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甘泉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也认定:汉代1石=2市

曹丕宠爱的皇后郭女王,(毕竟是你婆婆)呵斥:如果;郭皇后吓个半死,连夜枕头风劲吹,不断哭闹曹丕,这;说到曹丕的愚蠢,在从黄初元年到七年,曹丕统共在位;为什么孙权要投降?因为孙权偷袭了关羽,夺占了荆州;那么接受不接受?;当听说孙权投降的消息时,群臣都觉得要接受;“独”刘晔以为不能接受,他说:孙刘本为两个小国,;这时候,曹丕表现出自负蠢人的小聪明,也就是说在他;
曹丕宠爱的皇后郭女王,(毕竟是你婆婆)呵斥:如果曹洪今天死,明天我非叫皇帝废了你不可!
郭皇后吓个半死,连夜枕头风劲吹,不断哭闹曹丕,这样才免了曹洪一死。
说到曹丕的愚蠢,在从黄初元年到七年,曹丕统共在位的6年多时间里,他最大的机会也是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是否接受孙权的投降。
为什么孙权要投降?因为孙权偷袭了关羽,夺占了荆州,孙刘交恶了,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和亡国的危险,才“投降”的。
那么接受不接受?
当听说孙权投降的消息时,群臣都觉得要接受。
“独”刘晔以为不能接受,他说:孙刘本为两个小国,团结起来才能生存,今天,双方交恶,正是天亡之时,应该即时出兵进攻吴国,一定能够灭吴,吴灭,蜀国不能独存,大业可定。
这时候,曹丕表现出自负蠢人的小聪明,也就是说在他的心里,推论的前提已经确定了,那就是接受吴国的投降,然后,再往下推论和思考,他对刘晔说:那我们现在接受吴国投降,进攻蜀国后方,不是也能灭蜀?
刘晔分析说:不是的,如果我们进攻蜀国,蜀国就回师不打吴国了,我们也得不到便宜,而吴国说不定还生出什么鬼点子呢。但是,我们打吴国的话,因为以前吃亏的是蜀国,现在生气的也是蜀国,因此,即使蜀国听说我们也趁机去打吴国,蜀国也不会停止进攻,这样,魏蜀合力一定能把吴国灭掉。
话说的这样明白了,还是听不懂,没办法。
曹丕没再往下想,即使想估计也是瞎想,智商问题。
于是,曹丕不仅不听刘晔的,而且还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
事后证明,孙权的质子也不来,所谓的投降仅仅是一个骗局和玩笑而已,曹丕被人家美美地耍了一回。
可以说,在黄初年间,曹魏帝国最伟大的谋士不是司马懿、不是贾诩,光彩属于刘晔,次之,蒋济,次之,陈群。光荣属于他们三人,但是,刘晔是太阳之光,他们是烛火之光,其他则是萤火。
那么,我们会问:以司马懿深通三国脚力之道,也曾建议曹操鼓动孙权偷袭荆州,刘晔之论只是原来计谋的翻版,司马懿难道不能参透?为何闭口不建一策呢?还是他长期与曹丕相处,早已了解他的深浅呢?
以他与曹丕的交情,如果支持刘晔的意见,想必曹丕也会采纳,那么,是司马懿未见此机?还是不愿归好与人呢?
分析起来,应为后者。
曹丕在位的7年不到的时间里,我们总在看到刘晔在建议,并且是好建议,我们也总在看到刘晔的建议不被采纳,事后又总被证明是正确的。相比之下,司马懿却一言不发。
这与司马懿在曹操手下,积极建言献策截然相反,因为,司马懿知道即使曹操不采纳他的建议,也会给他一个说法,比如“得陇望蜀”什么的,两个聪明人话点到为止,彼此心知肚明。
也许是司马懿不愿意出头了。因为,他太了解曹丕是什么人了:曹丕狭隘,狭隘的人胆小,胆小的人只相信自己的旧人,即位之初,就光想任命自己原来东宫的老班底,虽然被陈群否决(注意:陈群也是旧人,但陈群是明白人),但是,他的内心还是老样子,就相信自己的老部下。
如果说多了,说的道理君主理解不了,反而会引起猜忌。即使成功了,还为他人做嫁衣,那倒不如干脆闭口。
反正闭口不影响升职,谁叫曹丕是以旧人为标准提拔人才,而不是以功劳和能力呢?
