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业产品风险监测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的区别

  —省质监局2013年工业产品(非食品类)质量监督抽查报告  作为有效的产品质量管理手段,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正在经济社会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来自省质监局的统计显示,2013年,全省工业产品(非食品类)质量监督抽查,紧紧围绕“7+3”产业等重点产品、民生关注产品,健全监督抽查闭环监管体系,完善省质监局与国家质检总局、各市州质监局联动机制,加大抽查结果和后处理结果的双公开力度。全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为93.3%,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0.5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批次平均合格率4.4个百分点。  刘佳  现状:合格率同比提高0.53个百分点  从省质监局公布的抽检总体情况看,该局去年全年组织对水泥、砖、建筑用钢材、建筑外窗、内外墙乳胶漆、人造板等基础建筑材料;化肥、农药、农机及配件等重要农资产品;电线电缆、钒钛钢铁、机械设备、液化石油气、CNG气体、危险化学品等工业生产资料;家电、服装、玩具、家具、日用化学品等日用消费品省级专项监督抽查9104个生产企业,133种12964批次产品,实物质量平均抽查批次合格率为93.3%,较上年抽查批次合格率提升0.53个百分点;抽查企业数与2012年同期增长12.5%,产品种类同期增长21.5%,抽查批次同期增长8.5%。国家质检总局对我省家具、建材、涂料、童鞋、烟花爆竹等44种产品、187家生产企业、189批次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产品批次合格率为84.1%。全国联动抽查我省电线电缆165批次,批次合格率88.5%;化肥221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抽查产品情况看,建材及装饰材料3487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2.1%;工业生产资料2740批次,抽查合格率为88.6%;农资产品1076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7.7%;日用消费品3615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2.7%;名牌产品292批次,占抽查总数的2.2%,抽查合格率为98.3%;其他产品1754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0.4%。  去年,省质监局还对市州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抽检,与2012年相比,产品质量合格率上升较快的为甘孜、凉山、攀枝花和南充,另有6个市州合格率同比有所下降。  处理:督促企业整改提升产品质量  依据《产品质量法》,去年,省质监局加大了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力度—  政府负总责。省质监局参照国家质检总局向省政府通报监督抽查不合格生产企业的做法,两次向相应市州政府通报省级监督抽查不合格生产企业,督促整改,提升产品质量。  责令整改。对抽查不合格的462家生产企业下达了《产品质量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由相应市州质监局确认报省质监局,再组织复查,避免企业整改流于形式,走过场。  公示公告。在平面媒体和省质监局门户网站及时公示公告监督抽查结果的同时,对不合格产品的不合格项和生产企业进行公示,企业经整改后复查结果再进行公告,让整个社会对后处理工作进行监督。  召开质量分析会。5次采取同类别产品集中组织的方式,请专家针对产品不合格项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宣传贯彻法律法规,传授企业管理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警示企业控制产品生产关键环节。  约谈企业。对国家监督抽查电线电缆、家具、童鞋27家不合格生产企业,对4季度国家、省级监督抽查烟花爆竹28家不合格生产企业进行了约谈,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监测:14类产品实施风险等级研判  开展产品质量风险监测,是监管方式从事后监管向事前防范、从产品质量监管向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判定性监管向分析性监管转变的重要途径。  去年,省质监局组织开展了液化石油气、手机充电器、农药、电线电缆、冷轧带肋钢筋等14类产品2800组样品(每一类产品200组样品)的风险监测,组织专家对风险监测结果进行分类综合分析、实施风险等级研判,从研判结果看,全省液化石油气、手机充电器、农药、电线电缆和冷轧带肋钢筋属于高风险产品,其余为低风险产品。  提升:多管齐下以图标本兼治  针对出现的问题,省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通过实施企业分类监管、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和风险监测力度等,进一步提高全省产品质量。  加强宣传,落实责任。采用产品质量分析会和通报会的形式对企业进行宣传,进一步强化企业生产者对产品质量承担主体责任的意识,树立“讲质量光荣”的思想。  实施企业分类监管。