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最大的问题创业板总市值在哪里看

创业最大忌讳:解决不存在的用户需求 _ 东方财富网()
创业最大忌讳:解决不存在的用户需求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Quora上有人提问,“如果有一件事是创业时应当避免的,你觉得会是什么呢?”排名第一的回答来自Suren Samarchyan,他是一名两度创业者,之前的项目达到了5亿美元估值,目前他在人工智能领域创业。以下为他的回答内容,由tech2ipo编译:  如果你不知道哪些用户最迫切地需要你的产品,就别去开发。解决不存在的需求,是创业公司最常犯的错误,没有之一。——PaulGraham,Y-Combinator联合创始创始人  Graham有回讲起自己在1995年的创业经历,那时他打算建立个在线艺术图库,当时每个人都觉得这创意不错。而实际上,在线艺术图库需求并不大,这些“创意不错”的反馈很具有误导性。“直到试图收费,才发现这个点子有问题,而那之后我还是很偏执的想要成功,我觉得它有使用价值,况且,自己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在它上面,他们怎么能不要呢?”  他还讲了另一个例子——  …宠物主的社交平台,这创业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好几百万人养宠物。然而实际上,当你向养宠物的朋友推荐“宠物主的社交平台”这一概念时,他们会回答“我不会去用的,噢,也许会试试吧。”就算平台做出来了,大部分人还是会将信将疑,他们不会主动去尝试,而是等待朋友推荐。几乎所有人都这么想,最终你就一个用户都没有了。  创业者首先关注的,一定要是用户需求,而非自己创意如何精彩。要看到自己有什么需求,也要看到其他人有什么需求。“成功的创业者,思路都是来源于外部事件的不断刺激,DrewHouston就是有一回忘记带U盘,突然觉得‘我的把重要文件弄成在线可存取’,才创立Dropbox。”许多创意都来自生活中的发现,创业者将产品制作出来,解决需求,获得成功。  人们很难抽象地描述自己需要什么,但描述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却很简单,所以,注意人们在抱怨什么。正如教授TheodoreLevitt所说,“人们不会买个2英尺的钻头去打洞,而是会直接雇人来打好。”  此问题的其他候选答案——  1。从众  这个来自AndyRachleff的2x2矩阵形象解释了“从众”的影响:有趣之处在于,如果正确而随主流,并不能为你带来最大收入;真正赚大钱的,正如赛马裁判人员所选,是那些正确而不与主流选择一致的家伙。  MichaelWolfe在《有哪些疯狂的创业点子最后获得了成功?》中列举了不少例子——  ·Facebook:在Myspace和Friendster热情褪去的几年后,Facebook出现了,一开始Facebook只有几千个勤奋而反社会的常青藤学生用户,后来开放注册人人都来了,因为哈佛的学生很酷。  ·Dropbox:在云同步市场上已经有大量没多少人使用的产品(如微软的Skydrive,2006年时市场上有好几百家云存储公司)时候,Dropbox毅然进军并取得成功,原因在于,它真正做到了“同步”。  ·Amazon:在用户还担心信用卡在线支付时,在快递费用大于折扣时,Amazon开启在线书城。用户选择Amazon,是因为它方便,而且快递的等待时间并不会造成任何不方便。  ·VirginAtlantic:1984年成立的维珍航空,现在已经是英国第二大航空公司,在它最困难的几年,维珍集团甚至不得不出售子公司维珍唱片。  ·Mint:把你的卡、信用卡、证券经纪公司信息统统给我,我来告诉你如何理财。  ·Palantir:一个由许多应届毕业生(其中不少是移民)组成的情报分析公司,没有销售团队,与华盛顿的国防智囊机构达成了合作协议。  ·Craigslist:丑,真丑,但这个分类信息网站Alexa全球排名常年前100,全美排名前10.  ·iOS:全新的系统,毫无软件根基,与任何Windows、OSX、Linux软件都不兼容,一开始甚至连剪切复制粘贴功能都没有。  ·Google:在Google前有19个搜索引擎,其中大部分因为搜索结果的商业化而被人们弃用,所以Google去掉了导航和收费提升搜索结果排序,提供免费搜索服务。  ·Github:开发免费软件的工程师们,为一个开源托管平台付费。  ·PayPal:用安全性匮乏的AOL和Yahoo邮箱登录PayPal,并在平台上支付真金白银。而该公司由一群20岁的小伙子创立,没有任何银行作为后盾。  ·PaperlessPost:在线发送邀请函,就和Evite网站一样,只是收费而已。朋友们都会说:“有便宜不沾王八蛋啊。”  ·Instagram:我们有滤镜,我们有滤镜!  ·LinkedIn:专注于三、四十岁中年人的专业社交网络,他们5年登录一次,跳槽时找工作用。  ·Tesla:不卖电池了,咱们趁着金融危机后的经济衰退期,卖电动。  ·SpaceX:NASA能做的,我们也行。  ·Firefox:我们打算做世界上最好的浏览器,开发工作的大部分由团队里的一位成员完成。  2。建立一个传统而持续多年的商业计划,还一直坚持。  传统商业计划缺乏应激性,在充满意外的市场上并不可取。成功的创业公司都善于转变,直到寻找到合适模式为止。不像大公司,公司创业早期时并不用担心计划执行问题,因为创业公司有着“倾向于转变”的属性,转换商业实践重心较为轻松。  相反,创业公司应该建立最简化可实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3。过早考虑扩张  “不要过早考虑扩张,别想着做个大公司,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慢慢花钱,慢慢扩大,写规章制度、公司使命什么的都是浪费时间。现在公司规模小,灵活性高,有该做的事情:做产品,卖出去。迟早会有HR部门的。”——OliverEmberton回答于《我想做个企业家,应该从哪儿开始呢?》  过早扩张:在产品市场定位明确前,花不必要的钱用于扩张,例如雇佣销售团队,进行昂贵的营销工作,过度完善产品部分功能,租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办公室,等等…  根据StartupGenome对于3200家创业公司的研究表明,创业失败的公司中,有70%是因为过早进行扩张导致。  4。“走不出办公室”  这与最上方提到的类似,只是更极端一些。有时候创业者会钻牛角尖,活在自己世界中开发,而忽略了客户。  如SteveBlank所说,“办公室里是没有真相的,你必须走出去。”  5。抓不住机会  “创意都被高估了,而时机却从未有多少人重视。Google选择了正确的时间点打造搜索引擎,而Bing……祝它好运吧。”——OliverEmberton  根据GoogleVentures主理合伙人BillMaris的分析,对于创业成功率的影响,准确的时机比其他因素高六倍。  6。忽略了单位经济效益  很多时候,获取用户的成本会比预计要高,这样一来创业公司就无法盈利了。(编译:ahxxm)
(责任编辑:DF122)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人身攻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当前位置: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创业的本质是超速发展”超速发展是观察一个公司是不是非常有潜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也是创业公司从一开始就应该关注的。速度决定一切!哪怕刚开始做的产品不那么完备,但更新速度一定要快,比如说一周更新一个版本,这是创业的本质。超速发展意味着有可能获取到更多资金的支持,更大的团队去做,如果一个创业公司在一开始的时候发展速度太慢,就会被竞争对手赶超,或者资源散掉。比如YC,它的业务数据周对周要有一个百分之十几的增长,一两个月可能就翻倍,一年可能就是很多倍的增长。“互联网使信息传递成本最小化”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势而为,要跟核心规律相吻合,这个事就容易做成。那么,互联网的核心规律是什么?信息免费、快速、有序的流动,这是物理层的规律,网络信息的流动速度在互联网当中是以光速在跑的,非常快。互联网的发展是随着信息演进的。如搜索引擎、E-mail、IM、电商等,它的发展一步一步沿着规律在走。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时空观,我们从北京到上海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是信息的到达可以是非常通畅的,到达任何人、任何商品和任何信息的时空成本最小化,是互联网最核心的规律之一。“创新需要出奇制胜”创新的公司才真正有价值。如何找到一个有10年需求、10倍改进空间的市场,10×10相当于有100倍的可能性。任何一个大公司瞄向的市场、瞄向的需求都是非常刚性的,也许当它刚开始创立的时候大家不觉得这是一个大市场,比如说像搜索引擎,在2000年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不会用搜索引擎,但现在所有的网民都在用搜索引擎。15年时间,搜索引擎做的事情比原来查图书馆要好,所以百度变成一家大公司。