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国钢铁工业年鉴的产业集中度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浅析_我爱钢铁网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浅析
中国钢铁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钢铁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但近两年来,中国钢铁市场低迷,钢价连续下跌,相对于历史高点跌幅达到44.91%。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不断在扩大;二是由于房地产等下游行业状况不佳导致钢铁行业的表现低迷。下面笔者将从宏观政策、供需情况和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对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一、宏观政策分析面对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现状,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微刺激&政策,其中一些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相关经济刺激政策(1)环保2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考核。6月1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强调,积极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实施能源领域重点任务重大举措。(2)棚户区改造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棚户区改造。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近日表示2014年计划改造棚户区470万套以上。(3)政府与民资合作4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并首批推出80个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以鼓励和释放民间投资动力。(4)铁路投资今年铁路投资规模不断地在扩大,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年初曾表示今年国家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300亿元,此后规模增加至7000亿元。据最新消息,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至8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另外国务院4月2日会议称,将设立铁路发展基金,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使基金总规模达到每年亿元。创新铁路建设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预计今年向社会发行1500亿元,实施铁路债券投资的所得税优惠政策。2.对钢铁市场的影响这些&微刺激&政策会在很大程度上拉动钢铁的需求,刺激下游行业,使整个钢铁市场向好的方面发展。棚户区的改造和铁路投资对钢铁行业有直接影响,可使市场对钢铁的需求有所提高,政府与民资合作对钢铁行业有间接影响,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大都被地方债所困扰,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与民资合作后工程便可以顺利实施,会进一步提高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关于环保方面的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会有两面性,钢铁行业属于重工业,污染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一政策对钢铁的产量、生产规模会有一定的压制作用,另一方面环保政策中也包含了&淘汰落后产能&这一政策,对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又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二、供需情况分析1.产量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粗钢产量在全球遥遥领先。自2002年开始中国开始进入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粗钢产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到2013年粗钢产量已达7.7亿吨,约占全球产量的49.1%。美国,日本等钢铁生产大国,其对钢铁的需求已经放缓,粗钢产量一直保持稳定状态,所以粗钢产量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中国。(见图1)图1:粗钢主要生产国家产量对比数据来源:大宗商品数据终端产量的高速增长一方面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良好的,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国内钢铁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中国的钢铁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巨大的供给量紧紧压制着当前的钢材价格,这也是近期钢材价格处于下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此看来,能否降低钢铁产量来缓解供需矛盾,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在中国,钢铁行业作为基础工业,钢铁业的发展会给上下游多个行业带来联动效应,同时驱使中国粗钢产量高速增长的内因是GDP增长的需要,所以近期我国的粗钢产量是不会减少。我国钢铁行业仍将继续保持高产量,低价格的状态运行。2.进出口近几年,中国钢铁的进口很稳定波动不大,出口处于稳健增长状态。出口量增加的原因一是因为经济危机后各国经济都在缓慢复苏中,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景气表现出现回升,2014年上半年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平均值为52.58,达到了近两年来相对高位的水平。另外新兴经济体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筑的投资不断增大,对钢材的需求明显增加;二是中国钢材价格相较于其他出口国较为低廉,且近期钢价仍在不断下跌,这增强了中国钢材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2014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量为3930.37万吨,同比增加1038.37万吨,同比增幅为35.9%。(见图2)图2:中国钢材进出口量数据来源:大宗商品数据终端但笔者认为,中国的钢材的出口贸易不会一直保持这种高增长速度,由于中国的钢材价格较低,很多国家为了保障国内钢材市场的稳定,对中国进行多次反倾销调查,中国的钢材出口情况受到很大影响,对部分发达国家的出口有所下降。