因此, 7年,整整7年,积极建言的刘晔还是刘晔,一言不发的司马懿却却步步高升,从督军,到抚军,到假节。
回过头来,再说说曹丕的虚荣。
第一件是对刘晔。刘晔每次的预言总被证明是正确的,自作聪明的曹丕的意见却总被事实无情的击碎。
曹丕不是谦虚地向刘晔认错,却把人家叫到跟前,教训一通:“你别总是这样――看问题看的很清楚,(这固然很好啦)但是,还是多想想有什么办法把二贼(指吴蜀)灭了。”意思是,别给我得意,别以为你每次都说准了你就聪明了?你聪明,你怎么不给我说清楚怎么把吴蜀灭了?(卿策之是也。当念为吾灭二贼,不可但知其情而已。《三国志,刘晔传》)
简直如市井泼妇,不可理喻。
你失忆了吗?刘晔老人家没给你说过怎么灭吴吗?你听懂了吗?!
第二件是对蒋济。黄初6年,曹丕因为孙权不送质子,不禁大怒,双方又成敌国,曹丕要征讨吴国。而此时的吴蜀已经捐弃前嫌,和好如初了,此时伐吴战机已经失去,没有成功的希望,但曹丕还是固执己见。在出兵方向上也不听蒋济意见,一定要以战舰从淮入江,结果战舰因冰冻入不了江,10余万人马困在冰天雪地中,还被吴军偷袭,曹丕本人也险些落入吴军之手。
危险过去以后,曹丕腆着脸对蒋济说:其实你每次的计策都和我内心想的一样的,(每得所陈,实入我意)以后还要继续努力。(自今讨贼计画,善思论之)
天作证,你总赶不上人家的思路,听不进正确的意见,坚持你的错误意见,开头您可是说的东,人家说的西,老兄,到头来,还厚着脸皮对人家说,开头我们说的是一样的!!
无聊无趣之人。
曹丕在位7年,和吴国动过3次刀兵,都是虚张声势,吆五喝六的乱撞一通,就打道回府。也许是当太子的时候,留守后方腻味了,想学爸爸亲自带带兵?反叫司马懿留守许昌,其实,您老留守洛阳,叫司马懿带兵去一次也成啊。
我甚至怀疑他对人的品质和事物有没有起码的判断力,对司马懿不用说了,曹操曾经提醒过他,他反而回护,这可能是基于当时培养自己势力的需要,因为不能自剪羽翼嘛。但等爸爸死后,却仍然对司马懿委任甚重,不能不说他根本就没把老爸的警告当回事;在孟达投降以后,立即就对孟达喜爱异常,而且仍委以西南边防重任,这不能不说他无知;对于蜀国黄权投降过来以后,只是听说蜀国杀了黄权一家,就匆忙想为黄家全家举哀,也是对事体不明。
难怪陈寿评道:??曹丕如果“加以旷达之度,(你大气点)励以公平之诚,(你处事再公平点)迈志存道,(再要点高迈的志向、存心于大道,)克广德心(您再心底多一点道德),则古之贤王,何远之有哉!
其实,陈寿就是说您只是个文人,既没有胸怀,又不公平,还心底龌龊!即便如此,陈寿还是有保留的。让我们再看看曹丕的亲生母亲卞太后是怎么说的吧。
曹操死后,曹丕把曹操的姬妾全盘照收,曹丕的妈妈卞太后并不知情。等曹丕病重死后,卞太后来到曹丕的寝宫,才发现很多是以前的老熟人,询问之下才知道曹操死后就开始服侍曹丕了,太后气得七窍生烟,指着曹丕的尸体大骂:“就是野狗,老鼠也恶心,不吃你的尸体,你死了,真是太应该了!”
等曹丕下葬,作为亲生母亲的卞太后也不去下葬现场。
这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儿子最大的诅咒,最大的失望,最大的愤恨!
