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条热处理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变

1.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什么不超过Accm?
答:过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为AC1+30~50℃。加热温度超过Accm时,温度高,容易发生氧化、脱碳;奥氏体晶粒容易粗大,淬火后马氏体粗大,产生显微裂纹,强度下降;渗碳体全部溶解,失去耐磨相,奥氏体中的含碳量高,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多,硬度降低、强度降低。
2.铸造合金均匀化退火前的冷塑性变形对均匀化过程有什么影响?是加速还是减缓?为什么?
答:塑性变形有细化晶粒的作用,使均匀扩散原子迁移的距离缩短,所以应该是加速。因为一,内能提高;二,粗大的枝晶被打碎,扩散距离缩短,扩散过程加快。
? 3.冷拔铜丝制成导线,冷拔之后应该进行什么处理?
? 答:冷拔之后进行退火处理。冷拔是在再结晶温度之下进行,冷拔之后会引起加工
硬化,需要进行回复再结晶,使其硬度和强度降低,提高塑性。
? 4.20CrMnTi 、40CrNiMo、60Si2Mn、T12属于哪类钢?含碳量为多少?淬火
加热温度范围是多少?常采用的热处理工艺是什么?最终的组织是什么?性能如何?
? 用T12钢(锻后缓冷)做一切削工具,工艺过程为:正火→球化退火→机加工成形
→淬火→低温回火。各热处理工艺的目的是什么?得到什么组织?各种组织具有什么性能。
答:正火:消除网状的二次渗碳体,同时改善锻造组织、消除锻造应力,得到片状的珠光体,片状的珠光体硬度较高,塑性韧性较差。
? 球化退火:将片状的珠光体变成粒状珠光体,降低硬度,便于机械加工;组织为粒
状珠光体,这种组织塑性韧性较好,强度硬度较低。
? 淬火:提高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组织为马氏体+粒状碳化物+残余奥氏体;这种
组织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塑性韧性差。
? 低温回火:减少或消除淬火应力,提高塑形和韧性;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粒状碳化
物+残余奥氏体。回火组织有一定的塑性韧性,强度、硬度高,耐磨性高。
高速钢刀具如果淬火后只经300℃回火即交付使用将会出现什么问题?正确工艺?
? 答:高速钢中多含W、Mo、Cr、V等,将促进第一类回火脆性,在此温度下会出
现脆断现象。
? 高速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300℃回火后硬度不足。
? 正确工艺:560℃X1hX3次回火。
? 某车床主轴(45钢)加工路线为:
? 下料→锻造→正火→机械加工→淬火(淬透)→高温回火→花键高频表面淬火→低
温回火→半精磨→人工时效→精磨。正火、淬火、高温回火、人工时效的目的是什么?花键高频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的目的是什么?表面和心部的组织是什么?
答:正火处理是为了得到合适的硬度,以便切削加工,同时改善锻造组织,消除锻造应力。淬火是为了得到高强度的马氏体组织,高温回火是为了得到回火索氏体,淬火+高温回火称为调质,目的是为使主轴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人工时效主要是为了消除粗磨削加工时产生的残余应力。花键部分用高频淬火后低温回火是为了得到回火马氏体,增加耐磨性。表面为回火马氏体,心部为回火索氏体组织。
? W18Cr4V钢,为什么此钢淬火加热的奥氏体化温度(1280±5℃)非常高?回火工
艺是什么?
答: W18Cr4V是高速钢,主要性能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红硬性,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的淬透性。
? 目的是让钢中的碳化物形成元素W、Cr、V更多地溶解到奥氏体中,充分发挥碳和
合金元素的作用,淬火后获得高碳、高合金的马氏体,回火时以合金碳化物形式析出,从而保证高速钢获得高的淬透性、淬硬性和红硬性。退火状态下这些合金元素大部分存在于合金碳化物中,而这些合金碳化物的稳定性很高,需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才能使其向奥氏体中大量溶解。
? 回火工艺是:560℃三次回火,每次1小时。
? 两个碳质量分数为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C和900°C,保温相同
时间奥氏体化后,以大于淬火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分析:
? (1)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较粗大?
?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碳含量较多?
? (3)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
? (4)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未溶渗碳体较多?