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有出奇的能力。大的道理、大的规矩要遵循,但是要有一些出奇的地方,否则的话就变成正面的、惨烈的竞争。比如百度,它其实最早做的搜索引擎一开始给企业端提供2B的服务,但是当搜索量越来越大的时候,它就可以去做2C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竞价排名这样一个模型,而这个模型的发现是百度走上轨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是创新性的,当时没人去做通过竞价排名引导用户。正是一系列遵循大的规律,同时又有一些创新性、创造性的东西,才使一个公司从零走到非常大。“如何找到创业机会?”创业首先要找到自己的价值点,找到最有价值的部分。第二,避开巨头火力范围。现在做搜索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如何避开巨头的主力战场去找到一些边缘性的机会,是一个团队要考虑的。第三,找到团队能力项。一个事也许有机会,但可能不是你的机会,一定要找到自己能够把握的方向和自己跟别人竞争过程中有明显优势长项的部分。第四,专注打开一个缺口。创业公司一开始就几个人,启动资金也就100-200万人民币,必须集中火力打开一个地方,而不是全面打开。比如百度一开始做搜索引擎,前5年时间基本没有做其他业务,专注在这一件事情上把它打透;腾讯做IM,一开始也专注了几年时间,后来随着IM的演进才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其他的业务线。专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第五,口碑。早期项目如何传播是非常有学问的,仅仅靠广告硬推很难做到非常大量的用户群上线,而口碑是有力量的。现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这么快,一个非常好的产品一定会有用户群。一开始不要着急做大规模推广,而是要把产品和服务打造到极致之后,才能够去做推广,这样效率比较高,而且一旦上了轨道之后,可能上升速度会非常快。“创业团队应具备的八大特质”第一,专注度——决定是否极致;第二,格局——决定运势;第三,执行力——决定速度。这三项是团队最早期需要具备的。第四,内在驱动力——决定坚持。因为很多事情需要打磨很长时间,需要有非常强的坚持能力才可能走到最后,他的内在驱动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兴趣、为了改变某件事情,内在驱动力是衡量创始团队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第五,团队文化——决定战斗力。这是一个公司能走多远非常重要的支撑部分,任何一个成功的公司一定是一个有文化的公司,因为只有文化的纽带才能让这个团队的向心力比较强,战斗力比较强,并且当团队进行扩张的时候,文化可以把各个部门的利益和目标凝聚在一起。第六,创始人多样性——决定综合能力。现在是一个竞争非常惨烈的时代,如果创业团队不够全面,就很难在一个综合竞争当中取胜。第七,兴趣——决定深度。兴趣决定了你对这个事情研究的深度,只有你感兴趣的东西你才可能去花时间,如果说你做了一件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从长远来讲是做不好的。第八,学习能力——决定适应度和灵活性。早期团队都非常稚嫩,但后续会做得越来越好,那是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能迅速掌握规律并且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企业管理当中去。“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机会在哪?”1互联网+传统行业传统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未来有比较大的机会。传统行业都存在一些效率问题,行业当中的一些规律没有被打破,但通过移动互联网有可能把这它打破。比如出租车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但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打车的效率、运营的效率和评价机制都能做上去,这时候传统行业跟互联网的结合就产生了一些机会。物流也是传统的行业,但是让卡车司机和一些小面包车司机都装上App之后,就可以给他们派单,提升效率。