此外,我国钢材出口多以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还需进口,这降低了我国钢材出口的竞争力,预测未来中国出口情况将会趋于平稳,所以想要依靠增加出口来缓解我国钢铁供需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可行的。3.库存中国钢材库存虽一直居高不下,但其运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年1月到2月,是主要钢材库存量快速增长时期,在这个时期钢材贸易商会进行大量囤货,钢材库存从钢厂向社会转移,然后库存量在3月初达到顶点,随后开始逐渐减少,整个社会处于&去库存&状态,而这个状态将会一直持续到年末。(见图3)目前,中国钢材市场正处于去库存时期,主要钢材的库存量正在快速减少。据我爱钢铁数据库显示截止日,中国主要钢材库存量为1190.35万吨,与去年相比下降202万吨,同比降幅为14.5%。3月至7月的平均降速达到9.62%,已大幅度超过以往的去库存速度。库存量的快速下降,一般意味着下游行业对钢材需求的增加,钢材市场的情况理应十分良好,但实际上钢材的价格却是不增反降。据悉,中国7月的52steel普钢绝对价格指数为3393.55元/吨,同比下降8.56%。图3:中国主要钢材库存数据来源:大宗商品数据终端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去库存速度比往年较快&只是一个假象。由于钢价一直下跌,很多贸易商都处于消极进货状态,一反常态的不再囤货,导致流通钢材的库存的压力正逐渐向钢厂转移,重点钢厂的库存量急速增加,所以看似好转的钢市其实并未好转。同时,我们也发现,主要钢材库存量已经不能成为判断钢材市场情况好坏的标准,今后我们必须要把它与重点钢厂库存结合来进行判断和预测。三、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1.成本问题钢铁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是铁矿石和焦炭,近期原材料和钢材的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态。截止日中国的焦炭绝对价格指数为931.9元/吨,同比下降19.33%;铁矿石的绝对价格指数为700元/湿吨,同比下降27.55%;52steel普钢绝对价格指数为3380.69元/吨,同比下降9.8%,原材料价格下降速度远大于钢铁。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使钢厂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减少,将铁矿石和焦炭绝对价格指数相加近似为成本价格,从图4可以看出钢价高于成本价,所以中国的钢厂是处于盈利状态的。但若想一直依靠低廉的成本来获得盈利是不可行的,因为无论是铁矿石还是焦炭的价格都不会一直保持这种低位运行状态,目前二者的价格已经开始趋于平稳,并有上涨的趋势,价格反弹是必然结果。图4:成本价格指数(焦炭+铁矿石)与普钢价格指数对比数据来源:大宗商品数据终端铁矿石的价格我们可以分成国产矿和进口矿两部分进行分析。对于国产矿价格来说,由于中国矿山的开采成本偏高,随着国产矿价格的大幅下跌,成本必然会成为价格继续下跌阻力,据悉中国国产矿山已经开始减产,国产矿价格也会相应的止跌并可能会有所回升。对进口矿来说,国产矿产量的减少又会导致中国对进口矿的需求增加,增加了中国对进口矿的依存度。目前进口矿的价格大幅下降是因为供给量远大于需求量,一旦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进口矿价格必定会回升,而在进口矿的价格方面,中国是没有话语权的,到了需求旺季,进口矿价格势必反弹(见图5)。此外,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焦炭已经开始减产,下游的需求量也开始回升,焦炭市场整体情况转好,目前焦炭的价格已经趋于平稳,后市有望开始逐步回升。图5:进口矿和国产矿绝对价格指数数据来源:大宗商品数据终端2.产业集中度较低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不高也是中国钢铁行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来说,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是在逐年提高的,而作为产钢大国的中国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见图6)图6: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数据来源:大宗商品数据终端产业集中度过低,首先会加剧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减弱了企业在价格上的谈判能力,导致盈利能力减弱;其次,会拉低中国钢材的整体品质和档次,一旦产业集中度提高了,企业会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来升级加工装备,研究出品质更好的钢材,提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第三,生产的过度分散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带来更多的环境污染,进一步降低中国的产能利用能力。所以为了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的整合,钢铁企业重组势在必行。3.产能过剩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对钢铁的需求是十分旺盛的,钢铁行业成为中国政府大力扶植的对象,这导致了中国钢铁产能急速增加,使中国钢铁行业陷入了即使供给远大过于需求,钢铁产量却不得不增长的困境之中。2013年中国的产能已高达10亿多吨,产能利用率只有72%,低于全球水平。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是制约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使钢铁供应远大于需求,压制钢铁的价格,导致钢厂的盈利能力严重下降,全行业会出现长期亏损或微利局面,竞争力较弱的钢铁企业可能会以停业或破产收场,不利于钢铁行业的发展。产能过剩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问题,中国先后多次颁发条例来淘汰落后产能,但效果却不是很明显。面对日渐增加的产能,产能过剩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仅仅淘汰落后产能效果已经不大了,国家应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来完善钢铁市场机制,遏制产能疯狂增长。四、总结综合来看,2014年下半年中国钢铁行业总体形势趋于良好,钢价可能有所回升,但这都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下形成的,钢铁供需之间的矛盾依旧没有解决,钢铁行业的良好形势只是一时不会长久。对中国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笔者还是比较乐观的,虽然中国的钢铁总产量较多,但人均钢材存量还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想要完成工业化发展就势必会继续生产钢铁。前景虽好的,但若不解决现在钢铁行业现存的内部问题,行业未来的发展令人堪忧。(数据中心:张梦秋)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国钢铁业如何提升世界话语权?