? (5)你认为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合适?为什么?
答?1)900°C(2)900°C(3)900°C(4)780°C(5)780°C,综上所述此温度淬火后得到的均匀细小的M+颗粒状Cm+AR的混合组织,使钢具有最大的硬度和耐磨性。
? 为改善可加工性,确定下列钢件的预备热处理方法:
? (1)20钢钢板
? (2)T8钢锯条
? (3)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钢钢坯
? (1)正火S+F
? (2)球化退火
? (3)球化退火
? 确定退火方法:
① 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
② ZG35的铸造齿轮。
③ 锻造过热后的60钢锻坯。
④ 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钢坯。
⑤ 一批45钢试样(尺寸Φ15*10mm)因其组织、晶粒大小不均匀,需采用退火处理。
以下几种工艺哪种合理?
⑥ 1)缓慢加热至70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至室温;
⑦ 1)缓慢加热至84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至室温;
⑧ 1)缓慢加热至1100℃,保温足够时间,随炉冷至室温;
20CrMnTi为渗碳钢,含碳量为0.2%,最终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加低温回火,得到回火马氏体,表面为高碳马氏体(渗碳后),强度、硬度高,耐磨性好;心部低碳马氏体(淬透)强韧性好。Mn与Cr 提高淬透性,强化基体,Ti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晶粒。
? 40CrNiMo为调质钢,含碳量为0.4%,最终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加高温回火,得到回
火索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Cr、Ni提高淬透性,强化基体,Ni提高钢的韧性,Mo细化晶粒,抑制第二类回火脆性。
? 60Si2Mn为弹簧钢,含碳量为0.6%,最终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加中温回火,得到回
火托氏体(或回火屈氏体),具有很高的弹性极限,Si、Mn提高淬透性,强化基体,Si提高回火稳定性。
? T12钢为碳素工具钢钢,含碳量为1.2%,最终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加低温回火,得到
回火马氏体+粒状Fe3C+残余奥氏体(γ'),强度硬度高、耐磨性高,塑性、韧性差。
? 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退火:
? 再结晶退火。目的: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等轴晶,消除加工硬化,降低硬度,消
除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组织:等轴晶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
? ZG35的铸造齿轮。退火:
完全退火。经铸造后齿轮存在晶粒粗大并不均匀现象,且存在残余内应力。因此退火目的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少量铁素体和大量珠光体
锻造过热后的60钢锻坯。退火:
完全退火。锻造后过热组织晶粒剧烈粗化并分布不均匀,且存在残余内应力。因此退火目的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少量铁素体和大量珠光体。
? 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钢坯。退火
? 球化退火。T12钢里的渗碳体呈片状,不仅硬度高,难以切削加工,而且增大钢的
脆性,容易产生淬火变形开裂。通过球化退火,可将片状渗碳体和网状渗碳体变为球状,从而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粒状珠光体和球状珠光体。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手工锯条的热处理工艺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手工锯条的热处理工艺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2:06:5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手工锯条的热处理工艺
官方公共微信2.请说明在时效过程中为什么一般均是先出现亚稳过;答:脱溶时不直接析出平衡相的原因,是由于平衡相一;3.什么是钢的回火脆性?下列几种钢中,哪类钢的回;4540Cr35SiMn40CrNiMo;答:回火脆性:在许多钢(主要是结构钢)中发现,回;1、说明下列零件的淬火剂回火温度,并说明回火后获;(1)40钢小轴(要求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2)60钢弹簧;;(
2. 请说明在时效过程中为什么一般均是先出现亚稳过渡相而不直接成稳定相?
答:脱溶时不直接析出平衡相的原因,是由于平衡相一般与基体形成新的非共格界面,界面能大,而亚稳定的脱溶产物往往与基体完全或部分共格,界面能小。在相变初期界面能起决定性作用,界面能小的相,形核功小,容易形成。所以首先形成形核功最小的过渡结构,再演变成平衡稳定相。
3.什么是钢的回火脆性?下列几种钢中,哪类钢的回火脆性严重,如何避免?