中国每一个传统行业都非常大,每一个行业都有可能跟互联网结合进行创业,这方面的机会蛮大的。2可穿戴智能硬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硬件成本的下降,手机配件可以用来做智能硬件,比如智能电视,跟以前的成本相比没增涨太多。万物互联时代有可能在未来3到5年达到,那么像自动驾驶汽车都是非常有机会的。3共享经济原来闲置的物品都可以拿做分享,物品可以被充分利用,既环保又不浪费,这里面存在大量的机会,其实Uber就是一种分享经济。4移动医疗&健康&体育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倡导会存在许多机会。比如在锻炼的时候就会有一些运动的社区,或者运动手环一类的产品出现。另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电商也大有可为,移动医疗更在未来5到10年有非常大的机会。590后创业兴起漫画、动漫等以90后娱乐消费为主的相关领域正在兴起,它更适合年轻创业者自己来做,因为他们更懂用户需求,他们自己就是用户。===济宁资源整合平台===
欢迎关注“济宁资源整合平台”微信,搜索微信号“ jnzyzhpingtai”,或者点击右上角图标,加关注,或分享、转发、评论,与我们一起共同进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 点击上面蓝字一键关注 ▲QIBU生活微刊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1、每一次接吻 会消耗体内至少12个卡路里科学家指出:...
我是主播 贝妮~(微信号:Voaoao)每天提供最热门、最火爆、最精彩的视频!口味有点儿重喔~笑死!笑死!笑死!如果觉得这些还...
【最费脑力的14部电影】《盗梦空间》、《记忆裂痕》、《生死停留》、《死亡幻觉》、《禁闭岛》、《穆赫兰道》、《蝴蝶效应》、...
现如今,飞机以舒适、方便与节省时间等原因成为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之一.可你是否知道,为何不能喝飞机上的冲泡茶饮,又为何在...
感知CG,感触创意,感受艺术,感悟心灵 在CG世界的一期中我们展示了 Vince Low的一部分作品,今天再次翻看CG网站时发现他的...
因女儿未出世便患肿瘤,柴静离职后首发雾霾调查.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看完这些,才知道雾霾的真相.震撼!震...从为什么创业到该怎么创业 尽量用最少人完成最多事_新芽NewSeed
从为什么创业到该怎么创业 尽量用最少人完成最多事
·  硅发布  曲凯 
摘要到底什么才是创业的最好的最理想的理由呢?“The best reason is you can’t not do it”——最好的理由就是,你不能忍受自己不去做这件事。
  这两天硅谷 Demo Day 满天飞,听 Lynn 说,她很多朋友正忙着提交 YC 孵化器申请。半年前,我曾根据 YC 创业课内容写过一些和创业相关文章,现在回头看,很多点仍然非常基础和实用,这次我再把其中一些比较原则性的点集合一起,当作一个创业入门基础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要创业
  首先从为什么要创业入手,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YC 创业课总结了三个最常见的创业原因,并一一提供了基于现实情况的反驳。比如:
  1)很多人想自己做老板,觉得现在老板做的事和方法看不过去。但事实是,创业后,每个人都是你老板。你要讨好你员工,初创企业是难以承受核心员工离开的;你要讨好你顾客,你的身家性命和未来可能都在他们手里;你要讨好你合伙人,要小心翼翼处理各种矛盾和分歧;你要讨好你投资人,当然最近说资本市场泡沫的文章比较火,如果你真的靠谱,也可能是投资人要来讨好你。
  2)很多人希望工作有灵活性,可以有很大自主支配权。但事实是,创业的灵活指的是:你可以灵活地把生命中所有时间和精力放在你项目上。相信我,一个真正的创业者是 24 小时都在工作,就连做梦都会想该如何做好这份事业。再加上你要随时待命,要做所有员工的榜样,所以创业其实不只是监督手下人干活,或去参加会议发表演说那么简单。
  3)赚更多钱,有更大影响力。当然,这是个比较实际的理由。但在企业内部,或至少初创公司内一样可以实现这些事情,而不只是需要自己去成立一家公司。而且我自身的创业经历也让我知道,靠创业赚钱是不靠谱的,因为创业就是要把所有赚来的钱都再投回去,除非你能把企业做到万人皆知,不然你自己的工资肯定还不如去大公司当个领导来得多。
  所以,到底什么才是创业的最好的最理想的理由呢?