2008年第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纳入统计的71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010.47亿元,同比增长26.1%。 中国论文网 /2/view-486420.htm  但钢铁行业利润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制造成本上升速度惊人:今年上半年铁矿石、煤炭、焦炭、原油以及海运费价格大幅飙升,使钢铁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初步测算,1至5月制造成本增加1530亿元,加上期间费用上升和出口关税及退税率调整,增加成本合计达2340亿元。   而今年以来中国钢材市场需求回落的态势也获得了进一步确立,构成钢铁消费需求的出口与国内市场两大部分,都出现了增长水平的显著放缓,或者是绝对量的下降。   中国钢铁业的秋季,乃至冬季,或许正在来临。      业内权威人士认为,我国钢铁工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已经迫在眉睫。      提价消化成本已近尽头      6月23日,宝钢与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就2008年度铁矿石基准价格达成一致。力拓的PB粉矿、杨迪粉矿、PB块矿将在2007年度价格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和96.5%。10天后,宝钢集团又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就2008年度粉矿和块矿基准价格达成一致。   专家分析认为,2008年预计我国粗钢产量在5.3亿吨左右,全年将进口铁矿石4.2亿吨,据此测算,澳大利亚矿预计进口1.6亿吨,巴西矿进口1.07亿吨。与2007年相比,2008年进口铁矿石多支出122.9亿美元,按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平均6.9测算,折合人民币848.33亿元,吨钢成本上升160元。   与此同时,焦炭价格大幅上涨、电价上调等,也将加大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   其中,冶金焦采购成本涨幅最大,1至5月,冶金焦采购成本1843元/吨,同比上涨75.91%;炼焦煤采购成本1088元/吨,同比上涨54.62%;喷吹煤采购成本738元/吨,同比上涨31.05%。   据了解,7月底山西焦煤部分到厂价已达2400元/吨,相对电煤的调控,国家对焦煤价格的暴涨一直未有所动作。国家发改委此前表示,由于焦煤资源稀缺,应体现其价值,不会干预其价格。   在铁矿石价格高位震荡和炼焦煤价格大幅上涨的双重作用下,大型钢铁企业吨钢增加成本接近800元。而钢价较2007年12月平均上涨1000元,基本覆盖了成本的增加量。在国际钢价屡创新高的刺激下,国内钢价综合指数也突破了2004年的历史高点。   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透露,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由于成本费用上升,出口关税增加,共有减利因素2000多亿元,虽然钢铁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改善技术经济指标,节能降耗,加强管理等内部挖潜工作,消化了大约200亿元减利因素,但主要还是靠提高钢材价格、增加产量和投资收益增加才实现利润的增长。   而目前钢铁提价早已经覆盖了铁矿石和焦炭的价格上涨,但下游的企业能否继续承受下去,还是一个疑问。   那么,钢铁行业的拐点或已出现?   业内人士指出,钢铁行业景气大周期已经确定性地进入下降通道,虽然尚未显示衰退信号,但行业的繁荣将近尾声。从企业盈利能力的角度看,今年下半年钢铁企业将面临成本刚性大幅上涨和转嫁难以为继的双重挤压,毛利率水平不容乐观。      内外市场增速都在下降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5月份,全国产钢21611万吨,同比增加1863万吨,增长9.4%,增幅同比回落10.5个百分点。   但在亮丽的数据之下亦有隐忧。根据海关统计,2008年6月份,我国钢材出口522万吨,环比减少34万吨,同比减少114万吨。而整个上半年,中国钢铁出口量大幅锐减,其中,钢坯出口量同比减少了97%。   而在很多专家看来,海外需求正是中国钢铁行业此轮景气的支撑点。由于处于钢铁生产上游的电力、焦炭、成品油国内价格较低,补贴给了国内的钢铁行业,所以中国钢铁在全球拥有鲜明的终端价格优势。同时,欧美的钢铁产能受到成本上升和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上的限制,增长几乎停滞。   但仅就近期的数据而言,海外需求不甚乐观。今年1至5月份,我国钢铁出口前三位的国家,均呈现钢铁销售价格与进口量相反的状况,其中韩国和越南的钢铁销售价格上去了,但销量下来了;而美国则是销量上去了,价格下来了。   