答:回火脆性:在许多钢(主要是结构钢)中发现,回火温度升高时,钢的韧性并非连续提高,而是在某些温度范围回火后,韧性反而下降的现象。
1、说明下列零件的淬火剂回火温度,并说明回火后获得的组织和硬度:
(1)40钢小轴(要求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2)60钢弹簧;
(3)T12 刚锉刀。
答:(1)45钢小轴(要求综合机械性能),工件的淬火温度为850℃左右,回火温度为500℃~650℃左右,其回火后获得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大致的硬度25~35HRC。
(2)60钢弹簧,工件的淬火温度为850℃左右,回火温度为350℃~500℃左右,其回火后获得的组织为回火屈氏体 ,大致的硬度40~48HRC。
(3)T12钢锉刀,工件的淬火温度为780℃左右,回火温度为150℃~250℃,其回火后获得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大致的硬度60HRC。
2、指出下列零件的锻造毛坯进行正火的主要目的及正火后的显微组织:
(1)20钢齿轮 (2)45钢小轴
(3)T12钢锉刀
答:(1)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
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索氏体。
(2)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
素体和索氏体。
(3)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网状Fe3CⅡ,为球化退火做组织准备,消除内应力。组织:索
氏体和球状渗碳体。
1.从相图上看,怎样的合金才能进行热处理?
答:从相图上看有固溶度变化或相变化的合金。
2.什么是回火脆性,一般采用何种方法避免回火脆性?
答:回火脆性:在许多钢(主要是结构钢)中发现,回火温度升高时,钢的韧性并非连续提高,而是在某些温度范围回火后,韧性反而下降的现象。
避免方法:第一类回火脆性:一般讲是无有效的方法完全消除。但细晶或等温淬火,可部分消之。另外,加Si,Cu,Al提高回火脆化温度(可防低回脆)
第二类回火脆性:凡能减少有害杂质或延缓有害杂质偏聚,改善杂质分布或细晶的方法,均可防止。 通常包括,1、减少或消除杂质,2、加0.5%Mo或1.0%W,另外加同V,Ti一样均可延缓偏聚,3、细晶本身可增塑,同时分散杂质,4、回火后快冷,不易使杂质偏聚。5、另外,亚温淬火(M+F软,使有害杂质多集中于F中,提高韧性,防回脆),高温形变热处理(细晶),回火时快速加热短时保温等方法,对减轻回火脆性有利。
1.某工厂生产一种柴油机的凸轮,其表面要求具有高硬度(&HRC50),而零件心部要求具有良好的韧性(ak50&j/cO),本来是采用45钢经调质处理后再在凸轮表面上进行高频淬火,最后进行低温回火。现因工厂库存的45钢已用完,只剩下15号钢,试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 原用45钢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
(2) 改用15钢后,仍按45钢的上述工艺路线进行处理,能否满足性能要求?为什么?
改用15钢后,应采用怎样的热处理工艺才能满足上述性能要求?为什么?(18分)
答:(1)正火处理可细化组织,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调质处理可获得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和疲劳强
度;局部表面淬火及低温回火可获得局部高硬度和耐磨性。
(2)不能。改用15钢后按原热处理工序会造成心部较软,表面硬,会造成表面脱落。
(3)渗碳。因为15钢时低碳钢,渗碳法可以提高钢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抗疲劳性能,可以满足柴油机凸轮所需要求。
3.从下列材料中选择一种材料制造车刀(60Mn、40Cr、HT150和9SiCr),其工艺路线为:锻造―热处理1―机加工―热处理2―磨加工。(1)写出热处理1、2的工艺名称、大致的工艺参数及获得的组织;(2)写出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10分)
答:(1)1――退火
2――淬火后低温回火,终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大致的硬度60HRC。T10车刀的淬火温度为780℃左右,冷却介质为水;回火温度为150℃~250℃。
(2)退火处理可细化组织,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淬火及低温回火可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以及去除
2.用20CrMnTi为材料制造汽车变速箱齿轮,试制定其热处理生产工艺。请采用调质和渗碳两种方法,并比较两者区别。(12分)
答: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精加工→局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低碳钢的渗碳,调质钢的氮化
用20CrMnTi制造汽车变速箱齿轮,要求齿面硬度HRC58-60,中心硬度HRC30-45,试写出加工工艺路线,并说明各热处理的作用目的。
答:加工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机械粗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磨齿
正火处理可使同批毛坯具有相同的硬度(便于切削加工),并使组织细化,均匀;
渗碳后表面含碳量提高,保证淬火后得到高的硬度,提高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
喷丸处理是提高齿轮表层的压力使表层材料强化,提高抗疲劳能力。
1.简述均匀化处理的目的.