按照企业分类监管办法和监管方式,提高企业自身的出厂检验能力和标准执行能力。  加大消费品监督抽查力度和频次。结合全省监督抽查情况,特别是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分布、地区分布情况、行业发展现状,跟踪抽查,依法严格后处理,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切实解决一种产品、一类企业、一个地区的突出问题。  深入持续开展风险监测。继续对儿童服装、农药、床上用品、皮鞋、内墙乳胶漆、车用汽油、液化石油气、化肥、电线电缆、冷轧带肋钢筋等10类涉及农资、建材、民生的安全类产品开展风险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我省风险监测、分析研判、风险评估、预警处置有效衔接的一体化工作机制。  专家分析  质量问题出在哪?4大现象需关注  根据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的情况,省质监局专家指出,抽查产品的质量情况有4大现象值得关注。  冷轧带肋钢筋产品质量波动较大。虽然近年来加大了对该产品的监管和监督抽查以及后处理力度,但产品质量仍然不容乐观,在2013年1季度的专项监督抽查中,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34.3%,不合格项为肋高和尺寸不符合标准。主要原因一是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检测设备配备不齐;二是原材料使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的落后产品;三是企业为降低成本,质量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四是企业对新的产业政策不了解,不愿增加设备投入。五是标准执行不到位。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安全出现新情况。  近年来,电线电缆产品通过严格许可准入,严格证后监管,同时“四川名牌”在行业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按照分级分类监管要求,对部分企业实施了信誉监管方式,省级监督抽查频率和批次相应减少。然而,从去年全国联动抽查我省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看,抽查的165家企业166个批次产品中,有18家企业19个批次产品不合格。从风险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研判看,电线电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点是企业为降低成本,原材料把关不严。电线电缆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诚信缺失,使用低成本原材料;二是企业只求短期效益,忽视长远发展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三是管理制度不到位,进口关、生产过程、出厂检验、进出台账把关不严。  烟花爆竹产品质量仍是监管的重点。  全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86家。省级监督抽查在全覆盖、加大抽查频次和批次的同时,更加注重后处理和查处力度,抽查合格率有所提升,但幅度不大。去年国家监督抽查29家企业29个批次,11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37.9%;省级监督抽查100家企业 (含经销商)200个批次,有30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5%。不合格项主要为产品销售包装标志不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生产执行标准不力;二是企业质量意识还不够强,内部质量管理落实不力;三是对政策调整不适应,经营企业监督和市场约束不力;四是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纱线、电煤以及LED灯具产品质量处在低合格率水平。存在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转型造成,如纱线产品(合格率为62.5%)生产企业在品种上向非棉产品转向,国内外棉价差距较大,企业购进原材料的单线断裂强度、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不符合标准;二是产品自身质量问题,如电煤产品(合格率为62.2%)许多为低质煤,矸石较多,因而电煤固定碳含量较少,灰分高,低位发热量偏低;三是新型企业对标准不熟悉,如LED灯具(合格率为60.0%),大部分企业为新建新投产企业,产品又是新型节能高效灯具,在生产过程中,从管理人员到检验人员,对相关标准规定不清楚,执行不到位所致。  热点点击  地板类人造板合格率100%珠宝首饰合格率最低  去年开展的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很多热点产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包括眼镜、服装、电动车、皮革制品等。其中,地板类人造板合格率为100%,珠宝首饰合格率最低,为86%。  【床上用品】  四川床上用品生产企业上千家,主要分布在成都、绵阳、德阳、眉山、南充、遂宁等市州。2013年,省质监局对组织全省床单、被套、枕套、配套床上用品、絮用制品(棉被/枕垫类产品)、蚕丝被、羽绒被等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查134家195批次产品,经检验合格193批次,合格率为99%,不合格检出率为1%。