲基、刘涛等明星通过狂晒购物心得以拉拢粉丝,而广大粉丝与明星近距离跟贴互动,借助明星晒单与购物心得的影响,号召自己的朋友为粉丝拉票,甚至真正下单购买,这种病毒式传播有效撬动了非购物圈的潜在消费者,即朋友圈那批沉寂的人。而在明星、达人分享晒单的同时,粉丝群体产生互动、讨论,让粉丝价值变现成为可能,并且在基于朋友圈进行二次传播的过程中,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经济规模。在社交互动之中,品牌商也收获了最大化的品牌曝光和营销成果,这也是本次京东618大获全胜的真正奥秘所在。言而总之,从购物圈到朋友圈的辐射与波及,是真正具有“一传十”效果的低成本营销模式。借助微信和手机QQ这两个社交平台,屡试不爽的明星效应在多场景多层级的社交互动过程中被放大,完成了对几乎整个社交媒体的地毯式攻击。但是,放眼未来,时代在变,移动社交电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也没有中规中矩的套路,只有与时俱进,敢为人先,才能在移动社交电商领域保持领先,开发并积淀大量的粉丝。wwwgx2016O互联网观察每天精选深度互联网业内文章收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欢迎分享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号:wwwgx2016移动社交电商未来到底在哪?
[思路网注] 移动社交电商,无论怎么玩,关键点还是要落到电商上,那么就要关注成本与效率,焦点永远在用户上,围绕电商展开游戏,不忘产品与服务,才是其根本。
王兴曾提出过一个四纵三横理念(四纵:资讯、交流、娱乐、商务,三横:搜索、社交、移动),其中的“移动+社交+商务”一直话题不断,这涵盖了互联网最宝贵的两大要素:用户和成交,也引得国内电商平台驻足于此,如腾讯、京东等的京腾计划,近日腾讯成京东第一大股东,更是续推移动社交电商战略。同时,专注于提供移动营销解决方案的点点客、有赞等后来者也是蠢蠢欲动,如点点客今年上半年又布局了移动电商社交平台——人人电商,并在近期完成Pre-A轮融资。那移动社交电商是否真能承担起推翻阿里式传统电商模式的重任?同样是做移动社交电商,为何会冰火两重天?在国内,移动社交电商一直颇为尴尬。先是微商将朋友圈搅得昏天暗地,后有阿里操纵微博却模式不明。而今贴着“移动社交电商”标签的创业者们也没逃脱这份难堪。近日,辣妈帮旗下电商平台“荷花亲子”发出“临终遗言”,其电商转型之路戛然而止。 从2014年9月,辣妈帮推出跨境母婴电商平台“辣妈商城”,首次尝试“社区+电商”模式;到2015年3月,辣妈帮宣称完成1亿美金融资,并计划主要用于扩张电商市场份额;再到“荷花亲子”的坍塌,社交电商并没有给辣妈帮带来奇迹。另一家时尚女装社交电商平台美丽说也有点“生不逢时”,强大的社交属性并未让他在电商的尝试上减少摔跤,即便建立了“MUA”和“首尔站”两个自有品牌,最终还是被蘑菇街收入囊中,其电商业务也远未达预期。类似的还有去年从朋友圈蹿红的“拼多多”,这家对外宣称完成总额为1.1亿美元B轮融资的移动社交电商平台一路走来,褒贬不一。原本以为这种通过“团长”组团,分享链接,吸引参团用户,扩充流量的方式是移动社交电商的终极杀手锏,如今却引来各种投诉,用户之间的信任也在慢慢销蚀,若不能控制局势,结局不堪想象。可另一侧却是另一番景象。素有“移动互联网第一股“之称的点点客以工具为入口,在先后推出人人店、到店等应用后,今年又新推出人人电商,以商学院、大数据智能匹配、口碑基金、运营咨询等强运营产品进一步向移动社交电商深入,以工具+服务的模式希望帮助企业优化流量资产匹配,提升交易额。目前人人电商主要在点点客之中承担平台交易、电商平台建设两部分内容,已经拥有商家200多万,覆盖1亿多消费者。据悉人人电商上半年已经完成了单独融资,此轮pre A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而另一家同样做“工具+服务”的微盟也是春风得意,从2013年16人的创业小团队起步到如今,微盟已号称中国最大的微信第三方开发服务商。2015年3月推出了个人免费开店平台V店APP,同时通过海外直采、联合跨境电商平台,加大与品牌商的合作力度,确保V店主获取优质货源。8月中旬V店改名为“萌店”,如今吸引超过2000万注册用户。去年11月微盟完成5亿元C轮融资,由海航集团领投。除此之外还有有赞,先是针对卖家新增了促销工具“多人拼团”,接着近日又上线了“媒体服务平台”,在社交电商上越走越远。这冰火两重天的待遇,又是一个怎样的征兆?为什么光搭一个平台型社交电商是伪命题?对比一下,我们很容易发现,前三家都是自己参与产品售卖(甚至自营),以收取交易佣金为主要盈利来源之一的平台型社交电商模式,而后三者则是为商家提供增值服务,从中获利的“工具+服务”模式。尽管他们都还在路上,也不能完全代表两类模式的未来,但响铃却想武断地说句:即便是搭上社交和移动的快车,试图依靠抢流量做自营再造一个类京东的平台型电商只会是南柯一梦。