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纳米功能材料料和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哪个快一点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范文十篇】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范文一:维普资讯
第 6卷 第 5 期  20 0 8年 9月  
VbI . NO.  6  5
Na o e h o o y a d Pr cso   g n e i g n t c n l g   n   e ii n En i e rn  
S p 20   e .0 8
《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稿约 
1 投 稿 约 定   
11 来稿 必须 具有 创新 性 、 .   学术 性 、 科学 性 、 范性 和可读 性 , 为作者 创作 , 为首 发稿 , 者享 有文稿  规 应 并 作 的著作权 , 内容应 注意保 守 国家机密 , 执行有 关 国家标 准. 件刊 出后文 责 自负. 并 稿  
1 本刊所载文章在向国内外数据库 、 . 2 检索机构 ( 包括印刷版、 光盘版、 网络版 ) 报送时 , 不再征求作者  意见, 并且在稿件刊登后一次性付给稿酬 ( 若不同意收录 , 请在投稿时说明, 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 )  . 1 对确定录用的文稿酌收版面费. . 3 依照 《 著作权法 》规定 , 本刊可以对来稿做文字修改 、 删节 , 涉及内   容的修改要征得作者同意. 文稿刊登后 , 按篇致薄酬 , 并赠送当期刊物.   1 来 稿请 勿一稿 多投 . - 4  
2 来稿注意事项 
21 来 稿 时请提 供作 者真 实姓 名及 联 系地址 、 — i 电话 号码 , . Ema 、 l 同时 注 明第 一作 者 的出生年 、 别 、 性 最高  学历 、 职称 和工作单 位等 信息 . 请注 明基金 项 目及项 目编号 . 来稿  
2 文稿要求主题明确 , . 2 数据 可靠 , 逻辑严密 , 务求论点明确, 论据可靠 , 数字准确 , 内容应注意保守 国家  机密.来稿请一式两份 , 要求字迹清楚 , 图表清晰 , 文字精练 , 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书写规则. 外文需打字或  用 印刷体书写 , 并注明文种 、 大小写和正斜体. 表示矩阵 、 矢量和张量的字符用黑斜体字. 变量及其单位要标  明, 要执 行 国家标准 规定 . 自留底 稿. 请   23 来 稿请 提供 中英文 的题 名 、 要 和 关键 词 以及 图题 、 题 . 文 题 名 不宜 过 长 , - 摘 表 论 一般 在 2 个 字之  0 内. 文摘 要是 论文 的梗 概 , 论 提供 论 文 的实质性 内容 的知识 . 要 的 目的在 于给读 者提 供关 于 文献 内容 的足够  摘 信息 , 使读者决定是否要获得该论文. 摘要对于论文是否被 E 检索关系重大. i 论文摘要应充实具体 , 须包括研  究 目的 、 过程 和方 法 、 果 和结 论 , 采 用第 三 人称 写 法 ( 使 用 “ 结 并 不 本文 ” 、 “ 者 ”等 作 主语 ).目的指研  作 究、 制 、 研 调查 等 的前提 、 目的和任务 以及
所涉 及 的主题 范 围 ; 程 和方法 指所 用 的原理 、 过 理论 、 条件 、 对象 、 工  艺、 材料 、 构 、 段 、 备 、 结 手 装 程序 等 ; 果 指 实验 、 究 的结 果 、 据 、 确定 的关 系 , 结 研 数 被 观察 的结 果 , 到 的效  得 果、 性能等 ; 结论指结果 的分析、 研究 、 比较 、 评价 、 应用 , 提出的问题等. 关键词要选取能反映论文主题 内容的  词或词组 3 ~8 个. 中文摘要以 20 20字 , 0~5 英文摘要以 10个实词为宜. 5 ? 并请提供作者单位的标准译名和作  者姓名 的汉语 拼音 .   2 文 中引 用他 人 文 献 , 在文 后 按顺 序 列 出 , 在文 中相应 位 置用 方 括 号标 出 . 考 文献 应 选用 主要  . 4 请 并 参 的、 公开发表的文献 , 5 近 年的文献量应 占 5%, 0 内部资料 、 待发表的文献不得引用. 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  制 , 文 中出 现 的先 后顺 序 编 号 . 献 作 者在 3名 以内 时全 部 列 出 ,4名 以上 时则 列 出前 3名 , 按 文 中文 名 后加  “ ” , 文名后 加 “tl ; 等 英 e  ” 书写外 文作者 姓名 时 , 前名后 . a 姓  
3 文后 参 考 文 献 著 录格 式 
3 期刊  【 . 1 序号】 作者. 题名[ _ 年, 期) J刊名, 卷( : ] 起止页码.  
32 专著  【 ]作 者. [ . . 序号 题名 M】 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  
3 论文集中析 出文献  【 _ 3 序号】析出文献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论文集题名. c, /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3 学位论文  [ _ 4 序号】 作者. 题名[] D. 保存地: 保存单位,   年份.
35 国际和 国家标准  【 .   序号】标 准编 写者 . 编号 标准 名称 [】 标准 S. 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   36 专利  [ ] 利所有 者 . . 序号 专 专利题 名 : 利 国别 , 专 专利号 [] P. 出版 日期 .   37 电子 文献  【 号】主要 责任 者. 名 【BO ] . 序 题 E /L . 出处 ( 可获得 地址 ) 文献 或 , 引用 日期 .  
范文二:维普资讯
22? 3  
第1 2卷 第 3期 
参 考 文献 :  
Wage  n nrU,R za  avn A,V l  e iA,e 1 n ep r na j ta.A   xei t  me l
张 晓宇 , 苏万 华 , 铁坚 , M LN U   C I 林 等. U I B MP H C 燃烧 控  制特性 的试验和数值模拟 [ ] 燃烧科学与技术 .04,   J. 20 1 0
()43_1. 5 :1_ 4 7   Z agXay ,u Wah a Ln Tei ,ta. xe m n   h   i u S   n u , i i a e 1 E pr et n o   j n i s n   F   o en    LN U P H C n n O S adC D m dl go MU IB M   C Ieg eCm U- i f i b  
s d f o gn oscag o rsi  gio ( C I  t yo  moe eu hrecmpes ni t n H C ) u h o ni
w t   a i u   o r s in rt s n a e artmp r tr s a d i v ro sc mp e so   a o ,i tk   i  e au e   n   h i e
fes i  ot ddrc fe i c o C]/ A   ae. ul wt pr a   i tu l ̄etn[ /S E P pr   h   n e    i  
De ot Mih g , A , 0 3, 0 3 0 - 2 3  t i, c i a US 2 0 2 0 - 1 2 9 . r n
tncaat sc [ ] Jun / fC m ut nSi c  n   i  h c r t s J . ora o o bso  c nea o r e i i i e d
Tcnl y 20 ,0 5 :1_ 4 7 i hn s) eh o g ,0 4 1 ( )4 3 _ 1 ( C ee . o n i  
S  nu ,Z ag Xay ,Ln Tea ,e a. t yo  u Wah a h   i u i  i i n o j n t 1 Su     d f
p le s r y h a  la e m s in   d e iin is i    u s   p a , e tr e ,e so s a   f c e ce   n a e s i n
ni  r ge d r  hq it B n tJh n sn tr   [ ] He rkNod rn,An esHu vs, e g o a so . Sat 2 
f i etn s a g sfrH C - m ut n C]/S E P - o  jc o t t i  o  C I o b so [ / A   a  n i re e c i
e . e o t Mih a US 2 0 p r D t i , c g
, A ,0 4,2 0 - - 9 0. r i n 0 4 012 9  
cmpu dd sl C o utn egn [ ∥P oed  o o n  i e HC Icm s o n e c] r e- e   b i i c
i so A MEIE A MEIt nlC m ut nE gn  i - n   S -  S  n ra  o bsi   nieDv   gf C e o i
s n 20  F l eh i l C ne ne ogec ,U A, o i   0 4 al cn a  ofr c.L nbah S    T c e
20 0 4,I E 2 0 - 2 . C F 0 49 7 
S a gmae   d l  , R b t  h l s E. Ho g n o s t n l ir Ru of H o es C a i   r e mo e e u  
h g o pes n i io H C ) B nfs o po i   r a ecm rs o g tn( C I : e et,cm rms i ni i e
n  u adft e印p ct n [ /S E P prD t i Mi i , ur l ai s C]/ A  a . e o , c g   i o e r t ha n
US , 9 9,1 9 0 1 3 8 . A 19 9 9- - 6 2 
S   n u , i i a , e Yqa g  o p udt h o- uWa h a LnTti P i ii .Acm n  e nl n   n o e  
Z a   u u ,As s T o s W ,As a i  n i N,e  1 h oF q a n mu   h ma   s n sDe n s   ta .  