中国的钢铁出口下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目前国际与国内钢铁价格差的扩大刺激着出口的反弹,但是全年出口量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加征钢铁出口关税的呼声也很高。   对此,中国钢协已经明确表态,中国的钢铁生产是以服务国内为主,并不是要(以低价)去补贴全球。   另一方面,即使中国不加关税,国外也会有反倾销。   广州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出口钢管18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1.2%,价值2.1亿美元,下降39.8%。据调查,欧美屡屡举起的反倾销大旗,正是国内钢管出口下降的原因之一。   早在今年5月30日,美国商务部就曾公告,将对中国出口美国的标准钢管征收最高615.92%的反补贴税以及最高85.55%的反倾销税。欧委会日亦发布公告,决定对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   再看国内需求。钢铁需求可分为建筑用钢和工业用钢,建筑用钢需求主要来自于建筑工程,工业用钢则作为原材料生产出工业产品和民用消费品,这部分需求主要来自于制造业。2007年,建筑用钢量约为2.19亿吨,占钢材总消费量的49.7%。其中,房地产、城镇建设和工业厂房、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用钢量分别为占建筑用钢量的35.8%、39%和21.8%。工业用钢中,机械、轻工(含家电)、汽车、煤炭和船舶是需求大户。   在建筑用钢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平稳增长,总量还将保持增长,但房地产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变数。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增速仍高位运行,但未来可能大幅放缓。尽管业内对今明两年房地产投资增速的预测分别为20%和22%,但房地产投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据预测,如果2009年的房地产用钢需求增速大幅下降为零,到时粗钢消费量增速为8%,供需基本平衡;如果2009年房地产用钢需求增速下降10个百分点,则当年的粗钢消费量增速将为6.22%,到时将会出现供应过剩的状况。   在工业用钢方面,机械、煤炭、造船、铁路等行业的用钢需求在继续增长,而汽车、家电等行业正明显放缓。事实上,现在钢铁企业的下游行业只有造船业的景气度还可以。   因为国内造船企业握有大量订单,部分订单已经排到了2010年之后,因此,未来几年对钢铁的需求仍能得到保障。但造船用钢仅占整个钢铁需求的1%。      提高产业集中度迫在眉睫      国家发改委在分析上半年钢铁行业运行特征时特别指出,今年以来钢铁行业联合兼并重组力度明显加大,钢铁工业向沿海布局的趋向将更加明显。   继宝钢重组韶钢和广钢、武钢联合重组柳钢获得重大突破之后,酝酿已久的山东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已正式挂牌成立。   重组后的山东钢铁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根据2007年济钢和莱钢的钢产量,山东钢铁集团以2382万吨的钢产量,跃居国内钢铁企业第三名。山东在钢铁产业整合中的突破,也意味着全国钢铁产业重组再次提速。   在山东钢铁集团组建之后,6月11日,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成立――由唐钢、邯钢牵头组建的河北钢铁集团挂牌。依据2007年唐钢和邯钢产量总和的3175万吨,河北钢铁集团规模已超过宝钢,成为全国第一大钢铁企业集团。重组后的河北钢铁集团,未来最主要的发展战略是产能向沿海转移。
  7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五个月钢铁行业运行分析》。该分析报告说,“随着河北曹妃甸京唐钢项目、鞍钢营口鲅鱼圈项目的建成及广东湛江、广西防城港钢铁项目获得批准,我国钢铁工业向沿海布局的趋向更加明显。   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生产力布局的不合理。2007年中国进口铁矿石3.83亿吨,这些铁矿石主要依靠海运,而目前钢铁企业绝大部分生产能力在内陆,降低运输成本是推动沿海钢铁产业发展的动机。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早已对此作出了规划:“从矿石、能源、资源、水资源、运输条件和国内外市场考虑,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钢铁企业应结合本地市场和矿石资源状况,以矿定产,不谋求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可持续生产为主要考虑因素”。   这就说明了,中国钢铁业一要通过兼并重组提高实力,二要将生产基地转向沿海。   这两点中,第一点的解决难度非常大。