  “The best reason is you can’t not do it”——最好的理由就是,你不能忍受自己不去做这件事。
  Sam 补充说: Feel compelled by a particular problem, and starting a company is the best way to solve it,迫切需要解决一个问题,而创立公司是最好办法,其实是一样的含义,而几乎一样的理由,我在创始人 Junyu 的一次访谈中就听到过。
  你意识到一个问题,并觉得自己必须去解决它,只有这样,你才会有归属感、才有激情去面对前途困难,才能坚持 5 年、10 年,15 年熬出一个伟大企业。比如我自己一路走来深知教育中现存的问题,我觉得教育中很多问题,比如让学生们更有自主思想、更有选择意识、对自己人生更有规划等,都是我希望有人能尽快解决的,如果不解决,就会有更多孩子迷茫、后悔或受苦,也就影响整个社会。所以我也一直关注教育领域的创业比较多。(自己的一次创业相关尝试,也是在职业教育方面)。
  所以说到底,怎么样才算是对的创业?我之前看过一句话,后来就一直是我的微博签名,那句话是说:“Choose a problem to solve, not an idea to build.”(选择一个问题去解决,而不是选择一个点子去发展)。这也就自然联系到了后面要讲到的创业四大要素。
  创业四大要素
  Sam 认为要塑造一个伟大公司要在以下四方面做文章:Idea(创业点子)、Product(产品)、Team(团队)和 Execution(执行)。也就是说,一个杰出点子,被一个杰出团队,很完美执行,就会变成一个伟大产品,并塑造成一个伟大公司。
  很多 VC 投资时,其实看的也是这些,比如是否是个足够大的好市场(点子是否够好),是否是个适合的很好团队(执行力如何等)。
  第一点,Idea
  最近流行的一种说法是:Idea doesn’t matter,而且自从《精益创业》这本书火了后,有个词也跟着火起来,那就是 Pivot。这词意思是不断变换方向,找到适合市场等,但 Pivot 这个词被用得太烂了。
  现在基本上,任何“不成功”都可以被说成是一次“Pivot”,很多人也鼓励大家先开始再说,遇到困难不怕,就 Pivot 就好了嘛。但事实上,据 Sam 在 YC 观察,绝大多数成功公司,都是一开始就有很好立足点和 Idea 的。
  虽然说任何有创业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整个团队一开始做的东西,和最后成型的东西,一定非常不一样,但大方向,其实是可以把握住的。比如做美甲 O2O 的河狸家,比如做女性社区的和,比如做娱乐社交平台的唱吧,这些都是从一开始听上去就有很大概率会火的东西,哪怕产品的内核和细节可能会完全不一样,但面对的人群和解决的问题都是不变的。
  另外,在想 Idea 时不能只想产品,还要考虑很多别的因素,比如市场大小和成长空间,公司发展战略、未来成长壁垒等。做 VC 以来,我一个比较大的感受是,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好的人才,有一个好的 Team,那就请一定要选择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来发挥,不然就是对资源的浪费。
  在一个大的市场内,如果你能占有 5% 左右市场容量,可能你已经很成功,并且未来还充满可能性,但在一个小市场内,哪怕你已经占有 80% 市场容量,也不太会有人看好你的发展。和他 18 将如果最开始时选择的不是电商,而是举例说是,某种特定疾病人群服务,那么哪怕他们做得再成功,也不会有现在的声势。