oyf   C I o utni   I ee  g eb e nte g  rH C  m s o  aD   sl n n a do    o cb i n i d ei s h
m l- le i et n a d te B MP cm utn c a b r ut p s n co      U   o so  hm e  io ji n h b i
H m gnosC ag  o pes nInt n H C ) KyR - o oeeu  h reC m r i  g i ( C I : e  e   5   so 6   i o 7  
1J   1J   1J
sac n  ee p et s e[ .War dl P Sc t er adD vl m n I us M] h o  s r n ae A:oiy e   e 
f uo oi   n nes 20 . o A tm t eE g er, 0 3   v i  
[ / S E Pp rD t i Mi g , S 20 , 0 3 1 c] / A   a . e o , c a U A,0 3 2 0 - . e rt h n i 0  
07 . 41 
范文三:维普资讯
第 1 3卷 第 2 期 
d s r  d l o   mu ain o  r u e t i u i nc m u t n a d o u emo e  r i l t  f u b ln   f so   o b s o  n   f s o t d i
c l j o si   s gas s ale cm utnui   e a mx  o ut nm dl rT t b   o n   in cm si   oe i g b o  
nr x e  r u t nJ .A T   cai  ic , 02 3  ii o dsom ao [] C AMe n aS i 2O , 4 tc J f l i h c na
( )9 998 i C ie ) 6 :6—7(  hns . r n e 
[ ]//  ae. 03 20-05  C / A4Ppr 20 ,0373 . A
[ ]G n   , nnS L So  pr n  o utno hdoa o  4 3 ei F Meo  . E f s e, icm s i  f yr r n n u : c b o o cb
[0 gesie  M nnS L So pe i dcm u o  d o  3 ]Egnp l G, eo . E   r x  o s na   l er f m e b t n p— i lat msi     O - A  o ut lJ ora o r — u n  i o i aD EH T cm s o J .JunlfPo   t e snn b r   p
us n a d P w r 0 4 0: o 6 1 8 . l o   n o e ,2 o ,2 1 7 - 0 6  i
sr     C A   T c /n   ae . O42} -12  pa i aS R M J [ ] A4Ppr 2O ,( 4 3 . yn E / 04
[5 eo ,Fye  .S u tn f tn  okser yrn  3 ]M nnS r lB il i so so s c  a  e  — xl m ao  r h g h l i a t at n   o p xdm isR . t t G G g   st e e cosncm l  o a [ ] A a a A:  ̄r aI t t ri i e n l   n i ni   u
f T c n lg ,2 O . o  e h oo y O 4  
[1 eo  ,Soe C a l 3 ]M nnS tn  ,Pt  e N.Mu — a   oen  rL S0 l s l m dlgf  E  f i t ce i o   eg er  ei so l g- a  o b t sc /n   ae. ni e n ds n f a es ecm u o [ ]/ A4Ppr n i g g  r c l s r  
2 o 1 7. o  O 5  
[6 o l ,
Wod a   .T ep c i aao cm to pm) 3 ]Cll eaP ow r P h i ws pr l  e d( p   d e e bi h f  a  ya c   iu tn [ ] ora o  op ti a  o gsdnmi s l os J .Junl f Cm u tnl r l a m a i   ao
P y i ,1 8 h s s 9 4,5 1 4—2 1  c 4: 7 0 .
[2 akr l M nnS L So sa r in    pr n   er 3 ]Sn a lV, eo . E     l   x i s esi s a  a  fc am i n u o c h g
l es C]/ Po e/ so  e Cm utn Ist e 04  a r[ / r e n  f t   o bso nt t.20 : y cd g h i i u
2 3 — & 2. 8 52 4  
[7 e nF Fye  , nnS S uao  dt a o r aa  3 ]G n   , r lB Meo . il t no e nt n o g— i xl m i f oi pp
t ni t b etgssl 'c v  i ue[ / /A P pr i     ru n a odiqt emx r C] AA   ae. o nu l   - i  ̄ i t s /  
2 0 ,0 53 6   0 5 2 0 — 9 7.
[3 e nF hmyvk  ,Meo  .Lreed iu tno  3 ]G n   ,Ce asyB i nn S a  dys l i   g m ao f
《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进入 E 检索系统  I
据可靠消息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06 《 20 年开始进入 E 检索系统 . I 众所周知,I E 是世界 
之一 , 在应用科学和工程领域 的文献检索方面具有很高 的权威 . 进入 E 检索系统 , I 标志着《 纳米 
工程》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   纵观 20 年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05 《 在广大作者 、 读者的支持下 ,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不仅编委实现了国际化 , 而且作者 的国际化程度也 日益提高 , 国籍涉及美 国、 英国、 德国、 澳大利  日 本等多个国家 . 良好的学术质量 ,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使《 在国内外 的影 响力逐步扩大 .   微米纳米科技是近 2 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前沿学科 , 0 有可能在新 的世纪掀起一场新 的产业  技术与精密工程》 有信心以内容的高水平和  出版印刷的高 质量 , 力争全方位达到领先水平 , 为该  读者和作者服务 , 为推动微米纳米技术 的发  展做贡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范文四:维普资讯
20 年 3   06 月
赖际舟等: 基于联邦滤波的惯性导航姿态组合算法 
?5   3 3?
需要说明的是 , 在实际采集静态激光惯导数据的   时候, 由于在 220s  5  附近受到了外界环境干扰 , 横滚  角产生了小的变化 , 在横滚角曲线的尖峰值 上反映  并 出来 .   从图4中可以看出, 加入姿态量测信息之后 , 使用 
系统 中的应用 [ .北 京 : M] 科学 出版社 , 0 . 2 3  0
F   n yn, De g Z io g Z a g Jw i ama  Fl r u Me g i n   hh n , h n   ie.K l n ie  t
Ter n t Api t n i N [ .B in :Si c  hoya dI  p lai  nI S M] e ig c n e s co j e
Pes 2 0 (nC iee . r , 03 i  hns) s  
[ ] T p sv   .F dr e  a nft n i fr tn0  — 3 u ye  A eea dK ma l r g a o i  fe  V t l i e v   ma 0 r i l i  q ao si ag etd s t sae[ ] Jun lo  a o e ut n n um ne t e pc J . ora f tn i   a 
G ia e o t l a   ya i ,00,3 3 :9 _ 38 udn ,C n o, n D n mc 2 0 2 ( )3 l 9 . c r d s   [ ] S  nag hnZ e nert  N / P / L N S a  4  i Wefn ,C e h .Itga dIS C S G O A Sn— e
vg t n s se b s d o   e  y e   f l n f trn   g — ia i  y t m  a e   n t e t p so   ma   l i g a o  o hr Ka ie l
姿态一 位置一 速度组合 的联邦滤波能够明显提高激光惯  导系统的姿态精度 , 对静态下酌航 向角漂移有 明显的 
抑制效果, 这些特点 正是速度一 位置组合 方式所不具  备 的.  
rh s[ ] rcei so e eo   e ai a y p. i m c ∥Poedn   t g f   cn I r t nl m o  S d n n o S t
s m nI s u nainS in ea   eh ooy Jn n,Ch. i o  nt me t   c c   n T c n lg . ia u r t o e d i  
n 2 0 4 3 4O . a,0 2: 0 — 7 
[ ] 赵 伟, 5  袁 信, 林雪原. 基于 H 滤波技术的 G SIS   P/N 
基于联邦滤波的姿态组合算法能够明显提高惯导  系
统的姿态精度 , 特别是对方位角 的改善尤为明显.   由
全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宇航学报 , 02 2 ( )3—  J. 20 , 33 :9
4 . 3  Zh o We ,Yu n Xi a  i a   n,L n Xu y a .Re e r h o   S I   i  e u n s a c   n GP / NS
于算法中使用了联邦滤波模型 , 其容错性好 的特点使  得子滤波器之间不会互相污染 , 从而保证 了组合惯导 
系统的精度与可靠性 , 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 ] G le osH C h i    ,Shpe    1 e ro    ,S e hS I eiprB W.G S ai d  dl k P  tt e tu
s s m ne rtd wi   l iet ls s m o  p c  p l a  yt itgae  t a n ri  y t frs a ea pi — e h l a e c
i ert  ytm bsdo    f e J .o ra  At — n g e ss  ae  nH i r[ ] Junl s o t ad e h f o r 
a ts 20 , 3 3 :9 - 3 i  h s) nui , 0 2 2 ( ) 3 -4 (nC iee . c n  
[ ] D ne M.Sadya i d sm t n[ ∥P si  oa  6 a i  l tnb tt eet a o c] oi nL c— tu i i t o
t n n  Na ia i n y p s m.S n i  a o d vg t  S m o i o u a  Dig , C i r i   eo l o a f na,
20 49- 3   0 0: 2 -- 6. 4
[ ] ¨uLcu , i  hn sa .H agSu j nagrh   7   i a Ta Z e ghn un h ni  lotm hn n .A i f   tgan  P /N  ttd  e r nt nss m [   o i e t gG S I Satu edt mi i  yt rn r i i e ao e c] }CE I e ainlC ne neo  aa  rcei s B i } I  n r t a   ofr  fR d rPoe n . e- t n o e c dg  
j g C ia 2 0 :6 — 1O i , hn , 0 1 17 7 . n  
t n c] Dgtl v nc Ss m ofrne ete  i s[ ∥ ii   i i  yt  ̄C ne c.Sal, o aA o s e e t
A e c .97:— 1 . m r a 19 1 O i  
[] 付梦印, 2 邓志红 , 张继伟. a a 滤波理论及其在导航  K mn l
《 纳米 技 术 与精密 工 程》 入 E 检 索 系统  进 I
据可靠消息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06年开始进入 E 检索 系统 。众所周知 , I 《 ) 0 2 I E 是 
世界著名的检索系统之一 , 在应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文献检索方面具有很高的权威 。进入 
E 检索系统 , I 标志着《 纳米技术与精密』程》 :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纵观 2 0 年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05 《 在广大作者、 读者的支持下 , 取得 了长足 的进步 
和发展。目前 , 该刊不仅编委实现了国际化 , 而且作者的国际化程度也 日 益提高 , 国籍涉及  美国、 英国、 德国、 澳大利亚 、 新加坡 、 日本等多个 国家。 良好的学术质量 , 纳米技术与精  使《 密工程》 国内外 的影响力逐步扩大。 在   微米纳米科技是近 2 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前沿学科 , O 有可能在新 的世纪掀起一场新 的  
产业革命。《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有信心以内容的高水平和出版印刷的高质量 , 力争全方 
位达到领先水平 , 为该领域 的广大读者和作者服务 , 为推动微米纳米技术 的发展做贡献 。  
范文五: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本模板由不同论文拼凑而成,请主要关注格式和规范要求,忽略内容上的前后不对应
请单栏排版
TiO2纳米颗粒的制备、光催化性能及羟基自由基研究?