理由有三:1、供应链是平台型社交电商的死穴如果把天猫、京东等定义为传统电商,他们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供应链,而这恰恰是拼多多们的劣势,即便是全品类铺开,与阿里京东们比,拼多多们的体量依然微不足道,那在供应链的拿货价格、回款周期、商品供应保障等话语权上自然处于下风。2、电商的难度和成本远非想象电商一直是个重投入的行业。且不说IT开发和维护、物流和服务等,光是流量获取就是个无底洞。据艾瑞咨询数据,淘宝网每100元的流水中,其中33元变成了首页导流和搜索引擎优化的营销投入;因缺乏财力,90%传统商家难以获得导流机会,从而变成一座座僵尸空店。而打着社交幌子的平台型电商们充其量比阿里卖家们多了张感情牌,但这并不值钱。3、社交的力量被过分期望社交电商的本质是电商,而不是社交。可平台型社交电商们却常常高估了由社交链吸引过来的用户的转化率和消费习惯。尽管冲动消费和粉丝经济是社交属性带来的红利, 但在实际购物中,用户还是会货比三家。社交最大的作用是触达,而不是转化。所以后来者单纯依靠移动社交就想再造一个阿里真心难,何况阿里京东们自己也在移动社交上卯足了劲。为什么老老实实做工具+服务才可能推倒阿里既然这样,那是不是做“工具+服务”才是出路?事实上除了开头提到的那三家第三方服务商,辣妈帮从去年开始就把电商业务转接给第三方,即开放接入端口,允许品牌入驻,将平台化身为流量提供者。简单的说,辣妈帮也是逐步从自营转向靠当房东卖流量卖服务挣钱。从现在看,在阿里京东笼罩下的电商世界,专注于“工具+服务”的挑战者更有主动权,理由也有四:1、场景化替代价格战无论是天猫还是京东,都是在价格上大做文章,价格战也是此起彼伏,这时候服务质量趋于接近,价格就“逆袭”成为最敏感的影响因子。同时传统电商充当着分销渠道的角色,解决的是去哪买的问题。而专注于“工具+服务”模式的平台则是帮助用户解决买什么以及买了后怎么用等问题,是在设计虚拟的消费场景,这个场景下熟人和分享是关键点,信任货币是流通工具,“红人”/KOL/明星是传播节点,转化在半熟泛社交下完成(想想微商和罗辑思维的卖月饼)。他们塑造的是情境化社交,基于不同的场景先有社交行为再有交易行为,这个场景可以是基于时间,地点,对象,职业等等,所以母婴、女装、校园、聚餐、旅游等等都被他们赋予新的职能。但他们又不直接参与交易,就如罗辑思维背靠的有赞,浪莎、万达集团入驻的点点客、人人电商,他们提供的是具有社交属性的微商城工具,以及如人人电商学院这样的平台,不仅为人人店、到店等工具的落地提供运营指导、案例、实战培训,更以社交电商这个行业为中心,提供最新资讯、方法论,甚至移动营销工具培训,运营实操,干货案例等专业、科学和系统化的培训。他们“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不参与也就意味着交易自由,自身风险降低,而在价格战问题上,他们用个性化、场景化去替代。2、流量资产积累取代流量竞价电商的永恒话题是流量。传统平台型电商就是聚合型的流量中心,商家只能挤破脑袋抢流量。虽然流量相对精准但成本却非常高,而且还要面对用户多家比价,最后的结果是多数电商陷入卖货难,转化率低,利润更低的困境。据悉淘宝卖家55%-60%不挣钱,30%勉强维持生计,真正挣到钱的只有3%左右。平台型社交电商和垂直电商也多是因为这个不堪重负。只做“工具+服务”的平台则避开这个麻烦,他们搭建的是平台,并不用为流量操心,但如果涉及到流量,又能塑造出新的竞争力,比如人人电商在提出“流量资产”概念外,还专门建立了商学院来传授知识,通过在线课程、魔训营、游学、沙龙分享会等模式,鼓励商家分享。再结合人人电商具有的多种功能和工具帮助商家沉淀流量资产,将资产裂化、放大,再加上大数据匹配、运营培训、口碑资金的督促和刺激,来帮助中小商户完成建立流量资产,获得高转化率。“不碰货”萌店则是选择在功能上更新来帮助商家加速流量获取,比如其新版APP将重点放大四种拼团模式,即“一元团”“秒杀团”“超级团”“海淘团”等,分别映射娱乐、促销、爆款及跨境四个维度,以扩大消费形态来解决转化问题。此外他们还在塑造“电商IP”的概念,传统电商模式下的流量基本上来自购买,无法再次利用,成不了流量资产。而网红等为代表的社交电商模式就有所区别,流量是来自内容经营,来自粉丝互动,所以流量可以积累,可往复循环利用,形成用户和产品和品牌之间的良性循环。这实质是把人的“IP”构建成一个产品, 让电商不再是单纯的搜索浏览买卖路径,而是话题传播互动冲动消费,卖的是关系和情怀,互动成为核心竞争点。3、“在shopping”替换“去shopping”移动互联网实现了用户24小时在线,这大幅提高碎片化时间的利用,而社交平台的介入,让更多购物信息渗透到碎片化社交场景中。翻翻朋友圈、聊聊微信群就可以看到好友分享的购物信息,并直接下单;完成购买后,还可以将商品分享在朋友圈或者购物圈,直接通过评论点赞的方式实现互动。购物成为了社交的一种手段,微盟、有赞、点点客们就是在不断强化这种“在shopping”的状态,而替换掉“去shopping”的状态。