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250亿美金的snapchat怎么玩到底厉害在哪儿

最新 视频新闻
播放数:11
最新影视 ? 大家都在看
杜源/刘欢/朱茵/徐梵溪/巩汉林/石悦安鑫/
冯绍峰/郭碧婷/黄明/隋咏良/李子峰/郭晓婷/王彦霖/
冯绍峰/郭碧婷/黄明/王萌黎/郭晓婷/王彦霖/隋咏良/
热门视频大全
最新互联网新闻&
今日新闻热点&
商户合作QQ:,群
|Copyright ,|备案号:粤ICP备号-2|声明:本站内容都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热门推荐:
  Snapchat 终于要上市了,这家公司有超过 1.5 亿日活,估值近 250 亿美金,被视作有成为下一个 Facebook 的潜力。
  对于这家公司,我一直有三个疑问:
  1)Snapchat 到底厉害在哪?
  2)如果 Snapchat 这么厉害,为什么国内这么多年都没有起来一家直接的对标公司?
  3)Snapchat 为什么做得好好跑去做了一款眼镜,还说自己是照相机公司?
  最近,我终于想通了这三个问题。随之而来的是我对微信、陌陌等诸多社交、社区型产品的本质思考的升级。
  我两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社交媒体的本质是搭建媒介》,在这篇文章里,我给社交产品下了一个结论:
  社交产品是对每个个体自身人性的迎合、利诱和放大,是对整个社会中人和人关系的还原、迁移与重构。
  基于此我认为,一款好的社交产品要做的事情就是――牵线搭桥、制造媒介。
  今天,我要再给我的社交产品理论进行一次升级,那就是我最近总结出的,“维度+媒介+效率”的三段论。
  效率:任何社交产品的最终目的都是最高效率的促成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媒介:要促成连接,社交产品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搭好媒介。
  维度:每一个媒介都是基于某一个或几个维度之上的,而某一个维度里最多只会存在一个媒介。
  举例来说,陌陌的维度是基于地理位置因素的陌生人社交,陌陌所搭建的媒介就是一个让人能按照地理位置排列、搜索、寻找、并沟通的产品,陌陌的结果就是最高效率的让附近的陌生人连接起来。
  效率是结果,媒介是方法,而维度才是一切的基础。试想,如果不是因为移动手机产生了地理位置因素这个新的维度,市场上会有陌陌的一席之地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而又因为陌陌是当时众多产品中在媒介搭建上做得最好的,所以最终产生最高效的网络效应搭建结果,也就成了最终的赢家。
  我在这里总结了一些知名的社交/社区型产品(如上图所示),你会发现 每个能长久存在的产品都有自己的专属维度,远的不说,近的映客是直播维度,Keep 是垂直健身维度等等。
  社交产品最大的魅力就是其网络效应,所以社交产品注定是垄断型产品,也就是说,在一个维度里永远只会剩下一个玩家。所以维度是一切的基础,如果你还想做或投一个社交产品,不妨想想看,你是否找准了一个新维度?
  写到这里,其实开头提到的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就都呼之欲出了。
  Snapchat 到底厉害在哪?厉害在其占领了图片这个社交维度,并建立了强关系连接。我们来一点点解释。
  在 2011 年 Snapchat 刚出现的时候,美国人用的最多的社交软件是 Facebook,在 Facebook 上面大家可以查看彼此的生活近况和状态,而在私信中大家可以进行简单地文字沟通。而 2011 年底,Whatsapp 刚刚拿到红杉的 800 万美元投资,开始抢占文字通讯工具的市场。
  这个时候,如果我希望能够通过图片来与朋友进行沟通,Snapchat 是唯一的选择。Snapchat 通过阅后即焚这个功能点(注意,我觉得这是一个功能点,而不是本质上最重要的事情),快速的让人们接受和认知了这个应用,做好了搭建媒介这个事情,占领了图片维度,最终因为这个点转化了大量的用户,并且让用户最高效率的在其上建立起了熟人关系。
  这就是 Snapchat 厉害的地方。那么为什么国内没有 Snapchat 的直接对标呢?我们之前说过,因为网络效应的存在, 每一个维度最终都只会被一个产品占领,但是产品反过来不一定是与维度一一对应的。
  国内市场在当时的情况与国外的最大区别就是:微信做得太好太快了。微信推出以后,基于 QQ 留存下来的关系链基础,迅速建立强关系,并且让人们能够方便的通过文字、语音、以及图片来进行沟通。
  Snapchat 是在 Facebook 或 Whatsapp 有机会跟进之前,迅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社交关系,立稳了脚跟,而国内却并没有这个机会。
  美图一直用 Snapchat 来对标,但其和 Snapchat 的最大差异点就是熟人的强社交关系链,那么为什么美图(或者是支付宝)一直打破不了这层障碍呢?