标题题目应恰当简明地反映论文内容,精确点明本文的独创性内容
要:摘要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缩写词第一次出现时请用全称;不要出现公式、图表和参考文献序号。针对金属层间介质以及MEMS等对氧化硅薄膜的需求,采用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淀积(PECVD)技术,以SiH4和N2O为反应气体,低温制备了SiO2薄膜。利用椭偏仪、应力测试系统对SiO2薄膜的厚度、折射率、均匀性以及应力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探讨了射频功率、反应腔室压力、气体流量比等关键工艺参数对SiO2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薄膜的折射率主要由N2O/SiH4的流量比决定,而薄膜均匀性主要受电极间距以及反应腔室压力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参数,低温260℃下制备了折射率为1.45~1.52(中文环境下,用波浪线表示数字范围),均匀性为±0.64%,应力在 -350~-16 MPa(量、单位和符号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不可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数字与单位之间空一格)可控的SiO2薄膜。采用该方法制备的SiO2薄膜均匀性好,结构致密,沉积速率快,沉积温度低,且应力可控,可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以及MEMS器件中。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聚丙烯酰胺凝胶法;羟基自由基;光催化活性
关键词应能够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 应精确、包含热点信息;注意避免与正文标题重复太多, 以增大论文通过不同角度被检索到的可能性;以3~8个为宜,用分号分隔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3)00-0000-00
(可列出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确定)
Preparation,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and Photogenerated
Hydroxyl Radicals of TiO2 Nanoparticles
给出英文标题, 内容应与中文对应, 语序可根据中英文逻辑习惯方面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
Abstract: To meet the demand of inter-metal dielectric (IMD) 缩写词第一次出现时请用全称(并将缩写写在全称后面的括号中)layers and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MEMS), silicon dioxide films deposited b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ECVD) at low temperature with silane (SiH4) and nitrous oxide (N2O) as precursor gases was reported. The ellipsometer and stress measurement system were used to test the thickness, refractive index, uniformity and the stress of SiO2 film, and the effects of ratio frequency (RF) power, chamber pressure and N2O/SiH4 flow ratio on the properties of SiO2 fil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SiO2 film was mainly determined by N2O/SiH4 flow ratio and the uniformity of the film was influenced by the distance between electrodes and the chamber pressure. Moreover, by optimizing the process parameters, the SiO2 films were deposited at 260 ℃, with the refractive index measured as 1.45—1.52(英文环境下,数字区间用长划线表
示), the uniformity of ±0.64%, and the stress was efficiently controlled between -350 MPa to -16 MPa. The deposited SiO2 films have good uniformity, compact structure, high deposition rate, low deposition temperature and controllable stress, which will be widely used in integrated circuit (IC) and MEMS devices.
Keywords: titanium d poly photocatalytic activity(英文关键词用名词形式,不要用缩写;除专有名词外,一律小写。)
前言不编号 前言中应简明扼要地介绍直接相关的领域内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或空白,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引言最后对本文工作的介绍不要与摘要和结论在文字表达上重复。引言中最好不包含图表和公式,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基本理论。
矢量水听器由于能够提供声场的矢量信息而成为当前国内外换能器领域研究的热点,Leslie等[1]将水听器安装在刚性的球形壳体中来测量水质点的振速,证实了水听器在低频段有较好的指向性。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Fan等 [2]通过模仿鱼类侧线器官的工作原理,研制出了微流量传感器。波恩大学的Izadi等[3]受鱼类侧线原理的启发,研究了纤毛式仿生微传感器。国内主要以哈尔滨工程大学、612厂、715所、声学所等单位为主积极进行矢量水听器技术研究,进行了大量湖海试,并初步实现了工程应用[4-6]。(参考文献在文内以上角标形式、按首次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文后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应与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相同。参考文献在前言标注之后,如果在正文中参考,也必须再次标注,编号是同一个。)但由于当前矢量水听器主要是同振式的,应用起来不太方便,且都是采用多个加速度计组合的方式实现空间声信号的探测,大大增加了矢量水听器的体积,且组合结构基准面的选择、对称性和浮力平衡的精度问题也将直接影响着水听器的指向性能[7-8]。
薛晨阳等人[9-11]于2008年提出了一种MEMS仿生矢量水听器,将MEMS技术与仿生学引入到传统的水声换能器领域,实现了矢量水听器的小型化,且可刚性安装,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关注。然而,该水听器的接收灵敏度偏低(灵敏度为-197.7 dB),且幅频响应波动较大。为此,本文改善了纤毛材料及纤毛与四梁微结构二次集成的问题,并设计了一种“半油半酯” 的新型封装结构,旨在通过封装改进提高水听器的灵敏度和改善其频响曲线。
1 驱动原理(层次标题控制在3级之内,避免使用4级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1”,“1.1.1”。)
本文利用ANSYS软件对水听器结构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纤毛的材料分别选用钢、塑料和光纤,材料属性如表1所示,建立的模型如图1所示。(正文中必须有与图/表呼应的文字出现在图/表的前面,且叙述应与图、表结果相符)沿Y轴负半轴方向加载1 Pa的载荷进行静态分析,得到不同材料纤毛的应力曲线。
表 1 三种纤毛材料属性表名应中英文对应,与正文之间空一行
Tab.1 Properties of the three different materials of cilia
表题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表注、表内文字均用中文。纵表头为自变量,横表头为因变量,即表
中项目和该项目对应的数值应上下排列。
矢量水听器结构有限元模型图名应中英文对应,与正文之间空一行 Fig.1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hydrophone structure
(图和表应在提到该图或该表的文字下方出现,不提前也不延后。英文题名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图中说明文字用中文。流程图、设备图要合理、简洁,不列与正文无关的内容。图片占单栏还是双栏要以图中结构和文字易辨识为准)
在压电晶体表面加载交流电压会产生交变电磁场,由于应力场和电磁场的耦合作用,表面一定深度内的质点会做椭圆形的周期性运动形成声表面波,声表面波沿压电衬底表面传播。依据上述模型,由参考文献[12-13]可得,声波经过水-聚氨酯-油三层介质的透声系数为
(1) )cos(k2L)?(Z2?Z1Z3/Z2)sin(k2L)
经过水-聚氨酯两层介质的声波透声系数为
式中:Z1,Z2,Z3Z1Z2Z3分别为海水、聚胺酯及油的特性阻抗;K2为声波在聚胺酯中传播的波数;L为聚胺酯层的厚度。
(请用Word自带公式编辑器或Equation排版,不要做成图片形式。公式依出现的顺序编号。
公式中出现的变量应在公式前后逐一解释其含义。
英文缩写字母用正体;矩阵、向量、矢量和张量用黑斜体。
尽量用单个字母作变量,避免使用英文组合字符作变量;
一篇论文中同一字母只能表示一个变量;同一变量的字母大小写要统一。)
验 (对实验设备、过程和条件的介绍应全面)
2.1 压电衬底材料选择的特殊性
本实验中器件在压电衬底材料的选择时必须考虑到以下3个因素。
1)机电耦合系数Ks
Ks为表示压电晶体的电能与机械能之间转换效率的物理量,反映了换能器的效率。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高频功率器件的难度,必须采用耦合系数较大的材料。
2)晶体的周期性场条件
从固体物理学的观点看,声波在晶体内传播的过程中,任何晶体的缺陷和损伤都会引起周期性场条件的破坏,从而严重影响波的稳态传播。
3)微细加工的可行性
考虑到所加工的器件的特性,材料必须可以用MEMS技术进行微细加工。
2.2 器件制造
图2给出了在低频子图像中应用本文算法提取目标的实验结果。图2(a)和(c)
是大小分别为256?256的两幅SAR图像,图2(b)和(d)是应用本文算法提取出的目标,从提取的结果看,本文方法效果是非常好的,把所有的目标都提取出来了。
(a) 原始图像1
(b) 图像1目标提取结果
(c) 原始图像2
(d) 图像2目标提取结果
SAR图像目标提取
Fig.2 Object extraction of SAR images
每个分图应有单独的题名,分别放在各分图下方,总题名应能够概括所有分图的意思。,不必有英文分图名。 照片图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电子显微镜和电镜照片应标明照片实际放大倍数或长度标尺。照片精度尽量保证在300 dpi。
2.3驱动系统搭建
驱动系统由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28 V直流电源构成。其中,28V直流电源给功率放大器提供直流工作电源,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发生频率符合谐振频率(约为9.6 MHz),从而实现液滴的驱动。随着煅烧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更多锐钛矿相转变为金红石相,使其失去最佳比例,导致光催化性能下降,同时粒径增大对光催化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显现出来。另一方面,由于单相锐
钛矿型TiO2的光催化性能优于单相金红石型TiO2。当产物完全转变为纯相金红石型TiO2时,其光催化效率要低于纯相锐钛矿型TiO2。
3 结果(和讨论)结果和讨论宜分章进行。结果后面可以有对实验获得图表的分析,而讨论单独一章用来进一步探讨现象的产生根源,对结果进行理论提升。
3.1 驱动模型
对于直径一定的半球形液滴,?exp2(-kix-ki?z) dV
是定值,与液滴相对于声表面波波源的位
置无关。由于本实验中液滴的移动范围较小(0~14 mm),在此范围内声表面波的衰减可以忽略不计, 则FSAW与液滴相对于声表面波波源的位置无关,且对于直径一定的半球形液滴为定值。
在液滴移动过程中,可以认为衬底对液滴的阻滞力f只与液滴的接触面积有关[8],则对于直径一定的半球形水滴而言,f也为定值。忽略液滴在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质量损耗,则m也为定值。综上所述,根据式(7),液滴的运动为恒加速运动,且其初速度为0。
3.2 实验结果
压电石英并联电容前后的对比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最后由压电石英力传感器的标定过程得
?=4.07 pC/N,灵敏度
到,无并联电容的灵敏度值为SQ=4.00 pC/N,并联电容的灵敏度值SQ
提高了1.75%.