原因在于钢铁企业往往都是地方的支柱型企业、利税大户,它们之间的兼并重组势必涉及到复杂的地方利益,而我国目前的税收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企业被并购后可能会使地方财政受到一定损失。   以鞍山钢铁和本溪钢铁合并为例,早在2005年8月两家企业就联合重组为鞍本钢铁集团,但至今仍是整而不合。   业内人士希望国家针对钢铁业的兼并重组出台相关的支持和鼓励政策,既要在政策上优惠,也要在财政和资金上支持。在此基础上,再对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制定一个标准,限期达到。以此促进中国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   否则,一些企业名义上实现了联合重组,实际上联而不合,各家仍然独立核算、独立经营、独立规划发展,并没有真正发挥企业整合的作用。   在国际钢铁产业集中度日益提升的今天,中国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总体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有统计显示,年产粗钢最多的10大钢铁企业,2001年粗钢年产量占全国粗钢总量的比重为46.25%,2007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36.79%,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2010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正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钢所言,我国钢铁工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已经迫在眉睫,而在与国际铁矿石巨头谈判中的被动局面也要求加快产业集中度,提升钢铁大国的世界话语权。      中国的钢铁出口下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目前国际与国内钢铁价格差的扩大刺激着出口的反弹,但是全年出口量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加征钢铁出口关税的呼声也很高。   对此,中国钢协已经明确表态,中国的钢铁生产是以服务国内为主,并不是要(以低价)去补贴全球。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2010年国内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正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钢所言,我国钢铁工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已经迫在眉睫,而在与国际铁矿石巨头谈判中的被动局面也要求加快产业集中度,提升钢铁大国的世界话语权。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提高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任重道远
中研普华报道:
相关研究报告
  中国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初以来,我国钢铁业的集中度依然呈下降趋势。产业集中度是事关钢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找出集中度降低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成了当前钢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受历史因素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呈“二元化”特点:大型钢铁企业产品以板带材为主,中小型钢铁企业以长材为主。2012年粗钢集中度指标下降主要是因为大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同比下降,而中小型钢铁企业(其中含非钢协会员企业)增产较多。这也暴露出大型钢企与中小型钢企轧材品种的产品结构在市场上的适应性存在差异。由于我国城镇化仍在继续发展,对建筑钢材仍有较大需求,这种态势今后还会延续相当长一个时期,预计集中度指标仍会继续呈下降趋势。因此,提高产业集中度不能靠限制中小企业发展,而是要更多地依靠大型企业化解过剩的“先进”产能,把重点放在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上。
  大型企业应大力调整产品结构