可见曹丕做人是多么失败,也是多么污浊。
五、初试锋芒
终曹丕之世,司马懿一直作为曹丕藩邸旧人而被委以重任,直到黄初的7年(公元226年)曹丕驾崩,司马懿还与曹真、曹休、陈群四人被曹丕任命为顾命大臣。这一年,司马懿47岁。
在曹丕看来,曹真和曹休是宗室,而司马懿和陈群是亲信,二对二,力量平衡。
但是,他没考虑到人的寿命问题,这不可知的年龄最终打破了这种平衡。
这年8月,孙吴因为曹魏有大丧而兴兵攻击魏国的江夏、襄阳,刚刚上任的魏明帝曹睿派遣司马懿所部击退进攻襄阳的吴国诸葛瑾,并杀掉了吴国将领张霸,司马懿第一次带兵展示自己的才能,在新皇帝面前大大地露了一回脸。同年12月,曹睿进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而司马懿也没怎么推辞。至此,司马懿自己可以开府治事,有了自己的办事机构和统归自己指挥的军队,可以培植自己的力量。同时,司马懿的摇尾系统吴质等人也在洛阳大肆称赞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司马懿在洛阳的名声鹊起。
第二年,即公元227年,新皇帝曹睿改元为太初元年,名声日隆的司马懿受到曹真等人的猜忌,被排挤出朝廷,任命为都督荆州豫州诸军事,驻军宛城(今河南南阳),负责帝国西南边境地区的安全。
而此时,司马懿以后的老对手诸葛亮也刚刚写完《前出师表》,领兵驻屯汉中,为第一次北伐做着准备。
从这一年的年尾到第二年的年初,司马懿又一次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而成就司马懿这一切的,都与一个人有关。
那个人就是孟达。
孟达,字子度,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孟达的父亲叫孟他,东汉灵帝时候,大太监张让当权,孟他很想巴结张让,当个官。但是以孟他的实力根本巴结不上张让。于是,这个孟他就动脑筋了。
当时张让公务很多,根本没时间料理家务,就让自己手下的家奴负责家里的一些迎来送往,孟他就拿出有限的家财,整天和张让的家奴们一起吃吃喝喝,吃喝了多日,孟他的家财也很快散尽,变得一无所有了。
这叫张让的家奴们觉得不好意思,就问他:我们能为您做些什么呢?
孟他说:只要你们在大庭广众下,拜拜我就行。
当时求见张让的人每天几百,车辆在张让的家门口排了好长,等待着张让的接见。
这时候,孟他出现了,张让的家奴们在其他人面前还颐指气使的,但是一见孟他,统统下拜,并把孟他先让进大院。
其他要求见张让的人,一见,都以为孟他和老张关系非同一般,就千方百计送礼巴结孟他,企图让孟他引见自己。
等到孟他收了一大堆的礼物以后,就把自己收来的礼物全部送给张让行贿,还给张让一斛当时稀有名贵的葡萄酒,(1石(斛)是10斗。《关于古代粮食钟亩、石的问题》“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 ...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也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
接到礼物的张让大喜,立即就拜孟他为凉州刺史(治所姑臧,今甘肃武威),因此,我们可以说孟达的老爸应该叫“10斗葡萄酒刺史”。
大约是一个善于钻营,投机取巧,唯利是图,厚颜无耻的人。
有其父必有其子。孟达小的时候就入川,大约是跟着老乡法正一起去的,和益州别驾(刺史的副手)张松关系很好。建安16年(公元211年),刘璋在张松的鼓动下联络刘备,先派了法正和孟达各率2000人马去迎接刘备,见到刘备以后,法正建议刘备趁机占领四川,刘
备先派法正回成都复命,留下孟达统领法正留下的共计4000人马驻扎江陵(今湖北荆州),帮助刘备守备老巢。然后刘备帅军入川,并于建安17(公元212年)年举兵反攻刘璋,经过建安18年一年的围攻,终于于建安19年(公元213年)攻下了成都,任命孟达为宜都太守。
建安24年(公元218年),为了配合关羽进攻襄樊,牵制湖北西北部曹军兵力,刘备命令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湖北房县),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杀。为制约孟达,刘备又派遣刘封从汉中东下作为孟达的上司,与孟达一起攻下上庸(湖北竹山县),魏上庸太守申耽、申仪兄弟(本为当地土豪,后被曹操任命)投降,当关羽在襄樊激战正酣之时,曾派人到刘封、孟达处请求救兵,但二人以山城新附,拒不发兵相救。
等关羽败亡,刘备对刘封和孟达十分恼火;另外刘封和孟达之间也水火不容,甚至于刘封把孟达的仪仗都抢了过来,(估计孟达的仪仗好看?哈哈)
孟达有其父的遗传基因,连宦官的家奴都能巴结,还有什么人不能侍奉啊?孟达立马率领自己的部队4000余众投降刚刚击败关羽的曹魏。