  又回到我们刚才讲的,一个维度永远只会有一个社交产品,熟人的强社交关系已经被微信占领,所以你会发现,不管通过任何其他产品认识的人,最终只要产生了熟人关系,你们都会说一句话,那就是:“你微信多少?”
  所以,微信并没有给第二个基于图片维度的社交产品什么机会。这就是国内无法做起来一个 Snapchat 的原因,或者换句话说,微信本身就承载了部分 Snapchat 的功能,部分微信加部分美图就是直接的 Snapchat 的对标品。
  其实再进一步讲, 如果说微信是取代和进化版的手机“通讯录”,那么 Snapchat 其实是取代和进化版的手机上的“照相机”,这也就带来了第三个问题的解答。
  正如 Snapchat 在招股书中所说的:
  Snap是一家照相机公司。
  我们认为改善照相机,代表着我们改进人们生活与交流方式的最大机遇。我们的产品让人们能够表达自己,活在当下,了解世界,一起玩乐。
  以闪烁的光标成为桌面电脑上大多数产品的起点,我们相信,在大多数智能手机上,屏幕将成为大多数产品的起点。这是因为智能手机摄像头所产生的图像比键盘上输入的其他形式的文本信息,带来更多的内容和丰富的信息。这意味着我们愿意承担风险,试图创造创新和不同的照相机产品,能够更好地反映和改善我们的生活体验。
  为什么 Snapchat 要做 Spectacles 这个智能眼镜呢?这个看似神奇的战略行为,也就非常讲得通了。
  既然 Snapchat 是基于图片的,那么让用户更好地记录、分享和通过图片来表达就是重点。眼镜比手机更能实时记录,所拍摄出来的照片也更接近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事物本身。
  所以 Snapchat 做 Spectacles 是完全合理的,也符合 Snapchat 初心和目标。
  回头看,移动手机给人们带来了几大变化。其中,地址位置因素缔造了陌陌,时刻在线因素缔造了微信,而随身携带的低成本、高品质相机因素就缔造了 Snapchat。
  对比来说,微信先有的文字沟通,随后建立了强关系,再开放了朋友圈让人们消费朋友间的动态内容,最后做了公众号让人们消费专业内容。
  Snapchat 则是先有的图片沟通,随后建立了强关系,再推出了类比朋友圈的 Story 功能,又引进了专业内容制作方(如 Vice、CNN、国家地理等),有了 Publisher Story 功能。
  二者的发展路线如出一辙,只是一个重点在文字,一个重点在图片。
  美图的重点也是图片,却和 Snapchat 有一个本质区别,因为美图做的是修图,是拍照以后的后期处理,所以用户的场景是先用照相机拍照,再打开美图修图,美图就此沦为了一个流量工具,而 Snapchat 就是相机本身。
  既然可以在拍照的时候直接把自己变美,那为什么还要后期再修图呢?Faceu 也是对标 Snapchat,它就是基于此起来的,也就是说比美图做得更“所见即所得”。但是 Faceu 却也和 Snapchat 有一个本质区别。打开 Snapchat,摄像头自动开启的是后置镜头,打开 Faceu 等类似产品摄像头自动开启的却是前置镜头。
  如 Snapchat 创始人 Evan Spiegel 所说:
  Photos are not memories any more. they are used to tell stories by the new generations.