4、分享代替推销最后“工具+服务”型平台更多是的在建立一套分享机制,让原来推销产品的工作变成分享观点。因为在信息过载时代,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人们不会为恣意的推销转移注意力,只会为具有口碑价值的好内容买单(产品也是内容形式的一种),所以品牌着手进行人格化、达人化的塑造,基于“网红经济”的电商模式后来居上,肆无忌惮地将粉丝流量变现。甚至还有人总结出公式:移动社交电商=有影响力的个人(KOL)+社交媒体传播+人格化的店铺或产品而微盟、有赞、点点客们则是这人格化店铺的设计师,架构者。他们就是在帮助用户完成社交时间和电商购物时间的结合,让用户能一边社交,一边电商购物,并从推销中脱离出来。更为关键的是工具+服务模式也是地产模式,事实上无论在何种政体、何种文化的国家,金融和地产永远都是最赚钱的生意,因为具有基础设施和高度垄断双重属性。也只有用移动社交电商的地产模式才能推翻阿里式的地产模式。但响铃并无认为“工具+服务”型的移动社交电商就一定能干掉传统电商,未来传统电商、移动社交电商和传统零售三种形态,3:3:4的比例或是一个最好的共存关系。最后,说说几点担心1、“好友”是真好友,还只是消费者或是推销商品的对象?近日英国学者进行的一个通话研究显示,人们的友谊关系按照亲密程度分为不同的类型,通话记录显示,平均每一个人最亲密的好友为4个人。次亲密的好友为11个人,更远层次的友谊可以维护30个人,而联系最少的好友层次,平均只有129个人。这就意味着许多所谓的“好友”其实并非友谊,而仅仅是消费者或是推销商品的对象。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担心:当这种好友关系被捅破,因信任构建的这种电商价值体系和逻辑是否还能继续存在?社交电商如何才能从仅一百多人的核心社交圈延伸扩大,最终形成强大的分享、销售链路?又要如何才能避免重蹈微商被好友拉黑的覆辙?在这些现实的问题面前,社交电商不能过分高估自有的社交圈和好友的质量,友谊的小船可能一声不响就翻了。2、行业仍处于探索期,大家都无成功经验相对于传统电商模式,社交电商优势集中在购物的体验和关系上,但难点也在此,即便是腾讯和阿里等巨头,依旧在摸索。而且社交和电商一直存在着互斥效应,一旦商业信息泛滥就易导致朋友圈人人喊打就是明证。“刺猬理论”也在提醒:在社交和电商之间,需要找一个“安全区域”。3、社交本质是流量,垄断会不会再出现在社交电商这盘棋中,KOL、网红、明星、品牌商等总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有的集聚了巨大的流量,有的实现了“流量繁殖”、“流量沉淀”,这就会引发另一重担忧:想要去中心化的社交电商会不会又一次陷入以网红为中心的流量垄断?试想下当罗辑思维有了几千万用户,谁还记得它背靠着的有赞?不仅仅是有赞、萌店,其实只要是中心化运营的平台都有“被绑架”的威胁,一旦卷入中心化,又会进入少数人吃肉,多数人喝汤的尴尬局面。现实中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巨头瓜分行业,垄断市场的残酷,这是商业逻辑对效率的永恒追求,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移动社交电商会不会又出现新的寡头?当社交电商的市场红利期过去,那些在注意力争夺战中败下阵来的大多数人又该拿什么来挽救自己“屌丝逆袭”的梦想呢?
【温馨提示】思路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文章仅作分享交流用途,作者观点不等同于思路网观点。用户与作者的任何交易与本站无关,请知悉。
热门文章标签
电商服务推荐
电商服务招标
版权所有 思路
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 EBru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369号 |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 87
北京亿商联动国际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74号中国瑞达大厦1701 电话:010-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选择需要的电商服务类别
店铺外包(代运营、设计...)
软件工具(ERP、CRM...)
仓配物流(管理、配送…)
外贸出口(推广、管理…)
其它服务(请在备注说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移动社交电商app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