其中2个批次的枕、垫类产品染色牢度不合格。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原材料进厂把关不严。  【电动自行车】  2013年,省质监局对全省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进行了抽查,共抽到了30家生产企业的30个批次产品。共有28个样本合格,合格率为93.3%;有2个样本不合格,不合格率为6.7%。本次抽查中出现的不合格项目有:最高车速、制动性能。  为此,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自行车时,一应注意查看有无生产许可证号,有无产品合格证,有无检验合格的检验报告等。一是核对车型。选购带牌车辆时,应检查牌照是否真实,以防购入假牌假证车辆。另外,电动自行车要有人力骑行功能,把手、鞍座以及脚蹬位置应适合自己的身材,骑行时舒服,不感到疲乏。购买前应操作一次,手把调速应稳定、可靠,电机噪声不应过大,刹车制动性能应良好,灯、鸣号装置和控制面板上显示应完好。二是查看产品的标识、合格证、出厂日期。合格证或吊牌应有“生产许可证”,即QS认证标志;标注的商品名称应为“电动自行车”;另外,选购近期出厂的产品,因为电池长时间放置,会影响电池的实际容量和循环寿命;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和三包规定,选购有良好售后服务的产品。三是检查产品装置,是否有脚踏装置,整车质量(重量)应不大于40公斤。查看整车外观,油漆、电镀等表面涂装处理的零部件应色泽均匀,光滑平整,塑料件不应有裂纹;再看整车装配,各紧固件应紧固,转动部件应运转灵活,不应与其他固定件相碰擦,对称件应与整车左右对齐。  【服装】  我省服装类生产企业约4000家,从业人员逾30万,销售逾100亿。2013年,省质监局对全省儿童服装、学生服装、成人服装、羽绒服装生产企业161家260批次产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合格248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5.4%,不合格检出率为4.6%。  其中儿童服装抽查61家企业100个批次产品,经检验合格95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5%,不合格批次项目分别为纤维含量2批次,染色牢度2批次,甲醛含量1批次不合格。学生服抽查44家企业70个批次产品,经检验合格65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2.9%,不合格批次项目为纤维含量3批次,pH值1批次,染色牢度1批次。成人服装抽查32家企业50批次产品,合格50批次,批次合格率为100%。羽绒服抽查24家企业40批次产品,合格38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5%,2批次不合格项目为残脂率。  专家指出,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原材料进厂把关不严和执行标准不到位。  【家具产品】  四川家具生产企业约160家。主要分布在成都、眉山、广元等地区。2013年,省质监局依据相关标准对成都、眉山等145家家具生产企业生产的木家具产品136个批次,金属家具1个批次、床垫3个批次、沙发5个批次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125家企业的125批次产品合格,批次合格率为86.2%。其中木家具批次不合格检出率为13.8%。木家具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甲醛释放量、柜类稳定性、抽屉滑道强度等不合格。  专家分析,不合格原因一是甲醛释放量不合格:有9批次木家具产品甲醛释放量超标,属严重不合格。家具产品甲醛释放量超标,首要原因是使用了甲醛含量高的原材料生产家具,其次是使用的饰面材料不具有密封性或密封性差。二是柜类稳定性不合格:有14批次木家具产品稳定性不合格,产品稳定性涉及人身安全的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不合理,以及为了降低成本,故意做成短抽,形成主要质量集中在前部,造成前重后轻的现象。三是抽屉滑道强度不合格:3批次抽屉滑道强度不合格,抽屉滑道强度是家具产品耐不耐用的一个重要参数,个别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使用质量较差的滑轨,安装时少钉漏钉也是普遍现象。  专家指出,个别企业对原材料特别是板材原料把关不严,从而造成原材料时好时坏的情况。其次一些企业对有害物质认识不够:为了降低成本不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把关,造成产品有害物质时好时坏。还有企业为了追求更高利润,采用成本低、不应使用的材料进行加工,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配装眼镜】  2013年,省质监局对全省的配装眼镜产品质量依据相关标准进行了省级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查了481家企业的539批次产品,其中471家企业529批次产品合格,10家企业10批次产品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为98.1%。不合格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是:柱镜轴位偏差、光学中心水平距离偏差、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不合格。  