  对于新一代的人来说,相片已经不再代表一种回忆,而是一种叙事的方式。
  拍自己是为了留存和记忆,而拍外部世界是为了表达和沟通。既然对标的产品是微信或 Facebook,那产品更重要的自然是表达和沟通的价值。
  所以,看似开机镜头调起的一点点简单的不同,背后是 Snapchat 和同类产品在远景和境界上的质的不同。
  (Snapchat 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尔与其未婚妻超模米兰达可儿)
  写到这里我随机问了一个女生,问她你现在拍照会下意识的打开哪个应用?她说现在拍照的第一反应是打开 Faceu (这说明 Faceu 确实已经做得非常好),我又问为什么不是微信?她回答说因为太慢。
  我理解,她这里的“慢”有两点,第一是加载速度,第二是操作层级。
  微信要打开相机要:
  1,打开微信
  2,打开某个聊天框
  3,打开底边功能栏
  4,点击拍照按键
  而 Snapchat 要拍照,就是一步:打开 Snapchat。这也是质的区别。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 Snapchat 打开就是镜头,为什么是先拍照,再选择好友发送,这下就很清楚了。
  之前有段时间,微信推小视频就设计了一个功能,只要打开微信,向下拖动窗口就会自动开启小视频的拍摄页面,这个功能相信就是为了缩短路径,但最后还是删除了。
  因为“慢”而不使用某个功能,这个原因也是能带给我们很多启发的。
  如果有一天打开微信就意味着缓慢的加载,复杂的功能等等,这个时候很可能我会开始把最常联系的人慢慢转移到新的平台,渐渐的就形成了关系链的迁移。这在我看来是新的社交产品挑战微信的唯二可能之一,另一个可能则是新的硬件平台的出现,彻底颠覆手机这个通讯工具。
  所以,简单来说就是,社交产品死于复杂冗余,死于缓慢沉重。张小龙的克制,确实给了微信长久的生命力。
  感谢季文仪和薯片视频的 Albert,一起讨论和激发我的灵感。42章经,思考事物本质。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聚合优质的创新信息与人群
13143文章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Snap旗下Snapchat应用在覆盖年龄较大用户时不及竞争对手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但Snapchat正在这一方面发力。
Snapchat终于要上市了,这家公司有超过1.5亿日活,估值近250亿美金,被视作有成为下一个Facebook的潜力。
经历了六轮融资后,“阅后即焚”社交网站Snapchat今天正式宣布向纽交所提出上市申请,预计融资30亿美元,上市后市值最高可达250亿美元。
一名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周一透露,“阅后即焚”通信应用Snapchat母公司Snap Inc.已将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选中为其IPO(首次公开招股)交易的股票上市交易场所。
为迎接今年春季的IPO,社交网络Snapchat正试图脱颖而出,将自己打造成新闻聚集地。
Snapchat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过去几年推出了一些受欢迎的功能。最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的发布,允许用户发布照片和视频。
从市值来看,Snapchat的估值达到250亿美元,约为美图的5倍。外媒称Snapchat预计于明年3月份正式挂牌,可能创下美国IPO记录。
昨日,微信更新至版本6.5.2,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变是,加入了图片编辑功能。不过一直坚持功能节制的微信,这次只加了5项功能,涂鸦、添加文字、贴纸、剪裁,以及用于遮盖的“马赛克”。
在对待名人和有影响力者上,Snapchat显得反潮流而行,它并没有像Facebook、Instagram等其它的社交网络那样积极亲近这类群体,而是与之保持距离。
消息称Snapchat 的母公司 Snap Inc. 正在中国大陆组建研发团队,招聘 Android 和 iOS 工程师。
美图和Snapchat瞄准的都是年轻用户市场,既涉及社交又同样对硬件产品抱有野心。然而在市值上,诞生于美国的Snapchat似乎要5倍于中国本土的美图。
Facebook开始测试一项功能,允许所有用户为头像制作相框。目前,这一测试只在少数几个国家启动。
近日,数据调查公司eMarketer公布了一份关于通讯类聊天应用Snapchat在英伦三岛使用情况的报告。数据表明,Snapchat更受英伦三岛的女性用户与年轻用户喜爱。
Instagram和Snapchat都在争抢年轻用户,而这些用户对Snapchat的自拍型信息趋之若鹜,这项功能刚推出不久,以拍摄有意思的短视频为主。
社交网络新贵Snapchat的号召力真是强悍,除了引得竞争对手竞相抄袭,它们的首款硬件产品刚上市也掀起了抢购的热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napchat ipo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