  当然,国内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公司会很快进入赚钱市场,并把小鱼都吃掉。而且,如果你也有想过创业这件事,你可能发现,任何一个很明显可行的点子,都早就被不知道多少人做过了。所以 Sam 给我们的建议是,要选择一个垂直的小市场。
  但这不是和刚开始说的矛盾吗?其实不是,Sam 是说:要选择一个有前景的、可快速复制并扩张的小市场。对一个发展很快的小市场(公司和市场一起发展,就像电商领域的),和一个发展很慢的大市场来说,前者最适合创业,也是最受 YC 青睐的。
  小市场特点是,很多好点子一开始听上去都很可笑或无聊,比如给所有网民做一个搜索引擎,让大家搜索网上的所有资料?比如做一个只针对学生的社区,让大家向网上放自己照片和动态?哪怕谷歌和 Facebook 已经这么成功,我们回头去想他们最原始的样子还是会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所以,想创业 Idea 时要有长远视角,要有 Vision,要能看到市场在之后几年的变化。另外,还有一些要考虑的问题,比如说 Why now?为什么这个东西没有在一两年前就被做出来?为什么一两年年后再做这个东西就晚了?等等。
  最后,一个好点子最好是个全新的东西,而不是对已有东西的改进,比如很多人说我要做宠物领域的 Airbnb,我要做白领领域的 Airbnb,我要做高端商务领域的 Airbnb 等等,根据 Sam 经验,这样的东西大多时候会失败。
  总结一下,最好的点子是从自身出发的,最好是起始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小众需求,并且是可以被非常简单地形容、理解和复制扩张的产品。
  那么,如果你在想创业,那有两件事是你现在就要开始做的:1)想好的点子;2)找合伙人(不断地出门去和人聊天吧少年!合伙人和人生伴侣几乎一样难找。)
  第二点,产品
  Sam 把专利、售后服务等任何和产品和顾客体验相关的东西都归为“产品”这个定义内。因为对顾客来说,产品本就是一个 Package,是整个交易行为。
  他认为,产品应该做成是被少数人特别热爱和死忠,而不是做成被大多数人感觉有些喜欢,因为前者做好了,更容易扩张到全部人群;而后者则比较容易不温不火。而要死不死的状态,其实是创业者们最害怕的。
  他还告诉我们:要和顾客不断交流,他们会告诉你怎么做一个他们愿意使用、愿推荐给别人、或愿意付费的产品,要根据他们建议,不断修改产品,形成一整个流程闭环。
  另外,很少有创业公司是死于同行竞争的,一般的死法,都是没做出最解决顾客需求的产品。
  我个人曾有个想法,就是如果你做的是个自己愿意推荐给最好朋友和亲人购买的东西,如果你恨不得自己花钱买自己产品或服务给好朋友和亲人用,那这个产品,一定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是个非常好的产品,是个解决真实需求的产品。相反,如果这个产品你在推荐给父母和好朋友使用时会有一丝犹豫和顾虑,那你就要好好想想自己产品是否真正拿得出手了。
  另外 Sam 也分享了一些衡量公司成长的指标,比如:总注册数;活跃用户数;活跃级别用户留存率;收入;Net Promoter Score。
  其中 Net Promoter Score(NPS)是个比较新鲜的定义,翻译成中文是“净推荐值”。如果所有人都劝大家不要使用这个产品,那么这个指数就是 -100,如果所有人都在自发推荐这个产品,那么这个指数就是 +100。
  第三点:Team(团队)
  1)Co-founder (合伙人)
  我们先从 Team 的 Co-founders 也就是联合创始人说起。因为联合创始人,是整个创业过程中最重要一环,我们上讲课也提到说很少有创业公司是因为竞争对手而死掉,那么创业公司最常见的死亡方式是什么呢?就是联合创始人的散伙(个人观察,另一个最常见原因是现金流断裂)。