当时的曹魏,曹操刚刚去世,曹丕继位,刚继位就有远来敌国之人归附,这对于一个沉溺于“舜舞干戚而有苗服”等伟大传说的文人曹丕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更何况,孟达长相很好,一副温文尔雅之态,曹丕一见立即喜爱异常。(有人就是不相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道理)提前承诺把上庸、房陵、西城合为新城郡,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前已任命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派夏侯尚、徐晃赶跑了还在上庸的刘封,申耽、申仪重新叛蜀归魏。至此,经过一年多的折腾,蜀汉失去了原有的荆州和荆州全部的兵丁大臣(见孟达给刘备书:“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也湖北西北的上庸等地得而复失,大将关羽等被杀,蜀汉受到了建立以来最为沉重的打击。
孟达的命运和曹丕相终始。孟达于黄初元年曹丕继位投降魏国,又于黄初7年曹丕去世而内怀不安,另外,魏兴太守申仪是地头蛇,孟达是外来户,两人在一起难免有摩擦,蜀丞相诸葛亮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即暗中与孟达通信,诸葛亮使用反间计,派郭模到申仪处诈降,有意泄露孟达欲投降蜀国的事。
申仪将此事密告司马懿后,司马懿怕孟达立即发难,就给他去信,假装不相信流言,信中说:“将军昔弃刘备,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晋书·宣帝纪》)。
孟达得信后犹豫不能决断。
司马懿则暗中率军进讨,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八天后就抵达新城城下。吴、蜀派出援兵解救孟达,被司马懿部拦阻于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此前,诸葛亮曾告诫孟达加紧防范,不要上当,孟达写信给诸葛亮,认为:“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晋书·宣帝纪》)。等到兵临城下,孟达惊叹神速。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攻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魏军入城,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并进行了屠城。司马懿回军,仍驻宛城,奖劝农桑,禁止浮费。南方吏民心悦诚服。
过去,申仪久在魏兴郡,专威弄权,擅自借皇帝名义刻制印信,私相授予。孟达被杀之后,申仪自生疑虑。当时各郡郡守见司马懿克敌制胜,纷纷奉礼祝贺。司马懿听之任之,并让人向申仪暗示也来祝贺。司马仪乘机将他收捕,送往京师。
可以说,司马懿平灭孟达之战,先是多方误敌,使其心怀疑虑,然后待其未发,准备不足之时,迅速围城,取得了全胜。在进攻新城的同时,还派出两路人马对于增援新城的吴蜀部队厄险阻击,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但是,司马懿本人那种残忍的本性也第一次暴露,就是进行惨无人道的屠城,也许他可以用边城容易叛乱,维护稳定的需要作借口,但是,在今天看来,确实比较残忍。
六、风雨之年
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这一年其实一点都不和平。从年初到年尾,都充满着杀伐和血腥。
从司马懿迅速平定孟达开始,接着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甘肃西和县西北)。
当时,从汉中北进,有两个方向四条通道。
一个方向是出秦岭入关中。在这个方向上有二条通道:
一是出秦岭子午道,进入关中;二是经秦岭褒斜道,出入斜谷,进入关中西部。
这二条通道谷长路险,均有栈道,大军行动比较困难。
另一个方向是往西经阳平关进入陇山,在这个方向上有二条通道:
一是出阳平关,经故道、散关,进入陇东;
一是出阳平关,经武都、建威到陇右的祁山出天水。
这二条通道道路较远,但略为平坦。
诸葛亮不用魏延以奇兵出子午谷直逼长安之计,而是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d,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
张A出拒,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
可以说年初,在西南司马懿平定孟达,随后在西北张A打败马谡,曹魏都取得了胜利。
但是到了这一年的8月,形势发生了逆转。
事情可以追溯到这一年曹真平定西北之后。
这一年的4月,曹睿从长安巡幸回到洛阳,应该在这时召见了司马懿,询问司马懿:平定吴蜀,先从哪个下手?