压电石英并联电容前后差异
Fig.2 Difference of piezoelectric quartz with/without parallel capacitor
坐标图一律采用封闭图,刻度线朝向图内侧,去掉无数字对应的刻度线,不用背景网格线。
图中有多条曲线时,图例应采用易区分的标识。避免采用粗细线之别;尤其要避免用灰度差来表示区别,因为在计算机中彩色能够进行区分,而打印或印刷后是黑白灰度差,无法很好区分。
图尽量能在原文件中做,即不要将图存成TIF、GPJ、BMP的图片格式拷贝到文档中。
横、纵坐标轴必须注明量和单位。组合单位用指数形式,如应该用J·kg-1 ,而不用J/kg形式
对得到的实验图像处理,得到位移-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 ,计算得到加速度a的值为0.138 mm2/s。图中还给出了理论的位移-时间曲线以进行比较。
实际的运动情况如下:在0~6 s的时间范围内,液滴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与理论情况较为吻合;而在6~10 s的时间内,液滴明显是加速度变大的变加速运动,与理论情况相差较大。 4 结
本文中的实验采用了铝材料作为叉指电极对制造了基于SAW的液滴驱动器并实现了液滴的驱动,构造了液滴的运动模型。得到的驱动数据表明,在液滴损耗较小的情况下与理论情况基本吻合而在较大的情况下液滴的运动与理论情况差距较大。提出了通过在衬底两次沉积疏水涂层形成导轨网络和调制激励信号的方式来实现二维数字微流体驱动检测技术。这种技术在生化检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下一步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导轨制造和生化检测端口的接入方面。
(结论力求鲜明、精确,可引用一些关键的数据,但不宜太多,不要含图、表和参考文献。不要照搬引言和摘要。)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5条左右,应以近五年文献为主;
请提供每篇参考文献的网页链接地址,链接地址置于每篇文献的下方;如果该文献在网上查不到,请提供文献的首页电子版;
所有参考文献姓名格式:作者姓前名后,写前三个,第四个及以后的作者用et al代替。
[1] Hobbs R G, Petkov N, Holmes J D. Semiconductor nanowire fabrication by bottom-up and
top-down paradigms [J]. Chem Mater, ): .
作者1, 作者2, 作者3, et al. 论文标题[J]. 期刊名, 年, 卷(期): 起始页-结束页.
期刊论文:文章标题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用正体;期刊名实词首字母大写,用斜体;年、卷、
期号要写全;页码范围用连字符连接;
中文文献,请在译文末加注“(in Chinese)——应查到论文本身的英文标题,而不是自己翻译。
[2] 章安良,刘尉悦,蒋志迪,等.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数字微流体微加热器研究[J].微纳电子
技术, ): 411-414.
Zhang Anliang, Liu Weiyue, Jiang Zhidi, et al.Study on a micro-heater for the digital droplet based on surface acoustic waves [J].MEMS Device and Technology, ): 411-414(in Chinese).
[3] Bhushan B.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in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M].Benlin:
Springer-Verlag, 2010.
书名实词首字母大写,用斜体;需注明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
[4] Abramovitch D Y,
Workman R.Semi-automatic tuning of PID gains for atomic force
microscopes[C] //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 Seattle, USA, -2689.
会议论文标题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其余小写;论文集名称实词首字母大写, 用斜体;需注明会议召开地点,
年代和论文页码范围
[5] 王洪喜.微结构的静电驱动特性研究[D].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06.
Wang Hongxi.Study of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Electro Statically Actuated Micro Structures [D]. Xi’an: School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Xidan University, 2006(in Chinese).
学位论文标题实词首字母大写,用正体;需注明城市、国家、学院、学校和发表年。
[6] Moore Tool Company Inc. Ultra Precision
/vertdrum.html, . Drum Lathes [EB/OL].
电子文献标题实词首字母大写,用正体;应注明作者、网络出版地址和时间。
[7] Cohen J D, Sadowski J P, Dervan P B. Programming multiple protein patterns on a single DNA
nanostructure [J]. J Am Chem Soc, ): 402-403.
[8] Le J D, Pinto Y, Seeman N C, et al. DNA-templated self-assembly of metallic nanocomponent
arrays on a surface [J]. Nano Lett, ): .
[9] Sharma J, Chhabra R, Liu Y, et al. DNA-templated self-assembly of two-dimensional and periodical
gold nanoparticle arrays [J]. Angew Chem Int Ed, ): 730-735.
[10] Liu Y, Lin C X, Li H Y, et al. Protein nanoarrays: Aptamer-directed self-assembly of protein arrays
on a DNA nanostructure [J]. Angew Chem Int Ed, ): .
[11] Li H Y, LaBean T H, Kenan D J. Single-chain antibodies against DNA aptamers for use as adapter
molecules on DNA tile arrays in nanoscale materials organization [J]. Org Biomol Chem, ): .
[12] Williams B A R, Lund K, Liu Y, et al. Self-assembled peptide nanoarrays: An approach to studying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J]. Angew Chem Int Ed, ): .
Abramovitch D Y, Hoen S, Workman R. Semi-automatic tuning of PID gains for atomic force
microscopes[C] //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 Seattle, USA, -2689.
本文创新点:
范文六: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题目应恰当简明地反映论文内容,去掉“研究”字样,一般不超过20字)
要:在128 ?YX型LiNbO3衬底上制造了铝叉指电极对并实现了利用声表面波(SAW)对液滴进行驱动。 对驱动原理、衬底材料选择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说明了选择LiNbO3作为衬底的合理性。在详细分析了驱动力和阻滞力的基础上,构造了液滴运动理论模型,同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中液滴在移动距离较小时与理论模型吻合。提出了用于显著减小阻滞力的选择性沉积疏水导轨和实现步进移动的调制电源来构成一种全新的二维数字字微流体检测技术。
(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缩写词第一次出现时请用全称;不要出现公式、图表和参考文献序号;去掉“本文”、“作者”、“笔者”等字样。摘要的详细写作要求详见系统主页上“相关下载”中的《摘要写作要求》) 关键词:声表面波;液滴驱动;疏水性
(选取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
中图分类号:TK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00
(可列出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确定)
(英文题目与中文题目对应,去掉“Study on”字样,题目中实词的首字母大写)
Abstract: Aluminum IDT (Interdigital Transducer) is fabricated on a 128 ?YX type LiNbO3 substrate and droplet actuation is realized by using 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 experimentally. The actuation principle and selection of substrate material are illustrated in detail and the rationality to select LiNbO3 as a reasonable substrate is well explained. The ideal model is validated by experiment and the droplet movement agrees with it well when displacement is comparatively small. A two-dimensional digital microfluidic testing technology is proposed using selective deposition of hydrophobic rail to reduce resist force and modification of power source to realize step-by-step movement.