  找合伙人确实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以至于很多人,尤其是学生,最终会很随意地选择一个之前不认识的人作为合伙人,这其实是个很讽刺的事,因为招员工大家都知道要面试个两三轮,而联合创始人却会有所谓的“一拍即合”,这肯定是不那么现实和长久的。
  据 Sam 观察,这样的公司最终解散的概率非常高。所以与其有个不好的合伙人,甚至还不如不要合伙人(哪怕 YC 投资的最成功的前二十个项目,都是有两个以上合伙人)。
  找合伙人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要了解你的合伙人。所以寻找合伙人的最好方式是找老同学,或老同事。如果你所在学校不那么好,那就尽量去一个好的公司。你去到百度、、阿里,总是能找到同样想创业的优秀的人才。
  2)Try not to hire (尽量少招人)
  尽量不要招人,或者说尽量用最少人完成最多事。我记得 37signal 创始人曾说过,他们就十几个人完成了所有生意,因为他们做的东西是可复制的,另外像 Whatsapp,我记得被 Facebook 以 160 亿美元收购时也才 50 名员工而已,当时那可是一个月活 4 亿的 App。所以创始人们不要以为人多就一定是公司繁荣的象征。
  当然,并不是每个公司都适合一直走少人路线,但至少在早期,目标应该是尽量少招人。Airbnb 招第一个人,花了五个月时间面试,而且第一年,也只招了两个人而已。(他们其中一道变态面试题是:如果你被医生诊断说你只有一年时间可活,还是否会来 Airbnb 工作?后来,他们觉得这实在太疯狂了,就把这道问题中的一年时间,改为了十年……)
  在创业初期,要少招人的最大一点原因是,早期招人如果招错,成本非常之高。比如早期招聘出让的股份,早期员工如果离职给团队造成的伤害等。另外,很多人说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什么是企业文化?
  我觉得最早期员工的风格就直接塑造了企业文化,所以我记得有听过一句话是,早期团队不要过于追求多样化或差异化,技能可以互补,但做事风格一定要统一。
  3)Get the best people (招到最好的人)
  有些 CEO 说,我的职责就是找人和找钱,这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没错的。我个人一直觉得找到最好的人(或者说是最适合的人)是一个创业公司最重要的事。Sam 建议创业者应该把 25% 精力花费在招聘上,而我个人判断一个创业者或一家公司是否真的靠谱,总会问创业者一个问题,就是“是不是每个拿到 Offer 的人你都有参与面试?是不是公司内的每个人你都认识?”。
  这里我又要拿的 Junyu 举例,我听过他在访谈中说,哪怕豌豆荚达到几百人规模,他还会抽出时间在发 Offer 前面试每个人。我觉得只有真正懂得人的重要,并尊重求职者的人,才能真的做好一个企业。所以创业者们,请认真对待每个应聘者,他们也许不能成为你的雇员,但还可能是你客户,或至少是你的口碑。
  另外,Sam 还有个比较激进的观点,他说创业公司招聘的前五个人中,哪怕有一个不是最好而只是中庸的人,这个创业公司也很可能死亡。当然我也听说过,其实把最好的人都放一起,可能会在管理上有很大难度。
  但不管怎么说,找到最好人的方式一般都是靠熟人介绍。而创业公司选择人的标准更主要的是态度,而不是经验。
  Sam 在招聘时会看的只有三点:a)他是否聪明?b)他是否能完成任务?c)我是否愿花很多时间和他在一起?