司马懿回答说:吴国。
接着,他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吴国一直以为我军不习水战,因此,敌人敢于散居在东关(安徽和县附近?《文选·奏弹曹景宗》(梁萧统编、唐李善注)引用的《吴历》恰好也记载,而且直接提到了东关:“吴历曰:诸葛恪作东关,魏军距之,恪令丁奉等兵便乱斫,遂大破北军。历阳郡图经曰:东关,历阳县西南一百里。”),大凡攻击敌人就要直捣其腹心,那么,夏口(武汉,有争论)和东关就是吴国的腹心。如果命令曹休在东面向皖城,吸引孙权东去增援,我则南下夏口,就一定能把孙权击破。
于是,曹睿深以为然,下令两道伐吴。
本来的计划是把曹休作为诱兵,调动孙权回救,主力应该是司马懿的西路军,乘虚进攻夏口。
然而,事情的发展演变成了曹休在东路的孤军奋战,直到贾逵前去救援。《晋书》甚至连司马懿在这一年统兵南下夏口都没有记载,好像这次进军行动,仅仅是曹休个人受到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其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处)欺骗,擅自攻击皖城的行动。
我们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总会自然而然地生出这样的疑问:司马懿跑哪了?
透过史书上的蛛丝马迹,我们似乎看出了一点端倪。
《三国志,曹休传》记载:太和二年,帝为二道征吴,遣司马宣王从汉水下,休督诸军向浔阳。贼将伪降,休深入,战不利,退还石亭。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
《三国志,贾逵传》的记载则详细说明了当时的经过:魏国兵分三路进攻吴国:西路司马懿向江陵,中路贾逵从西阳(今河南光山西南10公里)向东关(关隘名,今安徽含山西南30公里处的濡须山上,安徽巢县南),东路曹休向皖城(今安徽潜山)。但是当曹休得知周鲂要投降的时候,就向皇帝请求再向南深入吴地,以接应从西南面前来“投降”的周鲂。魏明帝曹睿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兵力深入,就要求贾逵和曹休合兵一处,但是,曹休并没有等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53西晋风云等内容。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请问一石等于多少?古代俸禄的计量单位
ycycedc5581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石,读音dan,作为计量单位,有两个用法:1.容量单位.10斗为1石.2.重量单位.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作为容量单位,1石是现在的多少斤?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个比重问题.以下摘自《关于古代粮食钟亩、石的问题》 “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也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石(dan 第四声,与“担”同音)是容量单位,一石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所以1石米就是100升米.担是重量单位,1担等于100斤.二者单位不同,与米的密度有关,不太好比.很多地方将“石”与“担”通用,是不规范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石;量词,(1)古代重量单位,重120斤。(2)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汉书·律历志》说:“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石”本来是重量单位,一石一百二十斤。古时粮食论斗,是容量单位,因为十斗粮食的重量大致相当于一石,所以粮食也论石,一石等于十斗,“石”被挪用来表示容积,成了容量单位。后来又因为一石粮食恰好是一个人所能挑担的重量,所以一石又叫一担。 如此,石有两个读音,读shí 或 读dàn 春秋战国至隋唐之交,俸禄都以实物形式支付,具体有粮食、帛等...