Keywords: surface acoustic wave (SAW);droplet actuation;hydrophobicity
(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需对应,英文摘要可比中文摘要详细。摘要中首次出现缩写时应注出全称。英文关键词用名词形式,不要用缩写。)
声表面波是一种沿物体表面传播的弹性波,它能够在介质表面进行换能和传播。微机电系统技术、精密工程的不断成熟化、市场化,促进了声表面波应用研究向新的应用领域进行技术延伸。最近三四年,声表面波在微流体处理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应用不同功率的声表面波可以实现微加热[1]、微富集和混合[2], 雾化[3] 和数字微流体[4],声表面波驱动器件在片上实验室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中利用声表面波的驱动特性,在127.8? YX 型LiNbO3衬底上采用微细加工工艺制造了液滴驱动装置,可以应用于微流体芯片等集成生化检测系统。(引言中应简明介绍本课题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以说明作者“为什么要进行此项工作”;并简要介绍本文所做工作。引言与摘要和结论在文字表达上不要重复。引言中不应包括图表和公式,不应详述同行熟知的基本理论。)
1 驱动原理
(层次标题控制在3级之内,避免使用4级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1.1”,“1.1.1”。文中不用“我们”字样,而应用“笔者”)
声表面波驱动液滴原理如图1所示(正文中必须有与图/表呼应的文字出现在图/表的前面,如:“见图/表#”、“如图/表#所示”,且叙述应与图、表结果相符),在压电晶体表面加载交流电压会产生交变电磁场,由于应力场和电磁场的耦合作用,表面一定深度内的质点会做椭圆形的周期性运动形成声表面波,声表面波沿压电衬底表面传播。如果声表面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衬底表面液滴,则部分声表面波转化为漏波模式表面波,并按一定的角度?R 向液滴内辐射能量。?R的表达式为
?R=arcsin ??VL
(请用Word自带公式编辑器或Equation排版,不要做成图片形式。公式依出现的顺序编号。)
式中:?R为**
角度;VL为**;VS为**.(变量及其上下标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说明其物理意义;变量及其上下标的正斜体的确定方法:变量(如物理量符号、坐标轴符号和表示变动性数字的符号)用斜体,英文缩写字母用正体。
变量均用斜体;矩阵、向量、矢量和张量用黑斜体。尽量用单个字母作变量,避免使用英文组合字符作变量;一篇论文中同一字母只能表示一个变量;同一变量的字母大小写要统一。)
图1 液滴驱动原理示意
(图的下方须注出图序和图名。图中说明文字用中文。流程图、设备图要合理、简洁,不列与正文无关的内容。图片占单栏还是双栏要以图中结构和文字易辨识为准)
2.1 压电衬底材料选择的特殊性
本实验中器件在压电衬底材料的选择时必须考虑到以下3个因素。
1)机电耦合系数Ks
Ks为表示压电晶体的电能与机械能之间转换效率的物理量,反映了换能器的效率。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制造高频功率器件的难度,必须采用耦合系数较大的材料。
2)晶体的周期性场条件
从固体物理学的观点看,声波在晶体内传播的过程中,任何晶体的缺陷和损伤都会引起周期性场条件的破坏,从而严重影响波的稳态传播。在本实验中,由于声波的场强叠加是驱动的关键,晶格损伤会严重破坏了声场的周期性条件从而抑制了表面波的产生和传导,对器件性能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压电衬底材料必须选择缺陷和损伤都较少的单晶体。
3)微细加工的可行性
考虑到所加工的器件的特性,材料必须可以用MEMS技术进行微细加工。
在众多的压电材料中,目前可以进行微细加工的压电材料只有石英晶体、PZT晶体、LiTaO3晶体和LiNbO3晶体等。石英晶体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人工制造的应用与MEMS技术的晶体材料呈现为多晶体,没有周期性场的特点。而PZT晶体加工是采用沉积的方法形成图形化的结构,加工成本较高[6]。LiTaO3晶体制造工艺复杂,
目前国内还没有制造出缺陷较低的尺寸较大的可用于MEMS领域的LiTaO3晶体。相比而言,LiNbO3晶体具有较大的机电耦合系数(>0.3)和很好的微细加工特性,晶圆级的无缺陷LiNbO3单晶衬底已有成品。经过综合考虑,本实验采用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六所制造的127.8? YX 型LiNbO3三英寸晶圆片作为衬底材料,其机电耦合系数为0.45。
2.2 器件制造
通过上述讨论得知,微细加工工艺的选择要在保证图形转移的准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加工工艺本身对晶格造成的损伤。与离子轰击刻蚀、湿法刻蚀相比,剥离工艺既可以实现对基底的晶格结构小得多的损伤,又保证了转移图形轮廓的准确性[7]。
通过前期工艺实验发现,最优工艺参数为旋涂17 μm的光刻胶,曝光170 s,显影280 s,330 K后烘5 min,然后溅射1 μm厚的铝。制造好的声表面波驱动器件如图2所示。
(正文中必须有与图/表呼应的文字出现在图/表的前面,如:“见图/表#”、“如图/表#所示”,且叙述应与图、表结果相符。量、单位和符号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不可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组合单位在正文中不用指数形式,如应该用J/kg,而不用J·kg-1
(照片图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电子显微镜和电镜照片应标明照片实际放大倍数或长度标尺。 照片精度尽量保证在300dpi。有分图的必须要有中文分图名,不必有英文分图名)
2.3驱动系统搭建
驱动系统由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和28 V直流电源构成。其中,28V直流电源给功率放大器提供直流工作电源,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发生频率符合谐振频率(约为9.6 MHz),从而实现液滴的驱动。
3 结果和讨论
3.1 驱动模型
对于直径一定的半球形液滴,exp2(-kix-ki?z) dV
是定值,与液滴相对于声表面波波源的位置无关。由
于本实验中液滴的移动范围较小(0~14mm),在此范围内声表面波的衰减可以忽略不计, 则FSAW与液滴相对于声表面波波源的位置无关,且对于直径一定的半球形液滴为定值。
在液滴移动过程中,可以认为衬底对液滴的阻滞力f只与液滴的接触面积有关[8],则对于直径一定的半球形水滴而言,f也为定值。忽略液滴在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质量损耗,则m也为定值。
综上所述,根据式(7),液滴的运动为恒加速运动,且其初速度为0。
3.2 实验结果
(坐标图一律采用封闭图,刻度线朝向图内侧,去掉无数字对应的刻度线,不用背景网格线。标度数字尽量取整。
图中有多条曲线时,图例应采用易区分的标识。避免采用粗细线之别;避免采用虚线和点划线;尤其要避免用灰度差来表示区别,因为在计算机中彩色能够进行区分,而打印或印刷后是黑白灰度差,无法很好区分。
图尽量能在原文件中做,即不要将图存成TIF、GPJ、BMP的图片格式拷贝到文档中。
横、纵坐标轴必须注明量和单位。组合单位用指数形式,如应该用J·kg-1 ,而不用J/kg形式)
表1 各方案模拟运行参数比较 头为因变量)
对得到的实验图像处理,得到位移-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 ,计算得到加速度a的值为0.138 mm/s。图中还给出了理论的位移-时间曲线以进行比较。
实际的运动情况如下:在0~6 s的时间范围内,液滴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与理论情况较为吻合;而在6~10 s的时间内,液滴明显是加速度变大的变加速运动,与理论情况相差较大。 2
本文中的实验采用了铝材料作为叉指电极对制造了基于SAW的液滴驱动器并实现了液滴的驱动,构造了液滴的运动模型。得到的驱动数据表明,在液滴损耗较小的情况下与理论情况基本吻合而在较大的情况下液滴的运动与理论情况差距较大。提出了通过在衬底两次沉积疏水涂层形成导轨网络和调制激励信号的方式来实现二维数字微流体驱动检测技术。这种技术在生化检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下一步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导轨制造和生化检测端口的接入方面。
(结论力求鲜明、精确,可引用一些关键的数据,但不宜太多,不要含图、表和参考文献。不要照搬引言和摘要。) 参考文献:
① 特别提醒:请提供每篇参考文献的网页链接地址,链接地址置于每篇文献的下方;如果该文献在网上查不到,
请提供文献的首页(纸质版)。
② 不少于10篇,最好不多于20篇,尽可能采用近5年的文献,尽量保证60%为外文文献。
③ 在文内以上角标形式按首次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文后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应与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相同。 ④ 非英文文献需附上其相应的英文译文,以便Ei收录;若为中文文献,请在译文末加注“(in Chinese)”。
[1] 章安良,刘尉悦,蒋志迪,等.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数字微流体微加热器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411-414.
Zhang Anliang,Liu Weiyue,Jiang Zhidi,et al.Study on a micro-heater for the digital droplet based on surface acoustic waves
[J].MEMS Device and Technology,):411-414(in Chinese).(期刊样例)
[2] Bhushan B.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in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M].Benlin:Springer-Verlag,2010.(专著样例)