答:1)有利于铸锭或铸件的后续冷、热加工或热处理
? 提高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减小淬火出现过热、过烧的可能性。 提高耐蚀性能; 防止层状组织,减弱材料各项异性; 提高组织稳定性,防止蠕变导致材料形状大小改变; 提高强度、塑性。(铸件――均匀化与固溶处理可以合并 2)有利于铸锭的加工制品或铸件的最终使用性能
1、 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有何影响
答:钢中常存合金元素有Si、Mn、S、P等。
Mn:大部分溶于铁素体中,形成置换固溶体,并使铁素体强化:另一部分Mn溶于Fe3C中,形成合金
渗碳体,这都使钢的强度提高,Mn与S化合成MnS,能减轻S的有害作用。当Mn含量不多,在
碳钢中仅作为少量杂质存在时,它对钢的性能影响并不明显。
Si:Si与Mn一样能溶于铁素体中,使铁素体强化,从而使钢的强度、硬度、弹性提高,而塑性、韧
性降低。当Si含量不多,在碳钢中仅作为少量夹杂存在时,它对钢的性能影响并不显著。
S:硫不溶于铁,而以FeS形成存在,FeS会与Fe形成共晶,并分布于奥氏体的晶界上,当钢材在1000℃
~1200℃压力加工时,由于FeS-Fe共晶(熔点只有989℃)已经熔化,并使晶粒脱开,钢材将变得极脆。
P:磷在钢中全部溶于铁素体中,虽可使铁素体的强度、硬度有所提高,但却使室温下的钢的塑性、韧性急剧降低,并使钢的脆性转化温度有所升高,使钢变脆。
2、何为钢的淬透性、淬硬性,说明影响淬透性、淬硬性及淬透层深度的因素
答: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的能力。不同的钢在同样的条件下淬硬层深不同,说明不同的钢淬
透性不同,淬硬层较深的钢淬透性较好。淬硬性:是指钢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时,获得的马氏体组织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钢的淬硬性主要决定于马氏体的含碳量,即取决于淬火前奥氏体的含碳量。 影响淬透性的因素:
① 化学成分
C曲线距纵坐标愈远,淬火的临界冷却速度愈小,则钢的淬透性愈好。对于碳钢,钢中含碳量愈接近共析成分,其C曲线愈靠右,临界冷却速度愈小,则淬透性愈好,即亚共析钢的淬透性随含碳量增加而增大,过共析钢的淬透性随含碳量增加而减小。除Co和Al(>2.5%)以外的大多数合金元素都使C曲线右移,使钢的淬透性增加,因此合金钢的淬透性比碳钢好。
② 奥氏体化温度
温度愈高,晶粒愈粗,未溶第二相愈少,淬透性愈好。
3、简述说明时效强化的机理,时效强化和固溶强化有何区别
答:时效强化的机理:溶于α-Fe中的碳、氮原子随时间的增长,向晶格缺陷处移动和集中的速度加快,从而造成晶格缺陷处碳、氮原子富集,晶格畸变加剧,可进一步阻碍晶粒滑移,使强度进一步提高,塑性和韧性继续下降。但由于时效过程中内应力消减,因而弹性模量基本恢复。
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一、 综合题
现有下列零件及可供选择的材料,给各零件选择合适的材料,试制定其热处理生产工艺,并说明理由。零件名称:载重汽车变速箱齿轮、捆绑用丝、弹簧所用丝、高精密机床主轴;可选材料:20CrMnTi、65Mn、40Cr、45、38CrMoAlA、20。
答:(1)载重汽车变速箱齿轮,要求齿面耐磨,心部强度和韧性要求不高,材料选用45钢;工艺路线:下
料→锻造→正火→粗加工→精加工→局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2)捆绑用丝,
(3)弹簧所用丝,
(4)高精密机床主轴,要求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轴径部分要求耐磨(HRC 50-55),材料选用45钢;
工艺路线: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局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 1、 7075合金在T6状态下可获得很高的强度,但冲击韧性和抗应力腐蚀能力差,该如何改善?简单分析原理。(8分)