石,读音dan,作为计量单位,有两个用法: 1.容量单位。10斗为1石。 2.重量单位。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作为容量单位,1石是现在的多少斤?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个比重问题。 以下摘自《关于古代粮食钟亩、石的问题》 “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
扫描下载二维码沃野千里的陕西省中部的渭河平原古称关中,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较早开发的地区之一,秦汉时期这里早已是闻名全国的富庶发达的粮食主产区。那么,秦汉时期关中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有多高?相当今制亩产多少?二千年来,几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增加速度的快慢。诸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二千年来农业的发展有一宏观的纵向认识,并有助于我们窥探其中若干理论性问题。秦汉时期的亩产量史料关于秦及两汉农作物产量的记载较多,我们择其高者作为研究对比的参照系。《史记·河渠书》载:秦修郑国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汉武帝时河东守番系上书言:“穿渠引汾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堧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是说引汾河水浇灌晋西南农田,每亩可产粮四、五石。其后庄熊罴亦上奏曰:“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史记·货殖列传》有“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之说,将拥有成千亩亩钟之田作为富甲一方的标志之一。以上所引,均极力强调水利的实惠重要,所言亩钟产量是秦汉时期的最高产量。但研究秦汉亩产涉及古今衡量和亩制演变,不可不察。言及西汉亩制学者有大小亩之说(1),认为汉武帝时期大小亩并行,但又明确指出洛水以西,即今西北和西南地区推行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的大亩制。本文所要研判的对象恰好在关中地区,故就亩制而言,这一地区无论秦代还是汉代,亩的大小是一致的,这是前提之一。至于当时单产,在古文献中因持论者所论述的主旨不同,有极力言少者,如晁错说:“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2)。《淮南子·主术训》也说:“中田之获,率岁之收,不过亩四石”,中等田的最高产量在四石以下。历史发展了二千年,我们以古之最高产量即亩钟之田的产量与当代的平均产量作比较研究似乎比较公道。比较的作物有粟(又称禾,即今之小米)稻、麦、豆等。计算古代粮作产量方法有二,一是纯以古文献所提供的容量和重量关系来推算;二是以当今某种作物单位体积的重量结合文献中的相关作物的单产容量来折算。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前者因文献所提供的容量和重量换算数据不十分准确,而易产生误差;后者因古今同一作物千粒重的差异,也有小小误差,千粒重的不同是由作物的品种和水肥及作务的好坏形成的。本文用两种方法研究推算,然后综合考察分析力求找到较能反映客观实际的数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载:“粟一石六斗大半斗,舂为糲米一石” (3)。《说文》段注:“糲,粟重一&& 为十六斗大半斗,舂为米一斛曰糲。” (4) 竹简整理小组认为恰与“简文相合”。这也被张家山汉墓竹简所证实:“程禾& 程曰:禾黍一石为粟十六斗泰(大)米斗,舂之为糲米一石” (5)。以上的“石”皆为衡石,而非容量。又秦简云:“稻禾一石为粟廿斗,舂为米十斗”,“叔、答、麻十五斗为一石”此处的二个“石”,同样是衡石即重量单位。秦简整理小组的铨释有误(6)。这同样从汉简中可以得到证明:“王程曰:稻禾一石为粟廿斗,舂之为米十斗……。程曰:麦、菽、答、麻十五斗一石” (7)。并且可以证明,秦简“叔”前脱一“麦”字。这样,我们便知道,在秦汉时期,16&?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斗粟(即禾)、廿斗稻、十五斗的麦、菽、答、麻,它们的重量都是一石,即当时的120斤。这是我们计算秦汉亩产的重要依据之一。古人谈论农业产量多以石、斛、钟为单位。多数学者认为秦汉时期石与斛等容,钟的容量有六斛四斗与十石两说,分歧相当大,迄今无定论(8)。