[3] 阮宇智,阮秋琦.数字图像处理[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Ruan Yuzhi,Ruan Qiuqi.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M].2nd ed.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07 (in
Chinese).(专著样例)
[4] Abramovitch D Y, Hoen S, Workman R.Semi-automatic tuning of PID gains for atomic force microscopes[C] //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Seattle,USA,-2689. (会议论文样例)
[5] 王洪喜.微结构的静电驱动特性研究[D].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06.
Wang Hongxi.Study of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Electro Statically Actuated Micro Structures [D].Xi’an:School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Xidan University,2006(in Chinese). (学位论文样例)
[6] Moore Tool Company Inc.Ultra Precision Drum Lathes [EB/OL].http://www.mooretool.com/vertdrum.html,.(电
子文献样例)
本文创新点:
范文七:维普资讯
中国 机 械工 程第 1 3卷 第 1 9期 2 0 0 2年 1 0月 上 半 月 
文 章 编 号 : 0 4 1 2X( 0 2 1 —1 4 — 0  10 — 3 20 )9 66 3
块 状 纳 米 材 料 的 精 密 加 工 技 术 的研 究 
詹  捷  张  津  陈 小 安 
摘 要 : 讨 了 纳 米 材 料 的 块 状 成 形 技 术 , 成 形 后 的 块 状 F 、 、 和  探 对 e Co Ni Al 米 材 料 磨 削 加 工 、 磨 加 工 、 削 力 、 削 热 及 加 工 表 面 粗 糙 度 进 行 了 纳 研 磨 磨  
实验 研 究 ; 时 进 行 了纳 米 块 状 材 料 的显 微 硬 度 分 析 、 相 分析 及 扫 描 隧道  同 金
显微 镜 图像 分析 。 这 些 研 究 对 纳 米 材 料 的 成 形 、 密 加 工 提 供 了实验 数 据 。 精  
关 键 词 : 米 材 料 ; 削 加 工 ; 磨 加 工 ; 料 分 析  纳 磨 研 材
中 图 分 类 号 : G 1 2 2 1 TG5 6 7 T 3.7 ; 0 .  文献标识码 : A 
詹 捷 教 授 
纳米 材 料 以其 独 特 的 物 理 、 学 及 力 学 特 性 , 化   在 电 子信 息 、 学 、 空 航 天 、 境 和 能 源 、 物 工  医 航 环 生 程 、 防科 技 及 日常 生 活 等 领 域 有 着 广 阔 的应 用  国
广 阔 的应 用 前 景 。  
2 块 状 纳 米 材 料 的 制 备 技 术 与 分 析   
纳 米 材 料 的制 备 方 法 主 要 有 机 械 合 金 化 法 、  
前 景 [ 。 纳 米 材 料 受 其 制 备 技 术 的 限制 , 为 粉  1但 ] 多
末 材 料 , 规模 工 程 应 用 受 到 限 制 。 因此 , 究 大  大 研 尺 寸 的块 状 纳米 材 料 的 制 备 方 法 和技 术 是 纳 米 材 
非 晶 晶化 法 和 气 体 凝 聚 法 等 。机 械 合 金 化 法 是 将  粉 末 材 料 装 入 密 封 的 高 强 度 罐 里 , 备 一 定 比例  配 的 高 强 度 金 属 球 , 强 烈 的 振 动 冲击 作 用 下 , 过  在 通
机 械 研 磨 得 到 纳 米 晶粉 末 ] 。非 晶 晶化 法 是 将 已  制 成 的 非 晶 薄 带 经 3 O 6 0C退 火 得 到 纳 米 晶 , O ~ 0    这 种 方 法 被 广 泛 用 于 纳 米 软 磁 材 料 的 制 备  。 气  ]
料工程应用急需解 决的关键技术 之一 。 同时 , 米  纳
材 料 的精 密 机 械 加 工 、 米 材 料 的 机 械 加 工 特 性 、 纳   机 械 加工 对 纳米 材 料性 能 的 影 响 等都 是 必 须 解 决  的关 键 技 术 。本 文 在这 一 领 域 进 行 了 一 些 探 索 性  研 究 , 纳 米 材 料 的 精 密 机 械 加 工 技 术 打 下 了 一  为
些基 础 。  
体 凝 聚法 是 将 材 料 在 保 护 气 氛 下蒸 发 、 集 , 凝 获得 
纳 米 晶微 粒 。 除 非 晶 晶化 法 可 以获 得 纳 米 软 磁 合 
金 材 料 薄 带 外 , 它 方 法 获 得 的都 是 纳 米 粉 末 材  其
1 块 状 纳 米 材 料 的 应 用 前 景   
块 状 纳 米 材 料 在 工 程 中 有 着 重 要 的 应 用 价  值 , F 7 . C l 3 i3 5 如 e 3 5 u Nb S l . B9这 种 块 状 纳 米 软  磁 合金 材料 , 晶粒度 为 1 其 0~ 2  i , 饱 和 磁  0r 磁 m 于 零 , 具 有很 高 的 饱 和 磁 感 应 强 度 B 和初 始 磁  且   导 率  ,由 于 其 优 异 的性 能 , 快 得 以应 用 和 开  很 发 。块 状 纳 米 软 磁 合 金 材 料 主 要 应 用 于 制 造 共 轭  整 流线 圈 、 波 电 抗 、 振 消 声 器 及 脉 冲 变 压 器 等  平 减 电 器元 件 。 日本 采 用 纳 米 软 磁 合 金 材 料 制 成 6 0 0 
料 ] 。纳 米 粉 末 材料 在 多 数 情 况 下 很 难 直 接 应 用 
于 工 程 , 此 , 得 大 尺 寸 块 状 纳米 材 料 的成 形 技  因 获
术 , 纳 米 材 料 投 入 工 程应 用 的 基 础 。 是  
目前 , 尺 寸 纳 米 材 料 的 成 形 方 法 主 要 有 冷  大
致 伸 缩 系数  和 磁 晶 各 向 异 性 系 数 K 同 时 趋 近 
压 成 形 法 和 热 压 成 形 法 。 压 成 形 法 的工 艺 复 杂 , 冷  
制 作 成 本 高 , 成 形 后 的 纳 米 材 料 中存 在 大 量 的  且 微 孔 隙 , 工 程 中很 少 使 用 。 在 我们 与 青 岛 化 工 学 院 
纳 米 材 料 研 究 所 合 作 , 用 热 压 成 形 技 术 制 作 块  采
状 纳 米 材 料 , 得 了 F 、 o Ni 获 eC 、   3种 纳 米 材 料 的块 
状 试 件 ; 中 国科 学 院 金属 材 料 研 究 所 合 作 , 用  与 采 等离 子蒸发 冷压 成形技 术制 作块 状纳米 材料 , 获  得 了 Al 米 材 料 的 块 状 试 件 , 作 条 件 及 试 件  纳 制 尺 寸 等 数 据 见 表 1  。
通 过 显 微 硬 度 分 析 , 4种 纳 米 材 料 都 很 软 , 这   表 2为 F 、 、 及 Al 米 材 料 块 状 试 件 的 显  e Co Ni 纳 微 硬 度 值 ( 均 )  平 。 对 纳 米 材料 进 行 的 金 相显 微 分 析 表 明 , 力成  压
mm × 9 0mm 的 新 型 磁 屏 蔽 板 应 用 于 医 疗 用 高  0 
性能加速器 。 状 纳米软磁合金材 料正作为优质 、 块   小 型 、 型 和 高 可 靠 性 的 电 磁 元 器 件 应 用 于 航 空  轻 航 天 、 算 机 、 讯 、 达 及 日常 生 活 产 品 中 。 米  计 通 雷 纳 硬 质 合 金 材 料 作 为 一 种 新 型 的 刀 具 材 料 已 开 始应  用 于 机 械 加 工 。 此 , 状 纳 米 材 料 在 工 程 中 有着  因 块
收 稿 日 期 :0 l O — 2  20 — 7 7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9 7 0 9
; 庆 市 科 委  国 57 56 )重 科 技 计 划 资 助 项 目( 0 8   75 )
形 后 的 纳 米 材 料 内部 组 织 疏 松 , 很 多 微 孔 。 图 1 有   是 Ni 纳 米 材 料 ( 基 9号 试 件 ) 的金 相 显 微 照 片 , 由 
1 46 ? 6  
块 状 纳 米 材 料 的 精 密 加 工 技 术 的 研 究 —— 詹
捷  张  津  陈 小 安 
表 1 纳 米 材 料 试 件 尺 寸 及 制 作 条 件   
试 件   试  件  材 料  号  试 件 尺 寸  ( mm)   烧 结 温 度  成 形  压 力 粒 径  度  火 温  密 退 (C)   ( P M n ( ) (   m     C) 度
小得多 。 因此 , 除 纳 米 材 料 成 形 中 的微 孑 是 纳 米  消 L 材料工程应 用必须解决 的问题 。  
1 5× 6 4 . 
5 0 0 
1 4× 3 7 . 
1   7× 3 8 3 . 
7 0 0 
9 0 0 
1 . 3 8× 2 3 . 
5 0 0 
6   7  
1. 3 4× 3 4 . 
1   6× 3 6   3 .  1 .6× 3 1   2    
9 O O  5 0 0 
Al   87  
1 .7 3 1 ×  
1 .4× 3 1  
7 O O 
9 O O 
1 × 1 ×3 等 离 子 蒸 发  4 P 5 9 .  6 0 5 0   1 4 a 3 74 2  .
表 2 纳 米材 料 的显微 硬 度值 ( 均 ) 平  
Fe   H V O.1   25   O Co   11O  
Ni   7  4
于 纳 米 材 料 的 晶 粒 度 只 有 8   m , 金 相 显 微 镜  0n 在
中看 不 到 晶粒 晶界 , 看 到 大 大小 小 很 多 微 孑 , 只 L 这  些 微 孑 与 制 作 纳 米 块 状 材 料 时 的 烧 结 温度 和 成 形  L 压 力 有 关 。烧 结 温度 越 高 , 形 压 力 越 大 , 孑 就  成 微 L 越 小 和 越 少 。 图 2是 Al 米 材 料 ( 0号 试 件 ) 纳 1 的  金 相 显 微 照 片 。 图 2中可 以看 到 , 用 等 离 子 蒸  从 采 发 冷 压 成 形 技 术 获 得 的 块 状 Al 米 材 料 内 部 组  纳 织 要 致 密 得 多 , 然 也 有 很 多 微 孑 , 微 孑 直 径 要  虽 L但 L
图 3 AI 米 材 料 S   纳 TM 图 像 
(5 nm × 5 nm ) OO OO  
图 4 Fe纳 米 材 料 S   TM 图 像 
( 5OO nm × 5 nm ) OO  
图 5 Ni 米 材 料 S   纳 TM 图 像 
( 500 nm × 5 nm ) O0  
3 纳 米 材 料 的 磨 削及 研 磨 加 工   
3 1 实 验 装 置  .  本 项 目采 用 磨 削 加 工 及 研 磨 加 工 实 验 研 究 方 
法 来 揭 示 纳米 磁 性 材 料 表 面 加 工 特 性 。具 体 的 实  验 在 专 门 设计 的 实 验 装 置 上 进 行 , 图 6 该 实 验  见 。
装 置 采 用 弹 性 测 力 器 测 量 磨 削 力 , 用 热 电 偶 测  采 量磨削热 。   3 2 纳 米 材 料 加 工 表 面 粗 糙 度 的 研 究  . 