答:7075合金为Al-Zn-Mg合金,热处理可强化,T6状态为固溶后峰值时效,时效后析出的细小弥散第二相η,合金得到强化,由于7系铝合金容易发生局部脱溶,产生无沉淀带,使合金韧性降低,同时由于析出相在晶界处呈链状分布,为应力腐蚀提供通道。
通过人工时效――回归――再时效。
(RRA处理关键在于调整η’和η’的分布状态,从而提高综合性能)
有一块Al-Cu合金板材,要求为软态,但检查发现其晶粒粗大,不符合交货要求。试分析原因。该板材是否可以补救,为什么?(9分)
答:原因:退火前成分不均匀或临界变形程度不同、退火温度、时间不合理。
已经为成品不能补救,Al-Cu合金发现晶粒粗大为过热现象。因为无重结晶过程,不能通过热处理来细化晶粒;若尺寸有余地,可通过塑性变形后再结晶的方式改变晶粒尺寸。
对于25#钢,有哪些工艺可以获得F+P的组织?(8分)
不完全退火、完全退火、亚温淬火+高温回火、正火。
三、 结合铝合金常见的生产流程,设计5A06-O板材的生产工艺路线,由所确定的热处理工艺,简单分析
热处理前后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并说明在不改变成分的前提下如何保证该合金板材有较高的强度。
答:5系Al-Mg合金,O状态为退火状态,为热处理不可强化合金,易产生枝晶偏析。最好的强化方式就是再结晶细化晶粒或铸锭细化晶粒。
原料―熔炼―铸造―均匀化退火―热轧―完全再结晶退火―冷轧―再结晶退火―精轧―回复再结晶―成品。
四、 结合Fe-C相图,设计芯部韧而表面耐磨的大尺寸圆柱体T10钢件的生产工艺。说明每道热处理工艺
后的材料截面的组织变化。(15分)
答:铸造―球化退火―机加工―正火―(或球化退火)―表面淬火―低温回火。
还可采用调质处理后采用表面渗氮。
五、 某学生在研究一种含Mn、Mo、Ni的低合金压力容器钢时,采用如下工艺处理:铸锭―1200℃X14hr
处理―热加工―900℃X1hr处理―水冷―900℃X1hr处理―20℃/min连续冷却―660℃X10hr。(1)试分析在此工艺流程中各种热处理的作用及可能的组织变化;(2)若该合金钢板坯出现过热现象,怎么补救?
答:1200℃X14hr:
均匀化退火
900℃X1hr:
合金奥氏体化
第一次淬火,马氏体转变
900℃X1hr:
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
20℃/min连续冷却,660℃X10hr: 等温退火,组织转变P+F
该合金可以通过正火处理补救。
六.有两块未标记的冷轧钢板,只知道他们是99.99%的纯Al和Al-1wt%Cu。请结合金属学和热处理知识,在不进行成分分析的情况下如何分析它们?请给出理由。提示:室温时CU在铝中的溶解度为1wt%左右,而其极限固溶度约为6wt%。(10分)
参考:利用再结晶温度不同,采用回复或部分再结晶退火和完全再结晶退火,使硬、强度发生明显差异。若无仪器设备。也可直接火烤后通过弯曲办法定性。
六、 DP800是一种高强度、高塑性的钢,主要含有铁素体和马氏体两相,其成分大体为
Fe-0.14C-0.4Si-1.87Mn-1.0(Cr+Mo)-0.05(Nb+Ti)-0.037。参考Fe-C相图,试设计该合金含F+M两相组织的板材的大致生产工艺(从铸锭开始),并简单分析每道热处理工艺后的组织变化。(12分)
参考:均匀化退火+轧制+亚温淬火。
1将同一棒料上切割下来的4块45#试样,同时加热到850°,然后分别在水、油、炉和空气中冷却,说明:各是何种热处理工艺?各获得何种组织?排列一下硬度大小:
答:(1)水冷:淬火
M(2)油冷:淬火
M+T(3)炉冷:退火
P+F(4)空冷:正火
硬度(1)&(2)&(4)&(3)
2.两个碳质量分数为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C和900°C,保温相同时间奥氏体化后,以大于淬火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分析:
(1)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较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碳含量较多?