专家认为,不合格原因一是为了节约成本,一副吸盘使用多次,造成吸盘的吸力下降,在磨边过程中产生转动,造成加工柱镜轴位偏差超标;二是在镜片切割过程中,切割镜片尺寸分配不均匀,超出标准允许偏差范围,造成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不合格;三是企业工艺未按国家标准要求,不符合GB1的要求;四是量具不准确,由于用于眼镜的光学中心尺寸测量的量具老化,读数不准确,导致镜片切割误差增大,切割时造成切割尺寸偏差较大,致使眼镜光学中心单侧水平偏差不符合标准要求。  【皮革制品】  四川皮革制品生产企业上千家,主要分布在成都周边的武侯、双流、新都、崇州、眉山、雅安等地。2013年,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对全省皮鞋、儿童皮鞋、皮凉鞋等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查82家企业100批次产品,经检验合格97批次,合格率为97%。不合格检出率为3%。其中2个批次的皮鞋产品耐折性能不合格。1个批次鞋底硬度不合格。  不合格原因:一是原材料杂质含有较多,鞋材放置时间过长,使得鞋底材在承受一定重力时弯折部位容易变形进而发生脆裂;二是选用材料时未谨慎把关,导致与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发生偏差。  【人造板】  我省有人造板(地板类)生产企业80余家。2013年,省质监局对41家生产企业、50个批次人造板(地板类)产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产品合格率100%,表明我省人造板(地板类)产品当前质量状况良好。  同时,省质监局还对全省人造板(非地板类)的细木工板、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浸渍胶膜纸饰面板、刨花板产品质量依据相关规范进行了省级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查了省内160家生产企业中的70家,共计70个批次产品,其中2家企业2个批次不合格,68个批次合格,批次合格率为97.1%,与2012年相比基本持平,说明我省人造板产品生产工艺日趋稳定,质量状况较好,不合格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甲醛释放量、吸水厚度膨胀率不合格。  专家分析,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量不合格与在生产加工工艺中使用的胶粘剂有很大关系,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在基材的生产过程中和后期的饰面处理过程中均要使用胶粘剂,目前企业使用的胶粘剂仍多为普通尿醛胶,而尿醛胶产品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甲醛释放量的重要因素。另外,吸水厚度膨胀率不合格的原因是企业使用的基材(中密度纤维板或者刨花板)在生产时产品配方中石蜡投放比例过小造成的。  【纸制品】  全省纸制品生产企业近百家。主要分布在成都、乐山、内江、德阳、雅安、眉山等市州。2013年,省质监局对全省纸巾纸(含湿巾)、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瓦楞纸箱进行了省级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查了省内83家企业165个批次产品,159个批次合格,批次合格率为96.4%,不合格检出率为3.6%。2个批次纵向湿抗张强度不合格,4个批次产品销售包装标志、尺寸偏差不合格。  【珠宝首饰】  鉴于我省珠宝首饰生产加工及批发企业主要集中在成都市的特点,2013年,省质监局组织对成都市的一些大的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进行了珠宝首饰实物质量和标识标签专项监督抽查。共计抽查50家企业150批次珠宝玉石贵金属产品。有18家企业21批次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质量合格率为86%。有43家企业106批次产品标签标识不合格,标签标识合格率为29.3%,涉及面广,较2012年合格率(78%)有大幅下滑。  抽检结果显示,121个批次的珠宝玉石中,有18个批次产品质量不合格,其中2个批次是因为名称与实物不符,3个批次是因为钻石净度或颜色等级不符,8个批次是因为没有注明主材质名称,5个批次是因为未注明经人工处理或合成,2个批次是因为托架贵金属含量不足。  在抽查的50家企业150批次珠宝首饰产品中,贵金属首饰占29批次,品种有黄金、铂金、钯金和白银。有3个批次产品质量不合格,1批次为银饰品银含量不足,1批次为黄金饰品质量允差超标,1批次为黄金饰品含量不足。其中性质最为恶劣的是标识为S925的银饰品表面镀银,其主材质却是铜锌合金!抽查的全部铂金、钯金饰品及绝大多数银饰和黄金饰品均合格。另外,标签标识不合格占106批次,主要原因为饰品名称不符或不规范、未标明质量或规格、未标注产品标准、未标识商家名称、未标注贵金属材质或中文、印记无厂家印记等、印记无贵金属材料及纯度。其中最主要的是未标质量或规格、未标识产品执行标准,分别占了61个批次和70个批次。其次有29个批次贵金属印记无厂家代号,19个批次名称不规范或不符,17个批次涉及未标注企业名称,11个批次未标注贵金属中文名称。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暂行办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暂行办法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正文
2015年内江市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分析报告
点击:2150次
作者:佚名 日期:
&  2015年,我局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根据我市产品质量结果抓监督抽查目录编制,围绕质量提升抓监督抽查组织协调,为我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2015年我市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抽查统计数据看:2015年对轻工产品、建材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能源产品、金属制品、农用产品、食品相关类产品等产品质量开展了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工业产品502批次,合格499批次,合格率99.4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82个百分点。其中,定期监督检验185批次,合格182批次,合格率98.38%,比去年同期下降0.14个百分点。专项监督抽查317批次,合格317批次,合格率10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35个百分点。抽查下达计划企业323家,抽查率85.22%。2015年度内江市工业产品抽查情况表序号产品名称抽查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不合格项目1轻工产品43/100/2化工产品4/100/3建材产品211398.58尺寸偏差4机电产品160/100/5金属制品9/100/6能源产品5/100/7农用产品8/100/8食品相关类产品62/100&合计502399.40 /  二、监督抽查分类分析  2015年全年监督抽查产品抽样合格率同比2014年上升了0.82个百分点,比2013年提高了0.78个百分点,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一)定期抽查情况分析  2015年度共抽查农用产品、轻工产品、化工产品、建材产品、机电产品、金属制品、能源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等八大类产品185批次,合格182批次,不合格3批次,批次合格率为98.3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14个百分点。2015年度内江市工业产品定期抽查情况表序号产品名称抽查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不合格项目1农用产品7 /100 /2轻工产品13&/100 3化工产品4 /100 /4建材产品111397.29尺寸偏差5机电产品30 /100/ 6金属制品6 /100/7能源产品5 /100/8食品相关类9/100&合计 185398.38   本年度抽查的八类产品的批次合格率与去年基本持平。其中轻工产品、农用产品、金属制品、化工产品、能源产品、机电产品、食品相关类等7类产品抽检批次合格率均为100%;建材产品抽查批次合格率97.29%与去年同期相比去年下降了0.79个百分点。  1.8大类产品抽查的基本情况  (1)轻工产品。本年度定检抽查了13个生产企业13个批次的轻工产品,合格13批次,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产品为瓦楞纸箱抽查3个批次,吹塑桶抽查1个批次,配装眼镜3个批次,弹簧床垫3个批次,软体沙发3个批次)。  (2)建材产品。本年度定检抽查111个生产企业111个批次的建材产品,合格111个批次,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7.29%(产品为烧结普通砖抽查100个批次,通用水泥抽查3个批次,塑料管材和管件抽查1个批次,水泥包装袋抽查3个批次,PVC型材抽查2个批次,粉煤灰抽查2个批次)。  (3)机电产品。本年度定检抽查了30个生产企业30个批次的机电产品,合格30个批次,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产品为机电产品30个批次)。  (4)化工产品。本年度定检抽查了4个生产企业4个批次的化工产品,合格4个批次,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产品为内墙涂料抽查4个批次)。  (5)能源产品。本年度定检抽查了5个生产企业5个批次的能源产品,合格5个批次,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产品为煤炭5批次)。  (6)金属制品。本年度定检抽查了6个生产企业6个批次的金属制品,合格6个批次,产品抽查合格率为100%(产品为冷轧带肋钢筋6批次)。  (7)农用产品。本年度定检抽查了7个生产企业7个批次的农用产品,合格7个批次,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产品为复混肥料3个批次,硫酸锌2个批次,碳酸氢铵1个批次、有机无机复混肥1个批次)。  (8)食品相关产品。本年度抽查了9个生产企业的9个批次食品相关产品,合格9个批次,产品抽查合格率100%(产品为玻璃瓶8个批次、啤酒瓶1个批次)。  2.各县(区)抽查情况分析  2015年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东兴区、市中区、威远县、资中县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100%;隆昌县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4.55%。 