  这些问题有时可以在面试中看出来,有时可能需要在正式聘用前先一起做一个一两天的小项目来看看感觉。尤其是很多创始人,其实不一定是好的面试者,而很多应聘者,也不一定有好的口才。
  另外,马克招聘时考察的两点是:a)我是否愿意花费很多时间和他在一起?b)如果角色互换,我是否愿意向他汇报,他是否能做一个好的上级?这里的第二点,深想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4)Equity(股份)
  股权分配中一个大致原则是,招聘来的前十名员工大概应该得到公司股份的 10%,且一般都是以四年期权形式发放,即做满第一年获得 2.5%,第二年获得 2.5%,以此类推。
  另外,我个人再说一下关于联合创始人和中后期员工招聘的股权分配情况。
  对联合创始人来说,我觉得股权分配有三个原则:一是让所有人都开心,每个人分多少不重要,只要你们都开心,都觉得公平就是最好的分法(要一开始就说清楚,这件事情拖得越久只会越难);
  二是一定要有一方占多数,有决定权,因为争吵必不可免,最后一定要有一方是能够拿主意做决定的。
  三是联合创始人的股权也要以期权方式发放,一般也是四年期。因为谁都可能中途离开,意外总是可能发生。你不希望你的 Co-founder 在拿到股份的第二天就带着整个公司一半股份离开对不对?
  对中后期员工来说,不需要过多强调股份百分比,而是可以直接把股份按公司估值换算。比如你的公司在天使投资后已经价值 1000 万,那么你不需要告诉应聘者说我给你 1% 股份,那对应聘者来说也没有意义,你要告诉他说,我的公司现在价值 1000 万,你能得到其中 10 万,并在明年融资后,可能可以成长为 100 万。
  5)Fire Fast(尽快解雇错的人)
  要不留情面的解雇创造办公室政治的人,态度不对的人,而且要以最快速度解雇他们。不然整个团队都会被迅速带坏。一个消极的人,会让大家都变消极。
  四)Execution(执行)
  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相比最大优势就是执行速度,执行可以包括落地,也可以包括转弯,所以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Sam 分享了创业公司 CEO 的五项职责,分别是:Set the vision(制定远景和目标);Raise money(募资);Evangelize(宣传);Hire and manage(招聘和管理);Make sure the entire company executes(确保整个公司的执行和运作)
  其中,Execution 可以被分为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你能不能想清楚该做什么,二是你能不能知道该怎么做。我们假设一个合格创始人都知道该有什么事情要做,而把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上。
  对一个创业者来说,有太多重要的事要做,而很重要一点,就是要专注,因为每天时间有限,所以要专注在最重要的那两三件事上。而要专注,就要知道该如何选择和划定优先级,也就是说要有确定目标。
  目标有短期的,也要有长期的,并且要把目标和所有团队成员反复沟通强调清楚,因为一开始创始人的关注点和目标,也就是这家公司发展的重点和目标。
  另外,要把维持增长作为一个主要关注点。因为不管别的事情怎么变,只有维持增长能让企业成长,才能聚拢人心。当企业在增长时,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当企业停滞时,一切不是问题的问题都会出现。(当然也不能在模式验证之前盲目的快速扩张。)
  一个成功的创业公司应该是每几天都有改动,都有新功能上线。比如我去年刚回国时,曾和“哪上班”的创始人聊天,我提到说,现在很多美国公司都缺码农,其实可以做中国码农和美国公司之间的桥梁,等再下次见面的时候,他就展示给我看新上线的这个功能了,从产品设计到运营到资源对接速度极快。
  另外,我也记得 Lynn 曾经说过,最靠谱的创业者一般也都是回邮件最快的,不管白天黑夜。这应该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
  最后,Sam 给到创业者和创业公司的一句建议是:“Always Keep Momentum”,也就是说永远都要在变化和成长,不要停滞。
  一句名言是:“The competitor to be feared is one who never bothers about you at all, but goes on making his own business better at all time.---- Henry Ford。”“你应该害怕的是那些从不理会你,只专注在自身进步的竞争者们。------亨利 福特”
1585゜11430゜21071゜3924゜4829゜5811゜6767゜7724゜8700゜9694゜10
6836゜16005゜25079゜34644゜44232゜53194゜63028゜72713゜82648゜92562゜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板在哪里上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