图 6 实 验 装 置 示 意 图 
实 验 所 用 的 块 状 纳 米 材 料 都 很 软 , 削 后 的 表 面  磨 粗糙 度均很大 。 纳米材料进行 的研磨实验表 明 , 对   采 用 微粉 磨料 ( 验采 用 W1 实 4碳 化 硅 磨 料 ) 以  可 使 表 面 粗 糙 度 大 幅度 减少 , 验 统 计 结 果 见 表 4  实 。
纳 米 材 料 的 磨 削 实 验 统 计 结 果 见 表 3 由 于  ,
1 7? 64  
中国机 械 工程第 1 3卷 第 1 9期 2 0 0 2年 1 O月 上 半 月  
表 3 纳 米材 料磨 削 后 的 R a值 
材 料  试 件  1   号  F  e 2   3 4     C  o 5   6   7   Ni   8  
单位 :m v  
实 验 条 件  9 眇 轮  轮 冷 却    砂 粒 度  速 度 液  线
l8  0  
主 6  0
k 4   0
目  q  
O   O  
颦 彝 恒 
O   O   O  
如 巧 加 巧        
水 基  R  1 2 0 7 0 9 . 8 . 8 . 2 . 4 . 8 . 46   3 m/   化  n .   .   . 2 9  7   4   1   9   3  0 0 1 1 1 3 1 5 S乳 液 
襄 2  0
匠 0   尽 
表 4 纳米 材料 研磨 后 的 R a值 
材 料  试 件 号  1   F  e 2 3 4       C  O 5   6   7   Ni   8  
单位 :m v  
Al   9   1  0
R 0 d. o00 0. o 4 1 .8? .4 Ⅱ . o1 .  2 o .   2 O0 60   2 4 6. I   00 l  0 0 o .O 1
纳米 材 料 的 磨 削 和研 磨 工 艺 的 研 究 带 有 一 定  的探 索 性 。 磨 轮 粒 度 6  时 , 削 表 面 粗 糙 度 在  在 0 磨 Ra . ~ 0 7 m 范 围 内 , 与 纳 米 材 料 种 类 和 材  14 .  且 料 成 形 时 的 烧 结 温 度 无 明 确 的 相 关 性 。从 表 4中  可 以看 出 , 用 微 粉 磨 料 ( 1 采 W 4的 碳 化 硅 磨 料 ) 对  纳 米 材 料 进 行 研 磨 加 工 实 验 , 表 面 粗 糙 度 在  其 Ra . 6 . 4b 范 围 内 , 善 表 面 粗 糙 度 效 果  O 2 ~0 0 t m 改
\ 壤  盥   
O   0  
0  0  1.   5 .0 .1 .5
0 1.  2  2.   5 3.0  
时 间 t mi  / n
(   b)
l2 E 0    
10   5  
显 著 , 烧 结 温 度 越 高 研 磨 加 工 后 的 表 面 粗 糙 度  且
越 小 , 变 化 规 律 见 图 7 这 是 因 为 烧 结 温 度 越  其 。 高 , 形 后 的材 料 密 度 越 大 , 孔 等 缺 陷 越 少 的原  成 气
们 0    
0.   5
1.   5
进 给 速 度 ,/ ?ri  m an
(   c)
图 8 纳米 材料 的 磨削 力 和磨 削热 
研 究 及 扫 描 隧道 显 微 镜 分 析 , 以得 到如 下结 论 : 可   现 有 的 成 形 技 术 所 获 得 的 块 状 纳 米 材 料 , 内 部  其 组 织 疏 松 , 很 多 微 孔 , 高 烧 结 温 度 , 加 成 形  有 提 增
压力 , 可使 其 得 到 改 善 ; 米 材 料 在 大 尺 寸 块 状 成  纳
形 过 程 中 , 粒 有 所 增 大 ; 述 纳 米 材 料 都 比 较  晶 上 软 , 以磨 削 加 工 后 的 表 面 粗糙 度 较 大 ; 验 结 果  所 实 表 明 , 磨 加 工 可 以有 效 减 小 加 工 后 的 表 面 粗 糙  研
5   00 7   00 9   0O
度 ; 米 材料成 形时 的烧结 温 度越高 , 度越 大 , 纳 密  
有 利 于获 得 低 粗 糙 度 的 加 工 表 面 。  
参 考文 献 :  
烧 结 温 度 丁/ ℃ 
图 7 烧 结 温 厦 对 粗 糙 度 的 影 响 
3 3 纳 米 材 料 磨 削 力 和 磨 削 热 的 实验 研 究  . 纳 米 材 料 磨 削 力 和 磨 削 热 的 实 验 结 果 见 图  8 磨 削 实 验 采 用 的是 顺 磨 方 式 , 。 因此 , 轮 磨 削 切  磨 入 时 , 变 仪 记 录 磨 轮 切 向磨 削 力 F 有 一 个 峰  应
[ ] 卢 科 . 米 晶 体 材 料 研 究 现 状 . 属 学 报 , 9 7 3  1  纳 金 19 ,3
( 1): 99~ 1   05
[ ] 冯 威. 械合 晶化 对 F 7 .C 1 3 2 机 e 3 5 u Nb B9纳 米 晶 合 金 
的 影 响 . 属 功 能 材 料 ,  9 5 1 ) 2 5 2 8 金 1 9 , ( 0 :2 ~ 2   9
值 , 围 在 单 位 宽 度 5 ~ 7   mm, 后 较 快 下  范 0 8N/ 然
降 , 约 在 0 6mi 大 .   n后 , 削 力 趋 于 平 稳 , 围 在  磨 范 1 ~ 1  mm, 图 8 。 此 相 对 应 , 削 热 也 有  5 9N/ 见 a 与 磨
[ ] 张 振 忠 . 状 金 属 纳 米 材 料 的 制 备 技 术 进 展 及 展  3  块
望 . 器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0 0 3 :6 5  兵 2 0 ()4 ~ 1
[ ] 肖鹏 . 入 法 制 备 聚 合 物 / 状 硅 酸 盐 纳 米 复 合 材  4  嵌 层 料 的 研 究 进 展 . 酸 盐 通 报 , 9 9 5 :4
3  硅 19 ()3 ~ 8
( 辑 编 周 本盛 )  
个 峰 值 范 围 2 0 3 0C, 后 也 很 快 下 降 到  0 ~ 2  以
5  0C左 右 , 图 8 考 虑 到磨 削 热 传 递 有 滞 后 , 见 b, 两  者有相似 的规律 。 8 图 c说 明稳 定 的 磨 削 力 随 磨 削  进 给 速 度 厂增 加 而 增 加 的 规 律 , 有 近 似 的 线 性  具
关 系。  
作者 简介 : 詹  捷 , , 9 7年 生 。重 庆 工 学 院 ( 庆 市 男 15 重 40 5 ) 0 0 0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系 教 授 。 研 究 方 向 为 精 密 加 工 技 术 、 米 测 量 与  纳
加 工 技 术 。 省 部 级 科 技 进 步 一 等 奖 1项 , 等 奖 2项 。 中 国 发  获 三 获
明 专 利 2项 。 发 表 论 文 4 o余 篇 。 张  津 , , 9 3年 生 。 重 庆 工  女 16
4 结 语   
通 过 对 块 状 纳 米 材 料 磨 削 、 磨 加 工 的 实 验  研
学 院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系 主 任 、 授 、 士 。 陈 小 安 , . 9 6年 生 。 教 博 男 15   重庆 大学 ( 庆 市 重
404 ) 械 传 动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教 授 、 00 4 机 博 
1 8 ?   64  
范文八:维普资讯
西) 近于 TB的体 积分 数值 的平方 ;在长度 r 接 i 的其   它值 下 ,P r 0, l ,   ( ) 与粒 子形 状 、形貌 有 关 。  
与去除 TB粒子的原始组织 图像相同的数字模拟空  i
间上 模 拟 出 TB粒 子 ( 有 特 定 空 间 排 列 和 数 量 密  i 具
最近 ,开发了稳定的数字图像分析技术 和立体  图像 系统 ,用 以估计取 向有关的两点相关函数 。该  技术可以在分辨率为 0   m数量级上精确且 自动  . 5 估计距离在 1  0   m间的两点相关 函数 ,还可  ~1 0 0
估 计垂 直 面上所 有不 连 贯线 的相 关 函数 。  
度) 的仿 真图 ;最后 ,在系列 中随机选择 一个 TB i   粒子图像 ,放置在模型的中心点 。重复该过程 ,直  到每个模拟 中心点都有一个 TB粒子图像 。最终生  i 成了含有与真实组织 图像 中 TB粒子形貌相同的模  i 拟组织( 取决于模拟参数和算法 ) ,只是粒子的空 间   排列 、体积分数 、平均大小 、数量密度 、各 向异性  等则不同。然后计 算并 比较仿 真组织中 TB的两点  i 相关 函数与试验测定的两点相关 函数。变化模拟参  数 ,直到真实的两点相关 函数及其达到的仿真组织 
之 间 良好 匹 配为 止 。   韩 明 臣摘译 自(O   J M)
3 真实组织 的仿 真 
为模拟真实显微组织 ,首先要从原始组织 图像 
中数 字去 除数 量 很 多 ( 100个 ) TB粒 子 ,然  约  0 的 i 后 将此 图像储 存 至 代 表真 实 材料 组 织 中 TB粒 子 尺  i
寸 、形状和形貌分布 的系列 中;接着 ,在像 素大小 
纳 米 尺 度 精 细 加 工 技 术 
把 生 产尺 寸公 差 在 1 m 左 右 、表 面 粗糙 度 在  0n 过 原 子 间 能 量 的量 子 能 ,而 使 分 子 分 解 为 原 子 状  态 ,然 后 再 将 能 量 转 移 出去 。 这 两 种 方 法 对 比其  他方 法最 大优势 在 于其应 用 的热 影 响层特别 小 ,   而 使 得 用 这 些 加 工 方 法 可 以 加 工 出 十 分 精 确 的切 
1 m左右的零件定义为超精细生产 。目前 已可以制    n
造 出尺寸仅 1 m的零件 ,甚至 可 以将它们 按 1 m   0n   等 间距 排列 。值 得 注 意 的是 ,这 种 超 精 细 的 制 备 
工 艺并不 能通 过对 原有 工艺 的简 单延 伸 而获 得 。  
为 了 能 够 进 行 纳 米 尺 度 下 的 超 精 细 生 产 ,就 需 要  生 产 工 具 能 够 在 三 维 空 间 内 对 工 件 进 行 精 确 的 定  位 及 控制 。   能量 束 加工 是 通 过 电子 束 能 量 聚 集 , 以熔 化 、  
面同时几乎不产生任何缺陷。
对于其主要不足之处  就在于较低 的加工速度而导致的低工作效率 以及设 
备 的高 成本 。   在 纳米 科 技 中 ,扫 描 隧道 显微 术 是 一项 十 分重  要 的技 术 ,它 使得 原 子 操控 成 为 可能 。用这 种 技术 
蒸发 、腐蚀等方式加工材料 。这种技术在上世纪 由  
于 电子 工业 的兴 起 而 被 大力 发 展 ,包 括 光 刻蚀 、 x  
不仅可 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测量以及描绘导体表面 
情况 ,而 且可 以进行 原 子 的操 纵 ,把 给 定原 子 移动  到 目标 位 置 。而 这种 方 法 的主 要 缺 点在 于 它 只能用 
射线刻蚀 、微电火 花 、电子束加工 、聚焦离子束 、  
激 光束 加 工 、准 分子 激 光 、飞 秒 激光 。其 中 ,电子 
于导体表面的测量及描绘。为此 ,科学家们设计出 
了原 子 力显 微镜 来 克 服这 个 缺点 。C C超 精 细机械   N 系统就 是 通过 原 子力 显 微镜 和 扫 描 隧道 显微 技 术 提 
束加工 、聚焦离子束加工和激光加工是几种新式加 
工 方式 。对 于生产 工 具 以及 工 件 ,这 些 方 法 的最 大 
优点是不会产生任何机械应力。尽管机械加工不会 
对 工 件 的机 械 性 能产 生 影 响 ,但 是 一 些 诸 如 热 容 、   熔 点 、沸 点等 热力 学 特 征将 对 机械 性 能产 生重 大 影  响 。这 些影 响也 有 可 能对 生产 加 工 产 生 负 面效 应 ,  
供极高的精度控制 ,有众多精细工艺基于此而实现 
了微 孔 、微件 、镜 面表 面 等 的制 备 。又 如超 精 细 翻  转 系统 ,它便 是若 干个 子 系统 的集合 ,以此来 完 成  光 滑表 面 及 微小 组 件 制 备 。现 阶 段 ,N U T A生 产技  术 实验 室 就是 这个 领 域 的先 驱 之 一 。它 承 担 了包括   欧盟 总 部 以及 欧 盟各 国的众 多 项 目研 究 ,全力 发展  
高科 技 工业 制造 。  
比如机械表面的熔融材料在降温重 固化过程中 ,表 