本文两说并采,分别以之计算出两个产量,再比较研究哪种容量接近实际。秦汉亩制为240方步,每步6尺,每尺23.1厘米,据之可知当时1亩合今0.692市亩(1公亩=100平方米=0.15市亩;0.231×6×240÷100×0.15=0.692市亩)。由此可求得当时最高产量(每亩1钟)及合今制每市亩的产量。表1&&&&&&&&&&&&&&&&&&&&&& 各种农作物每斗重量 *&&&&&&&&&&&&&&&& 单位:斤* (丘光明先生将秦1斤厘定为253克,西汉1斤定为250克,见丘光明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第171页和241页,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本文为方便起见,将秦汉每斤均作250克计算,差别不大。)于是从每斗作物的重量就可推算出钟亩之田的产量。每钟分别以10石和6石4斗计算。&表2&& &&&&&&&&&&&&&&&&钟亩之田的产量(1)&&&&&&&&&&&&&&&&&&&& 单位:斤毫无疑问,视每钟为10石,推演出来的产量折算成今天市亩产量,其数字高得惊人,以小麦为例,已远远超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中地区主要产量县的大田均产,这在古代各种条件的制约下是不可能达到的。相对来说以每钟为6.4石所得数据比较接近实际,但仍高出五六十年代不少,只有稻的产量接近实际比较可信。若将“亩钟产量(2)”中的石视为小石,每石为大石的十分之六,所得数据较为可信(即产量均乘以0.6,所得数目)。但关于大小石的争论十分激烈,有无大小石;何种情况下用大小石,有说原粮用大石,净粮用小石,亦有反对者,至今莫衷一是。另外,秦代并无大小石存在,所以仍不得达诂。可以认为古文献中的产量是被文人极度夸张的说法,或者古人所言粟重与容量的折算比例过于粗疏,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考虑到作物千粒重古今变化不大(总的趋势今重于古),可试用作物比重来求得秦汉时期的丰产田最高产量。经实测,现在小麦每升重约800克,则2000毫升重约3.2斤,而2000毫升恰好等于秦汉时1斗的容量(9)。下表,小麦每石重量取31.84斤,谷子每石27斤(10)。此处“石”为秦汉容量,每石20000毫升,每钟取6.4石。稻子仍依古文献所述计算。表3&&&&&&&&&&&&&&&&&&&&&&&&&& 钟亩之田的产量&&&&&&&&&&&&&& 单位:斤对上表需要说明的是,学者曾以小麦实测上林铜器18件容量和重量关系,31.84斤/石系18件铜器测量的平均值(11);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史(上)》也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而依古文献所折算的禾与麦每斗(2000毫升)的重量分别是3.6斤和4斤,显然偏高,分别高出实测数据33%和25%,这就使得以之为依据所得的表2中的禾与麦的产量高得令人难以相信,只有稻子每斗3斤的重量接近实际,它每斗的重量小于小麦的3.2斤大于谷子的2.7斤,大致可信。需要指出的是农作物的比重随着品种的改良和耕作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缓慢地增加着,以今天的作物比重所推算的古代产量,其数据会微微偏高,但因其误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二、秦汉产量与现代农业的比较综合分析表3各种农作物的产量,可以看出较表2有大幅度的下降。各种作物的产量较之“钟亩产量(1)”基本下降了50%;较“钟亩产量(2)”也有较大幅度降低,其中禾的单产只及亩钟(6.4石/钟)的75%,小麦单产为亩钟产量的79.6%。即便如此,将其与建国前后的关中主要产粮县的全县均产相比较仍是很高的很了不起的产量,甚至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个别年份相比仍可得出同样的结论。下表数据是从新编主要产量县县志中摘录整理的,为了紧凑也限于篇幅个别数字所在年份有提前或推后一年的情况,但数据是准确无误的。&&&&&&&&&&&&&&& 关中粮食主产县历年均产表⑿&&&&&&&&&&&&&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关中主要产粮县建国前1948年—1949年的小麦、谷子亩产量比起二千年前秦汉时期的高产田低得多①小麦,一般均产为百余斤,高者一百七八十斤,最低的兴平县只有120斤,只及秦汉亩钟产量294.5斤的40.7%,其差距之大令人惊叹!如若再细察解放前各县极端最低产量,其差距就更令人吃惊,华县1939年种植小麦24.3万亩,平均亩产只有可怜的34.7斤;渭南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种植小麦50.60万亩,平均亩产88斤。”