  长期以来,在产能过剩问题上,业界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往往集中在中小型企业的落后产能上,但实际上,这一部分产能在过剩产能中所占比例较小。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更多地表现在先进产能过剩。如我国板材产能利用率已经从2004年的80%下降到2012年的59%,但仍有一批以现代化板带产品为主导的项目在建设中。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钢铁行业现在最大的风险不是中小企业的落后产能,而恰恰是大型企业高水平重复建设的先进产能。中国钢铁业如果出问题,就可能出在一些大型企业内。
  笔者认为,大型钢铁企业要利用自身技术设备先进的优势,在本行业内提高竞争力,开拓、占领高端产品市场。如在造船用钢方面,目前国内大型钢铁企业还不能满足船舶业需求的全部钢种,只在普通船板上实现了自给自足,而超高强度船板、异型船板、超宽超长超薄船板还不能满足国内造船厂的要求。又如汽车板方面,2012年,我国进口的钢材中,汽车用冷轧板比例仍然很高。在汽车用冷轧产品领域,宝钢占了国内市场近一半的份额,鞍钢、武钢、马钢、本钢等企业总共约占20%,仍有30%的同类产品是由浦项、新日铁、JFE(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工程公司)等生产的。因此,在高端钢材产品方面,我国钢铁工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大型钢铁企业化解板材产能过剩的主要对策在于努力拓宽国内外市场需求,着力点在于发挥先进产能的优势,生产出高端产品,夺取船板、汽车用板的技术制高点,这是当务之急。
  通过化解产能过剩提高集中度
  当前钢铁行业集中度低只是一个表面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产能过剩问题才是关键。
  从企业层面看,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就是经营恶化在实体层面上的映射,即之前负债扩张所形成的产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缺乏动力。过去企业联合重组,有很多是地方政府用行政力量推动的结果,现在地方政府自身债台高筑,也没有这个能力搞“拉郎配”了;国家有关部门目前的政策重点是要求大型国企必须盈利,“去产能化”更为迫在眉睫。
  从行业层面看,当前钢铁行业的特点是产能闲置成本(生产固定成本)要大于产成品的库存积压成本(生产可变成本),因此,任何市场价格短期阶段性回升的信号都会刺激企业开足设备马力,大幅提高产品产量,目的在超过盈亏平衡点,极力摆脱亏损困境。但这时过剩产能转化为过剩产品,库存积压就会对后期的产品价格造成下行压力,短暂的生产扩张也就骤然而止。
  从层面看,本轮经济周期从2001年开始,产能扩张一直持续到2011年,历时11年。由于产能收缩期与扩张期的时间大至相同,因此,钢铁工业还将面临漫长的“去产能化”时期。国外市场上,国际经济在深度调整,外需处于低迷状态,出口呈下滑趋势,想通过外需对国内去产能化,不利因素较多。国内市场上,最近,、和三省市决定未来将重点发展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意味着这三项产业将取代重业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意味着重化工业的需求将逐渐回落,并逐渐萎缩,投资增速将持续回落。对这种趋势,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如上所述,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化解产能过剩,除了依靠市场作用外,也需要政府在相关方面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建立退出机制,将化解产能过剩与兼并重组结合起来,这一道路依然漫长,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也任重道远。
本文分享地址:
“我记得小时候路过这附近总会有一股刺鼻的味道,老人说这里是纸厂。”二 …
水泥具备产业投资价值。从企业价值看,目前主要水泥企业如海螺水泥、祁连 …
橱柜企业已经有了进驻二三线市场的意识,除了需继续保证橱柜产品的品质, …
从省统计局获悉,上半年,湖南进出口90.2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 …
近日从株洲海关获悉,1-5月湖南省出口家用陶瓷5.6万吨,比去年同期 …
近日,从黑龙江省同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受俄罗斯基建形势影响 …
湖南省商务厅联合湖南省新物产集团信息中心对上周(8月21- …
运营公司: 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深南中路东风大厦12层
邮编:518031 E-mail:
服务热线:(+86)6 06 96 56 29596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简称"") TM 旗下网站 传真:8
咨询QQ:91846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高产业集中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