面下层 结 构会 产 生变 化 ,变 化 中产 生 的相 变将 会 在  材 料 中引入 残应 力从 而 改变 材料 硬度 。   在 准 分子 以及 飞 秒 激光 加 工 中 ,对 工 件 引入 超 
佳 摘 译 自《 Ma r rc e} I t Po  c    e T
范文九:Vijay K Varadan等  本书详细介绍了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涉及到纳米尺度材料的研究和发展。现在,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已扩展到人类生活各方面。总的来说,纳米科学注重于纳米尺度下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纳米合成、组装和表征等基础科学之间的根本内在问题的解决,而纳米工程主要解决纳米材料的设计、制造和应用问题。因而纳米科学和纳米工程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多种多样的学科专业如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背景的研究人员进行紧密合作,推动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科技的最终目标是在传统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制造新型材料、器件和系统,创建完全新颖的功能。  本书是第一本系统论述了纳米科学工程方面的教材。该领域已表现出巨大的潜力,是目前学术界最活跃和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直接关系到工业和日常生活。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1.物理和生物的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2.纳米制备与表征;3.碳纳米材料;4.纳米结构材料;5.聚合物纳米技术;6.纳米复合材料;7有机电子纳米材料。这些内容是根据作者在世界各地的学术机构做的讲座和课程整理总结而写出的。  本书作者是来自美国阿肯色大学的Vijay K Varadan和Linfeng Chen,以及来自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机构的A Sivathanu Pillai,Debashish Mukherji和Mayank Dwivedi。其中,Vijay K Varadan博士是目前的21世纪生物技术与医药协会主席、阿肯色大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系特聘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特聘教授。  本书可作为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工程方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亦适用于相关人员的短期专业培训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学术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杨盈莹,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范文十:摘要:作为一项重大的科技突破,纳米枝术的研发已经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之中,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纳米技术已经成为了核心,其外在的表现存在于各个方面。   关键词:纳米技术;纳米材料   前言   自从1990年7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上,正式宣布纳米材料科学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分支开始,纳米技术便一步一步进入人们的生活。纳米科技是研究由尺寸在0.1-100nm之间的物质组成的体系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的科学技术。从材料的结构层次来说,它介于宏观物质和微观原子、分子的中间领域。纳米技术不是一门单一的新型学科或者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各类学科中,其中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对于机械工程学科的技术变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纳米技术运用到机械方面尤其是产生了微型机械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研究的核心技术,很多国家在纳米技术上开始了越来越多的研究。   1.关于纳米技术   所谓的纳米技术就是指用单一的分子、原则制造物质的一种科学技术,纳米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将很多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作为了基础科学技术,并且成为了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进行组合的重要产物之一,现代科学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介观物理、量子力学和混沌物理,现代技术主要包括核分析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一定会引发起一系列的全新的科学技术,比如纳米机械学、纳米材科学以及纳电子学等等。   2.微型纳米轴承   在没有纳米技术之前,轴承的体积都很大,因此会有较大的摩擦力,一般都是依靠润滑油减少摩擦力,但减少并不意味着可以避免摩擦力。运用纳米技术开发的微型纳米轴承几乎没有摩擦力,美国科学家研制的这种微型轴承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是非常小,该轴承的直径仅有一根头发的万分之一,而运用在机电系统中的其直径更是只有1nm。仅有微型机械的千分之一。其次,几乎没有摩擦力,这种纳米微型轴承的摩擦力比起以往研制的微型轴承,纳米微型轴承的摩擦力都不到其最小值的千分之一。   3.纳米材料运用   合肥大学研制成功了纳米新型陶瓷刀具,这标志着利用纳米材料制作新型金属陶瓷刀具的问世。这项研究史载金属弹词中加入了纳米氧化钛从而细化品粒。因为对于品粒的细化可以增加材料的硬度和甚至断裂任性。同时,这种纳米技术的应用也大大优化了其力学性能,纳米材料加入到传统的金属陶瓷中对其力学性能来说是个很大的提供,刀具的寿命也提高到2倍以上。   4.纳米耐磨复合涂层的应用   由于纳米材料的颗粒之间往往都存在着库仑力、范德华力,有些颗粒甚还与化学键结合,这也就导致了陶瓷的颗粒极其容易团聚,并且颗粒之间越小其进行的团聚就越紧,也就使其应有的性能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个问题也就能够通过施加机械能和化学作用这两种力式来进行解决,但是,硬团聚的颗粒之间紧密结合,仅仅通过化学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对其辅助很大的机械力,这些机械力主要包括剪切力和撞击力。   5.纳米技术马达   纳米技术马达的最新一代是由一家美国公司生产的,Mano Muscle公司生产这款纳米技术马达首先亮世于中国的深圳,从体积方面测量,新一款的纳米技术马达仅有传统电磁马达体积的二十分之一。其功率能够负载大约四千克的重量,使用寿命更是达到了100万次,性能如此良好,但其长度却不到一根火柴杆的长度。该马达通过采用纳米技术制造的智能材料,将传统的铜、铁、磁等材料替代,因此,新一代的马达相比于传统马达具有许多优点。重量更轻,几乎没有噪音,而制造成本也更低。目前这种微型马达在机械中的运用并不是很广泛,主要运用于汽车的电动车窗方面。   6.纳米磁性液体用于旋转轴的动态密封   通常静态的密封都是采用橡胶、塑料或金属等材料制成的“O”形环作为密封元件。旋转条件下的动态密封一直是未能解决的问题,无法在高速、高真空条件下进行动态密封。纳米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磁性液体密封技术的产生。南京大学已试制成水基、烷基、二脂基、硅油等多种类型的磁性液体。在电子计算机的硬盘转处已普遍采用磁性液体的防尘密封,除此之外磁性液体还可于制造新型润滑剂,巧妙利用磁场原理改善润滑效果。纳米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举不胜举,通过以上这些新型技术的产生,我们不难看出纳米技术对于机械工程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相对于传统机械工程来说,也正是因为纳米技术有很多优势才能取得这样显著的成果。   6.1纳米磁性液体在旋转轴中应用的尺寸效应   在纳米技术领域,其显著成果之一就是在旋转轴中,对传统的尺寸单位进行了缩小,以前的计量单位级为毫米,而今则是纳米级,而1纳米仅相当于1毫米的百万分之一,如果运用在机械工程之中,那么机械的体积会因为纳米技术的应用而极大的降低,在此基础上就有了微型机械为代表的新型机械的诞生和生产。实际上,这种微型化并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尺度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更多的是指可以成批进行制作生产微传感器、集合微结构、微驱动器、微电路等处置装置于一体的微型机电系统。   6.2 纳米磁性液体在旋转轴中应用的摩擦性能   纳米技术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其摩擦性能,在机械工程中,特别是结构和尺寸比较大的机械,由于摩擦力的影响,各种轴承对会因摩擦出现损伤,对机械的磨损非常严重。而纳米材料,则几乎处在一种无摩擦的状态,非常好的克服了摩擦的问题。   6.3 纳米磁性液体在旋转轴中应用的材料以及多元化   纳米技术的应用使原材料能够以一种更加微小的形态出现,而且性能强大。其首先不仅改良了传统的材料,同时通过采用纳米科技,更多更新的新材料也不断涌现。磁性液体密封技术证明了磁性液体能够能够被磁场控制的特性,另外在材料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向其添加一定的微量元素,还能够使材料获得更好的效果。   7.结语   纳米材料在机械工程中改变甚至颠覆了传统模式的运转,显示了其强大的科技含量,但是在其运用中,我们仍有很多方面亟待解决:如何准确表征纳米材料的各种精细结构;怎样从结构上分析、解释纳米材料的新特性;能否利用某种标准来预测微区尺寸减少到多大时,材料表现出特殊的性能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仍需深入研究,以便纳米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机械工程领域。   参考文献:   [1]樊东黎.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J].金属热处理.2011(02).   [2]闫超.纳米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浅谈[J].价值工程.2010(2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纳米奇精密机电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