(3)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
(4)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未溶渗碳体较多?
(5)你认为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合适?为什么?
答:(1)900°C(2)900°C(3)900°C(4)780°C(5)780°C,综上所述此温度淬火后得到的均匀细小的M+颗粒状Cm+AR的混合组织,使钢具有最大的硬度和耐磨性。
3.用T10钢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其工艺路线为: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
(1)写出其中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及作用。
(2)制定最终热处理(磨加工前的热处理)的工艺
规范,并指出车刀在使用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和大致硬度。
答:(1)球化退火,作用:利于切削加工。得到球状珠光体,均匀组织,细化晶粒,为后面淬火处理作组织准备。淬火+低温回火,作用:使零件获得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韧性,消除淬火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
(2)工艺规范:760°C水淬+200°C回火;
显微组织:M回+Cm,大致硬度:60HRC.
4.如下图所示,T12钢加热到Ac1以上,用图示
的各种方法冷却,分析各自得到的组织。
A:水中淬火 M+Fe3C
B:分级淬火 M+Fe3C
C:油中淬火 M+T+Fe3C
D:等温淬火 B下+Fe3C
F:完全退火
G:等温退火 P+Fe3C
5为改善可加工性,确定下列钢件的预备热处理方法,并指出所得到组织:
(1)20钢钢板
(2)T8钢锯条
(3)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钢钢坯
答:(1)20钢钢板:正火S+F(2)T8钢锯条:球化退火
球状P;(3)具有片状渗碳体的T12钢钢坯:球化退火
7指出下列零件的锻造毛坯进行正火的主要目的及正火后的显微组织:
(1)20钢齿轮 (2)45钢小轴
(3)T12钢锉刀
答:(1)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索氏体。
(2)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
素体和索氏体。
(3)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网状Fe3CⅡ,为球化退火做组织准备,消除内应力。组织:索氏体和球状渗碳体。
8确定下列钢件的退火方法,并指出退火目的及退火后的组织:
1)经冷轧后的15钢钢板,要求降低硬度;
答:再结晶退火。目的: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等轴晶粒,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降低了硬度,消除内应力。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以消除加工硬化现象。组织:等轴晶的大量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
2)ZG35的铸造齿轮
答:完全退火。经铸造后的齿轮存在晶粒粗大并不均匀现象,且存在残余内应力。因此退火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组织:晶粒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行业资料、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热处理试题及答案(中南大学)24等内容。 
 热处理试题及答案(中南大学)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填空题 1、试写出下列材料的类别。(按用途分)与应用(举一例)。 20CrMnTi 属 合金结构钢(类别); ...  热处理试题及答案(中南大学)_材料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以上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 1、试写出下列材料的类别。(按用途分)与应用(举一例)。 20CrMnTi 属 合金...  2页 2下载券 中南大学热处理试卷7 2页 2下载券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3. 基于回复及再结晶过程退火主要应用是消除金属及合金因 而造成的组 织与性能...  中南大学热处理试卷1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南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试卷中南...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填空题( 一、 填空题(本题 26 分,每空 1 分) 1...  学年度金属材料热处理试卷 中南大学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学年度金属材料热处理试卷 中南大学_工学_...  2、 布氏硬度测量法不宜用于测量成品及较薄零件。 3、 在常温下, 细晶粒金属...《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期末试题 A 答案一、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20 分)...  5.钢在加热时组织转变,及其影响因素 四.综合题 现有下列零件以及可供选择的材料,给各零件选择合适的材料,试制定其热处理生产工艺, 并说明理由。零件名称:载重...  中南大学热处理试卷7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南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试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 填空题( 填空题(本题 25 分,每空 1 分) )...  中南热处理题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南大学碳钢的热处理一、填空题 1、试...钢的热处理操作有哪些基本类型?试说明热处理同其它工艺过程的关系及 其在机械...试卷二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试卷二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