各区县产品抽查情况产品类别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威远县不合格项目抽查批次不合格批次抽查批次不合格批次抽查批次不合格批次抽查批次不合格批次抽查批次不合格批次轻工产品////3/10///&建材产品11/11/38/24327/尺寸偏差机电产品10/3/2/5/10//金属制品//1/2/2/1//能源产品////5//////化工产品//////4////农用产品3///1/2/1//食品相关产品//1///8////合计24/16/51/55339/尺寸偏差  (二)专项抽查情况分析  2015年度专项共抽查了317批次的工业产品和食品相关类产品,合格317批次,批次合格率为100%。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35个百分点。专项抽查情况表产品名称抽查批次数合格批次批次合格率(%)配装眼镜3030100建筑用砖8080100机械零件130130100化肥11100金属制品33100水泥包装袋99100水泥11100食品相关类产品5353100PVC管材1010100合计317317100  1.专项抽查产品基本情况  (1)本年度抽查机械汽车零部件产品共130批次,合格130批次,合格率为100%,比去年同期持平。  (2)共抽查水泥1批次,合格1批次,抽查产品批次合格率为100 %,与去年同期持平。  (3)共抽查烧结普通砖产品80批次,合格80批次,批次合格率100%,与去年同期上升了5个百分点。  (4)共抽查配装眼镜30批次,合格30批次,合格率100%。  (5)共抽查化肥1批次,合格1批次,合格率100%,与去年同期持平。  (6)共抽查金属制品3批次,合格3批次,合格率100%。  (7)共抽查食品相关类产品53批次,合格53批次,合格率100%。  (8)共抽查PVC管材10批次,合格10批次,批次合格率100%。  (9)共抽查水泥包装袋9批次,合格9批次,批次合格率100%。  三、不合格原因分析  2015年度抽查中有3个批次的烧结普通砖尺寸偏差不合格,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是:  烧结普通砖尺寸偏差不合格原因:一是由于生产企业多为小型私营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特别是个别生产企业为节约成本而偷工减料,缩小模具尺寸,使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二是个别企业领导质量意识淡薄,只求产量,不重质量,对产品生产工艺控制不严,且无专人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致使砖机出口尺寸控制无法满足最终产品的尺寸偏差要求。三是制砖设备陈旧,不能持续满足合格产品生产要求。  四、2016年工作措施  (一)加强重点产品监督抽查。突出汽车零部件、食品相关产品、电器、农资等重点产品专项抽查,推动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二)加强对不合格产品跟踪。对产品质量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按有关法规对其行为进行处罚,对有质量问题的企业产品,以“黑榜”曝光,并按要求对其不合格产品进行监督处置,不留后患;对企业整改后的情况,及时进行复查,复查仍不合格的企业坚决其责令停止生产。  (三)加强质量信用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平台,发挥好《内江质监网》“产品信用记录专栏”作用,向社会发布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作好企业信用记录;开展好企业信誉等级宣传,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推进我市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做好监督抽查有效分析,继续写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分析报告。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管理,做到编制监督检验任务科学、客观、具有代表性;检验报告数据准确,收集全面;不断提高分析报告质量,做到分析报告客观公正,具有权威性、参考价值高。&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全国质监系统--
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市政府及各部门--
--区县局及直属所--
内江市中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内江市东兴质量技术监督局
内江市威远质量技术监督局
内江市资中质量技术监督局
内江市隆昌质量技术监督局
内江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内江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内江市计量测试研究所
--相关机构--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中国质量监督业务平台
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
WTO/TBT-SPS通报咨询网
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
中国汽车召回网
--重要专题网站--
中国质量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内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办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西林大道789号
技术支持:内江网讯公司
位访问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