这和古代高产样板田的近300斤产量相比有天壤之别,令人难以置信,但这是摘自官方权威志书的准确数字无庸置疑,是古人夸张了,还是后人倒退了,还是另有原因很令人深思,历史发展了二千年怎么还会出现这样低的产量。②谷子,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其地位已远远不及古代重要,因其产量低,加之人民食粮结构的习惯性改变,种植面积已大大低于小麦。不过产量也是偏低的,建国前的1949年户县谷子均产是146.2斤,1950年至1975年的25年间,最高274.8斤(1972年),最低107.5斤(1968年),其中有八年达200斤以上;1976年—1983年间最高320.1斤(1978年),1983年为158.1斤,仅比1949年增加8.14%。长安县的谷子产量只有少数年份亩产超过200斤。渭南县,几十年间谷子产量徘徊百余斤至二百余斤,最高产的1972年达到238斤。其他县无谷子产量精确统计数字。从以上三县的产量看只有户县有两个年份的产量超过古代的亩钟谷子产量。③水稻,惟有水稻例外,在建国前后的产量已高于秦汉高产田产量。这是因水稻必须生长在水田,终生不缺水,否则即死。其他作物常种在旱地,而缺水是导致低产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户县(1949年)为每亩338.9斤;长安县在1949年和1950年的亩产量均为346斤。户县在1983年达到542.7斤,1978年创660斤好收成;长安县1950年上500斤,最高产的斤。这已是秦汉水稻亩钟产量的2.5倍多。④豆类作物的比较研究较为困难。秦汉时期豆子有菽荅之分,菽是大豆,荅是小豆。这两个品种虽存在至今,但人们在统计产量时已不加区分,加之现代豆类种植很少大面积单一种植,豆类栽培多采用间作套种方式,统计产量时有一定误差。参照表2,以每种6.4石计算,秦汉时期大、小豆产量已达256斤/亩,折合今亩则高达370斤/亩。若考虑古文献豆类作物的容量与重量的比例关系不够准确,其比重应略大于水稻与小麦相仿佛的因素,另行折算,其亩产也相当今亩的300斤上下,也高得出奇。三原县最高产年份(1956年)超过200斤,其余年份均甚低,1981年均产仅43.4斤。渭南县1956年种植10.32万亩,亩产164斤,系该县建国后最高产量;而1959年的7.5万亩,亩产只有75斤。稍加研判,便可断定秦汉时期豆类大面积产量难达每亩一钟的产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由于作物品种、水肥、栽培技术、田间管理诸方面的长足进步,加之体制改革激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空前的发展,粮食产量迅速提高。如兴平县1989年全县数十万亩小麦亩产达到惊人的599斤。除了表4所反映的各县80年代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外,各县都有一些乡(公社)村(大队)创造了非常振奋人心的高产纪录。例如渭南县(今渭南市临渭区)1982年全县六、七十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98.9斤,其中双王、辛市等6个公社,亩产600斤以上;地处山岭地区的三官庙生产队205亩小麦,亩均775斤;辛市大队第7生产队197亩小麦亩产达927斤。大荔县“1989年有1950亩粮食亩产超双千,其中小麦平均亩产818.8斤。小块田地上亩产超千斤的产量,近年在各县也屡有出现。这都远远超过古代亩钟的产量,某些社队的产量则是古代的二、三倍之多。2004年陕西省夏粮喜获大丰收,创历史最高纪录。据各地统计局、农业局、农调队及专家的调查测算,夏粮全省播种面积1955万亩,亩均235.7公斤。去年发生特大水灾的华阴、华县亩产250-350公斤的田块达80%,华县辛庄乡王里度村上百亩麦田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岐山县40余万亩小麦平均亩产368.6公斤(13)。关中是陕西省夏粮的主产高产区,夏粮绝大部分是小麦。也就是说经过五十多年不懈地努力不仅关中地区乃至全省夏粮均产也远远超过古人追求憧憬的亩钟产量,把古人的理想变为加倍的现实。广义地说这也是历经二千年几十代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刻苦钻研才取得的巨大成就,从秦汉时期历代农民不仅艰辛地耕耘劳作,而且有无数的志士仁人不断地改进耕作技术,改善生产工具总结栽培经验。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历时二千年奋斗,农业粮食产量终于取得大幅度增长,成就来之不易,绝非虚言。面对经过漫长岁月取得的成绩使人难免几多惆怅几多沉闷,农业生产的发展如此缓慢如此艰难。透过这二千年的沉重,我们能得到怎样的启迪,从中能总结出什么理性的认识呢?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